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校区办学模式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晓满 文武 翟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5-259,共5页
科研条件建设,尤其是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装备与运行,是高校开展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持条件。在跨校区办学模式下,仪器设备的管理机制、技术开发与交流、技术管理人力等因素等均是直接影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开放共享效率的关... 科研条件建设,尤其是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装备与运行,是高校开展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持条件。在跨校区办学模式下,仪器设备的管理机制、技术开发与交流、技术管理人力等因素等均是直接影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开放共享效率的关键因素。该文总结探讨了高校多个校区间大型仪器设备论证验收流程、信息互联建设、分级管理模式和多元化考核等开放共享机制,为跨校区办学的高校科研条件平台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校区办学 大型科研仪器 仪器平台 开放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农业灌溉区含水层补给管理适宜性评估——以三江平原为例
2
作者 李姝蓉 杜新强 +1 位作者 冶雪艳 方永军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7-1516,共10页
以三江平原为典型研究区,分析农业灌区含水层补给的优势及影响因素,选择地下水位埋藏深度、人工补给水源、包气带岩性、含水层特征、地形坡度、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作为主要影响要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农业可... 以三江平原为典型研究区,分析农业灌区含水层补给的优势及影响因素,选择地下水位埋藏深度、人工补给水源、包气带岩性、含水层特征、地形坡度、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作为主要影响要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农业可管理的含水层补给(Ag-MAR)适宜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三江平原适宜开展含水层补给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下水位埋深较大的地区,而该地区密集的河网提供了充足的地表水资源.研究区的集中补给时间为10月中旬至11月初.该研究为地下水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了具体的补给建议,以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确保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强调了Ag-MAR在促进农业地区可持续地下水管理实践方面的重要性,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三江平原,也可推广至其他类似的农业灌区,丰富了水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区 含水层补给管理 GIS-AHP决策模型 地下水超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进展及展望
3
作者 邓远东 冶雪艳 杜新强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0-2545,共16页
确定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科学开展地下水污染识别、评价与防治工作的前提与关键.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发展历程,讨论了现有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了背景值合理性验证分析与成因分析的研究范式,最后指... 确定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科学开展地下水污染识别、评价与防治工作的前提与关键.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发展历程,讨论了现有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了背景值合理性验证分析与成因分析的研究范式,最后指出了现有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命名与定义并不一致,虽均考虑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但如何定量确定概念中“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阈值仍是难题.确定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方法大致分为数理统计方法、基于模型方法和其他方法.各方法均有优劣性,结合水化学与数理统计的组合方法成为目前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计算的代表性组合方法之一,但对于微量组分与痕量组分的环境背景值计算方法还需进一步发展.通常结合异常点的周边污染源情况、污染百分比指数、水文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类型、岩性、稳定同位素结果等方面来综合判断环境背景值的合理性.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沉积环境、含水层介质特征宏观控制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主导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微观富集机制.基于环境背景值,可判断地下水污染程度、科学划定污染风险区,为环境监管与污染修复目标阈值提供参考值.未来应尽快建立全国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数据库、重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应用、科学利用大数据,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全球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控措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 数理统计方法 水化学法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专家与新手数学教师课堂对话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静 赵文君 曹一鸣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2,102,共6页
高阶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育重要目标,高质量课堂对话是其基本途径,也是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以60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录像为样本,采用序列数据挖掘和序列频繁模式挖掘的方法,对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课堂对话中高阶思维活动特征进行对比分... 高阶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育重要目标,高质量课堂对话是其基本途径,也是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以60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录像为样本,采用序列数据挖掘和序列频繁模式挖掘的方法,对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课堂对话中高阶思维活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专家与新手教师围绕高阶思维活动展开的对话片段在数量和时长上未有显著差异,但专家教师课堂中学生话语量占比更高.(2)专家教师课堂对话中高阶思维活动类型丰富,并在多种高阶思维活动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有利于学生思维层次的维持和逐步提升;(3)新手教师课堂对话中高阶思维活动类型与转换路径单一,频繁从最高阶思维到最低阶思维进行强行跳转,不利于学生高阶思维活动的开展与维持.研究结论为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教学改进,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参考,序列挖掘方法亦为其它具有序列性特点的样本信息挖掘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和新手教师 高阶思维 课堂对话 序列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去除水体石油烃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范福强 李颖洁 +3 位作者 方栩 李继超 李丹怡 黄慧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7-200,共14页
水体的石油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和破坏,是一直以来全球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作为可有效吸附石油烃的富炭多孔材料,已成为目前水体修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文章对近年来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在水体环境中... 水体的石油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和破坏,是一直以来全球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作为可有效吸附石油烃的富炭多孔材料,已成为目前水体修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文章对近年来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在水体环境中石油烃吸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总结了生物炭的类型、理化性质及其常见的制备过程,介绍了表面改性、磁性改性以及纳米改性等生物炭复合材料制备方式。在此基础上,简述了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吸附石油烃时的原材料性质、污染初始浓度、外加物质以及盐度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讨论分析了去除石油烃过程中疏水相互作用、孔隙填充、π-π相互作用、毛细管效应以及表面吸附等作用机理。针对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生态风险不明确、多数研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吸附过程机理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提出了强化吸附材料风险评估、优化其制作工艺、提升其循环再生性能和深化吸附机理研究等方向,以期为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吸附水体石油烃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复合材料 水体 石油烃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表面改性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闫维卿 张岚 +10 位作者 袁恒 陈淑年 李倩 张一凡 张志强 陈琳 吴先映 张旭 欧阳潇 英敏菊 廖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3-774,共12页
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金属双极板,因其可加工性强、导热导电性优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极板的生产成本和性能是电堆投入实际应用、扩大应用范围的关键.金属双极板在PEMFC酸性且润湿的环境中,受到的... 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金属双极板,因其可加工性强、导热导电性优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极板的生产成本和性能是电堆投入实际应用、扩大应用范围的关键.金属双极板在PEMFC酸性且润湿的环境中,受到的侵蚀及其表面氧化带来的接触电阻的降低对其实际应用产生了挑战.本文简述了制备双极板表面改性涂层的方法,对比了用于极板改性的多类型涂层(金属基涂层、非晶碳涂层和氮化物涂层)在膜基结合力、界面导电性、耐腐蚀性能和疏水性等方面的差别,分析了改性涂层的腐蚀机制和影响涂层性能表现的因素,探讨了涂层在结构设计、失效机制、元素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降低极板成本、提高耐久性这一极板改性研究的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金属双极板 表面改性 耐腐蚀性 界面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索大脑智慧本质,照亮类脑智能之路
7
作者 郭爱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68-2273,共6页
宇宙创生→生命爆发→智能演生→人工智能,这是一条演化的历史长河。时代在问,脑与心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人工智能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大脑智能和人工智能怎样才能相互照亮?是否有不依赖于大数据、... 宇宙创生→生命爆发→智能演生→人工智能,这是一条演化的历史长河。时代在问,脑与心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人工智能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大脑智能和人工智能怎样才能相互照亮?是否有不依赖于大数据、大算力和大模型的智能路线?人工智能可否通过完全不同于生物进化的另一条道路通向“心智”?脑智创造力如何演化为新质生产力?这些问题的核心仍然是人类大脑在整体上是怎样工作的?本文将从微观—介观—宏观—宇观的尺度上来勾勒一幅复杂性与简约性辩证统一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 复杂性 自组织 跨膜态 神经流形 脑-智方程 动力学系统 神经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3D⁃CNN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地物分类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幸雨 贺辉 邢海花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6-163,共8页
高光谱遥感影像波段众多,包含丰富的辐射、空间和光谱信息,是多种信息的综合载体,应用广泛。但是传统的高光谱影像地物分类方法多着重于光谱维度的特征提取,却忽略了空间维度上的特征,进而影响了分类的准确性。三维卷积神经网络(Three⁃d... 高光谱遥感影像波段众多,包含丰富的辐射、空间和光谱信息,是多种信息的综合载体,应用广泛。但是传统的高光谱影像地物分类方法多着重于光谱维度的特征提取,却忽略了空间维度上的特征,进而影响了分类的准确性。三维卷积神经网络(Thre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3D⁃CNN)可以同时在3个维度上对数据进行卷积处理,故本文采用3D⁃CNN深度网络进行高光谱影像地物分类,并针对3D⁃CNN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3D⁃CNN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地物分类方法。本文方法对提取到的空间和光谱特征实现融合复用,尽可能发挥特征的价值。此外,本文引入浅层特征细节保存网络的思想,提出一种综合浅层特征细节保存的影像分类深度网络模型,进一步提高了高光谱影像地物分类的准确度。在Tensorflow框架下对2个常用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集(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础的3D⁃CNN网络,本文方法的分类精度提高了近2%,而且类别边界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分类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浅层 特征细节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拉曼光谱在电催化CO_(2)还原中的应用
9
作者 赵亚然 谢微 徐冰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67-268,共2页
铜催化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还原过程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产生的电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高利用价值的含碳化工产品,是实现碳减排和“双碳”目标的有效技术手段。但是,反应条件下铜表面的吸附物种不明确,并且,反应活性位点仍不清... 铜催化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还原过程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产生的电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高利用价值的含碳化工产品,是实现碳减排和“双碳”目标的有效技术手段。但是,反应条件下铜表面的吸附物种不明确,并且,反应活性位点仍不清晰。基于原位检测的机理研究可指导理解反应体系,明确反应中间体和活性位点。本工作利用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发现了反应电压下铜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氧化物(CuO_(x))和氢氧化物(CuO_(x)(OH)_(y))物种,二者的相对含量取决于反应体系的电压和催化剂表面结构。通过调控初始铜表面的氧化程度,发现在氧化程度较高的铜表面上CuO_(x)(OH)_(y)较为丰富。结合电化学活性分析,并未发现这两种吸附物种与多碳产物选择性的直接关系,排除了其所在位点是反应活性位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二氧化碳还原 铜催化剂 电催化 反应活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