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保山市玉米田害虫与天敌种群周年动态及对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赵国安 陈星建 +6 位作者 谢显彪 姚云昊 杨园耘 鲁凤书 胡春亮 沈云峰 孟继枝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125-134,共10页
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云南省保山市玉米常年种植区,设置调查期间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玉米田、采用传统化学防治的玉米田,对不同季节玉米田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对玉米进行测产。结果表明,云南省保山市调查期... 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云南省保山市玉米常年种植区,设置调查期间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玉米田、采用传统化学防治的玉米田,对不同季节玉米田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对玉米进行测产。结果表明,云南省保山市调查期间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玉米上主要害虫有草地贪夜蛾、玉米蚜、小蠹等共计13种,其中害虫主要种类为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蚜,秋冬季、春夏季和夏秋季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玉米蚜的相对多度分别为18.51%、25.46%和19.08%,81.13%、25.93%和77.89%。草地贪夜蛾和一点缀螟入侵传入云南省保山市辖区以来,玉米田害虫种类组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传入的草地贪夜蛾和一点缀螟成为保山市玉米田优势种害虫。周年种植的3季玉米中,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蚜百株虫量为秋冬季>夏秋季>春夏季。一点缀螟主要在夏秋季玉米上发生,而在春夏季玉米和秋冬季玉米上未见发生危害。主要天敌有瓢虫、蠼螋、蜘蛛、寄生蜂类(茧蜂、赤眼蜂、卵蜂、姬蜂)、草蛉、蝽类(花蝽、猎蝽)、绿僵菌、白僵菌、蚂蚁、蜚蠊等10种,其中秋冬季玉米上优势天敌为绿僵菌、白僵菌、蠼螋;春夏季玉米上优势天敌为蠼螋、蜘蛛、蝽类;夏秋季玉米上优势天敌为瓢虫、蠼螋、蝽类。害虫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从玉米产量来看,与采取化学农药防治的玉米田产量相比,不采取防治措施的秋冬季、春夏季和夏秋季玉米田产量分别较采用取化学防治措施的玉米田产量低69.28%、33.49%和2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害虫 天敌 危害损失 云南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保山青稞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付正波 刘猛道 +3 位作者 许金波 赵加涛 杨向红 字尚永 《中国种业》 2021年第11期87-90,共4页
以2018-2020年云南省青稞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品种为材料,从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的产量比对照云稞1号高,云稞MF17-32、保大麦16BJ-7、保大麦16-J11和云稞4号产量高、综合... 以2018-2020年云南省青稞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品种为材料,从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的产量比对照云稞1号高,云稞MF17-32、保大麦16BJ-7、保大麦16-J11和云稞4号产量高、综合性状好,是较适合保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青稞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新品种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隆阳区冬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玉珠 段海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114-115,共2页
通过分析保山市隆阳区冬马铃薯生产的自然状况、生产现状和竞争优势,找出进一步发展隆阳区冬马铃薯基本思路,特提出搞好隆阳区冬马铃薯生产的对策,即搞好马铃薯生产区划和规划;调整优化小春作物(夏收作物)结构;加强新品种引育推广;以样... 通过分析保山市隆阳区冬马铃薯生产的自然状况、生产现状和竞争优势,找出进一步发展隆阳区冬马铃薯基本思路,特提出搞好隆阳区冬马铃薯生产的对策,即搞好马铃薯生产区划和规划;调整优化小春作物(夏收作物)结构;加强新品种引育推广;以样板为载体,加大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加快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马铃薯 现状 优势 建议 云南保山 隆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蔗糖产业发展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如群 段兆祜 +2 位作者 许金波 冯洪泽 白志刚 《中国糖料》 2018年第3期78-80,共3页
根据调查研究,介绍了保山市蔗糖产业基本情况、企业生产情况、科研推广情况;分析蔗糖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国际食糖价格低于国内价格,走私糖对食糖市场冲击较大,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不足,制糖企业自身发展不足和甘蔗产业自身发展困难... 根据调查研究,介绍了保山市蔗糖产业基本情况、企业生产情况、科研推广情况;分析蔗糖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国际食糖价格低于国内价格,走私糖对食糖市场冲击较大,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不足,制糖企业自身发展不足和甘蔗产业自身发展困难重重;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产业 调研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辣椒上西花蓟马为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沈云峰 肖文祥 +1 位作者 杨祚斌 孟继枝 《长江蔬菜》 2012年第9期44-45,共2页
西花蓟马为外来物种,为害程度逐渐加剧。在辣椒上的盛发期多为辣椒开花期,但此时用药会影响授粉进而影响结果,因此应在花瓣脱落,刚刚形成果实时喷药,此外,还可结合深度灌溉、蓝板诱杀等农业防治措施。
关键词 农业防治措施 西花蓟马 为害特点 辣椒 保山市 外来物种 为害程度 开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蔬菜斜纹夜蛾发生特点及性诱剂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沈云峰 肖文祥 +4 位作者 杨祚斌 杨荣权 马艳清 宋兴梅 番柱芳 《长江蔬菜》 2011年第19期44-45,共2页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属磷翅目夜蛾科,是杂食性暴发性害虫,为害寄主广泛,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作物达100个科300多个种。是保山市油菜和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关键词 蔬菜作物 斜纹夜蛾 保山市 发生特点 性诱剂 防治 十字花科 夜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隆阳区马铃薯高产集成技术应用成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玉珠 段海春 +3 位作者 杜红 番玲 李兆全 林雪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110-111,共2页
自2013年以来,在云南保山隆阳区开展了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研究、马铃薯密度试验、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筛选、有机肥直接盖种研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通过研究结果,举办各类高产样板,加速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结果表明:2013... 自2013年以来,在云南保山隆阳区开展了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研究、马铃薯密度试验、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筛选、有机肥直接盖种研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通过研究结果,举办各类高产样板,加速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结果表明:2013—2015年累计示范推广应用0.208万hm^2,主推丽薯7号,平均单产27 401.9 kg/hm^2,比本地传统精耕细作栽培下的平均产量增加3 564.6 kg/hm^2,新增总产量7 414.5 t,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高产集成技术 应用效果 云南保山 隆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草地贪夜蛾冬春季虫源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雪晴 张红梅 +9 位作者 刘莹 尹艳琼 李向永 陈福寿 谌爱东 沈云峰 李秋阳 杨毅娟 安智燕 马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3-230,共8页
云南是我国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主要降落区、周年繁殖区和北迁南回的重要通道。本研究基于室内生物学测定和全省气象数据,并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对冬春季虫源分布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全省129个县/... 云南是我国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主要降落区、周年繁殖区和北迁南回的重要通道。本研究基于室内生物学测定和全省气象数据,并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对冬春季虫源分布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全省129个县/区/市中有45个县/区/市为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适宜区,有64个县/区/市为幼虫冬春季发生区。周年繁殖适宜区和幼虫冬春季发生区主要分布在25°N以南的西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区大部区域,以及西部怒江和北部金沙江沿岸部分地区。2)云南东西部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和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典型的区域特点:西部至南部普遍发生,种群数量高,为害严重,有虫田率超过90%,平均受害株率为30%~59%,平均百株虫量为20~47头;东南局部区域发生轻,平均被害株率13.01%,百株虫量12头;中部及以北地区除河谷热区外,冬春季未见有草地贪夜蛾为害。调查结果与虫源分布区预测结果重合度较高。3)玉米种植分布和生育期对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有直接影响,同时,用药水平及种植模式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程度关系密切。研究结果对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与预警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发生区域 影响因子 冬春季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玉米锈病发生情况调查及品种抗性测定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惠萍 李月秋 +3 位作者 吴景芝 肖文祥 赵正龙 何月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8-501,共4页
为明确云南省玉米锈病的发生规律和品种抗性,从2007—2009年在云南省玉米产区的病圃试验地和锈病常发地区对玉米锈病进行了田间病害调查和田间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锈病发病面积占云南省玉米种植面积的15.11%~19.29%,有从次要病害... 为明确云南省玉米锈病的发生规律和品种抗性,从2007—2009年在云南省玉米产区的病圃试验地和锈病常发地区对玉米锈病进行了田间病害调查和田间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锈病发病面积占云南省玉米种植面积的15.11%~19.29%,有从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的趋势。云南省玉米锈病的始发期为6月下旬,此时正值大喇叭口期,随着雨季的到来发病逐渐加重,8月上旬发病加快,8月下旬达到高峰进入稳定期;田间抗性测定结果发现,在576份玉米品种中高抗品种仅7份,抗病品种89份,中抗品种95份,中抗以上品种占3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锈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杂草虉草在云南的发生、危害和防除状况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东生 杨肖艳 +5 位作者 李永川 肖文祥 顾小军 金鼎峻 李铷 傅杨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69,214,共4页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和5级目测法,调查了云南冬季作物田杂草虉草的发生和危害状况。结果表明,截至2017年在云南有7个地州33个区县发现有虉草危害,其中保山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占全省受害面积的92%,其次是大理白族自治州。虉...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和5级目测法,调查了云南冬季作物田杂草虉草的发生和危害状况。结果表明,截至2017年在云南有7个地州33个区县发现有虉草危害,其中保山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占全省受害面积的92%,其次是大理白族自治州。虉草在冬季作物田大麦、小麦、油菜和蚕豆田均有发生。危害的虉草有两个种,分别是小籽虉草Phalaris minor和奇异虉草P.paradoxa。其中小籽虉草的发生较为普遍,奇异虉草为零星发生。虉草造成的危害指数在6%~50%之间,对农作物造成的产量损失在40~110kg/667m2之间。虉草的防除以化学防除为主,人工防除为辅,但目前尚缺乏经济有效的防除农田虉草的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杂草 虉草 发生 危害 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大麦生产及抗白粉病育种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家文 杨祚斌 屈生华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第1期36-38,共3页
云南省是山地、高原、盆地相间分布的省份,气候复杂多样,大致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云贵高原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称为云南高原或滇东高原,西部的地貌叫横断山地,属于横断山系南段〔1〕;全省集低纬... 云南省是山地、高原、盆地相间分布的省份,气候复杂多样,大致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云贵高原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称为云南高原或滇东高原,西部的地貌叫横断山地,属于横断山系南段〔1〕;全省集低纬气候、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为一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形成立体农业;"十五、十一五"以来,云南省大麦发展很快,近几年年种植面积突破20万hm2,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大麦抗白粉病育种成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云南省大麦生产及抗白粉病育种有关情况作一些分析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高原 横断山地 大麦白粉病 气候特征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蔬菜种植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红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1期66-67,共2页
指出了在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通过遵循蔬菜生长的自然规律,广泛使用绿色防控措施防治蔬菜病虫害,能够消除化学农药对蔬菜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从农业技术、理化控制技术、生物防控技术3个方面,对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应用... 指出了在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通过遵循蔬菜生长的自然规律,广泛使用绿色防控措施防治蔬菜病虫害,能够消除化学农药对蔬菜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从农业技术、理化控制技术、生物防控技术3个方面,对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蔬菜 绿色防控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甜脆豌豆标准化育苗移栽种植技术研究
13
作者 杨和团 洪杰 +2 位作者 杨研学 林伟鹏 杨丽萍 《中国种业》 2020年第4期77-79,共3页
鲜食甜脆豌豆标准化育苗移栽种植技术以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为依据,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整装集成应用生产。该项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豌豆根腐病发病率,实现了有效增产,符合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要求,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鲜食甜脆豌豆标准化育苗移栽种植技术以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为依据,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整装集成应用生产。该项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豌豆根腐病发病率,实现了有效增产,符合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要求,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脆豌豆 标准化 育苗 移栽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害虫一点缀螟肠道细菌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及功能预测
14
作者 姚云昊 王文倩 +4 位作者 杜广祖 沈云峰 孟继枝 肖文祥 陈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5,共11页
【目的】明确一点缀螟[Paralipsa gularis(Zeller)]幼虫肠道细菌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并预测其功能,为后续挖掘该害虫肠道的功能菌及制定其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和芒市一点缀螟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分离培养... 【目的】明确一点缀螟[Paralipsa gularis(Zeller)]幼虫肠道细菌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并预测其功能,为后续挖掘该害虫肠道的功能菌及制定其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和芒市一点缀螟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地理种群一点缀螟3龄幼虫肠道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测序,分析其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并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不同地理种群一点缀螟幼虫肠道细菌功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保山一点缀螟种群3龄幼虫肠道细菌有23门48纲120目211科375属,优势属是肠球菌属(Enterococcus,38.02%)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17.24%);共分离到可培养细菌2门4科5属10种,优势门、科、属、种分别是厚壁菌门(72.73%)、芽孢杆菌科(36.36%)、芽孢杆菌属(36.36%)和鹑鸡肠球菌(45.34%)。芒市一点缀螟幼虫肠道细菌有6门9纲22目46科69属,优势属是肠球菌属(56.13%)和肠杆菌科未知属(15.02%);共分离到可培养细菌2门4科4属8种,优势门、科、属、种分别是厚壁菌门(62.50%)、芽孢杆菌科(62.50%)、芽孢杆菌属(62.50%)和高地芽孢杆菌(33.85%)。保山一点缀螟种群3龄幼虫肠道细菌群落ACE指数、Chao1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分别为852.00、852.00、0.93和6.03,均高于芒市种群的对应指数(196.18、196.00、0.91和4.73)。KEGG代谢途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一点缀螟幼虫肠道细菌主要参与膜运输、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代谢过程。【结论】一点缀螟幼虫肠道细菌种类丰富,有23门48纲121目225科408属,其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随着地理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存在差异,其中保山种群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高于芒市种群。一点缀螟幼虫肠道细菌可能参与膜运输、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点缀螟 肠道细菌 可培养细菌 高通量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显彪 孟继枝 +5 位作者 杨园耘 许金波 朱富仙 鲁凤书 沈云峰 杨祚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12-115,共4页
为进一步探明乙基多杀菌素对玉米安全性及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持效期与用法用量,筛选出防控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药剂。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玉... 为进一步探明乙基多杀菌素对玉米安全性及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持效期与用法用量,筛选出防控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药剂。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玉米安全、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效和持效期增加,较为突出的是乙基多杀菌素180、240 g/hm^(2)处理,药后1~3 d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均为100.00%,药后7~14 d防效均在75.00%以上,且在药后14 d保苗效果仍在65.00%以上,玉米受害等级控制在2级以下,玉米受损程度偏轻,药效持续期达14 d。此外,20%多杀霉素悬浮剂在试验中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效,药后1~3 d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在90.00%以上,药后7~14 d防效均在75.00%以上。在实际生产中推荐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80 g/hm^(2)用量、20%多杀霉素悬浮剂225 mL/hm^(2)用量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多杀菌素 多杀霉素 草地贪夜蛾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评价
16
作者 谢显彪 孟继枝 +7 位作者 沈云峰 尹晓青 王振勇 姜吉维 陈星建 鲁凤书 杨丽萍 赵国安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18-23,共6页
为进一步探明多杀霉素对玉米安全性、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持效期及田间用法用量,筛选出防控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药剂。选用20%多杀霉素悬浮剂150 mL/hm^(2)、225 mL/hm^(2)、300 mL/hm^(2),5%甲维盐微乳剂300 mL/hm... 为进一步探明多杀霉素对玉米安全性、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持效期及田间用法用量,筛选出防控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药剂。选用20%多杀霉素悬浮剂150 mL/hm^(2)、225 mL/hm^(2)、300 mL/hm^(2),5%甲维盐微乳剂300 mL/hm^(2),15%茚虫威悬浮剂225 mL/hm^(2),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25 mL/hm^(2)开展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多杀霉素悬浮剂对玉米安全、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每公顷用量的增加,防效和持效期增加,较为突出的是多杀霉素225、300 g/hm^(2)处理,第1、2次药后1~3 d,防效均在90%以上;药后14 d时,防效均在75%以上,保苗效果均在80%以上。此外,第2次药后21 d,防效仍在70%以上,保苗效果在60%以上,2个处理下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为害指数在13.18~14.30之间,危害等级控制在2级以内,玉米受损程度轻发生。在实际生产中推荐选用20%多杀霉素悬浮剂225 mL/hm^(2)用量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即可,在玉米苗期,可喷雾施药1次;在喇叭口期,可采用药土法拌沙撒施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草地贪夜蛾 多杀霉素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氯吡嘧·硝磺草·莠灭净可湿性粉剂对甘蔗地杂草田间防除效果
17
作者 谢显彪 孟继枝 +2 位作者 邵宗刚 沈云峰 杨祚斌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65-70,共6页
探明81%氯吡嘧·硝磺草·莠灭净可湿性粉剂对甘蔗安全性、杂草防除效果及最佳用量,筛选出适宜的甘蔗地除草剂及其用药量。选用三元复合除草剂81%氯吡嘧·硝磺草·莠灭净可湿性粉剂为试验药剂,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 探明81%氯吡嘧·硝磺草·莠灭净可湿性粉剂对甘蔗安全性、杂草防除效果及最佳用量,筛选出适宜的甘蔗地除草剂及其用药量。选用三元复合除草剂81%氯吡嘧·硝磺草·莠灭净可湿性粉剂为试验药剂,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25%硝磺草酮悬浮剂、80%莠灭净水分散粒剂3种单剂作对照药剂,以及设人工除草、清水对照处理,开展甘蔗地除草试验。81%氯吡嘧·硝磺草·莠灭净可湿性粉剂911.25~1 822.5ga.i./hm^(2)用量防除效果最为突出,在药后45 d,杂草总株防效可达94.26%~97.55%,鲜重防效可达96.16%~98.66%,显著高于其余处理。81%氯吡嘧·硝磺草·莠灭净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防控甘蔗地一年生杂草,且对甘蔗整个生育期安全,从农药减量角度出发,在实际生产中推荐田间制剂用量为911.25~1 215 g a.i./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嘧·硝磺草·莠灭净 氯吡嘧磺隆 硝磺草酮 莠灭净 甘蔗 杂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不同地区绿僵菌对斜纹夜蛾的毒力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自宏 徐玲 +3 位作者 何謦成 肖文祥 柳青 李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0-435,共6页
【目的】筛选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具有高毒力的绿僵菌(Metarhizium)优良菌株,为绿色防控斜纹夜蛾提供备选材料。【方法】用爬行接种法测定了来自滇西不同地区(保山市、怒江州、大理市、楚雄市)的15种绿僵菌菌株对斜纹夜蛾3龄... 【目的】筛选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具有高毒力的绿僵菌(Metarhizium)优良菌株,为绿色防控斜纹夜蛾提供备选材料。【方法】用爬行接种法测定了来自滇西不同地区(保山市、怒江州、大理市、楚雄市)的15种绿僵菌菌株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分析了不同温度下(14~35℃)优良菌株的毒力。【结果】15种绿僵菌对斜纹夜蛾都有一定毒力,幼虫校正死亡率为30%~100%,有6种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 BUM1209、M.brunneum BUM22、M.anisopliae BUM1900、M.baoshanense BUM634、M.pingshaense BUM701和M.guizhouense BUM119)的毒力较高(校正死亡率100%),其中,来自保山市的M.rileyi BUM1209致死速度最快(LT50=4.88 d,全致死时间=6.92 d),毒力最高。M.rileyi BUM1209在不同温度下对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都达100%,26℃时致死速度最快(LT50=2.94 d,全致死时间=5.90 d),温度升高或降低,其毒力都显著减弱;温度降低为14℃时,其致死速度最慢(LT50=7.90 d,全致死时间=15.75 d)。【结论】M.rileyi BUM1209对斜纹夜蛾的毒杀效果最好,其最适宜侵染温度为26℃,该菌株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 绿僵菌 斜纹夜蛾 毒力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茧蜂生物防治蚜虫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玉珠 段海春 +3 位作者 杜红 吴桂仙 王勤 单艳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161-164,共4页
2014-2016年在云南保山隆阳区开展了蚜茧蜂控制蚜虫技术在5种主要农作物上的示范推广,3年累计推广应用4.59万hm^2,新增总产1 494.04万kg,新增产值5 899.96万元,平均减少杀蚜虫化学农药使用22.5次/hm^2,减少农药用量855 g/hm^2,节约农药... 2014-2016年在云南保山隆阳区开展了蚜茧蜂控制蚜虫技术在5种主要农作物上的示范推广,3年累计推广应用4.59万hm^2,新增总产1 494.04万kg,新增产值5 899.96万元,平均减少杀蚜虫化学农药使用22.5次/hm^2,减少农药用量855 g/hm^2,节约农药成本135元/hm^2;减少劳动力投入337.5元/hm^2,节约生产成本2 167.17万元;总经济效益8 066.67万元,实现农作物蚜虫危害可持续控制,对农药减量、节本增效、减少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茧蜂 生物防治技术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对蚕豆、油菜田小籽虉草的防除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兴仙 严牙丽 +3 位作者 沈云峰 傅杨 李铷 汤东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9-346,共8页
小籽虉草Phalaris minor是近年来危害云南中西部地区冬季作物田的恶性杂草。云南冬季作物以阔叶作物为主,有必要开展在阔叶作物田小籽虉草的化学防除效果研究。本研究在室内和田间测试了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150 g/L精吡氟禾草灵EC... 小籽虉草Phalaris minor是近年来危害云南中西部地区冬季作物田的恶性杂草。云南冬季作物以阔叶作物为主,有必要开展在阔叶作物田小籽虉草的化学防除效果研究。本研究在室内和田间测试了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150 g/L精吡氟禾草灵EC、10%精喹禾灵EC、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240 g/L烯草酮EC、12.5%烯禾啶EC、5%唑啉草酯EC等7种阔叶作物田茎叶处理剂对小籽虉草的防效以及对油菜和蚕豆的安全性。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药后30 d,5%唑啉草酯EC、12.5%烯禾啶EC、10%精喹禾灵EC在推荐剂量作用下对小籽虉草的鲜重防效超过90%,杂草植株表现明显枯死症状,并且安全性指数均大于2;240 g/L烯草酮EC的株防效较差,鲜重防效也低于50%;其他药剂的鲜重防效为80%左右。田间药效试验表明,5%唑啉草酯EC防效最优,接近95%,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和12.5%烯禾啶EC等防效能达到90%,其他药剂的防效也超过80%,所有药剂对油菜和蚕豆均安全。以上结果表明,当前大多数阔叶作物田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对小籽虉草高效,对作物安全,控制小籽虉草的备选除草剂品种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籽虉草 阔叶作物田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