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南部-川西地区夏季小时极端降水事件特征研究
1
作者 李若莹 姚秀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3-1124,共12页
利用2005-2020年6-8月109个测站的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高原东南部-川西地区(28°N-33°N、90°E-105°E)夏季小时极端降水事件的年降水量、发生次数、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指标的时空分布,并进一步探讨了高原东南部-川... 利用2005-2020年6-8月109个测站的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高原东南部-川西地区(28°N-33°N、90°E-105°E)夏季小时极端降水事件的年降水量、发生次数、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指标的时空分布,并进一步探讨了高原东南部-川西地区夏季小时极端降水事件的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频率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东南部-川西地区夏季小时极端降水事件的小时极端降水阈值、年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具有高原东南部地区小、川西地区大的特点,但发生次数反之。高原东南部地区夏季小时极端降水事件的年降水量、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整体均呈随时间增加的趋势,但川西地区夏季小时极端降水事件年降水量、发生次数也呈增加的趋势,而持续时间在川西地区的变化并不显著。高原东南部-川西地区夏季小时极端降水事件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频率的峰值时间呈现自西向东延迟的分布,川西地区的峰值时间比高原东南部地区分别延迟了3h、4h和2h,这种延迟特征在6月降水强度方面最为明显,川西地区比高原东南部地区延迟了11h。然而,高原东南部地区和川西地区小时极端降水事件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频率的峰值时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部 川西地区 小时极端降水 时空分布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特征及不同重现期降水量估计 被引量:27
2
作者 荣艳淑 王文 +1 位作者 王鹏 白路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淮河流域25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极端日降水量、极端最大过程降水量和最大持续降水日数3个极端降水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广义极值理论估算了重现期降水量.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半湿润气候区有更强极端降水过程,而湿润... 基于淮河流域25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极端日降水量、极端最大过程降水量和最大持续降水日数3个极端降水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广义极值理论估算了重现期降水量.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半湿润气候区有更强极端降水过程,而湿润气候区降水极端性偏小;在时间上,降水偏多的年代,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过程更多,降水偏少的年代,极端降水指标数值偏小;重现期时间尺度存在临界点,在临界点以下,各站重现期降水量都会明显增大,超过临界点,淮河流域上游和南部重现期降水量变化很小,而中游、下游和北部重现期降水量增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特征 广义极值模型 重现期估计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Copulas模拟不同历时降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许月萍 童杨斌 +1 位作者 富强 朱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为减小水文频率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采用4种不同的Copulas联结函数来模拟不同历时降雨量的相关关系,并得出边际分布分别为广义极限和广义逻辑斯特的两元联合分布.模拟结果表明,Farlie-Gumbel-Morgenstern和Gaussian Copulas能较好地模拟... 为减小水文频率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采用4种不同的Copulas联结函数来模拟不同历时降雨量的相关关系,并得出边际分布分别为广义极限和广义逻辑斯特的两元联合分布.模拟结果表明,Farlie-Gumbel-Morgenstern和Gaussian Copulas能较好地模拟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Gumbel和Clayton Copulas则相对较差.通过计算Copula的条件分布可以得到不同历时降雨量组合的概率.根据Copula联结函数来推求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暴雨,可以同时考虑不同历时降雨量的相关性,该方法科学合理,为水文频率分析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 设计暴雨 广义极限分布 广义逻辑斯特分布 降雨量 不同历时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湖西浙西区降水极值特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文琪 王栋 王远坤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8-698,共11页
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属于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快速城镇化和人类活动使得极端气象灾害的影响加剧.极端降水是形成洪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分析降水极值特性是研究洪水的一种必要且有效的手段.以湖西浙西区96个站点2006—2012... 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属于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快速城镇化和人类活动使得极端气象灾害的影响加剧.极端降水是形成洪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分析降水极值特性是研究洪水的一种必要且有效的手段.以湖西浙西区96个站点2006—2012年的日降水数据为例,选取极端降水量(R95P)、一日最大降水量(RX1D)、最大连续五日降水量(RX5D)、降水强度(SDII)和强降水日数(R10,R20和R50)七个极端降水指数,研究降水极值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极端降水量在湖西区北部呈现较高值,降水强度在浙西山区和湖西山区以及东北部地区呈现较高值,其余五个指数均显示,地势较高的浙西山区极端降水指数相应较高.进一步对丹阳、金坛、溧阳、宜兴、安吉和湖州六个代表站1961—2015年的降水极值分析,利用广义极值分布(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GEV)和广义帕累托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GPD)两种极值模型进行分布拟合.研究发现,GPD的拟合效果优于GEV,各个站点的分布模型参数也有差异,对两种分布下不同重现期的极端降水量值进行对比,为风险防范和工程设计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汛期和非汛期的对比结果显示极值统计模型参数也有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阈值和尺度参数上.对于特定季节尤其是暴雨多发期的极端降水事件,建议利用汛期的降水极值进行统计模拟,有助于更好地刻画降水极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极值 极端降水指数 空间分布 广义极值分布 广义帕累托分布 湖西浙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值概率分布的河南冬小麦晚霜冻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方文松 王纪军 王秀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0-378,共9页
为探究河南省小麦晚霜冻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分布规律,基于河南省1971-2019年111个气象站温度资料和17个农气观测站小麦发育期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终霜日的时间及极值概率分布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拔节期常... 为探究河南省小麦晚霜冻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分布规律,基于河南省1971-2019年111个气象站温度资料和17个农气观测站小麦发育期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终霜日的时间及极值概率分布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拔节期常年值在第73-第91日(年积日),小麦晚霜冻终日均值在第80-第95日,小麦晚霜冻害发生频率均值为0.5~4.7次·10年^(-1)。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小麦拔节期和小麦晚霜冻终日均呈提前趋势,且终霜日提前幅度更大,但1990-2019年终霜日的变异度较1971-1990年间明显增大,提示晚霜冻发生的概率可能会降低,但潜在危险可能会加剧。93.1%的站点终霜日都满足极值概率函数分布,终霜日的10年、50年、100年重现期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历史均值存在一定的差异;终霜日重现期水平与纬度、海拔均呈显著正相关,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由此可见,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晚霜冻害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晚霜冻 小麦晚霜冻终日 趋势分析 极值概率分布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值概率分布函数的中国早稻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统计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何亮 吴门新 +3 位作者 侯英雨 赵刚 靳宁 于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01-1612,共12页
揭示水稻高温热害风险特征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早稻种植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早稻种植区214个气象站1971—2015年的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方法和极值概率分布理论,探究中国早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变化... 揭示水稻高温热害风险特征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早稻种植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早稻种植区214个气象站1971—2015年的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方法和极值概率分布理论,探究中国早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变化趋势和极值概率分布规律。研究发现:1)反映早稻高温热害的两个指标即高温热害累计天数(ADHS,accumulateddaysofheatstress)和热害有害积温(HDD,heatstressdegree days)的均值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部、浙江和福建中部较大,表明这些区域的早稻遭受高温热害的风险较大;从Mann-Kenall趋势检验看,两个指标在超过1/3的站点都呈显著增加的趋势,说明高温热害风险在这些站点显著增加,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后超过1/2的站点两个指标都呈显著增加的趋势。2)超过1/2以上的站点的高温热害累计天数和高温有害积温都满足极值概率函数分布。对于高温热害累计天数,56个站点满足耿贝尔分布(Gumbel),82个站点满足广义极值分布(GEV);对于热害有害积温,61个站点满足耿贝尔分布,58个站点满足广义极值分布。3)两个高温热害指标的10年、50年、100年重现期的空间分布规律和2个指标的均值空间分布类似,即均值较大的区域,其10年、50年、100年重现期对应的重现期水平(return level)也较大;重现期水平与经度、纬度和海拔无明显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助提升对早稻高温热害时空趋势和概率分布规律的认识,可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和农业天气指数保险设计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高温热害累计天数 热害有害积温 时空分布 极值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区线性矩法的大汶河流域极值降雨频率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谢玖跃 郭成 +2 位作者 王沁 胡义明 王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4,共5页
以山东省大汶河流域为例,采用M-K检验法对6、12、24 h和3 d的年极值降雨资料进行一致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站点暴雨设计值,将区域设计值结果与单站线性矩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了大汶河流域50年一遇暴雨设计值的... 以山东省大汶河流域为例,采用M-K检验法对6、12、24 h和3 d的年极值降雨资料进行一致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站点暴雨设计值,将区域设计值结果与单站线性矩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了大汶河流域50年一遇暴雨设计值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可将大汶河流域划分为3个水文气象一致区,最优分布线型以广义极值分布(GEV)为主;单站线性矩法与地区线性矩法结果的差距(平均绝对相对误差)随样本系列长度的增加而减小,且重现期越大差距越大;大汶河流域暴雨设计值的空间分布不均,但各时段分布态势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线性矩法 水文气象一致区 极值降雨设计值时空分布 大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向宇豪 宋晓猛 胡兆永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35个气象站点1951~201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从极端降水总量、频次、强度方面来定义极端降水指数,对极端降雨指标值进行线性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小波周期分析和反距... 为研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利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35个气象站点1951~201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从极端降水总量、频次、强度方面来定义极端降水指数,对极端降雨指标值进行线性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小波周期分析和反距离权重插值。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指标值除CDD以-0.11 d/a下降外,其他指标值均有小幅度增加;各指标值在40~50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下,平均变化周期为15~25年;RX1day、RX5day、CWD、R95P、R20均值的空间分布高值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东南区;CDD则与前者分布相反;SDII均值高值区则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西区;RX1day、RX5day、R95P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在南京市、常州市和上海市一带;SDII和PRCPTOT变化趋势空间分布高值区在南京市、无锡市和苏州市一带;CWD、CDD、R20变化趋势的高值区在杭州市、绍兴市及温州市。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暴雨内涝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极端降水 极端降雨指数 时空分布 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自动站的宁波地区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9
作者 水旭琼 林陈爽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7期219-222,共4页
利用2013—2022年228个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对宁波地区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宁波地区短时强降水/极端短时强降水频次占比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2)宁波地区短时强降水月际分布总体呈现单峰型,峰值... 利用2013—2022年228个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对宁波地区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宁波地区短时强降水/极端短时强降水频次占比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2)宁波地区短时强降水月际分布总体呈现单峰型,峰值出现在8—9月,从日变化来看,14:00~19:00是短时强降水高发时段;极端短时强降水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与短时强降水总体相似,但分布更为集中。(3)宁波地区短时强降水和极端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象山地区和中心城区是强降水高发区域,且为平均雨强和极端雨强中心,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预报服务区域。西部山区是全市短时强降水概率最高的区域,但出现极端短时强降水的概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时雨量 短时强降水 极端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