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谢晓明 张树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79-782,785,共5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48
2
作者 肖帅 刘龙飞 +2 位作者 孙鑫国 李峰 张树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源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47例SAP患者分为2组,均按SAP的治疗指南进行基础治疗,肠外营养(PN)组(20例)采用PN支持治疗到经口进食,EN组(27例)采用不同时机启动EN支持治疗持续至...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源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47例SAP患者分为2组,均按SAP的治疗指南进行基础治疗,肠外营养(PN)组(20例)采用PN支持治疗到经口进食,EN组(27例)采用不同时机启动EN支持治疗持续至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的下降幅度及下降速率。结果:EN组WBC、CRP、内毒素水平较PN组治疗后降低明显(P<0.05),而且EN启动越早下降越快,下降幅度越大,EN组中EN启动越早肠源性感染控制越好。结论:EN较PN营养支持治疗更有利于肠源性感染的控制,早期EN治疗能明显减少SAP患者WBC降至正常的时间,加快CRP、内毒素下降的速度,缩短SAP的肠源性感染病程,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肠内营养 肠源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增敏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辉 牛国梁 +2 位作者 张树友 谢荣俊 梁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2-346,共5页
背景与目的:姜黄素(curcumin)能有效增强放射线对肿瘤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是否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有放射增敏效应,并探讨其协同抑制效应的机制。方法: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建立成功后... 背景与目的:姜黄素(curcumin)能有效增强放射线对肿瘤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是否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有放射增敏效应,并探讨其协同抑制效应的机制。方法: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建立成功后,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药物组、放射组和联合组(姜黄素+放射),每组6只;检测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及体质量,计算抑瘤率,并绘制移植瘤的生长曲线;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蛋白表达。结果:联合组的抑瘤率[(71.62±6.11)%]显著高于放射组[(41.76±5.84)%](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单纯放射不能使VEGF表达下调(P>0.05),姜黄素联合放射能明显抑制VEGF的表达(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与放射均可抑制MMP-9的表达,两者联用较单纯放射效果更加显著(P<0.05);单纯放射不能抑制HIF-1α的表达(P>0.05),姜黄素联合放射HIF-1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姜黄素可以增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MMP-9和HIF-1α的蛋白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乳腺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牛国梁 王辉 +1 位作者 谢荣俊 张树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2-276,共5页
背景与目的:塞来昔布(celecoxib)能有效增强放射线对肿瘤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塞来昔布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放射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DA-MB-231细胞株2×106个,分为对照组、药物组、照射组... 背景与目的:塞来昔布(celecoxib)能有效增强放射线对肿瘤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塞来昔布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放射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DA-MB-231细胞株2×106个,分为对照组、药物组、照射组及实验组(照射线联合塞来昔布),流式细胞分析法(flow cytometry,FCM)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增敏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凋亡率[(31.20±1.27)%]显著高于照射组[(17.99±1.01)%](t=14.01,P<0.05);与照射组相比较,实验组反映放射敏感性的指标准域剂量(Dq)、平均致死剂量(DO)、2 Gy照射的存活分数(SF2)值均显著降低(0.437 vs 1.175,1.874 vs 2.394,0.52 vs 0.79),放射增敏比(SERD0)为1.277;各组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但塞来昔布能抑制pAkt的表达,而放射线能上调其表达,两者联合使用对pAkt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塞来昔布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提高乳腺癌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PI3K/AKT 乳腺癌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发病中腺泡细胞自噬与凋亡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叶浩 张树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1-325,共5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机制复杂,患者病情重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AP早期就已发生胰腺腺泡细胞损伤,腺泡细胞死亡方式在AP发展及预后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可影响腺泡细胞胰酶的释放,间接影响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机制复杂,患者病情重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AP早期就已发生胰腺腺泡细胞损伤,腺泡细胞死亡方式在AP发展及预后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可影响腺泡细胞胰酶的释放,间接影响胰腺炎病情的程度。文中就凋亡及自噬的特点、机制及其与AP的关系以及在AP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酰氧化酶的异常表达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帅 刘龙飞 李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9-671,共3页
肿瘤转移是许多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已证实缺氧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缺氧的肿瘤细胞具有高侵袭性、转移性及耐药性,导致转移性肿瘤难以治愈。赖氨酰氧化酶(1ysyl oxidase,LOX)是一种铜依赖性单胺氧化酶,最近研究发现其异... 肿瘤转移是许多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已证实缺氧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缺氧的肿瘤细胞具有高侵袭性、转移性及耐药性,导致转移性肿瘤难以治愈。赖氨酰氧化酶(1ysyl oxidase,LOX)是一种铜依赖性单胺氧化酶,最近研究发现其异常表达与缺氧诱导的一些肿瘤如人乳腺、结直肠及头颈部肿瘤等的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化酶 肿瘤转移 异常表达 转移性肿瘤 缺氧诱导 单胺氧化酶 头颈部肿瘤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伴结肠镜像转位并发左卵巢囊肿破裂1例
7
作者 肖帅 刘龙飞 +1 位作者 李峰 周筱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5-1275,共1页
患者女.2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30h入院。30h的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剧痛,伴恶心.无发热.此后疼痛逐渐向右下腹转移,伴呕吐,无发热、寒战、腹泻。既往史:患者出生后3d即因胎粪干结不易排出行造影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巨... 患者女.2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30h入院。30h的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剧痛,伴恶心.无发热.此后疼痛逐渐向右下腹转移,伴呕吐,无发热、寒战、腹泻。既往史:患者出生后3d即因胎粪干结不易排出行造影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长期服用润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卵巢囊肿破裂 转移性右下腹痛 并发 转位 镜像 成人 检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建立乳腺癌MCF-7放射耐受细胞亚株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向晶 周明利 +1 位作者 谢荣俊 张树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索诱导并建立人乳腺癌MCF-7放射耐受细胞亚株的体外实验方法。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株,应用梯度递增的X线对MCF-7进行诱导照射,照射剂量达到59Gy时,得到放射耐受细胞亚株(MCF-7R),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亲本株MCF-7与放射耐... 目的:探索诱导并建立人乳腺癌MCF-7放射耐受细胞亚株的体外实验方法。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株,应用梯度递增的X线对MCF-7进行诱导照射,照射剂量达到59Gy时,得到放射耐受细胞亚株(MCF-7R),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亲本株MCF-7与放射耐受细胞亚株MCF-7R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分布,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其放射敏感性,并计算存活分数,多靶单击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结果:与MCF-7相比,MCF-7R外形及细胞器均出现明显改变;G_2/M期比例明显降低;(13.32%vs.9.43%)放射敏感性参数SF_2即照射2 Gy时的细胞存活分数升高34%(P<0.001),准域剂量Dq值由2.261 Gy升高至3.695 Gy(P<0.05),平均致死剂量D_o值由1.215 Gy升高至1.834 Gy(P<0.05)。结论:照射剂量梯度递增法是可行的建立人乳腺癌放射耐受细胞亚株的方法,得到的放射耐受亚株细胞形态及细胞生物学特性与亲本株细胞相比较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株 放射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CO_2气腹促进肿瘤生长与种植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周云生 解雯 张树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184-1188,共5页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气腹 肿瘤生长 肿瘤种植 肿瘤转移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的抗结直肠癌药物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燕华 莫中成 +2 位作者 刘艳丽 邱媛 刘龙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45-2855,共11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且患者趋于年轻化,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虽然取得进展,但因药物的毒性、耐药及价格昂贵严重影响CRC的综合治疗效果,因此寻求新的、更敏感有效的药物和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且患者趋于年轻化,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虽然取得进展,但因药物的毒性、耐药及价格昂贵严重影响CRC的综合治疗效果,因此寻求新的、更敏感有效的药物和药物靶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铁死亡作为一种近期发现的细胞死亡调节方式,它与癌症药物耐药性、敏感性密切相关,激活铁死亡成为克服传统癌症治疗耐药机制的潜在策略,诱导铁死亡的药物研发应用有望成为治疗CRC的有效手段。本文综述在CRC中铁死亡相关代谢途径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便整体认识基于铁死亡的药物在CRC中作用的具体机制,充分发掘其治疗潜力,为CRC的诊疗和耐药性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铁死亡及相关药物 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