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雪峰 顾钧 +2 位作者 沈定丰 董平 陈大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32-533,共2页
目的评价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胃或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效果. 方法 2002年10月~2004年11月,24例恶性肿瘤(胃癌19例,胰腺癌4例,胆管癌术后1例)引起的胃或十二指肠梗阻的患者,在X线透视下,用内镜将金属内支架置入胃或十二指肠狭窄部位. 结... 目的评价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胃或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效果. 方法 2002年10月~2004年11月,24例恶性肿瘤(胃癌19例,胰腺癌4例,胆管癌术后1例)引起的胃或十二指肠梗阻的患者,在X线透视下,用内镜将金属内支架置入胃或十二指肠狭窄部位. 结果 24例金属支架均置入预定的部位.术后第1天进流质,第3天开始进半流质.无置入支架引起的消化道穿孔、出血等并发症.21例在1~24个月的随访期间,仅2例出现梗阻.无金属支架移位. 结论在胃或十二指肠恶性梗阻部位置入金属内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胃或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梗阻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9基因诊断淋巴结微转移癌灶的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琴 张一楚 +2 位作者 钱惠琴 顾学范 林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判断肿瘤预后,指导综合治疗。方法应用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RT-PCR方法对上皮性肿瘤及淋巴结进行CK19mRNA检测。结果5例正常淋巴结无CK19mRNA表达;15例乳腺癌、10例胃癌、11例大肠癌均表达...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判断肿瘤预后,指导综合治疗。方法应用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RT-PCR方法对上皮性肿瘤及淋巴结进行CK19mRNA检测。结果5例正常淋巴结无CK19mRNA表达;15例乳腺癌、10例胃癌、11例大肠癌均表达CK19mRNA;82个淋巴结中,组织学检查11个有肿瘤转移,其CK19RT-PCR也为阳性,其余71个无肿瘤浸润淋巴结,经CK19RT-PCR发现16个表达CK19mRNA。结论CK19RT-PCR方法提高了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在上皮性肿瘤患者的其它部位(外周血、骨髓)微转移癌灶的检测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淋巴结微转移 癌灶 基因诊断 CK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附6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大伟 费哲为 +4 位作者 骆明德 张文杰 全志伟 龚圣济 张一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02-303,共2页
目的 探索用微创法行胃造口术。 方法 在胃镜引导下 ,穿刺点选择在胃体的大、小弯之间。局麻下 ,给 6位需长期行肠内营养的患者 ,行经皮穿刺胃造口术。 结果 从置入胃镜到胃造口术完成中需 10~ 15分钟 ,术中和术后均无出血、消化... 目的 探索用微创法行胃造口术。 方法 在胃镜引导下 ,穿刺点选择在胃体的大、小弯之间。局麻下 ,给 6位需长期行肠内营养的患者 ,行经皮穿刺胃造口术。 结果 从置入胃镜到胃造口术完成中需 10~ 15分钟 ,术中和术后均无出血、消化液漏入腹腔等并发症。 结论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 微创外科 胃镜 肠内营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增强胆囊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济宇 全志伟 +1 位作者 张强 刘建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在生长抑素预先作用下 ,胆囊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运用生长抑素预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细胞株 ,2 4h后加入梯度浓度的化疗药物阿霉素 ,观察癌细胞的生长曲线 ,并与单独使用化疗药物的癌细胞生长曲线相比较。... 目的 :探讨在生长抑素预先作用下 ,胆囊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运用生长抑素预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细胞株 ,2 4h后加入梯度浓度的化疗药物阿霉素 ,观察癌细胞的生长曲线 ,并与单独使用化疗药物的癌细胞生长曲线相比较。结果 :阿霉素能够明显抑制胆囊癌细胞的生长 ,其作用呈现效应 -浓度依赖性 (P <0 .0 5)。生长抑素能够诱导离体胆囊癌细胞生长停滞于DNA合成期 (S期)。经生长抑素预处理后 ,阿霉素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单独用药为佳 (P <0 .0 1 )。结论 :生长抑素可增强胆囊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阿霉素 化疗敏感性 胆囊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5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大伟 潘冬平 +2 位作者 范上达 袁维基 林志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的可行性和适应证。 方法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4月 ,腹腔镜下对 5例位于肝脏左外叶的小肝癌进行切除 ,End -vascularGIA在肿瘤右侧横断肝脏实质 ,切下的肝组织连同肿瘤组织一同从扩大的切口取出。结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的可行性和适应证。 方法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4月 ,腹腔镜下对 5例位于肝脏左外叶的小肝癌进行切除 ,End -vascularGIA在肿瘤右侧横断肝脏实质 ,切下的肝组织连同肿瘤组织一同从扩大的切口取出。结果  3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成功 ,2例因分离过程中出血或肝组织太厚中转开腹。腹腔镜下切除的肝脏创面 ,无渗出 ,无胆漏。手术时间 6 0~ 90min。术后 3~ 5d出院。无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可切除肝脏左外叶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临床分期与术后生存率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健东 全志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评价Nevin、AJCC、JSBS三种胆囊癌分期法与胆囊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1988年 10月至1998年 12月,新华医院收治的 30例胆囊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分别按三种分期法归类,评估不同分期的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所有Ⅰ...    目的:评价Nevin、AJCC、JSBS三种胆囊癌分期法与胆囊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1988年 10月至1998年 12月,新华医院收治的 30例胆囊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分别按三种分期法归类,评估不同分期的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所有Ⅰ期患者均长期生存。NevinⅡ、Ⅲ期的病例数较少,其 3年、5年生存率优于其余两种分期法的Ⅱ、Ⅲ期。NevinⅢ期的术后 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NevinⅣ期(P<0. 05)。NevinⅣ、Ⅴ期的术后 3年、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JSBS及AJCCⅣ期(P<0. 05)。JSBS及AJCCⅣ期患者无长期生存者,术后 5年生存率为 0。其中,JSBSⅣ期的术后 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AJCCⅣ期 (P<0. 01),JSBSⅢ期与Ⅳ期术后 3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 (P<0. 05),AJCCⅢ期与Ⅳ期则不明显。结论:胆囊癌的分期与术后生存率有显著关系,JSBS分期详细划分了胆囊癌的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比较手术效果及判断预后的较好的分期方法。JSBSⅠ、Ⅱ、Ⅲ期的胆囊癌应行根治切除手术,JSBSⅣ期(肿瘤侵犯到胰周、腹腔动脉、肠系膜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或肿瘤浸润肝脏超过 2cm、侵犯2个以上邻近脏器)患者根治手术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根治性切除 临床分期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认识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无张力修补 复发性腹股沟疝 术后5年 复发率 常见 普外科 腹股沟疝修补术 关心 文献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剖腹胆囊切除术创伤程度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费哲为 陆立平 李清佩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91-293,共3页
腹腔镜与剖腹胆囊切除术创伤程度比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成人普外科(200092)费哲为,陆立平,李清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 腹腔镜与剖腹胆囊切除术创伤程度比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成人普外科(200092)费哲为,陆立平,李清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已达到共识,而传统的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创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乳房癌术后皮瓣坏死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02-602,共1页
关键词 乳房癌 术后皮瓣坏死 术后并发症 常见 发病率 疗效 方法 文献 综合应用 外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200-120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患者 前哨淋巴结活检 并发症 常见 治疗中 ALND 地位 肩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缺乏对乳腺癌化疗疗效和毒性的影响
11
作者 欧敬民 张一楚 +4 位作者 费哲为 吴克瑾 姜宏华 高文涛 于湧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检测叶酸缺乏时化疗药物对人乳腺细胞株HBL 1 0 0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 7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将HBL 1 0 0和MCF 7在正常培养液和叶酸缺乏培养液中加入化疗药物 ,培养 3天 ,用四唑蓝 (MTT)法检测化疗药物对HBL 1 0 0和MCF 7的杀... 目的 :检测叶酸缺乏时化疗药物对人乳腺细胞株HBL 1 0 0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 7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将HBL 1 0 0和MCF 7在正常培养液和叶酸缺乏培养液中加入化疗药物 ,培养 3天 ,用四唑蓝 (MTT)法检测化疗药物对HBL 1 0 0和MCF 7的杀伤作用。 结果 :MCF 7对阿霉素 (ADM)、顺铂 (DDP)、氟尿嘧啶 (5 FU)、丝裂霉素(MMC)和甲氨蝶呤 (MTX)等化疗药物均不敏感。将 5 FU、MMC和MTX分别加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液后 ,对照组中MCF 7细胞数减少 ,光密度值降低。ADM和DDP对MCF 7生长的抑制作用在两种培养液中无显著差异。ADM、DDP、5 FU、MMC和MTX等化疗药物 ,在两种培养液中 ,对HBL 1 0 0光密度值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结论 :叶酸缺乏可以降低某些化疗药物如 5 FU、MMC和MTX对MCF 7的杀伤作用 ,但不改变ADM、DDP、5 FU、MMC和MTX等化疗药物对HBL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叶酸缺乏 细胞培养 化疗 MTT法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P染色法对胃癌细胞DNA/RNA双参数图像分析
12
作者 朱曰林 张一楚 +3 位作者 龚圣济 王瑞年 胡庆沈 江兰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7-50,共4页
该研究采用甲基绿-派洛宁(MG-P)染色法进行胃癌细胞的DNA/RNA双参数图像分析的探索。选择26例用Feulgen染色法检测DNA倍体类型的胃癌组织连续切片,进行MG-P染色。经提纯染料和反复摸索,找到MG-P染色的理想条件并得到了最佳染色... 该研究采用甲基绿-派洛宁(MG-P)染色法进行胃癌细胞的DNA/RNA双参数图像分析的探索。选择26例用Feulgen染色法检测DNA倍体类型的胃癌组织连续切片,进行MG-P染色。经提纯染料和反复摸索,找到MG-P染色的理想条件并得到了最佳染色结果。26例胃癌病人Feulgen染色的异倍体率为15/26(57.7%),而MG-P染色为17/26(65.4%),两者符合率为93%。采用褪色后重染的方法比较两种染色法相同组织切片中细胞的DNA含量,Feulgen染色与MG-P染色的相关系数为0.99。RNA含量在肿瘤细胞中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细胞。结果显示,MGP染色不仅方法简便,而且可与图像分析结合,用于肿瘤细胞的DNA/RNA双参数定量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DNA RNA 双参数图像 MG-P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肠腺癌组织P^(53)基因突变与表达
13
作者 钱桦 郁宝铭 +3 位作者 周锡庚 黄薇 陈竺 王瑞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94-298,共5页
应用PCR-SSC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例人大肠腺癌和腺瘤变组织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突变和P53蛋白的表达,另对97例大肠腺瘤和腺瘤癌变组织P53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18例大肠腺癌中8例(44%)P5... 应用PCR-SSC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例人大肠腺癌和腺瘤变组织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突变和P53蛋白的表达,另对97例大肠腺瘤和腺瘤癌变组织P53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18例大肠腺癌中8例(44%)P53基因,第5~6外显子中存在突变。10例(56%)P53表达阳性。存在P53基因突变的8例中7例(88%)P53表达阳性。71例腺瘤中仅3例(4%)P53表达阳性,而26例腺瘤癌变病例中23例(88%)P53表达阳性。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其作用可能在良性腺瘤转变为癌的阶段。PCR-SSCP方法简便、快速、敏感,能应用于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腺癌 P^53基因 基因突变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姜保成 张一楚 +1 位作者 钱桦 黄明哲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0例乳腺癌和17例乳腺纤维腺瘤nm23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7例乳腺纤维腺瘤全部阳性,27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25例(92.6%)阳性,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23例中10例(43.5%...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0例乳腺癌和17例乳腺纤维腺瘤nm23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7例乳腺纤维腺瘤全部阳性,27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25例(92.6%)阳性,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23例中10例(43.5%)阳性,23例乳腺癌的转移淋巴结中有5例(21.7%)为阳性。nm2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05)。认为nm2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转移有关,检测nm23蛋白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M23 基因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101例的治疗
15
作者 陈权海 杨明 李清佩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96-198,共3页
为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生存率,总结1988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10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其中1988年1月~1992年12月48例,以早期手术为主;1993年1月~1996年12月53例,在 ICU 监护和围手术期治疗下,以个体化综合治... 为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生存率,总结1988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10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其中1988年1月~1992年12月48例,以早期手术为主;1993年1月~1996年12月53例,在 ICU 监护和围手术期治疗下,以个体化综合治疗为主。结果个体化综合治疗组与早期手术治疗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平均住院日则相应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重症 外科手术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分析
16
作者 钱桦 张一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409-411,共3页
对33例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病例及随机抽样同期无复发的31例,22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直肠癌局部复发22例(67%),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占16例(73%)。肿瘤病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 分期、腹腔引流、术前输血及灌肠在两... 对33例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病例及随机抽样同期无复发的31例,22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直肠癌局部复发22例(67%),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占16例(73%)。肿瘤病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 分期、腹腔引流、术前输血及灌肠在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正规化疗或放疗在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大肠癌发生的部位,手术方式和彻底性及术后正规的辅助治疗是影响大肠癌复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手术后 复发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癌46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朱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823-824,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性胆囊癌46例。结果: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有轻度胆瘘2例,余均顺利出院。随访28例,Ⅰ期5例存活至今;Ⅱ期16例中10例存活,5例发生远处转移;1例因其它疾病死亡;Ⅲ期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性胆囊癌46例。结果: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有轻度胆瘘2例,余均顺利出院。随访28例,Ⅰ期5例存活至今;Ⅱ期16例中10例存活,5例发生远处转移;1例因其它疾病死亡;Ⅲ期6例中2例至今存活,4例死亡;Ⅳ期1例已死亡。结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B超、CT及M R I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根治性手术是胆囊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癌 临床分析 诊断及治疗 肝功能衰竭 MRI检查 根治性手术 发病原因 回顾分析 远处转移 疾病死亡 高危因素 胆囊结石 治疗方法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海燕 刘萍 王雪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2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行内镜治疗术的52例高龄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52例患者鼻胆管引流(ENBD)引流均成功,有效引流护理达100%;乳头括肌约切开(EST)与...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行内镜治疗术的52例高龄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52例患者鼻胆管引流(ENBD)引流均成功,有效引流护理达100%;乳头括肌约切开(EST)与取石成功35例;11例因术前情况欠佳于2周后再次行内镜治疗;6例因结石巨大、数量多,引流后择期行开放手术治疗。本组出现1例上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高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行内镜治疗除需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外,术中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动态监护及术后鼻胆管引流护理是保证其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内镜治疗 护理 老年人 鼻胆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19
作者 金洪海 李旦耀 +4 位作者 许海明 王科峰 王友良 陈大伟 张春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总结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经验. 方法 1998年9月~2003年6月,用改制的Bookwalter牵开器、顶针环式深部打结器以及钩状L形电刀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8例. 结果以切口≤6 cm为手术成功.在128例中,成功为110例,占85.9%. 结论自行改制... 目的总结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经验. 方法 1998年9月~2003年6月,用改制的Bookwalter牵开器、顶针环式深部打结器以及钩状L形电刀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8例. 结果以切口≤6 cm为手术成功.在128例中,成功为110例,占85.9%. 结论自行改制的Bookwalter牵开器,能有效改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过程暴露和照明,顶针环式打结器可行超指长部位打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