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S和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孙云 王俊清 +7 位作者 杜兆峰 舒保健 于刚 温国忠 周祯华 孙健 李长健 张丽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195,共4页
采用蒸发硒化方法制备了P型CIS(铜铟硒 )和CIGS(铜铟镓硒 )薄膜 ,用蒸发法制备N型CdS(硫化镉 ) ,二者组成异质PN结太阳电池。经退火处理 ,CIS和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效率分别达到 8 83 %和 9 13 %。对制膜过程中衬底的选择 ,背电极的制备 ... 采用蒸发硒化方法制备了P型CIS(铜铟硒 )和CIGS(铜铟镓硒 )薄膜 ,用蒸发法制备N型CdS(硫化镉 ) ,二者组成异质PN结太阳电池。经退火处理 ,CIS和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效率分别达到 8 83 %和 9 13 %。对制膜过程中衬底的选择 ,背电极的制备 ,CIS各元素蒸发控制和镓的掺入等工艺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GS薄膜 太阳电池 转换效率 C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及实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1
2
作者 赵庚申 王庆章 许盛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97-1001,共5页
对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中DC-DC变换器的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DC-DC转换电路测量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使太阳电池始终保持最大功率输出;同时提出了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控制方法,并通过实测结果说明最大功率跟踪... 对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中DC-DC变换器的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DC-DC转换电路测量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使太阳电池始终保持最大功率输出;同时提出了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控制方法,并通过实测结果说明最大功率跟踪系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DC-DC变换器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盔式LCoS视频数据处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黄茜 耿卫东 +3 位作者 商广辉 代永平 姜晓鹏 费旭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系统地分析了头盔式LCoS场序彩色显示系统对视频数据格式、传输速率、系统功耗等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一款单片RAM的头盔式LCoS视频数据处理系统。采用RGB32的数据传输格式,充分利用了ZBTSRAM高速数据读、写切换的特点,在系统主时钟保持在1... 系统地分析了头盔式LCoS场序彩色显示系统对视频数据格式、传输速率、系统功耗等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一款单片RAM的头盔式LCoS视频数据处理系统。采用RGB32的数据传输格式,充分利用了ZBTSRAM高速数据读、写切换的特点,在系统主时钟保持在13.5MHz的情况下,实现了单路数据的传输速率达40.5Mbit/s,远远超过了系统23.13Mbti/s的数据传输要求。采用该结构的数据处理系统,使系统功耗降低了0.6W,面积减小了近40cm2。设计的头盔微型显示系统样机,实现了640×480VGA分辩率、子场刷新频率为150Hz的场序彩色显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盔显示器 LCOS 场序彩色 数据缓存 读写切换 ZBT S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型μC-SiC:H窗口材料掺杂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耿新华 孙云 +4 位作者 刘世国 李洪波 陆靖谷 孙建 徐温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用等离子体射频辉光放电法,在低衬底温度(<170℃)、小rf功率(<60mWcm2)条件下,实现了硼掺杂硅碳合金薄膜材料的微晶化。获得了暗电导率σD~0.2scm-1、光带隙宽度Eopt~2.2eV的p型微晶氢化硅碳... 用等离子体射频辉光放电法,在低衬底温度(<170℃)、小rf功率(<60mWcm2)条件下,实现了硼掺杂硅碳合金薄膜材料的微晶化。获得了暗电导率σD~0.2scm-1、光带隙宽度Eopt~2.2eV的p型微晶氢化硅碳合金(μC-Si:B:H)薄膜。晶化的关键是H2稀释率和掺杂水平的控制。对该材料的掺杂效应、光电特性以及掺杂水平对材料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化 硅碳硼合金 薄膜 掺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硒化法制备CIS/CdS太阳电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长健 朱践知 +2 位作者 飞海东 孙建 周桢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7-302,共6页
用蒸发硒化法制作的基于CuInSe2(CIS)膜的CIS/CdS太阳电池,面积为0.1cm2和1cm2电池的转换效率分别达到7.62%和7.28%,5cm×6cm电池的平均效率达到6.67%。对制备工艺及关键技术... 用蒸发硒化法制作的基于CuInSe2(CIS)膜的CIS/CdS太阳电池,面积为0.1cm2和1cm2电池的转换效率分别达到7.62%和7.28%,5cm×6cm电池的平均效率达到6.67%。对制备工艺及关键技术、电池性能和退火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硒化 退火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率为12.1%的Cu(In,Ga)Se_2薄膜太阳电池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青 孙云 +11 位作者 李凤岩 敖建平 刘芳芳 李伟 刘维一 孙国忠 周志强 薛玉明 朴英美 汲明亮 郑贵波 李长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2-784,共3页
利用共蒸发的三步法制备了较高质量的四元化合物Cu(In,Ga)Se2(CIGS)薄膜,并采用Mo/CIGS/CdS/ZnO 结构为基础做出转换效率超过10%的薄膜太阳电池,其最高转换效率达到12.1%(测试条件为:AM1.5,Global 1000W/m2)。通过与国际最高水平的CIGS... 利用共蒸发的三步法制备了较高质量的四元化合物Cu(In,Ga)Se2(CIGS)薄膜,并采用Mo/CIGS/CdS/ZnO 结构为基础做出转换效率超过10%的薄膜太阳电池,其最高转换效率达到12.1%(测试条件为:AM1.5,Global 1000W/m2)。通过与国际最高水平的CIGS太阳电池各参数的比较,分析了我们所制备的CIGS太阳电池在工艺和物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GS薄膜 太阳电池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In,Ga)Se_2集成电池吸收层的三步共蒸工艺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力 孙云 +4 位作者 何青 徐传明 肖建平 薛玉明 李长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5-899,共5页
利用三步共蒸法工艺在10cm×10cm玻璃衬底上生长出电池吸收层CuIn_(0.7)Ga_(0.3)Se_2薄膜。通过XRF和XRD谱,分析了不同预置层(Precursor)(In_(0.7)Ga_(0.3))_2Se_3生长温度下CuIn_(0.7)Ga_(0.3)Se_2薄膜的结构特性。预置层生... 利用三步共蒸法工艺在10cm×10cm玻璃衬底上生长出电池吸收层CuIn_(0.7)Ga_(0.3)Se_2薄膜。通过XRF和XRD谱,分析了不同预置层(Precursor)(In_(0.7)Ga_(0.3))_2Se_3生长温度下CuIn_(0.7)Ga_(0.3)Se_2薄膜的结构特性。预置层生长温度分别为300、340和400℃时,所制备的集成组件的转换效率对应为4.23%、5.16%和7.03%(测试条件为:AM1.5,1000W/cm^2)。其组件效率的提高,归因于在预置层生长温度为400℃时所制备的CuIn_(0.7)Ga_(0.3)Se_2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构特性和组份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In0.7Ga0.3Se2薄膜 预置层(In0.7Ga0.3)2Se3 集成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p接触特性对a-Si太阳电池填充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耿新华 刘世国 +3 位作者 李洪波 孙云 孙钟林 徐温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用PECVD方法制备出高电导率(~0.2scm-1)、宽带隙(~2.2eV)的P型微晶化硅碳合金(p-μc-SiC:H)薄膜材料。利用p-μC-SiC:H/p-a-Si:H复合结构做a-Si太阳电池的窗口材料,明显改... 用PECVD方法制备出高电导率(~0.2scm-1)、宽带隙(~2.2eV)的P型微晶化硅碳合金(p-μc-SiC:H)薄膜材料。利用p-μC-SiC:H/p-a-Si:H复合结构做a-Si太阳电池的窗口材料,明显改善了SnO2/p之间的接触特性,从而使10cm×10cm单结集成型电池的填充因子从0.70以下提高到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P 接触特性 填充因子 硅太阳电池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非晶硅薄膜的电场诱导锂离子注入及其光伏特性
9
作者 王宝辉 王德军 +4 位作者 李铁津 耿新华 刘世国 孙云 孙钟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电场诱导下,对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进行锂离子注入,并用光电化学方法对不同条件下处理的a-Si:H薄膜的光伏性质和注入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电位小于-0.60V时,理离子注入明显,经...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电场诱导下,对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进行锂离子注入,并用光电化学方法对不同条件下处理的a-Si:H薄膜的光伏性质和注入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电位小于-0.60V时,理离子注入明显,经过注入的薄膜光伏响应提高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 薄膜 离子注入 光伏响应 电场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处理对太阳薄膜材料Mo/CuIn_(1-X)Ga_XSe_2/CdS的影响
10
作者 张辉 丁绍林 +6 位作者 汤会香 张会锐 马向阳 杨德仁 刘维一 张加友 孙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0-433,共4页
将固态源硒化法制备的太阳薄膜材料(Mo/CuIn1-XGaXSe2/CdS)在500℃进行氢处理和氮处理,然后利用XRD、SEM和I-V测试分析了氢处理和氮处理对CuIn1-XGaXSe2薄膜结构、形貌和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500℃的条件下,经过不同时间的氢... 将固态源硒化法制备的太阳薄膜材料(Mo/CuIn1-XGaXSe2/CdS)在500℃进行氢处理和氮处理,然后利用XRD、SEM和I-V测试分析了氢处理和氮处理对CuIn1-XGaXSe2薄膜结构、形貌和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500℃的条件下,经过不同时间的氢处理,可以使样品的开启电压减小(特别是经过180min氢处理的样品),提高了p-n结的性能,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并可以使样品表面的大颗粒逐渐减少,促进CuIn0 7Ga0 3Se相的形成,这和I—V性能的测试结果相符合。而氮气的处理对于样品的I—V性能几乎没有影响,这证明了上述性能的提高是由于氢的钝化作用引起的,而非普通的热处理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薄膜 CIGS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神经网络中非线性输出器件的研制
11
作者 岳兵 傅红娟 +3 位作者 张延忻 耿新华 熊绍珍 孟志国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23-525,共3页
光学神经网络中非线性输出器件是一个瓶颈,本文报导了一种集成光电非线性输出器件(探测器阵列),给出了器件的结构、性能。
关键词 非线性输出器件 光学神经网络 PIN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葛惠春 薛俊明 +4 位作者 耿新华 李洪波 王宗畔 王庆章 任慧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建立了一个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计算机模型。利用该模型 ,分别模拟计算了单结多晶硅薄膜电池、a Si/poly Si双结电池、a Si/ poly Si/ poly Si三结电池 ,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实际可行的多晶硅电池应是具有陷光结构的a Si/ poly ... 建立了一个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计算机模型。利用该模型 ,分别模拟计算了单结多晶硅薄膜电池、a Si/poly Si双结电池、a Si/ poly Si/ poly Si三结电池 ,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实际可行的多晶硅电池应是具有陷光结构的a Si/ poly Si/ poly Si三结叠层电池 ,其子电池厚度为 0 2 3/ 0 95 / 3μm ,最高效率为 2 2 7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 叠层电池 计算机模型 陷光结构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