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弱混混合动力汽车冷却系统布置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潘世艳 陈明 +1 位作者 张小矛 徐政 《上海汽车》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设计并分析研究了一种弱混混合动力汽车皮带驱动起动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布置方式,目的是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使布置紧凑。一维冷却系统分析表明,该布置方式能够满足起动发电机的冷却水流量和进水温度要求,而且基本不影响原发动机冷却系... 设计并分析研究了一种弱混混合动力汽车皮带驱动起动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布置方式,目的是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使布置紧凑。一维冷却系统分析表明,该布置方式能够满足起动发电机的冷却水流量和进水温度要求,而且基本不影响原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是一种可行的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混 冷却系统 混合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动力总成试验室设备管理上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崔红根 殷海庭 +2 位作者 苏赵 魏建斌 王忠营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20年第3期43-51,共9页
动力总成试验室设备技术含量高、投资大,是动力总成研发的基础之一。如何对其设备管理进行优化,从设备的应用角度提高设备数据输出质量,提高设备完好率,从而助力动力总成自主品牌研发能力提升,是一个值得大家研讨的课题。文中从一般设... 动力总成试验室设备技术含量高、投资大,是动力总成研发的基础之一。如何对其设备管理进行优化,从设备的应用角度提高设备数据输出质量,提高设备完好率,从而助力动力总成自主品牌研发能力提升,是一个值得大家研讨的课题。文中从一般设备管理理论发展历史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对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能力进行认可的准则(CNAS-CL01)入手,通过对动力总成试验室设备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动力总成试验室设备性质的设备管理经营战略。通过设计经营战略在设备管理中的具体实现形式,并通过3年的实践,最终证实,该设备管理经营战略在降低总设备保全时间占比和设备故障率可取得可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 试验室 设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空调管路系统随机振动疲劳分析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龚苏生 王艳军 +1 位作者 陈明 徐政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8,共5页
为解决某汽车空调管路由于共振导致的断裂故障,采集空调管路系统的随机振动激励,将其转换为功率谱密度曲线作为激励进行随机振动试验,得到管路的疲劳寿命,然后进行单位载荷的频率响应分析得到频率应力的传递函数,并进行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为解决某汽车空调管路由于共振导致的断裂故障,采集空调管路系统的随机振动激励,将其转换为功率谱密度曲线作为激励进行随机振动试验,得到管路的疲劳寿命,然后进行单位载荷的频率响应分析得到频率应力的传递函数,并进行随机振动疲劳分析,通过试验标定管路系统中的橡胶复合材料,分析其对寿命影响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管路疲劳寿命低于试验要求,其危险点与断裂位置一致。通过在管路共振方向增加支撑支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管路疲劳寿命满足要求,整车耐久试验结果表明,管路的应力大幅降低,且未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管路 断裂 共振 随机振动疲劳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装配技术在汽车发动机装配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兆明 邢正双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18年第1期49-51,56,共4页
简单阐述虚拟装配技术在汽车发动机装配中的定义和应用,总结虚拟装配的关键技术。虚拟装配技术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就是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发动机装配环境,用虚拟发动机代替传统的物理样机,对发动机的装配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预估发... 简单阐述虚拟装配技术在汽车发动机装配中的定义和应用,总结虚拟装配的关键技术。虚拟装配技术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就是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发动机装配环境,用虚拟发动机代替传统的物理样机,对发动机的装配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预估发动机的装配性能,及早发现潜在的零件设计和装配工艺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虚拟装配技术不仅有利于并行工程的发展,还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发动机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最后对汽车发动机虚拟装配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装配 模拟 发动机 装配性能 潜在问题 改进 降低成本 短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关门耳压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利宇 张小矛 +3 位作者 邬文睿 陈明 徐政 牛志鹏 《汽车与新动力》 2020年第1期68-71,共4页
随着整车气密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关门导致的突增压力会导致人耳不适。为揭示关门耳压感的内在机理,提高整车关门舒适性,对某款汽车关门内流场压力变化进行仿真。采用STAR-CCM+软件中的morpher功能对车门关闭过程进行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 随着整车气密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关门导致的突增压力会导致人耳不适。为揭示关门耳压感的内在机理,提高整车关门舒适性,对某款汽车关门内流场压力变化进行仿真。采用STAR-CCM+软件中的morpher功能对车门关闭过程进行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吻合。研究了不同关门角速度、泄压阀大小、车门同侧玻璃状态,以及车门面积与乘员舱体积比值对乘员舱压力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关门速度、更换大泄压阀、同侧玻璃下降可以有效降低压力峰值,从而降低耳压感,而当车门面积与乘员舱体积比值较大的车更容易存在耳压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门关闭 耳压感 关门角速度 泄压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门机构动力学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兰 张小虎 陈明 《汽车与新动力》 2019年第1期82-86,共5页
以某发动机为例,将气门机构动力学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其结果吻合较好。试验表明气门机构仿真模型具有可靠性,能够用于指导设计。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气门机构动力学性能,对影响动力学结果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为前期开发设计... 以某发动机为例,将气门机构动力学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其结果吻合较好。试验表明气门机构仿真模型具有可靠性,能够用于指导设计。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气门机构动力学性能,对影响动力学结果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为前期开发设计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机构 仿真试验 关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elica的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建模与仿真
7
作者 冉渊 郭凯 +2 位作者 王栋 徐政 陈明 《汽车科技》 2021年第3期52-58,共7页
针对P3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制定了发动机、电机功率分配策略。应用Modelica语言搭建整车模型,分析了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比较了标准试验工况下某车型传统动力和P3混合动力的燃油经济性,并研究了不同最佳油耗区最小功率值对混合动力... 针对P3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制定了发动机、电机功率分配策略。应用Modelica语言搭建整车模型,分析了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比较了标准试验工况下某车型传统动力和P3混合动力的燃油经济性,并研究了不同最佳油耗区最小功率值对混合动力系统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P3混动系统通过实现纯电、行车充电、发动机单独驱动、电机助力、制动回收等工作模式,使车辆综合油耗下降16.3~23.9%;随着最佳油耗区最小功率值的增加,系统油耗先降低后增加。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适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系统 MODELICA 工作模式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elica的混合动力架构仿真平台开发与应用
8
作者 郭凯 陈明 +2 位作者 徐政 王栋 冉渊 《上海汽车》 2020年第11期3-8,共6页
文章开发了基于Modelica语言的混合动力车辆模型库和仿真平台,对发动机及其增压响应、DCT和CVT变速器、电机电池、混合动力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建模与验证。对某车型的常规动力和P3混动的动力性、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该P3混动系... 文章开发了基于Modelica语言的混合动力车辆模型库和仿真平台,对发动机及其增压响应、DCT和CVT变速器、电机电池、混合动力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建模与验证。对某车型的常规动力和P3混动的动力性、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该P3混动系统匹配新一代混动发动机可使整车综合油耗降低22%-29%,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5.1 s。仿真平台便于模型维护和重构,提高了混合动力系统架构仿真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系统仿真 MODELICA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硫示踪法机油消耗的试验研究
9
作者 程传辉 王树青 徐政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4年第5期44-49,共6页
为检测汽油机机油消耗与排放中粒子数量(particle number,PN)的关系,采用硫示踪法对增压直喷汽油机进行稳态和瞬态工况机油消耗试验研究,并采用不同弹力的活塞环组进行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 为检测汽油机机油消耗与排放中粒子数量(particle number,PN)的关系,采用硫示踪法对增压直喷汽油机进行稳态和瞬态工况机油消耗试验研究,并采用不同弹力的活塞环组进行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机油消耗及PN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下,硫示踪法与传统称质量法机油消耗率的相关系数为0.93,一致性良好;机油消耗率随发动机转矩和转速增加逐渐升高,额定功率时达到最大;瞬态工况的机油消耗与发动机初始工况、转速变化率、转矩变化率有关,转矩变化率、转速变化率越大,机油消耗率和PN峰值越高;WLTC工况下,高弹力活塞环组可降低机油消耗率和PN;机油消耗率与PN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汽油发动机 瞬态工况 机油消耗 硫示踪法 PN 活塞环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喷射对直喷增压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油湿壁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信曦 丁宁 +3 位作者 张小矛 陈明 徐政 杨洋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150,共7页
使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缸内喷雾、混合气形成和燃油湿壁进行了研究,重点对二次喷射对燃油湿壁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区分析。对比分析了单次喷射方案和二次喷射方案仿真结果,包括滚流比、湍动能、喷雾图像、混合气浓度分布、燃油湿壁量。... 使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缸内喷雾、混合气形成和燃油湿壁进行了研究,重点对二次喷射对燃油湿壁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区分析。对比分析了单次喷射方案和二次喷射方案仿真结果,包括滚流比、湍动能、喷雾图像、混合气浓度分布、燃油湿壁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动机2 000r/min全负荷工况下,两个方案缸内流场差异较小,混合气分布差异明显;二次喷射策略会降低燃油湿壁,燃油湿壁量最大值降低了27%。通过台架试验得到通过二次喷射策略机油稀释比例降低了15%,早燃频次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汽油机 混合气形成 燃油湿壁 二次喷射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缸内燃烧分析的发动机金属温度场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宁 徐政 +3 位作者 陈明 张小矛 王玲芳 邬文睿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7-132,共6页
为了提高发动机缸盖、缸体金属温度场分析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缸内燃烧分析的发动机金属温度场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发动机的标定信息,进行了缸内的燃烧分析,研究了各部分边界上的对流传热量;其次,进行了水套的流动分析,对其传热系... 为了提高发动机缸盖、缸体金属温度场分析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缸内燃烧分析的发动机金属温度场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发动机的标定信息,进行了缸内的燃烧分析,研究了各部分边界上的对流传热量;其次,进行了水套的流动分析,对其传热系数进行了评估;再次,考虑了活塞环与缸壁的摩擦换热及活塞与缸壁的热传导;最后,基于上述的热边界条件进行了金属温度场的计算,并与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缸盖、缸体金属温度场分布比较合理,监测点温度与试验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燃烧分析 传热系数 摩擦 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活塞冷却喷射两相流及传热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宁 徐政 +3 位作者 陈明 张小矛 王艳军 许睿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3,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活塞冷却喷射的油束运动发展规律及不同活塞冷却方式对传热的影响,对比研究了3种活塞冷却方案。首先,在稳定的流场环境里对油束进行了验证,保证了后续瞬态强气流条件下喷射计算的准确度。通过曲轴箱内的仿真计算,得到了活... 为了深入研究活塞冷却喷射的油束运动发展规律及不同活塞冷却方式对传热的影响,对比研究了3种活塞冷却方案。首先,在稳定的流场环境里对油束进行了验证,保证了后续瞬态强气流条件下喷射计算的准确度。通过曲轴箱内的仿真计算,得到了活塞冷却喷射图像、内冷油道与活塞底面的平均传热系数分布、活塞的温度分布。针对模型A(内冷油道强制冷却+活塞冷却喷射)活塞进行了温度测量,对比了各测点的试验温度与仿真温度,并研究了各方案的活塞温度场。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活塞冷却喷射现象,准确反映机油在内冷油道和活塞底部的流动和传热规律,活塞温度场分布比较合理,监测点温度与试验比较吻合,最大偏差仅为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活塞 活塞冷却喷射 内冷油道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燃油稀释机油的在线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舟 程传辉 +3 位作者 徐政 王树青 杜乐 蔡霁蕾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278,共6页
根据对燃油稀释的形成机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排气流量的燃油损失率计算方法,实现燃油稀释的在线评估.通过一款增压直喷汽油机进行台架试验,研究不同喷油策略及喷油参数对燃油损失率、颗粒数量(PN)排放及燃油消耗率的影响,并基于不同... 根据对燃油稀释的形成机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排气流量的燃油损失率计算方法,实现燃油稀释的在线评估.通过一款增压直喷汽油机进行台架试验,研究不同喷油策略及喷油参数对燃油损失率、颗粒数量(PN)排放及燃油消耗率的影响,并基于不同喷射策略进行了燃油稀释在线评估方法和传统检测方法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随着不同喷油参数的变化,在线评估方法计算的燃油损失率可有效评估燃油稀释水平,结合喷油参数对颗粒物数量排放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可有效确定最优的喷油策略.基于不同的喷油策略验证了基于排气流量在线计算的燃油稀释相对于传统的气相色谱检测法一致性较好,燃油稀释率偏差均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直喷汽油机 燃油稀释 在线评估 燃油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缸CFD方法的直喷增压汽油机爆震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小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6-313,共8页
随着汽油机工作负荷的增加,燃烧室末端混合气自燃概率升高,爆震倾向增大,提高燃烧室冷却能力成为抑制爆震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对一台4缸直喷增压汽油机进行多缸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揭示了各缸的爆震机理,燃烧室壁面温度以三维有限... 随着汽油机工作负荷的增加,燃烧室末端混合气自燃概率升高,爆震倾向增大,提高燃烧室冷却能力成为抑制爆震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对一台4缸直喷增压汽油机进行多缸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揭示了各缸的爆震机理,燃烧室壁面温度以三维有限元热传导方法赋值,评估了燃油的蒸发和壁面温度对汽油机爆震的耦合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燃油的蒸发和壁面温度共同作用,第1缸的缸内温度较均匀,第2缸由于排气侧右区燃油浓度偏稀,壁面温度较高,导致缸内温度较高,末端混合气更容易发生自燃,因而第2缸比第1缸更容易发生爆震,仿真与试验结果一致.以第1缸爆震指数为基准点,通过优化燃烧室冷却性能可降低壁面温度,第2缸爆震指数下降可降低爆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多缸 爆震 壁面温度 燃油蒸发 爆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增压器与排气歧管结合面漏气改进措施 被引量:4
15
作者 邢正双 张兆明 +1 位作者 曾斌 张萌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某研发阶段的四缸柴油机在台架试验过程中,增压器与排气歧管结合面经常发生漏气现象。经分析主要原因为增压器垫片设计存在缺陷以及增压器垫片、增压器螺柱与螺母材料选择不合适,无法满足增压器与排气歧管在高温恶劣环境下的密封条件,... 某研发阶段的四缸柴油机在台架试验过程中,增压器与排气歧管结合面经常发生漏气现象。经分析主要原因为增压器垫片设计存在缺陷以及增压器垫片、增压器螺柱与螺母材料选择不合适,无法满足增压器与排气歧管在高温恶劣环境下的密封条件,最终导致密封失效而发生漏气。因此,对增压器垫片设计及垫片、螺柱与螺母材料进行改进,最终解决了增压器与排气歧管法兰结合面漏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垫片 结合面 设计缺陷 材料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动机缸垫密封性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玲芳 徐政 陈明 《上海汽车》 2018年第5期27-31,共5页
建立汽油机缸垫密封性有限元模型,考虑冷热发火对全凸筋及半凸筋的面压影响,同时增加预紧力衰减因素,全方位考核面压情况,并与试验对标,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同时提供了不同的因素对面压影响的程度,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缸垫 密封 有限元 螺栓预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缸盖热机械疲劳及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龚伟国 王艳军 陈明 《上海汽车》 2019年第5期25-31,共7页
缸盖作为发动机的关键组成部件,使用工况较复杂,容易发生热机械疲劳(TMF)失效,其疲劳强度特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寿命。文章针对发动机开发过程中缸盖开裂的工程问题,建立了缸盖高周疲劳(HCF)和低周疲劳(LCF)计算模型,综合分析缸盖... 缸盖作为发动机的关键组成部件,使用工况较复杂,容易发生热机械疲劳(TMF)失效,其疲劳强度特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寿命。文章针对发动机开发过程中缸盖开裂的工程问题,建立了缸盖高周疲劳(HCF)和低周疲劳(LCF)计算模型,综合分析缸盖开裂的原因。根据发动机热冲击试验规范计算了缸盖的瞬态温度场,以反映实际试验中金属温度场情况;进行了缸盖TMF材料属性测试,得到了等温低周疲劳数据;同时在TMF计算模型中考虑了蠕变、氧化、硬化和软化等因素。计算结果表明,该缸盖局部存在寿命较低的情况,位置与试验中缸盖开裂位置吻合;经过局部结构优化,寿命达到设计要求,并通过了试验验证,解决了该缸盖的开裂问题,为后续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盖 瞬态分析 塑性应变 高周疲劳 低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勇 杨辉 +1 位作者 任健康 罗欣喆 《汽车与新动力》 2019年第3期70-73,共4页
介绍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的开发背景、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研发现状。以上汽集团乘用车某款发动机上采用的叶片式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为例进行研究,详细介绍该机油泵的结构以控制原理。为了说明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相对一级可变排... 介绍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的开发背景、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研发现状。以上汽集团乘用车某款发动机上采用的叶片式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为例进行研究,详细介绍该机油泵的结构以控制原理。为了说明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相对一级可变排量机油泵的节能效果,在发动机台架上通过摩擦功试验和整机油耗试验等方法,得到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相对一级可变排量机油泵的油耗分别节省约1.26%和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摩擦功 机油泵 油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转速异常波动的原因排查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2
19
作者 简辉 张锦国 张弘 《汽车与新动力》 2020年第2期75-77,共3页
某试验车辆冷起动后,在D档暖机过程中出现发动机转速异常波动现象。经逐步排查发现,凸轮轴相位信号异常,造成凸轮轴和曲轴相位不同步,使发动机控制器无法判缸,导致发动机失火,造成转速异常波动。凸轮轴相位信号异常与信号轮跳动间隙紧... 某试验车辆冷起动后,在D档暖机过程中出现发动机转速异常波动现象。经逐步排查发现,凸轮轴相位信号异常,造成凸轮轴和曲轴相位不同步,使发动机控制器无法判缸,导致发动机失火,造成转速异常波动。凸轮轴相位信号异常与信号轮跳动间隙紧密相关,严格调整信号轮的跳动间隙后,经过多次试验验证,转速异常波动现象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异常波动 发动机 凸轮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防错技术在发动机试制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邢正双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20年第1期44-47,共4页
发动机研发过程中经常存在多机型同时进行、一个机型应用于多平台、零件状态多样化的现象,从而导致错装、混装等装配问题时常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在发动机研发初期的试制生产阶段,引入一系列防错技术,消除了装配过程中错装、漏装等潜在... 发动机研发过程中经常存在多机型同时进行、一个机型应用于多平台、零件状态多样化的现象,从而导致错装、混装等装配问题时常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在发动机研发初期的试制生产阶段,引入一系列防错技术,消除了装配过程中错装、漏装等潜在风险,也提前为生产线工艺防错提供技术支持。因此,防错技术的合理应用能有效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台 错装 漏装 防错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