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气象干部教育培训中案例教学方法的实践——以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骨干人员培训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司静金 孙小东 闫琳 《成人教育》 2014年第4期99-101,共3页
教育培训是人才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气象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中国气象局要求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及各分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深入研究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对培训工作的需求,创新培训... 教育培训是人才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气象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中国气象局要求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及各分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深入研究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对培训工作的需求,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培训 气象干部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茶叶不同气象产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鞠英芹 陈正洪 +6 位作者 马德栗 黄治勇 陈笑笑 姚瑶 汪应琼 罗蒋梅 孟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5-61,共7页
基于2010—2021年湖北省夷陵区、英山县、咸安区3个茶叶主产区的茶叶产量数据,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HP滤波法、三年滑动平均法提取趋势产量,探究气象产量最佳提取方法,分析气候要素对茶叶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夷陵区、英山县、咸安... 基于2010—2021年湖北省夷陵区、英山县、咸安区3个茶叶主产区的茶叶产量数据,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HP滤波法、三年滑动平均法提取趋势产量,探究气象产量最佳提取方法,分析气候要素对茶叶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夷陵区、英山县、咸安区3个茶叶主产区的种植面积、产量、单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多项式变化趋势,2013年之前英山县最高,2015年之后夷陵区最高;采用3种方法拟合的产量变化趋势相同,夷陵区的茶叶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长趋势,而英山县和咸安区则呈减少趋势;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和HP滤波法测算出的趋势产量均与实际产量达到显著及以上相关性,对产量剧烈波动部分有较好的捕获能力,均优于三年滑动平均法;HP滤波法得到的气象产量能较好地反映气象条件的变化,适用于湖北省3个茶叶主产区气象产量的分离,可为后续气象产量分离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气象产量 HP滤波法 二次指数平滑法 三年滑动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的质量评估 被引量:59
3
作者 杨萍 刘伟东 +1 位作者 仲跻芹 杨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6-715,共10页
该文从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3个方面设计了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评估的流程,并对北京地区187个自动气象站1998—2009年逐时气温资料进行了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建设初期重点兼顾城区和山区的布设策略,为北京区域气候... 该文从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3个方面设计了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评估的流程,并对北京地区187个自动气象站1998—2009年逐时气温资料进行了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建设初期重点兼顾城区和山区的布设策略,为北京区域气候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北京地区正常运行的自动气象站发生中度和重度缺测的站点相对较少,离散和轻度连续的缺测较集中,具有较好的区域一致性;错误发生率最高为3.8%,大多数年份错误发生率均在1%以下,可见自动气象站错误数据相对较少:尽管可疑数据涉及的站点相对较多,但经空间一致性检查后,有超过50%可归并为正确数据。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自动气象站 气温 数据缺测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8年中国气象行业标准的动态演变·体系对比和发展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一飞 崔晓军 +1 位作者 成秀虎 吴明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3期246-251,共6页
采用中国气象标准化网公布的2000—2018年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趋势性分析与检验方法和文本挖掘方法,对2000—2018年中国气象行业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气象行业标准发布数量在2000—2018年整体呈现出增加态势... 采用中国气象标准化网公布的2000—2018年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趋势性分析与检验方法和文本挖掘方法,对2000—2018年中国气象行业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气象行业标准发布数量在2000—2018年整体呈现出增加态势,尤其是2010年后增加迅猛,2007、2015和2018年中国气象行业标准发布数量出现增长峰值,分别达到42、59和67个,中国气象行业标准需求在未来将进一步稳步增加。中国不同领域气象行业标准相差较大,尤其是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防灾减灾类的标准发布相对较多,反映了气象观测服务和防灾减灾服务需求增加。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气象防灾减灾、雷电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4类气象行业标准占总体气象行业标准的56.26%。在气象行业标准归口单位上,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气象行业标准最多,其他单位较少。气象行业标准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下亟须兼顾国内和国外大局,以气象行业标准助力国家战略和建设,促进走出国门提升中国标准和中国创造的品牌效应,夯实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行业标准 时序变化 标准体系 标准对比分析 发展与展望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学东渐时期西方气象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改珍 刘波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3-648,共6页
从科学(理念)和技术(器物)两个层面系统梳理了西学东渐时期西方气象科技向中国传入的过程,分析研究了西方气象科技输入对中国早期气象事业的推动及知识传播的启蒙作用。明末清初西方气象科技输入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中间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科学(理念)和技术(器物)两个层面系统梳理了西学东渐时期西方气象科技向中国传入的过程,分析研究了西方气象科技输入对中国早期气象事业的推动及知识传播的启蒙作用。明末清初西方气象科技输入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中间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未对中国早期气象事业和知识传播起到实质性、落地性的推动和启蒙作用。晚清民国阶段西学无论从广度或是深度,所起的作用较明末清初阶段大得多。这段历史从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引进、注重科学技术本地化、先进的科学技术认识三方面带给人们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气象科学技术 西学东渐 中国早期气象事业 中国早期气象知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气象灾害与应急体系探索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正洪 《农业灾害研究》 2012年第4期36-38,共3页
中国气象灾害发生频繁,造成损失巨大,致使中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面临较大的难度和挑战。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市气象局均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了气象应急工作组织,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制度与方案。笔者通过研究相关资料,总结... 中国气象灾害发生频繁,造成损失巨大,致使中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面临较大的难度和挑战。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市气象局均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了气象应急工作组织,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制度与方案。笔者通过研究相关资料,总结了气象应急管理应遵循的3个原则,即科学原则,以预防为主,结合应急救援的原则,以及预案简洁可操作的原则,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应急管理机构 应急原则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热带气旋快速增强的两种判别指标对比
7
作者 彭思越 姚秀萍 赵大军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6,共9页
近海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TC)具有猝不及防的破坏性,其研究和业务预报一直备受关注。判别TC快速增强(RI)的主流指标有两类,即TC中心最低气压变化值和最大风速变化值。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资料,分别以12 h中心最... 近海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TC)具有猝不及防的破坏性,其研究和业务预报一直备受关注。判别TC快速增强(RI)的主流指标有两类,即TC中心最低气压变化值和最大风速变化值。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资料,分别以12 h中心最低气压变化值和最大风速变化值作为判别指标,对1980—2019年中国近海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RITC)进行判别,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两种判别指标得到的RITC的数量差异较小,但RITC个例的重合率并不高,其中,RITC个例的重合率在本世纪00年代差异最大,10年代差异最小。(2)12 h最大风速判别指标对统计资料时间跨度的变化表现出更高的敏感度,所对应的RI阈值的波动更大。(3)两种判别指标得到的RI样本的最大差异值在年际上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月际上出现在9月,日变化上出现在06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4)在区域分布上,以12 h最大风速变化为判别指标在中国台湾北部、东海南部以及广西西部近海区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以12 h最低气压变化为判别指标则在广西东部近海区域的敏感度更高。研究结论对遴选(判别)我国近海RITC样本(个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快速增强 近海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集智集力模式农业气象业务培训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欢 司丽丽 +2 位作者 杨霏云 闫峰 张会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1期82-83,共2页
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农业气象业务培训为例,综合分析农业气象业务培训工作现状及问题,提出"气象+"集智集力农业气象业务培训模式,为进一步发展气象业务培训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气象+ 集智集力模式 农业气象业务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模型“风顺”对中国区域降水技巧检验
9
作者 胡家晖 陆波 +9 位作者 李昊 陈磊 仲晓辉 周辰光 吴捷 冯胤庭 徐邦琪 赵春燕 辛昱杭 赵阳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6,共11页
次季节预测在农业规划、防灾减灾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顺”次季节预测模型(CMA-AIM-S2S-Fengshun),结合自主研发的CRA-40再分析数据和FY-3E卫星数据,通过级联Swin Transformer模块和智能扰动生成技术,实... 次季节预测在农业规划、防灾减灾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顺”次季节预测模型(CMA-AIM-S2S-Fengshun),结合自主研发的CRA-40再分析数据和FY-3E卫星数据,通过级联Swin Transformer模块和智能扰动生成技术,实现了气候多要素集合预测。对2017—2021年中国区域降水的历史回算检验表明,“风顺”在逐候平均降水预测中的表现显著优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模式,整体技巧提升18.6%,其中华南地区提升41.2%,东部地区提升26.5%。在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预测方面,“风顺”将技巧保持时间延长至32 d(CRA-40驱动),超过ECMWF的30 d基准。个例分析显示,模型对2024年7月中旬华北强降水过程的落区和强度预测精度更高,提前3~4候捕捉到关键异常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次季节预测 降水预测 “风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的农业气象服务援外培训管理研究
10
作者 李攀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4期168-172,共5页
援外培训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气象服务对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结合当前国内外农业气象服务援外培训的实践,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 援外培训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气象服务对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结合当前国内外农业气象服务援外培训的实践,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3方面对当前农业气象援外培训的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农业气象服务援外培训项目开发的不足,找到提高培训项目针对性的方法措施,为拓展国家援外培训领域、提升国家援外培训效益、增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自身能力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外培训 需求分析 农业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及其借鉴 被引量:20
11
作者 秦莲霞 张庆阳 郭家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49-354,共6页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在国内率先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国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提出我国应如何搞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防治 美国 日本 印度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理论模型初探 被引量:18
12
作者 成秀虎 王卓妮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21,共5页
根据灾害防御基本原理,简要分析了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对气象灾害防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重庆、山西、辽宁、安徽、江西、广东、内蒙、贵州等省市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实践,借鉴国外灾害防御体制建设和机制设计的经验,探索性提出... 根据灾害防御基本原理,简要分析了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对气象灾害防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重庆、山西、辽宁、安徽、江西、广东、内蒙、贵州等省市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实践,借鉴国外灾害防御体制建设和机制设计的经验,探索性提出了组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6项基本内容,即农村气象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价、农村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发布机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与应急响应、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体系以及气象灾害防御的法制化;构建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理论模型;并在专业能力支撑、行政支持、组织保障、政策法规等方面,对未来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模型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气象灾害 致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格点数据的交叉检验误差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熊秋芬 黄玫 +1 位作者 熊敏诠 胡江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15-1625,共11页
利用2006-2008年2 40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地面雨量计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与网格点最近的观测站有、无降水确定该网格点有、无降水和Barnes插值方案确定网格点降水大小的混合插值方案,得到全国空间分辨率为0.1°×0.1°(约10... 利用2006-2008年2 40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地面雨量计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与网格点最近的观测站有、无降水确定该网格点有、无降水和Barnes插值方案确定网格点降水大小的混合插值方案,得到全国空间分辨率为0.1°×0.1°(约10km×10km)的逐日降水量格点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交叉检验方法统计格点数据的误差,从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复合相对误差、观测均方根、插值均方根、相对方差比率和降水概率密度函数分布等方面研究了在该混合插值方案下得到的我国逐日降水格点数据的误差分布,分析了误差统计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交叉检验的统计结果表明:(1)观测站逐日降水量的估计序列(即在不使用该观测站实际观测情况下由周围观测站插值得到网格数据,再由网格数据反插观测站估计值)与实际观测序列比较,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1,平均偏差为-0.02mm.d-1,平均绝对误差为1.3mm.d-1,平均相对误差为58.67%,均方根误差为4.5mm.d-1,复合相对误差为41.17%,相对方差比率为93.12%,即格点化的降水资料具有较高的精度。(2)观测站逐日降水量的估计序列与实际观测序列的概率密度分布比较接近,插值误差基本符合正态分布。(3)逐日降水格点误差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从我国西北向东南逐步增大;而平均相对误差的分布特点是东部特别是东部平原小、西部相对大;相关系数的分布特点是东部高、西部相对低。(4)误差统计量的逐月变化规律是: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明显表现为随月降水总量的增减而相应增减,一般是7月达最大,12月为全年最小值;而相关系数的大小与降水性质有关,一般大尺度系统性降水多时(11月)相关系数偏高,局地对流性降水偏多时(8月)相关系数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空间插值 交叉检验 误差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计算形式的相关分析在气象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玉祥 江剑民 +5 位作者 赵亮 刘海文 侯美亭 李宏毅 万文龙 赵翠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相关分析在气象科研和业务中具有广泛应用,是定量分析气象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首先系统综述了气象科研与业务中不同计算形式的相关分析算法,然后重点阐述了相关分析在气象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全窗口滑动相关和相关系数的扫... 相关分析在气象科研和业务中具有广泛应用,是定量分析气象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首先系统综述了气象科研与业务中不同计算形式的相关分析算法,然后重点阐述了相关分析在气象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全窗口滑动相关和相关系数的扫描式多尺度突变检测算法。接着介绍了大数据研究领域中新发展的相关分析算法,简析了其对气象相关分析的启示。最后分析了气象相关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相关分析在气象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 全窗口滑动相关 多尺度突变检测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部门基层职工远程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锦芳 冀文彬 邹立尧 《成人教育》 2013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通过对气象部门基层台站职工的远程学习状况抽样调查,分析其人员结构特点与学习情况,总结当前基层气象职工实际学习需求,提出了基层气象职工开展远程学习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基层职工 远程教育现状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用天气图制作预报的原理》看艾伯克龙比的气象学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萍 张萌 许小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71-1277,共7页
拉尔夫·艾伯克龙比(Ralph Abercromby,1842—1897)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他首次利用天气图的原理进行天气预报,开辟了用天气图预报未来天气的先河。文章在简要介绍艾伯克龙比的生平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他的专著《用天气图制作... 拉尔夫·艾伯克龙比(Ralph Abercromby,1842—1897)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他首次利用天气图的原理进行天气预报,开辟了用天气图预报未来天气的先河。文章在简要介绍艾伯克龙比的生平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他的专著《用天气图制作预报的原理》,在概述该著作的框架和基本观点后,围绕着等压线形势的七大类型、对天气类型的分类和如何开展天气预报这三个方面阐述了艾伯克龙比对气象学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艾伯克龙比对气象学的贡献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伯克龙比 等压线 天气预报 天气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图书馆文献采访与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及实践——以气象专业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英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0,48,共5页
论述网络化信息时代专业图书馆如何应对文献采访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以气象专业图书馆为例,阐述新形势下做好文献采访与资源建设的原则,探讨文献采访的多种模式,提升文献采访与资源建设水平的策略与实践。
关键词 专业图书馆 文献采访 信息资源建设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的现实需求与建议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霖 张德卫 戚玉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1期241-243,249,共4页
针对贫困地区气象灾害、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生态建设、信息运用的现实需求,结合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科研基层能力,对气象助力脱贫攻坚对策进行了研究。从融入国家大扶贫格局,积极融入产业发展脱贫工程,服务易地搬迁与生态保... 针对贫困地区气象灾害、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生态建设、信息运用的现实需求,结合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科研基层能力,对气象助力脱贫攻坚对策进行了研究。从融入国家大扶贫格局,积极融入产业发展脱贫工程,服务易地搬迁与生态保护,深入发掘气象信息价值,增进公共气象服务有效供给,探索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气象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2月17—23日中国大范围强寒潮雨雪冰冻强对流过程涉及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俞小鼎 费海燕 王秀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3-1042,共10页
2024年2月中下旬我国出现一次多灾种高影响天气过程。这是一次几十年一遇的过程,出现了大范围强寒潮雨雪冰冻天气并伴随强对流发生,涉及到强寒潮、沙尘、降雨、降雪、冻雨,以及强对流和伴随的大冰雹和雷暴大风,多种高影响天气在一次过... 2024年2月中下旬我国出现一次多灾种高影响天气过程。这是一次几十年一遇的过程,出现了大范围强寒潮雨雪冰冻天气并伴随强对流发生,涉及到强寒潮、沙尘、降雨、降雪、冻雨,以及强对流和伴随的大冰雹和雷暴大风,多种高影响天气在一次过程中都有所呈现,其过程之复杂异常罕见。本文针对此次过程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高影响天气发生发展可能机理、相应的预报挑战等进行简要梳理,为后续对此次过程的细致和深入分析研究做一个引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冰冻 强对流 高架对流 条件对称不稳定 重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气象常用坐标系中涡度和散度物理意义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6-1161,共6页
气象常用的涡度、水平散度(简称散度)是天气系统、天气现象演变的重要诊断物理量。依据坐标转换的观点,分别推导出气象中常用的局地直角坐标系(“z”坐标系)和等压坐标系(“p”坐标系)中涡度之间、散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讨论表明,在两... 气象常用的涡度、水平散度(简称散度)是天气系统、天气现象演变的重要诊断物理量。依据坐标转换的观点,分别推导出气象中常用的局地直角坐标系(“z”坐标系)和等压坐标系(“p”坐标系)中涡度之间、散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讨论表明,在两种坐标系中,涡度、散度的定义式形式完全相同,但本质有所差异,“p”坐标系中涡度不仅表示空气微团绕天顶方向的旋转程度,还反映大气的斜压性强弱。同样,“p”坐标系中散度不仅表示空气微团水平面积的相对变化率大小程度,也反映大气的斜压性强弱。只有大气在正压状态的情况之下,“p”坐标系中涡度、散度才表示纯粹的旋转和辐散辐合。“p”坐标系中涡度、散度不仅具有大气动力特征,同时还具有大气热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 散度 Z ”坐标 P ”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