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路径研究——以上海市P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军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1-43,共3页
十二·五以来,以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纷纷将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未能形成平等的国际交往机制。基... 十二·五以来,以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纷纷将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未能形成平等的国际交往机制。基于此,未来经济发达地区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应研究先行,整体规划,加强基础建设,分类推进,重点发展,分层、分类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国际化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内涵发展引领浦东教育信息化——专访上海市浦东新区原社会发展局(现教育局)局长助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静然 褚金岭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29,共5页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自2005年起,浦东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以原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为标志,浦东开发开放进入二次创业新阶段。19...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自2005年起,浦东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以原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为标志,浦东开发开放进入二次创业新阶段。19年来,浦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目前,新浦东面积为1210.41平方公里,人口268.60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素质的逐步提高必然带来人们对于教育的较高需求和期待。"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浦东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在特殊的历史机遇中,围绕着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浦东将如何加大改革力度,以符合浦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浦东特色、敢为人先的理念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信息化又将对浦东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哪些推动作用?就此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浦东新区原社会发展局(现教育局)的局长助理郭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东新区 上海市 教育信息化 社会发展 内涵发展 教育局 浦东开发开放 局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办学校在随迁子女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及其实现——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静静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8,共6页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根据国家"两为主"政策,公办学校是随迁子女教育的主要载体。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对89所学校的随迁子女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与民办学校相比,公办学校在随迁子女教育中具有...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根据国家"两为主"政策,公办学校是随迁子女教育的主要载体。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对89所学校的随迁子女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与民办学校相比,公办学校在随迁子女教育中具有各方面的优势,即公办学校的设施设备配置更为完善,教师学历专业素养更高,课程与教学更为规范有效,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更高。但同时,公办学校在随迁子女的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位现象,即教师对随迁子女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指导,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不够紧密,随迁子女的学业评价不够规范等。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公共教育职能,加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和合作,改善公办学校随迁子女教育的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办学校 随迁子女教育 主体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智慧教育区域发展变革与时代路径——基于9个国家级新区的调研
4
作者 张琪 王冬 谢忠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9,57,共10页
该文在对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的应然状态与现实问题剖析基础上,建立包含教育理念、教学空间、数据资源、教育形态和数字治理等维度的智慧教育评估体系。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空间战略的重要载体,在智慧教育发展方面具有先行示范的重要价值。... 该文在对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的应然状态与现实问题剖析基础上,建立包含教育理念、教学空间、数据资源、教育形态和数字治理等维度的智慧教育评估体系。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空间战略的重要载体,在智慧教育发展方面具有先行示范的重要价值。该文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9个国家级新区展开系统性调研。聚焦顶层设计与区域实践偏差、育人场景创新、智慧教育资源分布瓶颈、教师发展知能转换不足以及精准治理中数据要素的应用局限等方面,剖析国家级新区智慧教育实践现状。据此提出助推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的策略:一是因地制宜设计区域智慧教育发展路径,二是构建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数字育人空间,三是优化智慧资源供给与分布模式,四是提升教师问题解决的情境胜任力,五是完善数据赋能与多主体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研究旨在为智慧教育的“中国范式”推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国家级新区 教育数字化 发展现状 时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社会公共关系的架构与协作路径——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学校为例
5
作者 殷凤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学校作为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其发展离不开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支持,由此也构成了学校的外部社会公共关系网络。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社会公共关系中的三个主要结点,即三类主要组织,包括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中介机构、社会性支持组织,... 学校作为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其发展离不开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支持,由此也构成了学校的外部社会公共关系网络。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社会公共关系中的三个主要结点,即三类主要组织,包括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中介机构、社会性支持组织,其职能定位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脉络。学校与这些组织发生经常性的联系,希望结合其功能定位及合作关系,进一步厘清相互之间的关联,以期实现协同增效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共关系 组织架构 协作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拼读法”在上海浦东新区小学低年级的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车建琴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11期1-4,共4页
一、背景分析 自1999年秋季学期起,上海市浦东新区20所小学分别从一、三年级开始试用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牛津英语》(上海版),教师则重点研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两年后,一年级起点的实验学校教师... 一、背景分析 自1999年秋季学期起,上海市浦东新区20所小学分别从一、三年级开始试用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牛津英语》(上海版),教师则重点研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两年后,一年级起点的实验学校教师反映:三年级教材太难了,进入三年级后,学生明显感到词汇量太大,教师也感到教学内容太多。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上述现象主要缘于下列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浦东新区 小学低年级 实践 读法 《牛津英语》 学校教师 一年级起点 新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区域基础教育变革路径
7
作者 李百艳 姜美玲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区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主体与关键支持,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应落实在促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层面。然而,当前区域层面的“中间层缺失”严重制约着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的实践落地,在顶层规划、技术适配、主体能力、发展... 区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主体与关键支持,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应落实在促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层面。然而,当前区域层面的“中间层缺失”严重制约着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的实践落地,在顶层规划、技术适配、主体能力、发展格局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本研究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区域基础教育变革”这一核心命题,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实践探索为例,阐释系统架构制度性安排、加强统合式技术适配、进阶培育主体人工智能胜任力、促进“智能教”“教智能”双向驱动、整体智治推动包容性发展的变革行动路径。实践表明,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发展、教师人工智能胜任力提升、区域教育生态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区域教育系统仍面临智能基础设施、教育主体适应能力、教育教学异化、技术僭越育人等挑战。面向未来,人工智能驱动区域基础教育变革需要打破路径依赖,以“超限思维”突破惯性发展、以“数智韧性”应对变革挑战、以“育人本质”校准技术方向,创造技术理性与教育规律同频、数智赋能与人文关怀共振的未来教育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区域基础教育 教育数字化 教研立交桥 教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东新区区域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忠新 刘惠琴 褚金岭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0,共4页
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是目前教育部及各地政府关注的热点,利用系统观的思想,以区域为单位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农村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中的"系统观思想"在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建设... 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是目前教育部及各地政府关注的热点,利用系统观的思想,以区域为单位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农村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中的"系统观思想"在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且以浦东新区区域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为例,介绍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操作方案与经验做法。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多种手段直接区域推进,针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影响因素提供人力资源、软件平台、相关标准、制度、评估等支持与保障因素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应用 区域推进 农村教育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角下彝语数学教师专业知能发展的调查与实践研究——以凉山州“一类模式”民族高中数学教师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立坤 张红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5,共5页
以彝文为主要教学用语的“一类模式”民族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能,对彝区的数学教育质量提升有重要作用.采用问卷、访谈、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多元文化视角对彝语数学教师专业知能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调查与实践.结果表明,彝语数学教师... 以彝文为主要教学用语的“一类模式”民族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能,对彝区的数学教育质量提升有重要作用.采用问卷、访谈、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多元文化视角对彝语数学教师专业知能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调查与实践.结果表明,彝语数学教师存在数学学科本体性知识储备欠缺、多元文化整合能力不足、专业发展能力薄弱和专业发展信念模糊等问题.通过“工作坊”的形式,从数学学科内容补偿、多语境下的数学问题辨析、教学设计的民族化素材挖掘几方面,促进彝语数学教师专业知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一类模式 彝语数学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知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课程协同育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路径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殷凤 张慧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8,共5页
核心素养体系本身关注的是综合性素养,以落实“培养什么人”的教育目标。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向。以关联内容结构、融通核心素养、创设进阶活动、落实以评促学作... 核心素养体系本身关注的是综合性素养,以落实“培养什么人”的教育目标。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向。以关联内容结构、融通核心素养、创设进阶活动、落实以评促学作为跨学科学习设计的路径,精准把握跨学科学习的取向,避免学科间的简单“拼盘”,从而真正实现课程的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协同育人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茶文化认识论重构推动茶贸易实质正义探究——基于“第二个结合”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旭龙 董贇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2,共10页
茶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这是关乎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重要问题。茶文化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经历了范式转化,价值观重塑过程。以直观的物质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西式制茶范式,采用科学实证的机械化生产方式,以及普遍适用的理性贸易规则,... 茶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这是关乎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重要问题。茶文化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经历了范式转化,价值观重塑过程。以直观的物质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西式制茶范式,采用科学实证的机械化生产方式,以及普遍适用的理性贸易规则,在茶贸易竞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以直觉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中华传统制茶范式,则普遍采用感性的手工或半手工的生产方式,以及义利兼顾的贸易规则,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步丧失了话语权与主导权。通过比较西方直观的物质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以及中华心性之学直觉主义认识论,阐述三者之间的差异如何体现在茶文化层面、贸易正义层面,追求“茶利普惠,共同发展”的茶生态正义,无疑是茶贸易实质正义中最为重要的内涵之一。以“第二个结合”来推动茶文化认识论重构,实现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与中华传统“义利观”的有机结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认识论 茶贸易 实质正义 第二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歌行》的审美意蕴——基于李泽厚“三层次”理论的解读
12
作者 万辉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49,共4页
《短歌行》凭借形式、形象、意味三个层面的独特审美塑造,成为经典之作,对读者感悟人生、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以往运用现代美学理论从审美视角解读该诗的不是很多。运用李泽厚的“形式层—形象层—意味层”三层次理论,则能解析... 《短歌行》凭借形式、形象、意味三个层面的独特审美塑造,成为经典之作,对读者感悟人生、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以往运用现代美学理论从审美视角解读该诗的不是很多。运用李泽厚的“形式层—形象层—意味层”三层次理论,则能解析出该诗丰厚的审美意蕴。形式层通过声韵变化(如韵脚交替)表现情感起伏,强化忧思与豪志的交织;形象层以“朝露”“乌鹊”等意象融合自然感知与社会历史内涵,将个体生命焦虑升华为士人群体的政治理想;意味层则以“忧思难忘”到“天下归心”的哲思跃迁,依托儒家抗争精神,实现人生有限性与命运悲剧性的审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次”理论 《短歌行》 审美 李泽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中下游干流河床沉积物粒度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晓君 杨世伦 张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于2008年在宜昌至徐六径之间的1600km干流河道进行30个横断面取样和分析,与前人于三峡水库蓄水前的取样分析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游约400km的干流河床(宜昌至城陵矶)沉积物出现全程粗化,越近大坝粗化越明显,... 于2008年在宜昌至徐六径之间的1600km干流河道进行30个横断面取样和分析,与前人于三峡水库蓄水前的取样分析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游约400km的干流河床(宜昌至城陵矶)沉积物出现全程粗化,越近大坝粗化越明显,这种沉积物粗化与水库蓄水后坝下游河床出现的强烈侵蚀密切相关;②蓄水前后城陵矶以下的1200km干流河床沉积物粒度的沿程趋势基本一致;③蓄水后河床沉积物仍保持沿程向下游变细且越近河口变化越缓慢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粒度 三峡水库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哈佛TFU网络课程的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17
14
作者 许雪梅 陈珍国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7,共5页
本文对美国哈佛TFU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模式、结构、功能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将我国一般的网络课程与之比较,揭示了中美网络课程之间的差异,为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启发性的建议。
关键词 哈佛TFU网络课程 课程分析 比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姜美玲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11,共6页
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存在与发展,充分体现了当今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之诉求。从主体性的角度考虑,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生活史分析、反思教学实践经验、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等路径来发展、提升与深化实践性知识,由此改进教育教学。
关键词 教师实践性知识 生活史分析 反思性实践 学习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域的学习情境如何推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学习?——一位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学习历程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琼 傅敏敏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60,共14页
学习与认知在本质上是情境性的,在教师学习新范式下,工作场域构成了教师学习的主要情境。本研究以全视角学习理论提出的双重学习情境为分析框架,以一位优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学习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工作场域中的学习情... 学习与认知在本质上是情境性的,在教师学习新范式下,工作场域构成了教师学习的主要情境。本研究以全视角学习理论提出的双重学习情境为分析框架,以一位优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学习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工作场域中的学习情境特征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工作场域中的学习情境与教师学习的互动模式。研究表明,直接情境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互动关系三个维度与教师产生交互,推动教师在每一个具体学习情境中的学习与发展;社会性情境为教师学习提供了跨界资源、实践共同体和学习氛围三方面的支持,并要求教师的主动参与以实现情境对学习的助推。教师作为主动的学习者是互动模式的核心,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参与了直接情境各特征维度上的学习互动,教师的响应和直接情境的中介共同激活社会性情境对教师学习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 学习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中学化学学科开展生涯教育的途径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玉枝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5-39,共5页
结合案例介绍化学学科开展生涯教育的几种途径。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生涯教育,在公众号上开设“化说生涯”栏目,通过一系列的文章,介绍与化学相关的典型专业、龙头企业、相关行业和各类职业等。组织教师和学生参观与化学相关的科研院所... 结合案例介绍化学学科开展生涯教育的几种途径。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生涯教育,在公众号上开设“化说生涯”栏目,通过一系列的文章,介绍与化学相关的典型专业、龙头企业、相关行业和各类职业等。组织教师和学生参观与化学相关的科研院所、企业、大学和科技场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生涯教育,可以开设专门的学科生涯教育课程,也可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内容渗透生涯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生涯教育 微信公众号 化说生涯 生涯教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嬗变中进化:写作策略教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广录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2,共4页
写作策略,是一种介于写作理论和具体写作方法之间的、为解决真实的写作问题而制定的教学应对方案,着眼于写作行为,是行动方略。四十年来,写作策略教学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分项训练(文章学视角)、过程写作(工程视角)、聚焦思维(认知视角... 写作策略,是一种介于写作理论和具体写作方法之间的、为解决真实的写作问题而制定的教学应对方案,着眼于写作行为,是行动方略。四十年来,写作策略教学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分项训练(文章学视角)、过程写作(工程视角)、聚焦思维(认知视角)、基于交际情境(交流视角)、精准微指导(学情视角)。写作策略在嬗变中不断进化,适应写作教学的新发展,并将随着新课标的发布,在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任务群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开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策略 分项训练 过程写作 赋形思维 交际情境 微型化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化学新高考简答题的特征分析
19
作者 周玉枝 王祖浩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9,共6页
结合案例,从知识点分布、考查水平、内容构成三个角度对上海新高考简答题进行统计与分析。知识点分布中,实验部分的简答题最多。考查水平中,B、C两级知识点的试题最多。不同类型简答题的特征有注重对原理或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考查学生... 结合案例,从知识点分布、考查水平、内容构成三个角度对上海新高考简答题进行统计与分析。知识点分布中,实验部分的简答题最多。考查水平中,B、C两级知识点的试题最多。不同类型简答题的特征有注重对原理或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注重对化学原理和事实的描述,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注重对化学问题的整体设计,考查学生的设计能力。这些特征体现了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简答题 特征分析 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里奥利效应、费雷尔法则和中学地理教育
20
作者 李功爱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7期6-8,共3页
地转偏向力或称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又简称科氏力,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标准中有所要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所描述,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关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的基础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一个难点。
关键词 科里奥利效应 地理教育 高中地理 中学 法则 地理教学 科里奥利力 地转偏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