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菌多糖等代谢产物的抗肿瘤药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
作者 逯海燕 郭顺星 林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6期74-78,共5页
本文综述了真菌代谢产物 (包括多糖及少量小分子 )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关键词 真菌 多糖 小分子 抗肿瘤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序列多肽与不同肿瘤细胞结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贾莹莹 钱海利 +5 位作者 唐萌 赵周社 李宏利 辛军 张立生 林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和动物体内研究期望获得不同肿瘤细胞整合素αvβ3受体表达的资料,以指导临床研究。材料和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FITC标记HYNIC-RGD对人胰腺癌、肝癌、肠癌和子宫颈癌细胞的结合;用99mTc-HYNIC-RGD在小鼠乳腺和肝癌...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和动物体内研究期望获得不同肿瘤细胞整合素αvβ3受体表达的资料,以指导临床研究。材料和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FITC标记HYNIC-RGD对人胰腺癌、肝癌、肠癌和子宫颈癌细胞的结合;用99mTc-HYNIC-RGD在小鼠乳腺和肝癌动物模型上比较了肿瘤对99mTc-HYNIC-RGD的摄取。结果:体外研究表明胰腺癌和肝癌细胞对RGD结合明显高于肠癌和子宫颈癌。注射后3小时小鼠皮下接种的乳腺癌和肝癌肿瘤组织对99mTc-HYNIC-RGD的摄取达到高峰,乳腺癌对99mTc-HYNIC-RGD摄取高于肝癌40%以上。结论:体外研究表明胰腺癌和肝癌细胞均对RGD有高的摄取,活体小鼠动物模型研究表明乳腺癌对RGD具有高的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肽类 同位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州营养干预试验人群恶性肿瘤发病前瞻纵向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秀娣 范金虎 +2 位作者 陈汶 魏文强 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分析林州市营养干预试验普通人群的肿瘤发病变化趋势,为肿瘤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基线资料来源于中美合作课题林州市营养干预试验研究中的普通人群组。根据随访收集的1986—2001年肿瘤发病终点病例,计算并分析比较营养干预期... 目的分析林州市营养干预试验普通人群的肿瘤发病变化趋势,为肿瘤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基线资料来源于中美合作课题林州市营养干预试验研究中的普通人群组。根据随访收集的1986—2001年肿瘤发病终点病例,计算并分析比较营养干预期与干预后两个5年随访期肿瘤发病率的变化。结果肿瘤发病率占前3位的始终是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这3种肿瘤的男、女性发病分别占其全部肿瘤发病的84.06%、83.74%。男性肺癌、肝癌和女性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发病率上升。随观察期的延长,上消化道肿瘤(除外女性胃癌)发病率下降。结论本队列人群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随时间虽有所下降,但其在恶性肿瘤的发病中仍占主导地位,提示林州市的肿瘤防治工作仍应以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为主,同时应加强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上升趋势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与呼吸道肿瘤关系的研究Ⅰ.HPV与喉癌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崔惠云 杨晓洁 +2 位作者 何群 李毅民 张益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应用α-32P-dCTP标记HPV-11及HPV-16DNA为探针,以Slotblot及Southernblot两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了取自青岛及北京两个地区的37例喉鳞癌组织DNA中HPV-11及HPV-16DNA... 应用α-32P-dCTP标记HPV-11及HPV-16DNA为探针,以Slotblot及Southernblot两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了取自青岛及北京两个地区的37例喉鳞癌组织DNA中HPV-11及HPV-16DNA相关序列。结果表明,Slotblot杂交中,与HPV-11探针杂交阳性者占86%(32/37),与HPV-16探针杂交阳性者占81%(30/37)。在同一癌组织中,与两型探针同时呈现阳性者占81%(30/37)。Southernblot杂交中,与所用探针DNA的内切酶PstⅠ酶切图谱比较,有46%(13/28)与HPV-16DNA的酶切图谱相同,可定为HPV-16型。当用HPV-11探针时无一例出现与HPV-11相同的图谱。提示喉癌的发生与HPV-16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 喉肿瘤 呼吸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独特型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洁 马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76-779,共4页
关键词 抗独特型抗体 肿瘤免疫治疗 抗肿瘤免疫 肿瘤相关抗原 抗体免疫治疗 实验室研究 动物研究 肿瘤生长 临床应用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比较研究 被引量:351
6
作者 乔友林 章文华 +8 位作者 李凌 潘秦镜 杨玲 吴令英 戍寿德 李爱玲 张询 任生达 Belinson 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评价现行的或最新的六种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诊断效果,为制定不同人群子宫颈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案及最终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在山西省襄垣县对1997位35~... 目的评价现行的或最新的六种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诊断效果,为制定不同人群子宫颈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案及最终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在山西省襄垣县对1997位35~45岁的妇女同时采用六种针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进行筛查。筛查方法包括:人乳头瘤病毒(HPV)自己取样法、荧光分光镜检法、液基细胞学薄片法、HPV直接检测法、5%醋酸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及阴道镜检查;同时对被检对象进行宫颈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该人群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变及癌(≥CIN II)的现患率为4.3%(86/1997)。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CIN II为阳性),检测各筛查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HPV自己取样(0.835,0.859)、液基细胞学薄片法(≥CIN I为阳性)(0.872,0.935)、HPV直接检测法(0.952,0.859)、5%醋酸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低度病变为阳性)(0.709,0.743)、阴道镜检查(≥低度病变为阳性)(0.814,0.765);荧光分光镜检查(0.91,0.09);运用约登指数比较各筛查方法的结果:HPV自己取样法与HPV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筛查方法 HPV DNA检测 液基细胞学薄片 荧光分光镜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33
7
作者 赵剑华 王秀琴 +1 位作者 刘芝华 吴旻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共3页
基因组学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应用微点阵、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来研究基因组表达概况、基因组多样性。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功能基因组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VEGF单抗的研制及对肿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治华 石瑜琳 +3 位作者 冉宇靓 王贵齐 刘军 董志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14-417,共4页
目的:为了确定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在肿瘤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 重组技术表达人VEGF,以其为抗原免疫Balbc 小鼠,... 目的:为了确定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在肿瘤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 重组技术表达人VEGF,以其为抗原免疫Balbc 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14 株稳定分泌抗VEGF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ELISA 测定所分泌的单抗只与VEGF特异结合,与EGF、FGF、PDGF、TGFα及TNF 等均无交叉反应。以豚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实验(Miles) 、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形成实验(CAM) 及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实验(HuVEC) 鉴定单抗的中和活性,其中9 株具有中和活性。在小鼠自发乳癌肺转移模型中进行的抑瘤试验显示,单抗D11 对乳癌原发瘤的抑制率达83 .4 % ,对肺转移的抑制率为719 % 。结论:具有中和活性的VEGF单抗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单克隆抗体 抑瘤试验 肿瘤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环境因素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莉 陈汶 +3 位作者 高晓虹 张翠丽 范金虎 乔友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农业环境因素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 对 16 4 88名农村人口进行了帕金森病筛查和确诊 ,确诊病例及其对照使用问卷表入户调查的方式获取 77例确诊PD和 15 4名对照组的信息 ,采用 1∶2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经济条件、生活环... 目的 探讨农业环境因素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 对 16 4 88名农村人口进行了帕金森病筛查和确诊 ,确诊病例及其对照使用问卷表入户调查的方式获取 77例确诊PD和 15 4名对照组的信息 ,采用 1∶2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使用杀虫剂或除草剂等因素对帕金森病的影响。结果 使用杀虫剂 (OR =3 16 )、取暖时使用烟囱 (OR =0 38)、饮用井水 (OR =0 34)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着显著性的联系。结论 在该人群中 ,使用杀虫剂为帕金森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而饮用井水和取暖时使用烟囱可降低帕金森病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病例对照研究 条件LOGISTIC回归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和锂对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的生物调节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梅 吴易元 +3 位作者 遇珑 张友会 袁勇 马大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3-166,共4页
观察了IL-10及锂对瘤细胞系的数种生物调节作用,包括瘤细胞系的增殖、细胞表面标志改变、瘤细胞分化的诱导,并观察了IL-10及锂对肿瘤及正常小鼠巨噬细胞NO释放的影响。IL-10 对小细胞肺癌(SCLC)、膀胱癌(B... 观察了IL-10及锂对瘤细胞系的数种生物调节作用,包括瘤细胞系的增殖、细胞表面标志改变、瘤细胞分化的诱导,并观察了IL-10及锂对肿瘤及正常小鼠巨噬细胞NO释放的影响。IL-10 对小细胞肺癌(SCLC)、膀胱癌(BIU87)、胃癌(7901)及单核细胞淋巴瘤(U937)均有增殖抑制作用。IL-10 增强小细胞肺癌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及U937的MCHⅡ类抗原表达。TPA诱导U937的分化可被IL-10抑制。IL-10对小鼠巨噬细胞瘤细胞系释放NG无影响,但对正常小鼠巨噬细胞NO 产生有抑制。锂和IL-10共同作用能增强IL-10对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且增强IL-10抑制TPA诱导U937的分化,但锂能对抗IL-10对正常小鼠巨噬细胞NO产生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种免疫调变剂对瘤细胞系及正常小鼠细胞均有生物调节作用,两者有协同,也有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生物调节 肿瘤细胞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锡矿工肺癌的氡病因学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世荃 乔友林 +5 位作者 姚树祥 张景源 尤占云 刘韵源 张辅铭 王燮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8-290,共13页
根据近 30年来作者们发表的剂量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 /实验室研究三个方面的成果 ,结合国内外有关报道对云锡矿工肺癌的病因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肯定了氡在云锡矿工肺癌病因中的贡献和氡 /砷复合致癌作用。现场调查和骨内 2 10 Pb... 根据近 30年来作者们发表的剂量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 /实验室研究三个方面的成果 ,结合国内外有关报道对云锡矿工肺癌的病因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肯定了氡在云锡矿工肺癌病因中的贡献和氡 /砷复合致癌作用。现场调查和骨内 2 10 Pb体外测量结果说明 ,氡 /砷累积暴露量的密切相关和早年氡监测数据的欠缺是根据既往流行病学资料估算云锡氡致肺癌危险系数与砷校正系数的干扰因素。对井下砷暴露水平已经明显降低而氡暴露水平仍旧较高的云锡 60年代下井矿工进行长期随访有利于减少这种干扰 ,得到更可信的危险系数估算值。为了对氡 /砷在致癌病因中所占的份额进行估计 ,提出铀矿山对比、肺癌组织发生学研究和氡砷复合动物实验三个途径 ,结果认为云锡矿工肺癌病因是“氡砷复合 ,以氡为主”,粗略估计砷在肺癌病因中的贡献不会超过 1/ 3。本文指出国内外某些作者在砷复合作用校正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他们对云锡矿工氡致肺癌危险系数估计偏低 ,其结果不适于在我国氡致肺癌的危险控制与预测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肺癌 含砷矿尘 辐射致癌危险系 病因学 职业病 放射性物质 致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样物质在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12
作者 汪泱 张叔人 +2 位作者 何祖根 邱晓彦 张友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研究在上皮来源恶性肿瘤细胞中免疫球蛋白样物质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用鼠抗人IgG、IgD、IgA和IgM单克隆抗体对乳腺癌、肝癌、肺癌、膀胱癌等多种上皮来源恶性肿瘤病组织及其部分传代细胞进行了检... 目的:研究在上皮来源恶性肿瘤细胞中免疫球蛋白样物质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用鼠抗人IgG、IgD、IgA和IgM单克隆抗体对乳腺癌、肝癌、肺癌、膀胱癌等多种上皮来源恶性肿瘤病组织及其部分传代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在上述癌组织及癌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与抗人IgG、IgD、IgA和IgM抗体反应阳性率分别为 50.0%、85.7%、61.9%和 45.2%。其中乳腺癌阳性率为100.0%。结论:在上皮来源恶性肿瘤中存在免疫球蛋白样物质的表达,其性质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样物质 上皮性恶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球蛋白样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徐兵河 李维廉 邸立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340-1342,共3页
目的:观察诺维本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0年6月~2002年6月采用诺维本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80例。NVB25mg/m2,第1,8天;DDP80mg/m2,分3天给药(第3~5天);21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中位化疗周... 目的:观察诺维本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0年6月~2002年6月采用诺维本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80例。NVB25mg/m2,第1,8天;DDP80mg/m2,分3天给药(第3~5天);21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3个(2~6周期)。结果:CR8例,PR41例,SD28例,PD3例,总有效率(CR+PR)61.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Ⅲ~Ⅳ度呕吐、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12.6%(10/80),26.8%(25/80)与2.6%(2/80)。结论:诺维本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较轻,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长春花碱 顺铂 联合化疗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莉 高晓虹 +6 位作者 宋桂荣 张翠莉 李晓枫 陈汶 范金虎 孙秀娣 乔友林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帕金森病 病例对照研究 吸烟 饮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屈凤莲 孙燕 +4 位作者 张和平 李维廉 江泽飞 廖美琳 许德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评价国产双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 (以下称民诺宾 )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与进口同类产品进行比较。方法 :全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和乳腺癌 (BC) 14 9例 ,随机进入治疗组(国产民诺宾 )及对照组 (进口... 目的 :评价国产双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 (以下称民诺宾 )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与进口同类产品进行比较。方法 :全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和乳腺癌 (BC) 14 9例 ,随机进入治疗组(国产民诺宾 )及对照组 (进口NVB) ,分别给予NP、NIP、NE(或NA)方案及单药化疗 ,两组所用药物及剂量、方法完全一致。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分别为 2 6 .7%和 2 8.6 % (P >0 .0 5 ) ,乳腺癌分别为 4 2 .9%和4 6 .7% (P >0 .0 5 ) ,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WBC下降发生率分别为 87.5 %和90 % ,血小板下降分别为 4 0 %和 38% ,消化道反应分别为 82 .5 %和 78%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国产双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 (民诺宾 )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酒石酸 长春瑞滨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乳腺癌 化学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裸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锡忠 胡敬群 +2 位作者 崔惠云 杨晓洁 李申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8-103,共6页
将7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标本分别移植于BALB/c裸小鼠皮下,1例获得成功,并能在裸鼠体内连续传代。11个月内已传了10代。其潜伏期为11d左右,荷瘤鼠血清可测得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酸性... 将7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标本分别移植于BALB/c裸小鼠皮下,1例获得成功,并能在裸鼠体内连续传代。11个月内已传了10代。其潜伏期为11d左右,荷瘤鼠血清可测得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酸性同工铁蛋白(AIF)三种有意义的肝癌血清标记物。移植瘤病理结构与瘤原相似,其遗传学特征与人类恶性肿瘤相同。经连续传代后的荷瘤鼠未见肿瘤局部及远处转移。利用移植瘤行体外细胞培养的结果表明,其生长情况明显好于手术切除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模型 体外细胞培养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联合化疗治疗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蓉 章文华 +5 位作者 吴令英 王桂香 李洪君 李淑敏 洪婉君 刘丽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4-166,170,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疗效及复发患者二线治疗。方法:对我院1958年11月~1998年12月312例卵巢恶性肿瘤中的154例接受顺铂方案化疗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4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总生存率为74.7%...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疗效及复发患者二线治疗。方法:对我院1958年11月~1998年12月312例卵巢恶性肿瘤中的154例接受顺铂方案化疗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4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总生存率为74.7%,初治患者(Ⅰ~Ⅲ期)92例,5年生存率为92.2%,其中66例(71.7%)保留生育功能,19例已正常生育20次。复发转移62例,5年生存率51.1%,8例保留生育功能。结论:为了提高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生存率,首次手术时应正确分期,术后及时采用当前标准BEP方案作为一线化疗,连续3~6疗程。对复发患者,根据以往治疗情况尽早选用有效的二线方案化疗,有利于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药物联合治疗 疗效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PBMC及肿瘤标本IL-4及IL-10检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遇珑 吴易元 +7 位作者 惠依群 袁维华 马强中 张友会 韩嘉珠 秦德兴 吴雪林 黄一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7-231,共5页
采用生物活性测定和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患者的单个核细胞(PBMC)、癌性腹水及肿瘤组织中IL-4及IL-10的活性和表达。淋巴瘤和鼻咽癌患者的PBMC分泌IL-4、IL-2及IFNγ活性低下,而IL-10增高。卵巢癌腹水中IL-10的阳性率为846%,... 采用生物活性测定和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患者的单个核细胞(PBMC)、癌性腹水及肿瘤组织中IL-4及IL-10的活性和表达。淋巴瘤和鼻咽癌患者的PBMC分泌IL-4、IL-2及IFNγ活性低下,而IL-10增高。卵巢癌腹水中IL-10的阳性率为846%,但IL-4均为阴性。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食管癌及乳腺癌肿瘤组织中IL-4及IL-10的表达,结果两种因子均可在3种瘤组织表达,两者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波动在40%~7O%。IL-10在PBMC、癌性腹水及瘤细胞中活跃表达,提示在某些肿瘤患者,除了上调正向因子外,尚需控制负向因子IL-10的过度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单个核细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dd45a在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姬峻芳 吴旻 詹启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46-1153,共8页
Gadd45a,一个受p53和BRCA1调节的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在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恶性进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Gadd45a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生长以及促进DNA损伤修复等间接或者直接方式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从而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的恶性进展.此外,G... Gadd45a,一个受p53和BRCA1调节的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在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恶性进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Gadd45a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生长以及促进DNA损伤修复等间接或者直接方式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从而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的恶性进展.此外,Gadd45a还可通过对一些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DD45A 基因组稳定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58型E7基因重组痘苗疫苗免疫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利群 李洁 +1 位作者 刘绣 张友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6,T007,共5页
目的制备含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58型E7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并利用动物肿瘤模型观察疫苗接种效果。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HPV58E7DNA片段,在消除其转化活性的基础上,构建表达HPV58E7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并免疫小鼠,... 目的制备含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58型E7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并利用动物肿瘤模型观察疫苗接种效果。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HPV58E7DNA片段,在消除其转化活性的基础上,构建表达HPV58E7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并免疫小鼠,观察该疫苗对E7阳性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体外诱导、测定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s,CTL)活性。结果经定点突变的HPV58E7基因转化活性显著降低,用突变的E7基因构建的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小鼠后,能抑制E7阳性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可诱导产生针对E7阳性肿瘤的CTL细胞。结论在消除转化活性的基础上,HPV58E7可用于治疗与HPV58感染有关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转化活性 重组痘苗病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