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学习框架下水电工程施工事故致因因果发现
1
作者 郑霞忠 欧妍希 +2 位作者 田丹 陈云 钟馨凝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7-1246,共10页
为了探究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复杂因果关系,理清安全风险事故演化过程,实现精准化的事故管理,以近年代表性事故调查报告为基础,集成二元项主题模型(Biterm Topic Model,BTM)与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 为了探究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复杂因果关系,理清安全风险事故演化过程,实现精准化的事故管理,以近年代表性事故调查报告为基础,集成二元项主题模型(Biterm Topic Model,BTM)与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改进关联规则(Apriori algorithm)算法,建立水电工程事故致因演化规则智能分析模型。首先,利用BTM方法,挖掘事故文本中的关键信息,获得关键信息的特征词,提炼事故致因因素;其次,融合事故致因因素与DEMATEL方法改进Apriori算法,分析事故致因演化规则,获得事故致因因素间的因果关联关系。最后,将提取的14个事故致因关键词建立模型,应用于水电工程的事故分析中,深入挖掘事故诱因,阐明事故演化过程,为安全事故的高效精准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助于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与效率,实现事故的实时高效预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事故致因分析 文本挖掘 关联规则 二元项主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挖掘的水电工程施工物体打击事故致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郑霞忠 刘奕成 +2 位作者 邵波 王硕 柯善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7,共8页
为探明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物体打击事故的致因及作用关系,提出针对性的事故预防措施,从源头遏制事故发生。遴选水电工程施工物体打击事故调查报告,运用文本挖掘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提取14项事故致因。融合关联规则、决策试验和评价... 为探明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物体打击事故的致因及作用关系,提出针对性的事故预防措施,从源头遏制事故发生。遴选水电工程施工物体打击事故调查报告,运用文本挖掘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提取14项事故致因。融合关联规则、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厘清致因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重要度分析模型,确定事故近端致因因素。结果表明:水电工程物体打击事故各致因间联系紧密,其中,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违章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备、安全意识淡薄等致因因素对事故发生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现场清理不彻底、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等是诱发事故的深层影响因素,且安全意识淡薄的中心度排名第一,对事故致因系统的影响较大,在实际施工中应着重考虑上述致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挖掘 水电工程 物体打击 事故致因 关联规则 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命名实体识别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规范实体识别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述 张超 +2 位作者 陈云 张光飞 李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6,共8页
为准确识别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规范实体,通过预训练模型中双向编码器表征法(BERT)挖掘文本中丰富的语义信息,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提取规范实体语义特征,依靠条件随机场(CRF)分析实体之间的依赖关系,构建水电工程施工安全... 为准确识别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规范实体,通过预训练模型中双向编码器表征法(BERT)挖掘文本中丰富的语义信息,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提取规范实体语义特征,依靠条件随机场(CRF)分析实体之间的依赖关系,构建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规范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SL714—2015)为例,计算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精确率。结果表明:BERT-BILSTM-CRF模型准确率为94.35%,相比于3种传统方法,准确率显著提高。研究成果有助于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规范知识智能管理,为施工安全隐患智能判别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实体识别 水电工程施工 安全规范 双向编码器表征法(BERT)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 条件随机场(C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语义匹配模型
4
作者 陈述 王典学 +2 位作者 杨应柳 曹坤煜 聂本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7,共8页
为辅助制定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治理措施,收集水电工程施工巡检积累的隐患文本,借助Python工具对半结构化的隐患文本进行实体与关系抽取,构建安全隐患知识图谱,并导入到neo4j图数据库中进行存储;搭建水电工程施工隐患语义匹配的基于双... 为辅助制定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治理措施,收集水电工程施工巡检积累的隐患文本,借助Python工具对半结构化的隐患文本进行实体与关系抽取,构建安全隐患知识图谱,并导入到neo4j图数据库中进行存储;搭建水电工程施工隐患语义匹配的基于双向编码器表征的句子嵌入(Sentence-BERT)模型,学习目标隐患与历史隐患的深层语义特征,推荐与目标隐患最相似的历史安全隐患;利用Cypher查询语句,检索该历史安全隐患对应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Sentence-BERT模型对于施工隐患与历史相似隐患的识别准确率为96.48%,明显优于双向编码器表征(BERT)模型、基于词向量的深度语义匹配模型(Word2vec-DSSM)和基于BERT的DSSM模型(BERT-DSSM)。在随机抽取的150条目标隐患数据中测试历史相似隐患推荐精确度达到92%,并通过隐患知识图谱展示隐患治理措施的检索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施工 安全隐患 治理措施 智能推荐 知识图谱 语义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时序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述 朱丽萍 +2 位作者 陈云 郑霞忠 纪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66,共6页
为提高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治理水平,分析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非线性时间序列特点,基于可视图算法构建隐患时间序列的复杂网络模型,挖掘某水电站2016—2020年3160条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数据,计算安全隐患时间序列网络的度及度分布、幂律... 为提高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治理水平,分析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非线性时间序列特点,基于可视图算法构建隐患时间序列的复杂网络模型,挖掘某水电站2016—2020年3160条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数据,计算安全隐患时间序列网络的度及度分布、幂律指数、聚类系数、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等网络特征参数,揭示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发生的时间规律特性。结果表明:该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隐患发现时间表现出显著阶段性、无标度性和小世界性等演化特征。隐患时间间隔过长会极大地削弱整个水电工程建设安全隐患管理的鲁棒性,及时管控少数关键时间节点,可降低水电工程安全隐患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水电工程施工 安全隐患 时间序列 可视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LDA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述 孙孟文 +3 位作者 陈云 聂本武 李智 刘文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85,共7页
为实现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报告中致因的智能挖掘,首先,利用Jieba库分词处理1206条事故分析报告,提出事故分析文本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关键词处理算法,确定词频权重并构建事故文本词向量;然后,基于TF-IDF特征,训练无监督隐含狄利... 为实现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报告中致因的智能挖掘,首先,利用Jieba库分词处理1206条事故分析报告,提出事故分析文本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关键词处理算法,确定词频权重并构建事故文本词向量;然后,基于TF-IDF特征,训练无监督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模型,提取事故主题及主题词;最后,对主题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事故要素间的潜在关系,智能输出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成因。结果表明:LDA主题模型能快速挖掘出大量有效事故数据信息,并计算出安全意识、事故隐患、违章行为等5个事故主题。致因自动分析结果显示,违规违章操作、未掌握安全操作技术、材料设备问题、违反施工程序、作业环境条件不良是导致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加强施工人员的行为监管,提高事故主要致因的预防能力,有助于提升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施工安全事故 无监督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模型 事故致因 社会网络分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文本智能类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霞忠 汪珂 +1 位作者 陈云 晋良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449-4456,共8页
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治理不断向信息化与智能化转型。为高效挖掘大规模非结构化的安全隐患文本数据,提出融合案例推理与深度学习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文本智能类推方法,辅助隐患治理方案的制订,提高隐患治理效率。首先,柔性化处理案... 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治理不断向信息化与智能化转型。为高效挖掘大规模非结构化的安全隐患文本数据,提出融合案例推理与深度学习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文本智能类推方法,辅助隐患治理方案的制订,提高隐患治理效率。首先,柔性化处理案例数据,用框架法表示案例并建立隐患案例库;其次,从案例推理技术视角出发,构建隐患治理方案类推框架;最后,融合Word2vec模型优化检索过程,将隐患文本转化为词向量并计算相似度。以某水电站2016—2020年记录的3160条安全隐患信息为数据源,经实例验证,该类推方法综合准确率达0.867,表明隐患文本智能类推方法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对隐患进行整改,能够有效指导水电工程安全施工及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案例推理 隐患治理 深度学习 文本类推 Word2ve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项目群供应链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江新 孙正熙 +2 位作者 徐平 吴园莉 李宏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1,91,共5页
为准确评价水电工程项目群供应链风险等级,有效防范风险事故,应用物元法的区间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系统分析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水电工程项目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NP确定各指标的... 为准确评价水电工程项目群供应链风险等级,有效防范风险事故,应用物元法的区间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系统分析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水电工程项目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NP确定各指标的全局权重,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求得风险矩阵;引入物元法确定风险矩阵中各元素与各灰类的关联度,得到各指标和整体的风险等级。运用该模型对国内某水电工程项目群供应链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水电工程项目群供应链处于中等风险状态,评价结果与后续反馈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供应链 灰色模糊 物元法 风险评价模型 水电工程项目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致因的共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晋良海 王抒情 +2 位作者 邵波 王昕煜 闵露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4,共9页
解析事故致因之间的关系图谱,厘清事故致因的共现特征,对于揭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至关重要。收集近10年来300起典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文本数据,通过对文本数据进行分词处理和特征项降噪,基于事... 解析事故致因之间的关系图谱,厘清事故致因的共现特征,对于揭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至关重要。收集近10年来300起典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文本数据,通过对文本数据进行分词处理和特征项降噪,基于事故致因理论提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致因要素;通过改进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算法,挖掘高权重事故致因关键词,构建可视化共现网络图谱,探究事故致因的共现规律;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探究事故致因特征相关性,确定事故致因类团。结果表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致因具有显著的共现规律,部分直接致因与间接致因之间呈现出耦合共现特征,部分事故致因呈现显著的类团结构,可将共现致因联系起来作为“集群”风险进行重点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 安全生产事故 事故致因 共现特征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数据的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综合评估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述 远维康 +2 位作者 颜克胜 袁修猛 罗楠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0,共10页
【目的】洪涝灾害是湖北省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评估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水平,以加快韧性城市建设、助力推进省域协同发展,【方法】从洪涝灾害的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和恢复力4个维度,构建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 【目的】洪涝灾害是湖北省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评估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水平,以加快韧性城市建设、助力推进省域协同发展,【方法】从洪涝灾害的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和恢复力4个维度,构建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1法(序关系法)和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收集气象、遥感影像、基础地理、社会经济等多源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进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整体处于中等韧性水平。其中,高韧性区域主要分布在神农架林区、宜昌市和武汉市,较高和中等韧性水平区域大多位于荆门市及其以西的鄂西地区,其余地区洪涝灾害韧性水平较低,总体呈西强东弱的分布态势。【结论】融合多源数据的洪涝灾害韧性评估方法能准确高效地评估研究区洪涝灾害韧性水平,研究成果可为湖北省制定区域洪涝灾害管理及韧性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韧性 多源数据 指标体系 G1法 熵权法 GIS分析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城市雨涝灾害韧性的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述 远维康 +2 位作者 颜克胜 袁修猛 罗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0,共8页
为探讨湖北省城市雨涝灾害韧性的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构建包含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4维度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权重TOPSIS法测度韧性水平,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障碍度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障碍因子... 为探讨湖北省城市雨涝灾害韧性的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构建包含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4维度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权重TOPSIS法测度韧性水平,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障碍度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城市雨涝灾害韧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城市间韧性指数差异程度有所减小,韧性水平趋向均衡化发展;湖北省城市雨涝灾害韧性呈现“东西强、中间弱”空间分布格局,全局不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单位面积泵站数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公共安全财政投入比、排水管道密度和人均GDP是制约湖北省城市雨涝灾害韧性的5大主要障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省制定区域洪涝灾害管理政策及韧性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涝灾害韧性 组合权重TOPSIS GIS空间分析法 障碍因子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感知对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江新 李锋彪 +2 位作者 彭佳雨 简丽 晋良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为提高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水平,引入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职业倦怠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采用风险感知、安全需求、安全能力、职业倦怠以及安全认知5种量表设计结构化问卷,以312名地下洞室... 为提高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水平,引入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职业倦怠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采用风险感知、安全需求、安全能力、职业倦怠以及安全认知5种量表设计结构化问卷,以312名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并运用SPSS 26.0和AMOS 26.0软件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感知直接正向影响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职业倦怠在两者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风险感知还会通过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因此,激励并提高施工人员的风险感知、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同时降低其职业倦怠,可有效提升其安全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感知 地下洞室群 施工人员 安全认知 安全需求 安全能力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资源压力与经济发展脱钩的时空演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述 汪钟铃 +1 位作者 颜克胜 吕文芳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1,共8页
以水资源压力指数为指标,采用Mann-Kendall检验分析2011—2020年湖北省水资源压力的变化趋势及突变点,并利用Tapio脱钩模型揭示水资源压力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除2016年与2020年外,湖北省水资源压力整体偏大,空... 以水资源压力指数为指标,采用Mann-Kendall检验分析2011—2020年湖北省水资源压力的变化趋势及突变点,并利用Tapio脱钩模型揭示水资源压力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除2016年与2020年外,湖北省水资源压力整体偏大,空间上呈现鄂西最大、鄂东居中、鄂中最小的态势;湖北省水资源压力整体呈下降趋势,突变点在2012年与2019年前后;全省水资源压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因水文特征波动,在时序上从2012—2016年的强脱钩发展到2017—2019年的扩张负脱钩,再到2020年的衰退脱钩;因自然气候及发展战略差异,在空间上各区域的平均脱钩率从2012—2016年鄂西最低、鄂东居中、鄂中最高,发展到2017—2019年鄂东最低、鄂中居中、鄂西最高,2020年趋于平衡。为此,湖北省未来应重视制定基于水文波动的水资源压力变化应对预案,并对鄂东和鄂中地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压力 经济发展 脱钩分析 时空演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消纳的黄河上游水电站群生态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述 陈琼 +2 位作者 任康 张鑫凯 李智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为降低黄河上游水电站群调度中新能源消纳对河流径流情势和生态完整度的影响,以河流径流情势变化最小、水电站群发电量最大、发电出力平稳性最高为目标,建立了风水光多能互补系统生态调度模型,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探讨了多能互补系... 为降低黄河上游水电站群调度中新能源消纳对河流径流情势和生态完整度的影响,以河流径流情势变化最小、水电站群发电量最大、发电出力平稳性最高为目标,建立了风水光多能互补系统生态调度模型,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探讨了多能互补系统发电出力、新能源消纳及河流生态保护之间的均衡关系。结果表明:水电站群发电量和河流生态保护目标之间呈现明显的竞争关系,多能互补系统的发电出力波动越大,水电站群发电量越大,径流情势变化也越大;入库径流量越大,水电站群生态调度对径流情势的影响越小;多能互补系统生态调度对径流情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年发生高/低流量脉冲次数和流量平均增加率/减少率这两项指标,在枯水年发电量最大的调度结果中,年发生低流量脉冲次数和流量平均减少率指标的变化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消纳 生态调度 水电站群 多能互补系统 多目标进化算法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VR-眼动的施工现场隐患识别视觉注意与搜索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霞忠 石博元 +1 位作者 陈云 胡其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7-1095,共9页
为探究施工现场隐患识别视觉注意与搜索特征,提升识别绩效水平,融合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眼动追踪技术,开展VR施工场景内的隐患识别试验,收集不同隐患识别经验群体的眼动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累计注视时间、注视百分... 为探究施工现场隐患识别视觉注意与搜索特征,提升识别绩效水平,融合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眼动追踪技术,开展VR施工场景内的隐患识别试验,收集不同隐患识别经验群体的眼动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累计注视时间、注视百分比等眼动指标的差异性,揭示隐患识别经验与注意力资源分配方式的内在联系;基于眼动轨迹匹配法,聚类首次视觉搜索轨迹,结合施工现场空间布局,探究隐患识别经验影响下搜索习惯的差异。结果表明:经验知识水平对隐患识别绩效具备驱动作用,但隐患专业度过低则会弱化经验知识的效果;被试的注意资源大多集中于具有视觉显著性特征的无关要素,仅有小部分分配于隐患,然而,具有较高经验知识水平的被试对隐患信息更加敏感,分配于隐患的注意资源占比更高;相较于新手组同一区域多次重复的搜索习惯,专家组大多采用某一区域的详细搜索再切换到下一区域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隐患识别 虚拟现实(VR) 眼动试验 识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建文 谭永祎 +3 位作者 陈梦媛 王兴霞 姜海龙 江谊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针对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存在传递问题,提出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和系统动力学(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根据地下洞室群的施工特点,建立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指标体系;结合风险传递机理,运用... 针对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存在传递问题,提出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和系统动力学(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根据地下洞室群的施工特点,建立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指标体系;结合风险传递机理,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风险因素间传递关系,建立了风险因素传递矩阵,并总结归纳出风险因素关系对照表,通过系统动力学分析风险因素间传递路径,揭示了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网络;集成ISM-SD构建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并结合西南地区某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工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施工进度风险重要因素和关键传递路径,为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施工进度风险 风险传递路径 解释结构模型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系统视角下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新 张腾飞 +3 位作者 陈婧 赵力 邱国坤 王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为制定有效的安全认知提升策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深入探究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演化过程和特征。首先,基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和“2-4”模型(24Model)等相关知识,识别安全认知影响因素,构建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指标体系;然后,通... 为制定有效的安全认知提升策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深入探究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演化过程和特征。首先,基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和“2-4”模型(24Model)等相关知识,识别安全认知影响因素,构建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指标体系;然后,通过Super Decisions软件计算指标权重;随后利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明确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包含组织安全管理等4个子系统的SD仿真模型,将以安全投入为基础的认知纠偏机制应用到SD仿真模型;最后,结合实际工程算例开展SD仿真以及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工程进展,通过增加安全投入,并发挥认知纠偏机制作用,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认知由下降趋势转变为缓慢上升趋势;组织安全管理对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影响程度最大,结果与24Model的基本假设一致,从而验证了SD仿真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洞室施工人员 安全认知 “2-4”模型(24Model) 系统动力学(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眼动-心电的地下洞室施工环境驾驶负荷评价
18
作者 陈云 何诗语 +3 位作者 晋良海 陈述 曾沁 刘皓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9-238,共10页
为探究地下洞室施工环境下驾驶负荷变化特征,搭建试验平台并开展地下洞室施工环境下的驾驶模拟试验,获取驾驶员眼动及心电(ECG)数据;以心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及平均眨眼次数(BF)为参量,构建基于因子分析与熵值法的驾驶负荷综合... 为探究地下洞室施工环境下驾驶负荷变化特征,搭建试验平台并开展地下洞室施工环境下的驾驶模拟试验,获取驾驶员眼动及心电(ECG)数据;以心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及平均眨眼次数(BF)为参量,构建基于因子分析与熵值法的驾驶负荷综合评价模型,并提出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驾驶负荷等级划分方法。结果表明:地下洞室非施工路段环境相对单调,心理压力相比视觉压力能更准确地反映驾驶负荷;施工路段环境复杂多变,心理压力易受驾驶操作影响,而当视线受限时,单一的视觉压力指标易高估驾驶负荷;基于眼动-心电建立的驾驶负荷综合评价模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校正单一指标的评价结果,有效量化驾驶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 心电(ECG) 地下洞室 驾驶负荷 施工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视觉可达性BIM仿真分析
19
作者 郑霞忠 吴俊 +1 位作者 晋良海 杜发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为提高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安全工效,改善安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可视性,提出基于可视锥法的多主体视觉可达性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方法。首先,通过重型施工机械视觉任务分解,得到重型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任务;其次,以wk-35型电铲安... 为提高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安全工效,改善安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可视性,提出基于可视锥法的多主体视觉可达性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方法。首先,通过重型施工机械视觉任务分解,得到重型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任务;其次,以wk-35型电铲安拆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起重驾驶司机-信号工-司索工多主体视觉任务,运用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CATIA)人因仿真模块,构建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的BIM仿真场景;然后,采用可视锥法,计算安拆吊装作业过程多主体视觉可达性量值,测度多主体视觉可达性水平,构建重型机械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评价模型;最后,调节BIM模型的过程参数,推演多主体视觉变化趋势,评价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可达性。结果表明:安拆作业中起重司机在起升下降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差,在平移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好;信号工和司索工的位置与其视觉可达性联系紧密,当信号工处于视野刚好覆盖起重司机和司索工的位置时,其视觉可达性最好,而司索工需不断调整位置,使其视觉可达性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施工机械 安拆吊装作业 视觉可达性 多主体 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资源动态均衡优化
20
作者 黄建文 任敏 +3 位作者 王宇峰 李飞翔 涂文亮 张伟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146,160,共9页
在中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持续推进地下洞室群等大型工程施工快速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是当前面临的焦点问题。为了保证地下洞室群施工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绿色低碳施工,提出了一种衡量施工期碳排放均匀程度的指标“碳熵”,结合“资源... 在中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持续推进地下洞室群等大型工程施工快速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是当前面临的焦点问题。为了保证地下洞室群施工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绿色低碳施工,提出了一种衡量施工期碳排放均匀程度的指标“碳熵”,结合“资源熵”作为资源均衡的度量,建立了考虑碳排放和资源配套施工的资源均衡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内点算法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考虑施工进度延误条件下的资源动态优化流程,以确保发生风险事件后施工资源配置能得到及时优化与调整。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准确有效,可以提高资源总体均衡程度,降低施工期的资源投入峰值和碳排放峰值,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碳排放 资源配套 资源均衡 动态优化 乌东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