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Kriging模型的发动机活塞低周疲劳可靠性分析
1
作者 李卫 李连升 +1 位作者 杜尊峰 樊涛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39,共9页
低周疲劳是发动机活塞的典型失效模式,为研究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对活塞低周疲劳可靠性的影响,提高可靠性分析效率,基于Polynomial-Chaos-based Kriging(PC-Kriging)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构建了一种新的可靠性... 低周疲劳是发动机活塞的典型失效模式,为研究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对活塞低周疲劳可靠性的影响,提高可靠性分析效率,基于Polynomial-Chaos-based Kriging(PC-Kriging)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构建了一种新的可靠性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以某型柴油发动机活塞组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热-机耦合分析建立活塞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关键尺寸、材料属性及载荷的不确定性,运用该方法对活塞进行了低周疲劳可靠性分析。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类型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效率更高,仅需要有限元计算20+93次,当活塞的期望设计寿命为1.4×10^(4)时,其疲劳失效概率为1.053%;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活塞高度、活塞直径、材料弹性模量和疲劳计算模型参数对可靠性的影响较大,分析结果可为活塞的可靠性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可靠性 活塞 PC-Kriging模型 学习函数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强化内燃机波致疲劳模拟与结构优化
2
作者 孟凡栋 程祥军 +1 位作者 张佳明 赵奎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1,19,共8页
基于RoverK16内燃机模型,建立了热机耦合仿真模型,并得到了文献的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出现在活塞顶部上表面中心处,并随着顶部厚度增大而降低。对活塞进行了爆震工况下的寿命预测,当活塞顶部厚度由7.6mm提高至12.6mm时,普通爆... 基于RoverK16内燃机模型,建立了热机耦合仿真模型,并得到了文献的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出现在活塞顶部上表面中心处,并随着顶部厚度增大而降低。对活塞进行了爆震工况下的寿命预测,当活塞顶部厚度由7.6mm提高至12.6mm时,普通爆震工况下疲劳寿命对应的行驶里程由2.42万公里增加到21.13万公里。将顶部结构改为平顶或凸顶时,活塞寿命大幅提升且薄弱区域变为泄油孔处。通过优化活塞销孔参数降低了泄油孔处的应力集中情况,改善了疲劳寿命。最后,对凸顶无泄油孔灰铸铁活塞在超级爆震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进行了仿真,得到内燃机可连续运行22.68万公里,达到了规定的22万公里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强化内燃机 爆震 强度 疲劳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自适应Kriging集成模型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进 崔海冰 +2 位作者 樊涛 李昂 杜尊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2,共10页
基于Kriging模型的复杂结构可靠性分析结果高度依赖于Kriging模型的拟合精度,在构建Kriging模型的过程中,不同相关函数和回归函数的选择均会影响模型精度。为解决模型的不确定性对可靠性分析结果的影响,同时兼顾计算效率和精度,基于Krig... 基于Kriging模型的复杂结构可靠性分析结果高度依赖于Kriging模型的拟合精度,在构建Kriging模型的过程中,不同相关函数和回归函数的选择均会影响模型精度。为解决模型的不确定性对可靠性分析结果的影响,同时兼顾计算效率和精度,基于Kriging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MCS)方法,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集成策略和主动学习函数的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Kriging模型的建模不确定性,将多种Kriging模型组合,构建了一种综合考虑样本点贡献和样本点距离的主动学习函数,通过主动学习函数迭代更新集成Kriging模型直至满足收敛条件,最后通过构建的集成Kriging模型和MCS方法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数值算例和工程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与其他主要方法相比稳健性更好,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计算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 自适应集成策略 KRIGING模型 主动学习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参数对内燃机主轴承动载荷影响规律仿真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杜祥宁 张艳艳 +2 位作者 黄瑞 俞小莉 刘震涛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9-813,共5页
针对内燃机服役过程中主轴承动载荷变化特性和运行参数对其影响机制不明,进而无法根据服役内燃机服役过程制定可变控制策略的问题,以某型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曲轴系多体动力学与主轴承润滑耦合仿真模型。服役期间,在间隙增大和运... 针对内燃机服役过程中主轴承动载荷变化特性和运行参数对其影响机制不明,进而无法根据服役内燃机服役过程制定可变控制策略的问题,以某型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曲轴系多体动力学与主轴承润滑耦合仿真模型。服役期间,在间隙增大和运行转速、轴力输入改变的条件下,利用稳态理论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规律总结,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信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轴承总力先增加后减小,局部最大总压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轴力放大系数增加,轴承总力增加,局部最大总压先减小后增加;间隙增加会导致轴承总力和局部最大总压均增加,可通过适当匹配输入轴载荷和转速的方式缓和轴承受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役内燃机 滑动轴承 动载荷 最佳间隙 动力学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凸轮-滚子接触副时变非牛顿润滑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晁珅 刘成 +3 位作者 朱桂香 高园杰 郭峰 李书义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3,43,共11页
建立了内燃机凸轮-滚子副非牛顿时变乏油润滑模型,用膜厚比讨论每个凸轮旋转角度的润滑状态。首先,研究滚子打滑情况下接触副的润滑问题,分析了不同滑滚比对膜厚比的影响,发现滑滚比越大,膜厚比小于1.5的凸轮旋转角度越多。讨论了供油... 建立了内燃机凸轮-滚子副非牛顿时变乏油润滑模型,用膜厚比讨论每个凸轮旋转角度的润滑状态。首先,研究滚子打滑情况下接触副的润滑问题,分析了不同滑滚比对膜厚比的影响,发现滑滚比越大,膜厚比小于1.5的凸轮旋转角度越多。讨论了供油膜厚对膜厚比的影响,获得了膜厚比大幅下降的临界供油膜厚。最后,考虑实际工作温度下润滑油黏度的变化,探究了不同黏度对润滑状态的影响,发现黏度为0.01 Pa·s时,部分角度的润滑状态进入边界润滑,且某些工况下摩擦系数随润滑油黏度降低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滚子副 非牛顿流体 滚子打滑 限量供油 润滑油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强化内燃机燃烧室爆震流场及波致疲劳模拟
6
作者 王志坚 张佳明 +2 位作者 吕文芝 黄国龙 孟庆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47-1155,共9页
为了研究小型强化内燃机燃烧室在爆震工况下的可靠性,本文以小型强化内燃机热力学系统简化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燃烧室内热力学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基于Rover K16内燃机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燃烧室爆震现象,对活塞进行热-机耦合仿真,预测... 为了研究小型强化内燃机燃烧室在爆震工况下的可靠性,本文以小型强化内燃机热力学系统简化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燃烧室内热力学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基于Rover K16内燃机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燃烧室爆震现象,对活塞进行热-机耦合仿真,预测活塞进行爆震工况下的寿命。通过改变缸内空燃比,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缸压曲线,验证了爆震激励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爆震的发生没有使应力超过活塞的强度极限,但大幅度增加了活塞的应力及变形值,而且改变了活塞的危险点位置。活塞顶面外缘压力最大,达到210 MPa,远超过燃烧室中心高压区域的初始赋值。最先发生破坏的位置在活塞顶面中心、活塞内腔交界处及第1气环处,计算得到内燃机可连续运行249398 km,达到规定里程22万km。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模拟爆震冲击波对活塞寿命产生的影响,对小型强化内燃机爆震工况下的寿命预测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强化内燃机 燃烧室 爆震波 强度 波致疲劳 热机耦合 疲劳寿命 活塞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排气凸轮-滚轮副异常工况下热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晁珅 朱桂香 +3 位作者 王娜 李书义 郭峰 李常腾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177,共8页
以某型号内燃机排气凸轮-滚子副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长线接触条件下瞬态热弹流润滑数学模型及完全数值求解方法。依据实际载荷谱等工作参数下,给出凸轮-滚子间的滑动模型,获得凸轮-滚子副在凸轮旋转周期内润滑特性,并分析凸轮与滚子之... 以某型号内燃机排气凸轮-滚子副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长线接触条件下瞬态热弹流润滑数学模型及完全数值求解方法。依据实际载荷谱等工作参数下,给出凸轮-滚子间的滑动模型,获得凸轮-滚子副在凸轮旋转周期内润滑特性,并分析凸轮与滚子之间的打滑、滚轮偏斜和滚轮凸度对接触副润滑的影响。结果表明:打滑导致接触区温度和摩擦因数明显升高,从而弱化接触区润滑状态;滚子偏斜时油膜厚度明显减小,增加润滑失效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在设计滚子凸度时考虑滚子偏斜问题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凸轮-滚子副的润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凸轮-滚轮副 打滑 偏斜 弹流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用柴油机使用特点与可靠性风险研究
8
作者 王金东 李志杰 +2 位作者 陈翠翠 付伟 岳永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以中国农业机械主流产品拖拉机、收获机为对象,结合各匹配用途柴油机在国内实际使用数据深入分析了柴油机的使用特点;基于各匹配用途柴油机的使用特点、用户需求,对柴油机各零部件及系统的可靠性风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基于各匹配用... 以中国农业机械主流产品拖拉机、收获机为对象,结合各匹配用途柴油机在国内实际使用数据深入分析了柴油机的使用特点;基于各匹配用途柴油机的使用特点、用户需求,对柴油机各零部件及系统的可靠性风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基于各匹配用途柴油机的使用特点、国内典型作业环境、农机产品季节性和紧迫性使用要求等,提出了柴油机开发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的提升建议,为提升中国农业机械行业用柴油机产品整体可靠性水平及满足国内市场用户不同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柴油机 使用特点 可靠性 风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内燃机扭矩载荷谱的编制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永来 沈雨鹰 +1 位作者 韩峰 陈翠翠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0-515,共6页
编制内燃机的载荷谱用于台架试验是新形势下提升内燃机可靠性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了编制用于台架加载的扭矩载荷谱的参数外推新方法,该方法是结构应变载荷到扭矩载荷的迁移,在数据处理及载荷等效方法等问题上进行了优化调整。通过CAN... 编制内燃机的载荷谱用于台架试验是新形势下提升内燃机可靠性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了编制用于台架加载的扭矩载荷谱的参数外推新方法,该方法是结构应变载荷到扭矩载荷的迁移,在数据处理及载荷等效方法等问题上进行了优化调整。通过CAN总线采集了挖掘机内燃机的扭矩与转速载荷并剔除了非作业阶段;采用雨流计数法对扭矩载荷计数,依据改进的Smith-Watson-Topper(SWT)方法等效扭矩的均值并计算了等效前后的损伤值;基于统计理论拟合了等效幅值,结果表明偏态分布拟合效果好;确定了最大载荷并编制了扭矩的8级载荷谱,外推106循环次数后的扭矩载荷谱相当于外推前的1820 h。该方法为内燃机扭矩载荷谱编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 内燃机 扭矩 载荷谱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阻尼张紧器的可靠性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海波 马东岭 于超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针对某发动机FEAD系统自动张紧器故障率高问题,通过故障件的拆检分析确认故障模式,结合张紧器的工作原理、前端轮系进行仿真计算及性能测试,确认张紧臂摆角是影响张紧器可靠性的关键参数。针对影响因素,提出非对称阻尼张紧器的应用改进... 针对某发动机FEAD系统自动张紧器故障率高问题,通过故障件的拆检分析确认故障模式,结合张紧器的工作原理、前端轮系进行仿真计算及性能测试,确认张紧臂摆角是影响张紧器可靠性的关键参数。针对影响因素,提出非对称阻尼张紧器的应用改进方案,通过验证,非对称阻尼张紧器可有效降低张紧比摆角,提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D系统 张紧臂摆角 非对称阻尼张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功率对8YSZ/NiCrAlY防护涂层微观结构及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陕钰 杨晶晶 +5 位作者 孙虎伟 易戈文 万善宏 马飞 刘海军 马小强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6-329,共14页
为提高内燃机热效率,减少散热损失,在内燃机受热零部件表面制备热障陶瓷涂层来发展低散热内燃机,提升内燃机关键受热部件的隔热量和抗高温热冲击损伤能力。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8YSZ/NiCrAlY双层热防护涂层。利用XRD、Raman和SE... 为提高内燃机热效率,减少散热损失,在内燃机受热零部件表面制备热障陶瓷涂层来发展低散热内燃机,提升内燃机关键受热部件的隔热量和抗高温热冲击损伤能力。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8YSZ/NiCrAlY双层热防护涂层。利用XRD、Raman和SEM等表征了YSZ粉体及其涂层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探究了不同喷涂功率对所制备YSZ涂层组织结构-物相组成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特别是采用马弗炉加热-水淬方式在800℃评价了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并对其失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随喷涂功率从35.75 kW增至42 kW,制备的YSZ涂层物相均由四方相氧化锆组成,涂层未熔融区减小甚至消失,形成明显的柱状晶区和等轴晶区;孔隙和微裂纹数量呈下降趋势,涂层变得更加致密,显微硬度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而结合强度缓慢增加。所制备C4(42 kW)YSZ涂层具有较好的显微硬度(817.15±58.65 HV_(300g))和结合强度(66.37±4.90 MPa)。在热冲击试验800次后,C4涂层表现出最好的抗热震性能,但对涂层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损伤严重,已接近涂层热冲击寿命。研究结果为内燃机重要受热部件热防护涂层使役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功率 YSZ热防护涂层 扁平粒子 抗热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Former的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
12
作者 李富松 赵海宾 +2 位作者 胡瑞雪 沈炳振 董宏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0-138,共9页
针对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中信号复杂多变和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CNN和Transformer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并行执行CNN和Transformer架构,在CNN编码器中嵌入一种MSCA机制,加强模型对局部空间信息的学习能力。同时,... 针对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中信号复杂多变和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CNN和Transformer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并行执行CNN和Transformer架构,在CNN编码器中嵌入一种MSCA机制,加强模型对局部空间信息的学习能力。同时,采用重叠图像块合并策略和高效自注意力机制改进Transformer的编码层,提高模型对全局时序特征的提取能力。然后,设计一种轻量化交叉编码器融合模块,将CNN和Transformer提取的局部和全局特征融合。最后,将CNN-Former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故障诊断中,测试所提方法的诊断性能。结果表明:CNN-Former实现了6种电机故障或状态的准确预测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7.86%,优于LSTM、2D-CNN、CNN-LSTM、Transformer和Swin Transformer故障诊断方法,同时模型实现了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永磁同步电机 故障诊断 Transformer模型 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后处理系统不同基材紧耦合SCR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伟达 王洪光 +3 位作者 陈宁 韩东岳 李俊普 郑碧莹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在稳态循环(WHSC)与瞬态循环(WHTC)工况条件下,基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机理设计了前、后级不同氨氮比(ANR)和排气温度,研究了不同基材紧耦合SCR(cc-SCR)在不同ANR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结果表明:增压器后端增加cc-SCR可大幅提升后处... 在稳态循环(WHSC)与瞬态循环(WHTC)工况条件下,基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机理设计了前、后级不同氨氮比(ANR)和排气温度,研究了不同基材紧耦合SCR(cc-SCR)在不同ANR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结果表明:增压器后端增加cc-SCR可大幅提升后处理系统的NO_(x)转化效率;在进行紧耦合催化剂选型时,前级喷射的ANR不宜超过0.8;相较于铜基cc-SCR,钒基cc-SCR具有N_(2)O生成量较低的优势;在低温条件下,铜基cc-SCR的NO_(x)转化效率优于钒基cc-SCR,300~450℃条件下,两种基材催化剂的NO_(x)转化效率相当;在稳态点排气温度为180℃时,钒基+铜基催化剂方案的NO_(x)总体转化效率随着ANR的增大而减小,铜基+铜基催化剂方案的NO_(x)总体转化效率随着ANR的增加而增大,高温时,两种方案对NO_(x)的转化相当;在热态WHTC循环条件下,铜基+铜基催化剂方案的NO_(x)总体转化效率随着ANR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紧耦合选择性催化还原 转化效率 铜基 钒基 氨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接触点运动的偏心轮-滚子副运动学及润滑特性研究
14
作者 高园杰 郭峰 +2 位作者 POLL Gerhard 李书义 晁珅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9,共12页
在凸轮-滚子副润滑分析中,为求解接触区的卷吸速度对凸轮-滚子单元进行运动学分析,发现接触点除了绕凸轮轴轴心作定轴转动外,还会因为滚子升程的变化来回摆动,产生牵连运动.卷吸速度的计算会采用忽略接触点运动的简化处理方法,但产生的... 在凸轮-滚子副润滑分析中,为求解接触区的卷吸速度对凸轮-滚子单元进行运动学分析,发现接触点除了绕凸轮轴轴心作定轴转动外,还会因为滚子升程的变化来回摆动,产生牵连运动.卷吸速度的计算会采用忽略接触点运动的简化处理方法,但产生的误差鲜有研究.使用点的合成运动法,将复杂运动转化为简单运动的叠加,简化了计算过程.为更好的厘清凸轮与滚子间的运动学关系,将偏心轮-滚子作为凸轮-滚子的1个特例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考虑接触点运动的卷吸速度解析解.结果表明:考虑接触点运动的卷吸速度最大相对误差为8.89%,接触点的运动对卷吸速度计算的影响不可忽略.讨论了偏心轮-滚子单元偏心距、偏心轮半径、滚子半径和偏心轮转速对卷吸速度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偏心距较大时接触点运动的卷吸速度相对误差影响较大.建立偏心轮-滚子副非牛顿点接触时变润滑模型,数值模拟了接触点的运动对润滑状态的影响.发现偏心轮角度为0°时,y/a=0截面的中心膜厚差距最明显,相对误差可达6.30%,同时接触点的运动会给第二压力峰带来细微变化,因此不可以忽略接触点运动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轮-滚子副 接触点的运动 卷吸速度 运动学分析 润滑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清洁高可靠重型柴油机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谭旭光 王天友 +3 位作者 李志杰 李卫 田红霞 孙凯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391,共7页
针对重型柴油机高效率、高清洁和高可靠性的多目标需求,从燃烧系统、排放后处理系统和关键摩擦副等三个关键环节入手,从系统层面提出了设计参数优化与控制参数优化相结合的全局协同优化思路,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虚拟标定和试... 针对重型柴油机高效率、高清洁和高可靠性的多目标需求,从燃烧系统、排放后处理系统和关键摩擦副等三个关键环节入手,从系统层面提出了设计参数优化与控制参数优化相结合的全局协同优化思路,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虚拟标定和试验优化的全流程有机衔接,有效解决了多项新技术在目标机型上的快速集成问题.研究表明:通过综合采用米勒循环、两级增压、大流量俯冲组合气道与分段卷吸燃烧室相结合的燃烧技术,以及基于优化混合结构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气门坐圈减磨、活塞环岸优化设计和缸套分区润滑等多项技术及其协同优化,所开发的重型柴油机在整机排放达到国Ⅵb标准的条件下,最低燃油消耗率低至174.8 g/(kW·h),气门间隙调整周期突破5000 h,缸套磨损寿命延长25%,整机倒拖摩擦功耗下降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燃烧系统 排放控制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卷吸往复运动下的弹流润滑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建荣 孙楠楠 +3 位作者 郭灵燕 王加林 金旭阳 王静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3-99,105,共8页
使用常规球-盘光干涉试验机,研究零卷吸往复运动中油膜的变化情况。实验采用伺服电机驱动钢球与蓝宝石盘,以三角波的形式进行往复运动,两者速度相同但是方向相反。实验过程中采用光干涉技术测量球-盘之间的膜厚,实验后使用双光干涉法测... 使用常规球-盘光干涉试验机,研究零卷吸往复运动中油膜的变化情况。实验采用伺服电机驱动钢球与蓝宝石盘,以三角波的形式进行往复运动,两者速度相同但是方向相反。实验过程中采用光干涉技术测量球-盘之间的膜厚,实验后使用双光干涉法测量接触区中截面油膜厚度。实验发现,往复条件下的油膜凹陷小于对应的稳态油膜凹陷,而且接触区发生了速度滑移,导致所产生的油膜凹陷形状和位置区别于零卷吸凹陷;乏油的发生导致接触区中出现大面积的干接触和混合润滑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卷吸 往复运动 表面凹陷 边界滑移 乏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气缸套空化现象与空蚀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峰 刘泉 +2 位作者 李宇寒 李晨阳 林杰威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6,78,共9页
针对柴油机气缸套在工作过程中因冷却液的空化发生空蚀现象,文中在对单缸冷却水套进行空化流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近壁面多空泡溃灭过程的仿真,从宏观和介观上研究了柴油机气缸套的空化现象和空蚀机理.首先,基于单缸冷却水套的模拟发... 针对柴油机气缸套在工作过程中因冷却液的空化发生空蚀现象,文中在对单缸冷却水套进行空化流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近壁面多空泡溃灭过程的仿真,从宏观和介观上研究了柴油机气缸套的空化现象和空蚀机理.首先,基于单缸冷却水套的模拟发现,缸套壁面的振动导致冷却液发生空化现象,生成大量空化气泡.然后,模拟了近壁面空泡的溃灭过程,并分析了空泡间距、空泡数量等因素对多空泡溃灭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泡间距越小,溃灭时间越长,当泡心间距从0.050 mm减小至0.025 mm时,近壁面空泡的溃灭压力增大49.82%,产生的微射流速度增大10.56%;增加空泡数量,溃灭压力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空泡数量由2个增至10个,微射流的速度增大44.93%.研究表明,空泡溃灭产生的微射流具有较高的水锤压力,该压力作用于缸套壁面,造成腐蚀破坏,是缸套发生空蚀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气缸套 空化 空蚀 空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体表面振动信号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国强 纪少波 +5 位作者 张志鹏 尹伟 姜颖 于秋晔 马荣泽 程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9,194,共7页
为了研究机体表面振动信号各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在不同转速、转矩、润滑油温度及配缸间隙下,对比分析振动信号的峰值、方差、标准差及均方根等4个时域参数以及小波包分解得到的各频段能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升高,燃烧压... 为了研究机体表面振动信号各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在不同转速、转矩、润滑油温度及配缸间隙下,对比分析振动信号的峰值、方差、标准差及均方根等4个时域参数以及小波包分解得到的各频段能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升高,燃烧压力峰值出现波动,在活塞惯性力的主导作用下,振动信号时域特征参数及频段5以上频率成分的能量呈增加的趋势;燃烧压力峰值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增大,振动信号时域特征参数及各频段能量均呈增加的趋势;随着润滑油温度的升高,在润滑油阻尼及燃烧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振动信号时域特征参数幅值整体呈降低的趋势,频段12以上频率成分的能量呈增加的趋势;随着配缸间隙的增加,密封性降低导致燃烧压力峰值减小,但由于活塞二次运动加剧,导致振动信号时域特征参数及频段5以上频率成分的能量呈现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缸套摩擦副 机体振动信号 时域分析 小波包分解 燃烧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参数对引射器引射系数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德民 王晓艳 +4 位作者 王培伦 于彬彬 徐煜 陈修旻 赵建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7-1175,共9页
为分析引射器引射系数的显著影响因素,建立以空气为介质的引射器二维可压缩流动数值模型,基于实验数据完成了引射器模型计算准确性的校核验证.采用D最优实验设计方法设计计算矩阵,基于最小二乘法构建二阶形式的引射系数响应面预测模型,... 为分析引射器引射系数的显著影响因素,建立以空气为介质的引射器二维可压缩流动数值模型,基于实验数据完成了引射器模型计算准确性的校核验证.采用D最优实验设计方法设计计算矩阵,基于最小二乘法构建二阶形式的引射系数响应面预测模型,并基于响应面预测模型开展了引射系数显著参数及参数交互作用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射系数预测值和计算值的吻合性证明了响应面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扩压段长度、混合段长度、混合段直径和喷嘴出口到混合段入口距离的交互、混合段直径和混合段长度的交互、混合段长度和扩压段扩散角的交互是引射器引射系数的关键影响因素,因其对引射系数影响的P值小于0.001;扩压段扩散角、喷嘴出口到混合段距离和扩压段长度的交互、混合段长度和喷嘴出口到混合段距离的交互对引射系数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引射系数影响的主要参数;在参数显著交互作用中,影响引射系数的显著因素是变化的,取决于显著交互作用双参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系数 参数敏感性分析 引射器 响应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天然气发动机高EGR率的引射器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艳 康天钦 +3 位作者 王培伦 贾德民 徐煜 赵建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7-476,共10页
针对发动机抑制爆震的难题,提出采用无功耗的引射器实现天然气发动机高废气再循环(EGR)率的技术方案.首先,完成设计工况下的引射器结构参数设计计算;然后,建立引射器仿真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开展引射器计算模型的校核与验证;其次,对引... 针对发动机抑制爆震的难题,提出采用无功耗的引射器实现天然气发动机高废气再循环(EGR)率的技术方案.首先,完成设计工况下的引射器结构参数设计计算;然后,建立引射器仿真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开展引射器计算模型的校核与验证;其次,对引射器引射性能随结构参数的改变进行分析,获取各结构参数对引射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参数敏感性评价指标,研究了结构参数对引射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段长度和扩压段长度的增加,引射系数(μ)会随之增大;混合段直径(d_(3))、扩压段角度(θ_(s))和喷嘴出口至混合段距离(L_(NXP))的增加会导致μ先增加后减小,μ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d_(3)=46.1 mm、θ_(s)=4°和L_(NXP)=57.33 mm处;对μ影响最大的结构参数为d_(3),对应的敏感性指标为0.88,而L_(NXP)对μ的影响程度最小,敏感性指标为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系数 敏感性分析 引射器 废气再循环 天然气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