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RCSVPWM的电子水泵噪声抑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鑫洋 马西沛 +1 位作者 刘杰 范平清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45,共8页
车用电子水泵(Electronic Water Pump,EWP)的噪声是反映电子水泵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主动控制有利于改善车内声品质。为了实现对EWP噪声的主动控制,提出了一种混合随机载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Hybrid Random Carrier Space Vector... 车用电子水泵(Electronic Water Pump,EWP)的噪声是反映电子水泵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主动控制有利于改善车内声品质。为了实现对EWP噪声的主动控制,提出了一种混合随机载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Hybrid Random Carrier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HRCSVPWM)策略。首先,采用Xorshift算法设计随机序列生成器,以产生随机性较好的随机数,分散集中出现在载波频率及其整数倍频段的大量谐波;其次,结合锯齿波周期函数,增加对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谐波幅值的削弱作用;然后,搭建EWP仿真模型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WM,SVPWM)、随机载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Random Carrier Space Vector PWM,RCSVPWM)和HRCSVPWM控制策略的谐波抑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HRCSVPWM控制策略对PWM谐波的抑制能力;最后,搭建EWP噪声试验平台,对EWP在3种控制策略下的噪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RCSVPWM控制策略可使EWP的噪声声压级得到明显下降,平均下降约为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水泵 噪声主动控制 谐波抑制 随机载波 Xorshif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源对Cu-SSZ-13催化剂脱除NO_(x)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攀 李凯 +1 位作者 李振国 雷利利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Cu源(硝酸铜、硫酸铜和乙酸铜)的Cu-SSZ-13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等表征手段结合固定床反应器... 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Cu源(硝酸铜、硫酸铜和乙酸铜)的Cu-SSZ-13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等表征手段结合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Cu源对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SSZ-1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SCR催化活性和N_(2)选择性,其中利用有机铜源(乙酸铜)制备的Cu-SSZ-1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和NH_(3)吸附稳定性.水热老化后,催化剂的NO_(x)转化率达到90%及以上的温度窗口(T_(90))为175~575℃,其CHA结构的特征衍射峰强度有所降低,但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经过水热老化处理后的催化剂能够保持较高的活性.温度为300℃时,在反应进料中添加体积分数为500×10^(-6)的丙烯(C_(3)H_(6))后,催化剂没有受到C_(3)H_(6)的毒化而失活,NO_(x)转化率能保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Cu源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水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电化学清除钛合金表面铁污染
3
作者 李游游 赵晓燕 +4 位作者 曹铁山 赵杰 孟宪明 余伟 程从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6-233,270,共9页
目的 针对耐蚀合金表面洁整化制造中,清洗介质和零件形状对清除表面异质铁污染的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采用双极电化学清除铁污染的方法。方法 采用COMSOL软件建立双极电化学模型,仿真计算了不同驱动电位和样品位置对表面电位分布及清除... 目的 针对耐蚀合金表面洁整化制造中,清洗介质和零件形状对清除表面异质铁污染的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采用双极电化学清除铁污染的方法。方法 采用COMSOL软件建立双极电化学模型,仿真计算了不同驱动电位和样品位置对表面电位分布及清除速率的影响,对喷丸强化后的钛合金表面进行铁污染清除试验,利用邻菲罗啉显色检验和电化学阻抗验证铁清除效果,分析典型参数对铁污染清除效果的影响。结果 仿真模拟中电解池内的电压呈对称分布,样品表面电位为0 V;样品位于电解池中近正极1/4处时,其清除速率较中间位置时低;随驱动电压增加,有效清除长度减小,清除速率下降;显色检测显示钛合金原始试样表面的铁污染程度不均匀,红色色度值最高为15.5,清洗后合金表面从红色变为无色,阻抗谱图显示合金表面的耐蚀性增加。结论 试验与仿真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双极电化学可用于钛合金表面铁污染的清除,为钛合金表面高清洁度制造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铁污染 双极电化学 显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