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山市隆阳区夏玉米种植气候条件分析与气象服务 被引量:2
1
作者 字雪明 《南方农业》 2023年第7期109-111,115,共4页
为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对夏玉米造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升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夏玉米的产量及品质,结合玉米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及保山市隆阳区的气候资源,对保山市隆阳区夏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隆阳区的温度、... 为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对夏玉米造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升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夏玉米的产量及品质,结合玉米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及保山市隆阳区的气候资源,对保山市隆阳区夏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隆阳区的温度、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总体上非常适宜夏玉米的生长发育,但干旱、涝渍、大风、冰雹、连阴雨等气象灾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地夏玉米的产量及品质。分析保山市隆阳区夏玉米生育期的常见气象灾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构建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合作开展精细化服务、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等气象服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气象服务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油菜始花期预报模型构建及检验
2
作者 祁倩 字雪明 《南方农业》 2023年第9期85-87,共3页
为研究云南省保山市油菜始花期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建立油菜始花期的预报模型,利用2016—2023年油菜生育期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基于气象要素的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 为研究云南省保山市油菜始花期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建立油菜始花期的预报模型,利用2016—2023年油菜生育期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基于气象要素的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油菜生长速率越快,保山市油菜生长下限温度为4.9℃,当温度低于此下限温度时油菜停止发育;油菜始花期主要与气温相关,与12月的气温相关性显著,12月气温越低,日照时间越短,始花期越晚;利用旬平均资料建立的预报方程模型与实况拟合程度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花期预报 逐步回归 云南省保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坝区玉米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贾晗思 字雪明 +1 位作者 杨宇涵 王文丹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7期37-41,共5页
为了给保山地区日常农业气象服务及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利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1981—2021年玉米产量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对保山坝区玉米产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保山坝区气候相对稳定,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具有相... 为了给保山地区日常农业气象服务及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利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1981—2021年玉米产量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对保山坝区玉米产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保山坝区气候相对稳定,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具有相关性,通过相关性分析,9月日照时间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此时保山坝区玉米处于乳熟至成熟期,充足的光照条件对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尤其重要。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3a、5a滑动平均计算趋势产量后剥离出的气象产量的预测模型,模型分别为“y_(w1)=-586.558+5.172x_(1)”“y_(w2)=-743.559+6.839x_(2)”,模型准确率分别为88%、85%;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玉米产量预报方法,对保山坝区玉米产量的预报效果较好,可以投入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玉米 气象因子 产量预报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晗思 字雪明 +1 位作者 王文丹 杨宇涵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3期175-178,共4页
为探究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及对应气温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及信噪比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滇西地区保山坝区1978—2021年5—9月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及对应气温的变化趋势和43年来的气候突变情况。... 为探究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及对应气温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及信噪比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滇西地区保山坝区1978—2021年5—9月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及对应气温的变化趋势和43年来的气候突变情况。结果表明:1978—2021年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5~20 cm地温和气温升温极显著,平均每10年分别升高0.367、0.364、0.353、0.376、0.372℃,5~20 cm地温气候倾向率和气温气候倾向率相差不大;1978—2021年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与气温变化趋势均为由冷至暖,20世纪70—90年代呈波动下降趋势,90年代后期至今显著上升,其中5~20 cm地温和气温信噪比分别为0.927、0.956、1.229、1.087、1.079,即5~10 cm地温未发生突变现象,15 cm地温、气温均在2019年发生气候突变,20 cm地温在2014年发生突变:保山坝区耕作层地温与气温成显著正相关,并都呈上升趋势,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地温与气温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保山坝区玉米生长季期间耕作层地温的上升,有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从而促进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作层地温 变化趋势 突变分析 云南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玉米需水量变化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研究
5
作者 贾晗思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5期113-117,共5页
为更好地了解滇西地区玉米需水量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明确玉米全生育期需水规律及其主要影响气象因子,提高对自然降雨的利用率,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本研究根据1981-2021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气候趋势分析法研究了各气象要素变化趋势,采... 为更好地了解滇西地区玉米需水量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明确玉米全生育期需水规律及其主要影响气象因子,提高对自然降雨的利用率,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本研究根据1981-2021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气候趋势分析法研究了各气象要素变化趋势,采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一作物系数法研究保山市隆阳区玉米需水量和水分盈亏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分析气象因子对春玉米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隆阳区玉米生育期平均需水总量、水分盈亏分别为487 mm和4.92 mm,玉米全生育期平均需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0.49 mm/年;玉米的日平均需水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分布规律;玉米需水量与降雨量、气温、地温、气压、风速和日照时数均存在一定的关系,但部分指标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日照时数对春玉米需水量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需水量 气象因子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排查处理方法
6
作者 字雪明 《河北农机》 2020年第6期81-81,共1页
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使用不仅降低了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提高了气象测报的质量。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随着运行时间不断增长,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做好自动站设备的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DZZ4新... 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使用不仅降低了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提高了气象测报的质量。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随着运行时间不断增长,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做好自动站设备的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同时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了对DZZ4型自动气象站故障的排除以及日常的维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 故障排除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木薯藻斑病危害及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7
作者 段春芳 宋记明 +10 位作者 姜太玲 刘倩 李月仙 肖明昆 沈正松 沈绍斌 王文雨 熊贤坤 白丽娜 严炜 刘光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1-266,共6页
近年来,藻斑病已经成为云南地区木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当地木薯藻斑病危害情况并初步阐明其流行规律,对云南省保山市木薯藻斑病田间危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病情指数和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6份木薯种质均... 近年来,藻斑病已经成为云南地区木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当地木薯藻斑病危害情况并初步阐明其流行规律,对云南省保山市木薯藻斑病田间危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病情指数和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6份木薯种质均受藻斑病危害,‘华南124’‘南植188’‘南植199’等主栽品种均受害,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上。病害流行规律研究结果得出藻斑病可于8月中下旬开始发生,流行高峰期在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对藻斑病病情指数与病害流行月均温度、日均温差、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式Y=38.6096-2.1033 X_(1)-0.5175 X_(2)+0.325 X_(3),表明月均温度、日均温差和湿度是影响藻斑病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且与月均温度和日均温差成负相关,与湿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藻斑病 危害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quaCrop模型的滇西地区玉米最佳种植密度 被引量:1
8
作者 贾晗思 石应玲 +2 位作者 字雪明 廖明山 杨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76,共8页
【目的】研究AquaCrop模型在滇西地区的适应性及不同降雨年型下的玉米最佳种植密度。【方法】利用研究区多年玉米种植密度试验数据,优化并验证AquaCrop模型参数,评估模型的精度和区域适应性;采用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筛选出1980—2021年... 【目的】研究AquaCrop模型在滇西地区的适应性及不同降雨年型下的玉米最佳种植密度。【方法】利用研究区多年玉米种植密度试验数据,优化并验证AquaCrop模型参数,评估模型的精度和区域适应性;采用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筛选出1980—2021年降雨量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使用模型研究不同年型下6种种植密度的玉米产量。【结果】AquaCrop模型能够准确模拟滇西地区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玉米产量。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最佳种植密度分别为7.885×10^(4)、7.843×10^(4)和7.774×10^(4)株/hm^(2),相比传统种植模式增产38.14%~41.75%。【结论】在滇西地区,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为7.8×10^(4)株/hm^(2)。该结论对提高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AquaCrop模型 产量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创要求的云南省人工影响天气物联网管理平台设计——以云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为例
9
作者 杜峰 秦敏 王文丹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随着现代气象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成为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基于云南省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对弹药装备管理系统的信创与国产化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综合采用安全策略,从系统网络安全到部署策略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性评估与... 随着现代气象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成为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基于云南省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对弹药装备管理系统的信创与国产化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综合采用安全策略,从系统网络安全到部署策略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性评估与应用设计,为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弹药物联网管理平台的信创及国产化设计提供相应的指导策略,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创要求 人工影响天气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促脱胶对咖啡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红艳 李贵平 +5 位作者 王文丹 张晓芳 黄家雄 罗心平 魏团仁 程金焕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2期37-40,共4页
酶促脱胶缩短了发酵的时间,并且降低咖啡豆损率,可提高咖啡豆品质。通过对使用3种不同脱胶方法处理的咖啡进行烘焙、杯测,结果显示,酶促发酵处理的咖啡豆在干湿香、风味、回味及平衡感等方面都略优于传统发酵和机械脱胶处理,对咖啡风味... 酶促脱胶缩短了发酵的时间,并且降低咖啡豆损率,可提高咖啡豆品质。通过对使用3种不同脱胶方法处理的咖啡进行烘焙、杯测,结果显示,酶促发酵处理的咖啡豆在干湿香、风味、回味及平衡感等方面都略优于传统发酵和机械脱胶处理,对咖啡风味、酸度没有影响,该技术可在咖啡主产区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品质 脱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与玉米产量相关性分析及预测
11
作者 石应玲 贾晗思 +1 位作者 字雪明 王文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7期116-119,共4页
为了揭示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玉米生育期气象因子对其产量的影响,并且较为准确地对玉米产量进行预估,选择1978—2023年保山市隆阳区的玉米产量数据,采用5年滑动平均方法对其进行气象产量分离,并对玉米气象产量及其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 为了揭示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玉米生育期气象因子对其产量的影响,并且较为准确地对玉米产量进行预估,选择1978—2023年保山市隆阳区的玉米产量数据,采用5年滑动平均方法对其进行气象产量分离,并对玉米气象产量及其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关键气象因子与玉米气象产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玉米产量气象波动指数占实际产量变异系数的65.79%,各气象因子的变化势必会对玉米产量产生影响。5月上旬和下旬、7月上旬、9月中旬的降水量以及7月上旬的日照时数是玉米气象产量波动的关键气象因子,以此建立的多元回归线性模型Ym=0.347x1+0.243x2-0.370x3+0.167x4-0.382x5+137.921(R2=0.676)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保山隆阳区的玉米产量,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气象产量 相关性分析 气象因子 模型预测 云南保山 隆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怒江干热河谷木薯花叶病调查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春芳 宋记明 +7 位作者 姜太玲 杨宇涵 刘倩 字雪明 李博勋 李超萍 王国芬 刘光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55-61,共7页
木薯花叶病是由多种双生病毒引起的世界性木薯病害,已成为中国木薯产区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怒江干热河谷区木薯各种质花叶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笔者采取踏查的方式对该区域木薯种质花叶病病株率、病情指数、烟粉虱种群... 木薯花叶病是由多种双生病毒引起的世界性木薯病害,已成为中国木薯产区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怒江干热河谷区木薯各种质花叶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笔者采取踏查的方式对该区域木薯种质花叶病病株率、病情指数、烟粉虱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9年有42份种质发生花叶病,发病率在7.69%~100%,发病指数在1.67~40.00,烟粉虱种群数量高峰期集中在8月和9月,数量随着气温降低而减少;2020年有18份种质发生花叶病,发病率在1.69%~84.52%,发病指数在0.34~29.17;木薯主推品种均不抗花叶病,种茎带毒成为当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来源。调查结果可为下一步开展相关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花叶病 怒江干热河谷 病情指数 烟粉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