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2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observation configuration of UAVs based on angle and range measurements and cooperative target tracking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被引量:8
1
作者 SHI Haoran LU Faxing +1 位作者 WANG Hangyu XU Junf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5期996-1008,共13页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optimal observation configura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 based on angle and range measurements, and generalizes predecessors' researches in two dimensions into three dimen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optimal observation configura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 based on angle and range measurements, and generalizes predecessors' researches in two dimensions into three dimensions. The relative geometry of the UAVs-target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tate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target, the cost function based on the Fisher information matrix(FIM) is used to derive the FIM determinant of UAVs' observation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the optimal observation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that maximizes the determinant of the FIM is obtained. It is shown that the optimal observation configuration of the UAVs-target is usually not unique, and the optimal observation configuration is proved for two UAVs and three UAVs in three-dimension. The long-range over-the-horizon target tracking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ptimal observation configuration for two UAV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ntrol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target. It can provide a helpful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over-the-horizon target localization based on UA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get state estimation optimal observation configuration Fisher information matrix(FIM) 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for Multilimbed Robots with the Viewpoint of Maximum Loading Capacity
2
作者 Shen JieBeijing Institute of Electromechanic Equipment, P. O. Box 3926, Beijing 100854,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1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a multilimbed robot (the robot with both arms and legs) which works with a big load. A least-effort criterion is proposed as the base of optimization. W...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a multilimbed robot (the robot with both arms and legs) which works with a big load. A least-effort criterion is proposed as the base of optimization. When the applying Cartesian force and the task point are given, the best configuration of the robot will be easily found through a series of imaginary motions of the robot and some simple computations. The imaginary motion varies with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bot, the task point and the force directio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could be predicted by the proposed inequalities, so that the way of motion could be decided in adv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 configuration Multilimbed robot Least-effort criterion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雨水调蓄设施优化设计与运行调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柳 李小英 +4 位作者 王莹 王兵 朱记伟 荆小龙 宁倩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聚焦雨水调蓄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从多个角度系统梳理了雨水调蓄设施的分类。基于实践调查分析,提出了雨水调蓄设施的不同应用场景及流程。重点针对雨水调蓄设施的优化配置与运行调度,识别出设计标准确定、设施配置优化、调蓄... 聚焦雨水调蓄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从多个角度系统梳理了雨水调蓄设施的分类。基于实践调查分析,提出了雨水调蓄设施的不同应用场景及流程。重点针对雨水调蓄设施的优化配置与运行调度,识别出设计标准确定、设施配置优化、调蓄容积计算、运行调度管理4个关键的应用环节,并归纳总结了设计降水量计算、设施配置优化、调蓄容积计算方法及设施运行方式与调度管理现状。未来研究应关注降雨的空间变化特征、差异以及场次降雨对雨水径流控制目标的影响,研发能够集成雨洪模型与优化算法耦合、嵌套应用的技术平台,支持设施配置的全过程模拟、在线评价与优化应用,探索雨水调蓄设施之间梯级滞渗、多级调蓄、联动运行的水量调控增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调蓄设施 设计降水量 优化配置 调蓄容积 运行调度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多维度评价指标的实验设备定量优化配置模型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建勇 陈磊磊 +3 位作者 吴敏 年珩 于彦雪 孙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0,共6页
针对现阶段实验室建设规划主要以经验法为主、在实验设备配置上缺乏量化建模分析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实验设备定量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建立的基于改进雷达图的优化配置模型,得到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学生覆盖面、学... 针对现阶段实验室建设规划主要以经验法为主、在实验设备配置上缺乏量化建模分析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实验设备定量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建立的基于改进雷达图的优化配置模型,得到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学生覆盖面、学生受益率、设备利用率等多个实验室规划建设中重要评价目标综合最优的实验设备配置结果。通过配置与经验法对比结果表明:除运维成本略有增加外,在学生覆盖面、学生受益指数、设备利用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其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综合指标取得了最优规划效果。该模型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验室规划 多层级实验装置 优化配置 雷达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新能源场景下考虑频率稳定约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冬梅 宋晨铭 +2 位作者 冯向阳 虞程超 徐辰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6-2161,共16页
新能源富集和负荷集中地区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就地消纳的有效方式。然而,100%新能源场景下,一体化系统缺乏同步惯量支撑,频率稳定面临极大挑战。为深度挖掘“源-网-荷-储”各环节调频潜力,首先对跟网型和构网型... 新能源富集和负荷集中地区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就地消纳的有效方式。然而,100%新能源场景下,一体化系统缺乏同步惯量支撑,频率稳定面临极大挑战。为深度挖掘“源-网-荷-储”各环节调频潜力,首先对跟网型和构网型新能源场站,以及需求侧响应的频率支撑能力进行研究,并根据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和预想故障场景设置合理的虚拟惯性时间常数,建立一体化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其次,在100%新能源场景下的储能配置模型中,提出考虑各调频资源协同运行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并利用时域仿真将频率安全稳定约束嵌入配置模型;最后,基于西南某地区待建设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工程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配置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一体化系统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 跟网型 构网型 频率稳定 储能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储能与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网优化配置 被引量:1
6
作者 栗然 王欣鹏 +1 位作者 白杨 王嘉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1,53,共11页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解决能量季节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季节性氢储能和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方法。给出电热氢微电网结构,建立耦合季节性氢储能的微电网模型;为描述源荷不确定性因素,突出源荷的季节性与时序...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解决能量季节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季节性氢储能和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方法。给出电热氢微电网结构,建立耦合季节性氢储能的微电网模型;为描述源荷不确定性因素,突出源荷的季节性与时序性,基于马尔科夫链表征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结合蒙特卡洛抽样生成大量源荷不确定场景,进而基于概率场景缩减为典型源荷场景;建立微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模型以微电网年化综合成本为优化目标,下层模型以微电网年总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采用沙地猫群优化算法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相互迭代的方法对双层模型进行求解。算例求解结果证明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能够提高风光的消纳率,兼顾微网中的经济性与不确定因素,分析源荷不确定性对微电网优化配置的影响,为含有氢储能的微电网优化配置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氢储能 源荷不确定性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双层优化配置 沙地猫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储能服务的智能楼宇双层优化配置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浩鹏 李泽宁 +3 位作者 薛屹洵 常馨月 苏珈 孙宏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910,I0008,共13页
为降低城市化进程中楼宇储能投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储能服务的智能楼宇(intelligent buildings,IBs)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建立计及寿命周期的共享储能电站(shared energy storage station,SESS)模型;其次,基于楼宇建筑物热惯性,... 为降低城市化进程中楼宇储能投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储能服务的智能楼宇(intelligent buildings,IBs)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建立计及寿命周期的共享储能电站(shared energy storage station,SESS)模型;其次,基于楼宇建筑物热惯性,构建含空调系统的IBs数学模型;然后,综合考虑SESS与IBs的差异化利益诉求,建立基于SESS的IBs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目标函数旨在降低SESS的规划成本,下层模型目标函数旨在降低IBs的年运行成本,并采用卡罗需-库恩-塔克(Karush-Kuhn-Tucher,KKT)条件将原双层优化问题转换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以3个IBs社区的四季典型日为例,对比分析不同优化配置方法对于IBs运行和SESS配置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IBs用户温度舒适性的同时,所提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可充分满足SESS运营商与IBs的差异化利益诉求,实现双方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双层优化配置 建筑热惯性 智能楼宇 共享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
8
作者 尹婵娟 沈清明 +1 位作者 崔国印 郭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227,共6页
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效能不足的共性问题,探索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现状,围绕数字化赋能核心理念,系统优化实验室经费、实验条件、实验课程及实验人员... 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效能不足的共性问题,探索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现状,围绕数字化赋能核心理念,系统优化实验室经费、实验条件、实验课程及实验人员队伍配置,推动实验室资源的高效协同与集约利用,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运行质量。该策略构建了多维度资源整合机制,依托技术赋能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实验室资源配置范式,有效解决了实验室资源分散、共享不足等痛点,为高校实验室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解决方案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实验室资源 优化配置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泊松比蜂窝夹芯结构的吸波性能优化设计
9
作者 孙士平 常梦源 胡政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采用泊松比分类六边形蜂窝构型,基于均匀化理论建立蜂窝单胞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变泊松比蜂窝夹芯结构的吸波性能分析与给定反射率目标的蜂窝构型优化。计算结果表明:2~18 GHz电磁波垂直入射工况下,减小蜂窝边长和增大蜂窝高度均能... 采用泊松比分类六边形蜂窝构型,基于均匀化理论建立蜂窝单胞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变泊松比蜂窝夹芯结构的吸波性能分析与给定反射率目标的蜂窝构型优化。计算结果表明:2~18 GHz电磁波垂直入射工况下,减小蜂窝边长和增大蜂窝高度均能有效提高结构吸波性能,使泊松比趋于零的蜂窝角度变化可提高吸波性能,存在与蜂窝几何参数匹配的最佳涂层厚度,能够获得最优吸波性能;与正泊松比常规六边形蜂窝、零泊松比半内凹六边形蜂窝和负泊松比内凹六边形蜂窝的初始方案相比,反射率为-10 dB时,三种优化蜂窝吸收带宽分别增大了56.8%、35.2%、52.5%,而反射率为-20 dB时,三种优化蜂窝吸收带宽分别从零增大为4 GHz、2.3 GHz、0.5 GHz;三种泊松比蜂窝中,正泊松比蜂窝的优化适应潜力最好。研究结果为多功能蜂窝吸波结构的蜂窝构型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性能 泊松比 蜂窝构型 优化设计 蜂窝夹芯结构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果亚麻特征特性及在寒地园林的优化配置
10
作者 宋喜霞 姚丹丹 +7 位作者 康庆华 姜卫东 袁红梅 程莉莉 唐立郦 刘丹丹 杨洌 王振旭 《中国麻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30-135,共6页
为了丰富我国寒地园林花卉种类,探究垂果亚麻观赏特性,文章对垂果亚麻的生长条件、生长发育过程、特征特性和观赏性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垂果亚麻具有很强的抗旱性、耐寒性,花色纯净,花期长,花量大,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因此,垂... 为了丰富我国寒地园林花卉种类,探究垂果亚麻观赏特性,文章对垂果亚麻的生长条件、生长发育过程、特征特性和观赏性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垂果亚麻具有很强的抗旱性、耐寒性,花色纯净,花期长,花量大,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因此,垂果亚麻非常适合在寒地园林中应用。基于垂果亚麻的特征特性,对其在寒地园林中的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此类园林的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果亚麻 特征特性 寒地园林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
11
作者 李泽文 张一鸣 +3 位作者 夏翊翔 冯译萱 王远川 葛俊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为提高行波定位装置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针对配电网的结构特点进行可测性分析,提出总体优化配置原则;然后以装置配置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 为提高行波定位装置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针对配电网的结构特点进行可测性分析,提出总体优化配置原则;然后以装置配置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最后根据冗余度评价得出最优配置方案,并以贪心策略确定行波定位装置的动态装设顺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较高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行波定位装置的配置数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行波 故障定位 优化配置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YOLOv3-tiny嵌入式硬件加速器的混合优化设计
12
作者 谭会生 肖鑫凯 卿翔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为解决在嵌入式设备中部署神经网络受算法复杂度、执行速度和硬件资源约束的问题,基于Zynq异构平台,设计了一个高性能的YOLOv3-tiny网络硬件加速器。在算法优化方面,将卷积层和批归一化层融合,使用8 bit量化算法,简化了算法流程;在加速... 为解决在嵌入式设备中部署神经网络受算法复杂度、执行速度和硬件资源约束的问题,基于Zynq异构平台,设计了一个高性能的YOLOv3-tiny网络硬件加速器。在算法优化方面,将卷积层和批归一化层融合,使用8 bit量化算法,简化了算法流程;在加速器架构设计方面,设计了可动态配置的层间流水线和高效的数据传输方案,缩短了推理时间,减小了存储资源消耗;在网络前向推理方面,针对卷积计算,基于循环展开策略,设计了8通道并行流水的卷积模块;针对池化计算,采用分步计算策略实现对连续数据流的高效处理;针对上采样计算,提出了基于数据复制的2倍上采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前向推理时间为232 ms,功耗仅为2.29 W,系统工作频率为200 MHz,达到了23.97 GOPS的实际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3-tiny网络 异构平台 硬件加速器 动态配置架构 硬件混合优化 数据复制上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铁路隧道施工机群协同配置模型
13
作者 王景春 肖伯宇 +1 位作者 张振波 王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2,132,共8页
为提高隧道机群作业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针对隧道施工机群协同作业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利用排队论方法分别剖析出渣机群系统、初期支护机群系统、二次衬砌机群系统机械协同作业的利用率,在此构建基于机械利用率-... 为提高隧道机群作业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针对隧道施工机群协同作业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利用排队论方法分别剖析出渣机群系统、初期支护机群系统、二次衬砌机群系统机械协同作业的利用率,在此构建基于机械利用率-工期-成本的多目标优化机群配置模型。其次,提出使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新型配置模型进行求解计算,优化得到Pareto解集,然后采用基于信息熵确立权重的TOPSIS法从Pareto解集中选出最佳方案。最后,以某隧道为工程依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增强全局搜索的寻优能力;模型计算得出的最佳机械配置方案比现有方案的机械利用率提高0.153,施工工期提前41.5 d,机械设备成本减少18.49万元。通过现场实测最佳方案与现有方案的各工序耗时数据对比,得知出渣工序优化后平均每循环缩减52 min,初期支护工序优化后平均每循环缩减44 min,二次衬砌工序优化后平均每循环缩减35 min。优化方案提高了隧道施工机群作业效率,证明该配置模型及决策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施工 机群配置 排队论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14
作者 高建强 张浩 危日光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多目标决策法对优化解集进行筛选,降低了主观因素对权重系数的影响,增强了最优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与MOPSO相比,MOGWO优化精度更高;在算例分析中,系统最优配置方案为风力发电机37台,光伏电池836块,柴油发电机5台,蓄电池531块,系统总成本116.90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 容量配置 熵权-TOPSIS法 多目标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响应的园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
15
作者 赵振宇 刘夏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9-469,共11页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园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结合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并综合考虑灵活性资源的特性,定义综合能源系统电、热灵活性指标。在需求响应方面,采...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园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结合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并综合考虑灵活性资源的特性,定义综合能源系统电、热灵活性指标。在需求响应方面,采用模糊C均值法对分时区间进行划分并确定合理的分时电价,同时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中计及可中断负荷、可转移负荷的参与。计及各类灵活性资源,建立上层优化设备容量、下层优化设备出力运行的园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算例结果表明,灵活性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降低弃风弃光率,提高系统经济性,同时灵活性资源的加入可以有效解决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达到快速响应负荷,并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灵活性资源 综合需求响应 优化配置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有源配电网μPMU优化配置
16
作者 梁振锋 田雨鑫 +1 位作者 闫俊杰 王晓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4,共9页
为提高有源配电网状态估计精度,提出一种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分析有源配电网数据终端单元、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并网点监测装置、高级量测体系及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等量测信息特征,建立以混合状态... 为提高有源配电网状态估计精度,提出一种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分析有源配电网数据终端单元、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并网点监测装置、高级量测体系及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等量测信息特征,建立以混合状态估计平均绝对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安装数目和状态估计最大允许误差为约束条件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算例分析表明,考虑并网点监测数据能有效提升状态估计精度,且可减少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配置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点监测 有源配电网 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优化配置 状态估计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地无常规电源支撑的新能源基地无功源优化配置方法
17
作者 赵冬梅 魏中庆 +1 位作者 祝晨丹 白俊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直流近区无常规电源支撑场景下,送端系统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问题突出,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暂态电压稳定性与经济性的无功源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分析了高压直流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基于暂态电压恢复与暂态电压峰值... 直流近区无常规电源支撑场景下,送端系统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问题突出,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暂态电压稳定性与经济性的无功源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分析了高压直流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基于暂态电压恢复与暂态电压峰值的稳定性评估指标,通过电压稳定评估指标与动态无功补偿量间的补偿灵敏度指导无功选址规划,为无功源优化配置方法进行理论支撑;其次,在无功源容量规划中,建立综合考虑无功补偿经济成本的优化配置模型,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求解。最后,以某实际电网为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配置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无功源优化配置方法有利于提升故障后送端系统的暂态电压恢复能力,有效抑制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同时实现无功配置成本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系统 暂态过电压 暂态电压稳定 无功源配置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产加速器的并行代码自动生成框架
18
作者 王玲 高娅 +1 位作者 吉青 卜景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8-1444,共7页
国产加速器复杂的硬件架构需要编写高度优化的代码才能充分发挥其卓越性能,由此带来繁重工作量和技术难度,为此提出一种面向国产加速器的并行代码自动生成框架。基础配置参数模块涵盖广泛的参数选项,实现代码自动调优,提高框架的通用性... 国产加速器复杂的硬件架构需要编写高度优化的代码才能充分发挥其卓越性能,由此带来繁重工作量和技术难度,为此提出一种面向国产加速器的并行代码自动生成框架。基础配置参数模块涵盖广泛的参数选项,实现代码自动调优,提高框架的通用性;预定义代码生成模块生成汇编代码并加入算法优化,扩展预定义代码的汇编指令适配目标架构支持的指令集使该框架适用于其它加速器;最优代码选择模块根据框架生成的多组代码执行情况智能地选择性能最佳的代码进行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能够生成常见数据类型的程序,使用优化组件组合后生成的基准测试程序的性能可达到国产加速器理论峰值的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加速器 自动调优 配置参数 预定义代码 汇编指令 最优代码选择 代码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能导向的火-储联合调频混合储能双层优化配置策略
19
作者 严干贵 沙千理 +3 位作者 李军徽 詹朔 李永越 乔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3-53,共11页
针对电池储能系统(BESS)辅助火电机组调频容量配置中存在调频需求设定不合理、电池储能寿命低和经济性差等问题,设计了调节性能导向的火-储联合调频需求确定方法,提出调节性能导向的火-储联合调频混合储能系统(HESS)双层优化配置策略。... 针对电池储能系统(BESS)辅助火电机组调频容量配置中存在调频需求设定不合理、电池储能寿命低和经济性差等问题,设计了调节性能导向的火-储联合调频需求确定方法,提出调节性能导向的火-储联合调频混合储能系统(HESS)双层优化配置策略。在运行内层,基于经济外层给定的HESS配置,以BESS寿命损耗最小和综合调频性能指标最大为目标,优化调节性能导向的HESS调频响应需求,权衡BESS寿命损耗和调频性能;在经济外层,基于运行内层优化后的调节性能导向的HESS调频响应需求及HESS响应成效,以年均净收益最大为目标,优化HESS容量配置,实现综合效益最优。采用优化算法求解该双层模型,以获得兼顾调频性能和经济效益的优化配置方案。最后,以某电厂330 MW机组1个月实际运行数据为例,验证所提配置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能 调频 混合储能系统 火电机组 优化配置 电池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络重构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μPMU组合优化配置 被引量:3
20
作者 吉兴全 姜海洋 +3 位作者 张玉敏 杨明 蔡富东 王成福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现有微型相量测量单元(μPMU)优化配置方法未充分考虑实际配电网拓扑结构变化频繁和三相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网络重构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μPMU组合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特性提出零注入相的概念,分... 现有微型相量测量单元(μPMU)优化配置方法未充分考虑实际配电网拓扑结构变化频繁和三相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网络重构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μPMU组合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特性提出零注入相的概念,分析了其对网络局部可观测性的影响;将零注入相纳入μPMU配置规则可有效减少网络完全可观所需的μPMU配置数量。其次,为应对配电网拓扑结构变化导致部分区域不可观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配电网动态重构的μPMU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将动态重构求解得到的典型拓扑结构作为μPMU的配置依据,并考虑三相和单相μPMU的配置成本差异,在实现μPMU组合配置成本最小化的同时提高系统量测冗余度。最后,以IEEE 34节点和IEEE 12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适应配电网拓扑结构变化并显著降低μPMU配置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网络重构 微型相量测量单元 三相不平衡 零注入相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