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前体疾病的危险因素
1
作者 马婉云 赵俩 周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0-572,共13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起源于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和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SMM)等前体疾病的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明确...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起源于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和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SMM)等前体疾病的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明确其危险因素对早期干预至关重要。MM的病因复杂,涉及种族、家族聚集性、性别、年龄、肥胖、细胞遗传学异常及环境因素等。细胞遗传学异常和可改变因素在MM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细胞遗传学异常方面,原发性异常[如超二倍体、t(11;14)、t(14;16)]始于MGUS前期,而继发性异常{如1q增益(1q+)、17p缺失[del(17p)]}驱动疾病进展,其中1q+积累促进克隆演化,del(17p)显著缩短生存期;2)可控性因素方面,肥胖通过乙酰辅酶A合成酶2-干扰素调节因子4通路促进MM发生,维生素D缺乏削弱免疫监视功能,杀虫剂橙剂及草甘膦暴露增加MGUS发病率,紫外线不足通过降低维生素D合成增加MM的发生风险,肠道菌群失调(如氮循环菌富集、产短链脂肪酸菌减少)通过铵离子-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NEK2轴诱导染色体不稳定性。因此,基于危险因素分层的高危人群(如肥胖、高龄、化学暴露者)筛查,以及针对细胞遗传学靶点[如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 2,Bcl-2)抑制剂干预t(11;14)、铁死亡诱导剂靶向t(4;14)]和可改变因素(如补充维生素D、调节菌群)的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 危险因素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构建的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模型
2
作者 李正江 赵俩 +2 位作者 施芳铭 郭姣姣 周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7-530,F0002,共15页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遗传学和骨髓微环境的异质性会导致MM进展。本研究拟利用转录组数据结合脂质代谢相关基因(lipid metabolism related genes,LRGs)建立MM的预后模型,筛...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遗传学和骨髓微环境的异质性会导致MM进展。本研究拟利用转录组数据结合脂质代谢相关基因(lipid metabolism related genes,LRGs)建立MM的预后模型,筛选高风险患者潜在药物靶点,从而为MM的风险分层及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针对涵盖985例新诊断MM患者的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来源的2个转录组数据,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和101种机器学习算法对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下载的391个LRGs进行筛选,构建基于LRGs的MM预后模型,分析预后评分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利用时间依赖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预后模型的C指数(C-index)来评价模型预测性能。进一步将预后评分与临床事件和临床分期相结合,评估结合临床事件能否提高模型预测能力。利用limma、clusterProfiler等筛选高、低风险组患者间的差异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以明确高风险患者的分子特征。同时利用癌症药物敏感性基因组学(Genomics of Drug Sensitivity in Cancer,GDSC)数据库及oncoPredict分析药物敏感性,筛选高风险患者潜在的治疗药物及靶点。最后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预后模型中纳入的关键LRGs的作用。结果:基于LRGs的转录组水平,利用双向逐步Cox回归(StepCox[both])+随机生存森林(random survival forest,RSF)构建了一个基于LRGs的预后模型(LRG17),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其3、5及7年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达到0.962、0.912及0.842。基于模型的预后评分可将新诊断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EFS)均显著短于低风险组(均P<0.001),临床指标更差(白蛋白含量降低、β2微球蛋白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进一步富集分析发现,高风险患者显著富集到染色体分离、核分裂等细胞周期相关通路;而低风险患者则显著富集到免疫反应、免疫细胞活化等通路。GDSC数据库的药物筛选结果提示AURKA抑制剂BMS-754807、FGFR3抑制剂I-BET-762等对高风险患者更为有效。体外细胞实验发现抑制模型中关键LRG(PLA2G4A)后,可以显著抑制细胞活性及诱导细胞凋亡。结论:LRGs可以作为预测MM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并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高风险患者中高表达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基因及高危遗传学事件的标志基因也部分解释了高风险患者预后较差的原因。鉴于高风险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硼替佐米及来那度胺的治疗抵抗,AURKA抑制剂BMS-754807或FGFR3抑制剂I-BET-762和现有一线药物的联合治疗可作为高风险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脂质代谢 机器学习 预后模型 风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博拉病毒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卢建红 刘灵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7-402,共6页
目前尚没有可靠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疫苗和特异性治疗药物.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在西非的爆发和肆虐警醒人类,需要加快对该病的防控研究.近几年,在EBOV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小分子... 目前尚没有可靠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疫苗和特异性治疗药物.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在西非的爆发和肆虐警醒人类,需要加快对该病的防控研究.近几年,在EBOV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小分子化合物通常是针对病毒致病作用的某种机制而设计,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本文从抑制EBOV和其他病毒在生活周期中的穿入细胞、复制和出芽等方面综述EBOV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 小分子抑制剂 致病作用 生活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胡聪 匡春梅 周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3-1410,共8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骨髓中浆细胞克隆增生性恶性肿瘤。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MM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ultiple myeloma bone disease,MBD)是MM的显著特征之一,80%~90%的MM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即伴随溶...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骨髓中浆细胞克隆增生性恶性肿瘤。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MM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ultiple myeloma bone disease,MBD)是MM的显著特征之一,80%~90%的MM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即伴随溶骨性病变。MBD不仅增加患者伤残率,而且其所致的骨骼病变及骨骼相关事件严重降低患者身体机能。目前用于治疗MBD的药物效果不佳且伴有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新的治疗MBD的方法尤为重要。通常认为,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和成骨细胞功能受抑是MBD的主要病理学机制。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骨髓微环境中可溶性分子包括细胞因子、胞外体、代谢物等在MBD的发生中起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从多种角度探讨MBD发生的分子机制,寻找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对MBD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 骨髓微环境 细胞因子 胞外体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3分析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5
作者 袁静 曾妲 +2 位作者 蒋小艳 周艳宏 肖松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79-1186,共8页
许多化疗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是通过诱导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维持正常机体的内环境稳态中有重要作用,而在肿瘤细胞中,细胞凋亡的失调成为肿瘤细胞逃避化疗药物杀灭细胞作用的一道屏障. BCL-2家族蛋白在调节线粒体诱导的... 许多化疗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是通过诱导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维持正常机体的内环境稳态中有重要作用,而在肿瘤细胞中,细胞凋亡的失调成为肿瘤细胞逃避化疗药物杀灭细胞作用的一道屏障. BCL-2家族蛋白在调节线粒体诱导的凋亡中处于中心地位,因此一项基于BCL-2家族蛋白的检测技术,BH3分析技术应运而生.该项技术的提出或许能为肿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重点综述BH3分析技术的原理,以及在肿瘤化疗药物选择和新型化疗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3分析技术 肿瘤 化疗耐药 BCL-2蛋白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鼠骨的力学性能实验与仿真研究
6
作者 赵青 殷紫阳 +4 位作者 周文 任冠霖 匡春梅 胡聪 周长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5,共8页
基于去势法建立小鼠胫骨的骨质疏松模型,探究骨质疏松对胫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用Micro-CT扫描小鼠胫骨得到二维切片,重构胫骨三维数字模型,分析骨小梁形状与密度。通过对胫骨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及有限元仿真,研究骨质疏松对胫骨力学性... 基于去势法建立小鼠胫骨的骨质疏松模型,探究骨质疏松对胫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用Micro-CT扫描小鼠胫骨得到二维切片,重构胫骨三维数字模型,分析骨小梁形状与密度。通过对胫骨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及有限元仿真,研究骨质疏松对胫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骨质疏松造成骨小梁结构破坏和胫骨力学性能下降。相对于健康的胫骨,骨质疏松导致小鼠胫骨最大载荷减小20%,刚度与弹性模量分别减小30%和25%,力学性能仿真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可为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胫骨 骨质疏松 力学性能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瘤基因激活诱导成熟B细胞恶变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周瑞琪 郭姣姣 +1 位作者 冯湘玲 周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1,共9页
目前恶性肿瘤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肿瘤的发生本质上是由于原瘤基因的激活和抑瘤基因的失活,其中原瘤基因的激活更具有驱动细胞恶性转化的能力。以肿瘤细胞恶变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原瘤基因作为药物靶点为当前开发肿瘤药物提... 目前恶性肿瘤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肿瘤的发生本质上是由于原瘤基因的激活和抑瘤基因的失活,其中原瘤基因的激活更具有驱动细胞恶性转化的能力。以肿瘤细胞恶变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原瘤基因作为药物靶点为当前开发肿瘤药物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原瘤基因及其代谢产物可调节B细胞发育路径,在诱导正常成熟B细胞发展成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总结在成熟B细胞恶变过程中关键的原瘤基因,明确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对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瘤基因激活 成熟B细胞恶变 成熟B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HOXA13基因对肝癌HepG_2和QGY-7703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艳霞 李跃辉 +4 位作者 张丽红 张年萍 闫燕艳 杨小会 冯湘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5-320,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HOXA13基因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与QGY-7703恶性表型的影响,为肝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构建HOXA13基因的干扰重组质粒plent-U6-GFP/si-HOXA13,将其稳定转染至HepG2与QGY-7703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 目的:探讨沉默HOXA13基因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与QGY-7703恶性表型的影响,为肝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构建HOXA13基因的干扰重组质粒plent-U6-GFP/si-HOXA13,将其稳定转染至HepG2与QGY-7703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干扰效果;以HOXA13基因沉默细胞为实验组,以转染空质粒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细胞倍增时间测定、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等分析HOXA13基因沉默后HepG2与QGY-7703细胞生长速度、细胞倍增时间、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周期等的改变。结果:MTT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其细胞周期也发生改变,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对照组HepG2和QGY-7703细胞平均倍增时间分别为(4.59±0.27)和(4.93±0.17)h,实验组HepG2和QGY-7703细胞平均倍增时间分别为(6.02±0.86)和(6.43±0.66)h,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epG2和QGY-7703细胞平均细胞克隆形成数分别为(264.00±12.62)和(269.00±4.55)个,实验组HepG2和QGY-7703细胞平均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分别为(165.00±10.61)和(215.00±4.43)个,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OXA13基因可以使肝癌细胞HepG2与QGY-7703的增殖加快、克隆形成能力增强、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可以成为肝癌诊断和治疗新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A13 肝肿瘤 细胞增殖 克隆形成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不稳定性与淋巴瘤 被引量:5
9
作者 曹鹏飞 李桂源 向娟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2-557,共6页
淋巴瘤是最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基因组不稳定性是淋巴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分子基础,对淋巴瘤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价值。基因组不稳定性包括基因水平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MIN)和染色体水平的染色体不稳... 淋巴瘤是最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基因组不稳定性是淋巴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分子基础,对淋巴瘤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价值。基因组不稳定性包括基因水平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MIN)和染色体水平的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2种类型。通过对淋巴瘤相关基因改变的研究,寻找与淋巴瘤发生相关的不稳定基因,探索其参与淋巴瘤发生和发展的机制,能为淋巴瘤精准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基因组不稳定性 微卫星不稳定性 染色体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90过表达影响胃癌细胞AGS的干性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自华 岳春雪 +7 位作者 梁琳 高璐 贺正希 贺军宇 金曦 高梦祥 李欣 周艳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0-589,共10页
2019年中国癌症报告显示,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位列第二,其死亡率排在所有肿瘤的第三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筛查和鉴定胃癌的早期检测标志物、寻找胃癌治疗的分子靶点,对于降低胃癌致死率至关重要.CD90(THY1)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在肿... 2019年中国癌症报告显示,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位列第二,其死亡率排在所有肿瘤的第三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筛查和鉴定胃癌的早期检测标志物、寻找胃癌治疗的分子靶点,对于降低胃癌致死率至关重要.CD90(THY1)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在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以及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CD90异常表达与干细胞特性有关,促进肿瘤的起始与转移.但CD90与胃癌细胞干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发现,CD90过表达增加胃癌细胞AGS的侧群细胞(SP细胞)比例,影响其膜表面ABCG2、CD105等干性标记物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也影响胃癌细胞AGS胞内NANOG、SOX2等干性标记物的m RNA表达水平,mRNA芯片和Western-blot技术揭示CD90过表达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和JNK/ERK1/2信号通路活性,影响胃癌细胞AGS的干性特征.本实验结果为胃癌潜在分子靶点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0基因 胃癌 侧群细胞 干性标志物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细胞分选平台结合cDNA microarray技术筛查宫颈癌细胞潜在分子标志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红香 周自华 周艳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通过超高速细胞分选平台结合cDNA microarray技术,筛查宫颈癌细胞可能潜在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MoFlo XDP型超高速细胞分选平台纯化细胞膜表面表达CD38和不表达CD38的宫颈癌细胞,利用RNAlater技术得到cDNA microarray实验所需R... 目的:通过超高速细胞分选平台结合cDNA microarray技术,筛查宫颈癌细胞可能潜在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MoFlo XDP型超高速细胞分选平台纯化细胞膜表面表达CD38和不表达CD38的宫颈癌细胞,利用RNAlater技术得到cDNA microarray实验所需RNA,然后进行基因芯片分析。结果:利用MoFlo XDP型超高速细胞分选平台可以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CD38阳性表达宫颈癌细胞。结论:cDNA microarray分析发现了RORA、PLIN4、AUTS2、IFITM1等宫颈癌细胞潜在分子标志物,为宫颈癌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cDNA microarray 宫颈癌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33a靶向Twist1调节宫颈癌细胞的侵袭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佳 桂艳红 +1 位作者 谢平丽 李官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60-1067,共8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Twist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细胞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2对临床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Twist1的表达情况,并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宫颈癌He La细胞内Twist1后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以...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Twist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细胞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2对临床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Twist1的表达情况,并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宫颈癌He La细胞内Twist1后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以及侵袭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Twist1与micro RNA-33a(mi R-33a)在宫颈癌组织内的关系,并分析mi R-33a对Twist1的调节关系及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Twist1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0%(24/32)和21.9%(7/32),二者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 sh RNA能显著减低He La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宫颈癌组织中mi R-33a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减低(P<0.05),并与Twist1呈负相关(r=-0.661,P<0.05);而宫颈癌细胞内过表达mi R-33a可减低Tiwst1的表达(P<0.05),并减弱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论:Twist1在宫颈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i R-33a为上游调控Twist1的表达及细胞侵袭能力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TWIST1 RNA干扰 microRNA-33a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脑出血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唐涛 王赛 +8 位作者 程锦 赖静敏 刘鉴仪 熊美珊 张雨篷 周艳宏 张乐 史静琤 邓静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住院费用及构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和降低ICH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湖南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ICH患者的住院费用相关信息,进行住院费用构成的描述并探讨影响住... 目的了解湖南省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住院费用及构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和降低ICH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湖南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ICH患者的住院费用相关信息,进行住院费用构成的描述并探讨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结果共13518例ICH患者纳入研究,住院费用中占比最高的为药费(27.1%)。三级医院住院费用的治疗费用占比高于二级医院,而康复费用和药费占比低于二级医院。住院天数越长住院费用越高,手术、重症监护、急诊入院、入院时危重、男性、三级医院患者的住院费用更高,65~岁患者的住院费用最高,未愈和死亡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治愈/好转患者。结论建议从适当减少住院天数、合理使用中草药替代西药等方面来控制和降低ICH患者的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XL在鼻咽癌中的功能及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珂帆 赵锦 +4 位作者 胥洪鹃 颜学军 刘卫东 蒋星军 任彩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5-697,共13页
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高侵袭性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地理和种族分布特征,多发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其治疗主要依靠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但NPC通常发现于晚期,且常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 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高侵袭性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地理和种族分布特征,多发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其治疗主要依靠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但NPC通常发现于晚期,且常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预后较差。受体酪氨酸激酶AXL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参与肿瘤增殖、迁移、侵袭等过程,与肿瘤不良预后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AXL在NPC细胞系及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XL在NP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的GSE68799、GSE12452、GSE53819三个数据集分析AXL在正常鼻咽上皮组织及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AXL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患者预后的关系,包括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interval,DFI)、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interval,PFI)4个预后指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XL在正常鼻咽上皮细胞系及NPC细胞系中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AXL在正常鼻咽上皮组织及NPC组织中的表达;利用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病毒感染5-8F和Fadu细胞建立稳定敲低AXL的细胞系,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病毒感染C666-1和HK-1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AXL的细胞系,并通过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稳转细胞系的干扰和过表达效率;利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或过表达AXL对NP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敲低AXL对裸鼠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利用UCSC在线数据库查询并获取AXL上游2.0 kb启动子区域的碱基序列,将序列输入PROMO在线数据库中以容错率0%为条件预测AXL的转录因子,并利用JASPAR在线数据库预测ETS1与AXL的结合位点;通过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TS1表达改变对AXL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将AXL上游2.0 kb启动子区域划分为8个片段,每个片段长度为250 bp,分别针对8个片段设计引物,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检测ETS1与AXL启动子区域的结合,明确ETS1对AXL的直接调控关系;利用功能回复实验检测ETS1是否通过AXL影响NP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XL在NPC组织中高表达(P<0.05),且AXL高表达与HNSC患者更短的OS、DFI、DSS及PFI呈正相关。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系及组织,AXL在NPC细胞系及组织中高表达。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稳转细胞系的干扰及过表达效率满足后续实验要求。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及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结果表明:AXL表达下调显著抑制NP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肿瘤生长(均P<0.05),AXL表达上调显著促进NP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均P<0.05)。PROMO及JASPAR在线数据库预测结果显示:ETS1是AXL的转录因子,且与AXL启动子区域存在多个结合位点。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敲低或过表达ETS1能够下调或上调AXL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ChIP实验结果显示:ETS1能与AXL的启动子区域结合,直接调控AXL的表达。功能回复实验结果显示:AXL能够回复ETS1对NP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P<0.05)。结论:AXL在NPC细胞系及组织中高表达,能促进NPC的恶性进展,其表达受转录因子ETS1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AXL ETS1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采取史无前例举措控制2019冠状病毒病流行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桐 胡尔雅 +3 位作者 曾雯辉 张涵琪 薛晓然 马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337,共4页
2019年12月下旬在中国武汉暴发的2019冠状病毒病给中国人民,乃至全球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感染病例数仍在不断上升,截至2020年2月20日,确诊病例已经达到74 576人,死亡病例达到2 118人。面对这一严重疫情,中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 2019年12月下旬在中国武汉暴发的2019冠状病毒病给中国人民,乃至全球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感染病例数仍在不断上升,截至2020年2月20日,确诊病例已经达到74 576人,死亡病例达到2 118人。面对这一严重疫情,中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举措来控制疾病流行,如对武汉采取"封城"措施,调派全国多支医疗队,超过3万余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临时建立两家医院治疗重症患者,建设15家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在病原体鉴定、流行病学、临床诊疗等多个领域进行研究,取得显著成绩,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2019冠状病毒病 流行病学 中国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联合Ki67对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基因突变情况下分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转 陶旭秀 +2 位作者 周沛军 李娜梅 吴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究TP53、EGFR和KRAS突变情况下PD-L1或Ki67异质性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分期分级及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非小细胞肺癌TP53、EGFR和KRAS是否发生突变情况下PD-L1或Ki67表达;qRT-PCR和免疫组化(IHC)验证... 目的:探究TP53、EGFR和KRAS突变情况下PD-L1或Ki67异质性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分期分级及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非小细胞肺癌TP53、EGFR和KRAS是否发生突变情况下PD-L1或Ki67表达;qRT-PCR和免疫组化(IHC)验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TP53、EGFR和KRAS突变与否情况下PD-L1或Ki67 mRNA和蛋白水平;TCGA数据分析PD-L1或Ki67异质性表达对患者肿瘤分期的影响,R软件绘制KM生存曲线和DCA曲线验证PD-L1或Ki67异质性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TP53、EGFR和KRAS突变患者预后生存及临床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结果:TCGA数据、qRT-PCR和IHC结果表明,TP53突变可导致PD-L1显著上调,而EGFR和KRAS突变后组织PD-L1变化不显著;TP53突变导致Ki67水平显著提高,但EGFR或KRAS突变显著降低Ki67水平;Ki67异质性表达对患者肿瘤分期分级具有显著影响,KM生存曲线表明PD-L1或Ki67异质性表达不影响患者预后,但DCA预测模型中Ki67或Ki67联合PD-L1预测模型的效果更好。结论:Ki67异质性表达显著影响患者肿瘤分期,Ki67或Ki67联合PD-L1预测模型能更好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生存 PD-L1 KI67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K2通过抵抗肝癌细胞衰老促进肝癌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雷倩 夏机良 +3 位作者 冯湘玲 郭姣姣 李官成 周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目的:肝癌是全球第6大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所有肝癌患者的85%~90%。HCC具有起病隐匿、进展快、复发早、易耐药和预后差的临床特点。中心体相关激酶2(NIMA related kinase 2,NEK2)是细胞周期调控蛋... 目的:肝癌是全球第6大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所有肝癌患者的85%~90%。HCC具有起病隐匿、进展快、复发早、易耐药和预后差的临床特点。中心体相关激酶2(NIMA related kinase 2,NEK2)是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激酶,在有丝分裂中调节细胞周期。细胞衰老是一个复杂的异质过程,是一种稳定的细胞周期停滞形式,可限制细胞的增殖潜能。本研究旨在分析NEK2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衰老的关系,探究NEK2对肝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从GenAge获得581个衰老相关基因,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370例HCC患者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利用R包分析NEK2与衰老相关基因的共表达情况。采用KEGG分析NEK2过表达的HEK293细胞差异基因的富集通路。在肝癌细胞SMMC-7721及HepG2中构建NEK2过表达及敲低的稳定转染细胞株,采用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衰老细胞,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53/p21、p16/Rb和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EK2共表达的衰老相关基因有320个。KEGG分析显示细胞衰老信号通路在NEK2过表达的HEK293细胞中存在显著富集。与未敲低NEK2的SMMC-7721或HepG2相比,敲低NEK2的SMMC-7721和HepG2衰老细胞增加,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的百分比增加,磷酸化的Akt(phospho-Akt,p-Akt)和磷酸化的Rb(phospho Rb,p-Rb)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16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转染空白质粒的SMMC-7721或HepG2相比,过表达NEK2的SMMC-7721和HepG2衰老细胞减少,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的百分比减少,p-Akt和p-Rb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16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NEK2可能通过p16/Rb及PTEN/Akt信号转导通路介导肝癌细胞的抗衰老效应,为NEK2促进肝癌进展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也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中心体相关激酶2 细胞衰老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12-3p表达水平与鼻咽癌发病的关系及其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惺 喻泊遥 +3 位作者 王慷慨 马恒 梁琳 周艳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5-751,共7页
目的:探讨miR-412-3p及乳运铁蛋白(lactotransferrin,LTF)在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观察干预miR-412-3p能否改善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顺铂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收集的20... 目的:探讨miR-412-3p及乳运铁蛋白(lactotransferrin,LTF)在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观察干预miR-412-3p能否改善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顺铂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收集的20例配对的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412-3p及LTF的表达水平;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412-3p抑制剂、顺铂处理对CNE1细胞活性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处理对CNE1细胞ERK1/2,STAT3,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配对的癌旁组织相比,鼻咽癌组织中miR-412-3p的表达明显升高,伴随LTF表达的显著降低(均P<0.01);在体外培养的CNE1细胞中,不同浓度的miR-412-3p抑制剂可显著抑制miR-412-3p及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同时促进LTF蛋白的表达(P<0.05);预先使用200 nmol/L miR-412-3p抑制剂处理CNE1细胞24 h后,可明显增加20μg/mL顺铂对CNE1细胞活性及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P<0.01)。结论:鼻咽癌组织中miR-412-3p的高表达及LTF的低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关;利用miR-412-3p抑制剂降低CNE1细胞中miR-412-3p的水平可增加CNE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miR-412-3p 乳运铁蛋白 顺铂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的潜在致病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桐 张涵琪 +1 位作者 胡尔雅 马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1-597,共7页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出现,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值得注意的是,COVID...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出现,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值得注意的是,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500万例。目前迫切需要研究SARS-CoV-2的致病机制,并制订有效的治疗策略来控制疫情。SARS-CoV-2的刺突(S)蛋白介导病毒进入靶细胞,其中S1亚基与细胞受体结合,S2亚基介导病毒和宿主膜融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的细胞受体,现被认为也介导COVID-19。本篇综述详细介绍目前学界对S蛋白与ACE2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SARS-CoV-2的潜在致病机制的理解,对探究SARS-CoV-2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刺突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S高表达致缬氨酸代谢失衡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
20
作者 史瑞 杜婉晴 +5 位作者 贺艳娟 胡健 于涵 周文 郭姣姣 冯湘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5-808,共14页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好发于中老年的浆细胞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其多发、复发、耐药的特点,MM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氨基酸代谢异常是MM的重要特征之一。氨基酸重要的代谢途径是作为基本原料参与蛋...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好发于中老年的浆细胞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其多发、复发、耐药的特点,MM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氨基酸代谢异常是MM的重要特征之一。氨基酸重要的代谢途径是作为基本原料参与蛋白质合成。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aminoacyl 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 synthetase,ARS)基因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基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MM中异常表达的氨基酸代谢关键因子ARS通过调控氨基酸代谢影响MM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对应基因编号合并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基因表达谱GSE5900数据集及GSE2658数据集数据,对ARS家族基因表达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GSEA_4.2.0软件分析健康供者(healthy donor,HD)与MM患者基因富集的差异。采用GraphPad Prism 7绘制基因热图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Kaplan-Meier及Cox回归模型分别对ARS家族基因表达与MM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收集7例MM初诊患者的骨髓样本,使用CD138抗体磁珠分选获得CD138+、CD138−细胞,采用real-time RT-PCR分析ARS在MM临床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以人B淋巴细胞GM12878细胞,人MM细胞系ARP1、NCI-H929、OCI-MY5、U266、RPMI 8266、OPM-2、JJN-3、KMS11、MM1.s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real-time 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分析ARS在MM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利用短发夹核糖核酸(short hairpin RNA,shRNA)慢病毒构建基因敲减质粒(VARS-sh组),将其与空载质粒(scramble组)分别转染HEK 293T细胞后进行病毒包装,分别感染ARP1、OCI-MY5细胞并建立稳定表达的细胞系,分别采用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敲减缬氨酰tRNA合成酶(valyltRNA synthetase,VARS)基因对MM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根据VARS表达将GEO数据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VARS影响的下游通路,采用飞行时间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GC-TOF/MS)及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别检测临床患者骨髓样本CD138+细胞及敲减VARS基因的ARP1、OCI-MY5细胞及上清液中缬氨酸含量。结果:基因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与HD相比,tRNA加工相关的基因在MM中显著富集(P<0.0001)。进一步筛选tRNA加工通路相关子集发现胞质氨酰tRNA合成酶家族基因在MM中显著富集(P<0.0001)。基因表达热图结果表明GEO数据中ARS家族基因除丙氨酰tRNA合成酶(alanyl-tRNA synthetase,AARS)、精氨酰tRNA合成酶(arginyl-tRNA synthetase,RARS)、丝氨酰tRNA合成酶(seryl-tRNA synthetase,SARS)外,其余ARS家族基因均在MM中高表达(均P<0.01),且随着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到MM的发展进程,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增加。Kaplan-Meier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甲硫氨酰tRNA合成酶(methionyl-tRNA synthetase,MARS)、天冬酰胺基tRNA合成酶(asparaginyl-tRNA synthetase,NARS)、VARS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MM患者预后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VARS的高表达与MM的总生存时间异常有关(HR=1.83,95%CI 1.10~3.06,P=0.021);NARS(HR=0.90,95%CI 0.34~2.38)及MARS(HR=1.59,95%CI 0.73~3.50)的高表达均对MM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无影响(均P>0.05)。Real-time 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VARS、MARS和NARS在临床患者CD138+MM细胞及MM细胞系中均高表达(均P<0.05)。细胞计数法及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敲减VARS的MM细胞增殖能力被显著抑制(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除包括细胞周期在内的通路受VARS调控外,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分解代谢通路被上调。非靶向代谢组学数据表明:与HD相比,MM患者的CD138+MM细胞中缬氨酸含量降低(P<0.05)。HPLC结果表明:与scramble组相比,VARS-shRNA组的ARP1细胞与培养基上清液及OCI-MY5培养基上清液中缬氨酸含量均增加(均P<0.05)。结论:VARS在MM中异常高表达,且与MM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VARS可通过影响缬氨酸代谢调控促进MM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 缬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 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