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医学本科生教学中加强创新意识和科研技能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建枝 刘声远 +5 位作者 张业平 张家玉 王小川 周新文 杨莹 王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03-704,共2页
目的 :探讨在本科生的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加强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可能方法和途径。方法 :将学生随机分为改革班和对照班 ,在改革班的理论课教学中结合科学研究的实例分析 ,讲述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研究... 目的 :探讨在本科生的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加强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可能方法和途径。方法 :将学生随机分为改革班和对照班 ,在改革班的理论课教学中结合科学研究的实例分析 ,讲述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 ;在实验课教学中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科学研究实验。在对照班按常规方法进行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结果 :在科研技能方面 ,改革班学生普遍接受了科学研究全过程的培训 ;熟悉了有关科学研究的一些关键性环节 ;已撰写论文 2 3篇 ,待发表 7篇 ,还有 15篇论文正在撰写中。在理论课考试中 ,改革班在科研能力分析测试题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 (n =10 10 ,P <0 0 1)。结论 :在医学本科生中加强创新意识和科研技能的培养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望成为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苷对脂多糖诱导大鼠发热的预防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章卓 万敬员 +3 位作者 李洪忠 罗福玲 周岐新 张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探索积雪草苷的解热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溶媒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和积雪草苷3个剂量组。除正常组外,每只大鼠ip细菌脂多糖(LPS)100μg.kg-1制备大鼠发热模型,连续6h监测大鼠体温变化,6h后取... 目的探索积雪草苷的解热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溶媒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和积雪草苷3个剂量组。除正常组外,每只大鼠ip细菌脂多糖(LPS)100μg.kg-1制备大鼠发热模型,连续6h监测大鼠体温变化,6h后取血、肝脏和脑组织标本。积雪草苷3个剂量组造模前连续3dig积雪草苷(5,15和45mg.kg-1),每日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溶媒对照组给予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对乙酰氨基酚组于造模前30min一次性给予对乙酰氨基酚(50mg.kg-1,ip)。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MPO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血红素氧化酶1(HO-1)和脑组织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血浆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O-1活性用Morita法检测。结果注射LPS后,模型组出现3相热,最高升温幅度为2.01℃。积雪草苷5,15和45mg.kg-1组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中45mg.kg-1组与对乙酰氨基酚组相当。与模型组比较,3个积雪草苷剂量组发热后6h肝组织MPO活性、脑组织COX-2蛋白表达和血浆中PGE2的产生明显降低,肝组织HO-1活性和蛋白表达升高。结论积雪草苷具有预防发热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COX-2/PGE2系统,并抑制炎症因子MPO活性、增强炎症保护因子HO-1的活性和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脂多糖类 发热 炎症 镇痛药 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机制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变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54
3
作者 王建枝 田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1-777,共7页
Tau蛋白是神经元中含量最高的微管相关蛋白,其经典生物学功能是促进微管组装和维持微管的稳定性.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以配对螺旋丝结构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并在神经元内聚积.大量研... Tau蛋白是神经元中含量最高的微管相关蛋白,其经典生物学功能是促进微管组装和维持微管的稳定性.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以配对螺旋丝结构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并在神经元内聚积.大量研究提示,Tau蛋白异常在AD患者神经变性和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对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机制及其对细胞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Tau蛋白表达和磷酸化具有调节细胞生存命运的新功能,并由此对AD神经细胞变性的本质提出了新见解.本文主要综述作者实验室有关Tau蛋白的部分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TAU 磷酸化 蛋白激酶 磷酸酯酶 神经元 神经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posi肉瘤组织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树华 阮幼冰 +3 位作者 Kitinya JN 朱玉红 马云 吕增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0-543,共4页
探讨地方性和AIDS相关Kaposi肉瘤的组织发生。方法:以FⅧRAg、CD34、Vimentin、Actin和Desmin作一抗,对21例地方性和9例AIDS相关Kaposi肉瘤作了免疫组化标记。根据组织学特征,把Kaposi肉瘤分为血管瘤样型、混合型和梭形细胞型。结果:FⅧ... 探讨地方性和AIDS相关Kaposi肉瘤的组织发生。方法:以FⅧRAg、CD34、Vimentin、Actin和Desmin作一抗,对21例地方性和9例AIDS相关Kaposi肉瘤作了免疫组化标记。根据组织学特征,把Kaposi肉瘤分为血管瘤样型、混合型和梭形细胞型。结果:FⅧRAg和CD34在病变周围的正常血管强阳性表达,淋巴管不表达。FⅧRAg在Kaposi肉瘤组织内血管成分表达强,裂隙样结构和梭形细胞表达弱或不表达;CD34在血管成分和梭形细胞皆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Vimentin在血管成分和梭形细胞皆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Actin在病变组织内的厚壁血管表达,薄壁血管、裂隙样结构和梭形细胞不表达。Desmin在Kaposi肉瘤组织表达阴性。组织形态学显示,病变组织内的血管样和腔隙样结构内皆充满血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起源的证据。结论:Kaposi肉瘤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梭形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OSI肉瘤 AIDS 组织发生 免疫组织化学 CD34 FⅧR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应激对慢性吸烟大鼠气道平滑肌钾通道BK_(Ca)、Kv1.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叶红 杜亮 +4 位作者 吴贺华 徐清 付世欧 刘声远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99-2004,共6页
目的 :观察运动应激对吸烟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大电导的钙激活的钾通道 (BKCa)和电压依赖性延迟整流钾通道Kv1.5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制大鼠慢性吸烟模型后 ,进行运动训练 ,测定气道反应性和血浆皮质醇浓度 ,采用HE染色、免疫组... 目的 :观察运动应激对吸烟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大电导的钙激活的钾通道 (BKCa)和电压依赖性延迟整流钾通道Kv1.5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制大鼠慢性吸烟模型后 ,进行运动训练 ,测定气道反应性和血浆皮质醇浓度 ,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和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和BKCa、Kv1.5的表达变化。结果 :(1)吸烟对照组的气道反应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吸烟加运动应激组的气道反应性显著低于吸烟对照组 (P <0 0 5 ) ;(2 )运动后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运动前 (P <0 0 1) ,但全部运动结束次日晨测定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运动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3)HE染色显示 ,吸烟对照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慢性炎症反应 ,吸烟加运动应激组炎症反应轻于吸烟对照组 ;(4 )慢性吸烟大鼠大气道和小气道BKCa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 ,吸烟加运动应激组BKCamRNA表达高于吸烟对照组 ,但对小气道的蛋白表达无影响 ;(5 )慢性吸烟大鼠大气道和小气道Kv1.5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 ,在小气道吸烟加运动应激组高于吸烟对照组 ,大气道则无变化。结论 :适当运动应激可降低慢性吸烟对大鼠气道平滑肌钾通道BKCa和Kv1.5的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运动引起的皮质醇分泌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高反应性 运动 吸烟 支气管 平滑肌 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感染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汪永平 吴翠环 +3 位作者 吴人亮 郭峻莉 袁春艳 郭玉晶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45-248,共4页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但近来发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能检测到HPV,两者间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应用...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但近来发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能检测到HPV,两者间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应用PCR、免疫组化和TUNEL分别检测76例NSCLC及13例肺良性病变中HPV16、18型DNA及其原癌蛋白E6E7、端粒酶hTERT、P53、MDM2、桩蛋白(paxillin)和细胞凋亡的表达。结果NSCLC中HPV16、18型总阳性率为40.8%(31/76),而肺良性病变组阳性率为7.7%(1/13),差异有显著性(P<0.05)。NSCLC中HPV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细胞凋亡、P53、MDM2、paxillin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端粒酶hTERT无显著性差异。HPV感染与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V16、18型感染在NSCLC发生中可能有病因学意义,其致癌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P53、MDM2及paxillin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乳头瘤病毒16、18 凋亡 端粒酶 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脑GSK-3与PP-2A失调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曲忠森 赵永波 +1 位作者 刘文文 王建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9-794,共6页
探讨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皮层糖原合酶激酶-3(GSK-3)及蛋白磷酯酶-2A(PP-2A)变化及其对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检测了GSK-3和PP-2A的活性,蛋白... 探讨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皮层糖原合酶激酶-3(GSK-3)及蛋白磷酯酶-2A(PP-2A)变化及其对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检测了GSK-3和PP-2A的活性,蛋白质印迹检测了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及PP-2A的表达.结果提示:在糖尿病大鼠皮层,GSK-3活性升高,PP-2A活性及表达降低,tau蛋白在Ser198/Ser199/Ser202和Ser396/Ser404位点磷酸化.应用GSK-3的选择性抑制剂Li2CO3后,GSK-3活性降低,PP-2A活性及表达恢复,tau蛋白在Ser198/Ser199/Ser202和Ser396/Ser404位点磷酸化水平降低.研究提示:糖尿病大鼠皮层GSK-3升高可能抑制PP-2A的活性,升高的GSK-3和降低的PP-2A协同促进tau蛋白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原合酶激酶-3 蛋白磷酸酯酶-2A TAU蛋白 Li2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卵巢癌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磊 敖启林 +4 位作者 李芳 邢辉 卢运萍 廖国宁 马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 - 1α)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性低氧诱导剂氯化钴(CoCl2 )和物理性低氧培养箱两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SW6 2 6细胞诱导低氧,用诱骗法(decoy)阻断HIF - 1α功能,Westernblotting、R...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 - 1α)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性低氧诱导剂氯化钴(CoCl2 )和物理性低氧培养箱两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SW6 2 6细胞诱导低氧,用诱骗法(decoy)阻断HIF - 1α功能,Westernblotting、RT -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IF - 1α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周期比率。结果:B1组(3 .75±1. 31)和C1组(3 .4 8±1 .0 1)HIF - 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1组(0 .97±0. 31) (P <0 .0 5 ) ,decoy法对HIF - 1α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P >0 . 0 5 ) ;A1组(0. 6 5±0 . 32 )和B1组(0 . 6 4±0 34)HIF - 1α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1组(1. 2 8±0 . 6 2 ) (P <0 . 0 5 ) ,decoy法对HIF - 1αmRNA表达没有明显影响(P >0 . 0 5 ) ;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B1组(81 .78±2 4 . 33)和C1组(77 6. 2±2 2 . 76 )G0 /G1期细胞比率显著高于A1组(49 .4 9±18. 5 4 ) (P <0 . 0 5 ) ;B2组(6 1. 5 4±2 0. 84 )明显低于B1组(P <0. 0 5 ) ,C2组明显低于C1组(5 6 .0 3±2 1. 4 2 ) ,而A1组和A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CoCl2 或物理性低氧均能明显诱导卵巢癌细胞SW6 2 6G0 /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HIF - 1α的表达,HIF - 1α在低氧引起的卵巢癌细胞SW6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低氧诱导因子-1 卵巢肿瘤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体3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半影区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方成 陶宗玉 +4 位作者 刘安民 李军亮 张蕲 吴中华 林吉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276-2279,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脑梗塞体积比、皮质半影区葡萄糖转运体3(GLUT3)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KontronIBAS2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脑梗塞体积比;剥取...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脑梗塞体积比、皮质半影区葡萄糖转运体3(GLUT3)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KontronIBAS2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脑梗塞体积比;剥取缺血半影区皮质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GLUT3mRNA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测定GLUT3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脑缺血1h后再灌注组的脑梗塞体积明显小于缺血3h再灌注组梗塞体积。GLUT3自3h即开始升高,24h到达高峰,1周时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缺血3h再灌注组在3h有一下降点,然后升高,24h到高峰,1周时接近正常水平。GLUT3蛋白水平的表达与mRNA相符合。结论GLUT3在缺血半影区的表达上调,可能是机体对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半影区 单糖转运蛋白质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受体拮抗剂可防治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和酸碱平衡紊乱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向红 刘声远 +4 位作者 张中乐 余上斌 叶仕乔 陈琪玲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组胺受体拮抗剂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和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将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延续组、组胺组、组胺受体拮抗剂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组胺浓度;生化分析仪测血清Na+、Cl-浓度;血气分... 目的:探讨组胺受体拮抗剂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和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将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延续组、组胺组、组胺受体拮抗剂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组胺浓度;生化分析仪测血清Na+、Cl-浓度;血气分析仪测血pH、PaO2、PaCO2、AB、SB;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气道黏膜层、平滑肌层厚度。结果:(1)哮喘模型组血清组胺浓度、气道壁黏膜层和平滑肌层厚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模型延续组明显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组胺组明显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而组胺受体拮抗剂组低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5,P<0.01);(2)哮喘模型组的PaO2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模型延续组的PaO2、pH、AB、SB低于、PaCO2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组胺组PaO2、pH、AB、SB低于、PaCO2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而组胺受体拮抗剂组PaO2、pH、AB、SB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PaCO2则低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示豚鼠哮喘时存在气道重塑和血清组胺浓度升高以及代谢性酸中毒与呼吸性酸中毒,外源性组胺可加重这些变化,组胺受体拮抗剂可缓解之。结论:组胺在哮喘气道重塑中起介导作用,组胺受体拮抗剂对防治哮喘气道重塑及酸碱平衡紊乱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组胺H1拮抗剂 哮喘 气道复建 酸碱平衡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氧素A4对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HepG2肝癌细胞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晓燕 王红梅 +5 位作者 蔡震宇 徐方云 黄永红 朱俊 吴萍 叶笃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的HepG2肝癌细胞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肝癌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HGF处理组、HGF+LXA4处理组、HGF+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处理组。RT-PCR检测脂氧素...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的HepG2肝癌细胞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肝癌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HGF处理组、HGF+LXA4处理组、HGF+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处理组。RT-PCR检测脂氧素受体(ALX)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2、MMP-2、MMP-9、IκBα和NF-κB p65的表达量,ELISA检测TNF-α、IL-1β、VEGF和TGF-β分泌水平,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NF-κB转录活性。结果:HepG2肝癌细胞表达ALX,LXA4和BML-111下调COX-2、MMP-2和MMP-9,抑制TNF-α、IL-1β、VEGF和TGF-β分泌,并且干扰NF-κB转位及其转录活性。结论:脂氧素抑制HGF诱导HepG2肝癌细胞表达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包括VEGF、COX-2、TNF-α、IL-1β、TGF-β、MMP-2及MMP-9,此效应可能通过干扰NF-κB活化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 血管生成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活化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TNF-α产生的新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敖启林 黄磊 +2 位作者 朱朋成 王伟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在肺泡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IF-1α诱骗法(HIF-1αdecoy)抑制其作用,并用Westernblotting、半定量RT-PCR、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在肺泡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IF-1α诱骗法(HIF-1αdecoy)抑制其作用,并用Westernblotting、半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HIF-1α蛋白、mRNA的表达和TNF-α的产生。结果:HIF-1α蛋白含量在LPS组(1.95±0.57)和HIF-1αdecoy组(1.89±0.5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41±0.14,P<0.05);HIF-1αmRNA的表达在对照组(0.7838±0.3183)、LPS组(0.7622±0.3387)和HIF-1αdecoy组(0.8155±0.3594)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LPS刺激24h后,大鼠肺泡巨噬细胞TNF-α的产生明显高于对照组(61ng/Lvs156ng/L,P<0.05),抑制HIF-1α后TNF-α的产生明显低于LPS刺激组(90ng/Lvs156ng/L,P<0.05),但HIF-1αdecoy组TNF-α的产生仍然高于对照组(61ng/Lvs94ng/L,P<0.05)。结论: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在LPS的刺激下HIF-1α蛋白的稳定性增强使其表达明显上调,并且促进TNF-α的产生,提示HIF-1α在肺部慢性炎症性疾病如COP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缺氧诱导因子1 肿瘤坏死因子 巨噬细胞 肺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FIZZ1/REL Mα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红 马万里 +4 位作者 张少华 徐清 付世欧 刘声远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8-942,共5页
目的:研究吸烟大鼠肺组织中FIZZ1/RELMα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方法:复制大鼠的慢性吸烟模型,采用气道反应性测定、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等方法,研究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中FIZZ1/RELMα表达的变... 目的:研究吸烟大鼠肺组织中FIZZ1/RELMα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方法:复制大鼠的慢性吸烟模型,采用气道反应性测定、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等方法,研究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中FIZZ1/RELMα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正常对照组,RELMα蛋白呈散在分布,吸烟组支气管平滑肌、肺血管壁、肺泡上皮和肺间质的表达明显增强,吸烟组RELMαmRNA的表达在各种细胞均明显增强,其中以肺泡上皮、肺动脉内皮和支气管平滑肌的表达增强最为明显。结论:FIZZ1/RELMα作为肺部特异性表达的一种因子,吸烟使其表达增强,与吸烟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肺血管反应性增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气道 基因 FIZZ1/RELM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敖启林 黄磊 +2 位作者 朱朋成 王伟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90-1993,共4页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肺泡巨噬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HIF-1α对肺泡巨噬细胞 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应用HIF-1α诱骗法(HIF-1α decoy)抑制低氧(3%O2,5%CO2,92% N2)培养的肺泡巨噬细胞中HIF-1α的作...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肺泡巨噬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HIF-1α对肺泡巨噬细胞 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应用HIF-1α诱骗法(HIF-1α decoy)抑制低氧(3%O2,5%CO2,92% N2)培养的肺泡巨噬细胞中HIF-1α的作用,并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半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分别检测HIF-α蛋白、mRNA的表达和TNF-α的产生。结果:HIF-1α在常氧对照组肺泡巨噬细胞核中表 达呈阴性,在低氧组和HIF-1α decoy组表达呈阳性;低氧组和HIF-1α decoy组中HIF-1α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常氧 对照组(P<0.05)。HIF-1α mRNA的含量在低氧组和HIF-1α decoy组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培养的巨噬 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在低氧组(115±17 ng/L)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69±13 ng/L,P<0.05)和HIF-1α decoy 组(8l±15 ng/L,P<0.05)。结论:低氧可明显诱导肺泡巨噬细胞HIF-1α的表达和活性增强,后者能促进TNF-α 的产生,提示在可导致肺部低氧的炎症性疾病如COPD中HIF-1α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肿瘤坏死因子 巨噬细胞 肺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少江 吴焕明 +2 位作者 王伟 吴时敏 孙冰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protein,LRP)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术前均未进行化疗及放疗的NSCLC组织中LRP的表达。同时,用原位杂... 目的:探讨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protein,LRP)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术前均未进行化疗及放疗的NSCLC组织中LRP的表达。同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1例新鲜肺癌组织中LRPmRNA的表达。结果:在NSCLC中LRP蛋白及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8%(47/62例);61.9%(13/21例)。LRP蛋白表达与LRPmRNA的表达呈一致性(P<0.05)。LRP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LRP与NSCLC的耐药明显相关,是一个有效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P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表达 临床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与维生素E对抗花萼海绵诱癌素毒性作用的差异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夏春 段萍 +3 位作者 王泽芬 张军霞 张蕲 王建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6,共7页
最近的研究发现,褪黑素对花萼海绵诱癌素(calyculin A,CA)引起的骨架蛋白神经细丝异常过度磷酸化有保护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褪黑素对骨架蛋白τ异常过度磷酸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分别用CA, CA+褪黑素或CA+维生素E处理鼠野生型成神经瘤细... 最近的研究发现,褪黑素对花萼海绵诱癌素(calyculin A,CA)引起的骨架蛋白神经细丝异常过度磷酸化有保护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褪黑素对骨架蛋白τ异常过度磷酸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分别用CA, CA+褪黑素或CA+维生素E处理鼠野生型成神经瘤细胞(N2awt),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τ蛋白磷酸化水平,用32P-特异底物标记技术检测GSK-3和PP-2A活性,并进一步测定了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细胞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结果显示:褪黑素不仅对CA引起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和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强于经典抗氧化剂维生素E,而且对τ蛋白磷酸化的保护作用也强于经典抗氧化剂维生素E;褪黑素可同时激活PP-2A又抑制GSK-3,而维生素E同时抑制两种酶的活性. 研究提示:褪黑素既通过抗氧化作用,也通过调节细胞内磷酸化平衡对抗CA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花萼海绵诱癌素(CA) TAU 磷酸化 褪黑素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海马Alzheimer病样tau蛋白磷酸化水平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蜀红 杨雁 +2 位作者 张建华 张木勋 龚成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3-537,共5页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lzheimer病(AD)发病的关键事件.由于2型糖尿病是AD的风险因子,并且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检测了胰岛素抵抗大鼠大脑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运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TZD)后磷酸化的变化,发现胰岛素抵...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lzheimer病(AD)发病的关键事件.由于2型糖尿病是AD的风险因子,并且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检测了胰岛素抵抗大鼠大脑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运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TZD)后磷酸化的变化,发现胰岛素抵抗组大鼠海马tau蛋白呈过度磷酸化改变,但运用TZD后,tau蛋白的磷酸化状态有所恢复.由于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位于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中,并且是tau蛋白的重要磷酸激酶,研究检测罗格列酮干预前后GSK-3β活性,发现均升高.研究结果表明,肥胖时胰岛素抵抗导致细胞内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中,GSK-3β活性上调可能是引起大鼠海马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TZD可抑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但可能不是通过下调GSK-3β活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TAU蛋白 罗格列酮 蛋白磷酸化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雌性大鼠海马区Tau蛋白Alzheimer样磷酸化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蕲 胡茂琼 +2 位作者 代小燕 刘义 王建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291-2293,共3页
目的探讨去势雌性大鼠海马区Tau蛋白Alzheimer样磷酸化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双侧卵巢切除(OVX)模型,分别于术后1周、2周、3周、4周和8周取大鼠海马组织,Westernblot检测Tau蛋白的磷酸化程度。结果OVX组去势后4周和8周在海马区的PHF-1位... 目的探讨去势雌性大鼠海马区Tau蛋白Alzheimer样磷酸化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双侧卵巢切除(OVX)模型,分别于术后1周、2周、3周、4周和8周取大鼠海马组织,Westernblot检测Tau蛋白的磷酸化程度。结果OVX组去势后4周和8周在海马区的PHF-1位点异常磷酸化Tau蛋白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相同时间点和相同区域的Tau-1位点非磷酸化Tau蛋白的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卵巢切除可导致雌性大鼠海马区Tau蛋白Alzheimer样过度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阿尔茨海默氏病 TAU蛋白 大鼠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对海马脑片活性及微管相关蛋白tau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迎春 廖晓梅 王建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不同年龄大鼠的海马脑片在长期培养过程中的活性改变及微管相关蛋白tau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制备1、2、4和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海马脑片(400μm),分别使用minimumessentialmedium(MEM)和Dulbecco'smodif... 目的探讨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不同年龄大鼠的海马脑片在长期培养过程中的活性改变及微管相关蛋白tau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制备1、2、4和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海马脑片(400μm),分别使用minimumessentialmedium(MEM)和Dulbecco'smodifiedeaglemedium:nutrientmixture(DMEM/F12)两种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的21d内以乳酸脱氢酶(LDH)法监测不同培养基条件下海马脑片活性的改变,并在不同时间点选取脑片以免疫印迹法检测tau蛋白含量的改变。结果在海马脑片的长期培养过程中,两种培养基对脑片活性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而培养基DMEM/F12可使脑片中的tau蛋白更持久、更高量地稳定表达,尤其是2和4周龄鼠源海马器官型脑片。结论选取2或4周龄大鼠,应用培养基DMEM/F12更适合于脑片水平tau蛋白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可望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理想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脑片 微管相关蛋白tau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内皮细胞缺氧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及蛋白激酶C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德琴 李会革 +4 位作者 宋振举 叶仕桥 叶红 金肆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0-474,共5页
目的 :研究缺氧时脑动脉内皮细胞 (CAEC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RT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原代培养的猪脑动脉内皮细胞缺氧 2、6、12、2 4、4 8h后eNOSmRNA和蛋白质表... 目的 :研究缺氧时脑动脉内皮细胞 (CAEC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RT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原代培养的猪脑动脉内皮细胞缺氧 2、6、12、2 4、4 8h后eNOS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并观察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对缺氧 2 4h引起的eNOSmRNA和蛋白质变化的影响。加入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后观察缺氧 2 4h对eNOSmRNA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缺氧 2h后脑动脉内皮细胞eNOS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增加 ,12h达到高峰 ,约分别为常氧组的 2 5倍和 2 0倍 ,缺氧 4 8h仍高于常氧组。缺氧对eNOSmRNA稳定性无明显影响。选择性PKC抑制剂BIMI(1μmol/L)、G 6 983(1μmol/L)均能降低缺氧2 4h所引起的eNOS基因表达的上调。结论 :脑动脉内皮细胞缺氧时可通过PKC信号途径上调eNOS基因的表达 ,并可能由此介导缺氧时脑血管的扩张反应 ,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表达 内皮细胞 脑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