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素连接激酶与缺氧状态下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邹贺 黎晓新 +3 位作者 于文贞 闫征 何培英 张晓光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状态下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是否增高以及这种增高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上调是否相关。方法将恒河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置于94%N2、5%CO2和1%O2的低氧环境,检测0、1、2、3、4hILK,HIF-1α和VEG... 目的探讨缺氧状态下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是否增高以及这种增高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上调是否相关。方法将恒河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置于94%N2、5%CO2和1%O2的低氧环境,检测0、1、2、3、4hILK,HIF-1α和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用LY294002抑制ILK的活性或RNA干扰抑制ILK的表达后再次检测缺氧4h上述3种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缺氧0hILK、HIF-1α和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低,而缺氧1~4hILK、HIF-1α和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但这种增高都会因为ILK的表达或活性受到抑制而被抑制。结论缺氧状态下在RF/6A细胞中ILK的表达增高,并且ILK的表达增高也会使HIF-1α和VEGF表达上调,说明ILK参与缺氧状态下RF/6A细胞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连接激酶 缺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宜 黎晓新 董建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制作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小鼠动物模型并了解其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方法将出生后第7d的C57BL/6J小鼠置于75%的高氧环境中5d,再置于普通空气中5d。在空气中饲养的小鼠为对照组。两组进行视网膜铺片,ADPase染色,... 目的制作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小鼠动物模型并了解其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方法将出生后第7d的C57BL/6J小鼠置于75%的高氧环境中5d,再置于普通空气中5d。在空气中饲养的小鼠为对照组。两组进行视网膜铺片,ADPase染色,组织切片染色,ELISA测定视网膜VEGF蛋白含量。结果实验组新生血管形成率为100%,对照组未见新生血管。实验组小鼠生后第17d时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达(46.7±11.1)个,对照组不足2个。第12d实验组视网膜VEGF蛋白水平比对照组下降,第17d比对照组升高。结论该动物模型是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合适模型。VEGF是造成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动物模型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促凋亡基因胃癌细胞的光动力学治疗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丽萍 张文庚 +2 位作者 曹国栋 王申五 张志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65-268,共4页
评价转促凋亡基因胃癌细胞的光动力学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用携带野生型 p5 3cDNA和反义bcl 2序列的逆转录病毒转导胃腺癌细胞系MGC80 3 ,稳定表达后加光敏剂并红光照射 ,检测细胞存活及凋亡。结果 :在光敏剂及红光作用下野生型 p5 3及... 评价转促凋亡基因胃癌细胞的光动力学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用携带野生型 p5 3cDNA和反义bcl 2序列的逆转录病毒转导胃腺癌细胞系MGC80 3 ,稳定表达后加光敏剂并红光照射 ,检测细胞存活及凋亡。结果 :在光敏剂及红光作用下野生型 p5 3及反义bcl 2都能使转导细胞的存活率降低 ,凋亡增加。 结论 :野生型 p5 3及反义bcl 2可增加光敏剂 2 丁胺 2 去甲氧基竹红菌甲素对细胞的光敏毒性。细胞对光敏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明显增高。推测该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途径可能以诱导细胞凋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治疗 光动力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卵巢癌p53基因治疗体外及小鼠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丽萍 潘秀英 +2 位作者 刘玉京 李娜 王申五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27-430,F004,共5页
目的 :评价人卵巢癌的 p5 3基因治疗效果。 方法 :用携带人野生型 p5 3的逆转录病毒转导 p5 3蛋白表达缺如的人卵巢癌细胞系SK OV 3,通过体外及小鼠体内实验研究转基因的表达及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 p5 3基因能够... 目的 :评价人卵巢癌的 p5 3基因治疗效果。 方法 :用携带人野生型 p5 3的逆转录病毒转导 p5 3蛋白表达缺如的人卵巢癌细胞系SK OV 3,通过体外及小鼠体内实验研究转基因的表达及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 p5 3基因能够在体外及小鼠体内人卵巢癌细胞SK OV 3中表达 ,并对人卵巢癌生长有抑制作用。体外抑制率为 5 7%~ 88% ;对体内肿瘤抑制率为 40 %。结论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外源野生型p5 3能够抑制人卵巢癌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基因治疗 逆转录病毒介导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基因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
5
作者 武莎莎 马丽萍 +2 位作者 潘秀英 刘玉京 王申五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 :探讨p16基因对乳腺癌的治疗作用 ,为乳腺癌 p16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构建p16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pLMSN ,包装成病毒后 ,体外转导p16基因纯合性缺失的乳腺癌细胞株MCF 7,Westernblot证明该基因在转导后的MCF 7细胞中有表... 目的 :探讨p16基因对乳腺癌的治疗作用 ,为乳腺癌 p16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构建p16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pLMSN ,包装成病毒后 ,体外转导p16基因纯合性缺失的乳腺癌细胞株MCF 7,Westernblot证明该基因在转导后的MCF 7细胞中有表达 ,用活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形态观察等方法来检测 p16表达在体外对MCF 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行SCID鼠体内成瘤实验和逆转录病毒直接注射SCID鼠乳腺癌模型的治疗性实验来观察 p16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内抑制作用。 结果 :外源性 p16在MCF 7细胞中表达后 ,体外细胞发生形态改变 ,生长明显慢于对照细胞 ,流式细胞计数显示G1期细胞增多 ,细胞在SCID鼠体内成瘤性下降 ,p16逆转录病毒直接注射有使SCID鼠乳腺肿瘤缩小的趋势。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16基因 基因治疗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α,25-二羟维生素D_3和中波紫外线对正常人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前喜 杜娟 +2 位作者 何培英 张建中 朱铁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 :探讨 1α ,2 5 二羟维生素D3 和中波紫外线 (UVB)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黑素细胞培养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 (MTT法 )测定 1α ,2 5 二羟维生素D3 和UVB(5 5mJ/cm2 )对黑素细胞增殖的作用 ;用NaOH处理... 目的 :探讨 1α ,2 5 二羟维生素D3 和中波紫外线 (UVB)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黑素细胞培养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 (MTT法 )测定 1α ,2 5 二羟维生素D3 和UVB(5 5mJ/cm2 )对黑素细胞增殖的作用 ;用NaOH处理后比色法测定黑素的含量。结果 :浓度为 10 -7~ 10 -10 mol/L的 1α ,2 5 二羟维生素D3 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同时黑素含量也有增加 ,其中以 10 -7mol/L 1α ,2 5 二羟维生素D3 对黑素细胞作用最为明显。UVB照射与 1α ,2 5 二羟维生素D3 共同作用于黑素细胞时也可促进黑素细胞增殖 ,但二者无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 :1α ,2 5 二羟维生素D3 和UVB能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 ,可用于治疗白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增殖 维生素D3 黑素合成 中波紫外线 正常人 UVB OH 促进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microRNA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旗 何湘君 潘秀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用改进的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组织中的microRNAs(miRNAs),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提取组织中的小于200bp的RNA,用poly(A)聚合酶在其3′末端加尾,再用5′带40nt延伸序列的单碱基锚定Olig-dT引物进行反转录... 目的:用改进的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组织中的microRNAs(miRNAs),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提取组织中的小于200bp的RNA,用poly(A)聚合酶在其3′末端加尾,再用5′带40nt延伸序列的单碱基锚定Olig-dT引物进行反转录,得到约80nt的cDNA,然后用特异引物进行SYBRGreen实时定量PCR扩增。结果:该法线性范围宽,可检测低丰度的miRNAs,能特异区分3′末端碱基不同的亚型,但对序列中间个别碱基不同的亚型不能鉴别。对15种miRNA在大鼠心、肝和大脑皮层的相对表达的检测验证了该法的可靠性。另外,海马组织中的miRNAs表达与大脑皮层组织有一定差异。熔解曲线的单一峰型和电泳检测到的单一条带都证明了扩增的特异性。结论:该法可快速、敏感地检测不同组织中大多数miRNAs的表达差异,可用于寻找组织特异及疾病相关的miR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96多肽复合物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食管腺癌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马丽萍 潘秀英 +2 位作者 李娜 刘玉京 陈晓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来源的gp96多肽复合物介导的对同一类型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提取纯化食管腺癌细胞系SEG 1裸鼠成瘤组织的gp96蛋白多肽复合物 ,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结合 ,制备gp96 DC疫苗 ;...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来源的gp96多肽复合物介导的对同一类型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提取纯化食管腺癌细胞系SEG 1裸鼠成瘤组织的gp96蛋白多肽复合物 ,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结合 ,制备gp96 DC疫苗 ;台盼蓝拒染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 ;ELISA方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培养上清液的γ干扰素 (IFN γ)含量 ,MTT法检测CTL对靶细胞SEG 1的杀伤率。结果 :5 5g瘤组织提取纯化gp96蛋白12 0 μg ;单独DC、单独gp96及gp96 DC均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产生CTL ,释放IFN γ ,对靶细胞SEG 1均显示一定的杀伤作用 ,以gp96 DC的作用最明显 ,在效靶比 4 0∶1时 ,杀伤率为 6 8%。单独DC诱导的CTL对SEG 1、K5 6 2的杀伤作用与非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比较 ,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gp96可使DC具有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所产生的CTL对靶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特异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GP96 杀伤作用 CTL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DC 食管腺癌 介导 提取纯化 多肽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黏膜屏障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媛媛 李晶 +2 位作者 迟毓婧 苏琳 刘玉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391-2394,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肠道黏膜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菌储存器官,肠道黏膜屏障包括生物屏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和化学屏障。探讨了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肠道生物屏障方面,肠道菌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肠道黏膜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菌储存器官,肠道黏膜屏障包括生物屏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和化学屏障。探讨了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肠道生物屏障方面,肠道菌群的异常早于肥胖等代谢异常的发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以影响能量代谢、促进胰岛素抵抗等,可能参与了NAFLD的发病过程;调节肠道菌群对于治疗NAFLD具有一定疗效。肠道机械屏障功能受损,黏膜通透性增加,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肠道免疫屏障的变化可能与肥胖、代谢紊乱以及肝脏炎症状态相关;肠道化学屏障的改变可抑制肝细胞极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可能会导致肝脏TG沉积。指出了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为NAFL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肠杆菌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唐氏综合征发生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0
10
作者 梁蓉 郁卫东 +5 位作者 杜军保 杨丽君 尚美 宋眆 王林 郭静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探讨参与叶酸代谢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67T和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TRR)基因A66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母亲生育唐氏综合征(Downsyndrome,DS)患儿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生育过DS患儿的母亲30例,对照母亲70例,MTHFR、MTR... 目的:探讨参与叶酸代谢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67T和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TRR)基因A66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母亲生育唐氏综合征(Downsyndrome,DS)患儿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生育过DS患儿的母亲30例,对照母亲70例,MTHFR、MTRR基因C667T及A66G基因座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结果:携带MTHFR以及MTRR突变基因型的母亲并不增加孕DS的可能性,两个基因的联合作用分析也表明同时携带MTRR突变位点和MTHFR任一突变位点并不增加孕DS的可能性。MTHFR和MTRR突变基因型的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本研究的人群中,MTRR基因A66G基因座多态性以及MTHFR基因C667T基因座多态性并不增加母亲孕DS的危险性,MTHFR以及MTRR基因突变位点并不是母亲生育DS患儿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叶酸 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ptin引起肿瘤细胞G_2-M阻滞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湘君 尚世彤 +2 位作者 刘玉京 张旗 王申五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 :研究凋亡素 (apoptin)特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探讨其用于肿瘤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用PCR技术克隆了apoptin基因 ,将其插入预先装有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 ,并构建了带有apopti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 ,观察转染pcDNA3... 目的 :研究凋亡素 (apoptin)特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探讨其用于肿瘤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用PCR技术克隆了apoptin基因 ,将其插入预先装有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 ,并构建了带有apopti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 ,观察转染pcDNA3.1/FLAG/apoptin和 /或Ad/apoptin重组腺病毒感染后apoptin在几种细胞中的表达及细胞形态的改变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I染色后Ad/apoptin感染细胞的DNA含量变化。结果 :apoptin在Hela、Bcap37、A5 4 9、HepG2、SKOV3等肿瘤细胞核中表达 ,apoptin重组腺病毒感染后细胞核染色质呈颗粒状 ,最后凝聚成不规则大块并出现核固缩。正向和反向插入apoptin的重组腺病毒均引起G2 M细胞增多 ,但前者引起G2 M阻滞更为显著 ,需要的感染复数 (MOI)也较低。结论 :apoptin可引起肿瘤细胞周期G2 M阻滞和染色质凝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PTIN 肿瘤细胞 G2-M阻滞 染色质 鸡贫血病毒 凋亡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受体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文海 刘青 +4 位作者 刘欣会 陈柏嘉 何培英 董建强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8-521,共4页
目的:探讨辣椒素受体(TRPV1)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12例银屑病皮损和10例正常皮肤中TRPV1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PV 1在3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2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辣椒素受体(TRPV1)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12例银屑病皮损和10例正常皮肤中TRPV1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PV 1在3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2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银屑病皮损中TRPV1的mRNA水平较正常皮肤表达下降[为正常皮肤的(69.8±4.3)%,P<0.05];20例正常皮肤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均有TRPV1蛋白表达(100%),32例银屑病皮损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TRPV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辣椒素受体在银屑病皮损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表达下降,其可能参与银屑病皮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辣椒素受体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活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红 刘广志 +4 位作者 周建华 杨亭亭 向雅娟 敖冬慧 高旭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疾病,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由于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2]。多个研究发现MS患者外周血CD4^+CD2...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疾病,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由于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2]。多个研究发现MS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Treg的效应功能较正常对照下降[3]。动物实验中,经静脉注射给予EAE鼠CD4^+CD25^+Treg可明显缓解其临床病情[4]。获取足量功能改善的Treg并自体回输无疑会为MS治疗提供一个安全有效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白介素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circ-SOD2对肠上皮屏障和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婷婷 韩影 +2 位作者 高芳芳 叶磊 张育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5-812,共8页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环状RNA的表达谱改变,寻找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表达发生明显异常的环状RNA,并探讨其对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挑选5对UC患者炎症结直肠黏膜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进行环状RNA,芯片检...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环状RNA的表达谱改变,寻找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表达发生明显异常的环状RNA,并探讨其对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挑选5对UC患者炎症结直肠黏膜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进行环状RNA,芯片检测,筛选溃疡性结肠炎中表达发生改变的环状R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30例UC患者炎症结直肠黏膜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进一步验证表达发生明显上调的环状RNA circ-SOD2。使用炎症因子(LPS、TNF-α和IL1-β)刺激肠上皮细胞系Caco2、NMC460,检测circ-SOD2的表达改变。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实验检测circ-SOD2在UC肠黏膜组织中的细胞定位。构建并合成circ-SOD2过表达载体,将其转染至Caco2细胞后检测Caco2细胞的跨上皮细胞电阻、FITC-右旋糖酐透过率,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皮细胞屏障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环状RNA芯片检测后,通过限定条件(差异倍数>1.5,P<0.05),在溃疡性结肠炎受累的结直肠黏膜中共筛选出111个上调、153个下调的circRNA。限定筛选条件:(1)在circRNA表达谱芯片中原始信号值(raw data)>100;(2)差异表达倍数>2倍;(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出10个差异明显的circRNA,并最终锁定在UC炎症肠黏膜组织中上调倍数最高的circ-SOD2。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在30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和正常肠黏膜组织中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验证,发现circ-SOD2表达明显上调(P<0.001);使用LPS、TNF-α、IL1-β刺激Caco2、NCM460细胞后,发现circ-SOD2在刺激后1~7 h的不同时间点均表达上调。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表明circ-SOD2主要表达于肠黏膜组织的肠上皮细胞,而在间质和炎症细胞中表达较少。在Caco2细胞中过表达circ-SOD2后,跨上皮细胞电阻明显下降,FITC-右旋糖酐透过率明显上升,上皮细胞屏障分子闭合蛋白(claudin-8,CLDN-8)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中环状RNA表达出现明显异常,其中在UC中表达上调的circ-SOD2可减弱肠上皮屏障,进而可能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circ-SOD2 肠上皮屏障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3C通过激活Akt促进口腔鳞癌细胞活力 被引量:4
15
作者 迟毓婧 李玫 +3 位作者 禹祎萌 刘爱禹 郁卫东 莫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讨FAM3C (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 member C)蛋白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通过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口腔鳞癌癌前病变细胞DOK和口腔鳞癌细胞WSU-HN6中FAM3C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WSU-HN6细... 目的:探讨FAM3C (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 member C)蛋白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通过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口腔鳞癌癌前病变细胞DOK和口腔鳞癌细胞WSU-HN6中FAM3C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WSU-HN6细胞中分别使用siFAM3C和抗FAM3C抗体处理,在DOK细胞中使用腺病毒过表达FAM3C,分别在处理后24、48和72 h使用CCK-8和Western blot法检测FAM3C对细胞活力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激活的影响。结果:(1)与DOK细胞相比,WSU-HN6细胞中FAM3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2)siFAM3C在转染后48 h和72 h均可抑制WSU-HN6细胞的活力(P<0.05),同时抑制Akt的激活(P<0.05);(3)抗体封闭FAM3C蛋白48 h和72 h也能抑制WSU-HN6细胞的活力,并抑制Akt的激活(P<0.05);(4)过表达FAM3C 48 h和72 h可促进DOK细胞的活力,并激活Akt(P<0.05)。结论:FAM3C可能通过激活Akt促进口腔鳞癌细胞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3C蛋白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活力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_2m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及鉴定(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占昆 吕厚山 +5 位作者 艾京 蒋东芳 丁海明 王东 冯传汉 王申五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9-703,共5页
制备人 β2m转基因小鼠 ,研究HLA B2 70 4基因的表达 .应用显微注射将人 β2m基因注入C5 7BL 6×昆明鼠和昆明鼠×昆明鼠F1代受精卵 .出生动物及其后代经PCR筛选 ,采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对阳性鼠基因组DNA标本进行进一步... 制备人 β2m转基因小鼠 ,研究HLA B2 70 4基因的表达 .应用显微注射将人 β2m基因注入C5 7BL 6×昆明鼠和昆明鼠×昆明鼠F1代受精卵 .出生动物及其后代经PCR筛选 ,采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对阳性鼠基因组DNA标本进行进一步鉴定和测定整合拷贝数 ,利用RT PCR检测阳性鼠中人 β2m转基因的表达 .6只原代仔鼠及 7只它们的下一代鼠 (F1)带有人 β2m基因 .由微注射基因后移卵出生的 86只小鼠中 ,C5 7BL 6×昆明鼠杂交仔鼠 35只 ,其中 4只阳性 (11 4 % ) ,昆明鼠×昆明鼠杂交仔鼠 5 1只 ,其中 2只阳性 (3 9% ) ,含有人 β2m基因的原代鼠×昆明鼠杂交仔鼠 2 0只 ,其中 7只阳性 .整合的转基因均为单拷贝 .Southern杂交证实上述阳性鼠确有转基因整合 .阳性鼠的皮肤、结肠、睾丸和脾脏组织中均有人β2m转基因mRNA的表达 .在转基因动物制备中 ,C5 7BL 6×昆明鼠F1代明显优于昆明鼠×昆明鼠F1代 .与人HLA B2 70 4基因相比 ,人 β2m基因不易整合 ,其整合率与整合拷贝数均较低 .得到的人 β2m转基因小鼠能够将人 β2m基困传给下一代 ,并可与人HLA B2 70 4转基因鼠交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2m 转基因小鼠 制备 鉴定 HLA-B2704 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_2m转基因小鼠的制备、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占昆 吕厚山 +5 位作者 艾京 蒋东芳 丁海明 王东 王申五 冯传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 :制备人β2 m转基因小鼠 ,研究HLA B2 70 4的表达。方法 :应用显微注射将人 β2 m基因注入C5 7BL/6×昆明鼠和昆明鼠×昆明鼠F1代受精卵 ,出生动物及其后代经PCR筛选 ,采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对阳性鼠基因组DNA标本行... 目的 :制备人β2 m转基因小鼠 ,研究HLA B2 70 4的表达。方法 :应用显微注射将人 β2 m基因注入C5 7BL/6×昆明鼠和昆明鼠×昆明鼠F1代受精卵 ,出生动物及其后代经PCR筛选 ,采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对阳性鼠基因组DNA标本行进一步鉴定和测定整合拷贝数 ,利用RT PCR检测阳性鼠中人 β2 m转基因的表达。结果 :6只原代仔鼠及 7只它们的下一代 (F1)带有人 β2 m基因。由微注射基因后移卵出生的 86只小鼠中 ,C5 7BL/6×昆明鼠杂交仔鼠 35只 ,其中 4只阳性 (11.4% ) ,昆明鼠×昆明鼠杂交仔鼠 5 1只 ,其中 2只阳性 (3.9% ) ,含有人 β2 m基因的原代鼠×昆明鼠杂交仔鼠 2 0只 ,其中 7只阳性。整合的转基因均为单拷贝。Southern杂交证实上述阳性鼠确有转基因整合。阳性鼠的皮肤、结肠、睾丸和脾脏组织中均有人 β2 m转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 :在转基因动物制备中 ,C5 7BL/6×昆明鼠F1代明显优于昆明鼠×昆明鼠F1代。与人HLA B2 70 4基因相比 ,人 β2 m基因不易整合 ,其整合率与整合拷贝数均较低。得到的人 β2 m转基因小鼠能够将人 β2 m基因传给下一代并可与人HLA B2 70 4转基因鼠交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人β2m基因 基因组 制备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存时间的血浆及血清中外泌体生物学特性的对比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婷婷 韩影 +2 位作者 高芳芳 叶磊 张育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5-709,共5页
目的外泌体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保存方法、保存时间、保存效果的评估研究较少。文章旨在观察不同保存时间的血浆及血清中外泌体的大小、密度、形态及阳性蛋白表达有无改变。方法使用Exoquick试剂盒分别提取新... 目的外泌体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保存方法、保存时间、保存效果的评估研究较少。文章旨在观察不同保存时间的血浆及血清中外泌体的大小、密度、形态及阳性蛋白表达有无改变。方法使用Exoquick试剂盒分别提取新鲜及保存在-80℃冰箱1年、3年、5年的正常人血浆及血清中的外泌体;使用纳米粒度颗粒跟踪分析仪对提取的外泌体进行粒径分析;使用透射电镜对提取的外泌体的形态进行观察;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物TSG101和CD63的表达改变。结果保存时间达3年的血浆中的外泌体粒径较大(30~200nm),血清较血浆中外泌体数量略高;电镜下不同保存时间的血浆及血清中外泌体形态变化不明显;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血浆及血清中外泌体蛋白TSG101及CD63含量发生降低,其中CD63降低尤其明显。结论不同保存时间的血浆及血清中外泌体粒径及形态变化差异不大,但其内含蛋白标志物随着时间延长发生明显减少,因此进行外泌体蛋白的相关研究时推荐新鲜提取立即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血清 血浆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脑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敏 韩雅婷 +1 位作者 李娜 郭淮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24-2229,共6页
目的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又称神经球蛋白,是一种携氧球蛋白。有研究证明Ngb在脑缺血缺氧疾病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对氧具有高亲和力,有助于预防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并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预后。本研究... 目的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又称神经球蛋白,是一种携氧球蛋白。有研究证明Ngb在脑缺血缺氧疾病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对氧具有高亲和力,有助于预防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并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预后。本研究观察了AIS后血清Ngb水平的变化,并评估了Ngb与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地募集AI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研究。在AIS患者起病后不同时间点(脑梗死发病后72 h内和第14天)及对照组中分别检测血清Ngb水平,并比较AIS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清Ngb水平。对合并与不合并糖尿病的AIS患者的血清Ng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患者血清Ngb水平与梗死体积及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gb对AIS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IS患者的血清Ngb水平在脑梗死后72 h内和第14天时分别为105.7(88.3,123.1)μg/L和72.8(58.7,86.9)μg/L。对照组血清Ngb水平为58.2(35.0,81.6)μg/L。AIS发病后72 h内血清Ng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合并与不合并糖尿病的AIS患者血清Ngb水平在发病后72 h内及第14天均无显著差异(P>0.05)。AIS发病72 h内的血清Ngb水平与NIHSS评分显著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232,P=0.038)。在各时间点,大体积脑梗死组患者血清Ngb水平与中小体积脑梗死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Ngb水平对AIS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AIS发病后72 h内血清Ngb水平升高。合并与不合并糖尿病的AIS患者血清Ngb水平无显著差异。发病后72 h内的血清Ngb水平与NIHSS评分显著相关。Ngb可能作为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脑梗死 脑红蛋白 梗死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PER2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干扰效率的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翔凌 孙宁玲 +4 位作者 马丽萍 郭晓夏 姜娟 王鲁雁 何湘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构建及筛选有效干扰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PER2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测定其干扰效率。方法设计大鼠PER2的siRNA靶序列,插入慢病毒载体质粒pGLV-U6-EGFP中,构建pLentivirus-per2-rat表达重组体并转染至A7r5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 目的构建及筛选有效干扰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PER2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测定其干扰效率。方法设计大鼠PER2的siRNA靶序列,插入慢病毒载体质粒pGLV-U6-EGFP中,构建pLentivirus-per2-rat表达重组体并转染至A7r5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ER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筛选有效沉默钟基因PER2表达的RNAi慢病毒载体。结果经电泳、基因测序证实插入的目的序列正确,有PER2表达,成功构建了pLentivirus-per2-rat表达重组体;转染慢病毒载体pLentivirus-per2-rat至A7r5大鼠胸血管平滑肌细胞,测定转染效率达70%;Real-time PCR检测PER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筛选出有效干扰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钟基因Per2表达的siRNA片段,使PER2mRNA表达量下调约84%。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PER2的RNAi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时钟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2基因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时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