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新疆平原绿洲2000-2020年发展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光辉 马亮 刘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2,共6页
水土资源是维持内陆干旱区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水资源承载力又是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绿洲规模的重要变量。通过采用空间诺伦兹曲线、最大容量概念模型、绿洲水热平衡方程等方法揭示了新疆各流域绿洲发展现状、承载力与稳定... 水土资源是维持内陆干旱区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水资源承载力又是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绿洲规模的重要变量。通过采用空间诺伦兹曲线、最大容量概念模型、绿洲水热平衡方程等方法揭示了新疆各流域绿洲发展现状、承载力与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基尼系数较高,绿洲面积比值与非农业用水之间匹配程度较差,80%的流域处于轻度与中度开发中,以农耕型流域为主,90%的流域非农业用水在40%以下,城镇化率较低,发展相对迟缓。研究区各流域绿洲面积超载现象严重,以北疆居首的绿洲稳定性呈失稳的态势,整体已不具备开发潜力,各流域目前需要靠跨流域调水维持现状。研究成果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绿洲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发展指数 绿洲稳定性 水资源承载力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负矩阵分解的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2
作者 唐勇波 丰娟 +1 位作者 龚国勇 彭涛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3,共11页
基于系统论视角,从社会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选取24个指标构建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引入非负矩阵分解方法(NMF)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定义了基于NMF的综合承载力,对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测度和系统分析,利... 基于系统论视角,从社会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选取24个指标构建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引入非负矩阵分解方法(NMF)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定义了基于NMF的综合承载力,对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测度和系统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承载力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构建基于NMF的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建立基于NMF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承载力预测模型对承载力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0.0956提高至2019年的0.8111,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是承载力的最直接驱动力。(2)NMF、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法三者反映的趋势和结论是一致的,NMF评价结果更客观。(3)社会经济系统和资源系统成为制约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万元GDP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建成区面积是重要的障碍因子。(4)与BP神经网络和灰色模型相比,基于NMF和SVM的承载力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精确度,能够预测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矩阵分解 灰色关联度 主成分分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可拓物元评价模型的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3
作者 莫崇勋 农颂 +3 位作者 唐玲玲 黄奕 黎禹功 朱翰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41,共12页
玉林市GDP位于广西前列但人均水资源量却处于末位,由于区域性缺水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有的城区出现断水或用水高峰期限制供水等现象,已经使玉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对玉林市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 玉林市GDP位于广西前列但人均水资源量却处于末位,由于区域性缺水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有的城区出现断水或用水高峰期限制供水等现象,已经使玉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对玉林市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基于可拓物元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18项评价指标,引入博弈论组合赋权思想计算出主客观权重的综合权重,对玉林市2010—2020年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玉林市2010—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水资源承载力只在2011年处于较弱承载水平,其他年份均属于中等承载水平;2010、2014和2018年呈现由中等承载向较弱承载等级转化的趋势;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生态用水率、万元GDP用水量和人口密度,结合玉林市降水量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的实际情况,建议将提升玉林市水资源配置能力作为重点工作内容,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方位提升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可拓物元模型 博弈论 组合赋权 主成分分析法 玉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耦合协调性研究
4
作者 唐顺琦 郭亚科 +1 位作者 钱会 徐盼盼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对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针对关中地区6个市(区)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4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组合权重—灰色关联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定量评价该地区2012—2020年...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对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针对关中地区6个市(区)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4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组合权重—灰色关联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定量评价该地区2012—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以及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12—2020年关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先缓慢增大再减小后增大趋势,处于临界状态(Ⅲ级),趋向良性发展;从空间上看,中西部市(区)水资源承载力偏高,但均没有达到可承载水平;从子系统差异性看,各子系统间差异较小,生态系统评价值最低;从耦合协调度看,关中地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发展状态,除杨凌外,其他市(区)耦合协调度都逐渐向中级协调过渡。研究结果对促进关中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为区域绿色协调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组合权重 灰色关联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方法的赤峰市撰山子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5
作者 孙家全 崔健 +2 位作者 刘润 宋万兵 孙秀波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5-1293,共9页
【研究目的】在中国大力倡导绿色矿山的背景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理应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开展矿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打造绿色矿山、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研究方法】为客观分析撰山子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筛选了内蒙古赤... 【研究目的】在中国大力倡导绿色矿山的背景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理应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开展矿山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打造绿色矿山、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研究方法】为客观分析撰山子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筛选了内蒙古赤峰市撰山子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提出了以“资源+环境+社会”为框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进行了撰山子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本底、环境本底和状态评价。【研究结果】根据资源承载本底评价,四矿段承载力最低,六矿段承载力最高,说明四矿段矿产资源可利用量最低;根据环境承载本底评价,四、五、六、七矿段承载力等级相同,说明矿区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稳定,为矿区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根据承载状态评价,六矿段承载力最高,四、五、七矿段承载力等级相同,说明矿区承载状态均未发生超载,未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本文创新性地将资源禀赋、环境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纳入矿区资源环境承载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撰山子矿区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高水平,矿区各矿段资源环境现状良好,评价结果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全面性。开展矿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对于促进矿山资源管理、环境治理及矿业开发具有现实意义,也为今后矿业开发前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资源环境 承载力 多种方法 指标体系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湖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6
作者 张熠 孙培培 王先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3,共5页
为协调湖北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四个层面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突变级数法对2022年湖北省17个市(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子系统对湖北省水... 为协调湖北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四个层面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突变级数法对2022年湖北省17个市(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子系统对湖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的贡献度差异显著,其中水资源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贡献度相对较高;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在0.7692~0.9352之间,部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阶段(Ⅳ级),承载能力较弱。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与实际状况基本一致,表明模型设定科学合理,可应用于湖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并为其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突变级数法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耗水结构综合分析及其驱动力研究
7
作者 刘静 宣柯炀 +1 位作者 余钟波 王卫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8,共12页
基于水足迹方法,量化了2010年和2019年中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部门的耗水量,以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和水资源承载力为主要指标,评价了各省份耗水结构的空间均匀性、局部适配性和水资源脆弱性,并采... 基于水足迹方法,量化了2010年和2019年中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部门的耗水量,以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和水资源承载力为主要指标,评价了各省份耗水结构的空间均匀性、局部适配性和水资源脆弱性,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各部门耗水特征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各部门耗水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差异显著,农业部门最优,2019年较2010年有所下降;生活和工业部门的水资源适配度最佳,2019年较2010年变化不大;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更为脆弱,超载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等地区,2019年较2010年更为严峻;作物播种面积、工业营业收入、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城镇环境基础建设投资分别是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部门耗水结构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水结构 水足迹 基尼系数 不平衡指数 水资源承载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流动格局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任江楠 吕小瑜 +2 位作者 李伟峰 陈利顶 韩立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8,共11页
【目的】合理的虚拟水调动是缓解水压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人口聚集的城市群地区,用水需求激增导致区域缺水问题严重。城市群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紧密关联有助于促进虚拟水贸易,对优化城市群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方... 【目的】合理的虚拟水调动是缓解水压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人口聚集的城市群地区,用水需求激增导致区域缺水问题严重。城市群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紧密关联有助于促进虚拟水贸易,对优化城市群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法,解析极端缺水的京津冀城市群内外间及其内部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与变化,并揭示其对缓解区域水压力的作用。【结果】结果表明:(1)2012—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与外部地区的虚拟水贸易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城市群内部虚拟水自给量却先减少后增加,2015年后京津冀内部虚拟水贸易增强;(2)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虚拟水流动格局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虚拟水主要由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周边城市流入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和廊坊市),且随时间的推移,流动强度和向中心城市的集中程度均不断加强;(3)虚拟水流动明显缓解了京津冀中心城市的水资源压力,其实际水压力指数比虚拟水流动后的假定水压力指数年均下降12.12%,且下降程度逐年增加,但却加重了周边城市的水资源压力。【结论】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流动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市的缺水压力,但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虚拟水流动格局优化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投入产出法 城市群 不同城市 虚拟水流动 水压力指数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协同下的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学文 刘小慧 +2 位作者 叶萍萍 王旭峰 张亚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4,共7页
本文基于2009、2012、2015、2018、2021年统计、国土调查和影像数据,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协同分析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县级行政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结果表明:(1)2009—2021年,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 本文基于2009、2012、2015、2018、2021年统计、国土调查和影像数据,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协同分析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县级行政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结果表明:(1)2009—2021年,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等级低和较低的县级行政区数量明显减少,等级高和较高的数量增加;(2)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为不理想的区域集中位于陇中及陇东,水资源承载力为中等理想、较理想和理想的区域集中在玛曲、碌曲、卓尼及夏河县等甘南高原区域;(3)研究时期内,黄河流域(甘肃段)大部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为稳定或提高,这也反映了近20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水源涵养能力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熵权法 TOPSIS模型 黄河流域(甘肃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65
10
作者 黄敬军 姜素 +2 位作者 张丽 魏永耀 缪世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04-208,共5页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地质资源保障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出发,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主体功能区划及国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充分分析研究徐州城市规划区各类自然资源赋存及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资源、水资源...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地质资源保障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出发,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主体功能区划及国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充分分析研究徐州城市规划区各类自然资源赋存及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包含前述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徐州城市规划区制定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元模型在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11
作者 门宝辉 王志良 +1 位作者 梁川 付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4-37,共4页
为了建立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模型,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关中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得出,西安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已达Ⅲ级,地下水资源的承载力已接近饱和值;咸阳、宝鸡、渭南等地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属于Ⅱ级,地下... 为了建立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模型,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关中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得出,西安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已达Ⅲ级,地下水资源的承载力已接近饱和值;咸阳、宝鸡、渭南等地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属于Ⅱ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潜力。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相同,为该领域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模型 区域地下水资源 综合评价 承载力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体系投影寻踪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石家庄为例 被引量:43
12
作者 马峰 王千 +1 位作者 蔺文静 王贵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6,共5页
石家庄市处于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可为今后的地区水资源利用及规划提供建议。文章采用了综合指标法,根据石家庄市水资源具体情况和指标体系结构特点,选取了18个指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 石家庄市处于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可为今后的地区水资源利用及规划提供建议。文章采用了综合指标法,根据石家庄市水资源具体情况和指标体系结构特点,选取了18个指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标准,运用投影寻踪方法建立评价模型,通过归一化处理、线性投影、构造投影指标函数和优化投影指标函数的方法,将选取的指标运用matlab数学软件进行投影寻踪分析,得到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水平为Ⅳ级,主要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指标为基本农田比例、节水灌溉率、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系数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指标体系 投影寻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 被引量:27
13
作者 叶文 王会肖 +3 位作者 许新宜 王红旗 王红瑞 王国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61-1072,共12页
在全国范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生态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区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当地发展特点,在ES... 在全国范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生态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区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当地发展特点,在ESI模型和状态空间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对区域的生态现状承载情况及资源开发利用与污染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从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角度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区域环境健康状况;采用2010年的区域统计相关数据分析了其空间序列的资源环境承载分布情况,探讨了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该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承载力指数最低的县市只有0.135;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中南部生态承载力指数较高,最大值为0.795;水源涵养能力和固碳吐氧能力是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的主控因子。研究区社会经济压力指数较高,最高地区达到0.517,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大;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区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社会经济压力指数的主控因子是单位面积工业三废排放量、人口密度、能耗指数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中南部较大,少数"超载"区域指数值高达6.790,承载力分布特点总体中部好于周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气温、植被覆盖度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脱钩指数分析显示生态或社会经济发展单方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为"相对脱钩";发展压力受植被覆盖度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等影响大,但是总体仍处发展稳定阶段,需要分区域制定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水源涵养区 资源环境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 社会经济压力 ESI模型 脱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西宁 吴普特 +1 位作者 王万忠 冯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3-177,共5页
对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与特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目前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发展趋势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 全面分析 展望 问题 评价方法 特征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干旱区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的动态特征与预测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振龙 孙慧 苏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80-1888,共9页
为实现新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测算了新疆2000—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RIMA模型对2020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及赤字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 为实现新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测算了新疆2000—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RIMA模型对2020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及赤字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新疆总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略有下降,但波动剧烈;用水结构中存在着其他用水部门侵占生态用水现象;2016—2020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呈"W"型波动下降趋势.(2)新疆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0.13×10~4hm^2降至2014年的0.07×10~4hm^2,降幅达46.15%,处于非常严峻的生态赤字状态,赤字率达99%以上;2016—2017年,新疆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继续波动下降,降幅超过生态足迹.(3)2000—2015年,新疆水资源负载指数大幅上升,水资源负载级别从Ⅳ级变为Ⅱ级,水资源利用程度提高,开发潜力下降;2016—2020年,新疆水资源负载指数从5.54快速升至6.50,负载级别虽仍为Ⅱ级,但未来潜力不断下降,开发条件愈加困难.研究显示,新疆水资源生态赤字程度已远远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和持续利用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足迹 承载力 预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雅玲 罗雅谦 +2 位作者 张文静 吴悦颖 王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4,共5页
科学评估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重要课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构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压力类、状态类、响应类指标分别为7、5、7项。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 科学评估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重要课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构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压力类、状态类、响应类指标分别为7、5、7项。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引入指标综合评价法,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设置标准,并以福州为例,评估其城市水资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压力—状态—响应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指标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以松嫩平原西南部霍林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卞建民 汤洁 +2 位作者 林年丰 李昭阳 张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否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以霍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特征及其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水资源形成的自然条件、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因素3个方面9项指标。...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否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以霍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特征及其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水资源形成的自然条件、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因素3个方面9项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流域内各县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霍林河流域从上游到下游,水资源承载能力主要受水资源形成条件和开发利用强度的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林河流域 水资源 承栽力 指标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载指数与模糊识别评价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 被引量:15
18
作者 周念清 杨硕 朱勍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6期25-30,共6页
将2011年作为研究基准年,采用负载指数和承载指数,通过建立模糊识别模型,选取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田灌溉单位面积用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模数等6个评价指标,计算2002—2011年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并对... 将2011年作为研究基准年,采用负载指数和承载指数,通过建立模糊识别模型,选取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田灌溉单位面积用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模数等6个评价指标,计算2002—2011年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年2020年和2030年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许昌市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可承载水平;近几年水资源承载力有所提升,但潜力有限;在特枯干旱年(P=95%)来水条件下,2020年、2030年均存在水资源超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负载指数 承载指数 模糊识别模型 许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0
19
作者 袁艳梅 沙晓军 +2 位作者 刘煜晴 高颖会 刘俊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2-56,共5页
用变异系数法及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计算组合权重,并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中的灰关联系数应用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的模糊关系矩阵,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 用变异系数法及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计算组合权重,并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中的灰关联系数应用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的模糊关系矩阵,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江阴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综合评价结果相同,但是计算结果对于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差距减小,降低了主观影响,说明改进后的评价方法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应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组合权重 灰关联分析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与云模型的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成琨 付强 +2 位作者 任永泰 郭佳 鲁雪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80,共6页
为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将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因子作为云滴,由云滴构成的指标体系定义为云空间,利用各指标因子实际值对应的信息熵值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基于正向云... 为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将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因子作为云滴,由云滴构成的指标体系定义为云空间,利用各指标因子实际值对应的信息熵值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基于正向云发生器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云发生器 水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