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举研究与高考改革 |
刘海峰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5
|
|
|
2
|
科举至公之道及其现实启思 |
郑若玲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3
|
|
|
3
|
王安石变法的再思考 |
李华瑞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
4
|
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的政治变革 |
邓小南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
5
|
从精神图腾回归教育家园——大规模选拔考试的文化功能和高考改革的文化动因 |
边新灿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6
|
宋代兵制改革及其特点 |
张其凡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7
|
再评王安石:新法、新学的关联审视 |
姜广辉
许宁宁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8
|
科举制的考试内容与选拔标准留给高考改革的思考 |
巢蓉
|
《现代大学教育》
|
2003 |
3
|
|
|
9
|
经济变革与宋代工商业文明的加速成长 |
葛金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0
|
北宋贡举改革与经学变古 |
杨世文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11
|
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
何忠礼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2
|
千年历史的一朝终结:科举造就士人和士议倾覆科举 |
杨国强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13
|
论晚清武举改革思想的变迁 |
孙璐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4
|
唐代武则天科举改制的政治动因 |
韩宏韬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5
|
从文言到白话——科举革废对汉语文化转型的影响 |
张亚群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6
|
考试选拔、精英吸纳与社会整合——从清初科举制的实施功效看考试的社会功能 |
陶双宾
林李楠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7 |
0 |
|
|
17
|
论宋神宗殿试进士的承启与转折 |
杨安邦
韩锋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8
|
晚清科举改革滞后的原因与教训 |
张亚群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
2015 |
0 |
|
|
19
|
唐宋变革视域下科举制演进的制度基础与现实动力 |
胡星
李岩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
20
|
清代前中期近体诗律理论的三种倾向 |
刘洋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