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用碳纤维传动轴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祥禹 张锦光 +1 位作者 蔡光胜 谭建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共5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重小,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疲劳等特点。针对某汽车传动轴的强度和临界转速要求,设计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并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传动轴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了复合材料传动轴在受扭转载...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重小,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疲劳等特点。针对某汽车传动轴的强度和临界转速要求,设计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并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传动轴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了复合材料传动轴在受扭转载荷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以及失效情况,碳纤维轴管应力应变分布均匀,仿真结果与设计理论相吻合,并与实验结果相验证,说明所设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的性能可以满足汽车传动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汽车 传动轴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电机结构参数协同设计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何智成 谢泽军 +3 位作者 刘侃 周恩临 唐谦 黄元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13-2122,共10页
提出一种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与电机结构参数协同设计优化方法,来提高纯电动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同时降低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以降低电机的振动噪声。首先,以电机结构参数为输入,额定转矩与齿槽转矩为输出,开展了基于电机多参数仿真和... 提出一种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与电机结构参数协同设计优化方法,来提高纯电动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同时降低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以降低电机的振动噪声。首先,以电机结构参数为输入,额定转矩与齿槽转矩为输出,开展了基于电机多参数仿真和不同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精度的研究,并建立永磁同步电机额定转矩和齿槽转矩的高精度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其次,利用电机基本设计参数(额定转矩、峰值转矩、额定转速、峰值转速)以及峰值效率构建永磁同步电机效率map图的快速预估数学模型;再次,基于电机齿槽转矩预测模型以及电机效率map图的快速预估数学模型,建立电机结构参数与效率特性的映射关系;最后,以电机结构参数和传动比为优化变量,整车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电机齿槽转矩为优化目标,运用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优化前,优化后的整车性能0-100 km/h加速时间缩短了27.3%,15 km/h最大爬坡度提高了40.5%,WLTC工况能耗减少了1.6%,电机齿槽转矩降低了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机器学习 电机效率map图 齿槽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简化及其启发 被引量:9
3
作者 范让林 黄元毅 吕兆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0,共3页
动力总成是汽车的主要振源,设计一套良好的动力总成隔振悬置系统是获得整车良好振动噪声特性的主要任务之一。悬置系统的设计优化、解耦程度的评价及其固有频率与汽车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合理匹配,一般都基于动力总成-悬置的简化子系统进... 动力总成是汽车的主要振源,设计一套良好的动力总成隔振悬置系统是获得整车良好振动噪声特性的主要任务之一。悬置系统的设计优化、解耦程度的评价及其固有频率与汽车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合理匹配,一般都基于动力总成-悬置的简化子系统进行。系统简化必然引入一定的误差,因此有必要对设计结果进行修正。基于动力总成-悬置-车身-悬架系统的垂向振动全模型,详细分析了作为动力总成基础的车身质量以及悬架刚度对动力总成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指出了动力总成-悬置简化子系统的设计分析结果的修正方法,阐释了自由-自由模态测试中悬吊刚度对模态频率测试结果的影响规律以及耦合系统对各子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这些结论对汽车动力总成隔振降噪的设计开发及试验验证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动力总成 悬置 模型 振动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隔振橡胶有限元分析的若干理论问题考虑 被引量:4
4
作者 范让林 郭志军 黄元毅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橡胶有限元分析是橡胶元件设计开发的现代分析方法,目前在汽车工程上应用较多。本文系统阐述了橡胶有限元分析的理论难点、解决方法及注意事项,涉及结构非线性的考虑、体积完全或几乎不可压缩超弹性本购模型的选择、材料试验方案及数据... 橡胶有限元分析是橡胶元件设计开发的现代分析方法,目前在汽车工程上应用较多。本文系统阐述了橡胶有限元分析的理论难点、解决方法及注意事项,涉及结构非线性的考虑、体积完全或几乎不可压缩超弹性本购模型的选择、材料试验方案及数据拟合、基于约束变分原理的混合有限元格式、基于线性黏弹性的应力松弛试验、单元选择原则以及非线性求解控制等诸多方面,以期对橡胶悬置的有限元分析有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悬置 有限元分析 汽车 动力总成 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例推理技术在解决车身制造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江奇 练朝春 +3 位作者 姚佐平 黄玮 林忠钦 朱文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7-983,共7页
为有效解决车身制造问题,提出了利用实例推理技术构建面向车身制造问题的决策支持系统,在集成车身制造各知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公理设计原理,建立故障诊断和分析的推理机制,较好地解决了系统知识库构建效率和方案生成过程中的准确性问题... 为有效解决车身制造问题,提出了利用实例推理技术构建面向车身制造问题的决策支持系统,在集成车身制造各知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公理设计原理,建立故障诊断和分析的推理机制,较好地解决了系统知识库构建效率和方案生成过程中的准确性问题,并以生产实例说明了系统的工作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制造问题 基于实例推理 公理设计 故障诊断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汽车概念设计优化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邱雪峰 周江奇 +2 位作者 金隼 练朝春 储国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6-512,共7页
将质量功能展开(QFD)与合作博弈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汽车产品顾客满意度和成本优化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市场调查和QFD分析,获取顾客需求并转化为技术需求,建立顾客满意度水平评价模型;再通过确定博弈方、博弈效用和博弈策... 将质量功能展开(QFD)与合作博弈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汽车产品顾客满意度和成本优化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市场调查和QFD分析,获取顾客需求并转化为技术需求,建立顾客满意度水平评价模型;再通过确定博弈方、博弈效用和博弈策略分组,将顾客满意度和成本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合作博弈理论模型;然后采用联盟博弈的Shapley值法求解最优值.最后,通过某汽车车门开发示例计算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博弈 质量功能展开 顾客满意度 SHAPLEY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侧倾稳定角与翻滚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智桂 莫易敏 +1 位作者 王峰 徐东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7-39,44,共4页
通过相近车型的平台翻滚试验与侧翻静态试验结果对比,研究了侧倾稳定角与车辆翻滚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利用综合考虑悬架组合角刚度和轮胎垂直刚度的简化数学模型,进行侧倾稳定角的求解。同时,基于有限元思想,对悬架和轮胎等关键结构详... 通过相近车型的平台翻滚试验与侧翻静态试验结果对比,研究了侧倾稳定角与车辆翻滚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利用综合考虑悬架组合角刚度和轮胎垂直刚度的简化数学模型,进行侧倾稳定角的求解。同时,基于有限元思想,对悬架和轮胎等关键结构详细建模,其他结构简化建模,利用有限元模型对微型汽车侧倾过程进行仿真,求解稳定角。将数学模型、有限元模型求解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求解方法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其中有限元模型的误差较小。综合对比两种求解模型的特点,分析了每种模型的试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汽车 翻滚性能 侧倾稳定角 数学模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雾灯装饰盖倒装双色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12
8
作者 石波 郝加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6,122,共6页
针对某车型雾灯装饰盖双色塑料件,采用倒装模的模具方案,设计了一副双色注塑模具。该双色注塑模第一射注射成型双色塑料件的硬胶产品,第二射注塑双色塑料件的软胶产品。为实现该双色塑料件的结构成型,在双色模的定模侧和动模侧分别设计... 针对某车型雾灯装饰盖双色塑料件,采用倒装模的模具方案,设计了一副双色注塑模具。该双色注塑模第一射注射成型双色塑料件的硬胶产品,第二射注塑双色塑料件的软胶产品。为实现该双色塑料件的结构成型,在双色模的定模侧和动模侧分别设计了顶出系统和同步拉钩机构。在双色模具注塑完成进行开模运动过程中,利用同步拉钩机构驱动硬胶模具和软胶模具的定模顶出系统随动模一起同步顶出,实现双色塑料件在定模侧倒扣结构的脱模成型,同时将塑料件停留在倒装模的动模上。在模具顶出取件过程中,第一射硬胶模具动模不顶出,第二射软胶模具动模顶出双色塑料件,最后进行机械手取件。实践证明,该倒装双色模具结构稳定可靠,塑料件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灯装饰盖 双色注塑 倒装模 模具结构设计 定模同步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大灯灯罩倒装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郝加杰 石波 +2 位作者 铁盛武 陈琳 莫兴漫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98,共8页
针对某车型前大灯灯罩双色塑件,采用倒装模的模具方案,设计了一副双色注塑模具;该双色模第一射注射成型双色塑件的白色塑件产品,第二射注射成型双色塑件的黑色塑件产品。为实现该前大灯灯罩双色模的成型,在第一射白色塑件子模具的动模... 针对某车型前大灯灯罩双色塑件,采用倒装模的模具方案,设计了一副双色注塑模具;该双色模第一射注射成型双色塑件的白色塑件产品,第二射注射成型双色塑件的黑色塑件产品。为实现该前大灯灯罩双色模的成型,在第一射白色塑件子模具的动模型腔侧设计了斜顶机构,通过斜顶机构将注射成型后的白色塑件产品留在动模型腔内;在第二射黑色塑件子模具的定模和动模侧分别设计了顶出机构,在黑色塑件子模具注塑完成进行开模运动的过程中,利用油缸驱动黑色塑件子模具的动模型腔侧斜顶机构随开模动作一起同步运动,实现双色塑件在动模型腔侧倒扣结构的脱模成型,并同时将双色塑件最终留在黑色塑件子模具的定模上,最后通过黑色塑件子模具定模型芯侧的顶出机构将双色塑件顶出,并通过机械手完成对双色塑件的取件;同时在黑色塑件子模具的定模型芯侧还设计了隧道抽芯机构,通过隧道抽芯机构实现对与模具主出模方向不一致的黑色塑件产品倒扣结构的脱模成型。实践证明,该倒装双色模具结构稳定可靠,塑件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大灯灯罩 双色注塑 倒装模 斜顶同步顶出机构 隧道抽芯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翼子板三角饰盖高光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波 铁盛武 +1 位作者 沈亮涵 莫兴漫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15,共6页
针对某车型高光双色装饰件翼子板三角饰盖,分析了两种软胶、硬胶产品的搭接截面及其对应的模具方案;两种方案经对比后,选取了其中一种模具结构简单可靠的软胶、硬胶产品搭接截面,设计了一套双色注塑模具。该双色注塑模采用正装模一体式... 针对某车型高光双色装饰件翼子板三角饰盖,分析了两种软胶、硬胶产品的搭接截面及其对应的模具方案;两种方案经对比后,选取了其中一种模具结构简单可靠的软胶、硬胶产品搭接截面,设计了一套双色注塑模具。该双色注塑模采用正装模一体式设计,匹配直角式双色注塑机,采用1模4腔的产品布局,软硬胶产品分别采用独立的热流道进胶系统,其中第一射注塑成型双色塑件的硬胶产品,第二射注塑成型软胶产品。为实现该双色塑件的结构成型,在双色模的定模侧分别设计了两套不同的弹块机构,来满足双色塑件软硬胶的产品搭接要求。为实现双色模具温度调节要求,双色模型腔采用随形水路设计,型芯采用“随形水路+水井”设计,并且匹配模温机进行模温调节。在双色模顶出取件过程中,第一射硬胶产品在动模侧斜顶机构的作用下留在动模内,且在液压油缸的控制下不执行顶出动作;第二射软胶模具注塑完成后,在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动模顶出系统和斜顶机构执行顶出动作,将双色塑件顶出后,最后进行机械手取件。实践证明,该双色模具结构稳定可靠,塑件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双色装饰件 翼子板三角饰盖 双色搭接截面 双色注塑 弹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结构及阻尼材料对汽车NVH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直腾 胡桂金 欧阳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为改善某车型的NVH性能,对其车身结构进行研究与应变能分析,对抗石击胶的喷涂与沥青阻尼板的厚度进行优化,并进行NVH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噪声声压级有较明显降低。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阻尼材料优化方案的特性,并给出最... 为改善某车型的NVH性能,对其车身结构进行研究与应变能分析,对抗石击胶的喷涂与沥青阻尼板的厚度进行优化,并进行NVH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噪声声压级有较明显降低。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阻尼材料优化方案的特性,并给出最优组合方案。该分析测试方法能够对其他车型的NVH性能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NVH 应变能 抗石击胶 沥青阻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后视镜与雨刮的风噪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侯兆平 付年 +3 位作者 黄元毅 徐铁 陈瑞锋 沈艳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75-1479,1487,共6页
为得到某SUV的车内噪声,分别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法和统计能量法对该车型进行外部流场和乘坐舱内噪声计算,获得驾驶员头部区域的声压级曲线。在原车仿真结果基础上,对后视镜和雨刮进行改进,并采用数值仿真和道路试验对原车和改进后的噪声... 为得到某SUV的车内噪声,分别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法和统计能量法对该车型进行外部流场和乘坐舱内噪声计算,获得驾驶员头部区域的声压级曲线。在原车仿真结果基础上,对后视镜和雨刮进行改进,并采用数值仿真和道路试验对原车和改进后的噪声进行评估和对比。仿真和试验得到的声压级曲线整体趋势一致,表明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后视镜和雨刮改进后,仿真结果显示两种改进方案的噪声,在全频段均有改善,其中声压级最大降幅达5. 6dB(A),两种方案的总声压级分别降低1. 5和1. 8dB(A);路试结果显示在干扰噪声较小的高频段,改进后的声压级有较明显的降低,部分高频段最大降幅达5. 1dB(A),两种方案的总声压级分别降低0. 2和0. 7dB(A),表明了改进的有效性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视镜 雨刮 风噪优化 数值仿真 道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非线性刚度设计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兆平 杨晓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1-585,共5页
以某一微型车动力总成3点悬置系统为例,针对汽车的28种载荷工况,对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移和各悬置点的位移与反力进行了计算,并论述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非线性刚度的设计思想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非线性刚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消声器内部结构对排气背压和油耗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国海 张毅天 +2 位作者 谢志清 吴川永 李泽状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共4页
采用GT-Power软件对8种方案下的排气系统声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与原结构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消声器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仿真和试验测试结果都表明,通过优化消声器内部结构能有效降低排气背压,降低整车油耗,并能改善排气尾管口噪声和... 采用GT-Power软件对8种方案下的排气系统声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与原结构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消声器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仿真和试验测试结果都表明,通过优化消声器内部结构能有效降低排气背压,降低整车油耗,并能改善排气尾管口噪声和整车通过噪声,提升整车NVH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声器 结构 排气背压 油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多刚体模型的微型汽车耐撞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佐平 韦勇 +2 位作者 吕俊成 刘昌业 梁永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2-359,372,共9页
针对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精确但计算时间长和多刚体模型计算时间短但仿真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了整车精细化多刚体模型,通过平台翻滚试验验证了精细化多刚体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分析车辆顶部关键结构的侵入量、应力分布、碰撞过程中力... 针对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精确但计算时间长和多刚体模型计算时间短但仿真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了整车精细化多刚体模型,通过平台翻滚试验验证了精细化多刚体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分析车辆顶部关键结构的侵入量、应力分布、碰撞过程中力的传递路径和各结构比吸能,确定了翻滚工况下车辆的关键结构为A柱与前挡横梁。通过建立目标车型整车精细化多刚体模型,提出了基于车辆A柱与前挡横梁的翻滚耐撞性优化方案,优化结果表明:A柱与前挡横梁总质量减小了6.8%,前挡横梁折弯量减小了17.1%,比吸能增加了15.5%,整车生存空间侵入量减小了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汽车 精细化多刚体模型 翻滚性能 耐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与能量方法结合的前围板阻尼片布置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常光宝 张吉健 +1 位作者 罗德洋 白长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7,共7页
铺设阻尼材料是汽车常用的减振降噪辅助手段,它可以有效提高汽车前围板、地板以及行李箱盖等位置的隔声性能。考虑到成本控制以及轻量化的要求,合理地优化阻尼材料的铺设位置成为车辆声学包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 铺设阻尼材料是汽车常用的减振降噪辅助手段,它可以有效提高汽车前围板、地板以及行李箱盖等位置的隔声性能。考虑到成本控制以及轻量化的要求,合理地优化阻尼材料的铺设位置成为车辆声学包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方法与能量方法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以高效快速地获得阻尼片的最优铺设位置。该方法中,针对扩散声场载荷进行计算,首先将板件结构进行分块处理,并通过脚本实现在每一块板件施加阻尼的计算方式,利用振动能量后处理功能,找到板件中对阻尼最敏感的位置。随后在敏感区域通过自动厚度优化计算,找到各区域最合适的厚度。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阻尼材料的使用量,减重降本。相对于传统的模态应变能方法,该研究方法可以考虑车辆行驶时的确定激励位置和大小,且分块处理后计算模型的自由度数降低,计算效率较大提升。该计算方法对汽车阻尼片的前期设计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片 隔声 能量方法 有限元方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高强板用Cr8类冲压模具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韡 周江奇 +3 位作者 李恒佰 李开文 赵亮 元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6-831,共6页
本文中开发了一种新型Cr8类冷作模具钢材料HNC53,对其进行了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并设计试样进行热处理和TD表面处理,结果表明该材料中P、S等有害杂质的控制精度分别达到0.03%和0.005%以下的高标准,碳化物弥散分布于珠光体... 本文中开发了一种新型Cr8类冷作模具钢材料HNC53,对其进行了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并设计试样进行热处理和TD表面处理,结果表明该材料中P、S等有害杂质的控制精度分别达到0.03%和0.005%以下的高标准,碳化物弥散分布于珠光体中,最大尺寸约25μm×12μm,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后三向尺寸最大变化率为1.58‰,TD层厚度10μm,基体组织均匀。通过与同类材料对比,HNC53材料各项性能指标已经达到进口材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钢 碳化物 尺寸稳定性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汽车传动轴转矩测量方法研究
18
作者 钟明 王霄锋 +1 位作者 黄元毅 李良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6-771,共6页
对一种微型汽车的传动轴道路行驶转矩信号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在该传动轴上粘贴对转矩敏感的应变计。通过进行静态标定试验,确定传动轴转矩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式。采用无线动态应变仪进行应变测量,对安装该应变仪的传动轴进行动平衡。在海... 对一种微型汽车的传动轴道路行驶转矩信号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在该传动轴上粘贴对转矩敏感的应变计。通过进行静态标定试验,确定传动轴转矩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式。采用无线动态应变仪进行应变测量,对安装该应变仪的传动轴进行动平衡。在海南汽车试验场进行道路行驶试验和动态应变测量。应用测量的动态应变信号和上述转矩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式,计算传动轴在海南试验道路行驶工况中的转矩信号。对上述转矩信号的分析表明它们是合理的。所介绍的研究工作为确定车辆行驶的传动轴转矩信号提供一种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汽车传动轴 转矩信号 应变 静态标定试验 道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汽车Zonal架构的TSN轻量级认证与授权通信框架
19
作者 鲁睿其 谢国琪 +1 位作者 刘新忠 李仁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4-953,共10页
汽车智能化需求推动了汽车电子电气(electrical/electronic,E/E)架构向基于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的区域(Zonal)架构演进,但网联化发展给数据传输带来了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TSN标准所提供的流过滤器、流控门和... 汽车智能化需求推动了汽车电子电气(electrical/electronic,E/E)架构向基于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的区域(Zonal)架构演进,但网联化发展给数据传输带来了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TSN标准所提供的流过滤器、流控门和流计量器3层信息防护模块本质上是一种边界防火墙技术,一旦边界被攻破,整个架构将暴露并因此瘫痪;此外,这种防护技术因存在多层处理而产生过多的计算和通信开销。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汽车Zonal架构的TSN轻量级认证与授权通信框架,以去边界的方式实现了防劫持、防篡改及防监听的一体化防护方案。基于NXP车规级TSN交换芯片SJA1105Q(作为中央控制器)与NXP车规级SoC LS1028A(作为区域控制器)构建了Zonal架构原型平台,并将所开发的框架部署该原型平台,通过ProVerif工具验证了框架的安全性;基于原型平台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框架在计算和通信开销方面均优于现有汽车信息安全通信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Zonal架构 TSN 信息安全 认证与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与GRU神经网络结合的锂电池SOH估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莫易敏 余自豪 +2 位作者 叶鹏 范文健 林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39,共7页
为解决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单体剩余使用寿命估计困难、测试流程复杂与能耗高等问题,提出迁移学习与GRU网络结合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设计的基础模型结构为输入层+GRU层+全连接层+输出层;根据健康因子的得分,选择训练基础... 为解决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单体剩余使用寿命估计困难、测试流程复杂与能耗高等问题,提出迁移学习与GRU网络结合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设计的基础模型结构为输入层+GRU层+全连接层+输出层;根据健康因子的得分,选择训练基础模型的数据集、划分电池相似度等级并制定对应的迁移学习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分别使用数据集的前40%与前25%训练得到的基础模型与迁移学习模型,两者的精度分别最大提高42.48%与95.28%,而预测稳定性分别最大提高55.38%与9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迁移学习 锂电池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健康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