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血糖及血脂的多时间点监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陆晔峰 高磊青 +1 位作者 倪晓筱 富晶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3-451,共9页
目的·监测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患儿术后早期多时间点的血糖(blood glucose,BG)及血脂(blood lipids,BL)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的LT患儿,选择术前1 d... 目的·监测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患儿术后早期多时间点的血糖(blood glucose,BG)及血脂(blood lipids,BL)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的LT患儿,选择术前1 d及术后1、7、14 d采集血样,记录患儿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指标。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complete blood count,CBC)、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分型(cytochrome P450,CYP)、他克莫司剂量(tacrolimus dosage,TD)、他克莫司血清药物浓度(tacrolimus serum drug level,TSDL)、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肝移植生化检测(biochemical testing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BTLT)指标。BTLT指标包括: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谷氨酰胺转移酶(transglutaminase,GGT)、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肌酐(creatinine,C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A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PBG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FBG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C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2名肝移植患儿,其中男性45人(54.9%),女性37人(45.1%);平均月龄7个月,平均身高65.00 cm,平均体质量7.15 kg。FBG[(6.54±1.71)mmol/L]和PBG[(7.42±2.19)mmol/L]均在术后第1天达到最高值,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TAG[(0.93±0.63)mmol/L]及TC[(1.91±1.08)mmol/L]在术后第1天降到最低值,后缓慢上升。正常组(FBG和PBG均正常)59人,异常组23人。t检验提示,AKP(P=0.020)、GGT(P=0.002)、TC(P=0.017)及TD(P=0.028)在PBG正常组与异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HR=0.501,95%CI 0.184~1.361)、年龄(HR=0.972,95%CI 0.876~1.079)、身高(HR=1.012,95%CI 0.903~1.135)、体质量(HR=1.067,95%CI 0.720~1.579)、血型(A型HR=1.294,95%CI 0.464~3.612;B型HR=1.303,95%CI 0.456~3.723;AB型HR=1.520,95%CI 0.310~7.441)等变量在血糖-时间变化过程中没有显著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的CYP 3×3型(OR=18.083,95%CI 1.414~231.219)是TC的影响因素。结论·TD是术后第1天PBG的影响因素,患儿的CYP是术后第1天TC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血糖 血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调控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晨 程卓安 +1 位作者 王存 夏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373,共9页
铁死亡是由于脂质活性氧自由基累积造成的细胞死亡,以铁依赖的脂质双分子层氧化性损伤为特征。铁积累和脂质过氧化是铁死亡过程中的关键标志。铁稳态、氧化还原稳态、脂质合成等过程失调可影响铁死亡。目前已报道铁死亡的主要调控轴包... 铁死亡是由于脂质活性氧自由基累积造成的细胞死亡,以铁依赖的脂质双分子层氧化性损伤为特征。铁积累和脂质过氧化是铁死亡过程中的关键标志。铁稳态、氧化还原稳态、脂质合成等过程失调可影响铁死亡。目前已报道铁死亡的主要调控轴包括胱氨酸/谷氨酸转运体(System Xc-)-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轴、辅酶Q10 (coenzyme Q10,CoQ10)-铁死亡抑制蛋白(ferroptosis suppressor protein 1,FSP1)-泛醇轴、GTP环化水解酶1 (GTP cyclohydrolase 1,GCH1)-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二氢叶酸还原酶(dihydrofolate reductase,DHFR)-磷脂轴、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ehydrogenase,DHODH)-泛醇轴等。铁死亡被视为重要的细胞死亡形式,在肝细胞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脏代谢病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清晰阐释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可为上述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因此,该综述主要概括和探讨铁死亡的分子特征、相关生物学过程、调控途径,以及调控铁死亡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肝脏疾病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受者重返重症监护室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高磊青 戚丽婷 +2 位作者 金晶 顾燕芬 陆晔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684,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受者重返重症监护室(ICU)的危险因素,为儿童肝移植术后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后所有转入ICU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住院期间重返ICU的情况,以及重...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受者重返重症监护室(ICU)的危险因素,为儿童肝移植术后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后所有转入ICU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住院期间重返ICU的情况,以及重返的原因。以1∶3比例匹配未发生重返ICU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基本信息、移植后转出ICU当天的生命体征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免疫抑制剂种类及药物浓度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肝移植受者重返ICU的危险因素。结果儿童肝移植术后ICU重返率为4.36%,其中48 h内重返率为16.00%,主要原因包括呼吸系统并发症、腹腔感染和肝血管栓塞。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输注红细胞(OR=4.554,95%CI=1.743~11.901,P=0.002)、高血尿酸(OR=1.005,95%CI=1.001~1.009,P=0.014)是重返ICU的危险因素;高舒张压(OR=0.922,95%CI=0.885~0.960,P<0.001)和高总蛋白水平(OR=0.937,95%CI=0.891~0.986,P=0.012)是重返ICU的保护因素。结论术后输注红细胞、高血尿酸水平是儿童肝移植受者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受者 重返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相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陆晔峰 夏强 +2 位作者 邱必军 封明轩 万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96-2401,共6页
肝移植是当前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较为成熟的手段。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免疫抑制治疗、感染监测等方面的发展,患者和肝移植物的生存率均明显提高,帮助患儿获得了长期生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相关问题,比如病毒感染、并发症、新发肿瘤... 肝移植是当前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较为成熟的手段。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免疫抑制治疗、感染监测等方面的发展,患者和肝移植物的生存率均明显提高,帮助患儿获得了长期生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相关问题,比如病毒感染、并发症、新发肿瘤、生活质量、自我管理等,在此,从医疗和护理两个不同却又相关的视角对儿童肝移植长期生存问题进行了综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案,以期为儿童肝移植患儿的长期高质量生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婴幼儿胆道闭锁活体肝移植的预后情况:单中心101例经验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华相伟 夏强 +12 位作者 张建军 李齐根 徐宁 陈小松 张明 薛峰 韩龙志 王鑫 夏雷 罗毅 沈丛欢 邢天宇 奚志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2010年前后婴幼儿胆道闭锁活体肝移植预后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时期手术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101例婴幼儿胆道闭锁活体肝移植病例资料。根据移植年份的... 目的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2010年前后婴幼儿胆道闭锁活体肝移植预后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时期手术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101例婴幼儿胆道闭锁活体肝移植病例资料。根据移植年份的不同将病例资料分为2006-2009年和2010-2012年2组,分析并比较2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和预后情况。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卡方检验。结果 2组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2012年组受者术中出血量(t=2.05,P=0.04)和供肝冷缺血时间(t=3.25,P<0.01)显著低于2006-2009年组。2010-2012年组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χ2=4.27,P=0.04),肺部感染并发症(χ2=4.47,P=0.03)和急性排斥反应(P=0.03)的发生率显著低于2006-2009年组。2010-2012年组受者术后生存情况明显好于2006-2009年组。2010-2012年组术后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4%和88.4%,而2006-2009年组为84.4%和75%。结论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经验的积累,以及逐渐完善和规范的随访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生存率,并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肝移植 婴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用于预测婴幼儿活体肝移植预后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大伟 陆天飞 +8 位作者 华相伟 夏强 张建军 李齐根 徐宁 陈小松 张明 韩龙志 奚志峰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PELD)评分系统用于预测婴幼儿活体肝移植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收治的101例小儿活体肝移植临床资料。患儿术前诊断均为胆道闭锁。术前... 目的探讨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PELD)评分系统用于预测婴幼儿活体肝移植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收治的101例小儿活体肝移植临床资料。患儿术前诊断均为胆道闭锁。术前对每例患儿进行PELD评分,根据PELD评分将患儿分为两组:低分组(PELD评分<16分,62例)和高分组(PELD评分≥16分,39例)。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的基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年龄和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性别、移植物(肝)重量/受体的体重、供肝冷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LD高分组患儿移植术后的肺部感染和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分组(均为P<0.05)。结论术前PELD评分可用于预测婴幼儿肝移植的预后,为婴幼儿肝移植的围手术期的治疗、监护及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对于术前PELD评分较高的患儿,应加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监护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 婴幼儿 活体肝移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den-Q儿童压疮评估量表的预测性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陆晔峰 楼建华 陆秀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1-564,570,共5页
目的评价Braden-Q儿童压疮危险评估量表(Braden-Q量表)对儿科重症患者发生压疮的预测效度。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利用方便抽样在上海市三家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实际收集样本111例。由两名临床护士担任数据收集员,分别负责Br... 目的评价Braden-Q儿童压疮危险评估量表(Braden-Q量表)对儿科重症患者发生压疮的预测效度。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利用方便抽样在上海市三家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实际收集样本111例。由两名临床护士担任数据收集员,分别负责Braden-Q量表评分和皮肤评估,两者分别独立进行。结果实际发生压疮7例,发生率为6.3%。当Braden-Q量表评分为17分时认为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即17分为预测临界值,此时灵敏度为0.571,特异度为0.365,量表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547。结论 Braden-Q量表对儿科重症患者发生压疮风险的预测效度一般,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den—Q儿童压疮危险评估量表 压疮 预测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龙喜带 姚金光 +6 位作者 黄小英 黄炳臣 王超 吴雪铭 罗春英 马韵 夏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87-1190,共4页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I类化学性致癌物,AFB1的高暴露是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肝细胞癌(HCC)高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求有效的AFB1暴露水平的检测指标和筛选相应易感人群成为该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焦点。本课题组在AFB1相关性HCC研究领域...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I类化学性致癌物,AFB1的高暴露是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肝细胞癌(HCC)高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求有效的AFB1暴露水平的检测指标和筛选相应易感人群成为该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焦点。本课题组在AFB1相关性HCC研究领域中的关键热点如AFB1暴露信息评估、易感人群筛选及HCC发病风险与预后评估等进行了多项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外周血AFB1-DNA加合物水平是一种有效的评估AFB1暴露水平的分子指标;DNA修复基因编码区突变增加HCC发病风险并影响预后。以上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肝脏病学与流行病学研究领域顶级杂志如Hepatology和Epidemiology等上报道,并获得一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黄曲霉毒素B1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重症监护室护士幸福感受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陆晔峰 王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6-578,共3页
目的调查移植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幸福感受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护士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调查性研究设计,采用中文版总体幸福感量表调查30名移植ICU护士的幸福感受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移植ICU护士的幸福指数为106.81±6.... 目的调查移植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幸福感受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护士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调查性研究设计,采用中文版总体幸福感量表调查30名移植ICU护士的幸福感受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移植ICU护士的幸福指数为106.81±6.21;在编护士组在"对健康的担心""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以及"总分"三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在编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5年组护士在"精力"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两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工龄>5年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ICU护士的幸福感受为中等水平,编制性质和工龄是影响移植ICU护士幸福感受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ICU 护理 幸福感受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CC4与XPC编码区突变与肝细胞癌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小英 王超 +6 位作者 黄炳臣 姚金光 黄永秩 曾丽霞 马韵 夏强 龙喜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4和XPC编码区突变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相关性肝细胞癌(HCC)发病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式,采用TaqMan-聚合酶链反应(TaqMan-PCR)技术分析1 499例HCC患者和2 045名对照者XRCC4第...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4和XPC编码区突变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相关性肝细胞癌(HCC)发病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式,采用TaqMan-聚合酶链反应(TaqMan-PCR)技术分析1 499例HCC患者和2 045名对照者XRCC4第247密码子及XPC第939密码子的基因型,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XRCC4和XPC编码区突变与AFB1相关性HCC发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①XRCC4和XPC编码区多态性增加HCC的发病风险(P<0.05),风险值分别为2.01和1.76;②XRCC4和XPC突变基因型与AFB1暴露在HCC发病中存在相乘交互作用;③XRCC4和XPC突变基因型调节HCC的预后。结论 XRCC4和XPC编码区突变增加AFB1相关性HCC的发病风险,并影响HCC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黄曲霉毒素B1 XRCC4 XPC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护理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陆晔峰 王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48-52,76,共6页
随着肝移植领域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肝移植在手术技巧、麻醉管理、供肝的获取与保存、免疫抑制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不断改善,现已经成为儿童终末期肝病、肝功能衰竭、遗传代谢性肝病及常规治疗手段无效的肝脏恶性肿瘤的最佳... 随着肝移植领域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肝移植在手术技巧、麻醉管理、供肝的获取与保存、免疫抑制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不断改善,现已经成为儿童终末期肝病、肝功能衰竭、遗传代谢性肝病及常规治疗手段无效的肝脏恶性肿瘤的最佳治疗手段。本文旨在对当前儿童肝移植护理领域做一文献回顾,总结护理方面的经验及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护理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4
12
作者 夏强 朱欣烨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01-404,共4页
全球首例儿童肝移植的开展距今已近60年。随着儿童肝移植技术及术后管理经验的提升,全球范围内儿童肝移植手术例数稳步上升,手术质量逐步提高。发达国家儿童肝移植起步早,积累深,在治疗理念、患儿及移植物长期管理等方面更为成熟。中国... 全球首例儿童肝移植的开展距今已近60年。随着儿童肝移植技术及术后管理经验的提升,全球范围内儿童肝移植手术例数稳步上升,手术质量逐步提高。发达国家儿童肝移植起步早,积累深,在治疗理念、患儿及移植物长期管理等方面更为成熟。中国大陆地区儿童肝移植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阐述国内外儿童肝移植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活体供者/分类 疾病管理 随访研究 出院后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宁 杭化莲 +3 位作者 张玉玲 戴绘娟 夏强 卞建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03-1009,共7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和转移作用。方法:将UC-MSCs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48 h,收集上清液(MSCsCM)。加入到He... 目的:研究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和转移作用。方法:将UC-MSCs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48 h,收集上清液(MSCsCM)。加入到HepG2的培养基中,使其在HepG2培养基的终浓度为25%、50%和75%作为实验组,DMEM/F12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效应。其后使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效应。建立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健康雌性裸鼠12只随机分为A(HepG2细胞单/左侧皮下成瘤)、B(UC-MSCs+HepG2预混单/左侧皮下成瘤)、C(左侧HepG2、右侧UC-MSCs+HepG2皮下成瘤)3组(n=4),每隔7 d监测成瘤体积变化,50 d后统一处死称量肿瘤湿重。结果:经各浓度MSCs-CM处理后HepG2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侵袭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0 d后皮下肿瘤湿重测得A组(0.054 2±0.011 2)g、B组(0.292 0±0.156 9)g、C组[左侧(0.089 4±0.024 2)g、右侧(0.332 6±0.102 9)g],并且从定期体积测量数据发现,两组体积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P<0.05)。结论:UC-MSCs能促进HepG2的生长和转移,并且这种对肿瘤的增殖和侵袭促进作用可能与UC-MSCs分泌的一些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肝癌 HEPG2 肿瘤增殖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通过上调热休克蛋白27的表达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雷 朱建军 张建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LPS+假手术组、肾IR组和LPS+肾IR组,每...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LPS+假手术组、肾IR组和LPS+肾IR组,每组又分为槲皮素(quercetin,200 mg/kg)亚组和溶剂对照亚组。采用右肾切除+左肾肾蒂夹闭25min后再灌注建立肾IR模型,在肾IR前3d腹腔注射LPS(3mg/kg)进行预处理,采用槲皮素(200mg/kg)灌胃抑制HSP27的表达。再灌注后24h,各组小鼠经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评估肾IR损伤模型,取左肾评估炎症反应程度、HSP27蛋白表达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活性。结果 LPS预处理可明显降低肾IR后的血清Cr、BUN水平,并减少肾小管损伤程度,同时能提高肾内HSP27的表达水平(P<0.05);槲皮素能明显抑制肾内HSP27的表达水平,且能明显削弱LPS预处理对肾脏IR的减轻作用,包括升高Cr、BUN水平和造成更严重的炎症反应(P<0.05)。另外,LPS能明显降低肾脏IR后肾内caspase-3的活性,但槲皮素能明显削弱这种作用(P<0.05)。结论 LPS通过上调HSP27的表达减轻小鼠肾脏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再灌注损伤 脂多糖类 HSP27 热休克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活体肝移植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15
作者 李大伟 陆天飞 夏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54-256,共3页
婴幼儿肝移植发展迅猛并逐步成为治疗婴幼儿终末期肝病的主要手段,主要适应证包括先天性胆道闭锁、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病)、糖原累积症、肝母细胞瘤等。由于供肝资源的缺乏,活体肝移植正逐步成为婴幼儿肝移植的主要类型。随着肝... 婴幼儿肝移植发展迅猛并逐步成为治疗婴幼儿终末期肝病的主要手段,主要适应证包括先天性胆道闭锁、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病)、糖原累积症、肝母细胞瘤等。由于供肝资源的缺乏,活体肝移植正逐步成为婴幼儿肝移植的主要类型。随着肝移植手术技巧的发展及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的提高,婴幼儿活体肝移植受者的术后长期生存率明显增高,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可高达90%,多数婴幼儿受者可存活至成年[1]。然而,肝移植特别是活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病率仍然很高,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需要再次移植甚至死亡,是影响婴幼儿肝移植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2-3]。国内婴幼儿肝移植起步相对较晚,对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成人方面。本文对婴幼儿活体肝移植中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作如下综述,希望为临床及时的诊断及处理提供帮助,从而提高婴幼儿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婴幼儿 胆道并发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肝移植供肝者手术安全及术后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16
作者 黄明珠 陆鹰 +1 位作者 林冬妮 任雪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90-495,共6页
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其中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是临床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儿童肝移植的主要手术方式。LDLT的大力发展可相对缓解供肝短缺的现状... 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其中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是临床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儿童肝移植的主要手术方式。LDLT的大力发展可相对缓解供肝短缺的现状,扩大供肝池,使等待中的受体及时获得治疗。但与此同时,LDLT也会将健康的供体暴露于手术风险之中,对其术后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在全面回顾相关文献及结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就活体肝移植供肝者的手术安全(死亡风险、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术后生活质量(总体概况、躯体症状、心理状况及工作与运动)进行综述,为临床上供体的选择与决策以及供体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生活质量 活体供者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31
17
作者 高倩倩 殷杏 +4 位作者 祝俊英 秦娟秀 黄芊 夏强 李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上海地区两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非重复的84株CRKP,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5种抗菌药物耐药表型,黏液丝试验检测高黏液表型,聚合...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上海地区两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非重复的84株CRKP,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5种抗菌药物耐药表型,黏液丝试验检测高黏液表型,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分析常见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KPC-2)、bla_(NDM)、bla_(IMP)、bla_(OXA)、bla_(VIM))与毒力基因(rmpA、mrkD、entB、ybtS、magA、iutA、allS、kfu),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进行克隆分型,eBURST软件对克隆分型结果进行种群结构分析。结果 84株CRKP除对环丙沙星及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77.4%(65株)和82.1%(69株)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均在90%以上,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均为100%。黏液丝试验阳性2株。PCR测序显示92.9%(78株)CRKP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其中blaKPC-2的阳性率为90.5%(76株),分别检出1株bla_(NDM)、bla_(IMP)阳性菌株,未检出bla_(OXA)和bla_(VIM)。毒力基因mrkD、ybtS和entB分别为97.6%(82株)、92.9%(78株)和100%(84株),其他毒力基因阳性率较低。MLST分为8个ST型,以ST11为主,占71株(84.5%),ST15为4株,ST323为4株,2株高黏液表型克隆株均为ST11型。e BURST分析发现84株CRKP中有2个ST群。每个ST群分别包括2个ST型(ST11和ST1869,ST15和ST709)。其他4个ST型都是单个ST型,本研究中71株ST11、4株ST15、4株ST323和1株ST45分别属于CC258、CC15、CC163克隆复合体。结论 CRKP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状态,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主要与菌株携带bla_(KPC-2)有关,CRKP中3种常见毒力基因mrkD、ybtS、entB阳性率高,ST11为该两所医院CRKP的主要ST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基因 多位点序型分型 eBURS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戴绘娟 翟秀宇 +3 位作者 李大伟 张江 张健健 张建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9-1462,1475,共5页
目的探讨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对伴刀豆球蛋白(ConA)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onA组和CGS21680+ConA组。ConA组小鼠经尾静经脉注射ConA(20 mg/kg),CGS21680+ConA组小鼠经腹腔注射腺苷... 目的探讨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对伴刀豆球蛋白(ConA)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onA组和CGS21680+ConA组。ConA组小鼠经尾静经脉注射ConA(20 mg/kg),CGS21680+ConA组小鼠经腹腔注射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2.1 mg/kg)10 min后再经尾静经脉注射ConA(20 mg/kg)。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评估肝损伤程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组织单个核细胞(MNCs)中CD4+T细胞IFN-γ和IL-4的表达。结果与ConA组比较,CGS21680+ConA组小鼠血清ALT、AST、IFN-γ、IL-4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肝脏损伤程度较轻;肝组织CD4+T细胞IFN-γ和IL-4的表达减少。结论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预处理能够显著减轻ConA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这可能与CGS21680激活CD4+T细胞表面的A2A受体进而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豆蛋白 腺苷A2A受体激动剂 急性肝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天翼 于也萍 +1 位作者 夏强 杭化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7-261,共5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由各种损伤因素引发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该病常伴肝外器官衰竭且短期死亡率极高。目前ACLF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移植手术是唯一有潜在治愈概率的治疗方式。...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由各种损伤因素引发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该病常伴肝外器官衰竭且短期死亡率极高。目前ACLF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移植手术是唯一有潜在治愈概率的治疗方式。肝移植的术前评估十分重要。我国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群体基数较大,需着重考虑HBV相关ACLF的术前情况,并根据COSSH-ACLF、CLIF-ACLF等评分对患者术前情况进行评估。手术时机方面,在患者处于ACLF2级时进行肝移植也许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获益,但相关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围手术期主要以病因处理以及多器官衰竭处理为主。术中则需要注意合理安排供体修整和受体游离的时间安排。术后除了肝移植常规并发症外,还需注意感染、肝性脑病、器官衰竭等ACLF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术前与术后的器官衰竭情况均与患者长期预后相关。该文结合笔者所在科室大量ACLF肝移植实际工作经验,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就ACLF肝移植术前评估、手术时机选择、围手术期管理、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以及长期预后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移植 多器官衰竭 死亡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T_3减轻小鼠再灌注肾脏炎症反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盼梁 何康 +1 位作者 张明 张建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激素T3预处理对小鼠缺血-再灌注(IR)肾脏白介素-10(IL-10)、内源性白介素-1受体阻滞剂(IL-1Ra)表达的调控及其对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T3对IR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30)... 目的观察甲状腺激素T3预处理对小鼠缺血-再灌注(IR)肾脏白介素-10(IL-10)、内源性白介素-1受体阻滞剂(IL-1Ra)表达的调控及其对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T3对IR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30):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单纯IR组(仅行肾脏IR)、T3+IR组(肾脏IR前48 h行T3预处理)、NaOH+IR组(肾脏IR前48 h注射等量0.1 mol/L NaOH),建立肾脏IR模型。各组于再灌注后24 h取血标本进行肾功能检测(肌酐、尿素氮);取肾脏标本采用PAS染色评估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髓过氧化物酶(MPO)染色评估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real-time PCR检测肾脏再灌注后1、3、6、12、24、48 h的IL-10、IL-1Ra mRNA的表达。结果再灌注后24 h T3+IR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较单纯IR组降低(P<0.05)、肾脏损伤程度轻(P<0.05);MPO染色示T3+IR组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单纯IR组明显减少(P<0.05)。再灌注后12 h,T3+IR组IL-10、IL-1Ra mRNA表达高于单纯IR组,并持续至再灌注后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IR组和NaOH+IR组在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T3能在肾脏再灌注的晚期阶段发挥作用,促进IL-10、IL-1Ra的表达,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所产生的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