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记忆神经递质药理研究近况 被引量:3
1
作者 汤德生 金国章 孙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学习记忆是神经可塑性而使机体适应外环境的重要能力之一,提高这种能力有着极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学习记忆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神经生理和生化机制。
关键词 学习记忆 神经递质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β-乙酰氧基去甲茛菪烷的眼科药理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琛 俞霭瑶 +5 位作者 姚渭珍 冯菊妹 崔永跃 张明珩 陈达生 李经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99-203,共5页
6β-乙酰氧基去甲茛菪烷(6β-acetoxynortropane,6β-AN)属合成拟胆硷茛菪烷类化合物。动物试验证明6β-AN 0.003%的缩瞳作用和匹罗卡品2%者相同。6β-AN 0.003%对家兔正常眼压和水负荷引起的高眼压都有明显降压作用。6β-AN 0.003%-0.0... 6β-乙酰氧基去甲茛菪烷(6β-acetoxynortropane,6β-AN)属合成拟胆硷茛菪烷类化合物。动物试验证明6β-AN 0.003%的缩瞳作用和匹罗卡品2%者相同。6β-AN 0.003%对家兔正常眼压和水负荷引起的高眼压都有明显降压作用。6β-AN 0.003%-0.0045%给家兔滴眼4个月,未见眼部育任何不正常变化,临床试用6β-AN 0.004%于14例原发性青光眼病人,眼压平均下降0.83 kPa,而匹罗卡品2%则为0.77kPa。全血胆硷酯酶活性测定,离体兔虹膜药效动力学试验及放射配体受体结合试验显示6β-AN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直接兴奋M-胆硷受体,也有极微弱的毒扁豆硷样作用,作者认为6β-AN在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上是匹罗卡品的良好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β-AN 青光眼 药理 缩瞳 降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β-乙酰氧基去甲莨菪烷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渭珍 周冠怀 +2 位作者 钟运琴 俞霭瑶 孙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277-280,共4页
6β-乙酰氧基去甲莨菪烷(6β-acetoxynortropane,6β-AN)是人工合成的新型拟胆碱莨菪烷类化合物,对心率和血压有抑制作用。6β-AN使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的程度与剂量成正比关系。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之间不论用或不用阿托品两者都密切相... 6β-乙酰氧基去甲莨菪烷(6β-acetoxynortropane,6β-AN)是人工合成的新型拟胆碱莨菪烷类化合物,对心率和血压有抑制作用。6β-AN使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的程度与剂量成正比关系。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之间不论用或不用阿托品两者都密切相关。不同剂量阿托品使6β-AN的剂量-效应曲线都平行右移。阿托品的竞争性拮抗效应在心率和血压以拮抗指数表示。分别为5.65和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В-AN 心血管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微量测定法 被引量:89
4
作者 荣征星 刘慧中 +3 位作者 鲍景奇 陈红专 孙玉燕 孙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2-366,共5页
报道了用分光光度计法直接测定小鼠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方法.取血样10μl,423nm为测定波长,三氯醋酸为蛋白沉淀剂,在pH6.5,3min的酶反应条件下,反应剩余的谷胱甘肽和其与DTNB试剂反... 报道了用分光光度计法直接测定小鼠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方法.取血样10μl,423nm为测定波长,三氯醋酸为蛋白沉淀剂,在pH6.5,3min的酶反应条件下,反应剩余的谷胱甘肽和其与DTNB试剂反应生成的颜色产物成线性相关.该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所需仪器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过氧化物酶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片损伤模型和新型定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8
5
作者 薛庆生 夏梦 +2 位作者 于布为 王泽剑 陈红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54-957,共4页
目的 建立不同性质脑损伤实验模型和一种方便、快速、灵敏的定量评价方法。方法 制备大鼠皮层和海马脑片 ,检测活性后 ,分别接受缺氧缺糖 (OGD)、谷氨酸、过氧化氢 (H2 O2 )损伤 ,氯胺酮、D AP5、异丙酚预处理 ,随后与TTC溶液共同孵... 目的 建立不同性质脑损伤实验模型和一种方便、快速、灵敏的定量评价方法。方法 制备大鼠皮层和海马脑片 ,检测活性后 ,分别接受缺氧缺糖 (OGD)、谷氨酸、过氧化氢 (H2 O2 )损伤 ,氯胺酮、D AP5、异丙酚预处理 ,随后与TTC溶液共同孵育 ,有机溶剂抽提 ,酶标仪测定OD4 90 值 ,同时测定孵育上清液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率。结果 室温下恢复孵育 90min后 ,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层可记录到群体峰电位。随着OGD时间延长 ,皮层和海马脑片TTC染色明显降低 ,孵育上清液LDH释放率逐渐增加 ,组织损伤百分率与LDH释放率明显正相关 :皮层r =0 960 9,P <0 0 1 ;海马r =0 892 1 ,P <0 0 5。和对照组相比 ,谷氨酸 1mmol·L- 1 和H2 O2 2mmol·L- 1 明显降低脑片TTC染色。氯胺酮5μmol·L- 1 、D AP550 μmol·L- 1 、异丙酚 5μmol·L- 1 分别抑制OGD 1 0min、谷氨酸、H2 O2 损伤所致脑片TTC染色降低。结论 利用大鼠脑片建立的缺氧缺糖、谷氨酸和过氧化氢损伤实验模型 ,以及新鲜脑片与TTC溶液共同孵育 ,有机溶剂抽提、比色的定量评价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灵敏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脑片 脑损伤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疫苗研究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叶迅 孟夏 +3 位作者 董继斌 梁旻 胡放 陈红专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1-334,共4页
冠状病毒被认为是新近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体 .迄今公共数据库中已发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分离的 12个SARS病毒株基因组完整序列 .突起蛋白是冠状病毒的主要抗原 ,包含许多抗原决定簇 .SARS冠状病毒突起蛋白的相对保守性为... 冠状病毒被认为是新近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体 .迄今公共数据库中已发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分离的 12个SARS病毒株基因组完整序列 .突起蛋白是冠状病毒的主要抗原 ,包含许多抗原决定簇 .SARS冠状病毒突起蛋白的相对保守性为有效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很好的研究基础 .灭活或减毒的冠状病毒疫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危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冠状病毒 疫苗 突起蛋白 SARS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芬太尼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郑拥军 王祥瑞 +4 位作者 吴兴军 陈红专 赵延华 苏殿三 潘志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芬太尼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Control)、缺氧缺糖损伤组(OGD)、芬太尼50μg.L-1组(F50)、芬太尼500μg.L-1组(F500)。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 目的探讨高浓度芬太尼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Control)、缺氧缺糖损伤组(OGD)、芬太尼50μg.L-1组(F50)、芬太尼500μg.L-1组(F500)。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定量比色、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组化、电镜评价高浓度芬太尼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脑片胞内钙变化。结果不同浓度芬太尼(50、500μg.L-1)抑制脑片OGD损伤所致的TTC染色降低;减少LDH释放;减轻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病理损伤。OGD损伤增加bax和bc l-2蛋白表达,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不同浓度芬太尼(50、500μg.L-1)进一步上调bc 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同时抑制胞内钙离子浓度。与芬太尼500μg.L-1相比,芬太尼50μg.L-1作用较强。结论高浓度芬太尼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抑制缺氧缺糖损伤导致的大鼠脑片神经元损伤及其凋亡过程,且芬太尼对于胞内钙离子的调控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随着芬太尼的剂量增加,其保护作用减弱,但在临床应用的剂量范围内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脑片 凋亡 胞内钙 缺氧缺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对丁卡因凝胶透皮和局麻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毅 周冠怀 陈红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 :考察透皮吸收促进剂乙醇对丁卡因凝胶透皮和局麻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卡波姆 940为基质配制含 2 0 %和 70 %乙醇的丁卡因 (4 % ,w w)凝胶。采用Franz扩散小池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小鼠离体皮肤渗透试验 ;用VonFrey镇痛试验考察丁... 目的 :考察透皮吸收促进剂乙醇对丁卡因凝胶透皮和局麻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卡波姆 940为基质配制含 2 0 %和 70 %乙醇的丁卡因 (4 % ,w w)凝胶。采用Franz扩散小池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小鼠离体皮肤渗透试验 ;用VonFrey镇痛试验考察丁卡因凝胶的局麻作用。结果 :离体皮肤渗透试验表明 2 0 %和 70 %乙醇对丁卡因凝胶均有较强的促渗作用 (P <0 .0 5 ) ,其渗透速率K分别提高了 1 .5 3倍和 2 .1 2倍 ,其中 70 %乙醇的促渗作用明显强于2 0 %乙醇 (P <0 .0 1 ) ,但是 70 %乙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丁卡因凝胶的滞后时间 ;VonFrey镇痛试验显示含 70 %乙醇的丁卡因凝胶局麻镇痛作用于用药后 1h达高峰 ,痛觉抑制百分率为 1 1 3 % ,镇痛作用持续 5h。结论 :含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丁卡因 乙醇 透皮吸收促进剂 局部麻醉 经皮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神经细胞毒作用的新途径——谷氨酸/胱氨酸转运体介导机制 被引量:18
9
作者 邱瑜 陈红专 金正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1-253,共3页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谷氨酸除通过激活谷氨酸受体产生兴奋性神经毒性外 ,还可通过抑制细胞膜上谷氨酸 /胱氨酸转运体的功能产生细胞毒性作用 ,该作用以细胞内谷胱甘肽耗竭和活性...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谷氨酸除通过激活谷氨酸受体产生兴奋性神经毒性外 ,还可通过抑制细胞膜上谷氨酸 /胱氨酸转运体的功能产生细胞毒性作用 ,该作用以细胞内谷胱甘肽耗竭和活性氧成分升高为主要特征 ,被称为谷氨酸的氧化毒性 ,对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谷氨酸/胱氨酸转运体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药的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艳梅 祁红 陈红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21-1326,共6页
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传统单胺递质理论和受体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抗抑郁药的临床效应滞后现象。近年提出抗抑郁药的信号转导机制 ,认为抗抑郁药是以G蛋白为分子基础 ,神经递质受体和G蛋白为作用环节 ,最终影响细胞内的信号... 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传统单胺递质理论和受体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抗抑郁药的临床效应滞后现象。近年提出抗抑郁药的信号转导机制 ,认为抗抑郁药是以G蛋白为分子基础 ,神经递质受体和G蛋白为作用环节 ,最终影响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并产生磷酸化作用增加、神经营养因子增多、神经发生增加等相关效应 ,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影响细胞内信号转导并产生相关效应需要的时间 ,与抗抑郁药的临床效应滞后时间相吻合 ,从而使抗抑郁药的滞后现象有了合理解释。这个机制的提出有助于抗抑郁新药的发展 ,为研制安全、有效的新药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为抑郁症生物学病因的阐明提供了必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信号转导 环磷酸腺苷 G蛋白 Β-肾上腺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基因治疗的核苷酸干扰(siRNA)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夏 胡放 +3 位作者 邱祺宏 叶迅 梁旻 陈红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23-726,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的病原体 ,目前缺乏有效预防和治疗药物。作者在研究SARS冠状病毒基因的基础上 ,借鉴近年迅速发展的siRNA (smallinterferingRNR)基因药物的思路 ,经过对制剂和给药途径的分析 ,提出针对SARS... 新型冠状病毒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的病原体 ,目前缺乏有效预防和治疗药物。作者在研究SARS冠状病毒基因的基础上 ,借鉴近年迅速发展的siRNA (smallinterferingRNR)基因药物的思路 ,经过对制剂和给药途径的分析 ,提出针对SARS有效、安全、特异的siRNA药物设计策略。通过PEI -siRNA质粒复合物的喷雾给药 ,将该药物靶向性地导入肺部 ,进入肺部细胞并表达特异性的siRNA ,对已经感染病毒的细胞内部的病毒基因进行沉默 ,抑制病毒的进一步复制和繁殖 ,既达到治疗目的 ,且克服siRNA药物中靶向性和导入性差的两大困难 ,提供了一条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冠状病毒 SIRNA PEI 喷雾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昔帕明对脑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祁红 陈红专 +2 位作者 冯菊妹 孙玉燕 金正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研究地昔帕明(DMI)对大鼠脑胶质瘤C6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为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肿瘤辅助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C6细胞活力,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 目的研究地昔帕明(DMI)对大鼠脑胶质瘤C6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为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肿瘤辅助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C6细胞活力,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分析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DMI对C6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IC50( 95 %置信区间)为20.7(17.3~24.2)μmol·L-1,细胞阻滞于G0~G1期。DMI(40μmol·L-1)使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DNA含量分析显示 G0峰左侧出现亚二倍体细胞凋亡峰,呈浓度依赖性,蛋白合成抑制剂CHX可显著抑制DMI诱导的细胞凋亡。同时,DMI(10 μmol·L-1)可下调细胞 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DMI体外对C6细胞的增殖具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地昔帕明 脑胶质瘤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和多巴胺对羟自由基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莉 周冠怀 金正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研究多巴胺(DA)与卡托普利(Cap)合用对外源性羟自由基(·OH)灌注所致家兔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iv·OH生成液后立即静滴DA10μg·kg-1·min-1,30min,输注期间心肌收缩... 研究多巴胺(DA)与卡托普利(Cap)合用对外源性羟自由基(·OH)灌注所致家兔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iv·OH生成液后立即静滴DA10μg·kg-1·min-1,30min,输注期间心肌收缩能力明显升高,但停药后逐渐恶化.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心肌超微结构损伤.Cap(给·OH前2miniv2.5mg·kg-1)及Cap+DA组则保持心功能指标和MDA在正常范围,但单独Cap组心肌收缩功能指标在开始15min有下降趋势.两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大致正常.结果提示,Cap+DA联合用药对·OH所致心功能降低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独Cap治疗,同时克服了单用DA加重心肌损伤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自由基 心肌损伤 卡托普利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胆碱能神经退变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邱瑜 陈红专 金正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75-478,共4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拟胆碱药 治疗 胆碱能神经退变 早老基因 神经原纤维缠结 AChEI TACRINE DONEPEZ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莨菪烷类化合物对豚鼠回肠肌M受体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永耀 冯菊妹 +4 位作者 刘慧中 孙玉燕 荣征星 陆阳 陈红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定向合成新型莨菪烷类化合物对豚鼠回肠肌M受体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豚鼠离体回肠纵肌累积剂量-效应曲线法,求得pD2(解离常数负对数)及Emax(最大效应)值,以乙酰胆碱(ACh为标准品,比较其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目的探讨定向合成新型莨菪烷类化合物对豚鼠回肠肌M受体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豚鼠离体回肠纵肌累积剂量-效应曲线法,求得pD2(解离常数负对数)及Emax(最大效应)值,以乙酰胆碱(ACh为标准品,比较其亲和力和内在活性。结果MAC-6、MAC-7、MAC-8、MAC-18和MAC-19化合物与豚鼠肠纵肌M受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亲和力(pD2=6.59~8.77),引起豚鼠肠纵肌收缩最大效应为ACh的29%~57%,选择性M受体拮抗药阿托品能阻断其作用;相反,MAC-16能显著抑制由ACh引起豚鼠肠纵肌收缩,呈竞争性拮抗作用,其pA2为7.72。结论定向合成莨菪烷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M受体激动或阻断作用,并显示明显的构效关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莨菪烷类化合物 回肠肌 M受体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甲素合成类似物的过筛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菊妹 张佩瑾 +1 位作者 俞霭瑶 孙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24-326,共3页
本文采用豚鼠离体纵长肌累积剂量-效应曲线法,求解离常数(KD)及最大效应(Emax)值,以氨甲酰胆碱为标准药,对14个莨菪烷类化合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β-乙酰氧基去甲莨菪烷,3α-对甲苯甲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及3α,6β-二乙酰氧基莨... 本文采用豚鼠离体纵长肌累积剂量-效应曲线法,求解离常数(KD)及最大效应(Emax)值,以氨甲酰胆碱为标准药,对14个莨菪烷类化合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β-乙酰氧基去甲莨菪烷,3α-对甲苯甲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及3α,6β-二乙酰氧基莨菪烷三化合物有明显的M受体激动作用。其构-效关系提示:6β-乙酰氧基是M激动作用的关健结构,N位上的CH_3能削弱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莨菪烷类 包甲素 过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昔帕明单用和合用替尼泊苷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祁红 陈红专 +1 位作者 冯菊妹 金正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 :研究三环类抗抑郁药地昔帕明 (DMI)对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并探讨与临床常用治疗脑瘤的化疗药物替尼泊苷 (VM 2 6 )合用的协同效应。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流式细胞术 (FCM)进行细... 目的 :研究三环类抗抑郁药地昔帕明 (DMI)对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并探讨与临床常用治疗脑瘤的化疗药物替尼泊苷 (VM 2 6 )合用的协同效应。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流式细胞术 (FCM)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DMI (10— 80 μmol/L)对C6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 ,药物作用 2 4h的IC50 (95 %置信区间 )为 2 0 7(17 3— 2 4 2 ) μmol/L。DMI (2 0 μmol/L)可使G0 -G1期细胞增加 (P <0 0 5 )而S期细胞减少 (P <0 0 5 ) ,G2 期细胞则无改变。不同浓度DMI和VM 2 6合用显示明显协同效应 (Q =0 72 )。结论 :DMI体外对C6细胞增殖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 ,使细胞阻滞于G0 -G1期 ;与V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昔帕明 替尼泊苷 脑胶质瘤 C6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氮(艹卓)酮和月桂酸对利多卡因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瑜 周冠怀 +1 位作者 王莉 金正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26-328,共3页
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研究了月桂氮(艹卓)酮、月桂酸对利多卡因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利多卡因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月桂氮(艹卓)酮、月桂酸均可显著促进利多卡因渗透,以月桂酸的促透效果为佳。2%月桂氮(艹卓)酮、1:1月桂酸... 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研究了月桂氮(艹卓)酮、月桂酸对利多卡因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利多卡因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月桂氮(艹卓)酮、月桂酸均可显著促进利多卡因渗透,以月桂酸的促透效果为佳。2%月桂氮(艹卓)酮、1:1月桂酸为它们各自的较佳作用浓度。月桂氮(艹卓)酮、月桂酸主要通过增加利多卡因在皮肤中的分配促进药物渗透,它们增加分配的作用与它们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月桂氮Zuo酮 月桂酸 经皮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β-乙酰氧基去甲莨菪烷对清醒兔脑皮层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明 戴建亚 +2 位作者 崔益萍 俞霭瑶 孙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用家兔慢性埋蒇额皮层电极,用积分仪将脑电波转换为数字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在动物清醒情况下,1.东莨菪碱(Soop)20μg/kg静注,自发脑电积分值((?)vs)显著增高,动物均安静;2.6β-乙酰氧基去甲莨菪烷(6β-AN)2μg/kh静注,与毒扁豆碱... 采用家兔慢性埋蒇额皮层电极,用积分仪将脑电波转换为数字进行定量比较。结果表明:在动物清醒情况下,1.东莨菪碱(Soop)20μg/kg静注,自发脑电积分值((?)vs)显著增高,动物均安静;2.6β-乙酰氧基去甲莨菪烷(6β-AN)2μg/kh静注,与毒扁豆碱0.2mg/kg静注作用相似,Ivs显著下降。但6β-AN比毒扁豆碱有较强而持久的中枢拟胆碱作用;3.在拮抗中枢M胆碱阻断作用方面,6β-AN 12μg/kg与毒扁豆碱0.2mg/kg作用相似,分别在20与30分钟内拮抗Soop 20μg/kg所引起的脑电变化。结果表明6β-AN具有较强的中枢拟胆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 诱发脑电 中枢拟胆碱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神经酰胺诱导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的早期凋亡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祁红 刘艳梅 +2 位作者 吴兴军 史桂英 陈红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49-1352,共4页
目的 :研究外源性C2 神经酰胺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活力的抑制作用以及早期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C2 神经酰胺对C6细胞活力的影响 ;倒置荧光显微系统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An nexinⅤ 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对细胞早期凋亡进... 目的 :研究外源性C2 神经酰胺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活力的抑制作用以及早期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C2 神经酰胺对C6细胞活力的影响 ;倒置荧光显微系统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An nexinⅤ 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对细胞早期凋亡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C2 神经酰胺可显著抑制C6细胞的活力 ,IC50 为 2 .2× 10 -5mol·L-1;荧光染色可见核浓染等细胞凋亡特征形态改变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C2 神经酰胺可诱导C6细胞发生早期凋亡作用 ,且凋亡百分率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 ,C2 神经酰胺 2× 10 -5mol·L-1处理 2 4h后平均早期凋亡率高达4 9 .3%。结论 :C2 神经酰胺主要通过诱导早期细胞凋亡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 ,提高神经酰胺水平有望成为肿瘤化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神经酰胺 C6 ANNEXIN Ⅴ/PI 早期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