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科学岛大气氮磷沉降及对巢湖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东霞 李璇 +3 位作者 赵禹恒 徐衡 冯慧云 余增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59-1266,共8页
为了探讨大气氮磷沉降与天气和空气质量的关系及对巢湖的影响,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在合肥西北郊科学岛设采集点,对日大气氮磷沉降量进行了连续检测,并获取每日天气与降水量数据以及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分析显示,科学岛检测点2015... 为了探讨大气氮磷沉降与天气和空气质量的关系及对巢湖的影响,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在合肥西北郊科学岛设采集点,对日大气氮磷沉降量进行了连续检测,并获取每日天气与降水量数据以及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分析显示,科学岛检测点2015年全年的大气总氮和总磷沉降通量分别为3 779.40、66.80kg/km2,其中总氮沉降峰值出现在雨量充沛的4—8月,总磷沉降峰值则出现在春季的3—5月;降水日沉降的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全年总沉降量的72.00%和47.72%;非降水日总磷沉降值与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大气主要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相关程度高。推算巢湖受纳的大气总氮、总磷年沉降量分别为3 118.00、55.11t,分别相当于巢湖主要入湖河流年输入氮、磷总量的39.61%、7.69%;结合巢湖的地质特征和区域环境,提出了可有效抵消和削减经大气沉降输入巢湖的氮磷污染量的工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科学岛 氮磷沉降特征 巢湖 工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RS技术的复合化肥成分定量分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宋乐 张红 +5 位作者 倪晓宇 吴林 刘斌美 余立祥 王琦 吴跃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定复合肥料中尿素、缩二脲和水分等成分含量的新方法。文中在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建立了检测这三种成分含量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其检验决定系数R2值分别为0.986 1和0.971 3,所建立模型的交互验... 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定复合肥料中尿素、缩二脲和水分等成分含量的新方法。文中在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建立了检测这三种成分含量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其检验决定系数R2值分别为0.986 1和0.971 3,所建立模型的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2.59,0.38,0.132,模型预测相关因子分别为0.973 3,0.921 5,0.967 9;从市售的复合化肥中选取六种样品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其相关因子分别为0.923 7,0.978 6,0.987 4。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复合肥料中尿素、缩二脲和水分等成分含量进行快速测定,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具有分析时间短、操作简便、环保无污染等优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漫反射 复合肥料 尿素 缩二脲 水分 偏最小二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籼稻脆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定位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斌美 叶亚峰 +5 位作者 章忠贵 赵孟 许学 陶亮之 王钰 吴跃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9-264,共6页
水稻脆性突变体是研究细胞壁组分结构形成机制的重要材料。通过离子束诱变籼稻9311获得1个茎秆、叶片均脆的突变体,命名为bc9311-1。bc9311-1突变体与野生型9311相比,分蘖数减少,结实率显著降低,其他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叶片和茎秆的... 水稻脆性突变体是研究细胞壁组分结构形成机制的重要材料。通过离子束诱变籼稻9311获得1个茎秆、叶片均脆的突变体,命名为bc9311-1。bc9311-1突变体与野生型9311相比,分蘖数减少,结实率显著降低,其他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叶片和茎秆的细胞壁成分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bc9311-1突变体茎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明显降低,半纤维素和SiO2含量显著增加;叶片中的纤维素含量降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加,SiO2含量无明显差异。遗传分析表明,该脆性突变体脆性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以bc9311-1突变体与02428杂交的F2群体为基因定位群体,利用SSR标记将bc9311-1突变位点定位在水稻第1染色体上,位于SSR分子标记的RM1095和RM363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6cM和3.4cM,与其中的标记RM1183表现共分离。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克隆突变基因,揭示脆性性状的分子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壁 脆秆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脆性突变体w7bc5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陆荷微 刘斌美 +5 位作者 陶亮之 叶亚峰 吴振宇 范爽 吴跃进 王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w7bc5是重离子辐照诱变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wyj7)获得的一个脆性突变体。农艺性状分析发现,w7bc5突变体千粒重与结实率略有下降,其他农艺经济特征仍保持较好品质;茎秆抗折力比wyj7野生型下降29.8%,田间手折极易脆断;w7bc5突变体茎秆纤维... w7bc5是重离子辐照诱变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wyj7)获得的一个脆性突变体。农艺性状分析发现,w7bc5突变体千粒重与结实率略有下降,其他农艺经济特征仍保持较好品质;茎秆抗折力比wyj7野生型下降29.8%,田间手折极易脆断;w7bc5突变体茎秆纤维素含量比wyj7野生型减少26.7%,半纤维素含量显著升高,叶片细胞壁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茎秆中的保持一致;抽穗期后w7bc5与wyj7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差距逐渐拉大,从12.8mg/g增加到62.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突变体 细胞壁 纤维素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的环境污染物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振 王晶晶 +4 位作者 聂亚光 代慧 王牧笛 程雷 许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9,共12页
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态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极为重要。生殖系统是人和动物繁衍后代的重要系统,常见环境污染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正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秀丽隐杆线虫具有身体透明、品系丰富和... 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态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极为重要。生殖系统是人和动物繁衍后代的重要系统,常见环境污染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正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秀丽隐杆线虫具有身体透明、品系丰富和遗传背景清楚等优点,为生殖毒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已对多种环境污染物的生殖毒性进行了评价。本文重点叙述了重金属、纳米材料、有机物等化学污染,辐射、磁场等物理污染,以及病毒等生物污染对秀丽线虫生殖系统的影响,并归纳讨论了环境污染物造成生殖功能障碍的几种主要机制,如氧化应激、DNA损伤、内质网应激以及神经损伤等,但不同类型污染物的毒性效应与其自身的物化性质紧密相关。环境污染物诱导的生殖毒性中不同响应机制之间的关联性、不同发育阶段的敏感性差异、污染物的传代效应以及有效的缓解方式的筛选等都有待进一步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秀丽隐杆线虫 生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在微藻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京华 陈军 +2 位作者 秦松 戚泽明 黄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6,共8页
微藻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在水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保护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开展微藻生物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传统的微藻成分的检测分析需要经过... 微藻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在水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保护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开展微藻生物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传统的微藻成分的检测分析需要经过微藻细胞研磨破碎、有机溶剂分离提取、液(气)相检测等一系列的繁琐的操作步骤,有费时、需要高昂的仪器设备、操作过程复杂等缺点,因此需要发展更加快速高效的微藻细胞组分检测分析技术。红外光谱作为一种高效的物质检测和分析手段可以实现对微藻样品中的蛋白、脂类、核酸、多糖、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多种成分同时分析,具有简单、快速和无损检测等优势,特别是结合显微镜技术的红外光谱成像可以在微空间尺度上研究单一细胞或组织中各组分的变化。近年来,尤其是随着同步辐射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红外光谱仪器提供质量更好、能量更高的同步辐射光源,使得红外光谱显微光谱及成像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实现了能够在细胞和亚细胞尺度上对个体进行高空间分辨的原位观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许多常规的检测分析技术不能同时兼顾高通量测量和高空间分辨率观察之间的矛盾。首先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并分析了显微红外光谱及成像技术在生物样品检测中的独特优势,特别介绍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接下来综述了此项技术在分类鉴定、生长代谢监测、育种、水环境、食品医药等与微藻相关领域国内外的应用研究进展。比如,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红外光谱能够进行微藻的快速鉴定、判别和分类。利用红外光谱多组分快速检测的优势,可以实现微藻生长代谢的研究。基于红外光谱无损、高效检测的特点,可以实现油脂、β-胡萝卜素、虾青素等高产藻株的快速筛选。另外,微藻还可以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活性染料,利用红外光谱可以对其吸附和降解环境污染物的机理进行研究。红外光谱还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微藻成分的分析和鉴定,因而可以用于微藻食品药品质量的检测和真伪的鉴定。然而,红外光谱在微藻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尚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对此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对红外光谱在微藻的规模化养殖、高产藻株的筛选、微藻的生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技术 中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 显微光谱成像 同步辐射 微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脆茎突变体细胞壁组分与茎秆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汪清焰 刘斌美 +3 位作者 杨阳 叶亚峰 任艳 吴跃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水稻抗倒伏能力是稳定水稻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利用重离子辐照水稻‘武运粳7号’(野生型)获得11种脆茎突变体。基于上述12种材料,研究成熟期细胞壁组分与水稻茎秆弯曲强度和拉应力等力学性能的关系,以期为水稻抗倒伏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借... 水稻抗倒伏能力是稳定水稻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利用重离子辐照水稻‘武运粳7号’(野生型)获得11种脆茎突变体。基于上述12种材料,研究成熟期细胞壁组分与水稻茎秆弯曲强度和拉应力等力学性能的关系,以期为水稻抗倒伏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借鉴。研究结果表明,脆茎突变体茎秆细胞壁纤维素含量均比野生型低,降低幅度为4.45%~33.63%;半纤维含量高于野生型,提高幅度为19.80%~37.88%。茎秆弯曲强度与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342)。分别分析倒1至倒44个节间的拉应力与纤维素含量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 1=0.8475,R 2=0.9212,R 3=0.8791,R 4=0.9203(P<0.05);4个节间的拉应力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没有明显线性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茎秆脆性的力学特性主要由细胞壁组分中纤维素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茎突变体 茎秆 细胞壁组分 弯曲强度 拉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水稻叶片镉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聪 范爽 +6 位作者 徐琢频 程维民 杨阳 刘晶 张鹏飞 吴跃进 王琦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3-369,共7页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对其安全性及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有望克服传统方法检测耗时的缺点,实现水稻等作物植株中重金属含量的快速原位定量检测。利用共线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DP-LIBS...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对其安全性及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有望克服传统方法检测耗时的缺点,实现水稻等作物植株中重金属含量的快速原位定量检测。利用共线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DP-LIBS)技术对水稻叶片中的重金属镉(Cd)元素进行了分析。由于不同的特征谱线对结果有不同影响,为获取更准确、稳定的分析结果,采用样品表面多点烧蚀的实验方法,讨论了CdⅠ:228.8 nm、CdⅡ:214.4 nm和CdⅡ:226.5 nm三条共振线对于定标曲线相关系数(R^2)和预测结果的影响。对比研究发现,532 nm激光先于1064 nm激光进行激发,且两束脉冲时间间隔为0.5μs时能够获取最好的光谱强度;在三条分析谱线中,CdⅠ:228.8 nm、CdⅡ:214.4 nm和CdⅡ:226.5 nm谱线的定标曲线R^2值分别为0.86、0.60和0.93,原子谱线定量结果高于离子谱线;CdⅠ:228.8 nm谱线预测相对误差低于10%,检测限是3.03 mg/kg。实验表明通过对LIBS检测条件的优化,可以实现对水稻叶片中的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另外实验中所优化的光谱采集和特征谱线选择方法,也有望应用在不同农产品的重金属成分检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重金属CD 实验方法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灭藻过程中藻细胞内含物降解规律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腊梅 张宏 黄青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1-25,共5页
应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处理有毒有害蓝藻,并对蓝藻细胞损伤过程及藻毒素降解效率进行研究。以三维荧光光谱(Three 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EEM)技术... 应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处理有毒有害蓝藻,并对蓝藻细胞损伤过程及藻毒素降解效率进行研究。以三维荧光光谱(Three 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EEM)技术为手段,通过区域荧光体积积分(Fluorescence regional integration,FRI)的方法,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损伤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过程中藻细胞荧光类内含物释放降解的规律;此外,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了灭藻过程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LR,MC-LR)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藻细胞内含物先释放到细胞外后,然后逐渐被降解;分析了蓝藻毒素MC-LR的变化过程与降解效率,证明它最终可以被等离子体完全氧化降解和去除。研究工作不仅显示了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可以有效灭藻和降解藻毒素,同时也展示了三维荧光光谱作为一种快速实时的观察分析手段,可以有效应用于藻细胞损伤过程及相关机理研究,这将为发展新的高效灭藻技术及其安全评价方法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低温等离子体 三维荧光光谱 铜绿微囊藻 藻毒素 氧化和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中硅体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得华 马欢 +1 位作者 刘斌美 吴跃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采用干燥-灼烧-煅烧工艺从水稻秸秆中制备硅体,并对硅体进行表征和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硅体由无定形的微米、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组成,并具有光驱类脱氢酶活性和光催化降解甲基紫的能力。在模拟的光源下,在人工模拟的光源下,... 采用干燥-灼烧-煅烧工艺从水稻秸秆中制备硅体,并对硅体进行表征和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硅体由无定形的微米、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组成,并具有光驱类脱氢酶活性和光催化降解甲基紫的能力。在模拟的光源下,在人工模拟的光源下,硅体催化红四氮唑(TTC)迅速转变成不溶于水的三苯甲簪(TPF),硅体的光驱类脱氢酶活力值达到2622μg TPF.g-1.min-1;光催化降解甲基紫染料的结果表明硅体对甲基紫的去除率2 h内达到94.4%。秸秆中硅体的光催化特性为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同时也对自然界中生物材料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硅体 光催化 脱氢酶活性 甲基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马留可 詹福如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活性炭为吸附剂,亚甲基蓝(MB)为吸附质,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对活性炭去除亚甲基蓝的影响。分别采用伪一级、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在活性炭用量... 以活性炭为吸附剂,亚甲基蓝(MB)为吸附质,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对活性炭去除亚甲基蓝的影响。分别采用伪一级、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在活性炭用量为0.667 g/L,吸附时间为360 min,反应温度为298 K时,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249.081 mg/g。吸附反应在前30 min内速率很快,并约在3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相关系数高于0.99。活性炭对去除水中亚甲基蓝效果好,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亚甲基蓝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T-737诱导秀丽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齐晓静 陈斌 赵国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探讨ABT-737在秀丽线虫活体水平对生殖腺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荧光染料法检测不同浓度处理下野生型秀丽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的变化,同时利用检测活性氧自由基(ROS)的荧光线虫品系和多种基因突变线虫品系明确ABT-737在活体... 目的探讨ABT-737在秀丽线虫活体水平对生殖腺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荧光染料法检测不同浓度处理下野生型秀丽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的变化,同时利用检测活性氧自由基(ROS)的荧光线虫品系和多种基因突变线虫品系明确ABT-737在活体水平诱导凋亡的机制。结果在浓度为0、10、20μmol/L的ABT-737处理后,野生型秀丽线虫凋亡细胞数目从(2.31±0.06)个增加至(4.02±0.09)、(4.40±0.08)个。然而,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MAPK/JNK通路,mek-1/jnk-1)以及DNA损伤应答途径(egl-1、hus-1、cep-1)基因突变品系中凋亡未有变化。此外,ABT-737导致SOD3荧光品系秀丽线虫的荧光强度增加,即线虫ROS水平上升。结论ABT-737在活体动物水平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秀丽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氧化应激、DNA损伤应答通路及MAPK/JNK信号通路参与凋亡过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T-737 秀丽线虫 生殖腺细胞凋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中插入外源短肽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俊婷 李鹿之 +1 位作者 陈少鹏 焦浈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4-148,共5页
荧光蛋白及其突变体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医学等领域,而围绕荧光蛋白建立的各种新技术,如BiFC(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FRET(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Optical highlighter(荧光笔探针)等,则极大地促进了多个生物相关学科的... 荧光蛋白及其突变体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医学等领域,而围绕荧光蛋白建立的各种新技术,如BiFC(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FRET(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Optical highlighter(荧光笔探针)等,则极大地促进了多个生物相关学科的发展。采用转座子突变技术,在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中随机插入5个氨基酸残基。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分选,成功获得13个插入外源氨基酸短肽后,仍具有荧光活性的mCherry荧光蛋白突变体,为BiFC以及构建新型生物感受器提供了更多可插入外源DNA的合适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蛋白 短肽 插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拉曼光谱及成像技术观测α粒子辐照对米根霉的作用和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小丽 刘京华 黄青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2,共7页
载能粒子辐照微生物可以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粒子辐照技术在微生物的诱变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关于粒子辐照微生物的作用过程和机理还不清楚,尚待深入研究查明.当前的一个研究趋势是利用各种光学和光谱方法对辐射引起生物体生命活动... 载能粒子辐照微生物可以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粒子辐照技术在微生物的诱变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关于粒子辐照微生物的作用过程和机理还不清楚,尚待深入研究查明.当前的一个研究趋势是利用各种光学和光谱方法对辐射引起生物体生命活动变化的微观过程进行快速、实时、无损在线观测.采用α粒子源(241Am)辐照米根霉,并且用拉曼光谱及具有空间分辨的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辐射剂量条件下的米根霉菌丝细胞内各类组分含量、分布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由此研究载能粒子对微生物菌体产生的有关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光谱成像 α粒子辐照 米根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新型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处理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启富 黄青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5,共7页
低温等离子体废水处理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技术的处理效率还有待提高.改进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扩展的低温等离子装置,研究不同因素对有机染料废水降解的影响,寻找最佳的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 低温等离子体废水处理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技术的处理效率还有待提高.改进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扩展的低温等离子装置,研究不同因素对有机染料废水降解的影响,寻找最佳的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能有效降解染料;添加合适剂量的亚铁离子能进一步提高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溶液的化学需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低温等离子体 有机染料废水 亚甲基蓝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藻处理印染污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茜冉 黄青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95,共6页
综述了现有研究应用藻类物质去除染料的主要方法、机理、优点和存在问题等,重点阐述了藻类吸附和降解染料的机理,以及直接使用藻类生物和间接使用藻类材料去除水体中染料的不同方式及适用范围,并探讨了各种理化参数对不同藻类去除染料... 综述了现有研究应用藻类物质去除染料的主要方法、机理、优点和存在问题等,重点阐述了藻类吸附和降解染料的机理,以及直接使用藻类生物和间接使用藻类材料去除水体中染料的不同方式及适用范围,并探讨了各种理化参数对不同藻类去除染料效果的影响,特别强调了这些方法在处理含偶氮染料的废水中的应用,还指出利用藻渣制备活性炭去除染料的用法。最后,指出该领域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结合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进行综合处理的一些新想法和方案,并对藻处理染料废水前景进行展望。这项工作可为进一步利用和改进藻类技术、推广其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渣 染料 降解 吸附 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对水稻秸秆糖化率与成分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马欢 刘伟伟 +3 位作者 刘萍 程备久 朱苏文 吴跃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0-186,共7页
利用微波辐照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优化条件下以水为媒介的微波辐照对秸秆酶解糖化率及酶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预处理前后秸秆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FTIR、XRD和AFM对其表面形貌结构的表征,研究了微波促进水稻秸秆酶解的机制... 利用微波辐照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优化条件下以水为媒介的微波辐照对秸秆酶解糖化率及酶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预处理前后秸秆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FTIR、XRD和AFM对其表面形貌结构的表征,研究了微波促进水稻秸秆酶解的机制。结果表明:微波辐照可以破坏水稻秸秆表面特殊的'角质-双硅层'结构和木质素-半纤维素复合体,去除部分硅和木质素含量,因此能有效减少秸秆对酶的吸附,同时提高纤维素酶的酶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微波 预处理 糖化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在纳米材料毒性效应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娟 徐文娟 +3 位作者 王信文 王晶晶 王妹梅 许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1,共12页
随着纳米材料在食品、药物、生物医学等多领域的应用,其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内质网是蛋白质折叠与加工修饰、脂质合成以及Ca^(2+)储存的主要场所,是维护细胞内稳态的重要细胞器.内质网作为纳米材料的主要... 随着纳米材料在食品、药物、生物医学等多领域的应用,其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内质网是蛋白质折叠与加工修饰、脂质合成以及Ca^(2+)储存的主要场所,是维护细胞内稳态的重要细胞器.内质网作为纳米材料的主要靶细胞器之一,在纳米材料引起的毒性效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纳米银(Ag-NPs)、纳米金(Au-NPs)、纳米二氧化钛(TiO_2-NPs)、纳米氧化锌(ZnO-NPs)、纳米二氧化硅(SiO_2-NPs)、富勒烯(C_(60))、单壁与多壁碳纳米管(SWCNTs/MWCNTs)以及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GO)等典型纳米材料对内质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并归纳总结了内质网在不同纳米材料诱导的毒性效应中的作用及其异同点.纳米材料可通过引起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炎症反应以及细胞自噬,还可通过激活IP_3信号通路诱导内质网Ca^(2+)释放激活钙依赖的细胞凋亡.纳米材料可在内质网中积累造成结构损伤及功能障碍,还可诱导内质网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纳米材料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细胞自噬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促进水稻种子生长效应及NIR光谱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纯阳 万良淏 +1 位作者 马玉涵 黄青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99,共6页
使用亚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水稻糙米种子进行处理,不同气体、功率、处理时间下观测低温等离子体对糙米生长活力的影响;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处理后的糙米进行初步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空气等离子体放电对糙米生长... 使用亚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水稻糙米种子进行处理,不同气体、功率、处理时间下观测低温等离子体对糙米生长活力的影响;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处理后的糙米进行初步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空气等离子体放电对糙米生长活力的促进要优于氮气等离子体放电,空气实验组的最佳处理条件为(360W,5min),而氮气实验组的最佳处理条件为(360W,10min).另外,近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空气实验组(360W,5min)和氮气实验组(360W,10min)的糙米光谱与对照组光谱均存在明显差异.低温等离子体对水稻糙米种子的生长活力具有促进作用,能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作用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水稻种子 种子活力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缓释尿素肥效与功能材料添加量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振宇 杨阳 +6 位作者 周子军 倪晓宇 余立祥 陆荷微 刘斌美 吴跃进 王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0-748,共9页
本研究利用煤汽化尿素生产工艺制备6种改性缓释尿素(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分别为1%、2%、3%、4%、5%和6%),通过砂柱淋溶、氨挥发气室试验和田间玉米试验,以普通尿素为对照,分析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与尿素缓释特征和田间肥效的关系,探... 本研究利用煤汽化尿素生产工艺制备6种改性缓释尿素(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分别为1%、2%、3%、4%、5%和6%),通过砂柱淋溶、氨挥发气室试验和田间玉米试验,以普通尿素为对照,分析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与尿素缓释特征和田间肥效的关系,探讨适于玉米生产的改性缓释尿素功能性吸附材料最优添加量,为基质缓释肥的研发与农业应用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缓释尿素中氮素释放特征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N_t=N_0(1-e^(-bx))拟合,其氮素释放速率常数(b)比普通尿素下降67.4%~82.6%,累积氨挥发损失比普通尿素下降15.8%~39.3%。玉米栽培试验中,耕层土壤速效氮含量随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同时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增加趋势。借助一元三次模型拟合玉米产量性状与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的关系发现,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为5.28%、4.80%、5.24%和4.76%的缓释尿素可分别获得理论最高玉米生物学产量(15 829 kg·hm^(-2))、地上部生物量(164.0 g·plant^(-1))、根系生物量(26.9 g·plant^(–1))和籽粒产量(6 769 kg·hm^(–2))。综上,基质型缓释尿素的功能性吸附材料具有较好的减少氮素淋溶和氨挥发、改善玉米氮素营养、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5%的添加量更有利于玉米生物量和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尿素 功能性吸附材料 最佳添加量 氮素释放速率 累积氨挥发 籽粒产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