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南药-橡胶复合系统下橡胶树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晶晶 林晓燕 +2 位作者 吴炳孙 王桂花 吴文冠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第1期7-14,共8页
选取南药-橡胶复合种植系统(益智-橡胶、五指毛桃-橡胶、葛根-橡胶),以及橡胶单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法研究不同南药-橡胶复合系统下橡胶树叶片δ^(13)C值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季节变化,分析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以期... 选取南药-橡胶复合种植系统(益智-橡胶、五指毛桃-橡胶、葛根-橡胶),以及橡胶单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法研究不同南药-橡胶复合系统下橡胶树叶片δ^(13)C值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季节变化,分析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以期遴选出水分关系配置合理的复合橡胶林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益智-橡胶与五指毛桃-橡胶等复合系统的橡胶树叶片δ^(13)C值及WUE显著高于橡胶单作与葛根-橡胶复合系统;干季橡胶树受到干旱胁迫,各胶园δ^(13)C值和WUE显著高于雨季,且以橡胶单作δ^(13)值和WUE最低;各胶园土壤含水量整体差异小,季节变化一致,仅在0~20 cm土层益智-橡胶与五指毛桃-橡胶等复合系统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大于橡胶单作系统与葛根-橡胶复合系统,其它土层差异不显著;各南药-橡胶复合系统的正午水势Ψ_(md)均大于橡胶单作系统;葛根-橡胶复合系统的作用不明显,所有特征都与橡胶单作系统相似。该研究揭示了南药-橡胶复合系统内的橡胶树水分利用效率,表明益智-橡胶与五指毛桃-橡胶等南药-橡胶复合种植模式是值得推广的胶农复合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药-橡胶 碳稳定同位素 橡胶林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原理及在热带作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立丰 王纪坤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6-23,58,共9页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光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荧光淬灭分析和环境逆境生理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讨论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参数的意义,并阐述其在热带作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 动力学原理 热带作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ADC1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侯岚菲 杨洪 +3 位作者 邓治 代龙军 门中华 李德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119,共9页
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是高等植物多胺合成的重要酶。为对橡胶树ADC基因表达模式及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采用PCR和测序技术从橡胶树中克隆了一个ADC基因(HbADC1),获得的HbADC1序列长2 594 bp,开放阅读框为2 175 bp,编... 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是高等植物多胺合成的重要酶。为对橡胶树ADC基因表达模式及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采用PCR和测序技术从橡胶树中克隆了一个ADC基因(HbADC1),获得的HbADC1序列长2 594 bp,开放阅读框为2 175 bp,编码72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预测HbADC1理论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77.7 kD和5.14。进化分析表明,HbADC1与大戟科植物木薯、麻风树的ADC聚为一支。qRT-PCR分析表明,HbADC1表达无组织特异性,在雌花中表达量最高,茎尖、雄花、叶片、树皮和胶乳次之。HbADC1在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的表达存在变化,稳定期表达量最低,淡绿期最高,说明HbADC1可能参与橡胶树叶片发育过程。此外,HbADC1表达受伤害、低温、干旱、高盐、过氧化氢及乙烯调控,表明HbADC1可能参与橡胶树逆境胁迫和乙烯应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精氨酸脱羧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棕苗期叶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郑丽 杨兴玉 +6 位作者 谢昌平 李静 冯朝阳 曾宪海 田婉莹 沈会芳 覃新导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4-801,共8页
对采集于广东江门的油棕病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此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这是在我国属首次发现由小孢拟盘多毛孢菌引起油棕叶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 对采集于广东江门的油棕病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此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这是在我国属首次发现由小孢拟盘多毛孢菌引起油棕叶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8~30℃,p H为6.0~8.0;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p H为6.0~9.0。菌丝对碳源的利用效果最高为D-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对氮源的利用效率以蛋白胨最高,明显优于其他氮源,而以可溶性淀粉、D-半乳糖、D-麦芽糖、葡萄糖为碳源,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最高,分别为94.33%、90.00%、88.33%、89.67%,四者差异不显著;以蛋白胨和硝酸钾为氮源,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分别为80.33%和7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棕 叶斑病 小孢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与橡胶产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署光 陈月异 +5 位作者 李言 张世鑫 张晓飞 曾霞 晁金泉 田维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482,共8页
胶乳被认为是橡胶树的一种与伤害应答相关联的保护物质。割胶可以显著促进橡胶生物合成,且此促进作用与激活乳管细胞中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但相关性大小尚不清楚。本文通过qPCR分析了正常割胶条件下,6个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 胶乳被认为是橡胶树的一种与伤害应答相关联的保护物质。割胶可以显著促进橡胶生物合成,且此促进作用与激活乳管细胞中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但相关性大小尚不清楚。本文通过qPCR分析了正常割胶条件下,6个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HbHRT2、HbSRPP、HbREF、HbHMGR1、HbHRT1、HbGAPDH在5个橡胶树魏克汉种质和5个1981'IRRDB种质胶乳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6个基因在魏克汉种质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981'IRRDB种质,分别是后者的1.05~14.62、0.97~4.26、1.46~12.56、0.83~2.99、0.43~7.54、1.92~11.31倍,平均值是后者的7.54、2.55、5.69、1.71、2.71、4.91倍。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基因的表达与橡胶树干胶产量呈正相关,其中,HbREF和HbGAPDH的表达水平与干胶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最高,有望作为橡胶树产量育种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割胶 橡胶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氮肥对橡胶幼苗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贝美容 倪维茜 +3 位作者 林清火 茶正早 刘海林 罗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67-2871,共5页
【目的】采用不同缓释氮肥在橡胶幼苗上的施用试验,以期为在橡胶树缓释氮肥研制及应用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橡胶苗为试验材料,选择4种缓释氮肥进行肥效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缓释氮肥在对橡胶苗各部位生物量和养分累积吸收量的影响。... 【目的】采用不同缓释氮肥在橡胶幼苗上的施用试验,以期为在橡胶树缓释氮肥研制及应用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橡胶苗为试验材料,选择4种缓释氮肥进行肥效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缓释氮肥在对橡胶苗各部位生物量和养分累积吸收量的影响。【结果】与施用尿素相比,除DMPP-尿素外,缓释氮肥可以显著增加橡胶苗根茎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各处理的总生物量为肥料棒(146.64 g)>腐植酸-脲醛(142.36 g)>包膜尿素(124.14 g)>DMPP-尿素(91.90 g)>尿素(80.21 g)>不施肥(30.50 g),腐植酸-脲醛与肥料棒处理的总生物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肥料棒处理橡胶苗各部位氮素累积总量和钾素累积总量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其次为腐植酸-脲醛处理,而包膜尿素、腐植酸-脲醛及肥料棒处理间橡胶苗各部位磷素累积总量差异不显著。【结论】腐植酸-脲醛及肥料棒在橡胶苗上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氮肥 橡胶苗 生物量 养分积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GT1袋装实生苗旱害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纪坤 王立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71-2275,共5页
本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的袋装实生苗(GT1)为材料,研究2种物候期叶片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加,橡胶树淡绿期和绿熟期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干旱处理1d橡胶树叶片色素含量上升,... 本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的袋装实生苗(GT1)为材料,研究2种物候期叶片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加,橡胶树淡绿期和绿熟期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干旱处理1d橡胶树叶片色素含量上升,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叶片中色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升高,SOD酶活性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POD酶活性表现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稳定。橡胶苗在抗旱初期的1—3d自身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调节能力,干旱后3—5d是补水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干旱 生理活性G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JA和ET对巴西橡胶树胶乳HbGSK1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杨署光 张世鑫 +4 位作者 吴绍华 陈月异 李言 史敏晶 田维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4-1121,共8页
GSK3蛋白与进化过程中的激素信号网络和生物、非生物胁迫响应密切关联。GSK3是否在橡胶树JA和ET信号途径起作用尚不清楚。q PCR分析结果表明,机械伤害、Me JA和ET处理上调胶乳中Hb GSK1基因的表达,并且"机械伤害+Me JA"处理... GSK3蛋白与进化过程中的激素信号网络和生物、非生物胁迫响应密切关联。GSK3是否在橡胶树JA和ET信号途径起作用尚不清楚。q PCR分析结果表明,机械伤害、Me JA和ET处理上调胶乳中Hb GSK1基因的表达,并且"机械伤害+Me JA"处理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机械伤害处理,推测机械伤害通过上调胶乳内源JA含量上调Hb GSK1基因的表达;机械伤害上调胶乳中Hb GSK1基因的表达,表明Hb GSK1蛋白可能参与橡胶树非生物胁迫响应;Me JA和ET处理上调胶乳中Hb GSK1基因的表达,表明Hb GSK1蛋白可能参与橡胶树JA和ET植物激素信号途径的调节。Me JA和ET处理均上调胶乳中Hb GSK1基因的表达,表明JA和ET对Hb GSK1基因的表达的调节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乙烯 巴西橡胶树 HbGSK1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龙州抗寒前哨点橡胶树苗圃系比区寒害调查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韦优 胡彦师 +4 位作者 周婧 张晓飞 杨志强 蔡海滨 罗培四 《中国热带农业》 2015年第6期16-20,27,共6页
我国热带北缘属非传统植胶区,低温寒害是发展天然橡胶生产必须面临的严重挑战和威胁之一。因此,要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和发展橡胶业,就必须开展以高产、抗逆性为重点的橡胶树选育种研究。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橡胶树抗寒高产选育种工作,... 我国热带北缘属非传统植胶区,低温寒害是发展天然橡胶生产必须面临的严重挑战和威胁之一。因此,要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和发展橡胶业,就必须开展以高产、抗逆性为重点的橡胶树选育种研究。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橡胶树抗寒高产选育种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性研究,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无性系进行抗寒鉴定并结合杂交育种,鉴定筛选出了一大批适合我国植胶区的抗寒高产无性系如93-114、GT1、五星Ⅰ3、天任31-45、云研77-2和云研77-4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害 植胶区 优良无性系 橡胶业 天然橡胶生产 热带北缘 广西龙州 日平均温度 日较差 月平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及现状分析 被引量:36
10
作者 金华斌 田维敏 史敏晶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98-104,共7页
巴西橡胶树是最重要的人工栽培产胶植物,天然橡胶产业是我国不可替代的民族产业。当前,我国植胶面积有限,天然橡胶的自给率严重不足,生产与消费极为不对称;劳动力成本提高伴随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下跌,胶工老龄化、胶工短缺现象日益严重,... 巴西橡胶树是最重要的人工栽培产胶植物,天然橡胶产业是我国不可替代的民族产业。当前,我国植胶面积有限,天然橡胶的自给率严重不足,生产与消费极为不对称;劳动力成本提高伴随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下跌,胶工老龄化、胶工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天然橡胶产业亟需结构性改革。本文综述了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概况,并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天然橡胶产业 结构性改革 割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标准胶包装线自动称重补料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文 马庆芬 +2 位作者 蒋汇川 樊军庆 张宝珍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29,共5页
设计了一套自动称重补料系统,由一次切胶模块、输送模块、二次切胶模块和投料模块构成;采用形状、质量均匀的标准胶块取代形状、质量各异的原始干燥胶块作为配重原料,通过胶块长度计量配重质量;针对各模块的功能要求及相互衔接设计了具... 设计了一套自动称重补料系统,由一次切胶模块、输送模块、二次切胶模块和投料模块构成;采用形状、质量均匀的标准胶块取代形状、质量各异的原始干燥胶块作为配重原料,通过胶块长度计量配重质量;针对各模块的功能要求及相互衔接设计了具体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最终可有效解决均匀切割和自动称重补料配重计量的技术难题,为实现标准胶打包过程的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标准胶 自动打包 自动称重 自动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标准胶包装自动输送线的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高平 马庆芬 +2 位作者 樊军庆 蒋汇川 张宝珍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97-103,共7页
为提升天然橡胶标准胶包装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劳动成本,设计了一条胶块的自动输送线,包括整体、关键组件结构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自动输送线由输送机构、质量检测及控制装置、方向控制装置和控制系统构成,包括动力... 为提升天然橡胶标准胶包装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劳动成本,设计了一条胶块的自动输送线,包括整体、关键组件结构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自动输送线由输送机构、质量检测及控制装置、方向控制装置和控制系统构成,包括动力、非动力、水平、上坡等各种形式辊线、传送带、拨轮、气缸等多种传送装置,以及控制模块,可完成胶包从干燥胶车、经称重台最终至打包机的自动输运。通过理论计算获得水平动力辊线、称重台、拨轮装置、水平上坡组合式动力输送带等关键组件的结构和性能参数并进行了校核。建立了由西门子PLC S7-200工控板、CPU、24V开关电源、编程缆线、电磁继电器、电机调速器、电子秤接收器等组成的硬件系统,通过编程、电路制作,将控制策略转化为PLC指令输入控制系统,实现输送线的自动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标准胶 包装 自动化输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橡胶抗寒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优 周婧 +4 位作者 张晓飞 黄丽君 高新生 罗培四 胡彦师 《中国热带农业》 2015年第4期21-24,共4页
选育橡胶抗寒品种是解决广西橡胶寒害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广西橡胶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广西橡胶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回顾广西橡胶抗寒育种途径和方法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广西橡胶抗寒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今后广西橡胶... 选育橡胶抗寒品种是解决广西橡胶寒害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广西橡胶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广西橡胶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回顾广西橡胶抗寒育种途径和方法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广西橡胶抗寒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今后广西橡胶抗寒育种工作重点和展望,旨在为广西橡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抗寒育种 育种成果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单作与间作种植模式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炳孙 冯家东 +1 位作者 王晶晶 王桂花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本研究在橡胶间作益智胶园与橡胶单作胶园内各建立1块30 m×70 m样地,进行表层土壤(0~10 cm)网格取样测定,并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间作益智胶园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橡胶单作胶... 本研究在橡胶间作益智胶园与橡胶单作胶园内各建立1块30 m×70 m样地,进行表层土壤(0~10 cm)网格取样测定,并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间作益智胶园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橡胶单作胶园,且两者土壤含水量均属弱变异性;间作益智胶园样地的空间变异格局呈明显的阶梯状且连续性较好,空间变异大,而橡胶单作胶园样地则呈现为大图斑分布,碎片化图斑较少,空间聚群少,空间变异小;间作益智胶园样地块金效应值大于橡胶单作胶园样地,且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这是由随机性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明间作是削弱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的重要因素;间作益智胶园样地和橡胶单作胶园样地在95%置信水平与相对均值允许误差5%条件下的合理采样数量分别为23、1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间作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黏剂对杯凝胶可塑度及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华强 段雯雯 +3 位作者 李文博 王岳坤 王洪振 辛振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8,95,共6页
以盐酸羟胺(HH)和OPRHAZ(OP) 2种恒黏剂对天然橡胶杯凝胶进行恒黏改性,制备恒黏橡胶。用门尼黏度仪、凝胶渗透色谱、华莱士塑性计分析盐酸羟胺和OPRHAZ对天然橡胶门尼黏度、相对分子质量、塑性初值(P0)和塑性保持率(PRI)的影响。实验结... 以盐酸羟胺(HH)和OPRHAZ(OP) 2种恒黏剂对天然橡胶杯凝胶进行恒黏改性,制备恒黏橡胶。用门尼黏度仪、凝胶渗透色谱、华莱士塑性计分析盐酸羟胺和OPRHAZ对天然橡胶门尼黏度、相对分子质量、塑性初值(P0)和塑性保持率(PRI)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 2~0. 6 phr的盐酸羟胺和0. 2~0. 6 phr的OPRHAZ都可以有效地将天然橡胶杯凝胶的门尼黏度控制在60以下,制备出恒黏胶的塑性初值(P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凝胶 盐酸羟胺 烷基酰肼化物 恒黏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TWC2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艳琼 黄兴 +5 位作者 吴伟怀 李锐 郑金龙 习金根 贺春萍 易克贤 《中国糖料》 2017年第6期17-22,共6页
为了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WC2菌株活性代谢物质的产量,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拮抗甘蔗赤腐病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TWC2菌株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 为了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WC2菌株活性代谢物质的产量,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拮抗甘蔗赤腐病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TWC2菌株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TWC2菌株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5 g/L麦芽糖,10 g/L果糖,10 g/L蛋白胨,10 g/L酵母浸出粉,1 g/L CaCl_2。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4℃,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起始pH 6.0~6.5,接种量7%,装液量40 mL/250 mL,发酵时间为48 h。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发酵液抑制甘蔗赤腐病菌的能力较优化前提高了3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发酵条件优化 甘蔗赤腐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TWC2诱导甘蔗抗病性相关防御酶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艳琼 吴伟怀 +5 位作者 黄兴 习金根 李锐 郑金龙 贺春萍 易克贤 《中国糖料》 2018年第3期13-16,共4页
为了探讨解淀粉芽孢杆菌TWC2诱导甘蔗抗病性机理,开发有效的生防制剂,采用比色法测定了解淀粉芽孢杆菌TWC2诱导甘蔗叶片后对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5种防... 为了探讨解淀粉芽孢杆菌TWC2诱导甘蔗抗病性机理,开发有效的生防制剂,采用比色法测定了解淀粉芽孢杆菌TWC2诱导甘蔗叶片后对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5种防御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TWC2处理后的甘蔗叶片CAT、POD、SOD、PAL、PPO比未处理的显著提高;MDA含量比未处理的显著降低;且经10倍稀释液处理的甘蔗叶片中防御酶活性最高,诱导植株抗病性效果最佳。喷施TWC2稀释液可促使甘蔗抗病相关酶活性升高,诱导甘蔗植株产生系统抗性。诱导抗性可能是TWC2防治甘蔗病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解淀粉芽孢杆菌 诱导抗病性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赤腐病菌拮抗细菌TWC2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效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艳琼 唐文 +8 位作者 吴伟怀 李乐 习金根 郑肖兰 李锐 郑金龙 黄兴 贺春萍 易克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61-68,共8页
由镰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引起的赤腐病是甘蔗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可导致甘蔗产量严重损失。为探求赤腐病有效的生防措施,从热带牧草台湾草叶片上分离到一株生防菌TWC2。经形态观察、16S r DNA序列分析和生... 由镰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引起的赤腐病是甘蔗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可导致甘蔗产量严重损失。为探求赤腐病有效的生防措施,从热带牧草台湾草叶片上分离到一株生防菌TWC2。经形态观察、16S r D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平板对峙试验结果发现,TWC2菌株对甘蔗赤腐病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香蕉黑星病菌(Macrophoma musae)、橡胶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柱花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甘蔗环斑病菌(Leptosphaeria sacchari)、王草茎点霉叶斑病菌(Phoma herbar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等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离体叶片接种试验发现,TWC2菌株对甘蔗赤腐病菌的抑制率达72.01%,盆栽试验与离体叶片接种结果一致,表明TWC2菌株对甘蔗赤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结论为开发甘蔗赤腐病生防方法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赤腐病 解淀粉芽孢杆菌 鉴定 生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黑穗病菌和赤腐病菌双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伟怀 杨先锋 +8 位作者 梁艳琼 汪全伟 郑金龙 郑肖兰 习金根 李锐 张驰成 贺春萍 易克贤 《中国糖料》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目前,针对甘蔗黑穗病菌与赤腐病菌单个病菌检测体系已相继建立,但是仍然未见两个病原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在本研究中,根据黑穗病菌交配型b E基因、甘蔗赤腐病菌特异性SCAR片段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在二者单一PCR检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并... 目前,针对甘蔗黑穗病菌与赤腐病菌单个病菌检测体系已相继建立,但是仍然未见两个病原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在本研究中,根据黑穗病菌交配型b E基因、甘蔗赤腐病菌特异性SCAR片段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在二者单一PCR检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可同时检测黑穗病菌和赤腐病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建立的双重PCR检测体系可从黑穗病菌与赤腐病菌样品中分别扩增出320 bp和442 bp的特异条带。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对混合模板黑穗病菌与赤腐病菌的最低检测水平量均为0.1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菌 甘蔗赤腐病菌 双重PCR 检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