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甘蔗生长中期主要病虫害发生与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毅杰 段维兴 +5 位作者 黄志 王泽平 李文教 韦开军 陆文娟 林善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27-131,共5页
为明确广西蔗区病虫害的发生及对病害的抗性,2015年在生长中期对8个蔗区11个甘蔗主栽品种的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并对黑穗病和花叶病的田间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螟害枯心率为0.00%~38.55%,其中桂柳2号宿根蔗和柳城05-136新植蔗在北... 为明确广西蔗区病虫害的发生及对病害的抗性,2015年在生长中期对8个蔗区11个甘蔗主栽品种的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并对黑穗病和花叶病的田间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螟害枯心率为0.00%~38.55%,其中桂柳2号宿根蔗和柳城05-136新植蔗在北海发生最严重,枯心率分别达到38.55%和37.66%。黑穗病发生率为0.00%~24.89%,所有调查品种宿根蔗黑穗病发生均较新植蔗严重。ROC22对黑穗病的抗性最差,表现为中感;桂柳2号次之,宿根蔗发病率为7.45%,鉴定为抗病,其余9个品种均为高抗。目前广西蔗区甘蔗花叶病发生较轻,花叶病发生率为0.39%~7.73%。ROC22、桂糖42号和桂柳2号对花叶病表现为中抗,其余8个品种均为抗病。南宁和北海蔗区螟虫发生较为严重,甘蔗生长前期对螟虫抗性的田间评价体系有待建立。ROC22对黑穗病抗性最差,其余品种较好。广西蔗区花叶病发生较轻。黑穗病和花叶病的田间抗性准确评价有待多年多点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枯心苗 黑穗病 花叶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区试品种生长前期对螟虫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毅杰 段维兴 +4 位作者 王泽平 黄诚华 潘雪红 魏吉利 林善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8-593,共6页
【目的】明确广西各区试点的甘蔗螟虫为害情况及品种抗性,为品种合理布局和螟虫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在甘蔗生长前期对广西6个区试点的螟害发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发生程度,利用枯心指数划分的抗性标准和聚类分析的方... 【目的】明确广西各区试点的甘蔗螟虫为害情况及品种抗性,为品种合理布局和螟虫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在甘蔗生长前期对广西6个区试点的螟害发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发生程度,利用枯心指数划分的抗性标准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品种的田间抗性综合评价。【结果】各区试点螟害枯心率0~30.60%,枯心指数0~100.00,南宁试点的螟害发生率最高。参试品种中,未发现抗螟虫品种,中感(MS)品种6个,占50%;感虫(S)品种4个,占33%;高感(HS)品种2个,占17%。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与参试甘蔗品种的抗性表现一致。【结论】螟虫在不同区试点的发生程度差别明显,参试品种之间存在显著抗性差异,且新植蔗的螟害发生情况较宿根蔗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螟虫 抗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家系的遗传测定与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唐仕云 杨荣仲 +8 位作者 王伦旺 张保青 邓宇驰 杨翠芳 周珊 贤武 谭芳 谭宏伟 杨丽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2-479,共8页
以2013—2014年配制的108个甘蔗常用组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新1宿家系试验。通过测定家系新植和宿根的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锤度及新植丛重、新植锤重性状,分析各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估计性状的遗传参数,并进行了家系的综合指数选择。... 以2013—2014年配制的108个甘蔗常用组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新1宿家系试验。通过测定家系新植和宿根的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锤度及新植丛重、新植锤重性状,分析各性状的遗传变异及估计性状的遗传参数,并进行了家系的综合指数选择。结果表明:除宿根丛有效茎数之外,其他所有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植蔗的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的广义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均高于宿根蔗的。新植蔗和宿根蔗的锤度的广义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新植家系的性状相关分析中,只有锤重与丛重之间,表型和遗传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综合指数选择,选出了湛蔗74–141×CP72–1210、桂糖05–3084×粤糖91–976、云蔗02–588×ROC22、福农39号×桂糖03–1229、桂糖02–901×桂糖03–2357、桂糖05–2743×桂糖03–1229、桂糖92–66×ROC22、德蔗93–88×ROC22、桂糖05–3445×桂糖03–2309、粤糖00–319×CP72–1210、桂糖03–3089×ROC22、粤糖91–976×CP84–1198、粤辐90–95×CP72–1210、云蔗99–601×桂糖00–122、粤糖00–236×ROC22共15个优良家系,入选家系的丛重和锤重的遗传增益较大;综合指数选择与以锤重单性状选择的结果不完全相同,秩次相关系数为0.748,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家系 遗传参数 指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宿根甘蔗黄化病现状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罗霆 吴建明 +9 位作者 邓宇驰 翁梦苓 梁宏卫 范业赓 周慧文 丘立杭 陈荣发 闫海锋 黄诗伟 周忠凤 《甘蔗糖业》 2021年第1期68-73,共6页
甘蔗宿根黄化病是近10余年发现的一种无病原菌感染的生理性病害,对甘蔗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逐渐成为影响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且有逐年加重趋势。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仅见广西发生宿根甘蔗生理性黄化病,对其病因存在多种解释,但... 甘蔗宿根黄化病是近10余年发现的一种无病原菌感染的生理性病害,对甘蔗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逐渐成为影响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且有逐年加重趋势。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仅见广西发生宿根甘蔗生理性黄化病,对其病因存在多种解释,但尚未明确,也未找到高效的复绿措施解决生产上日益严重的黄化病情。本研究开展了广西宿根甘蔗生理性黄化病现状调查,对发病点的地理位置、土壤性质、连作和轮作情况及病因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早日实现甘蔗宿根黄化病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宿根黄化病 土壤性质 病因分析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林 刘晓静 庞华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25-28,共4页
[目的]综合评价甘蔗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合广西蔗区种植的甘蔗新品种。[方法]以广西主栽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CK_1)和新台糖16号(CK_2)为对照,于2009—2010年对10个参试甘蔗品种在南宁、柳州、河池、百色、贺州、来... [目的]综合评价甘蔗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合广西蔗区种植的甘蔗新品种。[方法]以广西主栽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CK_1)和新台糖16号(CK_2)为对照,于2009—2010年对10个参试甘蔗品种在南宁、柳州、河池、百色、贺州、来宾、龙州和合浦8个区试点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新材料的比较试验,对其综合性状进行评价。[结果]10个参试品种中,桂糖02-281和桂糖03-2357的蔗茎产量表现突出,分别比对照CK_1增产18.76%和7.46%,比对照CK_2增产26.17%和14.16%;蔗糖分表现最佳的为桂糖03-1403,分别比CK_1和CK_2高1.15%和1.10%;桂糖02-281、桂糖03-2357、桂糖03-1403、桂糖02-1156的含糖量均比对照高5.00%以上。参试材料中,柳城04-12的产量分别比CK_1和CK_2减产10.85%和5.29%,含糖量分别比CK_1和CK_2减少10.70%和3.10%,表现较差。[结论]桂糖02-281在2009—2010年区域试验中综合表现最优,具有高产、稳产、宿根性好、有效茎数多等特性,适宜在广西不同蔗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产量 含糖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斐济甘蔗品种桂斐1号在广西的试验表现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昔辉 张荣华 +4 位作者 周会 杨柳 区惠平 李冬梅 李廷化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11期42-43,64,共3页
[目的]了解斐济引进甘蔗品种桂斐1号在广西的生产表现。[方法]通过对斐济甘蔗品种桂斐1号(组培苗1代种)进行1年的新植大田试验。[结果]桂斐1号的株高、茎径等与主栽品种ROC22相当,而单位面积有效茎数、产量、糖分均高于ROC22。[结论]桂... [目的]了解斐济引进甘蔗品种桂斐1号在广西的生产表现。[方法]通过对斐济甘蔗品种桂斐1号(组培苗1代种)进行1年的新植大田试验。[结果]桂斐1号的株高、茎径等与主栽品种ROC22相当,而单位面积有效茎数、产量、糖分均高于ROC22。[结论]桂斐1号是一个中熟、高产、高糖、抗黑穗病强、分蘖力强、成茎率高及极易脱叶的优良品种,建议后续在宿根性、适应性和产量、糖分上进行更为深入的试验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桂斐1号 抗黑穗病 分蘖力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特派员视角下甘蔗产业科技扶贫的建议与思考——以广西河池市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邓宇驰 韦国旺 +3 位作者 黄新宝 贤武 经艳 谭芳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12期55-58,共4页
蔗糖业是河池市的支柱产业,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甘蔗产业扶贫是河池市脱贫攻坚的主要形式之一。笔者基于多年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经验与成效,从河池市贫困村甘蔗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剖析甘蔗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 蔗糖业是河池市的支柱产业,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甘蔗产业扶贫是河池市脱贫攻坚的主要形式之一。笔者基于多年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经验与成效,从河池市贫困村甘蔗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剖析甘蔗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思考,为甘蔗产业科技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产业 科技脱贫 科技特派员 河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对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泽平 许焕明 +3 位作者 陆志林 许云科 农树法 邓宇驰 《中国糖料》 2017年第4期68-70,78,共4页
通过笔者近三年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以大新县为实例来剖析广西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总结"双高"基地建设的意义,探讨科技特派员在广西区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中的服务方式,并且就"二次... 通过笔者近三年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以大新县为实例来剖析广西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总结"双高"基地建设的意义,探讨科技特派员在广西区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中的服务方式,并且就"二次创业"时期下如何发挥多方联动作用提出"科技支撑、政府引导、糖企投入、蔗农自助、资本参与"的几点意见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科技特派员 “双高”基地 “二次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卢星高 甘崇琨 +6 位作者 范业赓 丘立杭 陈荣发 黄杏 周慧文 李杨瑞 吴建明 《中国糖料》 2019年第1期76-80,共5页
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建设实施,对加快甘蔗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做出很大贡献。甘蔗种苗工厂化生产是甘蔗生产必经之路,我国种苗工厂化生产还处于探索阶段,与国外先进甘蔗生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异。本文从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产... 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建设实施,对加快甘蔗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做出很大贡献。甘蔗种苗工厂化生产是甘蔗生产必经之路,我国种苗工厂化生产还处于探索阶段,与国外先进甘蔗生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异。本文从广西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产生背景和建设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甘蔗良种推广体系还需完善,甘蔗良种推广模式不健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度相对滞后、缺乏育繁推一体化、供种能力严重不足。提出的发展措施是:进一步完善甘蔗良种繁育基地经费预算、申报、考核制度,加强甘蔗良种田间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完善甘蔗新品种推广模式,探索甘蔗健康种苗工厂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双高糖料蔗基地 良种繁育 健康种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第四轮集成示范甘蔗新品种在广西金光农场的表现与种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凤良 雷崇华 +3 位作者 王伦旺 李廷化 邓宇驰 李杨瑞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19-25,共7页
为了解国家第四轮集成示范甘蔗新品种在广西金光农场的种性表现,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于2013~2014年在金光农场对来自广西、云南、福建和广东等省区的9个甘蔗新品种进行1年新植1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2号平均蔗... 为了解国家第四轮集成示范甘蔗新品种在广西金光农场的种性表现,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于2013~2014年在金光农场对来自广西、云南、福建和广东等省区的9个甘蔗新品种进行1年新植1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2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10.5 t/hm^2,比对照种ROC22增产0.3%;产糖量16.36 t/hm^2,比ROC22增产4.9%;11月至翌年1月平均蔗糖分为14.81%,比ROC22高0.65个百分点。桂糖31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12.9 t/hm^2,比对照种ROC22增产2.4%;产糖量16.06 t/hm^2,比ROC22增产2.9%;11月至翌年1月平均蔗糖分为14.23%,比ROC22高0.03个百分点。这2个品种表现出明显的高产、高糖特性,在宿根性、抗病虫性、抗旱能力和抗机械碾压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种ROC22,其中的桂糖31号抗倒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种ROC22,可在金光农场和其他同类型蔗区推广种植。桂柳2号和福农41号可作为宿根性好的高糖品种进一步用于试验示范,但应注意防治黑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金光农场 比较试验 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扦插快繁技术在甘蔗健康种苗繁育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爱兰 邓宇驰 +7 位作者 罗霆 陈用 韦宏锤 周忠凤 范业赓 周慧文 陈荣发 吴建明 《甘蔗糖业》 2023年第1期26-34,共9页
健康种苗是保持良种的优良种性、减少病虫害发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由于其生产成本高、栽培条件要求严格等问题而导致推广应用缓慢。本团队在国内首次提出扦插技术应用于甘蔗健康种苗良种繁育的设想,为进一步验证扦插技术的可行性及其... 健康种苗是保持良种的优良种性、减少病虫害发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由于其生产成本高、栽培条件要求严格等问题而导致推广应用缓慢。本团队在国内首次提出扦插技术应用于甘蔗健康种苗良种繁育的设想,为进一步验证扦插技术的可行性及其优势,设置原苗、剪主茎、扦插3个处理,研究了扦插技术下甘蔗健康种苗1年新植2年宿根的表现,综合分析扦插栽培模式的整体效果和收益,为扦插技术在甘蔗健康种苗快速繁育上的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甘蔗健康种苗原苗剪去主茎后分蘖率显著提高,有效茎数显著增加,产量无显著影响;扦插处理的有效茎数显著多于其他处理,由于生长时间短导致新植蔗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各处理宿根产量无显著差异;“剪主茎+扦插”栽培模式的新植产量(66.07 t/hm^(2))略低于原苗处理(69.89 t/hm^(2)),第1年、第2年宿根产量与原苗处理互有高低,但差异不大,3年的总产量(274.05 t/hm^(2))与原苗处理(277.09 t/hm^(2))相当。新植时,“剪主茎+扦插”栽培模式可比原苗种植节约生产成本10505元/hm^(2),但产值减少1987元/hm^(2),合计增加收益8518元/hm^(2);综合新植和宿根共3年计算,共增加收益8924元/hm^(2)。因此,综合判断认为扦插可应用于甘蔗健康种苗快繁。该技术可节省健康种苗的购买生产费用,从而节约甘蔗健康种苗繁育生产成本,增加收益;在采用合理的扦插和栽培技术情况下,甘蔗产量和收益将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该技术,对促进甘蔗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良种更新换代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扦插 健康种苗 宿根 良种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的表现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伦旺 李廷化 +5 位作者 黄海荣 李翔 余凤良 经艳 谭芳 唐仕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8-29,40,共3页
为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的种性表现,于2009—2011年在金光农场蔗区进行2年新植2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2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21.4 t/hm2,比对照种ROC22增产5.4%;含糖量19.03 t/hm2,比ROC22增产8.9%;11月至... 为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的种性表现,于2009—2011年在金光农场蔗区进行2年新植2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2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21.4 t/hm2,比对照种ROC22增产5.4%;含糖量19.03 t/hm2,比ROC22增产8.9%;11月至翌年2月平均蔗糖分为15.68%,比ROC22高0.50个百分点。该品种表现高产、高糖,宿根性强,抗病虫性、抗旱能力和抗机械碾压能力优于对照种ROC22,适宜在金光农场蔗区和其他同类型蔗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桂糖32号 金光农场 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左市甘蔗主要品种应用现状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赖振光 吴建明 +5 位作者 凌中华 王伦旺 张胜忠 刘晓婷 张华伟 邓宇驰 《甘蔗糖业》 2024年第2期22-32,共11页
为全面地了解崇左蔗区的甘蔗主要品种应用现状,为产业工作者制定相关政策、开展相关研究等提供参考,研究分析了崇左市甘蔗主产县(区)的近6个榨季甘蔗生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引导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 为全面地了解崇左蔗区的甘蔗主要品种应用现状,为产业工作者制定相关政策、开展相关研究等提供参考,研究分析了崇左市甘蔗主产县(区)的近6个榨季甘蔗生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引导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崇左市蔗区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桂糖42号等高产高糖良种的应用程度进一步提升,提高了蔗农和制糖企业的效益,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多元化不足、脱毒种苗应用较少、机收水平低等问题。建议继续加强支持甘蔗产业稳定发展,加强区域性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脱毒种苗的生产以及良种繁育技术的研发应用;开展针对性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以重点提升蔗区主栽品种的生产表现,进一步发挥良种效应;加强适应不同地形地貌收割机械的研发、宜机收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多途径措施提升蔗区机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崇左 区域性良种 早熟高糖 宿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冬梅 黄冬梅 +8 位作者 张小秋 颜梅新 王泽平 覃振强 雷敬超 苏柳颖 陆衫羽 张保青 宋修鹏 《甘蔗糖业》 2021年第3期26-31,共6页
甘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广西的支柱产业。而甘蔗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给甘蔗的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广西蔗区主要病害(黑穗病、梢腐病)发生严重且遭受新病害白条病的威胁,全区螟虫发生严重而其它虫害区域性发生为害,近年来受到草地贪夜蛾入... 甘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广西的支柱产业。而甘蔗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给甘蔗的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广西蔗区主要病害(黑穗病、梢腐病)发生严重且遭受新病害白条病的威胁,全区螟虫发生严重而其它虫害区域性发生为害,近年来受到草地贪夜蛾入侵为害。蔗区虫害的发生常诱导病害发生,且病虫害发生受到广西区内气候的影响。因此,需从工作措施和技术措施着手,在各阶段全面做好病虫害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甘蔗 病虫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8份国外引进甘蔗品种(系)宿根性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玉新 段维兴 +5 位作者 张保青 杨翠芳 高轶静 周珊 张革民 李翔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4-570,共7页
【目的】了解国外引进甘蔗种质的宿根蔗特性,为筛选宿根性强、高产高糖、综合性状优的亲本提供依据。【方法】以ROC22为对照,对138份引进品种(系)(美国79份、法国49份、菲律宾10份)第二年宿根株高、茎径、单茎重、锤度、有效茎数和黑穗... 【目的】了解国外引进甘蔗种质的宿根蔗特性,为筛选宿根性强、高产高糖、综合性状优的亲本提供依据。【方法】以ROC22为对照,对138份引进品种(系)(美国79份、法国49份、菲律宾10份)第二年宿根株高、茎径、单茎重、锤度、有效茎数和黑穗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3个国家品种(系)宿根蔗综合农艺性状优劣比较为美国>法国>菲律宾;有30个品种(系)感染黑穗病,占参试材料的21.7%,平均感病率大小依次为法国>美国>菲律宾;根据农艺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包括ROC22在内的139份材料可以分为3个大类群,6个亚类群及7个小类群;第Ⅲ类群的A2和B亚群整体表现优于其他类群品种(系)。【结论】美国品种(系)CP89-176、CP51-21、CP88-1834和CP67-412、法国品种(系)FR93-774和FR97-164、菲律宾品种(系)VMC71-39等宿根农艺性状表现突出,可考虑作为高产高糖、强宿根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引种 宿根蔗 黑穗病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健康组培苗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为中 范业赓 +2 位作者 刘红坚 翁梦苓 许树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0-32,共3页
为了研究甘蔗健康种苗后代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以ROC22和桂糖35号脱毒健康种苗第1代种茎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研究甘蔗健康第2至第3代新植及其宿根蔗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与其供体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ROC22和桂糖35... 为了研究甘蔗健康种苗后代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以ROC22和桂糖35号脱毒健康种苗第1代种茎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研究甘蔗健康第2至第3代新植及其宿根蔗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与其供体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ROC22和桂糖35号脱毒处理的分蘖率、发株率和每667 m2有效茎数均高于对照;但参试品种脱毒处理的茎径均小于对照,桂糖35号脱毒处理的茎径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两个参试品种脱毒处理的每667 m2有效茎数、株高和每667 m2产量与对照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表明:ROC22和桂糖35号茎尖脱毒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并不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健康种苗 农艺性状 田间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固氮菌Klebsiella sp.120对甘蔗光合特性和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邢永秀 莫遥 +3 位作者 罗丽静 魏春燕 杨丽涛 李杨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7-474,共8页
【目的】甘蔗是最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生物量大,产量高,但大量氮肥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甘蔗的种植成本,而且对农田环境造成了污染。发挥与甘蔗联合固氮的生物固氮菌的作用,是降低甘蔗氮肥施用量的方法之一。Klebsiella sp.120是从广西种... 【目的】甘蔗是最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生物量大,产量高,但大量氮肥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甘蔗的种植成本,而且对农田环境造成了污染。发挥与甘蔗联合固氮的生物固氮菌的作用,是降低甘蔗氮肥施用量的方法之一。Klebsiella sp.120是从广西种植的甘蔗体内分离到的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为了探讨该菌对甘蔗的促生效应及其在甘蔗上的应用潜能,本文研究了接种该固氮菌对甘蔗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桶栽方法,在甘蔗的分蘖期用接种菌株淋浇4个不同甘蔗品种的根际,在处理后的30 d和60 d取样分析该菌对甘蔗的光合生理和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菌株对4个甘蔗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处理30 d后,淋浇固氮菌处理的甘蔗品种ROC22的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比对照增加23%。另外3个甘蔗品种(B8、GT21和GT28)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一定的提高,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处理30 d后,只有ROC22和B8品种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且ROC22品种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处理60 d后,4个甘蔗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处理30 d,而且各品种接种处理均高于对照,其中以对ROC22和GT21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达到了显著水平。接种处理对不同甘蔗品种的营养元素含量影响不同,接种处理对4个甘蔗品种叶片中的氮元素含量有促进作用,其中对ROC22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接种处理比对照增加59.8%。接种固氮菌对甘蔗叶片磷和钾元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接种固氮菌对4个甘蔗品种叶片的铁、锰元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ROC22叶片中的锌含量及ROC22和B8叶片中的铜含量接种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结论】接种Klebsiella sp.120固氮菌对甘蔗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与甘蔗品种有关,其中对ROC22品种的促生效果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固氮菌株Klebsiella sp.120在甘蔗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联合固氮菌 光合特性 矿质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茎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9号的选育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伦旺 李廷化 +5 位作者 唐仕云 李翔 黄海荣 经艳 谭芳 邓宇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3,共3页
为给广西蔗糖业提供优良的甘蔗新品种,以粤糖93/159为母本、ROC22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育种,经过"五圃制"选育程序和广西2年新植1年宿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育成高产、高糖、宿根性好的大茎甘蔗新品种桂糖39号,于2012年3... 为给广西蔗糖业提供优良的甘蔗新品种,以粤糖93/159为母本、ROC22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育种,经过"五圃制"选育程序和广西2年新植1年宿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育成高产、高糖、宿根性好的大茎甘蔗新品种桂糖39号,于2012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9号平均产蔗量97.2 t/hm2,较对照新台糖22和新台糖16分别增产5.3%和11.2%;11月至翌年2月的平均蔗糖分为14.07%,比新台糖22高0.05%,比新台糖16低0.02%;平均含糖量为14.02 t/hm2,比对照新台糖22和新台糖16分别增加9.1%和10.4%。该新品种适宜在广西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地和水田蔗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大茎丰产 桂糖39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无根试管苗移栽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和POD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业赓 陈忠良 +2 位作者 刘红坚 何为中 莫磊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7,31,共4页
以新台糖22号(ROC22)甘蔗无根试管苗为材料,将其移栽至苗圃中,对其生根过程中根发生情况以及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二氢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突破表皮的时间为4~6d... 以新台糖22号(ROC22)甘蔗无根试管苗为材料,将其移栽至苗圃中,对其生根过程中根发生情况以及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二氢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突破表皮的时间为4~6d.6d时80%幼苗长出可见根。内源激素IAA、ABA、ZR的含量在根原基诱导阶段逐步上升(0~2d);在根原基形成阶段逐渐下降,并处于较低水平(2~4d);在根突破表皮前后又逐渐升高(4~8d)。POD活性在根原基诱导阶段逐渐下降:根原基形成阶段波动很大,出现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根突破表皮前活性降低,根生长阶段处于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无根试管苗 内源激素 过氧化物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优良新品种(系)的黑穗病抗性鉴定 被引量:16
20
作者 高轶静 张革民 +7 位作者 张荣华 宋焕忠 罗霆 段维兴 贤武 廖江雄 周会 游建华 《中国糖料》 2013年第2期25-26,29,共3页
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对5个常用亲本和近年选育的5个甘蔗新品种(系)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同时采用针刺法对其中4个常用亲本品种(系)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接种,只有ROC25表现为高抗,桂糖29号和桂糖02-963表现为中等,桂糖02-115... 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对5个常用亲本和近年选育的5个甘蔗新品种(系)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同时采用针刺法对其中4个常用亲本品种(系)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接种,只有ROC25表现为高抗,桂糖29号和桂糖02-963表现为中等,桂糖02-1156、桂糖33号、桂糖21号和桂糖02-649表现为感病,粤糖93-159、桂糖11号和ROC22号表现为高感;采用针刺法接种,桂糖21号、ROC25、粤糖93-159和桂糖11号全部表现为高感。该结果为新品种的推广和杂交亲本的选用提供依据,并探讨了不同接种方式在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 抗性鉴定 浸渍接种 针刺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