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车排气系统对汽油机动力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孙雪迎 苏方旭 张艳青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8-545,共8页
基于一款自主开发的自然吸气直喷汽油机,通过台架试验,采用GT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整车排气系统对汽油机动力性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频谱分析方法对排气波动进行傅里叶正变换及逆变换,实现波动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转换,进而分析了影响动力性... 基于一款自主开发的自然吸气直喷汽油机,通过台架试验,采用GT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整车排气系统对汽油机动力性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频谱分析方法对排气波动进行傅里叶正变换及逆变换,实现波动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转换,进而分析了影响动力性的关键谐波成分,并确定了在整车排气系统中影响此谐波的反射源为前级消声器.结果表明:前级消声器在整车排气系统中的位置对某些转速的动力性影响显著,通过合理优化控制整车排气系统反射波的频率,使其波疏在排气结束时到达排气道口,可以明显降低缸内残余废气量,从而提升动力性.最后,探索了通过傅里叶频谱分析方法验证及优化整车排气系统以提高发动机低速动力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排气系统 自然吸气直喷汽油机 排气波动 傅里叶频谱分析 前级消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汽车避障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佳 邱建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6-171,共6页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行驶安全性,提出了基于人工水滴算法的避障路径规划和自适应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在路径规划方面,模拟水往低处流过程,提出了基于人工水滴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经验证,人工水滴算法在动静态环境下都能够规划出避障路径。...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行驶安全性,提出了基于人工水滴算法的避障路径规划和自适应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在路径规划方面,模拟水往低处流过程,提出了基于人工水滴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经验证,人工水滴算法在动静态环境下都能够规划出避障路径。在路径跟踪方面,设计了转向控制与速度自适应控制的综合控制器;基于车辆线性二自由度模型,提出了模型预测转向控制;结合预瞄模型和二次规划方法,提出了速度随行驶路况自适应控制方法。经绕桩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综合控制方法最大横向跟踪误差为0.1m,文献[11]提出的控制方法最大横向误差为0.6m,是本文方法的6倍,说明了综合控制器在路径跟踪控制中的精确性,且综合控制器的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均在约束范围内,满足国家标准对车辆的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避障路径智能规划 人工水滴算法 综合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企业刀具管理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兰天旭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刀具及其间接费用占用了发动机加工成本的很大部分,采用合适的刀具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刀具成本,提高发动机企业的竞争力。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的刀具管理方式,总结了刀具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发动机 刀具管理 切削参数 机械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汽车主动避障的改进蚁群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吕佳 邱建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针对智能汽车主动避障路径规划问题,为有效提高路径规划质量、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蚁群智能规划方法。首先,阐释了传统蚁群算法的原理和具体流程,并分析了传统算法存在的缺陷;其次,提出了信息素因子和启发因子的... 针对智能汽车主动避障路径规划问题,为有效提高路径规划质量、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蚁群智能规划方法。首先,阐释了传统蚁群算法的原理和具体流程,并分析了传统算法存在的缺陷;其次,提出了信息素因子和启发因子的自适应更新算法以扩大算法的搜索范围、提高全局搜索能力,从而避免算法陷于局部最优;再者,设计了信息素挥发率和信息素浓度函数的自适应调节算法以加快算法的粒子进化速度,从而保证了算法的快速收敛。智能汽车避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蚁群算法相比,这里改进蚁群算法能够有效加快路径规划速度、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并显著缩短规划的路径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避障 自适应蚁群算法 信息素因子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汽车自适应RBF神经网络循迹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吕佳 邱建岗 张续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为解决智能汽车循迹控制中建模复杂及不精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体逼近的自适应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首先,基于智能汽车动力学方程的基本形式,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而后,利用神经网络的逼近特性,对分析结果中的不确定项进行整... 为解决智能汽车循迹控制中建模复杂及不精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体逼近的自适应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首先,基于智能汽车动力学方程的基本形式,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而后,利用神经网络的逼近特性,对分析结果中的不确定项进行整体逼近。进而,基于自适应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律,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设计自适应控制律。最后,进行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通用双移线道路环境下,所提控制方法能够通过控制方向盘转角使得车辆沿期望轨迹行驶,轨迹跟踪误差较小且控制输出幅值可控,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循迹控制 自适应 RBF神经网络 整体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发动机高效冷却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君 徐小俊 +3 位作者 刘宇 宫雨 梁俊洁 李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1-10,共10页
分析了传统的冷却系统的缺点:水泵风扇效率低下、过度冷却与暖机时间过长等。介绍并分析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如水泵、风扇、节温器)对降低冷却功耗、提高发动机效率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先进高冷却系统加强传热的方法;如... 分析了传统的冷却系统的缺点:水泵风扇效率低下、过度冷却与暖机时间过长等。介绍并分析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如水泵、风扇、节温器)对降低冷却功耗、提高发动机效率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先进高冷却系统加强传热的方法;如使用纳米流体、核态沸腾传热、形成气液混合流等。展望了未来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方向,冷却系统小型化、主副冷却、分体冷却、逆流式冷却、精确冷却、集成缸盖技术及水冷式中冷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发动机 高效冷却系统 加强传热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可伐合金/DM308钼组玻璃激光焊接接头结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贾林 李红 +1 位作者 栗卓新 Wolfgang Tillmann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共5页
采用YLS-6000型光纤激光器对可伐合金4J29与钼组玻璃DM308进行激光焊接,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和界面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界面元素扩散行为.结果表明,激光功率为700~800 W,焊接速度为4.5 mm/s,离焦量为0时,接头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0... 采用YLS-6000型光纤激光器对可伐合金4J29与钼组玻璃DM308进行激光焊接,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和界面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界面元素扩散行为.结果表明,激光功率为700~800 W,焊接速度为4.5 mm/s,离焦量为0时,接头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0.97 MPa;4J29/DM308激光焊接头界面结合良好,存在反应层,分界线清晰可见.玻璃侧有大量气孔产生,界面某些部位存在少量气孔,导致产生微裂纹;在高温条件下,元素扩散越均匀,界面反应生成Fe_2SiO_4越多,接头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参数 可伐合金 DM308玻璃 扩散 激光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腿式机器人控制系统及姿态算法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3
8
作者 罗洋 李奇敏 温皓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12-1618,共7页
针对轮腿式机器人对控制系统稳定性要求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设计了基于STM32F103系列微控制器的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以及响应速度,控制系统内部设计了一种具有执行优先级和任务抢断功能的多线程任务调度器来提高... 针对轮腿式机器人对控制系统稳定性要求高、响应速度快的特点,设计了基于STM32F103系列微控制器的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以及响应速度,控制系统内部设计了一种具有执行优先级和任务抢断功能的多线程任务调度器来提高机器人运行效率。为了提高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适应性,对其姿态自适应模式下的姿态调整算法进行了设计。原型机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响应快,达到了设计指标的要求,设计的自适应姿态算法在车身发生倾斜时,能根据传感器参数变化完成对自身姿态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腿式机器人 分布式控制 嵌入式系统 姿态算法 控制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载荷空气悬架固有频率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廖林清 张君 +1 位作者 程美娥 王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6-90,共5页
从气体压缩的玻意耳定律出发,基于空气悬架的四个简化模型:忽略大气压力的无附加气室模型、考虑大气压力的无附加气室模型、忽略大气压力的有附加气室模型和综合考虑大气压力和附加气室的模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探究空气弹簧的弹性特... 从气体压缩的玻意耳定律出发,基于空气悬架的四个简化模型:忽略大气压力的无附加气室模型、考虑大气压力的无附加气室模型、忽略大气压力的有附加气室模型和综合考虑大气压力和附加气室的模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探究空气弹簧的弹性特性、刚度特性和频率特性,推导出相关公式,并分析得到:有附加气室的空气悬架模型的固有频率要小于理想模型的固有频率、当空气弹簧的附加气室的容积一定时,悬架的固有频率随着气囊剩余空气柱的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与在实际工程上可通过设计体积可调的附加气室来实现悬架的固有频率的稳定,从而提高客货车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 固有频率 弹性特性 刚度频率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汽油机配气机构凸轮轴扭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辉 丁佳 +1 位作者 吕琳 甘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4-469,共6页
为分析凸轮轴扭振对配气机构影响,通过配气机构动力学实验,计算凸轮轴动态扭矩。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凸轮轴临界转速和扭振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扭振随工况变化的关系,进一步讨论扭振对配气机构影响。结果表明,凸轮轴临界转速在正常工况以... 为分析凸轮轴扭振对配气机构影响,通过配气机构动力学实验,计算凸轮轴动态扭矩。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凸轮轴临界转速和扭振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扭振随工况变化的关系,进一步讨论扭振对配气机构影响。结果表明,凸轮轴临界转速在正常工况以外,随转速升高,扭振影响变大,并影响配气正时。计及扭振后凸轮轴扭矩增长更快。额定工况下,凸轮轴最大扭矩4.5 N·m,最大扭振幅值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气机构 动态扭矩 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HCCI的生物柴油替代混合物简化机理的构建及验证(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杰 张博 郑朝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52-1764,共13页
在正庚烷以及葵酸甲酯混合物详细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均质压燃发动机的生物柴油简化机理模型。该模型包含113种物质以及306个反应,通过路径分析以及温度敏感性分析方法得到。采用实验所得的燃料着火延迟时间、发动机缸内压力... 在正庚烷以及葵酸甲酯混合物详细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均质压燃发动机的生物柴油简化机理模型。该模型包含113种物质以及306个反应,通过路径分析以及温度敏感性分析方法得到。采用实验所得的燃料着火延迟时间、发动机缸内压力以及CO的排放来验证该简化机理的有效性。结果显示简化机理模型同正庚烷以及葵酸甲酯的着火延迟时间保持一致,并且能有效模拟缸内的压力变化过程以及CO的排放。为了进一步验证简化机理的有效性,将简化机理计算结果同详细机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简化机理的缸内压力、缸内温度以及主要物质的变化趋势同详细机理保持一致。因此,简化机理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I 生物柴油 葵酸甲酯 正庚烷 简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内燃机变工况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启顺 杨凯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7,共6页
通过试验和理论研究,得出了一台车用柴油机在全工况范围内可用排气能量的变化规律,据此设计了一套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分别采用纯工质R245fa和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作为系统的工作介质。针对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提出... 通过试验和理论研究,得出了一台车用柴油机在全工况范围内可用排气能量的变化规律,据此设计了一套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分别采用纯工质R245fa和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作为系统的工作介质。针对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提出了有用功提升率评价指标。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柴油机工况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和联合系统工作性能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有机工质质量流量与柴油机可用排气能量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柴油机转速和转矩的增加,两种工质(纯工质R245fa和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净输出功率均逐渐增加,最大值分别为30.39kW和28.03kW;两种工质的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的有用功提升率最大分别为9.00%(纯工质R245fa)和9.70%(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的性能优于采用纯工质R245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车用柴油机 变工况 有机朗肯循环 余热回收 非共沸混合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永志 刘波澜 左哲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33,40,共5页
通过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分析,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了共轨系统模型,并借助于dSPACE设计了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在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建模过程中,主要根据容积模型和伯努利方程对喷油器、高压油泵和共轨管等分... 通过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分析,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了共轨系统模型,并借助于dSPACE设计了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在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建模过程中,主要根据容积模型和伯努利方程对喷油器、高压油泵和共轨管等分模块进行建模。经试验验证,所搭建的共轨系统模型配合合理,可以很好地模拟共轨系统;对轨压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表明,前馈结合PID反馈的方法比传统PID控制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数学模型 硬件在环仿真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工质对车用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启顺 杨凯 张红光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4,共5页
通过试验对1台标定功率为280kW的车用内燃机全工况范围内排气能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套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研究了车用内燃机不同工况下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工作性能。以典型干工质R245fa和典型湿工质R152a为组... 通过试验对1台标定功率为280kW的车用内燃机全工况范围内排气能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套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研究了车用内燃机不同工况下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工作性能。以典型干工质R245fa和典型湿工质R152a为组元,配制了3种不同类型的非共沸混合工质,研究了变浓度非共沸混合工质对车用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车用内燃机转速和扭矩的增加,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净输出功率、余热回收效率及所需的非共沸混合工质的质量流量均逐渐增加;R152a含量最高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余热回收 有机朗肯循环 非共沸混合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发动机轮系皮带抖动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小飞 鲁守卫 张静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共5页
针对某车型发动机前端轮系皮带松边抖动引起车内加速噪声异常的问题,运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AVL EXCITE TIMING DRIVE软件建立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仿真模型,复现皮带抖动现象;从电机转动惯量、皮带预紧力和轮系布... 针对某车型发动机前端轮系皮带松边抖动引起车内加速噪声异常的问题,运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AVL EXCITE TIMING DRIVE软件建立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仿真模型,复现皮带抖动现象;从电机转动惯量、皮带预紧力和轮系布置方案等方面探究改善松边皮带抖动的解决方案;通过各方案对比确定最佳解决方案,并进行整车车内加速噪声试验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计算准确性及解决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轮系皮带抖动 加速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变速箱壳体液压夹具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宙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90-191,194,共3页
针对某变速箱壳体加工要求,设计一种新型加工中心液压夹具。为了达到壳体加工精度要求,为夹具设计了增压及可调压功能、气密性检测及辅助支撑功能;为了避免在交换夹具过程中由于漏油而导致工件从夹具脱落情况的发生,为夹具设计了安全保... 针对某变速箱壳体加工要求,设计一种新型加工中心液压夹具。为了达到壳体加工精度要求,为夹具设计了增压及可调压功能、气密性检测及辅助支撑功能;为了避免在交换夹具过程中由于漏油而导致工件从夹具脱落情况的发生,为夹具设计了安全保压系统。同时对该夹具在制造完成后调试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最终该夹具达到了设计要求及产品生产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中心 变速箱壳体 液压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CVT冷却系统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宏伟 贾嘉 +2 位作者 宋志刚 曾泳 程昶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44,共5页
针对某型CVT初始设计样机液压系统冷却流量不足的问题,利用AMEsim搭建液压系统模型,分析冷却润滑回路阻尼孔、液力变矩器阀口过流面积及流量控制阀弹簧预紧力等对冷却流量和系统效率的影响规律,并修改设计参数后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台... 针对某型CVT初始设计样机液压系统冷却流量不足的问题,利用AMEsim搭建液压系统模型,分析冷却润滑回路阻尼孔、液力变矩器阀口过流面积及流量控制阀弹簧预紧力等对冷却流量和系统效率的影响规律,并修改设计参数后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台架试验及整车转毂试验结果均表明,相比初始设计样机,改进设计参数后样机冷却流量明显提升且满足目标流量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T 液压系统 冷却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移率控制的CVT最优夹紧力控制研究
18
作者 丁金刚 纪弘祥 +1 位作者 杜媛媛 黄丽鹏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7年第11期67-69,共3页
针对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夹紧力控制不合理造成传动效率偏低问题,提出基于滑移率的夹紧力PID控制方法。基于金属带滑移传动理论,创建CVT动态滑移模型,设计安全因子PID控制器。为了验证此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 针对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夹紧力控制不合理造成传动效率偏低问题,提出基于滑移率的夹紧力PID控制方法。基于金属带滑移传动理论,创建CVT动态滑移模型,设计安全因子PID控制器。为了验证此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滑移率的夹紧力控制方法能有效降低目标夹紧力,提高传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级变速器 夹紧力 滑移率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燃油喷射对自吸直喷汽油机低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19
作者 孙雪迎 苏方旭 梁呈兴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3,41,共6页
对一台自吸直喷汽油机采用不同的燃油喷射模式在2 000r/min全负荷工况进行试验,研究了二次喷射对发动机低速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并根据缸压参数、燃烧参数及排放物的变化规律对二次喷射影响发动机低速性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对一台自吸直喷汽油机采用不同的燃油喷射模式在2 000r/min全负荷工况进行试验,研究了二次喷射对发动机低速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并根据缸压参数、燃烧参数及排放物的变化规律对二次喷射影响发动机低速性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比单次喷射,通过优化二次喷射时刻可以使动力性提升5%,经济性提升约6%。二次喷射的优化机理主要是实现了燃烧室内油气浓度的不均匀分布,可提升燃烧速度,通过分层燃烧实现动力性和油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直喷汽油机 低速性能 二次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芯装配孔加工的研究与实现
20
作者 兰天旭 张骁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5,共4页
阀体作为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核心零件,由于工作功能原因,导致本身结构形状复杂,内部孔系较多,产品尺寸精度要求高。阀孔均为多级台阶,贯穿孔较多,孔壁较薄,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及毛刺。以PCD铰、刀加工阀体的阀芯装配孔的为... 阀体作为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核心零件,由于工作功能原因,导致本身结构形状复杂,内部孔系较多,产品尺寸精度要求高。阀孔均为多级台阶,贯穿孔较多,孔壁较薄,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及毛刺。以PCD铰、刀加工阀体的阀芯装配孔的为例,利用切削仿真软件对刀具切削加工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刀具切削参数及几何结构参数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以此作为优化刀具结构参数及切削参数方向。对原有刀具结构尺寸进行改进,最终获得保证阀芯装配孔加工质量的工艺方案及刀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刀具 阀芯装配孔 切削仿真 精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