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理网络脑心交互的视觉诱发情绪效价评估
1
作者 蔡志鹏 高鸿祥 +1 位作者 李建清 刘澄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近10年来,情绪加工中大脑与心脏的复杂生理交互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网络生理学方法,分析Dreamer数据库中414条视觉情绪诱发期间的脑电和心电信号间的时间延迟稳定性(TDS)量化指标,探究视觉情绪刺激下的脑心交互。研究揭示了情绪处... 近10年来,情绪加工中大脑与心脏的复杂生理交互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网络生理学方法,分析Dreamer数据库中414条视觉情绪诱发期间的脑电和心电信号间的时间延迟稳定性(TDS)量化指标,探究视觉情绪刺激下的脑心交互。研究揭示了情绪处理时大脑半球间的不对称连接,特别是大脑右半球在交互中的主导地位。脑电分析强调了低频段(δ、θ、α)在情绪信息传输中的核心作用,其中额叶区域的δ-θ耦合对情绪调节尤为关键。在高效价情绪状态下δ-θ耦合的%TDS值(0.78±0.05)显著高于低效价状态(0.65±0.04)。此外,低效价脑心交互的平均连接强度最高达(0.68±0.06),而高效价下降至最低(0.59±0.03)。这些发现不仅增进了对情绪加工中大脑皮层与心脏同步机制的理解,而且丰富了神经生理学与情绪科学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交互 EEG振荡 情绪诱发 网络生理学 时间延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MM的医疗机构指标数据管理研究
2
作者 罗雨宁 景慎旗 +3 位作者 戴卉 朱萍 乔莉 刘云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69,85,共5页
针对医疗机构管理指标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指标口径不一、指标重复调取、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建设了医疗机构指标数据管理体系。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模型,制定指标体系统一编码规则,梳理指标管理流程,搭建... 针对医疗机构管理指标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指标口径不一、指标重复调取、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建设了医疗机构指标数据管理体系。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模型,制定指标体系统一编码规则,梳理指标管理流程,搭建指标管理平台,形成了医疗机构指标数据管理的标准规范。该管理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医疗机构数据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数据 管理体系 医疗机构 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基因组长内含子递归剪接事件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金川 徐添翼 +1 位作者 吴静 宋晓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7,共9页
在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转录过程中,一次剪接可完成短内含子的去除,而较长内含子(>10 kb)则需通过多次剪接方可去除。多次剪接去除长内含子的过程通常被称为递归性剪接。已有研究表明,递归性剪接事件与诸多生物学过程及疾病的发生发展... 在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转录过程中,一次剪接可完成短内含子的去除,而较长内含子(>10 kb)则需通过多次剪接方可去除。多次剪接去除长内含子的过程通常被称为递归性剪接。已有研究表明,递归性剪接事件与诸多生物学过程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关于递归性剪接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者已经在果蝇(Drosophila)和多种脊椎动物基因组转录过程中发现了递归剪接事件,通过不同的生物信息学方法找到了多个递归剪接位点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目前国际上对递归性剪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递归剪接过程、剪接位点识别及其对生物学过程的影响等方面。本文针对真核生物基因组转录过程中递归剪接事件的分子机制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深入理解RNA剪接过程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归剪接 套索结构 RS位点 Total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学时代下肝内胆管癌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转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尤文化 梁渊 吕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5-938,共4页
肝内胆管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二大肝脏恶性肿瘤,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15%~20%。近年来,全球IC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因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多数患者就诊时就已处于终末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随着二代测序技... 肝内胆管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二大肝脏恶性肿瘤,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15%~20%。近年来,全球IC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因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多数患者就诊时就已处于终末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ICC治疗不断向个体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介绍了ICC在发病机制、分子分型、早期诊断方面等基础研究的进展,并回顾了近几年ICC的临床转化研究。希望通过其进展,为ICC的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肿瘤微环境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的力学表征对口腔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机制
5
作者 钱俊 唐诗佳 +5 位作者 胡克 徐雪琴 史凡 封一苇 杜纯月 章非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89-1296,共8页
目的:初步探索细胞外基质力学表征对口腔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在不同力学性能的水凝胶上接种两种口腔鳞癌细胞CAL27和HSC3,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免疫荧光观察层黏连蛋白β2(lamininβ2,LAMB2)、Ⅵ型胶原α1(c... 目的:初步探索细胞外基质力学表征对口腔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在不同力学性能的水凝胶上接种两种口腔鳞癌细胞CAL27和HSC3,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免疫荧光观察层黏连蛋白β2(lamininβ2,LAMB2)、Ⅵ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Ⅵα1,COL6A1)以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CDH1)的表达定位以及表达水平;使用qPCR检测细胞多能性指标(SOX2、NANOG)、LAMB2、COL6A1、CDH1、整合素α6β4的亚基α6(integrinα6,ITGA6)和亚基β4(integrinβ4,ITGB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力学性能的水凝胶会改变口腔鳞癌细胞的黏附性,高力学性能的水凝胶会增加细胞黏附效率。使用高力学性能水凝胶进行细胞培养时,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细胞培养板培养的表型相似。在低力学性能水凝胶的作用下,CAL27细胞会形成紧密肿瘤细胞球,而HSC3细胞则会形成不紧密的细胞团块。使用低力学性能水凝胶进行细胞培养时,两种细胞中LAMB2和COL6A1都会高表达,并且LAMB2在细胞上的受体整合素α6β4表达也会增高。细胞多能性指标(SOX2、NANOG)和CDH1在CAL27细胞中会随水凝胶力学性能增加而降低,而HSC3细胞则相反。结论:细胞外基质的力学性能可以调节细胞黏附效率、细胞外基质合成、肿瘤细胞多能性和细胞间黏合等多种生物学行为。细胞外基质的力学性能可能是通过改变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表达来改变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的差异还与细胞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力学性能 口腔鳞癌 细胞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对检验的ARIMA模型在我国甲肝发病数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勇 张蓓蓓 吴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6-146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配对检验的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在我国甲肝发病预测中的应用,提出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效果评价的新思路与方法。方法:根据2004年1月—2021年12月我国甲肝传染病月发病数... 目的:探讨基于配对检验的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在我国甲肝发病预测中的应用,提出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效果评价的新思路与方法。方法:根据2004年1月—2021年12月我国甲肝传染病月发病数建立ARIMA模型,对2022年1—8月的甲肝月发病数进行预测,通过配对t检验和误差分析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ARIMA(1,1,0)(0,1,1)12模型预测的甲肝月发病数与实际月发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3.86%,标准差为3.25%。结论:ARIMA乘积季节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我国甲肝的发病趋势;配对检验为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效果的评价提供了客观评价依据,较好地解决了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效果的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检验 甲型肝炎 ARIMA乘积季节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声心动图关键帧智能检测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悦 史中青 +5 位作者 戚占如 曾子炀 郭冠军 姚静 罗守华 顾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2,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ResNet+VST模型在超声心动图关键帧智能检测方面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超声医学科采集的663个动态图像含心尖二腔(apical two chambers,A2C)、心尖三腔(apical three...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ResNet+VST模型在超声心动图关键帧智能检测方面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超声医学科采集的663个动态图像含心尖二腔(apical two chambers,A2C)、心尖三腔(apical three chambers,A3C)与心尖四腔(apical four chambers,A4C)3类临床检查常用切面以及EchoNet⁃Dynamic公开数据集中280个A4C切面动态图像,分别建立南京鼓楼医院数据集与EchoNet⁃Dynamic⁃Tiny数据集,各类别图像按4∶1方式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ResNet+VST模型的训练以及与多种关键帧检测模型的性能对比,验证ResNet+VST模型的先进性。结果:ResNet+VST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心脏舒张末期(end⁃diastole,ED)与收缩末期(end⁃systole,ES)图像帧。在南京鼓楼医院数据集上,模型对A2C、A3C和A4C切面数据的ED预测帧差分别为1.52±1.09、1.62±1.43、1.27±1.17,ES预测帧差分别为1.56±1.16、1.62±1.43、1.45±1.38;在EchoNet⁃Dynamic⁃Tiny数据集上,模型对A4C切面数据的ED预测帧差为1.62±1.26,ES预测帧差为1.71±1.18,优于现有相关研究。此外,ResNet+VST模型有良好的实时性表现,在南京鼓楼医院数据集与EchoNet⁃Dynamic⁃Tiny数据集上,基于GTX 3090Ti GPU对16帧的超声序列片段推理的平均耗时分别为21 ms与10 ms,优于以长短期记忆单元(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进行时序建模的相关研究,基本满足临床即时处理的需求。结论:本研究提出的ResNet+VST模型在超声心动图关键帧检测的准确性、实时性方面,相较于现有研究有更出色的表现,该模型原则上可推广到任何超声切面,有辅助超声医师提升诊断效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关键帧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睡眠研究的生理信号开源数据集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敬怡 颜昌 +2 位作者 于广义 李建清 刘澄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8,共11页
临床多导睡眠数据的采集和标注耗时长且成本高,被测人群、采集设备和标注专家等因素的不同,使得采集的数据存在差异,增加了睡眠相关研究的难度和复杂度。与众多其他临床开源数据资源相同,面向睡眠研究的生理信号开源数据集的建立为全球... 临床多导睡眠数据的采集和标注耗时长且成本高,被测人群、采集设备和标注专家等因素的不同,使得采集的数据存在差异,增加了睡眠相关研究的难度和复杂度。与众多其他临床开源数据资源相同,面向睡眠研究的生理信号开源数据集的建立为全球相关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统一的对比平台,促进了睡眠医学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此,综述了在睡眠领域中常见的18个开源数据集的概况、特点及应用,这些数据集包括脑电图(EEG)、心电图(ECG)、眼电图(EOG)和肌电图(EMG)等生理信号以及涵盖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等多个临床领域;总结了现有睡眠开源数据集在数据质量、数据标准、数据安全、样本代表性和外部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生理信号 睡眠 开源数据集 生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重症患者脓毒症实时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润发 杨美程 +1 位作者 李建清 刘澄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脓毒症是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传统的评分系统存在特异性低的问题。本研究基于LightGBM机器学习框架,提出了一种对脓毒症进行早期预测和风险评估的模型,以便对具有脓毒症潜在风险的... 脓毒症是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传统的评分系统存在特异性低的问题。本研究基于LightGBM机器学习框架,提出了一种对脓毒症进行早期预测和风险评估的模型,以便对具有脓毒症潜在风险的患者进行及时干预。为了实现该模型,提出基于LASSO特征选择和滑动窗口路径重积分的时间序列特征构建方法,以及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的时间序列聚类采样方法。选择MIMIC-Ⅲ数据库29239位病人和PhysioNet/CinC 2019挑战赛数据集40336位病人的临床信息来训练和验证模型。所提出的模型在MIMIC-Ⅲ和PhysioNet/CinC 2019独立测试集上的灵敏度、特异性、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77、0.7304、0.8147和0.8026、0.7891、0.8730。与目前最先进的EASP方法相比,AUC分别提高了3.62%和2.83%。本研究模型可以实时预测脓毒症发生的风险,揭示影响脓毒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为脓毒症风险人群的及时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预测 机器学习 特征构建 时间序列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控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干预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方舟 殷祉洋 胡本慧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5-1744,共10页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当前,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神经调控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干预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主要体现在血糖控制与症状缓解等方面。本文总结了神经调控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干预中的研究进...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当前,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神经调控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干预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主要体现在血糖控制与症状缓解等方面。本文总结了神经调控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干预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研究和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 电刺激 超声疗法 光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凝血级联界面力学的接触抑制策略与双效抗凝涂层开发
11
作者 潘鸣飞 顾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4-74,共1页
目的植入材料与血液系统的生物学效应对于心血管病介入式治疗的长期可靠性异常重要。人工材料作为血液中的新生界面会被凝血因子接触识别并导致包括凝血级联、免疫反应、补体激活在内的宿主反应。针对于当前研究缺乏对于植入材料与血液... 目的植入材料与血液系统的生物学效应对于心血管病介入式治疗的长期可靠性异常重要。人工材料作为血液中的新生界面会被凝血因子接触识别并导致包括凝血级联、免疫反应、补体激活在内的宿主反应。针对于当前研究缺乏对于植入材料与血液接触激活后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本课题探开展了血液接触表面生物力学的探索。方法针对接触激活过程中纳米尺度的凝血通路激活到微米尺度的纤维蛋白网络生成这一过程,运用表面力仪(SFA)检测不同表面抗凝策略下血栓生成初期的血浆蛋白沉积、界面模量和黏附力。结果通过接触力学中的Johnson-Kendall-Roberts(JKR)来计算非强黏附时软物质间的界面势能与弹性模量,成功地观测并分析了限域情况下纤维蛋白网络的状态变化。同时,通过将力学数据与血栓生成后的生化指标关联,进一步探索了植入材料表面的凝血干预策略与术后血栓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建立了表面抗凝策略的生物力学评估机制。结论血液接触表面的生物力学机制,有助于开发多靶点的表面抗凝策略,并最终构建优于目前主流策略的表面抗凝功能材料,服务于心血管病介入材料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主反应 表面物理化学 植入材料 心血管病 Roberts 长期可靠性 血浆蛋白 接触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我国戊肝的发病趋势 被引量:13
12
作者 丁勇 吴静 +2 位作者 武丹 李婉 张蓓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5-1729,共5页
目的:根据戊型肝炎(戊肝)季节性、趋势性流行现象,建立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乘积季节模型对我国戊肝发病进行预测。方法:应用SPSS23.0软件对2004年1月—2018年6月我国戊肝传染病疫情月... 目的:根据戊型肝炎(戊肝)季节性、趋势性流行现象,建立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乘积季节模型对我国戊肝发病进行预测。方法:应用SPSS23.0软件对2004年1月—2018年6月我国戊肝传染病疫情月度数据建模,对2018年下半年戊肝发病数进行预测,以该时段疫情数据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将ARIMA(2,1,0)(0,1,1)12和ARIMA(0,1,2)(0,1,1)12两个模型预测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69%,标准差为3.27%。结论:ARIMA乘积季节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良好,能够较好地描述该时段我国戊肝的发病趋势,为戊肝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以及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ARIMA乘积季节模型 时间序列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生成虚拟平扫CT图像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留刚 李春迎 +4 位作者 陆正大 谢凯 林涛 眭建锋 倪昕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0-444,共5页
目的针对增强CT图像,采用U-Net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生成虚拟平扫CT图像,比较其与增强CT和实际平扫CT图像的差异。方法纳入50例于同次检查中接受平扫及增强CT扫描患者,记录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以40例CT数据为训练集,输入增强C... 目的针对增强CT图像,采用U-Net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生成虚拟平扫CT图像,比较其与增强CT和实际平扫CT图像的差异。方法纳入50例于同次检查中接受平扫及增强CT扫描患者,记录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以40例CT数据为训练集,输入增强CT图像后,以对应的平扫CT图像作为输出,用于训练U-Net神经网络;以其余10例数据作为测试集,通过训练完成的U-Net生成虚拟平扫CT图像。比较虚拟平扫CT与实际平扫及增强CT的图像及参数差异。结果50例平扫CT平均CTDIvol为(11.67±0.51)mGy,增强CT平均CTDIvol为(13.46±0.76)mGy;采用虚拟平扫CT图像可使平均辐射剂量减少46.44%。增强与平扫CT图像的平均绝对偏差(MAE)为(32.28±2.64)HU,结构相似度(SSIM)为0.82±0.05;虚拟平扫CT与平扫CT图像的MAE为(6.72±1.31)HU,SSIM为0.98±0.02。虚拟平扫CT与平扫CT图像所示主要组织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增强CT基于U-Net神经网络生成的虚拟平扫CT图像与实际平扫CT图像的一致性较好,可由此减少CT扫描次数、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神经网络 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筛选的经验模式分解脑电信号分类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学军 汪敏 胡晓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492-7499,共8页
脑-机接口已成为一种独立于正常周围神经和肌肉的从大脑到输出设备的新型通信方式。而脑电信号处理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小波变换和经验模式分解对脑电信号进行分解重构出8个内涵模态分量(IMF),然后再对分解后的IMF计算排列熵,运... 脑-机接口已成为一种独立于正常周围神经和肌肉的从大脑到输出设备的新型通信方式。而脑电信号处理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小波变换和经验模式分解对脑电信号进行分解重构出8个内涵模态分量(IMF),然后再对分解后的IMF计算排列熵,运用比较特征值的显著性差异(Pearson系数)筛选出特征冗余小的IMF熵值,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准确率达到9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支持向量机 经验模式分解 排列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技术用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正大 李春迎 +5 位作者 谢凯 孙鸿飞 林涛 高留刚 眭建锋 倪昕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55-1258,共4页
现代MRI技术已参与放射治疗流程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定性、定位乃至定量诊断肿瘤,并将在实施放射治疗和评估治疗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MRI勾画肿瘤靶区以及多模态功能MRI、基于MRI数据合成CT、四维MRI(4D-MRI)等在放射治疗中的应... 现代MRI技术已参与放射治疗流程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定性、定位乃至定量诊断肿瘤,并将在实施放射治疗和评估治疗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MRI勾画肿瘤靶区以及多模态功能MRI、基于MRI数据合成CT、四维MRI(4D-MRI)等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康复机器人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臻 刘佳敏 +2 位作者 陆晓 刘宾 李建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3-906,共4页
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居高不下,亟需新型康复设备加速患者恢复进程。镜像康复机器人是将机器人技术与镜像疗法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度学科交叉的康复机器人系统,能够有效解决镜像康复训练中的关键问题,从而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达到... 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居高不下,亟需新型康复设备加速患者恢复进程。镜像康复机器人是将机器人技术与镜像疗法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度学科交叉的康复机器人系统,能够有效解决镜像康复训练中的关键问题,从而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达到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镜像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在研究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期望为从事镜像康复机器人相关研究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发病率 偏瘫康复 康复机器人 康复训练 康复设备 脑卒中偏瘫患者 康复治疗效果 镜像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Bee的多信道多点无线桥梁应变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17
作者 许强 孙璐 +3 位作者 李建清 李潍 朱松盛 孔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6期79-82,共4页
针对桥梁施工与运行中的安全监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Zig Bee的多信道多点无线桥梁应变监测系统。本系统以CC2530,STM32为核心,采集多点应变数据并以多信道的方式无线传输至网关和上位机,最终存储至云端服务器,从而克服了现有传统桥梁... 针对桥梁施工与运行中的安全监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Zig Bee的多信道多点无线桥梁应变监测系统。本系统以CC2530,STM32为核心,采集多点应变数据并以多信道的方式无线传输至网关和上位机,最终存储至云端服务器,从而克服了现有传统桥梁监测系统成本高、布线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实验表明:本系统可以对静态、动态应变进行无线监测,满足桥梁状态监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监测 ZIGBEE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 应变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双随机相位加密和四元数格拉斯曼平均网络的彩色人脸隐私保护识别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子涵 邵珠宏 +3 位作者 尚媛园 陈滨 毕卉 向文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为保护彩色人脸图像的隐私并提高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结合双随机相位加密和四元数格拉斯曼平均网络的彩色人脸隐私保护识别算法.首先将彩色人脸图像的颜色分量编码为纯四元数矩阵,使用双随机相位加密和四元数Gyrator变换进行加密.为了... 为保护彩色人脸图像的隐私并提高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结合双随机相位加密和四元数格拉斯曼平均网络的彩色人脸隐私保护识别算法.首先将彩色人脸图像的颜色分量编码为纯四元数矩阵,使用双随机相位加密和四元数Gyrator变换进行加密.为了隐藏原始彩色人脸图像的内容,通过随机二值幅度掩模选取部分密文进行解密,得到不可见的人脸图像,然后使用四元数格拉斯曼平均网络提取人脸的特征向量和线性支持向量机进行识别.当人脸特征模板泄露时,可以重新生成随机二值幅度矩阵并构建新的特征模板替换原始的特征模板,满足可撤销性,从而保证原始人脸图像的安全性.在Aberdeen, Georgia Tech, Visible Light和YouTube Makeup 4个数据集上与当前3种人脸隐私保护识别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识别率,而且对数据集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撤销人脸识别 双随机相位加密 四元数Gyrator变换 四元数格拉斯曼平均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被引量:33
19
作者 刘澄玉 杨美程 +3 位作者 邸佳楠 邢彦涛 李钰雯 李建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1-652,共12页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动态心电监测近年来朝着可穿戴、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穿戴式心电设备能够实现心电数据的个体化、实时、长程、连续监护,可为智慧医疗新模式提供重要载体和技术手...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动态心电监测近年来朝着可穿戴、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穿戴式心电设备能够实现心电数据的个体化、实时、长程、连续监护,可为智慧医疗新模式提供重要载体和技术手段。回顾穿戴式心电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综述其信号感知和处理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和当前代表性的穿戴式心电设备,并对穿戴式心电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进行剖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护 穿戴式心电 智慧医疗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术机器人单目视觉患者头部姿态估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朋飞 李亮 +1 位作者 丁辉 王广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7-546,共10页
患者头部姿态估计技术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自主化与智能化感知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利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帮助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估算患者头部姿态,为神经外科手术的智能化打下基础。首先,建立患者头部姿态估计任务的基本... 患者头部姿态估计技术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自主化与智能化感知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利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帮助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估算患者头部姿态,为神经外科手术的智能化打下基础。首先,建立患者头部姿态估计任务的基本数学关系;其次,给出一种高效、鲁棒的头部姿态标注方法,解决面部特征缺失情况下的2D头部图像姿态标注问题;之后,通过采集机器人视角下神经外科手术场景照片,构建共包含79个手术场景、合计4301张照片的患者头部姿态估计数据集;最后,研究HopeNet深度神经网络在患者头部姿态估计问题上的适用性,并通过分布式标签、头部区域自适应裁剪、旋转数据增强以及新提出的旋转速率损失函数等方法提高模型性能。进行网络训练和评价,在包含10个手术场景、386张照片的同源测试集1上,基于单视角的姿态估计在偏航角、滚动角、俯仰角等3个方向平均可以达到±12.76°的预测误差;在8个手术场景、229张照片的异源测试集2上,在上述3个方向平均可以达到±13.41°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准确估计患者头部姿态,且提出的优化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算法精度,并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头部姿态估计 数据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