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ociation of urinary cadmium and arsenic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s:Results from NHANES 2003—2018
1
作者 JIANG Yuanna WANG Jie +4 位作者 HE Zhouxiao XIANG Xuanang YANG Ruichen WANG Qian CAO Lanqin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5,共13页
Objective: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als cadmium and arsenic exhibit estrogen-like effects and may influenc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ynecological tumors.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s... Objective: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tals cadmium and arsenic exhibit estrogen-like effects and may influenc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ynecological tumors.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rinary cadmium and arsenic levels and the prevalence of gynecologic cancers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Methods:Data from female participants in NHANES 2003—2018 were analyzed.Using R software,datasets(DEMO,BMX,etc.)were merged,and complete cases were retained by intersecting row names,yielding a total of 2999 participants.After applying strict exclusion criteria,2802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83 with gynecologic cancer(cancer group)and 2719 without(control group).Demographic,reproductive health,and urinary cadmium and arsenic data were collected.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employed to assess associations between urinary cadmium and arsenic levels and gynecologic cancer risk.Results:High urinary cadmium and arsenic levels were risk factors for gynecologic cancers,with odds ratios(ORs)of 1.623(95%CI 1.217 to 2.166)and 1.003(95%CI 1.001 to 1.005),respectively.After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the trend remained;cadmium was still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with an OR of 2.182(95%CI 1.343 to 3.545),while arsenic’s association,though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still trended toward risk(OR=1.004,95%CI 0.999 to 1.009).Subgroup analyses showed that both cadmium and arsenic were risk factors for ovarian cancer(OR=1.745,95%CI 1.178 to 2.586 and OR=1.005,95%CI 1.002 to 1.008,respectively);these associations persisted after PSM.Additionally,cadmium increased the risk of endometrial cancer(OR=1.617,95%CI 1.109 to 2.356).Conclusion:Exposure to cadmium and arsenic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ovarian and endometrial cancers.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reducing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heavy metals such as cadmium and arsenic may help prevent certain gynecologic canc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necologic cancer urinary cadmium urinary arsenic ovarian cancer endometrial can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铋剂四联一线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2
作者 徐美华 张桂英 李常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评价含铋剂四联方案(耐信+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Hp感染患者的疗效,寻找高效、经济的一线Hp根除方案。方法:①136例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Hp感染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组(67例)和三联组(69例);四联... 目的:评价含铋剂四联方案(耐信+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丽珠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Hp感染患者的疗效,寻找高效、经济的一线Hp根除方案。方法:①136例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Hp感染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组(67例)和三联组(69例);四联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缓释0.5 g+阿莫西林1.0 g+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d,三联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阿莫西林1.0 g/d,7 d为1疗程。②采用14C-UBT检测Hp根除率。③按ITT和PP分析,计算成本-效果比(C/E)及增量成本-效果比(△C/△E)。结果:四联组Hp根除率为88.71%,三联组Hp根除率为7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联组和三联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15和4.82,含铋剂四联相对于标准三联方案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02。结论:Hp根除率含铋剂四联方案较标准三联方案高,可推荐为经济、高效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 联合 克拉霉素/治疗应用 阿莫西林/治疗应用 奥美拉唑/治疗应用 钾/治疗应用 铋/治疗应用 柠檬酸盐类/治疗应用 消化性溃疡/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费用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疗分析(英文) 被引量:17
3
作者 冯莉娟 张国平 +4 位作者 胡忠良 邹益友 陈凤英 张桂英 唐丽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2-588,共7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诊断与治疗现状,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81例PGIL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特点、HP感染、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淋巴瘤患者年龄(52.84±15.33)岁,肠淋巴瘤患者年龄(4...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诊断与治疗现状,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81例PGIL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特点、HP感染、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淋巴瘤患者年龄(52.84±15.33)岁,肠淋巴瘤患者年龄(42.09±15.28)岁。常见症状:腹痛76.5%,消化道出血55.6%,贫血54.3%,腹部包块25.9%,低蛋白血症40.7%,肠梗阻11.1%,腹胀、呕吐、纳差、反酸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32.1%,体质量明显下降33.3%,发热8.6%,腹泻7.4%,消化道穿孔1.2%,便秘1.2%,吞咽困难1.2%。内镜下表现为肿块型67.7%,溃疡型27.7%,弥漫型4.6%。临床诊断率及内镜下活检病理确诊率分别为30.9%和73.8%。MALT淋巴瘤占61.7%。HP检测率39.5%,阳性率37.5%。69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前化疗,34例术后化疗。12例非手术治疗,其中6例单纯化疗及HP根除治疗,另6例放弃治疗。单纯手术、手术加化疗、单纯化疗及HP根除治疗3种方法的存活率在Ⅰ~Ⅱ期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中单纯手术组存活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1年生存率为96.39%,3年生存率为70.96%,5年生存率为55.87%。结论:PGIL的临床及镜下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建议多部位活检或重复多次活检,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提高病理诊断率。治疗首选化疗及HP根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临床特征 病理分型 化疗 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cin蛋白质高表达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易红 杨轶轩 +3 位作者 汤参娥 陈主初 张桂英 肖志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0-344,349,共6页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胃癌耐药相关的蛋白质。方法:以胃癌细胞SGC7901和长春新碱诱导的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VCR为研究对象,应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两种细胞的总蛋白,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胃癌耐药相关的蛋白质。方法:以胃癌细胞SGC7901和长春新碱诱导的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VCR为研究对象,应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两种细胞的总蛋白,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电喷雾串联质谱(ESI-Q-TOF)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Western blot验证差异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反义核酸技术分析差异蛋白与胃癌耐药的关系。结果:可溶性耐药相关性钙结合蛋白(sorcin)在SGC7901/VCR细胞中高表达,反义核酸抑制sorcin表达可增强SGC7901/VCR对长春新碱的化疗敏感性。结论:Sorcin蛋白质高表达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性 胃癌 二维电泳 质谱 可溶性耐药相关性钙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18)O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在胃癌标志物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志强 李茂玉 +5 位作者 张桂英 彭芳 姚慧欣 李美香 肖志强 陈主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建立一种更加精确地分离鉴定胃癌特异肿瘤标志物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首先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纯化胃腺癌细胞及胃黏膜良性上皮细胞,将裂解的样本总蛋白经过1DSDS-PAGE预分离,然后采用18O/16O分别标记两种样本酶切后的多肽... 建立一种更加精确地分离鉴定胃癌特异肿瘤标志物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首先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纯化胃腺癌细胞及胃黏膜良性上皮细胞,将裂解的样本总蛋白经过1DSDS-PAGE预分离,然后采用18O/16O分别标记两种样本酶切后的多肽混合物.结合纳升级液相色谱(Nano-HPLC-MS/MS)定量地鉴定胃癌细胞和胃黏膜良性上皮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共筛选出78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42个蛋白质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36个蛋白质下调.Western blot技术验证了其中几个差异蛋白(moesin,periostin,annexin A2,annexin A4)的表达,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结果一致.LCM技术结合18O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为研究胃癌发生机制、筛选胃癌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思路,亦为诸如胃癌等复杂体系蛋白质的分离鉴定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定量蛋白质组学 18O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群酒精性肝病ALDH2和CYP2E1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冷爱民 王德强 袁伟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研究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和细胞色素P4502E1(Cytochrome P4502E1,CYP2E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目的:研究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和细胞色素P4502E1(Cytochrome P4502E1,CYP2E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汉族人群中对照组(45例)、ALD组(48例)、嗜酒无肝病组(38例)和非酒精性肝病组(42例)中ALDH和CYP2E1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ALDH2*1、ALDH2*22种等位基因在对照组与ALD组和非酒精性肝病组与ALD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嗜酒组和ALD组中以ALDH2*1/1基因型为主。CYP2E1的c1、c2两种等位基因在ALD组与其他3组比较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LDH与CYP2E1基因多态性与ALD的发生关系密切。等位基因ALDH2*2可能是汉族人群中嗜酒和ALD的负性危险因素。B(c1/c2)型基因型在ALD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2等位基因与ALD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乙醛脱氢酶 细胞色素P4502E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幽门螺杆菌与肝硬化及肝硬化并肝癌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徐美华 瞿秋 张桂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7-920,共4页
目的:初步了解肝硬化及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肝硬化及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关系。方法:应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101例肝硬化、42例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血清中H.pylori抗... 目的:初步了解肝硬化及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肝硬化及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关系。方法:应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101例肝硬化、42例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血清中H.pylori抗体(HpIgG),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定量。结果:HpIgG阳性率,肝硬化患者为42.57%,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为69.05%,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肝硬化未并发肝癌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无乙肝病毒感染者,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χ2=4.164,P=0.041)。AFP异常的患者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AFP正常患者,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χ2=4.695,P=0.030)。结论:H.pylori可能为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细胞癌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地区首例黑热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国平 陈方平 +6 位作者 冯莉娟 向选东 李厚敏 齐振华 万智 舒衡平 黄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湖南地区 诊断与鉴别诊断 黑热病 首例 传染性寄生虫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再生障碍性贫血 恶性组织细胞病 组织胞浆菌病 非流行地区 传播媒介 散发病例 病例报道 确诊病例 地方性 全球化 血液病 易误诊 败血症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染色体及基因变异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9
作者 冯莉娟 张国平 +2 位作者 曹鹏飞 傅春燕 赖惠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染色体及基因变异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标准方法。方法:采用增强组织通透性、适当消化、控制变性时间、采用慢洗等方法摸索该种标本FISH检测方法。结果:本研究建立的FISH方法获得了PGIL瘤细胞... 目的:建立检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染色体及基因变异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标准方法。方法:采用增强组织通透性、适当消化、控制变性时间、采用慢洗等方法摸索该种标本FISH检测方法。结果:本研究建立的FISH方法获得了PGIL瘤细胞的P53基因探针(绿色荧光信号)、D13S25基因探针(红色荧光信号)、IGH基因探针(红/绿或黄色荧光信号)的清晰图像。结论:通过对诸多因素的系统分析与比较,建立了一套检测包括PGIL在内的结外淋巴瘤的染色体及基因变异的FISH检测技术,为临床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胃肠肿瘤 染色体 基因变异 原位杂交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维也纳、蒙特利尔临床分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学锋 邹益友 +4 位作者 叶玲娟 任科雨 陈琳琳 崔熠 卢放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应用维也纳(Vienna)和蒙特利尔(Montreal)临床分类标准,探讨我国克罗恩病的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湘雅二医院和湘雅医院共168例住院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Vienna、Montreal标准分别进行分型,对比分析两标准中各亚型特... 目的:应用维也纳(Vienna)和蒙特利尔(Montreal)临床分类标准,探讨我国克罗恩病的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湘雅二医院和湘雅医院共168例住院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Vienna、Montreal标准分别进行分型,对比分析两标准中各亚型特征。结果:Montreal标准的小于等于16岁A1亚型9例仅占5.4%,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7~40岁,占63.1%,与Vienna标准小于40岁亚型的65.5%一致。累及部位均以回肠和回结肠亚型为主,Montreal标准的L4亚型7.1%明显少于Vienna标准的L4亚型13.7%(P=0.049)。疾病行为的狭窄亚型在Vienna、Montreal标准中分别为40.5%和41.7%,是主要的并发症,Montreal标准的穿透亚型为10.7%,明显低于Vienna标准的18.5%(P=0.044)。在Montreal标准下穿透行为的手术率为88.9%,明显高于Vienna标准的54.8%(P=0.014)。结论:我国青少年克罗恩病极少,仍以17~40岁患者居多,累及部位以回肠和回结肠亚型为主,并发症以狭窄常见,穿透是手术的主要原因。Vienna、Montreal标准对我国克罗恩病患者分型各有优势,目前综合应用Vienna、Montreal标准对我国克罗恩病进行临床分型可能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Vienna分型 Montreal分型 临床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9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秀娟 聂永梅 +5 位作者 张志强 张桂英 李茂玉 宋娜 苏丽萍 倪自翔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GC)中S100A9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蛋白质组织学定量鉴定GC和癌旁胃黏膜(GM)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Western-blot验证蛋白S100A9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100A9蛋白在GC、GM和原发性胃癌转移的淋巴结(LN)的表达;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GC)中S100A9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蛋白质组织学定量鉴定GC和癌旁胃黏膜(GM)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Western-blot验证蛋白S100A9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100A9蛋白在GC、GM和原发性胃癌转移的淋巴结(LN)的表达;分析S100A9表达与G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蛋白质组织学筛选的78个差异蛋白中,S100A9表达在GC中较正常GM中明显上调(1∶0.09),Western-blot验证S100A9蛋白在GC表达上调(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70例正常GM中S100A9阳性表达23例(32.86%);118例GC中S100A9阳性表达72例(61.02%);35例LN中S100A9阳性表达29例(82.86%),与正常GM相比,GC和LN中S100A9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S100A9在LN的GC中上调(P<0.05);S100A9表达与GC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相关(P<0.01或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S100A9高表达与GC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可能是GC的一个促癌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100A9蛋白 蛋白质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肠上皮蛋白质表达谱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果 郑杰 +6 位作者 陈主初 李明 李茂玉 张鹏飞 汤参娥 袁伟键 肖志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6-701,共6页
目的:建立人正常结肠上皮的蛋白质表达谱。方法: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20例人正常结肠上皮的总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 目的:建立人正常结肠上皮的蛋白质表达谱。方法: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20例人正常结肠上皮的总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和电喷雾串联质谱(electrosprayionizationtan-demmassspectrometry,ESI-Q-TOF)鉴定其表达的蛋白质,利用生物信息学资源对所鉴定蛋白质的功能和亚细胞定位等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人类正常结肠上皮蛋白质的2-DE参考图谱,2-DE图谱展示了1020±50个蛋白质点,代表162种非冗余蛋白质的204个蛋白质点被鉴定,其中37种蛋白质存在翻译后修饰,并按功能和亚细胞定位对162种蛋白质进行了初步分类,这些数据可从作者的网站(http://www.xyproteomics.org)上进行查询。结论:首次建立了人正常结肠上皮的蛋白质表达谱,为研究结肠上皮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上皮 蛋白质表达谱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回肠出血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凤英 李新华 张桂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空回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方法 :33例空回肠出血患者分别行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核素扫描、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等单项或多项检查 ,手术及病检证实。结果 :33例患者中 ,小肠肿瘤占 13例 (39 39% ... 目的 :探讨空回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方法 :33例空回肠出血患者分别行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核素扫描、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等单项或多项检查 ,手术及病检证实。结果 :33例患者中 ,小肠肿瘤占 13例 (39 39% ) ,以平滑肌瘤多见 ,小肠感染性疾病 8例 (2 4 2 4% ) ,Meckel’s憩室 7例 (2 1 2 1% ) ,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瘤 ) 3例 (9 1% ) ,其它 2例 (6 0 6 % )。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 ,黑便多见 (4 2 42 % ) ,约 1/ 3的患者伴有腹痛 ,以中度贫血为多见 (4 8 48% )。核素扫描检查 7例 ,5例均发现小肠出血部位 ,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均为Meckel’s憩室 ;胃镜和 /或结肠镜检查 2 0例 ,5例提示小肠病变 ;剖腹探查 6例 ,其中 1例蓝色橡皮疱痣血管瘤、1例血管畸形、1例坏死性小肠炎 ,3例经术中肠镜发现 1例副伤寒、1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肠道钩虫病。结论 :空回肠出血以肿瘤为最常见病因 ,对不明原因的中度贫血伴黑便者应高度怀疑小肠病变 ,核素检查对诊断Meckel’s憩室阳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出血 病因学 诊断 空肠 回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细胞中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表达水平对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青春 张桂英 +1 位作者 刘霆 李小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089-3091,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的表达水平对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orcin高表达的sorcin转染SGC7901细胞(SGC7901-SOR)、亲代SGC7901细胞及转染sorcin反义寡核苷酸的SGC7901-...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的表达水平对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orcin高表达的sorcin转染SGC7901细胞(SGC7901-SOR)、亲代SGC7901细胞及转染sorcin反义寡核苷酸的SGC7901-SOR细胞中P-gP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用MTT法研究P-gP拮抗剂维拉帕米(VRP)对SGC7901-SOR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orcin高表达的SGC7901-SOR细胞中P-gP的表达水平较SGC7901细胞明显升高,而sorcin反义寡核苷酸抑制SGC7901-SOR细胞sorcin的表达后,其P-gP的表达水平也随之降低;MTT结果显示维拉帕米可部分逆转sorcin高表达的SGC7901-SOR细胞的耐药。结论:sorcin可能通过调节P-gp水平参与胃癌细胞耐药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ORCIN P-GP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4及Smad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冷爱民 刘霆 +4 位作者 李乾 王华秀 崔建芳 阳静 张桂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Smad4及Smad7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病理学证实的胃癌根治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78例,胃癌旁组织78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Smad4及Smad7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Smad4蛋白在胃癌旁组织中的阳性... 目的:研究Smad4及Smad7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病理学证实的胃癌根治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78例,胃癌旁组织78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Smad4及Smad7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Smad4蛋白在胃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87%(P<0.01);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降低;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23.25%,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mad7蛋白在胃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7.95%,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9.74%(P<0.01);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97.67%,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80.00%,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①Smad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的阳性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转移有关。②Smad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的阳性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4 SMAD7 胃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对人结肠癌HCT116和SW480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红梅 张桂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对人结肠癌HCT116和SW4 80细胞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细胞 ,采用MTT法分别检测吲哚美辛作用后两系细胞的生长情况 ,计算半抑浓度 (IC50 ) ;体内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喂服吲哚美辛 3mg/ (kg·d)共 4周 ,隔日...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对人结肠癌HCT116和SW4 80细胞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细胞 ,采用MTT法分别检测吲哚美辛作用后两系细胞的生长情况 ,计算半抑浓度 (IC50 ) ;体内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喂服吲哚美辛 3mg/ (kg·d)共 4周 ,隔日测瘤结节体积及鼠重 ,评价吲哚美辛的抑瘤效果。结果 :吲哚美辛作用于结肠癌HCT116和SW4 80细胞 4 8h后 ,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 ,呈剂量依赖效应 ,IC50 分别为 (318.2± 12 .7) μmol/L和 (70 1.4± 2 9.5 ) μmol/L ;吲哚美辛显著减慢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用药 4周后抑瘤率达 4 4 .6 % ,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 :吲哚美辛能抑制不表达环氧合酶的人结肠癌细胞 (HCT116和SW4 80 )生长 ,间接说明其抗癌作用不完全依赖环氧合酶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结肠癌 HCT116细胞 SW480细胞 MTT法 细胞培养 环氧合酶 非甾体抗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与P27^(Kip1)、PCNA同步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毅敏 许桦林 +2 位作者 王一鸣 郑国荣 张桂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CNA及P2 7Kip1相互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4 7例原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为一组 ,2 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CNA及P2 7Kip1相互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4 7例原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为一组 ,2 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 ABC法 )对两组的PCNA、P2 7Kip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采用TdT介导的脱氧尿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法 )对两组的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 :4 7例食管鳞癌组织中 ,P2 7Kip1阳性表达率、平均增殖指数 (PI)、平均凋亡指数 (AI)、PI/AI均较正常食管粘膜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2 7Kip1蛋白的表达及PI与食管鳞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的浸润深度以及临床分期有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的部位和病变范围无关。AI则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 (P <0 .0 5 )。PI/AI比值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P2 7Kip1蛋白表达阳性组食管鳞癌术后五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表达阴性组 ;PCNA低表达组食管鳞癌术后五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 (P <0 .0 5 )。结论 :PCNA的异常表达状态能够较好的反映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能力 ,有一定的预后判定价值。增殖与凋亡的失衡贯穿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2 7Kip1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缺失与肿瘤的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P27^KIP1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抑制结肠癌移植瘤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红梅 张桂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对人结肠癌HCT116移植瘤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治疗组喂服吲哚美辛(3 mg·kg-1·d-1),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溶剂(0.2%二甲亚砜-生理盐水溶液)。4...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对人结肠癌HCT116移植瘤生长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治疗组喂服吲哚美辛(3 mg·kg-1·d-1),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溶剂(0.2%二甲亚砜-生理盐水溶液)。4周后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鼠抗人CD34标记微血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分别为(458.89±32.07)mm3和(828.21±31.59)mm3(P<0.05),治疗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瘤组织中MVD分别为19.50±5.32和37.40±4.93(P<0.001),VEGF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19±0.17和1.90±0.48(P<0.01),MVD与VEGF变化呈正相关(rs=0.714,P<0.05)。实验结束时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吲哚美辛能通过抑制肿瘤微血管形成发挥抗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结肠癌 移植瘤 肿瘤生长 微血管形成 实验 非甾体抗炎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误诊切脾实验与临床分析
19
作者 张国平 陈方平 +4 位作者 冯莉娟 刘华东 甘绍军 荣湘爱 吕新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3期2702-2704,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误诊误治的原因,探讨早期MPD的综合诊断方案。方法:运用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组织活检术,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染色体检查,Bcr/abl融合基因检测诊断早期MPD,以区别于原发脾亢或类白血病... 目的:分析早期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误诊误治的原因,探讨早期MPD的综合诊断方案。方法:运用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组织活检术,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染色体检查,Bcr/abl融合基因检测诊断早期MPD,以区别于原发脾亢或类白血病反应。结果:5例误诊患者均获确诊MPD。结论:联合诊断方案可以较好地诊断早期MPD,纠正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疾病 脾功能亢进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和老年人结肠上皮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杰 朱果 +7 位作者 陈主初 李明 程爱兰 阮林 刘迎福 袁伟键 张鹏飞 肖志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72,共10页
衰老的大肠上皮不仅多种生理功能下降,而且对大肠癌在内的多种衰老相关的肠道疾病易感性显著增加,但结肠上皮衰老及衰老的结肠上皮对癌症易感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为此,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青年人及老年人的正常结肠上皮的... 衰老的大肠上皮不仅多种生理功能下降,而且对大肠癌在内的多种衰老相关的肠道疾病易感性显著增加,但结肠上皮衰老及衰老的结肠上皮对癌症易感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为此,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青年人及老年人的正常结肠上皮的总蛋白质,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real-timequantitative)PCR检测部分差异蛋白,在青年人和老年人结肠上皮中的表达水平.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青年人和老年人结肠上皮的2-DE图谱,质谱分析鉴定了17个结肠上皮衰老相关的蛋白质,免疫组化和real-timequantitativeRT-PCR证实了部分差异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提示,线粒体功能受伤、抗氧化能力下降是结肠上皮衰老的重要原因,4个差异蛋白质即guaninenucleotide-bindingproteinbetasubunit-likeprotein(Rack1)、stress-70protein、40SribosomalproteinSA和chlorideintracellularchannelprotein1可能与衰老的结肠上皮对癌症易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上皮 衰老 蛋白质组 肿瘤易感性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 免疫印迹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