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含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参与调控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无功动态优化 被引量:57
1
作者 颜湘武 徐韵 +2 位作者 李若瑾 金永盛 李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2-2037,共16页
充分挖掘可再生分布式电源(RDG)动态无功电压调控能力,对改善配电系统内风电、光伏出力随机性和负荷波动导致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无功优化模型,包含日前优化调节层和实时滚动调控... 充分挖掘可再生分布式电源(RDG)动态无功电压调控能力,对改善配电系统内风电、光伏出力随机性和负荷波动导致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无功优化模型,包含日前优化调节层和实时滚动调控层。日前优化侧重于运行经济性,协调配合不同类型无功设备进行大尺度无功调节,并预留充足动态无功储备响应动态调控,降低运行风险;实时滚动调控侧重于系统运行可靠性,基于RDG、负荷超短期预测进行滚动调控,根据无功补偿需求及时决策反馈校正,逐层细化实现配电网无功电压"大幅调节"、"小幅调控"和"反馈调整",抑制不确定因素导致的电压越限。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文所提模型和算法可有效削弱预测误差影响,提升系统电压稳定性和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可再生分布式电源 无功电压调控 模型预测控制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络动态重构含多异质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参与调控的配电网多时空尺度无功优化 被引量:27
2
作者 颜湘武 徐韵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358-4372,共15页
电压分布局部性、负荷/电源特性多样性和功率脉动性,决定了配电网无功电压调控需要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内“多级协调、逐级细化”。建立配电网多时空尺度无功优化模型,空间域内进行“全局协同优化”“分区自律调控”和“全局协同调控”的... 电压分布局部性、负荷/电源特性多样性和功率脉动性,决定了配电网无功电压调控需要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内“多级协调、逐级细化”。建立配电网多时空尺度无功优化模型,空间域内进行“全局协同优化”“分区自律调控”和“全局协同调控”的协调配合,并在全局协同优化中融入网络动态重构,拓展优化“可行域”;基于模块度函数和动态无功储备指标进行动态分区并自律调控,实现“分区自治”;分区自律调控结果返回全局层面进行全系统检测和协同调控,提高控制精度;在时间域内由1d周期1h时间粒度的全局协同优化,向分区自律调控5min时间粒度递进,并在各层调控嵌入模型预测控制“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环节,从而实现时空耦合的“分区逐层”优化调控。最后,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建模型在空间域和时间域内均实现了精细化控制,工程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无功优化 可再生分布式电源 网络重构 动态分区 自律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参与调控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3
作者 徐韵 颜湘武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0,共15页
高比例可再生分布式电源(RDG)分散接入配电网,其出力随机性叠加负荷波动性,对优化控制和运行态势预测分析带来极大困难,使得充分挖掘多类型无功设备调节潜力,从“源-网-荷-储”多维度拓宽无功优化控制“可行域”成为必要。结合风电、光... 高比例可再生分布式电源(RDG)分散接入配电网,其出力随机性叠加负荷波动性,对优化控制和运行态势预测分析带来极大困难,使得充分挖掘多类型无功设备调节潜力,从“源-网-荷-储”多维度拓宽无功优化控制“可行域”成为必要。结合风电、光伏发电等RDG参与配电网无功优化和电压调控研究现状,归纳整理了相关建模方法,主要包括:多时间尺度和分层分区优化控制、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网络重构与无功调控协调优化等;简要分析了配电网无功优化数学方法,包括随机变量处理方法和无功优化求解方法等。最后,结合未来“源-网-荷-储”结构变化、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现状,对配电网无功优化调控研究方向给予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无功优化 多时间尺度无功优化 分层分区电压控制 有功无功联合优化 网络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和跟网型电力电子装备混联系统惯量响应的匹配问题综述 被引量:14
4
作者 贾焦心 沈钟毓 +3 位作者 秦本双 颜湘武 张波 邵冰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9,共13页
构网型和跟网型电力电子装备具有异质化调频特性,导致2类装备交直流混联系统惯量响应阶段的动态交互作用机理复杂,传统的惯量参数匹配原则难以优化系统频率响应的问题。阐述了电力电子装备系统的惯量响应匹配问题,并对现有电压源型变流... 构网型和跟网型电力电子装备具有异质化调频特性,导致2类装备交直流混联系统惯量响应阶段的动态交互作用机理复杂,传统的惯量参数匹配原则难以优化系统频率响应的问题。阐述了电力电子装备系统的惯量响应匹配问题,并对现有电压源型变流器的调频控制方法进行了概述。从功频响应分析方法、调频功率分配原则和频率响应特性3个方面对电力电子装备系统惯量配置问题的研究现状展开梳理。对电力电子装备混联系统的统一建模及惯量响应匹配问题提出了研究思路,旨在通过惯量支撑功率的匹配控制提升低惯量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从系统层面为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友好并网提供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装备 交直流混联 频率调节 惯量匹配 构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加定理的有源配电网等值阻抗测量方法
5
作者 贾焦心 杨耀辉 +2 位作者 贾凯旋 颜湘武 邵晨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3,共7页
针对主动测量方法构建有源配电网等值模型时易对电力系统产生额外干扰的问题,开展了适用于跟网型和构网型逆变器场景下的有源配电网等值模型计算研究。通过分析现有电网阻抗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叠加定理的电网等值模型被动构... 针对主动测量方法构建有源配电网等值模型时易对电力系统产生额外干扰的问题,开展了适用于跟网型和构网型逆变器场景下的有源配电网等值模型计算研究。通过分析现有电网阻抗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叠加定理的电网等值模型被动构建方法,即通过系统自身微小扰动,结合叠加定理计算配电网的等值阻抗和开路电压,进而将复杂配电网络简化为含有独立电压源和阻抗串联的单口网络模型。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和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算例分析均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可在多种工况下准确计算出系统等值模型,避免了主动计算方法中频率波动和谐波干扰带来的问题,计算结果精度和速度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等值模型 电网等值阻抗 分布式电源 叠加定理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直流微电网虚拟惯性优化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书强 王慧 +3 位作者 田娜 孟建辉 王琛 田艳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64-3276,共13页
为了提高直流电压的稳定性、动态特性以及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模型控制的直流微电网虚拟惯性滚动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含虚拟惯性控制单元的直流微电网线性离散模型,用以预测系统输出量的未来趋势。其次,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以直流... 为了提高直流电压的稳定性、动态特性以及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模型控制的直流微电网虚拟惯性滚动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含虚拟惯性控制单元的直流微电网线性离散模型,用以预测系统输出量的未来趋势。其次,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以直流电压跟踪误差、虚拟惯性系数两者的加权二次方和最小为目标,希望直流电压维持稳定并且惯性响应的强度不要太大;以直流电压及其变化率限制为约束,防止因动态电压超过安全阈值而导致切机、切负荷甚至系统崩溃问题;在每个采样时刻,求解各控制单元的虚拟惯性系数并将其输出,从而实现虚拟惯性的优化控制。同时,通过控制性能分析,给出控制器主要参数的选取原则。最后,通过负荷突变、风速随机波动等典型工况下的硬件在环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虚拟惯性优化控制 线性离散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电价机制的微网多时间尺度能量管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戴志辉 陈冰研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1,74,共9页
实时电价机制在本质上是分时电价机制的一种,但能反应每小时甚至更短时间段的电价波动。部分调度策略的制定依赖峰谷时段的划分,在仅有实时电价信息时无法有效执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电价信息的多时间尺度优先级调度策略,通过优先级... 实时电价机制在本质上是分时电价机制的一种,但能反应每小时甚至更短时间段的电价波动。部分调度策略的制定依赖峰谷时段的划分,在仅有实时电价信息时无法有效执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电价信息的多时间尺度优先级调度策略,通过优先级信息将多个时间尺度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主网实时电价信息与微网内柴油机单位发电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日前每小时柴油机、网间交互功率、储能的优先调度顺序,直接指导日内短时间尺度调度,克服电价时段的划分对制定调度策略的影响。运用鲁棒优化处理风光出力不确定性。最后以一并网型微网为例,分析优先级调度策略对实时电价机制的适应性以及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保证微网经济可靠运行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电价机制 优先级调度策略 多时间尺度 微网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信延时的直流微网分组一致性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梁海峰 丁锦睿 边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9,39,共11页
由于线路阻抗的存在,传统的阻性下垂控制策略并不能很好地协调各母线电压的稳定和功率精分的要求。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通信延迟的适用于多母线结构直流微电网的分组一致性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以双母线结构直流微电网为例,将... 由于线路阻抗的存在,传统的阻性下垂控制策略并不能很好地协调各母线电压的稳定和功率精分的要求。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通信延迟的适用于多母线结构直流微电网的分组一致性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以双母线结构直流微电网为例,将原本独立的高、低母线上的功率单元分组互联,并通过推导得出系统能够收敛的最大通信延时,同时加入抗干扰状态观测器,减小电压和电流观测器受到扰动带来的影响,提高一致性算法的收敛精度,实现功率精分和母线电压稳定。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所提出的适用于多母线结构的直流微电网的分组一致性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多母线结构 功率精分 分组一致性 通信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并网装备等效惯量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贾焦心 杨添淇 +1 位作者 颜湘武 张建坡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0,共8页
高比例新能源依靠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削弱系统惯量特性的同时也丰富了系统惯量的来源.为明晰惯量评估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潜力,评述了国内外电力电子并网装备等效惯量评估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探讨与展望.从能量来源的角... 高比例新能源依靠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削弱系统惯量特性的同时也丰富了系统惯量的来源.为明晰惯量评估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潜力,评述了国内外电力电子并网装备等效惯量评估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探讨与展望.从能量来源的角度简要阐述等效惯量的内涵,根据功率扰动和频率量测2个要素,回顾惯量离线估计的研究历程.通过划分2种主流的研究思路,对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及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惯量在线评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最后尝试对未来新能源电力系统惯量评估领域需深入研究的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量 等效惯量 惯量估计 电力电子并网装备 新能源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混合储能系统及其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23
10
作者 苏浩 张建成 +3 位作者 冯冬涵 王宁 宋兆鑫 赵霁晴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3,140,共8页
针对孤岛直流微网功率缺额补偿和多类型储能介质、多组储能单元间的功率分配问题,设计了一种"储能单元-混合储能模块-混合储能系统"的模块化系统集成架构,并提出相应的全局优化与局部分配相结合的双层能量管理策略。上层优化... 针对孤岛直流微网功率缺额补偿和多类型储能介质、多组储能单元间的功率分配问题,设计了一种"储能单元-混合储能模块-混合储能系统"的模块化系统集成架构,并提出相应的全局优化与局部分配相结合的双层能量管理策略。上层优化根据直流母线电压越限情况,快速计算微网的功率缺额;进而考虑各储能模块的最大可支持功率和剩余容量,借助"能者多劳"的原则,寻求运行经济性最佳的模块间功率分配方案。下层分配根据各模块内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分区组合,动态决策储能单元的运行优先级,将上层结果在各单元间进一步细分。算例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在保证直流微网稳定运行的同时,兼顾储能系统的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系统 多储能单元并联 模块化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SOGI-PLL参数对LCL型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影响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永刚 杨雅菲 姜玉霞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134,共9页
在并网逆变器系统中,通常依靠锁相环获取电网电压的相位信息以确保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实现同步。本文以基于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SOGI-PLL)的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为例,基于电网阻抗对系统的影响,分析SOGI-PLL的小信号模型和基于阻抗稳定... 在并网逆变器系统中,通常依靠锁相环获取电网电压的相位信息以确保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实现同步。本文以基于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SOGI-PLL)的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为例,基于电网阻抗对系统的影响,分析SOGI-PLL的小信号模型和基于阻抗稳定性判据的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结合伯德图和奈奎斯特曲线图,分析SOGI-PLL中PI调节器的各参数单独变化对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稳定性的锁相环参数优化方法。在Simulink中搭建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锁相环 二阶广义积分 单相并网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受端交流电网下VSC-HVDC系统的功率解耦控制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邵冰冰 贾焦心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6-65,共10页
针对弱受端交流电网下,采用矢量控制的VSC-HVDC系统功率耦合效应明显的问题,揭示弱受端交流电网引起功率耦合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解耦控制策略。首先,推导得出VSC输出功率与d、q轴电流间的线性化关系。然后,分析得出弱受端交流电网下... 针对弱受端交流电网下,采用矢量控制的VSC-HVDC系统功率耦合效应明显的问题,揭示弱受端交流电网引起功率耦合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解耦控制策略。首先,推导得出VSC输出功率与d、q轴电流间的线性化关系。然后,分析得出弱受端交流电网下有功与q轴电流、无功与d轴电流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揭示矢量控制下的功率耦合机理。同时,基于前馈补偿的思想,对矢量控制策略进行改进,实现更有效的功率解耦。理论分析和时域仿真结果表明,弱受端交流电网下功率强耦合的主要原因是有功功率与q轴电流强耦合、无功功率与d轴电流强耦合。此外,所提出的改进矢量控制能够改善系统的解耦性能、故障响应特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受端交流电网 柔性直流输电 矢量控制 功率耦合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功率交互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7
13
作者 贾焦心 秦本双 +2 位作者 颜湘武 陈一丹 杨添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9,共7页
在指令功率发生扰动时,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环路易产生功率交互振荡,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功率交互振荡抑制策略。基于相对增益矩阵原理研究不同系统参数变化时虚拟同步发电机输出功率间... 在指令功率发生扰动时,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环路易产生功率交互振荡,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功率交互振荡抑制策略。基于相对增益矩阵原理研究不同系统参数变化时虚拟同步发电机输出功率间交互作用的变化规律;采用转速阻尼功率高通反馈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有功功率-频率控制环路,并通过绘制Bode图对比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与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的暂态和稳态性能;利用相对增益矩阵原理分析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的有功功率环路交互作用情况。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有效实现虚拟同步发电机交互振荡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逆变器 相对增益矩阵 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 交互振荡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的动力电池健康状态检测及梯次利用研究 被引量:81
14
作者 颜湘武 邓浩然 +1 位作者 郭琪 曲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937-3948,共12页
准确估计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对延长动力锂离子电池组使用寿命及梯次利用至关重要。该文以电池Thevenin二阶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运用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算法对电池SOC和欧姆内阻进行实... 准确估计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对延长动力锂离子电池组使用寿命及梯次利用至关重要。该文以电池Thevenin二阶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运用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算法对电池SOC和欧姆内阻进行实时估算,并根据欧姆内阻与电池SOH的函数对应关系,实时估算电池SOH。在两种不同工况下对电池做充放电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整体健康状态的估算,定位不合格单体电池,量化电池组的完好度,制定明确的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组的梯次利用方案,实现废旧动力电池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 荷电状态 健康状态 电池组完好度 锂离子动力电池梯 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云鹏 李雪 +3 位作者 韩颖慧 李乐 齐小涵 宋利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0-1148,共9页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分布式微网和新能源汽车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其能量密度,提出兼具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优势的锂离子超级电容。电极作为电容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的电化学性能。然...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分布式微网和新能源汽车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其能量密度,提出兼具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优势的锂离子超级电容。电极作为电容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的电化学性能。然而锂离子超级电容成本较高、技术不成熟等缺点限制了大规模应用。从锂离子超级电容基本原理入手,针对锂离子的传输过程对其分为3类,并分类综述了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未来电极材料研究的重点:复合材料、MOFs材料、柔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超级电容 电极材料 供锂机制 能量密度 比电容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机的电压源逆变器频率响应时域特性和自适应参数设计 被引量:43
16
作者 颜湘武 张伟超 +2 位作者 崔森 黄瀚燕 李铁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41-254,共14页
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给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带来了严重挑战。新能源一般通过开关频率远高于电网运行频率的电力电子接口装置并网,几乎不具备惯性;工作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下不具备功率调节裕度,不能参与系统一次调频。当以最大化... 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给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带来了严重挑战。新能源一般通过开关频率远高于电网运行频率的电力电子接口装置并网,几乎不具备惯性;工作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下不具备功率调节裕度,不能参与系统一次调频。当以最大化利用可用发电资源为目标时,新能源电源不具备频率响应能力,不能参与系统有功平衡和频率稳定的动态调节。在此背景下,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被提出,以应对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中频率响应资源减少的问题。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电压源逆变器可模拟同步电机的外特性,为系统提供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响应,从而保证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和电能质量。此外,不同于同步发电机,电压源逆变器的控制参数不受物理因素制约,具有更大的控制灵活性。该文研究虚拟同步机控制下的电压源逆变器的时域频率响应特性,并提出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自适应扰动的控制参数计算方法。首先,介绍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电压源逆变器提供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响应的控制策略,并指出衡量系统动态控制性能的四个关键指标。其次,基于传递函数和主导零极点,推导出包含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响应的控制性能指标时域表达式,分析复合参数对虚拟同步机频率响应的影响。然后,考虑系统频率的运行标准和新能源的响应能力来源,根据评价指标出现的时间顺序,提出顺序结构的自适应控制参数程序化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虚拟同步机 频率响应 自适应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惯量与阻尼系数测量方法 被引量:23
17
作者 颜湘武 王俣珂 +2 位作者 贾焦心 王德胜 张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16-1526,共11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是解决经由电力电子变流器并网的新能源发电渗透率逐渐提高下系统惯性与阻尼减小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的VSG研究多侧重于技术的优化与改进,少有特性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的VSG应用中也通常是使用惯性时间...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是解决经由电力电子变流器并网的新能源发电渗透率逐渐提高下系统惯性与阻尼减小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的VSG研究多侧重于技术的优化与改进,少有特性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的VSG应用中也通常是使用惯性时间常数τ综合表征系统转动惯量J与阻尼系数D,这种表征方式中转动惯量与阻尼系数耦合,无法明确各参数的具体数值。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分析了发电系统在离网、并网不同运行工况与阻尼状态的时域单位阶跃响应函数。定性介绍了一种利用动态响应指标测量J、D的方法。实际测量方法以曲线拟合法为基础,借鉴了一种用于同步发电机转动惯量测量的甩负荷实验,结合并网功率阶跃实验,得到了一种可以自验证的综合测量方法。最后通过多组不同参数与工况的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甩负荷实验 惯量与阻尼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Bi-O/MWCNT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云鹏 齐小涵 +2 位作者 李乐 李雪 韩颖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31-2238,共8页
为了获得具有优异电容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锶铋氧化物(SBO),并运用水热法合成Sr-Bi-O/MWCNT(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 为了获得具有优异电容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锶铋氧化物(SBO),并运用水热法合成Sr-Bi-O/MWCNT(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化学测试等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6 mol/L KOH电解液中SBO/MWCNT在1 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516.8 F/g,且高于SBO(446.5 F/g)和MWCNT(12 F/g)。将电流密度提高至5 A/g,其比电容仍维持在446.4 F/g。EIS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这些结果显示SBO/MWCNT是一种理想电极材料,在能量储存和转换装置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水热法 Sr-Bi-O MWCNT 能量密度 比电容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模块化直流固态变压器Ⅱ:动态特性及快速响应控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付超 高振 +1 位作者 孙玉巍 武承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980-2989,共10页
基于移相式-双有源桥(PS-DAB)变换器和串联谐振式-双有源桥(SR-DAB)变换器模块组合的混合模块化直流固态变压器(HMDCSST),兼具PS-DAB和SR-DAB在灵活控制和高效变换方面的优势,主要对其动态特性和快速响应控制策略进行研究。HMDCSST采用... 基于移相式-双有源桥(PS-DAB)变换器和串联谐振式-双有源桥(SR-DAB)变换器模块组合的混合模块化直流固态变压器(HMDCSST),兼具PS-DAB和SR-DAB在灵活控制和高效变换方面的优势,主要对其动态特性和快速响应控制策略进行研究。HMDCSST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结构,在对PS-DAB和SR-DAB分别建立平均值和小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HMDCSST的整体小信号模型,并通过仿真证明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为提高直流固态变压器的动态响应速度,抑制输入电压与负载功率扰动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提出一种输入电压前馈与负载功率预测相结合的快速响应控制策略,并利用频域分析伯德图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构建HMDCSST实验平台,对提出的快速响应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并与传统PI控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块化直流固态变压器 动态响应 小信号模型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桥级联型SSSC的动态模型及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本锋 江婷 +4 位作者 于弘洋 赵国亮 王飞跃 邵冰冰 赵书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41,共7页
基于模块化建模的方法,考虑实际电路结构,建立了含H桥级联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系统小信号模型。结合实际工程参数,通过对比小信号模型计算结果与PSCAD/EMTDC电磁仿真结果,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分析... 基于模块化建模的方法,考虑实际电路结构,建立了含H桥级联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系统小信号模型。结合实际工程参数,通过对比小信号模型计算结果与PSCAD/EMTDC电磁仿真结果,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分析了该系统的振荡模态,并研究了控制器参数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解耦控制器以及均压控制器参数的增大,系统稳定性均增强。最后通过时域仿真算例验证了特征值分析结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桥级联型SSSC 小信号模型 特征值分析法 小干扰稳定性 时域仿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