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生物膜观察与消毒干预 被引量:18
1
作者 章小缓 凌均棨 +2 位作者 姬亚昆 侯水平 陈守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9-14,35,共7页
目的评价口腔综合治疗台独立水源水路经次氯酸钠消毒前、后生物膜结构和菌落数情况。方法选择10台独立水源口腔综合治疗台,采集经525 mg/L次氯酸钠消毒水路前、后治疗台工作端水管内壁生物膜,计算总菌落数,并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目的评价口腔综合治疗台独立水源水路经次氯酸钠消毒前、后生物膜结构和菌落数情况。方法选择10台独立水源口腔综合治疗台,采集经525 mg/L次氯酸钠消毒水路前、后治疗台工作端水管内壁生物膜,计算总菌落数,并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结构。结果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前、后生物膜菌落数几何均值分别为1.7×10~3 CFU/cm^2和OCFU/cm^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2.03,P=0.02)。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消毒前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内壁存在生物膜,呈特征性结构,杆菌与球菌分布于基质中;消毒后,其生物膜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基质仍然存在。结论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存在微生物污染,其内壁有生物膜,并含有高浓度细菌,存在引起医患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525 mg/L的次氯酸钠消毒剂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可常规应用于临床独立水源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的消毒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 生物膜 条件致病菌 次氯酸钠 消毒 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小鼠颅颌面部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沐 杨旭 +2 位作者 刘学 王伟财 黄洪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8-75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全反式维甲酸(atRA)摄入对胎鼠颅颌面部发育的影响。方法:C57BL孕鼠随机分成4组(n=5)妊娠第10天,实验组分别给予60、80、100 mg/kg atRA)灌胃1次,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玉米油灌胃。第19天取胚胎,记录基本情况取胎鼠头作... 目的:探讨妊娠期全反式维甲酸(atRA)摄入对胎鼠颅颌面部发育的影响。方法:C57BL孕鼠随机分成4组(n=5)妊娠第10天,实验组分别给予60、80、100 mg/kg atRA)灌胃1次,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玉米油灌胃。第19天取胚胎,记录基本情况取胎鼠头作头颅软组织侧貌分析拍摄X线片作颅颌面部骨骼测量。结果:RA≥80 mg/kg的2个实验组胎鼠体重减轻、体长缩短,出现明显颅颌面部畸形,畸胎率随RA剂量增高而升高。100 mg/kg组胎鼠下颌体(BD)缩短,上颌骨(∠NAK)、下颌骨(∠NBD)后缩(P<0.01);∠SNG则大于对照组(P<0.01)。X线头影测量发现:维甲酸各剂量组胎鼠颅颌面部矢状向缩短(Op-Rh)(P<0.01);维甲酸≥80 mg/kg的2个实验组胎鼠的颅穹窿长度(Pa-Na)和高度(Fp-Os)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维甲酸剂量依赖性抑制颅颌面部骨骼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atRA) 小鼠 颅颌面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ptin受体在人牙髓干细胞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潘爽 凌均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人牙髓干细胞表型特征及生物学性状,检测Leptin受体在牙髓干细胞表面的表达。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免疫组化法、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体外诱导分化实验检测细胞多向分化能...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人牙髓干细胞表型特征及生物学性状,检测Leptin受体在牙髓干细胞表面的表达。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免疫组化法、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体外诱导分化实验检测细胞多向分化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Leptin受体在人牙髓干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分离获得的牙髓干细胞波形丝蛋白和CD146表达阳性,具有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Leptin受体在牙髓干细胞表面阳性表达。结论:分离培养的牙髓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表型特征及生物学性状,Leptin受体可表达于牙髓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千细胞 LEPTIN LEPTIN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靶向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左下第一磨牙慢性根尖周炎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欣霖 闫欣 麦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将数字化导板引入到显微根尖手术可以精确定位病变位置,减少根尖手术的去骨量,避免损伤到邻牙或周围组织。本文报道1例使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左下第一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病例。
关键词 显微根尖手术 3D打印导板 根管治疗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力值对小型猪牙根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永建 麦理想 +2 位作者 王大为 张弘 张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建立小型猪正畸牙根吸收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力值作用于小型猪下颌乳侧切牙后的牙根吸收情况,研究不同力值对小型猪牙根吸收程度的影响,为正畸临床实践中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北京农业大学提供的6只中国实验用小型... 【目的】建立小型猪正畸牙根吸收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力值作用于小型猪下颌乳侧切牙后的牙根吸收情况,研究不同力值对小型猪牙根吸收程度的影响,为正畸临床实践中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北京农业大学提供的6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5~7月龄,体质量12~16kg(平均体质量13.2kg),共12颗下颌乳侧切牙,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施加力值0、100g、200g、300g,每2周加力1次,术后45天切取标本,连续切片后HE染色,行普通光学显微镜形态观察和图像处理分析,并对牙根吸收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采用裂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0、100g、200g组均未见明显的牙根吸收,也无可辨认的牙根长度变化;300g组可见明显的牙根尖周吸收,牙根变短。【结论】本研究小型猪动物模型牙根吸收程度随加载力值的增大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牙根吸收 动物模型 正畸牙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植骨材料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效果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邓飞龙 马建元 +3 位作者 简裕涛 罗智斌 刘臣汉 吴伟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植骨材料PepGen P15 Flow(简称P15)和Bio-Oss引导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能力及骨-种植体结合能力。【方法】将beagle犬下颌单侧双尖牙全部拔除,然后在新鲜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3颗。植入后于种植体颊侧制备标准骨缺损并... 【目的】比较两种植骨材料PepGen P15 Flow(简称P15)和Bio-Oss引导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能力及骨-种植体结合能力。【方法】将beagle犬下颌单侧双尖牙全部拔除,然后在新鲜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3颗。植入后于种植体颊侧制备标准骨缺损并作如下处置:A组空置,B组植入P15,C组植入Bio-Oss;覆盖Bio-Gide,初期缝合伤口。于术后第6周、12周将beagle犬分期处死获取标本,进行大体、影像学、组织学观测。【结果】B、C组植骨区外形均较A组膨隆,尤其是C组。X线观察可见B、C组X线阻射影几乎覆盖整个植骨区,而A组的X线阻射影仅局限于骨缺损周边区域。组织学检查发现:植骨区范围内的新生骨比例和骨-种植体结合率B组最高,C组其次,A组最低;未降解的植骨材料比例B组低于C组;植骨材料-新生骨结合率B组高于C组。【结论】与Bio-Gide联合应用,P15与Bio-Oss均能有效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数量与质量,且能促进骨-种植体结合率,前者较有利于促进植骨区新生骨改建成熟,而后者较有利于保障植骨区体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植骨材料 引导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载荷下下前牙固定桥基牙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达 唐亮 潘燕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动态载荷下下前牙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和应变分布规律。方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动态垂直、斜向加载,计算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和应变值,绘出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图及牙周膜的应力-时间曲线。结果动态载荷下,...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动态载荷下下前牙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和应变分布规律。方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动态垂直、斜向加载,计算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和应变值,绘出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图及牙周膜的应力-时间曲线。结果动态载荷下,下前牙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和应变分布趋势与静态载荷基本相同,但其大小明显降低,变化率为60%~75%。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及大小具有时间依赖性,一个咀嚼周期结束后,牙周膜有残余应力存在。斜向冲击载荷时,牙周膜应力下降直至消失的时间比垂直向冲击载荷短。结论动态载荷下,下前牙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牙周膜的应力和应变值明显降低。在一个咀嚼周期中,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和大小具有时间依赖性,一个咀嚼周期结束时,牙周膜有残余应力存在。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加载量及加载方向有关。加载方向是影响牙周膜应力分布、应力累积和应力释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桥 牙周膜 三维有限元法 动力分析 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在维甲酸诱导腭裂小鼠胚胎腭突中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沐 刘学 +3 位作者 余东升 王成 王伟财 黄洪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 RA)对小鼠胚胎腭突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BMPR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at RA灌胃的方法建立at RA诱导的小鼠腭裂模型,取妊娠15 d(GD15)和17 d的(GD17)的胚胎腭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 RA)对小鼠胚胎腭突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BMPR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at RA灌胃的方法建立at RA诱导的小鼠腭裂模型,取妊娠15 d(GD15)和17 d的(GD17)的胚胎腭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BMPR2在胚胎腭部的表达。结果 at RA诱导小鼠形成体积较小的畸形腭突和明显的中缝腭裂畸形。BMPR2在GD15和GD17正常胚胎腭部有高水平的阳性表达,但在腭裂胚胎腭部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弱。正常胚胎腭部Bmpr2 m RNA在GD15和GD1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腭裂胚胎(P<0.05)。结论 at RA可导致小鼠胚胎腭突发育不良形成腭裂,并显著下调BMPR2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腭部发育的正常分子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 维甲酸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义齿即刻修复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邓飞龙 刘森庆 +3 位作者 刘臣汉 张辉 张佩芬 张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6-58,共3页
【目的】评估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义齿即刻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技术要点。【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上颌无牙颌或拔除无法保留的余留牙后牙列缺失的病例共6例,于上颌骨植入4~9枚... 【目的】评估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义齿即刻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技术要点。【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上颌无牙颌或拔除无法保留的余留牙后牙列缺失的病例共6例,于上颌骨植入4~9枚种植体,手术当天或术后一周行固定即刻修复。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6个月复诊,永久修复完成后第1、3、6和12个月复诊,以后每12个月复诊一次。【结果】6例患者共植入48枚种植体,其中36枚为即刻修复,平均负重22个月(最长39个月,最短14个月)。所有病人对即刻修复效果满意,种植体无松动、脱落,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未见明显骨质吸收。种植体39个月累计存活率100%。【结论】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义齿即刻修复短期临床效果良好,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牙列缺失 即刻修复 牙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Vector系统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梅秀 陈佩珠 严娟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Vector系统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50例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患者采用Vector牙周治疗仪洁治术,术前、术中、术后予以精心护理。结果 316例基本治愈,牙龈红肿消退,恢复正常色泽,牙龈无继续萎缩;其余患者牙周病无继续发展... 目的探讨Vector系统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50例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患者采用Vector牙周治疗仪洁治术,术前、术中、术后予以精心护理。结果 316例基本治愈,牙龈红肿消退,恢复正常色泽,牙龈无继续萎缩;其余患者牙周病无继续发展,牙齿无继续松动。结论用Vector牙周治疗仪行洁治术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牙周炎的发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检查Vector牙周治疗仪的功能;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做好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保持术野清晰和肢体制动,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协助用药;术后做好健康指导和仪器的清洗维护,可保证Vector牙周治疗仪洁治术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Vector系统 牙周治疗 临床应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A酸对小鼠胚胎腭间充质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1
作者 陈沐 杨旭 +3 位作者 李正明 刘学 王伟财 黄洪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6-841,共6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对小鼠胚胎腭间充质细胞(MEPM)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MEPM细胞,在成骨诱导(OM)培养基中分别加入atRA 0.1和1.0μmol·L-1,分别于培养1,3,5,7和9 d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化学比色法检测碱...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对小鼠胚胎腭间充质细胞(MEPM)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MEPM细胞,在成骨诱导(OM)培养基中分别加入atRA 0.1和1.0μmol·L-1,分别于培养1,3,5,7和9 d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化学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培养21 d后,Von-Kossa染色观察矿化面积比。培养9 d后,逆转录PCR(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骨桥蛋白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1b,Bmpr2和Smad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培养9 d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M及OM+atRA 0.1和1.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OM组细胞ALP活性最高,OM+atRA 1.0μmol·L-1组ALP活性明显低于OM组(P<0.05)。培养21 d后,Von-Kossa染色结果显示,OM+atRA 1μmol·L-1组矿化结节面积比为(3.56±1.24)%,明显低于OM组(10.33±2.29)%(P<0.05)。培养9 d后,OM组的Runx2相对表达各组内最高,OM+atRA 1.0μmol·L-1组与其相比约下调20%(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M组、OM+atRA 0.1和1.0μmol·L-1组骨桥蛋白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OM组的Bmpr1b mRNA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组的1.6倍,OM+atRA 1.0μmol·L-1组的相对表达仅为OM组的33%(P<0.05)。OM+atRA 1.0μmol·L-1组Smad5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OM组(P<0.05)。结论atRA能抑制MEPM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mpr1b影响BMPR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A酸 腭突间充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整联蛋白结合配体N-连接糖蛋白家族成员在牙髓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12
作者 霍丽珺 凌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690-693,共4页
体外诱导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并观察其过程,是目前研究牙髓干细胞分化机制和寻找其分化标志的主要方法。在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矿化过程中,小分子整联蛋白结合配体N-糖蛋白(SBLING)家族成员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就SBLING家族成... 体外诱导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并观察其过程,是目前研究牙髓干细胞分化机制和寻找其分化标志的主要方法。在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矿化过程中,小分子整联蛋白结合配体N-糖蛋白(SBLING)家族成员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就SBLING家族成员牙本质涎磷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和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在牙髓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整联蛋白结合配体N-糖蛋白家族 牙本质涎磷蛋白 牙本质基质蛋白 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