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顾鹏 刘闻 +4 位作者 袁进 徐名衬 陈傍柱 徐涛 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I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hereditary tyrosinemia type 1,HT1)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主要是由于FAH基因(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xylase,FAH)突变导致酪氨酸代谢发生障碍,不能正常代谢延胡索酸和乙酰乙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肝... I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hereditary tyrosinemia type 1,HT1)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主要是由于FAH基因(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xylase,FAH)突变导致酪氨酸代谢发生障碍,不能正常代谢延胡索酸和乙酰乙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肝、肾损伤,甚至肝癌。依赖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Fah基因修饰的小鼠、大鼠、兔和小型猪模型均相继成功制备。目前,这些动物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HT1疾病的病理生理、肝脏生物学、肝干细胞以及肝癌基因治疗的研究,同时也用于制备人源化肝和人肝细胞扩增的生物反应器。本文拟对I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探讨,为更好的研究该疾病提供一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血症Ⅰ型 FAH 肝损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扫描技术对无特定病原体新西兰兔遗传结构的分析
2
作者 刘科 黄小红 +5 位作者 陈傍柱 刘天平 张富发 陈华财 顾为望 王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应用STR扫描技术,对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新西兰兔进行遗传检测和分析,以掌握该兔群体遗传结构,为制定繁殖育种方案提供依据,并为兔遗传分析方法提供参考。试验采集33只种兔耳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用多态丰富的23个微卫星位... 应用STR扫描技术,对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新西兰兔进行遗传检测和分析,以掌握该兔群体遗传结构,为制定繁殖育种方案提供依据,并为兔遗传分析方法提供参考。试验采集33只种兔耳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用多态丰富的23个微卫星位点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STR扫描,扫描结果运用popgene32软件分析群体观察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香隆指数和有效杂合度等遗传结构信息。结果显示,全部23个微卫星位点PCR扩增良好,兔群体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21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786,平均香隆指数为0.2442,平均有效杂合度为0.1564。初步掌握了该SPF级新西兰兔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STR扫描技术及选用的23个微卫星位点适用于兔群体遗传结构检测和分析,将为兔遗传分析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兔 SPF STR扫描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 cells)——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34
3
作者 申红芬 姚志芳 +3 位作者 肖高芳 贾俊双 肖东 姚开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50-960,共11页
主要从iPS细胞发展历程、获得iPS细胞的几个关键步骤(如基因导入方式、诱导iPS细胞所需因子组合与小分子化合物运用和体细胞种类选择等)、病人或疾病特异性iPS细胞、iPS细胞体内外诱导分化与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和制备无遗传修饰的(genet... 主要从iPS细胞发展历程、获得iPS细胞的几个关键步骤(如基因导入方式、诱导iPS细胞所需因子组合与小分子化合物运用和体细胞种类选择等)、病人或疾病特异性iPS细胞、iPS细胞体内外诱导分化与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和制备无遗传修饰的(genetic modification-free)iPS细胞的可行性与前景等方面对iPS细胞最新研究进展做评述.日本和美国研究小组先后用4种基因将小鼠(2006年8月)和人(2007年11~12月)的体细胞在体外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此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iPS细胞的研究和关注度呈爆炸式增长.体细胞重编程、去分化和多潜能干细胞来源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再次成为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ells)一样,iPS细胞在体内可分化为3个胚层来源的所有细胞,进而参与形成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迄今,在体外已由iPS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出功能性的多种成熟细胞.因此,iPS细胞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和药物发现与评价等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重编程 胚胎干细胞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分化 细胞治疗 无遗传修饰的重编程方法 小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余琴 林晓琳 +7 位作者 贾俊双 谢饶英 樊全荣 赵尊兰 杨升 高飞 姚开泰 肖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1-328,共8页
背景与目的: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Cyt及dyes等)进行标记,利用一套非常灵... 背景与目的: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Cyt及dyes等)进行标记,利用一套非常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能够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生物发光成像具有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生物发光信号可用于精确定量,而荧光成像具有方便、便宜、直观、标记靶点多样和易于被大多数研究人员接受的优点。本研究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和Luc双报告基因转基因小鼠(即RL转基因小鼠),将这两种技术融为一体。方法:制备携带RFP和Luc基因(简写RL基因)的慢病毒,然后将携带RL基因的慢病毒注入小鼠单细胞受精卵卵周隙以感染受精卵,胚胎移植进假孕母鼠以获得仔鼠,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体视荧光显微镜和PCR等在蛋白和DNA水平上筛选和鉴定,并获得RL转基因小鼠。结果:移植卵周隙注射有慢病毒的胚胎125枚给6只假孕母鼠,其中4只假孕母鼠怀孕,共生仔鼠20只;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RFP和Luc表达,在蛋白水平证实20只F0代中,3只高表达RFP和Luc;DNA水平检测证实,3只RFP和Luc阳性的小鼠基因组中确实整合有外源转基因RL,预示基因型鉴定结果很好验证了小动物活体成像仪筛选和鉴定结果。此外,RL转基因首建鼠基因组中整合的RL转基因可稳定遗传至下一代,并能正常表达。RL转基因小鼠主要脏器均可见红色荧光和Luc信号,但不同脏器间荧光和Luc强度有差异。结论:成功制备RL双报告基因转基因小鼠,为后续研究干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和造血重构等提供双报告基因标记的各种移植用供体细胞,并对此供体细胞及其在体内衍生的细胞进行灵敏的非损伤、实时可视化体内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蛋白 荧光素酶 慢病毒载体法 肿瘤干细胞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法制备遗传工程猴和小型猪的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薇 贾俊双 +4 位作者 唐华 林晓琳 袁进 顾为望 肖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84-89,共6页
较小鼠等啮齿类动物而言,猴和小型猪等大型实验动物在亲缘关系上与人类更为接近,在解剖、生理生化代谢及疾病发病机制等多方面与人类更接近,使它们在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和新药研发等中有无可替代的应用。而制备遗传工程... 较小鼠等啮齿类动物而言,猴和小型猪等大型实验动物在亲缘关系上与人类更为接近,在解剖、生理生化代谢及疾病发病机制等多方面与人类更接近,使它们在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和新药研发等中有无可替代的应用。而制备遗传工程大动物可以更深入地解析人类疾病,并可为器官移植和新药研发提供更充分的实验材料。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近几年已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制备遗传工程猴和小型猪。与传统的原核显微注射方法和体细胞核移植法相比,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转基因效率高,操作更简单。因此,构筑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遗传工程猴和小型猪的技术平台将对生物医学研究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遗传工程动物 慢病毒载体法 原核显微注射法 体细胞核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法制备红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 被引量:3
6
作者 贾俊双 肖高芳 +9 位作者 林晓琳 张晟 姚志芳 杜文婷 申红芬 刘科 饶子亮 孙妍 姚开泰 肖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2-16,I0001,共6页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红色荧光蛋白(mRFP)转基因小鼠,并建立转基因小鼠的技术平台。方法将携带mRFP基因的慢病毒注入ICR鼠单细胞受精卵卵周隙以感染受精卵,胚胎移植进假孕母鼠以获得仔代鼠,然后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体...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红色荧光蛋白(mRFP)转基因小鼠,并建立转基因小鼠的技术平台。方法将携带mRFP基因的慢病毒注入ICR鼠单细胞受精卵卵周隙以感染受精卵,胚胎移植进假孕母鼠以获得仔代鼠,然后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体视荧光显微镜和PCR等鉴定并获得mRFP转基因鼠。结果移植卵周隙注射有慢病毒的胚胎40枚给2只假孕母鼠,共获得仔鼠6只;利用体视荧光显微镜检测mRFP表达,在蛋白水平证实6只F0代中,2只(R3和R4)鼠耳高表达mRFP,其余的弱表达mRFP(R1、R2和R5)或荧光强度(R6)与野生型ICR鼠无明显差别,而DNA水平检测证实,6只F0代中,5只(R1、R2、R3、R4和R5)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转基因hUb-mRFP,预示基因型鉴定结果很好验证了体视荧光显微镜鉴定结果。此外,mRFP转基因首建鼠基因组中整合的mRFP基因可稳定遗传和表达。结论建立了慢病毒法快速制备转基因小鼠的技术平台,这为针对不同基因建立相应转基因小鼠以实现恒定或条件性的转基因过表达或RNA干涉(RNAi),并进而在体内解析相应基因功能和建立人类疾病模型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载体法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Fluc和ZsGreen双报告基因小鼠iPS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樊全荣 史俊文 +5 位作者 贾俊双 高飞 张余琴 赵尊兰 姚开泰 肖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6,共7页
背景与目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在修复受损组织器官和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已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iPS细胞具有形成畸胎瘤的作用,这是其安全应用于临床的巨大障碍之一。为此本研究拟利用慢病毒... 背景与目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在修复受损组织器官和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已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iPS细胞具有形成畸胎瘤的作用,这是其安全应用于临床的巨大障碍之一。为此本研究拟利用慢病毒体外感染的方法,建立携带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ZsGreen)双报告基因的小鼠iPS细胞系,为活体动态监测畸胎瘤形成、定植和形成畸胎瘤所需最小细胞剂量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构建含Fluc和ZsGreen双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以pLH2BmRFP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获得Fluc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利用BamHⅠ酶切的pHAGE-fullEF1a-MCS-IZsGreen质粒中,挑选一个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测序,最终获得携带双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EF1a-Fluc-IRES-ZsGreen(pELZG)。采用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生产携带Fluc和ZsGreen基因的病毒,收集病毒上清,并感染iPS细胞,数天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绿色荧光的iPS细胞克隆,不断挑取ZsGreen阳性的iPS细胞克隆以进一步纯化。将标记好的iPS细胞移植入裸鼠皮下,观察成瘤情况。结果:pELZG载体分别经XbaⅠ、PvuⅡ、SacⅠ单酶切,得到的片段大小分别为10.005、3.282和6.723 kb,2.441、3.401和6.604 kb,预示成功构建了Fluc和ZsGreen双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利用其生产的病毒上清成功感染iPS细胞,经过不断的纯化,最终获得含稳定表达Fluc和ZsGreen双报告基因的小鼠iPS细胞系。将标记好的iPS细胞植入裸鼠皮下后,观察到畸胎瘤的形成。结论:成功建立了携带Fluc和ZsGreen双报告基因的小鼠iPS细胞系,为相关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标记后的iPS细胞对畸胎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火虫荧光素酶 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 293T细胞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畸胎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d基因修饰制备高酪氨酸血症Ⅲ型巴马小型猪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顾鹏 陈傍柱 +6 位作者 徐涛 刘闻 邓俊成 徐名衬 袁进 陈恩生 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6,共6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巴马小型猪4-羟基苯丙酮酸氧化酶(4-OH 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4HPPD/HPD)制备高酪氨酸血症Ⅲ型巴马小型猪模型。方法分别从质粒pGL3-U6-gRNA-PGK-puromycin和pST1374-NLS-flag-linker-Cas9中通过PCR扩...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巴马小型猪4-羟基苯丙酮酸氧化酶(4-OH 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4HPPD/HPD)制备高酪氨酸血症Ⅲ型巴马小型猪模型。方法分别从质粒pGL3-U6-gRNA-PGK-puromycin和pST1374-NLS-flag-linker-Cas9中通过PCR扩增sgRNA-Hpd和Cas9体外转录用模板,接着体外转录出Cas9 mRNA和sgRNA-Hpd,最后将Cas9 mRNA和sgRNA-Hpd共注射入巴马小型猪受精卵的胞质内,以制备Hpd基因敲除巴马小型猪。结果胞质内共注射后,共移植20枚受精卵至2只代孕母猪。获得子代Hpd基因敲除巴马小型猪共4只。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高酪氨酸血症Ⅲ型巴马小型猪模型,将为研究酪氨酸代谢通路提供更好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苯丙酮酸氧化酶 CRISPR/ Cas9 高酪氨酸血症Ⅲ型 巴马小型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转基因小鼠尿液中乙肝病毒相关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阳 刘光泽 +2 位作者 李秀梅 孔祥平 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60,共8页
目的检测分析HBV转基因小鼠尿液中HBV相关指标表达情况,进一步认识转基因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多种实验方法确定尿液中HBV相关指标的组织来源。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转基因小鼠尿液中... 目的检测分析HBV转基因小鼠尿液中HBV相关指标表达情况,进一步认识转基因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多种实验方法确定尿液中HBV相关指标的组织来源。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转基因小鼠尿液中HBV相关指标;并通过水动力转染的小鼠实验、RNA干扰方法抑制HBV表达转基因鼠实验、乙肝患者HBV阳性血清感染正常小鼠实验等多种实验方法确定其复制表达组织来源。结果 HBV转基因小鼠尿液中存在HBsAg、HBe Ag、及HBV-DNA表达,其中HBsAg的表达水平较高(6674±619.8 IU/m L),但低于血清中HBsAg的表达水平(16470±2704 IU/m L),尿液HBsAg雄性小鼠的表达水平高于雌性小鼠;而尿液HBe Ag表达水平较低,且尿液中HBe Ag的阳性率高于血液,HBe Ag的表达水平个体间和性别间有明显差异;尿液中存在HBV-DNA含量达到10~3~10~5copy/m L;未检测到相关抗体表达。通过水动力转染等实验表明转基因鼠尿液中的HBV相关指标来源于肾脏的复制表达,而不是由肝脏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以尿液排出,肾脏是HBV独立的表达场所。结论转基因小鼠尿液中存在HBV相关指标的表达,并随月龄长期表达,其中HBsAg及HBV-DNA表达水平较高且比较稳定,雄性小鼠尿液HBsAg的滴度高于雌性小鼠;HBe Ag雄性鼠表达水平相对雌性鼠较高且比较稳定;尿液中无各类抗体表达;肾脏也是HBV独立的复制表达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转基因小鼠 模型 动物 尿液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t-On系统构建Alb启动子调控猪uPA转基因表达的慢病毒载体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宇 陈恒伟 +3 位作者 温悦婷 贾俊双 林晓琳 肖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28,共6页
目的应用Tet-On基因表达调控系统构建Alb启动子调控小型猪uPA (pig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puPA)基因表达的慢病毒载体pLVX-Alb-TetOne-TRE-puPA-T2A-CopGFP(pLATTPUTG)。方法首先将pAlb-Cre-GH/BS作为模板,PCR扩增目的... 目的应用Tet-On基因表达调控系统构建Alb启动子调控小型猪uPA (pig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puPA)基因表达的慢病毒载体pLVX-Alb-TetOne-TRE-puPA-T2A-CopGFP(pLATTPUTG)。方法首先将pAlb-Cre-GH/BS作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Alb-enhancer/promoter,In-Fusion克隆至Xho I/Xba I双酶切的pLVX-TetOne中,获得Alb启动子替换pLVX-TetOne原有的PGK启动子的质粒pLVX-Alb-TetOne;接着以pCD823 A-1为模板,PCR扩增T2A-CopGFP,In-Fusion克隆至BamH I/Age I酶切的pLVX-Alb-TetOne中,获得pLVX-Alb-TetOne-TRE-T2A-CopGFP(pLATTTG);最后以H8803为模板,PCR扩增puPA(3′端含Flag标签),In-Fusion克隆至pLATTTG中,最终获得慢病毒载体pLVX-Alb-TetOne-TRE-puPA-T2A-CopGFP (pLATTPUTG);所构建的质粒均经酶切和测序鉴定。pLATTPUTG瞬转293T细胞,转染24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随后六孔板内加入强力霉素(Dox),48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测CopGFP表达(包括未加Dox的孔),接着收集细胞以抽提总RNA和总蛋白,以用于qRT-PCR检测puPA和CopGFP表达及Western blot检测Flag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载体pLATTPUTG。pLATTPUTG转染293T细胞,24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未见绿色荧光,而加入Dox 48 h后几乎所有细胞均发强的绿色荧光,而不加Dox的孔内仍然未见绿色荧光;加Dox的孔内细胞上puPA、CopGFP和Flag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不加Dox的孔内细胞上检测到上述基因极低表达;以上数据提示,应用该Tet-On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实现了puPA基因在293T细胞上可诱导性表达。结论成功基于Tet-On基因表达调控系统构建Alb启动子调控puPA转基因表达的慢病毒载体pLATTPUTG,这为相关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启动子 小型猪uPA copGFP Tet-On基因表达调控系统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小型猪肋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11
作者 刘薇 史俊文 +5 位作者 岳敏 张婷婷 唐华 袁进 肖东 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3,F0002,I0001,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肋软骨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实验采用3日龄西藏小型猪,二步消化法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肋软骨细胞(PCCs),同样的方法分离培养小鼠的肋软骨细胞(MCCs),观察两个物种软骨细胞的形态,并分别以西藏小型猪胚胎成纤... 目的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肋软骨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实验采用3日龄西藏小型猪,二步消化法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肋软骨细胞(PCCs),同样的方法分离培养小鼠的肋软骨细胞(MCCs),观察两个物种软骨细胞的形态,并分别以西藏小型猪胚胎成纤维细胞(PEFs)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为阴性对照,对所分离培养的软骨细胞进行甲苯胺蓝染色鉴定以及胶原蛋白Ⅱ、蛋白聚糖的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和小鼠肋软骨细胞,两种细胞的形态有差别,所分离培养的两个物种的软骨细胞均呈甲苯胺蓝染色阳性,胶原蛋白Ⅱ、蛋白聚糖免疫荧光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西藏小型猪肋软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型猪 软骨细胞 甲苯胺蓝 胶原蛋白Ⅱ 蛋白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慢病毒将EGFP基因导入西藏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
12
作者 张晟 肖高芳 +5 位作者 黄黎珍 那顺巴雅尔 贾俊双 姚志芳 肖东 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4-36,55,88,共5页
目的借助慢病毒将EGFP基因导入西藏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embryonic fibroblasts,PEFs),以基于PEFs建立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体外投递系统。方法取35d西藏小型猪胚胎,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的PEFs;按Invitrogen公司推荐的... 目的借助慢病毒将EGFP基因导入西藏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embryonic fibroblasts,PEFs),以基于PEFs建立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体外投递系统。方法取35d西藏小型猪胚胎,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的PEFs;按Invitrogen公司推荐的标准程序进行慢病毒(携带EGFP基因)包装(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随后用病毒上清感染PEFs,24~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是否见绿色荧光以证实慢病毒是否成功生产和成功感染PEFs。结果成功分离培养西藏小型猪的PEFs,按标准程序生产的携带EGFP基因慢病毒高效率感染西藏小型猪的PEFs。结论针对西藏小型猪的PEFs建立了相应的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体外投递系统,为相关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西藏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EFs)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