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小学生课堂恐惧现象的检视与应对
- 1
-
-
作者
王晋芳
吴骏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7-41,共5页
-
基金
云南省2022年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专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教学管理机制的有效性研究”(JCZ2203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学生课堂恐惧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某些特定教育事件或行为(态度)营构的“危险”或“威胁”情境所生成的诸如“害怕”“紧张”“担忧”等一些负面化的情绪反应和表现。在当下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课堂恐惧主要表现为“隐私型”“应答型”“应试型”“纪律型”以及“交往型”等多种类型。对学生而言,如果任由恐惧无序地蔓延,将会妨害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其产生逃离课堂的负面行动。因此,秉持趋利避害的原则,必须从教师教育素养的夯实、课堂和谐环境的创设、课外协同生态的优化以及学生认知的自主调节等方面着手进行干预,以调适其学生课堂恐惧的负效应。
-
关键词
课堂恐惧
课堂和谐
教师素养
-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键能力”的要义、逻辑及其培养
被引量:16
- 2
-
-
作者
艾兴
王坤
-
机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4,共7页
-
基金
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研究项目“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及其质量监测研究”(16SAK001)
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XJZD2018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重大创新团队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与本土理论建构研究”(SWU1709117)。
-
文摘
关键能力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内涵发展和育人目标改革的重要举措。它是一个有层次结构和完整内容的逻辑体系,融通了中国传统和国际视野,统合了教育价值和目标,衔接了顶层设计和实践推进。关键能力培养需要在澄清其核心要义和逻辑理路基础上,通过确定以“关键能力”为导向的学校育人目标,打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文化,形成有机统整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建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校教学范式和实行聚焦综合素质的学业质量评价等途径和方法来实现。
-
关键词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教学范式创新
-
Keywords
critical ability
key competency
teaching paradigm innovation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初中数学教师HPM教学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吴骏
汪晓勤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
出处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1,共5页
-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数学史融入中学统计概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2012Y411)
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
文摘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数学史,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八年级下学期“数据的代表”为具体内容,选择两位教学经验丰富但对数学史知之不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对其HPM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PM促进了教师教学的发展.两位教师的HPM教学分为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两个阶段,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诠释学循环经历了从分离到融合的过程.其中一位教师从数学史开始,寻求合适的角度融入教学,但过分强调数学史的面向,缺乏对学生认知和心理的关注;另一位教师则从教学内容出发,注重数学史与教材、学生认知的配合,有机地把PCK与HPM结合起来,较好地呈现了知识的自然发生过程.
-
关键词
HPM
数学史:统计教学
诠释学循环
-
Keywords
HPM
history of mathematics
statist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hermeneutic circle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生态学视阈下影响高中生学习参与的因素探析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马蕾迪
范蔚
方晓田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2-54,共3页
-
基金
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高中生学习参与的质性研究"(项目编号:YNU160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参与是学习的核心特征,是学习发生的条件。高中生的学习参与受最近过程、学习者自身、环境和时间的交互影响。其中,最近过程是触发源,引发学习者和环境持续的交互作用;学习者是动力源,提供内在驱动力和自我效能感;环境是隐课程,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参与;时间是经验事件,累积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参与。基于影响学生学习参与的生态模型由内而外的主要因素和可控因素发现:通过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突破教师的教学行为"模式",发挥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可促进高中生学习参与。
-
关键词
生物生态学模型
高中生
学习参与
布朗芬布伦纳
-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基于HPM教学的学生认知发展个案研究
被引量:6
- 5
-
-
作者
吴骏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
出处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49,91,共5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调查研究(DMA150217)
-
文摘
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史融入统计概念教学的实验研究,选取6名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其认知发展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发现:参与研究的5名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而有1名学生的认知依旧停留在原有的水平.研究表明,数学史融入统计教学加强了学生对统计概念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不过,并非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可能某些学生收效甚微.
-
关键词
HPM
认知发展
个案研究
SOLO分类法
-
Keywords
HPM
cognitive development
case research
SOLO taxonomy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学生参与”的内蕴与特征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马蕾迪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5-8,共4页
-
基金
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高中生学习参与的质性研究”(YNU16003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学生参与”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参与”的提出强调学习者与世界是一种共在的关系性存在。从个体维度来看,“学生参与”体现的是自在的时空观、自为的知识观和自明的学习观;从社会维度来看,“学生参与”体现的是我与你的师生观和学习共同体的生生观。“学生参与”具有合作性、体验性和情境性三个特征。
-
关键词
学生参与
参与学习
建构主义
情境性
-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跨学科内容的研究
被引量:9
- 7
-
-
作者
吴骏
李杨杨
何艳春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4期65-68,共4页
-
基金
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小学课程与教材研究》建设项目
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小学课程与教材研究》建设项目(YH2020-C12)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目前的热点问题。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跨学科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跨学科内容主要来源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经济学的内容最多;设置功能以知识应用为主,知识引入与拓展探究次之;融合模式以并列式居多,共享式、张网式和串线式相对较少。鉴于此,要完善教科书跨学科内容学科来源的分布,调整跨学科内容的融合模式,强化教师的STEAM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科书
跨学科
STEAM教育理念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数学教材深度研读的四维透视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吴骏
罗瑞
周佳泉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14期69-72,共4页
-
基金
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小学课程与教材研究》建设项目
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小学课程与教材研究》建设项目(YH2020-C12)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深度研读教材,挖掘知识的本质内涵、探寻内容背后的“暗线”,既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也是促进一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单元的研读为例,结合“名师工作室”静态“研”的过程和对课堂教学动态“读”的实践研究,剖析了小学数学教师深度研读教材的四种视角。
-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深度研读
四维透视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