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影响药用植物品质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于浩滢 徐志超 +1 位作者 闵伟红 宋经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50-1658,共9页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适度干旱胁迫可有效提高药用植物品质。本草基因组学的发展推动逆境胁迫影响药用植物品质分子机制的创新性研究。本文综述了干旱胁迫对药用植物生物碱、黄酮、萜类、酚类和皂苷等药效活性成分和生物量的影...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适度干旱胁迫可有效提高药用植物品质。本草基因组学的发展推动逆境胁迫影响药用植物品质分子机制的创新性研究。本文综述了干旱胁迫对药用植物生物碱、黄酮、萜类、酚类和皂苷等药效活性成分和生物量的影响,基于本草基因组学的干旱胁迫影响药用植物品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以及包括活性氧代谢途径和ABA信号转导在内的药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提出以药用模式植物为研究对象,以本草基因组学为理论指导,揭示干旱胁迫影响药用植物品质的分子机制,挖掘与药用植物耐旱性状密切关联的分子标记,为提升药用植物品质,选育耐旱药用植物优良种质,指导中药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品质 干旱 本草基因组学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药用植物黑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韦荣昌 白隆华 +1 位作者 董青松 吴庆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嘌呤(6-BA)等3种外源激素对药用植物黑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的GA3处理效果最好,当增加GA3的浓度时,其对黑草种子的促进作用不断下降。随着IAA和6-BA浓度的增加,黑草... 研究了不同浓度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嘌呤(6-BA)等3种外源激素对药用植物黑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的GA3处理效果最好,当增加GA3的浓度时,其对黑草种子的促进作用不断下降。随着IAA和6-BA浓度的增加,黑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先升高后下降,当GA3的浓度达到200 mg/L和6-BA浓度达到50 mg/L时,对黑草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激素 黑草 种子 发芽势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香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志晖 陈京锐 +3 位作者 韦素娟 蒋子肖 刘洋洋 LEE Shiou Yih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81-92,共12页
沉香是世界性名贵的传统药材及天然香料,应用历史悠久。瑞香科沉香属(Aquilaria Lam.)植物是目前生产沉香最主要的树种。随着沉香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增加,沉香属树种被过度开采,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严重威胁到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沉香是世界性名贵的传统药材及天然香料,应用历史悠久。瑞香科沉香属(Aquilaria Lam.)植物是目前生产沉香最主要的树种。随着沉香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增加,沉香属树种被过度开采,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严重威胁到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利用及保护沉香资源,该文基于沉香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鉴定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国内外市场调研,分析沉香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国内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省份,海外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系统调查沉香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对国内外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分子鉴定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从表型性状、DNA分子标记、DNA指纹鉴定技术、核基因组水平等4个方面综述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从DNA指纹图谱、核质基因片段的DNA条形码、DNA条形码组合其他分子鉴定方法等3个方面总结沉香属植物分子鉴定研究的现状,提出沉香属植物在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以期为沉香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遗传多样性 基因资源 分子标记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航天医学研究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利 陈颖 +1 位作者 胡晓茹 刘新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0-546,共7页
航天员在航天飞行时暴露于微重力、太空辐射、孤独、噪音、震动、狭小空间等,这些因素会干扰机体的稳态,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对机体影响的机制对确保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非常重要。本文从Pubmed、CNKI等数据库检索... 航天员在航天飞行时暴露于微重力、太空辐射、孤独、噪音、震动、狭小空间等,这些因素会干扰机体的稳态,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对机体影响的机制对确保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非常重要。本文从Pubmed、CNKI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并总结了航天因素影响人体或实验动物的代谢组学研究以深入了解机体是如何适应航天极端环境以及航天因素对机体影响的分子机制,为制定个体化防护措施,提高航天飞行的安全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航天医学 微重力 航天飞行因素 个性化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倍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韦荣昌 吴庆华 +4 位作者 马小军 谭小明 李小勇 施力军 白隆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53,共4页
概述了植物多倍体的人工诱导途径、基本特征和鉴定方法,并指出了植物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 植物 多倍体 人工诱导 特征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芳香植物纯露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孟慧 刘洋洋 杨云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22-24,共3页
采用DPPH+FRAP法对薰衣草、肉豆蔻、沉香、降香4种芳香植物水蒸馏提取过程中产生的纯露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薰衣草纯露、肉豆蔻纯露、沉香纯露、降香纯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8.217%、52.098%、9.016%和8.525%;FRAP值... 采用DPPH+FRAP法对薰衣草、肉豆蔻、沉香、降香4种芳香植物水蒸馏提取过程中产生的纯露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薰衣草纯露、肉豆蔻纯露、沉香纯露、降香纯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8.217%、52.098%、9.016%和8.525%;FRAP值分别为458.3μmol·L-1、422.1μmol·L-1、56.1μmol·L-1和50.1μmol·L-1;薰衣草纯露、肉豆蔻纯露的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沉香纯露、降香纯露,可以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植物 纯露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食药用真菌虎乳灵芝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吉安 曾念开 +1 位作者 CHOONG Yew keong 陈向东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660-664,共5页
综述虎乳灵芝的分类地位、生物学性质、生物化学、营养价值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虎乳灵芝 分类 生物学 营养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蝎水提物对巨噬细胞活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芬 侯睿 +5 位作者 费巧玲 高源 蔡润兰 陶燕蓉 王峥涛 齐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0-664,共5页
目的:观察全蝎水提物(Buthus martensii water extract,BMWE)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活化作用。方法:MTT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FITC标记的酵母测定吞噬活性;利用Griess试剂和ELISA方法测定细胞上清NO、TNF-α和IL-6释放量。结果... 目的:观察全蝎水提物(Buthus martensii water extract,BMWE)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活化作用。方法:MTT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FITC标记的酵母测定吞噬活性;利用Griess试剂和ELISA方法测定细胞上清NO、TNF-α和IL-6释放量。结果:BMWE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剂量范围内可增强正常及免疫抑制的RAW264.7细胞吞噬荧光酵母能力(P<0.01),增加RAW264.7细胞NO释放量(P<0.01),促进RAW264.7细胞TNF-α和IL-6产生(P<0.01),均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BMWE可明显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与分泌能力,活化巨噬细胞,此作用与全蝎传统用于治疗疮疡、瘰疬,现代用于肿瘤的临床应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蝎水提物 巨噬细胞 吞噬活性 一氧化氮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甲基乙二醛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云丰 李琳 +7 位作者 葛争艳 周立东 郭宇洁 金龙 任烨 李彦林 孙兰 许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5-921,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Ⅳ)对甲基乙二醛(MGO)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GO诱导ARPE-19细胞损伤,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测定细胞内...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Ⅳ)对甲基乙二醛(MGO)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GO诱导ARPE-19细胞损伤,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JC-1染色法观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和PARP蛋白的表达量,荧光酶标法检测caspase家族蛋白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水平。结果MGO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ARPE-19的细胞活力,AS-Ⅳ预处理能够明显逆转MGO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改善细胞核形态,减少细胞凋亡,减少ROS和MDA的产生(P<0.05),增加SOD活力(P<0.05),抑制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提高Bcl-2/Bax蛋白表达率(P<0.05)和PARP的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水平(P<0.05)。结论 AS-Ⅳ对MGO损伤的ARPE-19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调节线粒体通路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芪甲苷 甲基乙二醛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抗氧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炭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任恒春 万定荣 +1 位作者 谷婧 邹忠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87-1389,1411,共4页
本文对火炭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选择控制其质量的指标性成分提供依据。运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并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正三十二烷醇(1)、β-谷甾醇(2)、没食子酸甲... 本文对火炭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选择控制其质量的指标性成分提供依据。运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并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正三十二烷醇(1)、β-谷甾醇(2)、没食子酸甲酯(3)、胡萝卜苷(4)、没食子酸(5)、槲皮素(6)、槲皮苷(7)、金丝桃苷(8)和3-甲氧基-4-鼠李糖鞣花酸(9),其中化合物1和9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4和8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炭母 蓼属 黄酮类 鞣花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体结香技术产沉香的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洋洋 陈德力 +2 位作者 郑威 余章昕 魏建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9-794,共6页
对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白木香形成的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液相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沉香中得到10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phenylethyl)chromone(1)、6-methoxy-2-(2-phe... 对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白木香形成的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液相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沉香中得到10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phenylethyl)chromone(1)、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2)、5-hydroxy-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3)、6,7-di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4)、7-Hydroxy-6-meth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5)、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6)、6,7-dimeth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7)、6,7-dimethoxy-2-(2-phenyl ethyl)chromone(8)、6,8-dihydroxy-2-[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9)、6-hydroxy-2-[2-(4'-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10)。结合脂多糖介导RAW264.7细胞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2~4和10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IC50值分别为5.31±0.75,5.57±0.62,0.57±0.02,3.78±0.64μM。化合物5为首次从白木香产沉香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中所得,为其品质评价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体结香技术 2-(2-苯乙基)色酮 沉香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种质资源及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韦荣昌 唐其 +4 位作者 马小军 莫长明 白隆华 潘丽梅 冯世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8-41,47,共5页
罗汉果为单性、雌雄异株的葫芦科罗汉果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是特产于我国南部的重要经济植物,其果实是传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果实中还含有一种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在罗汉果野生资源日益匮乏与人类对罗汉果需求量日益增长的今天,罗汉... 罗汉果为单性、雌雄异株的葫芦科罗汉果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是特产于我国南部的重要经济植物,其果实是传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果实中还含有一种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在罗汉果野生资源日益匮乏与人类对罗汉果需求量日益增长的今天,罗汉果种质资源的培育备受关注,栽培罗汉果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罗汉果种质资源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升罗汉果资源的人工培育水平积累基础资料,进而为提高我国人工栽培罗汉果的产量与质量,为推进罗汉果培育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种质资源 培育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花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病毒活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艺 斯建勇 +2 位作者 曹丽 贾晓光 李晓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0-1074,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密花香薷挥发油,测得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得率为0.1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了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6.04%。体外抗菌试验和抗病毒试验的结果表明:...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密花香薷挥发油,测得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得率为0.1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了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6.04%。体外抗菌试验和抗病毒试验的结果表明:密花香薷挥发油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挥发油 抗细菌活性 抗真菌活性 抗病毒活性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涛 司金光 +2 位作者 陈佳欢 张秋博 邹忠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67-1872,1881,共7页
对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虫体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 对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虫体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14个化合物,分别为:环(L-缬氨酸-L-脯氨酸)二肽(1)、3,4-二羟基苯乙醇(2)、原儿茶酸(3)、环(L-异亮氨酸-L-脯氨酸)二肽(4)、环(L-苯丙氨酸-L-缬氨酸)二肽(5)、烟酸(6)、马尿酸(7)、aspongpyrazine A(8)、aspongopusin(9)、(2R,3S)-2-(3',4'-dihydroxyphenyl)-3-acetylamino-7-hydroxyethyl-1,4-benzodioxane(10)、(2R,3S)-2-(3',4'-dihydroxyphenyl)-3-acetylamino-7-(N-acetyl-2''-aminoethylene)-1,4-benzodioxane(11)、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12)、1,2-二去氢-N-乙酰多巴胺(13)、3,4-二氢-8-羟基-2(1H)-喹啉酮(14)。其中化合物1、4~9和10~13为首次从大蠊属昆虫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的波谱数据为首次报道。对已分离的14个化合物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3、13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种子检验规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婕 魏建和 +4 位作者 隋春 金钺 赵立子 杨成民 褚庆龙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118,共7页
对柴胡种子扦样、真实性、净度、含水量、重量、发芽率、生活力及健康度8项指标的研究,确定了各指标的标准检验方法,供建立柴胡种子检验规程参考。
关键词 柴胡 种子 检验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Curvularia clavata)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旭玉 魏建和 +3 位作者 黄娴 冯锦东 隋春 甘炳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36-1538,共3页
本文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Curvulariaclavata)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温郁金叶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是CA培养基,最适温度是30℃,最适pH值为7。不同碳源对弯孢霉菌丝生长影... 本文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Curvulariaclavata)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温郁金叶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是CA培养基,最适温度是30℃,最适pH值为7。不同碳源对弯孢霉菌丝生长影响差别不大,适宜碳源为葡萄糖,乳糖和D-山梨醇。不同氮源对弯孢霉菌丝生长有差异,适宜氮源为牛肉浸膏和酵母浸膏,弯孢霉菌在硫酸铵中生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弯孢霉叶枯病 弯孢霉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柄灵芝总三萜加速溶剂提取工艺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德力 王小兵 +3 位作者 吕伟 贾立伟 冯剑 郑希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97-1601,1617,共6页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ASE),进行单因素实验和L9(33)正交实验,确定弯柄灵芝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结合DPPH法对弯柄灵芝总三萜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评价。结果表明,ASE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甲醇(氯仿-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180℃,提取时间...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ASE),进行单因素实验和L9(33)正交实验,确定弯柄灵芝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结合DPPH法对弯柄灵芝总三萜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评价。结果表明,ASE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甲醇(氯仿-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180℃,提取时间12 min,静态循环提取次数2次,其中提取温度对总三萜提取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弯柄灵芝总三萜提取率为(2.14±0.18)%。体外DPPH清除实验结果显示,ASE最优提取工艺及传统方法提取所得总三萜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29.5和273.4μg/m L。该工艺与传统加热回流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缩短提取时间、节能耗、三萜得率高、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强等优点,可用于弯柄灵芝总三萜的提取生产,为弯柄灵芝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柄灵芝 三萜 加速溶剂萃取 提取工艺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果实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韦荣昌 马小军 +5 位作者 白隆华 吴庆华 施力军 潘丽梅 冯世鑫 莫长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9-1634,共6页
针对罗汉果果实富含多糖和多酚类物质的特点,以广西罗汉果代表种质青皮果种的果实为材料,比较了改良Trizol法、改良异硫氰酸胍法、改良CTAB法和常规Trizol法4种不同的总RNA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改良Trizol法所提取的RNA呈现28S... 针对罗汉果果实富含多糖和多酚类物质的特点,以广西罗汉果代表种质青皮果种的果实为材料,比较了改良Trizol法、改良异硫氰酸胍法、改良CTAB法和常规Trizol法4种不同的总RNA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改良Trizol法所提取的RNA呈现28S rRNA、18S rRNA和5S rRNA 3条清晰的谱带,且28S条带宽度接近18S的2倍,纯度高(D260/D280=2.01;D260/D230=2.02),完整性好(RIN=9.50),得率为(260.00±19.47)μg·g-1。RT-PCR结果进一步表明,改良Trizol法提取的RNA完全能够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果实 总RNA提取 改良Trizo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韦荣昌 赵欢 +4 位作者 马小军 唐其 韦树根 覃喜军 涂冬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19,共3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通过下调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对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准确而灵敏地检测组织或细胞中miRNA的表达水平,可为研究其功能鉴定和作用机制提供帮助。...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通过下调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对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准确而灵敏地检测组织或细胞中miRNA的表达水平,可为研究其功能鉴定和作用机制提供帮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iR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花紫珠种子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琳 陈葵 +1 位作者 周菁 何明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122,共3页
目的: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优质的种子,为了确定裸花紫珠种子的检验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而规范种子供需市场。方法:试验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1-3543.7-1995)对裸花紫珠种子的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裸... 目的: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优质的种子,为了确定裸花紫珠种子的检验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而规范种子供需市场。方法:试验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1-3543.7-1995)对裸花紫珠种子的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裸花紫珠种子净度94.56%,千粒重0.491 g,含水量12.14%,生活力91.58%,发芽率88.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种子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