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植入材料与血液系统的生物学效应对于心血管病介入式治疗的长期可靠性异常重要。人工材料作为血液中的新生界面会被凝血因子接触识别并导致包括凝血级联、免疫反应、补体激活在内的宿主反应。针对于当前研究缺乏对于植入材料与血液接触激活后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本课题探开展了血液接触表面生物力学的探索。方法针对接触激活过程中纳米尺度的凝血通路激活到微米尺度的纤维蛋白网络生成这一过程,运用表面力仪(SFA)检测不同表面抗凝策略下血栓生成初期的血浆蛋白沉积、界面模量和黏附力。结果通过接触力学中的Johnson-Kendall-Roberts(JKR)来计算非强黏附时软物质间的界面势能与弹性模量,成功地观测并分析了限域情况下纤维蛋白网络的状态变化。同时,通过将力学数据与血栓生成后的生化指标关联,进一步探索了植入材料表面的凝血干预策略与术后血栓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建立了表面抗凝策略的生物力学评估机制。结论血液接触表面的生物力学机制,有助于开发多靶点的表面抗凝策略,并最终构建优于目前主流策略的表面抗凝功能材料,服务于心血管病介入材料的革新。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4-74,共1页
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
基金
江苏省领先技术前沿基础研究计划,BK2022200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2M722198
作者简介
潘鸣飞,E-mail:mingfei_p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