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南固原枸杞开花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1
作者 罗术东 王彪 +3 位作者 褚忠桥 吴杰 杨文寿 张俊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156,共7页
为明确宁夏南部山区枸杞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以当地枸杞主栽品种"宁杞一号"为材料,于2008-2010年对枸杞的开花物候、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泌蜜规律、花粉胚珠比和杂交指数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宁杞1号单花花期一般为3 d左右... 为明确宁夏南部山区枸杞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以当地枸杞主栽品种"宁杞一号"为材料,于2008-2010年对枸杞的开花物候、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泌蜜规律、花粉胚珠比和杂交指数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宁杞1号单花花期一般为3 d左右,老眼枝花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七寸枝花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花后2 h开始散粉,但花粉在散粉前就具有活力,花后6 h活性最强,72 h时花粉基本散尽且残余花粉活力很低。花后27 h内,5 a生树七寸枝花粉活力高于同时期10 a生树的花粉活力,其他时间段花粉活力基本一致。柱头在松蕾期和花后3 h内均不具备可授性,花后3 h开始具有可授性,18~36 h达最强,36 h候后可授性逐渐下降,花后60 h时基本丧失可授性。一天当中,枸杞单花蜜量7:00最大,此后在蜜量上逐渐减少,但含糖量上升,到15:00以后蜜量开始出现回升趋势。七寸枝初花期的蜜量显著高于老眼枝,而5 a生七寸枝在盛花期的蜜量显著高于10 a生树。枸杞单花花粉量约为241 000粒,花粉胚珠比介于4 918~6 694之间,杂交指数(OCI)为5,因而可以断定枸杞的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类型,需要传粉媒介为其传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开花生物学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繁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食葵与油葵的开花生物学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昌盛 王彪 +3 位作者 李勇 岳孟 吴杰 罗术东 《中国蜂业》 2017年第10期15-17,23,共4页
为明确向日葵的开花生物学特性,选取2个品种的油葵(GE825和S31)与4个品种的食葵(NS006、JK103、JK1008和NS007)为材料,于2016年7月~8月间对向日葵单株开花进程、花冠的开花时间、花冠的深度与前端开口大小等花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为明确向日葵的开花生物学特性,选取2个品种的油葵(GE825和S31)与4个品种的食葵(NS006、JK103、JK1008和NS007)为材料,于2016年7月~8月间对向日葵单株开花进程、花冠的开花时间、花冠的深度与前端开口大小等花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向日葵花盘开花持续时间不等,平均为7~9天,花冠的开花时间为3天;同时,研究还发现,4种食葵(NS006、JK103、JK1008和NS007)的花冠深度分别为8.61、8.74、8.37和8.83 mm;前段开口大小则依次为3.79、3.34、3.27和4.17 mm。2种油葵(GE825和S31)的花冠深度分别为7.34和7.15 mm,前端开口大小则依次为3.15和3.22 mm。统计分析表明:油葵与食葵这两类葵花单花花期基本一致,但在花冠深度和花冠前端开口大小等花部特征上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开花生物学 花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蜂为设施辣椒授粉的授粉效果比较 被引量:29
3
作者 罗术东 王彪 +2 位作者 褚忠桥 柳萌 吴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1-386,共6页
蜜蜂授粉对开花植物的结实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蜜蜂授粉对异花授粉作物的授粉效果上,而对自花授粉植物的授粉效果鲜有报道。本研究以设施农业中主要的自花授粉作物—辣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意大利蜜蜂(意蜂)和小峰熊蜂(... 蜜蜂授粉对开花植物的结实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蜜蜂授粉对异花授粉作物的授粉效果上,而对自花授粉植物的授粉效果鲜有报道。本研究以设施农业中主要的自花授粉作物—辣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意大利蜜蜂(意蜂)和小峰熊蜂(熊蜂)为设施辣椒授粉时的出巢访花活动规律及其授粉效果,并初步估算了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两种蜂为辣椒授粉过程中的出巢访花活动规律研究表明:意蜂的出巢和工作起点温度均显著高于熊蜂,表明熊蜂每天可比意蜂多工作1.0-1.5 h。对不同蜂的授粉效果的研究表明:两种蜂授粉后的结实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三种授粉方式的坐果时间长短依次为自花授粉>意蜂授粉>熊蜂授粉;花后30 d三种授粉方式的单果重和果实长度差异显著,单果重依次为43.04、57.23和67.58 g,对应果实长度依次为17.41、19.14和20.28㎝。两种蜂授粉后的果实籽粒数(121.35和127.25粒)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后的105.40粒。研究表明意蜂和熊蜂可使单位面积自花授粉的设施辣椒增产6.62%和9.79%,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相应的,辣椒对两种蜂的依赖度D值分别为0.06和0.09,采用国际通用的生物经济的方法初步推算出这两种授粉方式在本世纪前十年每年均可使我国辣椒的经济效益得到可观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小蜂熊蜂 意大利蜜蜂 授粉行为 经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设施农业常用农药对2种熊蜂的毒效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廖秀丽 刘佳霖 +1 位作者 罗术东 吴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1-195,共5页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熊蜂,采用连续饲喂法测定5种常用农药对小峰熊蜂和红光熊蜂的毒力。小峰熊蜂48h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毒死蜱的毒性最强,其LC50值为1.982mg/L,其次为代森锰锌(3.167mg/L)、百菌清(263.319mg/L)、氟虫脲(297.480mg/L)和甲基...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熊蜂,采用连续饲喂法测定5种常用农药对小峰熊蜂和红光熊蜂的毒力。小峰熊蜂48h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毒死蜱的毒性最强,其LC50值为1.982mg/L,其次为代森锰锌(3.167mg/L)、百菌清(263.319mg/L)、氟虫脲(297.480mg/L)和甲基托布津(745.357mg/L)。红光熊蜂48h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毒力最强的是代森锰锌(1.039mg/L),其次是氟虫脲(137.780mg/L)、毒死蜱(177.992mg/L)和百菌清(224.256mg/L),甲基托布津(707.915mg/L)最低。借鉴中国现行农药对蜜蜂的毒力划分标准可知:代森锰锌对两种熊蜂均为高毒;毒死蜱对小峰熊蜂为高毒,对红光熊蜂为中等毒性;氟虫脲对红光熊蜂为中等毒性,其他药剂对两种熊蜂均为低毒。这说明不同药剂对不同熊蜂的毒力并不一致,杀虫剂对熊蜂的急性毒性不一定强于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峰熊蜂 红光熊蜂 农药 毒力测定 致死中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南瓜传粉昆虫密度对生境丧失的差异性响应 被引量:8
5
作者 谢正华 Jonathan Teichroew 安建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7-344,共8页
响应多样性理论认为不同传粉蜂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尺度和过程在时空上存在差异,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我国重要农林生态系统传粉蜂对环境胁迫的响应规律。试验以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南瓜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农田景观中自然半自然生境数... 响应多样性理论认为不同传粉蜂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尺度和过程在时空上存在差异,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我国重要农林生态系统传粉蜂对环境胁迫的响应规律。试验以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南瓜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农田景观中自然半自然生境数量和面积的变化梯度和离自然半自然生境的距离梯度选择南瓜样地,抽样调查南瓜样地内熊蜂密度和蜜蜂密度。解译卫星影像获取土地类型数据,分析熊蜂密度和蜜蜂密度同自然半自然生境面积百分率和耕地面积百分率的相关系数,在最大相关系数对应的空间尺度下探索蜜蜂密度和熊蜂密度对生境丧失的响应规律。研究发现,熊蜂密度随自然半自然生境面积百分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蜜蜂密度并不受自然半自然生境面积的影响。同时,熊蜂密度随耕地面积百分率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但蜜蜂密度不受耕地面积的影响。此外,熊蜂密度随离自然半自然生境的距离增加而显著下降,但蜜蜂密度不受距离作用的影响。由此可见,云南省文山州南瓜传粉熊蜂和蜜蜂多度对生境丧失表现出多样的响应规律。熊蜂和蜜蜂对生境丧失的差异性响应可能是保障该区域南瓜受粉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传粉者 熊蜂 蜜蜂 空间尺度 土地类型 响应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授粉产业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5
6
作者 吴杰 郭军 黄家兴 《中国蜂业》 2014年第12期51-55,共5页
世界上与人类食品密切相关的作物有三分之一以上属虫媒植物,作物通过昆虫授粉可以提高产量,改善果实、种子品质,提高后代的生活力。蜜蜂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是农作物最理想的授粉昆虫。本文结合国内外当前蜜蜂授粉产... 世界上与人类食品密切相关的作物有三分之一以上属虫媒植物,作物通过昆虫授粉可以提高产量,改善果实、种子品质,提高后代的生活力。蜜蜂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是农作物最理想的授粉昆虫。本文结合国内外当前蜜蜂授粉产业的研究进展情况,从蜜蜂授粉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政府部门对蜜蜂授粉产业支持及我国蜜蜂授粉产业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阐述,并对我国蜜蜂授粉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授粉 产业 农作物产量 生物学特性 虫媒植物 人类食品 昆虫授粉 种子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海藻糖与海藻糖酶的特性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秦加敏 罗术东 +1 位作者 和绍禹 吴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69,共7页
海藻糖作为昆虫的血糖,对昆虫的能量代谢、滞育、抗逆等具有重要作用。海藻糖酶是海藻糖代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酶类,特异性地将一分子海藻糖水解为两分子葡萄糖而被昆虫利用,其基因表达和酶活性与昆虫各项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本文从昆虫... 海藻糖作为昆虫的血糖,对昆虫的能量代谢、滞育、抗逆等具有重要作用。海藻糖酶是海藻糖代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酶类,特异性地将一分子海藻糖水解为两分子葡萄糖而被昆虫利用,其基因表达和酶活性与昆虫各项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本文从昆虫海藻糖与海藻糖酶的特性、代谢途径以及它们在昆虫体内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并对海藻糖和海藻糖酶在授粉昆虫方面的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海藻糖 海藻糖酶 能量代谢 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的优越性及经济贡献 被引量:9
8
作者 黄家兴 吴杰 高丽娇 《中国蜂业》 2013年第10X期26-29,共4页
近年数据显示全球授粉昆虫下降,特别是蜂群崩溃综合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简称CCD),而农作物对授粉昆虫需求量增加,引发全球授粉昆虫潜在不足的危机,世界各国授粉昆虫的保护受到高度重视。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农作物属于虫媒植物,... 近年数据显示全球授粉昆虫下降,特别是蜂群崩溃综合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简称CCD),而农作物对授粉昆虫需求量增加,引发全球授粉昆虫潜在不足的危机,世界各国授粉昆虫的保护受到高度重视。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农作物属于虫媒植物,人类食物中有30%以上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昆虫授粉的作物,Klein等研究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授粉 授粉昆虫 农作物生产 间接来源 花粉筐 虫媒植物 人类食物 蜂业发展 花粉栉 作物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病害的生物防治
9
作者 徐书法 《中国蜂业》 2012年第03X期66-66,共1页
生物防治技术(Biological Control)是应用动物、植物、微生物来抑制或杀伤致病菌、寄生虫等病敌害的病害防治技术。在蜜蜂饲养实践中,绝大多数饲养者会使用化学药物防治蜂病,这样会直接污染蜂产品和生态环境,并对蜜蜂生长发育造成不利... 生物防治技术(Biological Control)是应用动物、植物、微生物来抑制或杀伤致病菌、寄生虫等病敌害的病害防治技术。在蜜蜂饲养实践中,绝大多数饲养者会使用化学药物防治蜂病,这样会直接污染蜂产品和生态环境,并对蜜蜂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而采用生物防治办法则既可以有效防治蜂病,又可以生产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病害 蜂病 蜜蜂饲养 病害防治技术 药物防治 防治办法 小蜂螨 治螨 大蜂螨 应用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对成年意大利蜜蜂脑神经细胞致凋亡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艳艳 周婷 +3 位作者 Abebe Jenberie WUBIE 王强 代平礼 贾慧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目的】蜜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虫,但一直受到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的危害,该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蜜蜂脑神经细胞。本研究旨在明确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脑神经细胞致凋亡作用。【方法】利用亚致死剂量吡虫啉饲喂... 【目的】蜜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虫,但一直受到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的危害,该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蜜蜂脑神经细胞。本研究旨在明确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脑神经细胞致凋亡作用。【方法】利用亚致死剂量吡虫啉饲喂成年意大利蜜蜂,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1激活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脑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在对选取的脑部7个部位进行总体观测后,摄入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9.90 ng/蜜蜂)诱导成年意蜂工蜂脑神经细胞凋亡率随时间递增而增加,在处理9 d和12 d时,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Caspase-1阳性细胞率也随时间递增而增加,在处理3,6,9和12 d时,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凋亡率和Caspase-1阳性细胞率均表现出时间效应,且两者成正相关性。超微结构表明凋亡的神经细胞呈现凋亡和自噬双重特征,包括:细胞固缩、染色质浓缩、凋亡小体和自噬体出现;线粒体肿胀,有的被自噬泡包裹后进行线粒体自噬。【结论】本研究从细胞水平证实了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成年意蜂工蜂脑神经细胞具有致凋亡作用,并且其凋亡途径与Caspase-1和细胞自噬有关,这为利用细胞凋亡法评价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神经毒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新烟碱类杀虫剂 吡虫啉 细胞凋亡 自噬 Caspase依赖型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囊状幼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薇 薛菲 +4 位作者 Wubie Abebe Jenberie 黄家兴 国占宝 周婷 徐书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122,共6页
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 virus,SB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对蜂群危害极其严重,对我国本土蜂种的中华蜜蜂危害更甚。到目前为止,我国有20多个省发现中华蜜蜂感染此病,病害侵袭极其严重。由于该病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 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 virus,SB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对蜂群危害极其严重,对我国本土蜂种的中华蜜蜂危害更甚。到目前为止,我国有20多个省发现中华蜜蜂感染此病,病害侵袭极其严重。由于该病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我国部分省份的部分地区由于囊状幼虫病的大流行已经导致该地区中华蜜蜂饲养数量几乎为零,给当地的蜂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论文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流行规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害诊断方法和蜜蜂抗性机理四个方面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旨在为今后有效防控蜜蜂囊状幼虫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囊状幼虫病 诊断方法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颖颖 徐书法 +3 位作者 李薇 Abebe Jenberie WUBIE 国占宝 周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7,共9页
为明确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嗅觉形成中重要功能因子的信号转导通路,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中华蜜蜂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编码区,GenBank登录号为KC012595,命名为AccSNMP1。序列分... 为明确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嗅觉形成中重要功能因子的信号转导通路,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中华蜜蜂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编码区,GenBank登录号为KC012595,命名为AccSNMP1。序列分析表明,该编码区开放阅读框长1563bp,编码520个氨基酸,推测的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8.02kD和5.83。同源性比较发现,中华蜜蜂AccSNMP1与其他昆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同源性差异很大,在氨基酸水平上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SNMP基因一致性达99.2%,与熊蜂Bombus impatiens SNMP基因一致性达90.9%,而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SNMP基因一致性仅为22.7%。系统发育树显示中华蜜蜂与西方蜜蜂遗传距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AccSNMP1在触角中表达量最高,在足中表达量较高,与胸、腹、头(去除触角和喙)、喙中表达量相比差异显著(P<0.05)。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ASY-E1-AccSNMP1,经IPTG诱导,中华蜜蜂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高效表达。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ccSNMP1在中华蜜蜂体内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模式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四省区熊蜂中微孢子虫的自然感染率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文锋 李继莲 +3 位作者 SCHMID-HEMPEL Paul 吴杰 彭文君 安建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300,共6页
采用SSUrRNA基因序列检测鉴定方法,初步调查了甘肃、青海、四川、内蒙古26种1008只熊蜂的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及种类.结果表明:其中有16种210只被微孢子虫感染,感染率为20.8%,白背熊蜂和西伯熊蜂的微孢子虫感染率最高,红束熊蜂的感染率最低... 采用SSUrRNA基因序列检测鉴定方法,初步调查了甘肃、青海、四川、内蒙古26种1008只熊蜂的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及种类.结果表明:其中有16种210只被微孢子虫感染,感染率为20.8%,白背熊蜂和西伯熊蜂的微孢子虫感染率最高,红束熊蜂的感染率最低.内蒙古地区熊蜂微孢子虫的感染率最高,四川次之,甘肃与青海地区熊蜂的微孢子虫感染率最低.感染熊蜂的微孢子虫有熊蜂微孢子虫、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发现于鳞翅目卷叶蛾科寄主上的Nosema thomsoni.这说明微孢子虫对我国熊蜂的感染很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微孢子虫 SSUrRNA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中肠细菌群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慧茹 吴艳艳 +2 位作者 代平礼 王强 周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中肠细菌群落的影响,以期为杀虫剂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0.005,0.015和0.045 mg/L)的吡虫啉蔗糖溶液以及含... 【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中肠细菌群落的影响,以期为杀虫剂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0.005,0.015和0.045 mg/L)的吡虫啉蔗糖溶液以及含丙酮(0.03%)的糖水(空白对照)在实验室内饲喂刚出房的意大利蜜蜂,在饲喂3,6,9,12和15 d时分别取样。提取中肠细菌基因组DNA,采用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个处理组蜜蜂中肠细菌群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细菌序列分析表明,意大利蜜蜂中肠细菌主要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同一时间内各处理组间主要细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在实验室条件下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意大利蜜蜂中肠细菌群落结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生物安全性 吡虫啉 亚致死剂量 肠道菌群 下一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北京分离株VP1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薇 黄家兴 +4 位作者 Abebe Jenberie WUBIE 薛菲 国占宝 周婷 徐书法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502,共8页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VP1蛋白的分子进化特征及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8株CSBV北京分离株VP1蛋白的基因编码区。【结果】序列分析表明,VP1蛋白基因编码区开放阅读框长945 ...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VP1蛋白的分子进化特征及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8株CSBV北京分离株VP1蛋白的基因编码区。【结果】序列分析表明,VP1蛋白基因编码区开放阅读框长945 bp,编码315个氨基酸,推测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5.42 kDa和9.23,具有亲水性和免疫原性。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不同年份CSBV北京分离株VP1蛋白氨基酸序列间差异较小,仅个别氨基酸存在差异。北京分离株与辽宁分离株及越南分离株VP1核苷酸序列一致性达93%,与印度及韩国分离株VP1核苷酸序列一致性达92%,与英国分离株VP1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最低,为88%。序列分析同时表明,CSBV北京分离株VP1蛋白序列存在特有的序列特征,同其他地区分离株比较,北京分离株VP1蛋白序列中存在着氨基酸的插入突变。序列替换率分析表明,亚洲型分离株间序列替换率低于亚洲分离株与欧洲分离株间的替换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ASY-E1-VP1,经IPTG诱导,CSBV VP1蛋白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LysS菌株中表达。【结论】本研究提示CSBV不同分离株基因序列存在变异,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SBV致病性分化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囊状幼虫病毒 VP1蛋白 系统进化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中国西方蜜蜂蜂群损失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之光 陈超 +2 位作者 郭海坤 吕丽萍 石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05-3012,共8页
近年,欧洲和北美地区相继出现蜜蜂蜂群崩溃(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现象,蜂业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蜜蜂蜂群损失情况调查与分析。基于此,探讨近4年我国主要西方蜜蜂饲养省份蜂群损失情况,并对损失量、损失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近年,欧洲和北美地区相继出现蜜蜂蜂群崩溃(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现象,蜂业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蜜蜂蜂群损失情况调查与分析。基于此,探讨近4年我国主要西方蜜蜂饲养省份蜂群损失情况,并对损失量、损失原因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欧盟政府间合作框架(COST)下项目—Co Loss(Prevention of honey bee COlony LOSSes)项目组提供的国际统一的标准调查表格,利用R语言在RStudio环境下开展全部的统计分析工作,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调查数据的相关性及因变量为非正态分布的非独立数据。调查我国12个主要西方蜜蜂饲养省份的蜂群越冬死亡损失情况。2009—2013年蜂群平均损失率为8.9%,损失比例同比低于欧洲和北美国家和地区的蜂群损失率,在可接受范围内。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显著影响蜜蜂蜂群损失的因素有:巢脾使用时间及蜂王因素。我国蜂群损失率较低,大部分损失症状不属于CCD。CCD现象在我国尚未确认发生。加强蜂螨及其他病害的防治工作,增加更新巢脾频率,监控蜂王在蜂群中的表现及增加换王次数等可以有效控制蜂群越冬损失率。结果对明确我国蜂群是否受蜜蜂蜂群崩溃症状现象影响提出了明确的解释,对蜂群损失的防控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蜂群损失率 蜜蜂蜂群崩溃症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搭载蜜蜂精液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军 石巍 +2 位作者 丁桂玲 吕丽萍 刘之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720,共4页
利用返回式科学卫星搭载蜜蜂精液,返回地面后给处女蜂王进行人工授精。初步结果表明:航天搭载精液的精子活力和SP1代蜂王的成活率均比对照组低;SP2及SP3代蜂王的后代工蜂在形态学上发生了明显变异,其中不利变异较多;未发现有利变异及综... 利用返回式科学卫星搭载蜜蜂精液,返回地面后给处女蜂王进行人工授精。初步结果表明:航天搭载精液的精子活力和SP1代蜂王的成活率均比对照组低;SP2及SP3代蜂王的后代工蜂在形态学上发生了明显变异,其中不利变异较多;未发现有利变异及综合性状较好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精液 航天搭载 形态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mab-21基因序列分析及表达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菲 吴鹏杰 +4 位作者 李雨时 王秀红 国占宝 徐书法 吴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72-1080,共9页
【目的】探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Male abnomal 21(mab-21)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性及染螨条件下mab-21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中华蜜蜂mab-21的基因编码区;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中... 【目的】探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Male abnomal 21(mab-21)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性及染螨条件下mab-21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中华蜜蜂mab-21的基因编码区;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中华蜜蜂mab-21在不同发育时期(新出房蜂、哺育蜂、守卫蜂及采集蜂)工蜂头部中mRNA的表达量以及接种大蜂螨Varroa destructor前后mab-2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克隆获得中华蜜蜂mab-21c DNA,命名为Accmab21(Gen Bank登录号KR000001)。序列分析显示,该编码区开放阅读框长为1 098 bp,编码365个氨基酸,推测的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1.63 k D和8.53。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中华蜜蜂mab-21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mab-21、小蜜蜂Apis florea mab-21和熊蜂Bombus impatiens mab-21聚成一支。该基因在中华蜜蜂工蜂的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其中哺育蜂阶段显著高于新出房蜂、守卫蜂和采集蜂(P<0.05)。接种大蜂螨后,哺育蜂和守卫蜂中mab-21基因的表达下降显著(P<0.05);而在新出房蜂和采集蜂中表达量变化不显著。【结论】该基因可能与中华蜜蜂抗螨行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mab-21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差异表达 抗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特色蜜源植物——苦豆子的分布与利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术东 王彪 +3 位作者 祁文忠 安建东 褚忠桥 苏萍 《中国蜂业》 2009年第7期11-13,共3页
苦豆子是我国西北广泛分布的一种野生植物。在医学和农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西北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一种非常重要的蜜粉源植物,但在我国鲜有报道。本文从苦豆子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群落特征、开花习性与泌蜜规... 苦豆子是我国西北广泛分布的一种野生植物。在医学和农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西北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一种非常重要的蜜粉源植物,但在我国鲜有报道。本文从苦豆子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群落特征、开花习性与泌蜜规律等方面介绍了其与蜂业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以宁夏苦豆子为例说明了苦豆子花期蜂群管理注意事项,为进一步开发西北特色蜜源植物——苦豆子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源植物 苦豆子 分布 蜂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花粉抗化学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定利 孙丽萍 +4 位作者 庞杰 徐响 杜夏 王馨 葛苗苗 《中国蜂业》 2013年第Z1期44-47,共4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蜂花粉具有显著的保肝功效,国内外学者已对此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蜂花粉及活性成分对化学性肝损伤(四氯化碳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氨基半乳糖诱导肝损伤)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 近年来研究发现蜂花粉具有显著的保肝功效,国内外学者已对此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蜂花粉及活性成分对化学性肝损伤(四氯化碳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氨基半乳糖诱导肝损伤)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 保肝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