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宁 安道昌 +5 位作者 李青 傅红波 徐新来 雷霆 李洪 朱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9期100-104,共5页
介绍了目前发达国家生物技术产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我国生物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即将迎接的挑战 ,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崛起的建议。生物技术产业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取得... 介绍了目前发达国家生物技术产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我国生物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即将迎接的挑战 ,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崛起的建议。生物技术产业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仅以美国为例 ,生物技术公司总市值在 1998年还只有 970亿美元 ,而在 2 0 0 0年 2月就已经增长到了 350 0亿美元 ,上市的人用药品和生物制品达到了 112种 ,农业领域生物技术产品的增长势头更快 ,并且技术和产品在全球化市场流通销售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截止到 1999年底 ,世界上最大的 8家生物技术公司均抢滩我国。因此 ,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努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已是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最为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物技术产业 发展趋势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修饰猪模型在生物医学及农业领域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高菲 王煜 +5 位作者 杜嘉祥 杜旭光 赵建国 潘登科 吴森 赵要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8,共23页
猪在解剖结构、代谢、生理生化等特征方面比啮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因此在模拟某些人类疾病以及提供异种移植器官等方面具有其他动物不可替代的优势,是理想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和异种器官的供体。另外,猪作为我国畜牧业最重要的物种之一,... 猪在解剖结构、代谢、生理生化等特征方面比啮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因此在模拟某些人类疾病以及提供异种移植器官等方面具有其他动物不可替代的优势,是理想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和异种器官的供体。另外,猪作为我国畜牧业最重要的物种之一,猪的品种改良、疫病防控以及动物福利等问题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介绍了遗传修饰猪模型在分子育种、人类疾病模型以及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应用前景,希望增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对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了解,理解遗传修饰猪模型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修饰猪 分子育种 疾病模型 异种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物生物技术保护藏羚羊遗传资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丑生 李宁 赵有璋 《中国草食动物》 2002年第S1期184-187,共2页
关键词 藏羚羊 藏羚羊绒 动物生物技术 山羊绒细度 遗传资源 种质资源
全文增补中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4
作者 赵春江 王秋菊 李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36,共4页
论述了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遗传病诊断的途径和策略,着重介绍了人类遗传疾病基因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状况,对该领域的新成果作了介绍和总结,对发展动向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遗传病 诊断 核苷酸序列 突变 发病机理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农业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谈成 边成 +3 位作者 杨达 李宁 吴珍芳 胡晓湘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3-1045,共13页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畜禽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随着高密度SNP芯片和二代测序价格的下降,GS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猪、鸡等农业动物育种中。然而,降低全基因组SNP分型成本、提高基因组育种值(genomic estima...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畜禽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随着高密度SNP芯片和二代测序价格的下降,GS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猪、鸡等农业动物育种中。然而,降低全基因组SNP分型成本、提高基因组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估计准确性仍然是GS研究的主要难题。本文从全基因组SNP分型策略和GEBV估计模型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GS技术在主要畜禽品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以期为GS在农业动物育种中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动物育种 基因分型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发展及其在农业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田菁 王宇哲 +3 位作者 闫世雄 孙帅 贾俊静 胡晓湘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2-465,共14页
代谢组学是依赖灵敏、稳定的分析流程和数据库,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生物体内以及生物样品所有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的学科,在医学、食品科学、畜牧学、植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将代谢物种... 代谢组学是依赖灵敏、稳定的分析流程和数据库,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生物体内以及生物样品所有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的学科,在医学、食品科学、畜牧学、植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将代谢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与生物表型变化建立更直接的联系,因此代谢组学逐渐成为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后对复杂性状系统解析的新的研究手段。本文介绍了代谢组学常用分析策略、检测平台和常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代谢组学在农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代谢分子鉴定、疾病诊断、肉品质及动物制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取得的进展,并总结了利用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基因组学等多组学研究在动植物重要性状的发育、形成和解析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代谢组学与其他多组学方法整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阐述各类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有助于完善“突变–基因–表达–代谢–表型”的完整生物学过程,为复杂性状的机理解析提供新方法,为新型农业育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组检测平台 农业动物 多组学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翻译后修饰的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的进展与前瞻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泽先 蔡煜东 +11 位作者 郭雪江 李骜 李婷婷 邱建丁 任间 施绍萍 宋江宁 王明会 谢鹭 薛宇 张子丁 赵兴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1-634,共14页
翻译后修饰在调控蛋白质构象变化、活性以及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参与了几乎所有细胞通路和过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鉴定是阐明细胞内分子机理的基础。相对于劳动密集的、耗费时间的实验工作,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翻译后修饰... 翻译后修饰在调控蛋白质构象变化、活性以及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参与了几乎所有细胞通路和过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鉴定是阐明细胞内分子机理的基础。相对于劳动密集的、耗费时间的实验工作,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翻译后修饰预测,能够提供准确、简便和快速的研究方案,并产生有价值的信息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文章主要综述了中国生物信息学者在翻译后修饰生物信息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修饰底物与位点预测的计算方法学设计与完善、在线或本地化工具的设计与维护、修饰相关数据库及数据资源的构建及基于修饰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比较国内外的同类研究,发现优势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后修饰 共价修饰 修饰组学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药中的转基因动物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宁 李青 +6 位作者 刘建忠 徐新来 连正兴 傅红波 安道昌 朱炎 刘谦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回顾了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总结了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特别是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药用蛋白和营养保健蛋白、异种动物器官移植以及转基因动物疾病模型方面的产业化进程 ,同时也预测了一些转基因动... 回顾了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总结了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特别是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药用蛋白和营养保健蛋白、异种动物器官移植以及转基因动物疾病模型方面的产业化进程 ,同时也预测了一些转基因动物产品的应用前景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药 转基因动物 药用蛋白 营养保健品 细胞培养 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沼液及其复配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邓志平 陶丽 +2 位作者 李伟群 王英 陈三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683-9686,共4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沼液及其复配对番茄、辣椒、黄瓜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各种蔬菜的不同生长时期,采用常规施肥配合追施的形式,考察蔬菜品质和产量。[结果]沼液、菌剂及其复配施用后,3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沼液及其复配对番茄、辣椒、黄瓜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各种蔬菜的不同生长时期,采用常规施肥配合追施的形式,考察蔬菜品质和产量。[结果]沼液、菌剂及其复配施用后,3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沼液和菌剂复配施肥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复配施肥对蔬菜种植的增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菌剂 复配 VC 可溶性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御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病基因工程 被引量:19
10
作者 付蓝宝 于嘉林 刘伟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2-519,共8页
防御素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广谱抗性,且作用机制特殊。迄今为止,国内外在防御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从各类生物体中分离出不同种类的防御素,并在基因工程和医药领域呈现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防... 防御素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广谱抗性,且作用机制特殊。迄今为止,国内外在防御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从各类生物体中分离出不同种类的防御素,并在基因工程和医药领域呈现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防御素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包括哺乳动物α-、β-、θ-防御素、昆虫以及植物防御素的分子结构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防御素的膜作用及与细胞内复合物结合的作用机制。总结和归纳了防御素基因的分离、表达研究进展及动、植物防御素基因在抗病基因工程领域的应用,并对防御素在未来的生物制药和植物抗病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抗病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指标正常参考值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冯媛媛 白雪源 +2 位作者 贺津 叶建华 陈香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142,共4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专家团队培育的小型猪(命名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小型猪作为人类疾病模型提供参考依据。用全自动化生化仪测定1、3、6和12月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的... 本试验旨在建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专家团队培育的小型猪(命名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小型猪作为人类疾病模型提供参考依据。用全自动化生化仪测定1、3、6和12月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的9项生理指标和22项生化指标,对同一月龄不同性别的血液测定值进行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结果显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绝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一月龄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肌酐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指标与巴马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和五指山小型猪相比,大多数血液测定值接近。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实验用小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稳定,与人类正常参考值相比,小型猪9项血液生理指标中有4项和人类相接近,22项血液生化指标中有15项和人类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血液生理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尔贝霉素的产生菌、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秀萍 刘永宏 李季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4-320,I0001,I0002,共9页
米尔贝霉素(Milbemycins)是一系列在结构上非常类似的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由几种链霉菌产生,具有强烈的杀虫和杀螨等生物学活性。自1967年发现首个米尔贝霉素类化合物以来,大量结构类似的其他化合物被报道。国际上已有多个米尔... 米尔贝霉素(Milbemycins)是一系列在结构上非常类似的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由几种链霉菌产生,具有强烈的杀虫和杀螨等生物学活性。自1967年发现首个米尔贝霉素类化合物以来,大量结构类似的其他化合物被报道。国际上已有多个米尔贝霉素类药品实现了商业化,被广泛地用作兽医药物或作物保护农药。主要综述了米尔贝霉素的产生菌,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尔贝霉素 产生菌 理化性质 生物学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4个品种菌丝体的生物酶活性测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爽 刘宇 +4 位作者 许峰 王贺祥 王守现 孟莉莉 耿晓丽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3,共2页
对本实验室保藏的4个姬松茸品种进行了菌丝发酵,以酪蛋白、PNPP和ABTS为底物测定了菌丝体细胞内的蛋白酶、磷酸酶和漆酶的活性。数据结果显示,被测定的4个姬松茸品种均具有磷酸酶的活性,其中姬松茸(巴西)的活性最高为48.1 U·g-1;... 对本实验室保藏的4个姬松茸品种进行了菌丝发酵,以酪蛋白、PNPP和ABTS为底物测定了菌丝体细胞内的蛋白酶、磷酸酶和漆酶的活性。数据结果显示,被测定的4个姬松茸品种均具有磷酸酶的活性,其中姬松茸(巴西)的活性最高为48.1 U·g-1;蛋白酶和漆酶活性的检测中发现,只有姬松茸7号和姬松茸11号具有活性,其中姬松茸7号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性(95.2 U·g-)1,姬松茸11号具有较高的漆酶活性(58.6 U·g-)1。姬松茸7号和姬松茸11号同时具有3种酶的活性,可以作为深加工的优势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蛋白酶 磷酸酶 漆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发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芳 费菁 +4 位作者 陈敏 高婧 何康信 李宁 孟庆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67,共5页
肌肉发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多个因子及各种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越来越被研究者关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 factor,HGF)是一个大的多区域蛋白质,作为重要的形态发生原和有丝分裂原在肌肉发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HGF与其受体... 肌肉发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多个因子及各种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越来越被研究者关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 factor,HGF)是一个大的多区域蛋白质,作为重要的形态发生原和有丝分裂原在肌肉发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HGF与其受体c-met结合启动一系列的信号通路在肌肉发育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行使生物学功能。针对HGF在肌肉发育过程中分子机制水平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发育 肝细胞生长因子 形态发生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在京郊都市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国庆 王贺祥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1,共3页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京郊广泛推广,在工厂化栽培、农民散户栽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开展了反季节栽培、林下仿生栽培等各种新模式。着重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目前京郊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以通州区、昌平区为例,介绍京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反季节栽培与林下仿生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京郊 生态循环农业 工厂化栽培 反季节栽培 仿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菇ASW05菌种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亚召 杜芳 +1 位作者 张文隽 雷萍 《中国果菜》 2018年第4期5-8,共4页
本文对茶树菇ASW05菌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pH值、培养基含水量、碳源、氮源等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茶树菇ASW05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玉米粉,最适氮源为蛋... 本文对茶树菇ASW05菌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pH值、培养基含水量、碳源、氮源等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茶树菇ASW05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玉米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ASW05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宁 《草食家畜》 2001年第S2期18-22,共5页
本文主要回顾了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总结了动物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特别是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药用蛋白和营养保健蛋白方面的产业化进程 。
关键词 动物 转基因 克隆 生物技术 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乳房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永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共3页
一、动物乳房是合成蛋白质的高效生物反应器动物的乳房是一种天然的高效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反应器,有强大的生产蛋白质的能力。一头优良品种的乳牛,在一个泌乳期中(305天)可以生产牛奶10000公斤以上。鲜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重量的3.2~3.5%... 一、动物乳房是合成蛋白质的高效生物反应器动物的乳房是一种天然的高效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反应器,有强大的生产蛋白质的能力。一头优良品种的乳牛,在一个泌乳期中(305天)可以生产牛奶10000公斤以上。鲜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重量的3.2~3.5%,折合每头乳牛一个泌乳期生产纯净乳蛋白300公斤以上。一只绵羊一年可以产奶300~500公斤,奶中蛋白质的含量占重量的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技术关键 动物乳房生物反应器 研究现状
全文增补中
截形苜蓿生物数据分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云岩 苏震 +3 位作者 董江丽 申小叶 李道丰 王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1-235,共5页
为更有效地利用截形苜蓿(M.truncatula)的表达序列标签和其他公共数据,加快对截形苜蓿功能基因的研究步伐,构建了“M.trunca tula Home”生物数据分析平台,并以此为中心,整合了专门为截形苜蓿定制的电子克隆系统。该数据分析平台具有序... 为更有效地利用截形苜蓿(M.truncatula)的表达序列标签和其他公共数据,加快对截形苜蓿功能基因的研究步伐,构建了“M.trunca tula Home”生物数据分析平台,并以此为中心,整合了专门为截形苜蓿定制的电子克隆系统。该数据分析平台具有序列基本信息查询、电子克隆系统、试验一致性序列动态分类查询的功能。进一步利用“M.truncatula Home”生物数据分析平台大规模预测了截形苜蓿盐胁迫相关基因,从截形苜蓿的36878条试验一致性序列中预测出650条与耐盐相关的序列,为进一步克隆截形苜蓿耐盐相关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形苜蓿 生物数据分析平台 电子克隆 表达序列标签 试验一致性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中国美利奴羊部分羊毛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沈敏 王文君 +8 位作者 杨永林 甘尚权 何其宏 张永胜 王建华 马春萍 刘正山 刘守仁 李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82-1186,共5页
采用PCR-SSCP方法对中国美利奴羊和哈萨克羊中IGFBP-3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与中国美利奴羊部分羊毛性状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在位于内含子1区的一段178bp的扩增产物经SSCP分析后出现了3种基因型,基因型AA、AB和B... 采用PCR-SSCP方法对中国美利奴羊和哈萨克羊中IGFBP-3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与中国美利奴羊部分羊毛性状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在位于内含子1区的一段178bp的扩增产物经SSCP分析后出现了3种基因型,基因型AA、AB和BB及等位基因A、B在中国美利奴羊中的频率分别为0.70、0.24、0.06和0.82、0.18;在哈萨克羊中的频率分别为0.87、0.13、0.00和0.93、0.07。序列分析发现:在该序列的122位碱基表现多态性(g.122G>T)。所研究的两个群体在该位点上均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1)。不同基因型对部分羊毛性状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基因型个体在剪毛后体重和净毛率上没有明显差异。AA、AB及BB基因型个体的羊毛伸直长度逐渐变短,其中AA与AB基因型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AA型个体的剪毛量和羊毛密度要明显低于AB型(P<0.01)和BB型个体(P<0.05);羊毛纤维直径则明显高于AB型(P<0.01)和BB型(P<0.05)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 IGFBP-3基因 多态性 羊毛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