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场体验式教学在气象干部培训中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伟 刘梅红 丁悦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9-91,共3页
现场体验教学针对成人特点,遵循成人教育学习规律,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搭建体验式教学平台,发挥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体验教学 干部培训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气象干部教育培训中案例教学方法的实践——以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骨干人员培训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司静金 孙小东 闫琳 《成人教育》 2014年第4期99-101,共3页
教育培训是人才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气象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中国气象局要求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及各分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深入研究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对培训工作的需求,创新培训... 教育培训是人才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气象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气象人才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中国气象局要求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及各分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深入研究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对培训工作的需求,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培训 气象干部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茶叶不同气象产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鞠英芹 陈正洪 +6 位作者 马德栗 黄治勇 陈笑笑 姚瑶 汪应琼 罗蒋梅 孟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5-61,共7页
基于2010—2021年湖北省夷陵区、英山县、咸安区3个茶叶主产区的茶叶产量数据,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HP滤波法、三年滑动平均法提取趋势产量,探究气象产量最佳提取方法,分析气候要素对茶叶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夷陵区、英山县、咸安... 基于2010—2021年湖北省夷陵区、英山县、咸安区3个茶叶主产区的茶叶产量数据,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HP滤波法、三年滑动平均法提取趋势产量,探究气象产量最佳提取方法,分析气候要素对茶叶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夷陵区、英山县、咸安区3个茶叶主产区的种植面积、产量、单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多项式变化趋势,2013年之前英山县最高,2015年之后夷陵区最高;采用3种方法拟合的产量变化趋势相同,夷陵区的茶叶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长趋势,而英山县和咸安区则呈减少趋势;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和HP滤波法测算出的趋势产量均与实际产量达到显著及以上相关性,对产量剧烈波动部分有较好的捕获能力,均优于三年滑动平均法;HP滤波法得到的气象产量能较好地反映气象条件的变化,适用于湖北省3个茶叶主产区气象产量的分离,可为后续气象产量分离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气象产量 HP滤波法 二次指数平滑法 三年滑动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油茶种仁含油率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小康 邬定荣 +1 位作者 范嘉智 范雨娴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含油率是油茶重要的经济性状,构建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对于茶油产量预报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普通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油茶种仁含油率与不同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影响油茶种仁含油率的关键气象因子,然后用回归分析法构建基于关键气... 含油率是油茶重要的经济性状,构建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对于茶油产量预报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普通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油茶种仁含油率与不同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影响油茶种仁含油率的关键气象因子,然后用回归分析法构建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并用独立资料检验预测模型效果。结果表明:8月平均气温、8月最高气温、9月最高气温、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最高气温与含油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拟合得到了3个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用独立资料检验后,发现基于9月降水量(x_(1))、9月最高气温(x_(2))和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x3)的油茶种仁含油率(y)预测模型(y=79.46-0.03x_(1)-0.86x_(2)-0.30x3)效果好,平均相对误差为4.6%,可应用于普通油茶种仁含油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仁含油率 气象因子 逐步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8年中国气象行业标准的动态演变·体系对比和发展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一飞 崔晓军 +1 位作者 成秀虎 吴明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3期246-251,共6页
采用中国气象标准化网公布的2000—2018年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趋势性分析与检验方法和文本挖掘方法,对2000—2018年中国气象行业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气象行业标准发布数量在2000—2018年整体呈现出增加态势... 采用中国气象标准化网公布的2000—2018年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趋势性分析与检验方法和文本挖掘方法,对2000—2018年中国气象行业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气象行业标准发布数量在2000—2018年整体呈现出增加态势,尤其是2010年后增加迅猛,2007、2015和2018年中国气象行业标准发布数量出现增长峰值,分别达到42、59和67个,中国气象行业标准需求在未来将进一步稳步增加。中国不同领域气象行业标准相差较大,尤其是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防灾减灾类的标准发布相对较多,反映了气象观测服务和防灾减灾服务需求增加。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气象防灾减灾、雷电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4类气象行业标准占总体气象行业标准的56.26%。在气象行业标准归口单位上,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气象行业标准最多,其他单位较少。气象行业标准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下亟须兼顾国内和国外大局,以气象行业标准助力国家战略和建设,促进走出国门提升中国标准和中国创造的品牌效应,夯实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行业标准 时序变化 标准体系 标准对比分析 发展与展望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培训中实时数据共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宇 周伟 +1 位作者 罗林艳 肖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223-225,共3页
介绍了利用FTP文件传输协议实现地面观测实时数据共享,程序运用C/S构架,基于.NET平台,采用多线程技术进行开发,提升了地面气象观测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实时数据共享 FTP技术 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学东渐时期西方气象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改珍 刘波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3-648,共6页
从科学(理念)和技术(器物)两个层面系统梳理了西学东渐时期西方气象科技向中国传入的过程,分析研究了西方气象科技输入对中国早期气象事业的推动及知识传播的启蒙作用。明末清初西方气象科技输入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中间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科学(理念)和技术(器物)两个层面系统梳理了西学东渐时期西方气象科技向中国传入的过程,分析研究了西方气象科技输入对中国早期气象事业的推动及知识传播的启蒙作用。明末清初西方气象科技输入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中间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未对中国早期气象事业和知识传播起到实质性、落地性的推动和启蒙作用。晚清民国阶段西学无论从广度或是深度,所起的作用较明末清初阶段大得多。这段历史从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引进、注重科学技术本地化、先进的科学技术认识三方面带给人们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气象科学技术 西学东渐 中国早期气象事业 中国早期气象知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16和地面降水数据的大别山区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响应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姚瑶 黄治勇 +3 位作者 陈笑笑 朱国良 汤兴芝 鞠英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2-272,共11页
利用2000—2020年大别山区气象观测资料和MODIS16A2资料,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作物缺水指数(CWSI),研究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滞后相关分析探究二者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大别山区降水存在显著时空分布不均匀性... 利用2000—2020年大别山区气象观测资料和MODIS16A2资料,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作物缺水指数(CWSI),研究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滞后相关分析探究二者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大别山区降水存在显著时空分布不均匀性,西北少、东南多,且旱涝年的降水量差异大(最高达875 mm)。(2)大别山区东南部发生气象干旱事件的频率偏高(最高为66.67%),但干旱程度较轻;北部发生干旱频率较低(最低为38.1%),但易发生严重干旱。(3)大别山区农业干旱具有秋冬春季容易发生、北部更容易发生、海拔低处更容易发生的特征。(4)大别山区南部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在次月和第3个月响应程度最高,农业干旱比气象干旱更容易发生,持续时间更久,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气象干旱 时空分布特征 游程理论 滞后相关 大别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气象灾害与应急体系探索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正洪 《农业灾害研究》 2012年第4期36-38,共3页
中国气象灾害发生频繁,造成损失巨大,致使中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面临较大的难度和挑战。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市气象局均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了气象应急工作组织,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制度与方案。笔者通过研究相关资料,总结... 中国气象灾害发生频繁,造成损失巨大,致使中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面临较大的难度和挑战。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市气象局均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了气象应急工作组织,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制度与方案。笔者通过研究相关资料,总结了气象应急管理应遵循的3个原则,即科学原则,以预防为主,结合应急救援的原则,以及预案简洁可操作的原则,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应急管理机构 应急原则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课程在综合气象业务岗位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欢 李学行 王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4期269-272,共4页
近年来,气象事业蓬勃发展,气象现代化逐步推进,县级气象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如何提升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气象培训机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安徽省气象部门结合省内实际情况,运用模块化课程理念,根据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内容和... 近年来,气象事业蓬勃发展,气象现代化逐步推进,县级气象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如何提升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气象培训机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安徽省气象部门结合省内实际情况,运用模块化课程理念,根据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内容和业务流程,设计了适用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人员的模块化课程,通过开展课程教学、分析应用效果,对后期优化课程和进一步的教学工作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课程 综合气象业务 岗位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培训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国平 刘刚 刘晓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325-326,共2页
对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培训特点,提出了详细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阐述了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4种培训方式的特点、功能和局限性等,列举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在日光温室生产中的应用,并针... 对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培训特点,提出了详细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阐述了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4种培训方式的特点、功能和局限性等,列举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在日光温室生产中的应用,并针对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气象服务技术 培训 应用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热带气旋快速增强的两种判别指标对比
12
作者 彭思越 姚秀萍 赵大军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6,共9页
近海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TC)具有猝不及防的破坏性,其研究和业务预报一直备受关注。判别TC快速增强(RI)的主流指标有两类,即TC中心最低气压变化值和最大风速变化值。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资料,分别以12 h中心最... 近海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TC)具有猝不及防的破坏性,其研究和业务预报一直备受关注。判别TC快速增强(RI)的主流指标有两类,即TC中心最低气压变化值和最大风速变化值。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资料,分别以12 h中心最低气压变化值和最大风速变化值作为判别指标,对1980—2019年中国近海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RITC)进行判别,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两种判别指标得到的RITC的数量差异较小,但RITC个例的重合率并不高,其中,RITC个例的重合率在本世纪00年代差异最大,10年代差异最小。(2)12 h最大风速判别指标对统计资料时间跨度的变化表现出更高的敏感度,所对应的RI阈值的波动更大。(3)两种判别指标得到的RI样本的最大差异值在年际上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月际上出现在9月,日变化上出现在06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4)在区域分布上,以12 h最大风速变化为判别指标在中国台湾北部、东海南部以及广西西部近海区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以12 h最低气压变化为判别指标则在广西东部近海区域的敏感度更高。研究结论对遴选(判别)我国近海RITC样本(个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快速增强 近海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培训实训环境标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气象教育培训实训环境标准建设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焕德 郭雪莉 +1 位作者 李开元 许俊卿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5期166-167,170,共3页
天气预报员培训包括上岗培训、轮训和研修等,是气象教育培训中比较完善的领域。教育培训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实训环境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训环境标准化也非常重要。以天气预报员培训实训环境标准化建设实践为例,对教育培训实训环境... 天气预报员培训包括上岗培训、轮训和研修等,是气象教育培训中比较完善的领域。教育培训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实训环境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训环境标准化也非常重要。以天气预报员培训实训环境标准化建设实践为例,对教育培训实训环境标准和标准体系建设进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培训 实训环境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模型“风顺”对中国区域降水技巧检验
14
作者 胡家晖 陆波 +9 位作者 李昊 陈磊 仲晓辉 周辰光 吴捷 冯胤庭 徐邦琪 赵春燕 辛昱杭 赵阳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6,共11页
次季节预测在农业规划、防灾减灾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顺”次季节预测模型(CMA-AIM-S2S-Fengshun),结合自主研发的CRA-40再分析数据和FY-3E卫星数据,通过级联Swin Transformer模块和智能扰动生成技术,实... 次季节预测在农业规划、防灾减灾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顺”次季节预测模型(CMA-AIM-S2S-Fengshun),结合自主研发的CRA-40再分析数据和FY-3E卫星数据,通过级联Swin Transformer模块和智能扰动生成技术,实现了气候多要素集合预测。对2017—2021年中国区域降水的历史回算检验表明,“风顺”在逐候平均降水预测中的表现显著优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模式,整体技巧提升18.6%,其中华南地区提升41.2%,东部地区提升26.5%。在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预测方面,“风顺”将技巧保持时间延长至32 d(CRA-40驱动),超过ECMWF的30 d基准。个例分析显示,模型对2024年7月中旬华北强降水过程的落区和强度预测精度更高,提前3~4候捕捉到关键异常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次季节预测 降水预测 “风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集智集力模式农业气象业务培训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欢 司丽丽 +2 位作者 杨霏云 闫峰 张会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1期82-83,共2页
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农业气象业务培训为例,综合分析农业气象业务培训工作现状及问题,提出"气象+"集智集力农业气象业务培训模式,为进一步发展气象业务培训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气象+ 集智集力模式 农业气象业务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训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以全国气象部门地市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为例
16
作者 张黎黎 叶梦姝 《成人教育》 2013年第7期106-108,共3页
课程设计是培训目标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桥梁,科学的课程设计不仅有利于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内在潜能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2012年举办的首次全国气象部门地市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中,以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培训目标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桥梁,科学的课程设计不仅有利于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内在潜能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2012年举办的首次全国气象部门地市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中,以课程设计理论为指导、遵循课程设计规律进行实践,并在试点班学员对课程评估反馈的基础上,对改进地市局长轮训课程设计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模式 地市局长轮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病虫气象服务技术培训探讨
17
作者 孟莹 孙虹雨 +3 位作者 杨劲 周海燕 吕广辉 孙立德 《辽宁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53-56,共4页
针对农业病虫气象服务技术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阐述了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及体验式4种培训方式的特点、功能和局限性等。特别是迁飞性害虫迁飞降落与锋面天气的关系,采用天气学、数值预报产品及统计... 针对农业病虫气象服务技术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阐述了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及体验式4种培训方式的特点、功能和局限性等。特别是迁飞性害虫迁飞降落与锋面天气的关系,采用天气学、数值预报产品及统计学方法预测农业病虫发生程度、发生量、发生时期及最佳防治期,主要病虫发生气象指标及人工气候箱和自然天气条件下生长规律,以及定量评估病虫发生程度的蒙特卡罗方法和绿色气象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列举了农业病虫气象服务技术在农业病虫防治中的作用,并指出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病虫 迁飞降落天气 气象服务技术 培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地面气象观测一体化培训的特色体现
18
作者 刘梅红 夏明 +2 位作者 刘月新 杨忠全 彭勃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12期84-85,共2页
按照中国气象局气象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依据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培训单位的业务部门既承担探空业务的运行,同时又为气象从业人员在职培训提供实习实训。根据业务和培训的要求制定的"高空、地面一体化特色培训&q... 按照中国气象局气象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依据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培训单位的业务部门既承担探空业务的运行,同时又为气象从业人员在职培训提供实习实训。根据业务和培训的要求制定的"高空、地面一体化特色培训"实施方案,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一体化"培训班的特色培训得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 地面 气象观测 一体化 特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气象服务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19
作者 隋晓霞 郝雪明 +1 位作者 李焕德 胡艳楠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期86-88,共3页
为全面了解掌握环渤海区域海洋气象服务业务现状及培训需求,为开发海洋气象服务培训课程体系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河北分院(以下简称河北分院)对环渤海区域国、省、市三级气象台站从事海洋气象服务... 为全面了解掌握环渤海区域海洋气象服务业务现状及培训需求,为开发海洋气象服务培训课程体系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河北分院(以下简称河北分院)对环渤海区域国、省、市三级气象台站从事海洋气象服务的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需求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分析发现:海洋气象服务业务人员总体上具有年轻化、高学历、专业性强的特点;在海洋数值产品释用、海洋气象监测和资料分析能力和新资料、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培训需求极大;讲授+实习+个例交流的培训方式更受欢迎,更倾向于一周左右的培训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气象服务 培训需求 培训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的农业气象服务援外培训管理研究
20
作者 李攀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4期168-172,共5页
援外培训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气象服务对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结合当前国内外农业气象服务援外培训的实践,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 援外培训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气象服务对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结合当前国内外农业气象服务援外培训的实践,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3方面对当前农业气象援外培训的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农业气象服务援外培训项目开发的不足,找到提高培训项目针对性的方法措施,为拓展国家援外培训领域、提升国家援外培训效益、增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自身能力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外培训 需求分析 农业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