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韧性治理的城市间危机学习:差异化路径及知识生产逻辑
1
作者 文宏 李风山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3,共13页
城市间危机学习是地方政府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重要工具。依循纵向府际关系视角,城市间危机学习可分为纵向干预型学习、自主驱动型学习和双向平衡型学习等三种路径,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间危机学习复杂路径的连续统... 城市间危机学习是地方政府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重要工具。依循纵向府际关系视角,城市间危机学习可分为纵向干预型学习、自主驱动型学习和双向平衡型学习等三种路径,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间危机学习复杂路径的连续统。比较分析三组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实践案例可以发现,不同的知识生产逻辑驱动着城市间危机学习路径的类型选择,基于横向空间扩散的城市间危机学习路径其实是纵向府际关系视角下权威介入与自主选择程度的组合结果。纵向干预型学习折射出权威控制下的政治驱动逻辑,自主驱动型学习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倒逼下的情境塑造逻辑,双向平衡型学习则是价值与工具交互调适逻辑的产物。从实践层面刻画城市间危机学习样态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从理论层面丰富城市间合作治理和组织间危机学习的知识图谱,能够进一步拓展危机学习研究的知识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学习 韧性治理 区域治理 知识生产 事故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回群众工作方法:城市基层治理有效的本土理论视角——基于A区的实践考察
2
作者 文宏 钟刚华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9,F0002,共12页
治理有效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核心目标和基本要求。现有研究多从西方理论视角探讨城市基层治理有效问题,相对缺乏本土的理论关怀和现实关切。本研究尝试从党的群众工作方法视角,构建出城市基层治理有效的本土理论框架,探讨群众工作方法助... 治理有效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核心目标和基本要求。现有研究多从西方理论视角探讨城市基层治理有效问题,相对缺乏本土的理论关怀和现实关切。本研究尝试从党的群众工作方法视角,构建出城市基层治理有效的本土理论框架,探讨群众工作方法助推城市基层治理有效的逻辑。A区“创熟”工作的实践表明:通过找回群众工作方法,坚持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机制的系统运用,有力推动了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优化、多方资源整合、公共精神培育以及党群关系建设,走出了一条区别于西方而兼具本土特色的城市基层有效治理之道。找回群众工作方法的积极实践,强化了城市基层治理的本土理论框架,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发挥了牵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工作方法 城市基层治理 本土理论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如何共治: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图景——基于东莞市横沥镇的考察 被引量:32
3
作者 文宏 林仁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9,共8页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可以有效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拓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空间。通过对东莞市横沥镇这一本土实践对象进行考察,从关键主体、工具支撑和治理目标等三...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可以有效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拓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空间。通过对东莞市横沥镇这一本土实践对象进行考察,从关键主体、工具支撑和治理目标等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主体—工具—价值”分析框架,描绘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现实图景,阐释多元如何实现共治问题。研究发现,新时代下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图景,主要是围绕“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理念,推进异质性多元主体间的责任框定,构筑互动尽责的协同创新支撑保障,形成公共精神价值重塑与成果共享,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为理解现实中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共治 基层治理 社会治理共同体 现实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式治理视阈中地方政府调配非隶属关系主体资源的逻辑分析——以兰州大学“双联”工作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文宏 郝郁青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7,共11页
随着运动式治理的常态化,地方政府调动社会资源的常用途径是借助于非隶属关系主体实现的。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政府调配非隶属主体资源的逻辑展开探索性研究。甘肃省政府在"双联"行动中调配兰州大学资源的案例说明,对... 随着运动式治理的常态化,地方政府调动社会资源的常用途径是借助于非隶属关系主体实现的。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政府调配非隶属主体资源的逻辑展开探索性研究。甘肃省政府在"双联"行动中调配兰州大学资源的案例说明,对非隶属主体资源的调动是非强制性的。其原因被归纳为价值认同、组织行为、个体行为三个层面。制度环境里资源转化、资源筹集、资源扩散和资源评估四个机制是政府调配非隶属主体资源的具体操作手段。在我国权威性体制之下,运动式治理范畴向非隶属主体的延伸,是国家权力对社会权力的吸纳和政治权力对其他权力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式治理 非隶属 扎根理论 资源调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名符号的传承与建构:基于城市记忆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以南岭四省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章昌平 张晓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7-123,共7页
南岭四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元交融的灿烂文化,又是重要的抗日战争和革命根据地,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和民族民俗文化造就了特殊的城市文化和记忆,形成了丰富多彩和地方特色明显的地名文化。在我国快速城镇化... 南岭四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元交融的灿烂文化,又是重要的抗日战争和革命根据地,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和民族民俗文化造就了特殊的城市文化和记忆,形成了丰富多彩和地方特色明显的地名文化。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南岭四省城市地名的消失和更替阻碍了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城市记忆的保留与传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对城市改造过程中南岭四省城市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城市记忆的保留与传承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出了城市改造质量、城市记忆保留与传承、城市记忆工程和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的作用机理理论模型,针对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法规标准、地名标志、地名规划和数字地名四个子体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及技术路径,并研究了基于城市记忆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四省 城市记忆 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嵌入: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实现逻辑——基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实践考察 被引量:33
6
作者 文宏 林仁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2,共10页
情感是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陌生化城市和原子化社会中发挥着联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国家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佛山市南海区的实践考察,描绘城市如何在规则确立的基础上,借助情感回归实现城市基层有效治理的现实图景,阐释... 情感是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陌生化城市和原子化社会中发挥着联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国家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佛山市南海区的实践考察,描绘城市如何在规则确立的基础上,借助情感回归实现城市基层有效治理的现实图景,阐释情感作为载体助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邻里关系对立化、矛盾解决离地化、治理工具形式化等问题,需要在规则遵循的基础上,通过情感召唤、情感培育、情感激励重新找回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的温度、温情与温暖,塑造基层治理的共同愿景与共同目标、共同场域与共同事务、共同利益与共同记忆,降低基层治理成本,增加社会资本存量,助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治理 治理规则 城市治理 基层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科层组织中的副职:一项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新命题 被引量:5
7
作者 文宏 李风山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89,共8页
副职是官僚体制运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制定和执行等全过程。然而,中西方科层组织构建逻辑与运作方式存在的本质差别,决定了副职研究议题的显著性程度。西方国家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分,其科层体系中的副职... 副职是官僚体制运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制定和执行等全过程。然而,中西方科层组织构建逻辑与运作方式存在的本质差别,决定了副职研究议题的显著性程度。西方国家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分,其科层体系中的副职多处于从属地位,承担辅助性的角色,重要性相对而言并不明显。相比之下,中国科层体系中的副职在组织运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需要从多重维度理解科层组织中的副职。首先,副职的配置是行政事务适配与政治晋升激励双重驱动作用的结果;其次,结合中国治理情境,本文提出副职具有参谋辅助、制约监督、领导执行、凝聚共识、问题纠偏等五项功能,初步厘清了副职的功能边界;最后,进一步建构出影响中国副职运作过程的整体性框架,包括体制结构的刚性规制(组织类型、层级架构、管理幅度)、组织环境的柔性调适(与正职领导、其他副职、分管部门领导的关系)和个体特质的偏好适配(自身性格、专业匹配)等因素。未来需要从中国制度情境和治理实践出发,持续跟进更多有关副职的实证研究,回应与副职相关联的复杂场景和问题,致力于探索此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本土性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职 公共管理 分管型副职 辅佐型副职 中国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隐蔽形式主义的治理对策 被引量:8
8
作者 文宏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3-55,共3页
为形式主义在基层的拓展和变异,被动形式主义呈现出被动而为而又不得不为的特点。在现实中,基层被动形式主义具有普遍性、隐蔽性、欺骗性和抵消性等特点,会增强基层负担、诱发政策"空转"、挫伤干部冲劲、疏离干群关系、冲击... 为形式主义在基层的拓展和变异,被动形式主义呈现出被动而为而又不得不为的特点。在现实中,基层被动形式主义具有普遍性、隐蔽性、欺骗性和抵消性等特点,会增强基层负担、诱发政策"空转"、挫伤干部冲劲、疏离干群关系、冲击队伍建设。为此,可从找准角色定位、打通信息壁垒、优化考核方式、做好权责匹配、强化干部培养等方面入手,防止被动形式主义在基层蔓延,切实增强基层在贯彻落实大政方针、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形式主义 信息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设定、资源整合与中国特色政策试点机制——基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林仁镇 文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140,共12页
形成于党和国家在治国理政中探索与实践的中国特色政策试点机制是理解中国之治的关键。围绕中央顶层设计如何与地方智慧执行有效结合这一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既有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框架的构建,结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形成于党和国家在治国理政中探索与实践的中国特色政策试点机制是理解中国之治的关键。围绕中央顶层设计如何与地方智慧执行有效结合这一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既有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框架的构建,结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典型案例,识别、阐释、佐证和深挖中国特色政策试点机制形成的关键要素,回应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时代命题。研究发现,在“自上而下引导驱动”和“自下而上赋能创新”基础上,目标设定和资源整合构成了中国特色政策试点机制的关键。其中,目标设定在于实现有效治理与风险控制的权变平衡,主要包括聚焦多层级间注意力、圈定可试的权限边界、凸显试点的核心要素和进行风险的规避控制;资源整合在于实现刚性约束与柔性吸纳的调试匹配,主要包括向上争取稀缺的资源、向下调动可用的资源、对内优化有限的资源、对外吸引优质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设定 资源整合 中国特色 政策试点机制 先行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危机学习的政策工具偏好及其异质性--基于2012—2022年191份事故调查报告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文宏 李风山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5,共9页
事故调查报告是政府危机学习的重要载体。运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类型—危机学习目标”二维分析框架,基于2012—2022年191份事故调查报告,分析地方政府危机学习的政策工具偏好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危机学习的政策工具... 事故调查报告是政府危机学习的重要载体。运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类型—危机学习目标”二维分析框架,基于2012—2022年191份事故调查报告,分析地方政府危机学习的政策工具偏好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危机学习的政策工具使用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偏好,在政策工具类型上表现为对管制性工具的过溢使用,在危机学习目标上强调减少程序错误和提高行动能力,呈现对单环危机学习和“一事一学习”的偏好图景。时间和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应急管理理念和重大突发事件可显著调节地方政府危机学习的政策工具偏好,不同地区对社会性和经济性工具的使用存在较大差异。对此,地方政府危机学习的政策工具使用应当实现“三个转向”,提升组合性政策工具的链式效应和匹配效应,进一步增强组织韧性,打破危机学习的同构悖论,推动危机学习走向常态化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学习 政策工具 事故调查报告 生产安全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公务员对新一轮机构改革的认同度分析——基于S省检察系统的实证数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0-176,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进行了8轮大规模机构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反映出一系列问题.从宏观回到微观层面,聚焦改革的实然效果,政府改革以公务员为最终载体,政府机构改革直接影响公务员职业发展,公务员对的认同度直接影响改革效果,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进行了8轮大规模机构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反映出一系列问题.从宏观回到微观层面,聚焦改革的实然效果,政府改革以公务员为最终载体,政府机构改革直接影响公务员职业发展,公务员对的认同度直接影响改革效果,因此应关注公务员合理利益诉求.根据S省检察系统的大样本数据,通过因子分析确定改革认同度的指标体系,运用比较均值、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不同人口学变量、不同岗位的公务员对机构改革认同度的差异,发现总体上公务员对机构改革的认同度较高,但改革后岗位与之前存在落差的公务员更容易对自身发展感到迷茫,其心理状态需要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在推进机构改革时要做好前期调研和总体规划,发挥改革的整体性效果,重视改革过程中工作的安排、人员的调整以及心理的疏导,以期改革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改革 改革认同度 岗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点到网:共同富裕视域下东西部协作的结对关系变迁 被引量:32
12
作者 梁琴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53,199,共22页
东西部协作如何助推共同富裕从愿景到现实的跨越?研究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区域均衡发展,这离不开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结对帮扶。研究从跨域治理和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以东西部协作中的“结对子”现象为切口,呈现东西部结... 东西部协作如何助推共同富裕从愿景到现实的跨越?研究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区域均衡发展,这离不开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结对帮扶。研究从跨域治理和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以东西部协作中的“结对子”现象为切口,呈现东西部结对关系网络化发展的基本历程、总体特性与内在逻辑。东西部结对关系的初始状态是非均衡的跨域主体结构关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呈现出由“点轴式”向“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不断重塑区域间资源交换的时空结构并强化经济社会交互性,最终使结构形态和财富分布趋向均衡。在本质上,东西部网络化结对关系由中央权威建构而成,反映国家治权结构的延伸,有利于将政治动员转化为社会动员,将资源匹配转化为资源创造。其中,治理效率与治理公平的演进、运动式治理与常规化治理的转化以及绩效激励与绩效约束的驱动共同作用于东西部协作的结对关系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部协作 共同富裕 结对关系 跨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与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武永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7-107,共11页
立足COVID-19情境,以1169名公务员为研究样本,运用层次回归方法,实证考察了基层政府公职人员问责不当性感知与其避责行为意向的关系及个体公共服务动机和风险感知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结果显示问责不当性感知能够显著影响公... 立足COVID-19情境,以1169名公务员为研究样本,运用层次回归方法,实证考察了基层政府公职人员问责不当性感知与其避责行为意向的关系及个体公共服务动机和风险感知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结果显示问责不当性感知能够显著影响公职人员的避责行为意向;公共服务动机在问责不当性感知和避责行为意向互动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风险感知在问责不当性感知与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厘清中国情境中基层避责行为生成过程及其作用机理,助推政府问责制度改革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责不当性感知 公共服务动机 避责行为意向 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