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岭隧道时滞型突水突泥机理及防控措施研究
1
作者 林之恒 张广泽 袁东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1,共5页
研究目的:随着西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不断推进,山岭隧道施工面临突水突泥问题越发频繁严重,其中具有显著突发性与时滞型特征的突涌灾害因发灾时空不确定性,成为施工安全管控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山岭隧道发生的时滞型突... 研究目的:随着西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不断推进,山岭隧道施工面临突水突泥问题越发频繁严重,其中具有显著突发性与时滞型特征的突涌灾害因发灾时空不确定性,成为施工安全管控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山岭隧道发生的时滞型突水突泥灾害事件的孕灾环境和过程机理,提出时滞型突水突泥的定义、分类、探测与预报技术,以期指导现场施工风险判识和防控,形成一套成熟可靠的防控技术。研究结论:(1)结合时滞型突水突泥时空特征,可划分为涌水-管涌型、流土-塌方型和复合型三大类;(2)时滞型突水突泥诱发地段通常表现为地表负地形、构造破碎带、物探低阻异常区、最大主应力与负地形或构造呈小夹角的孕灾环境特征;(3)基于围岩破碎程度、出水状态、初支施作情况和施工掉块或塌方影响因素,建立了时滞型突水突泥风险发生等级及概率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将时滞型突水突泥风险发生等级划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4)时滞型突水突泥风险防控应按照“宁强勿弱,一次通过”原则,通过加大探测范围、长距离提前泄水降压、提前分级强化施工措施和分级控制减小灾变风险;(5)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复杂地质环境下时滞型突水突泥预测和防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时滞型突水突泥 过程机制 孕灾环境 风险判识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化工园区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
2
作者 袁亮 肖文东 +3 位作者 蒋洋 赵军 梅晶 张教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70-374,380,共6页
以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2大主体,提出了双重预防机制的流程架构。通过PyQt5设计了一种针对化工园区的双重预防机制系统。通过整合风险点识别与登记、风险点清单管理、隐患填报以及隐患清单管理等功能,该系统实... 以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2大主体,提出了双重预防机制的流程架构。通过PyQt5设计了一种针对化工园区的双重预防机制系统。通过整合风险点识别与登记、风险点清单管理、隐患填报以及隐患清单管理等功能,该系统实现了全面且简便的风险和隐患管理,实现了化工企业对安全管理的多样化生产要求。与传统的预防系统相比,本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功能全面、高效处理和安全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预防机制 风险分级 隐患排查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库灾害智能化双控平台研发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迪 边润泽 +3 位作者 李泽宇 顾清华 马莲净 马金博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3,共8页
尾矿库是矿山的重大危险源,其传统重经验的被动式、经验式、依赖员工素质的粗放式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矿山安全管理需求。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深入剖析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大流程,提出... 尾矿库是矿山的重大危险源,其传统重经验的被动式、经验式、依赖员工素质的粗放式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矿山安全管理需求。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深入剖析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大流程,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双重预防机制”模式的智慧矿山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式、科学化、依赖技术创新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综合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建立尾矿库双重预防机制,实现了灾害智能化平台设计和研发,能够实时监测预警风险隐患,实现尾矿库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安全管理,并在陕西某尾矿库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双重预防方法相比,基于智能化双控平台下的安全管理模式使尾矿库安全管理更加精准和科学,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尾矿库的运行状态,识别潜在风险并预警,实现了从事后应急处理到事前主动预防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尾矿库安全预控能力。该模式可为矿山企业防灾减灾提供新思路,亦可为新时代的安全管理创新和应急管理创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风险识别 隐患排查 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协同视角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校方法律风险防控策略研究
4
作者 秦青松 张朝霞 +1 位作者 徐建国 徐程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6-72,共7页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需要有效应对可能的法律风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目前还存在协同缺失、内部监察不到位和项目准入与执行流程不畅等校方法律风险,基于组织协同理论和192个职业教育校企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需要有效应对可能的法律风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目前还存在协同缺失、内部监察不到位和项目准入与执行流程不畅等校方法律风险,基于组织协同理论和192个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文书和判例的研究,对校方法律风险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校方法律风险防控可以从健全校企组织协同机制、完善校方法人治理结构、再造校方组织流程等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协同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法律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研究
5
作者 郑胜寒 林泽君 聂丹丹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共4页
当前,采购和建设项目风险、收支风险、债务风险是公立医院的主要经济风险。对此,医院层面应形成议事决策、决策风险评估、财会监督、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大数据风险防控“五位一体”的经济运行风险防控体系,由综合部门牵头,完善风险防... 当前,采购和建设项目风险、收支风险、债务风险是公立医院的主要经济风险。对此,医院层面应形成议事决策、决策风险评估、财会监督、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大数据风险防控“五位一体”的经济运行风险防控体系,由综合部门牵头,完善风险防控协同机制,加强对重点业务领域的风险防控;政府层面应强化组织领导和监督指导,构建公立医院经济运行风险预警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价,保障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经济运行 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公共服务治理的作用机理与风险防范
6
作者 李立清 栾文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公共服务治理是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与服务效能跃迁的核心引擎。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创新治理场景构建、赋能治理模式革新、优化治理交互机制、重塑治理评估范式四维作用机理,推动公共服务从经验驱动向数智融合跃迁。...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公共服务治理是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与服务效能跃迁的核心引擎。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创新治理场景构建、赋能治理模式革新、优化治理交互机制、重塑治理评估范式四维作用机理,推动公共服务从经验驱动向数智融合跃迁。囿于数据霸权驱使治理主权让渡、算法黑箱加剧治理责任悬浮、信息垄断形成数据特权分配模式、伦理失范消解公共信任等多重风险挑战,亟须通过健全监管体系与评估机制保障治理自洽性、促进多元共治与人机互鉴提升治理包容性、明晰伦理准则与产权归属强化治理可持续性、优化算力模型与数据质量筑牢治理稳健性,推动治理现代化向敏捷响应、公平普惠、人本导向的纵深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公共服务治理 作用机理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认养农业模式规范与法律实践研究
7
作者 刘佳音 吉牛也布 +3 位作者 秦鑫龙 张雨婷 谢欣彤 颜勇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3期51-54,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认养农业作为新兴业态,通过“预付生产+全程可视”模式整合乡村资源,成为推动农业数字化与品牌化的重要路径。然而,实践中法律规制缺位导致风险凸显,制约其可持续发展。该文以法律...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认养农业作为新兴业态,通过“预付生产+全程可视”模式整合乡村资源,成为推动农业数字化与品牌化的重要路径。然而,实践中法律规制缺位导致风险凸显,制约其可持续发展。该文以法律实践为视角,剖析认养农业的四大核心问题,合同性质界定争议、权利义务边界不明、追溯监管效能不足、新型纠纷解决机制缺失,并提出针对性规制建议。其一,探索认养合同性质,明晰界定认养合同的法律属性;其二,明晰权利义务体系,完善风险规避的预测性承担;其三,完善政府监管机制,深化区块链溯源系统的法律嵌入;其四,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权益保护协同的农业法律体系。通过完善法律框架与创新制度设计,促成一个规范、合理、高效的规制体系,建成一个规范、健康、可持续的认养农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质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认养农业 法律规制 合同性质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鞘岭森林草原防火跨区域协作机制研究
8
作者 李靖辉 刘亨荣 《森林防火》 2025年第4期92-95,共4页
乌鞘岭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会处,其森林草原资源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意义重大。基于复杂的跨区域地理环境给防火工作带来诸多挑战,通过对乌鞘岭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项目进行剖析,当前防火协作存... 乌鞘岭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会处,其森林草原资源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意义重大。基于复杂的跨区域地理环境给防火工作带来诸多挑战,通过对乌鞘岭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项目进行剖析,当前防火协作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缺乏统一标准和长效机制等问题。构建跨区域协作机制虽存在行政体制差异、利益分配不均、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等困难,但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有望建立科学有效的协作机制,提升防火工作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鞘岭 森林草原防火 跨区域协作机制 火灾风险普查 协作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安全风险防范体系之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蔡莉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4,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全球进入“数据驱动”时代,数据流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带来日趋严重的安全危机。针对以数据滥用、数据泄露、数据污染为代表的数据安全事件,亟须通过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数据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加以解决。然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全球进入“数据驱动”时代,数据流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带来日趋严重的安全危机。针对以数据滥用、数据泄露、数据污染为代表的数据安全事件,亟须通过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数据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加以解决。然而,数据的法律属性与权利归属在理论上尚未廓清,数据流通边界的界定、数据安全综合防御机制的建立、公权与私权的博弈、数据安全保护与数据开发利用之间的内在张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数据安全风险防范体系的建构。通过明确数据共享的权责归属,健全数据流动安全保护机制以及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风险预警防御机制有助于深入探明数据安全保障的政策法制完善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风险防范 数据流动 数据权属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机理、风险及其防范 被引量:23
10
作者 黄冬霞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6,共15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在地蕴含人民精神生活富有、人民精神生活发展平衡两个层面的本质规定性。当前,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人民精神生产、分配、交往、消费等实践环节,加速了精神生活富有、精神生活发展平衡理想精神图景的到来。...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在地蕴含人民精神生活富有、人民精神生活发展平衡两个层面的本质规定性。当前,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人民精神生产、分配、交往、消费等实践环节,加速了精神生活富有、精神生活发展平衡理想精神图景的到来。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规定出发,结合人民精神生活实践的运行逻辑,探讨数字技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可以发现,数字技术能够提高精神生产效率,助力满足精神生活的多维需要;能够优化精神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助力促进精神文化产品的全民享有;能够打造多维高效的交往矩阵,助力凝聚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能够优化精神消费生态,助力推动精神消费的理性自觉。同时,数字技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面临数字垄断可能提高精神生产的成本、数字壁垒可能扩大精神产品分配的不公正性、“信息茧房”“数字鸿沟”可能影响精神交往互动深度、数字依赖可能导致精神消费异化等风险。因此,防范数字技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需要提升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人们的数字素养和能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数字技术和精神生活的引领,健全数字技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制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内在机理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现状、影响及防控对策
11
作者 董波 刘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44,共11页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剧了非本地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区域传播,导致外来生物入侵事件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化的生态、经济和国家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其中,水生入侵生物因其形态多样、隐蔽性高和入侵途径多样等特点,较陆生生物更加难以...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剧了非本地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区域传播,导致外来生物入侵事件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化的生态、经济和国家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其中,水生入侵生物因其形态多样、隐蔽性高和入侵途径多样等特点,较陆生生物更加难以监测预警和防控。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中国水生生物入侵日益严重,但相应的入侵机制研究相对薄弱,防控技术研发亦显不足。因此,本文综合梳理了中国水生生物入侵现状,并深入分析其带来的经济、生态和安全影响。在借鉴中国陆地生物入侵领域的研究成果和防控有效措施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水生生物入侵防控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在入侵机制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法规政策等方面对中国水生生物入侵防控提出了具体建议。本文系统分析并展望了中国入侵水生生物的现状和未来研究重点,旨在为国家生物安全规划以及任务决策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生物入侵 入侵机制 防控技术 预警与管理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原则的法律构造及其功能阐释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瑭 王普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3,共12页
当前学界对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原则的界定大多与环境损害预防相区分,予以狭义的界定。这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立法的不连贯性和不系统性。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原则应包含现行环境法所规定的预防原则及德国环境法所不予考虑的“剩余风险”。根据... 当前学界对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原则的界定大多与环境损害预防相区分,予以狭义的界定。这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立法的不连贯性和不系统性。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原则应包含现行环境法所规定的预防原则及德国环境法所不予考虑的“剩余风险”。根据“风险”的可靠性、紧迫性和科学性,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应当进行广义阐释,包括“危险阻止”“风险预防”“未来预警”。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原则应分为三层法律构造,即生态环境损害“危险”预防、可预见性的风险预防和科学不确定性的风险预防。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原则具有三种不同功能,即价值性功能、概括性功能和具体性功能。功能是横坐标,构造是纵坐标,二者相交便构成了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原则在生态环境法规范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风险预防原则 构造 功能性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形机器人的法律治理基本架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晟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人形机器人具有跨场景的通用性,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与人类展开合作,可能通过全面的运用形成人机共生社会。在人机共生社会中,法律治理应当超出特定的场景设计,形成更具一般性的架构。跨场景应用的人形机器人在态势感知和情感识别方面的特... 人形机器人具有跨场景的通用性,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与人类展开合作,可能通过全面的运用形成人机共生社会。在人机共生社会中,法律治理应当超出特定的场景设计,形成更具一般性的架构。跨场景应用的人形机器人在态势感知和情感识别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人形机器人的法律治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机器人。以此为出发点对人形机器人的法律治理基本架构进行设计,平衡技术发展与社会风险,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法律治理 态势感知 情感识别 责任分配 风险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预防机制下高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穆渴心 刘健 +2 位作者 张平清 张璐 王茂鑫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257,262,共5页
高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是普通实验室安全与生物安全风险的叠加,加强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平衡教学科研发展与安全稳定的重要工作。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屏障,将风险... 高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是普通实验室安全与生物安全风险的叠加,加强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平衡教学科研发展与安全稳定的重要工作。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屏障,将风险评估前置,通过建立实验室动态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立动态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形成风险排查与隐患治理闭环管理,科学高效应对高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管理 双重预防机制 风险管理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赋能农村环境治理的法律规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丽华 郝志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8,共10页
农村环境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共同生态利益”维护的共识未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互信机制不健全、平台化治理数据安全保障不充分等诸多制约因素,需要区块链技术予以赋能和化解。区块链的去... 农村环境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共同生态利益”维护的共识未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互信机制不健全、平台化治理数据安全保障不充分等诸多制约因素,需要区块链技术予以赋能和化解。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集体维护优势,能够实现农村环境治理的规范有序和治理主体的多元互信,为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构建全新的理论架构、技术思路和价值基础。区块链应用于农村环境治理也存在诸多挑战,包括区块链去中心化对农村环境治理公共性维护的挑战、区块链工具理性对农村环境治理中权利保障的挑战、区块链快速迭代对农村环境治理规则体系的挑战等。有必要坚持农村环境治理公共性优先的价值共识,构建技术治理与法律治理协同的权力限制与权利保障新架构,同时不断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中区块链风险的技术规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环境治理 区块链 价值证成 风险防范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公权力执行与患者个人信息保护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沈悦 王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2,68,共6页
自医疗产业进入了信息智能化发展阶段,若延续对隐私权的严苛保护理念,以私权执行机制为核心,并将其应用于患者个人信息的保护中,在功能与效果上显然欠佳。故建议正视患者个人信息的双重属性,重新确定患者个人信息保护的价值目标——风... 自医疗产业进入了信息智能化发展阶段,若延续对隐私权的严苛保护理念,以私权执行机制为核心,并将其应用于患者个人信息的保护中,在功能与效果上显然欠佳。故建议正视患者个人信息的双重属性,重新确定患者个人信息保护的价值目标——风险防范与损害救济,形成以国家公权力为主导的公共监管与法律执行机制,并辅之以民事实体权益遭到损害时激活民事诉讼救济功能,由此形成防范各类患者个人信息处理风险、覆盖信息处理全过程、公法和私法协同合作的大数据时代患者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个人信息保护 大数据 风险防范 公权力执行机制 私权执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实践探索与问题浅析——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磊 李振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55-160,共6页
为了更有效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双重预防机制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在建设推行过程中的各类现实问题,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规范等总体框架下,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综合考虑个体和环境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从体系构建、推行落地... 为了更有效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双重预防机制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在建设推行过程中的各类现实问题,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规范等总体框架下,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综合考虑个体和环境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从体系构建、推行落地以及工作成效等方面深入探讨分析,并研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各项优化策略对双重预防机制的高效、高质量施行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顺利开展双重预防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预防机制 风险管理 运营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赖志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9,共8页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领域的重要工作,现阶段由于实操层面法规标准的缺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缺少明确的指导,各城市对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通过对双重预防机制建...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领域的重要工作,现阶段由于实操层面法规标准的缺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缺少明确的指导,各城市对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通过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得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名词术语混用、安全风险管理考核缺少、隐患排查工作不完整、隐患分级标准不统一、隐患整改不彻底、风险隐患结合不充分等方面,并提出规范相关名词术语、构建全过程隐患排查机制、关联风险与隐患条目、统一考核机制、配套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对策措施建议。相关研究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双重预防管控的规范与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管理 隐患排查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风险治理历程中的弱预防性生成机制
19
作者 张建 胡春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3,共10页
为实现事故风险的精准治理目标,采用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过程追踪法与案例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事故风险治理历程中的弱预防性生成机制研究。首先,明晰分析事故风险演化历程的技术性环境,即前置性语境、结构性场景、发展性情... 为实现事故风险的精准治理目标,采用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过程追踪法与案例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事故风险治理历程中的弱预防性生成机制研究。首先,明晰分析事故风险演化历程的技术性环境,即前置性语境、结构性场景、发展性情境,以及基于透镜模型与时间-空间-结构维度的分析逻辑,为事故风险生产过程的完整性分析提供研究基础;其次,基于不同类型的行动者与风险互动过程追踪的案例对比分析,完整性呈现核心行动者房主和暴雨在事故/灾害风险治理与事故/灾害生成过程中的角色变化图景;最后,总结基于不同类型的行动者与风险互动过程追踪的案例对比分析与反思,提出事故风险治理历程中的弱预防性的本质与生成机制。结果表明:人类行动者与非人行动者之间的混合性互动能够持续激活系统中新行动者、新交叉性与新脆弱性的突生及互构进程,进而造成事故风险生产环境与风险结构的非稳态演化,从而导致事故风险治理历程中的弱预防性干预失灵与反复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风险治理历程 弱预防性 非人行动者 人类行动者 生成机制 新行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井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火灾风险及防治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广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30,共5页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电动汽车火灾案例和他人研究成果,对某在用沉井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的消防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存在防火单元无法分、消防联动易失准、灭火效能不确定、事故处置难度大的主要风险。通过理论研究和对比数据分析,提...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电动汽车火灾案例和他人研究成果,对某在用沉井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的消防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存在防火单元无法分、消防联动易失准、灭火效能不确定、事故处置难度大的主要风险。通过理论研究和对比数据分析,提出预警探测、防火分隔、分级响应、结构抗火、消防救援方面的策略。本研究为下一步开展相关实体试验、消防设计、规范修订提供了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井式机械立体停车库 电动汽车 锂电池 火灾风险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