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energetic materials by microfluidics
1
作者 Shuo Liu Chuanyu Zhang +1 位作者 Yanlan Wang Xueyong We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2期306-319,共14页
Energetic materials,characterized by their capacity to store and release substantial energy,hold pivotal significance in some fields,particularly in defense applications.Microfluidics,with its ability to manipulate fl... Energetic materials,characterized by their capacity to store and release substantial energy,hold pivotal significance in some fields,particularly in defense applications.Microfluidics,with its ability to manipulate fluids and facilitate droplet formation at the microscale,enables precise control of chemical reactions.Recent scholarly endeavors have increasingly harnessed microfluidic reactors in the realm of energetic materials,yielding morphologically controllable particles with enhanced uniformity and explosive efficacy.However,crucial insights into microfluidic-based methodologies are dispersed across various publications,necessitating a systematic compilation.Accordingly,this review addresses this gap by concentrating on the synthesis of energetic materials through microfluidics.Specifically,the methods based on micro-mixing and droplets in the previous paper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strategies to control the critical parameters within chemical reaction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Then,the comparison in term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s attempted.As demonstrated in the last section regarding perspectives,challenges such as clogging,dead zones,and suboptimal production yields are non-ignoble in the promising fields and they might be addressed by integrating sound,optics,or electrical energy to meet heightened requirements.This comprehensive overview aims to consolidate and analyze the diverse array of microfluidic approaches in energetic material synthesis,offer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Energetic materials synthesis MICRO-MIXING Micro-drople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HYDROTHERMAL TECHNOLOGY IN MATERIAL SYNTHESIS - A SELECTIVE REVIEW 被引量:1
2
作者 Xiang L., Yin Y. P., Wu H. J. and Jin Y.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rring, Tsing 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307-310,共4页
This paper is a brief and selective review o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advanced materials. Some general comments about th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materials are presented. In particular,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an... This paper is a brief and selective review o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advanced materials. Some general comments about th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materials are presented. In particular,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functional powders (e.g. the hydrothermal coating of aluminum borate whiskers with chromium oxid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Ni-Zn ferrite and magnesium hydroxide )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importance are expl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technology material synthesis COA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inishing Technology by Magnetostrictive Ultrasonic Vibration of Magnetic Liquid
3
作者 陈善飞 顾邦明 +1 位作者 王正才 王正良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166-170,共5页
Magnetic liquid can produce alternative internal pressure under the alternative high-frequency gradient magnetic field.Because it has higher bulk modulus,the internal pressure results in its volume change.Using piezoe... Magnetic liquid can produce alternative internal pressure under the alternative high-frequency gradient magnetic field.Because it has higher bulk modulus,the internal pressure results in its volume change.Usin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the ultrasonic wave generated by the vibration of magnetic liquids can be detected,which shows that the magnetic liquids have the magnetostrictive effect and can generate the ultrasonic vibration under the alternative magnetic gradient field.Some nonmagnetic abrasives and rust-proofing agents can be mixed into the magnetic liquids,under the alternative magnetic field,the abrasives held by magnetic liquids grind the surface of the workpieces,and thus,the finishing for the surface with complex shape,mold cavity and inner wall of tiny tubes can be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FINISHING magnetic liquid MAGNETOSTRICTIVE ultrasonic vib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平菇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文晴 李佳涛 +4 位作者 申进文 胡延如 戚元成 王风芹 刘晴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103,共15页
从栽培原料、栽培技术、种业、产品加工、栽培规模方面对我国平菇(Pleurotus spp.)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展望平菇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平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平菇 栽培原料 栽培技术 种业 产品加工 栽培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γ-AlON粉体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朱丹 周佳成 +1 位作者 郑建新 戴煜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针对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γ-AlON粉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γ-AlON陶瓷材料的性质,随后重点对原材料及其混合方式和合成工艺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各因素在碳热还原体系中对γ-AlON粉体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 针对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γ-AlON粉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γ-AlON陶瓷材料的性质,随后重点对原材料及其混合方式和合成工艺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各因素在碳热还原体系中对γ-AlON粉体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高品质γ-AlON粉体的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ON 碳热还原氮化法 原料 粉体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前体在先进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应用与技术进展
6
作者 刘见华 袁振军 +4 位作者 常欣 赵喜哲 万烨 余学功 杨德仁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255-5264,共10页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8nm/14nm/7nm等先进制程,对晶体管器件、工艺和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硅基前体材料因其高纯度和特定性能参数,在晶圆制造的外延工艺、光刻工艺、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原子层沉积(ALD)中扮演着关键...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8nm/14nm/7nm等先进制程,对晶体管器件、工艺和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硅基前体材料因其高纯度和特定性能参数,在晶圆制造的外延工艺、光刻工艺、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原子层沉积(ALD)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文章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几种主要的硅基前体材料在先进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应用现状、研究进展以及合成和提纯工艺技术,包括五氯乙硅烷(PCDS)、新戊硅烷(NPS)、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DMOS)、二乙氧基甲基硅烷(DEMS)、二异丙胺基硅烷(DIPAS)、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正硅酸乙酯(TEOS)、一氯硅烷(MCS)、三甲硅烷基胺(TSA)和双(叔丁氨基)硅烷(BTBA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前体 先进集成电路 化学气相沉积 原子层沉积 合成工艺 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材料的水导激光工艺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7
作者 张青 乔红超 +3 位作者 王顺山 梁金盛 张雨庭 赵吉宾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4-702,共9页
为探究水导激光技术在加工SiC材料孔与刻蚀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对加工孔出入口质量与刻蚀深度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多组包括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加工次数在内的三个关键工艺参数,来进行水导激光加工SiC材料孔以及刻蚀研究,加工后试件通过... 为探究水导激光技术在加工SiC材料孔与刻蚀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对加工孔出入口质量与刻蚀深度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多组包括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加工次数在内的三个关键工艺参数,来进行水导激光加工SiC材料孔以及刻蚀研究,加工后试件通过白光干涉仪进行形貌观测和数据测量,数据结果通过Origin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工孔过程中,激光功率的增加有利于减少孔锥度、提升圆度,同时由于在高温情况下SiC材料导热性急速下降且熔点高,因而对孔直径影响较少。而扫描速度对加工后微孔的入口、出口直径变化不大,对出口圆度影响较大;在刻蚀过程中,随着激光功率增加、扫描速度减小、加工次数增多,材料的刻蚀深度显著增加。水导激光相比于传统激光,在加工SiC材料方面更具优势,可显著减少热损伤、重铸层等缺陷。本研究为水导激光技术加工SiC材料工艺参数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导激光加工技术 SIC材料 加工孔工艺研究 刻蚀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8
作者 徐世伟 纪志康 +9 位作者 肖培杰 袁泉 袁秋奇 刘瑜 李君鸿 李可维 李建宇 曾卓然 肖志 何聪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共16页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急速增长,所引起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交通安全等矛盾日益凸显。汽车轻量化技术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介绍了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各项轻量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采...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急速增长,所引起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交通安全等矛盾日益凸显。汽车轻量化技术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介绍了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各项轻量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采用轻量化材料、优化结构设计和新型先进制造工艺是汽车轻量化的3大有效途径。轻量化材料主要涵盖超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结构设计优化包括整车或零部件结构的拓扑优化、形状优化、尺寸优化以及多学科设计优化;先进制造工艺包括焊接、铆接等同种/异种材料连接技术和一体压铸等材料成型技术。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对中国汽车交通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轻量化技术 材料轻量化 结构设计优化 先进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TF的合成新工艺
9
作者 桑梁 叶子鸿 +1 位作者 陆明 许元刚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496,共12页
为提高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合成过程的安全性、降低工艺的毒性,以1,3-丙酮二羧酸为原料,经过肟化、成环、氧化、硝化四步反应,经过氨基呋咱乙酸、硝基呋咱乙酸两个重要中间体合成了DNTF,总收率为22%,纯度达98%以上。通过单... 为提高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合成过程的安全性、降低工艺的毒性,以1,3-丙酮二羧酸为原料,经过肟化、成环、氧化、硝化四步反应,经过氨基呋咱乙酸、硝基呋咱乙酸两个重要中间体合成了DNTF,总收率为22%,纯度达98%以上。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关键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合成工艺,其中氧化反应收率可达97%,硝化反应收率可达56.5%。通过DSC、ARC和RC1研究了氧化反应和硝化反应的工艺安全风险,结果表明,氧化反应工艺危险度较高,硝化反应的工艺危险度为2级,该工艺具有一定的工程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DNTF 合成 工艺优化 安全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原料机械初加工现状及发展分析
10
作者 黎土煜 王玲玲 +5 位作者 黄敞 梁铭坚 Zar Ni Zaw Wittaya Prommee 王立丰 郑勇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3期95-100,共6页
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巴西三叶橡胶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一般通过对鲜胶乳进行凝块、脱水、除杂、干燥等初加工处理制成天然生胶产品。目前,天然生胶原料供应具有随机性、多样性、复杂性,这对初加工工艺提出更高要求,同时... 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巴西三叶橡胶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一般通过对鲜胶乳进行凝块、脱水、除杂、干燥等初加工处理制成天然生胶产品。目前,天然生胶原料供应具有随机性、多样性、复杂性,这对初加工工艺提出更高要求,同时给初加工配套装备的设计优化与升级带来更大挑战。该文围绕天然橡胶原料的供应与存储,重点剖析了天然橡胶原料初加工工艺、初加工设备、初加工产品的现状与发展需求,概述了水线工艺、干线工艺中的关键配套设备现状,重点指出了干法工艺制胶中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需求和研究思路,为促进先进新型产线装备的国产化工作取得新突破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原料 初加工工艺 初加工设备 初加工产品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蚝壳的成分分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周琦雅 刘婕 +5 位作者 陈倩玉 黄铭菲 陈诗欣 何梦海 周聪 李育军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8期82-87,共6页
牡蛎壳(蚝壳)作为牡蛎生产中的一种贝类废料,在牡蛎养殖、加工生产各个环节存在回收利用效率低下、废弃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展贝类废料的资源化利用及高值资源化研究,并探讨其循环与再循环的可行性利用途径,对缓解中国贝类资源的... 牡蛎壳(蚝壳)作为牡蛎生产中的一种贝类废料,在牡蛎养殖、加工生产各个环节存在回收利用效率低下、废弃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展贝类废料的资源化利用及高值资源化研究,并探讨其循环与再循环的可行性利用途径,对缓解中国贝类资源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介绍了牡蛎壳的结构和成分的重要特征,以及回收牡蛎壳在医疗、工业和农业领域中的用途和重要地位。重点阐述了牡蛎壳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进展,提出了未来含牡蛎壳成分食品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开展有关牡蛎壳综合利用研究有利于开发用于生产功能性食品的牡蛎壳加工技术,为牡蛎壳产品的进一步研究和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 物质结构 化学组成 资源化利用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硝噁一体化脱除材料VMo/CeTi-PTFE复合催化滤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陈宋璇 王昊 +2 位作者 刘君 姚亮 吕瑞彤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03,共13页
粉尘、氮氧化物(NO_(x))、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排放值是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烟气净化的重要考核指标,结合脱硝催化剂和除尘器的功能,寻求一种可实现粉尘、氮氧化物、二噁英协同一体化脱除的功能材料,将有效缩短烟气净化工艺流程。本文基于复... 粉尘、氮氧化物(NO_(x))、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排放值是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烟气净化的重要考核指标,结合脱硝催化剂和除尘器的功能,寻求一种可实现粉尘、氮氧化物、二噁英协同一体化脱除的功能材料,将有效缩短烟气净化工艺流程。本文基于复合结构原则构建VMo/CeTi基低温脱硝催化剂与聚四氟乙烯(PTFE)滤料耦合的复合功能滤料,并考察了该滤料的低温NH_(3)-SCR催化性能、二噁英模型化合物(呋喃和1,2-二氯苯)降解性能以及除尘效率,特别探究了其在含水含硫气氛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复合功能滤料不仅表现出良好的低温NH_(3)-SCR催化和降解二噁英模型化合物的性能,还具有较好的水汽和SO_(2)耐受性。表征分析发现,复合结构功能滤料上催化剂固载稳定性较好,喷吹500次脱落率为0.2%;催化剂粉体分布均匀,易暴露更多活性位点,保留催化剂的脱硝和二噁英模型化合物的降解性能;NH_(3)-SCR反应过程中活性组分表面价态循环变化所引发的电子转移、羟基自由基结构的消耗与再生以及水的生成,将促进二噁英模型化合物的水解开环,实现氮氧化物和二噁英的协同脱除;柔性PTFE滤料(PTFE纤维)基体为催化剂粉体提供高分散度的同时依靠表面疏水性降低水汽对催化剂的干扰,进一步减少毒害物亚硫酸盐(硫酸盐)的生成,有利于改善复合结构功能滤料的抗水性能,提高材料使用寿命;此外,SO_(2)耐受性试验证明了Ce助剂添加可以有效抑制硝酸盐和硫酸氨类物质的形成,表现为较高的SO_(2)耐受性。本文构建的尘硝噁一体化脱除复合功能滤料对于推动短流程烟气净化技术工业化应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发电 粉尘 氮氧化物(NO_(x)) 二噁英复合功能滤料 尘硝噁一体化脱除 耐水耐硫性 短流程烟气净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原料组合加工工艺研究
13
作者 徐玮杰 万明宇 +4 位作者 王戈 丁冉 王健 卫盼盼 杨凯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4期107-110,共4页
为提升烟叶原料的综合使用能力,本试验以正常加工为对照,开展片烟、原烟润前混配(方案A)和烤前混配(方案B)两种工艺方案的生产试验,测定出片率、长梗得率等7项经济指标,成品水分均匀性,成品烟碱均匀性等成品质量指标,以及大片率等5项叶... 为提升烟叶原料的综合使用能力,本试验以正常加工为对照,开展片烟、原烟润前混配(方案A)和烤前混配(方案B)两种工艺方案的生产试验,测定出片率、长梗得率等7项经济指标,成品水分均匀性,成品烟碱均匀性等成品质量指标,以及大片率等5项叶片结构在制品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方案B的出片率为70.14%、成品产出率为99.96%,采用该方案的烟叶损耗较小。两种方案成品水分均匀控制水平基本一致,略高于正常加工水平。方案B的成品烟碱均匀性均值为3.21%,变异系数为2.32%,叶片结构均匀性SQH1值为5.40,均优于方案A。因此,烤前混配加工模式为较优的加工工艺,其有利于优化打叶复烤经济指标,提高关键指标控制稳定性,提升烟叶综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原料 片烟原烟混配 打叶复烤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碳氢资源利用水平的炼油总流程研究
14
作者 于博 许友好 +5 位作者 管翠诗 彭东岳 罗洋 刘涛 白旭辉 崔华松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2-1150,共9页
为提高炼油行业碳氢资源利用效率,应对传统炼油-化工一体化路线的高氢耗、高能耗等问题,提出以脱碳技术为核心的差异化加工路径。通过靶向多产低碳烯烃催化裂化(TCO)工艺技术及其专用催化剂TCC-1,调整原料氢/碳原子比,实现低碳烯烃高效... 为提高炼油行业碳氢资源利用效率,应对传统炼油-化工一体化路线的高氢耗、高能耗等问题,提出以脱碳技术为核心的差异化加工路径。通过靶向多产低碳烯烃催化裂化(TCO)工艺技术及其专用催化剂TCC-1,调整原料氢/碳原子比,实现低碳烯烃高效生产;同时采用选择性加氢、芳烃抽提及可控缩聚技术,将催化裂化重油分级转化为高附加值碳材料。某原油加工量8 Mt/a炼油厂的总流程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产品结构显著优化,成品油收率下降6.73%,同时增产聚丙烯和碳材料产品分别为26.5、277.2 kt/a,不需要外购天然气用于制氢,实现了原油加工过程碳氢资源的自平衡,在不同价格体系下,经济效益更具优势,为炼油厂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资源利用 加工方案 脱碳技术 碳材料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电解水制氢非贵金属氧化物阳极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博通 桂珑恩 +4 位作者 刘太楷 俞泽新 李建伟 邓春明 刘敏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1-463,共13页
碱性电解水制氢是当前最清洁、高效的氢气制取技术之一,其电解过程包含析氢反应和析氧反应。其中,析氧反应为四电子参与过程,动力学缓慢、能量转换效率低,是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瓶颈环节,常需要电催化剂提高反应效率。非贵金属氧化物来源... 碱性电解水制氢是当前最清洁、高效的氢气制取技术之一,其电解过程包含析氢反应和析氧反应。其中,析氧反应为四电子参与过程,动力学缓慢、能量转换效率低,是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瓶颈环节,常需要电催化剂提高反应效率。非贵金属氧化物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催化活性高,可用于驱动和催化电解水析氧反应,已受到广泛关注。按一元金属氧化物、多元金属氧化物、高熵氧化物分类,总结了非贵金属氧化物电解水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电解水阳极材料催化性能的优化策略;讨论了非贵金属氧化物电解水阳极材料制备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并对非贵金属氧化物电解水阳极材料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贵金属氧化物 碱性电解水制氢 阳极材料 优化策略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意纸质文物脱酸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16
作者 周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珍贵纸质文物。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纸质文物的理化性质难以长久保持不变,各种病害问题会导致载体的性能下降,最终影响文物的保存寿命。现有保护修复研究多集中在分析纸张酸化原因与脱酸材料方面,实操应用的讨论则相... 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珍贵纸质文物。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纸质文物的理化性质难以长久保持不变,各种病害问题会导致载体的性能下降,最终影响文物的保存寿命。现有保护修复研究多集中在分析纸张酸化原因与脱酸材料方面,实操应用的讨论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实践层面出发,以脱酸方法为研究重点,借鉴意大利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经验,首先介绍了脱酸前应做的准备和辅助材料的选择,其次从工艺和材料两个维度梳理了近年来常用的几种脱酸技术,阐明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对不同技术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我国纸质文物特点提出了脱酸干预时的工作思路。此外,为了更好地保持脱酸效果,本文还延伸讨论了后续抗氧化和加固修复环节的意义及操作方法,强调保护修复工作整体意识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酸方法 实践应用 工艺和材料 中意纸质文物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rared Emissivity Study on Semiconductor Pigment of Cd-Zn-S
17
作者 顾冰芳 徐国跃 +2 位作者 任菁 罗艳 蔡刚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Semiconductor pigment of Cd-Zn-S is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solid state reaction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and surface morph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It is... Semiconductor pigment of Cd-Zn-S is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solid state reaction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and surface morph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rystal lattice of the product is hexagonal. When the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distortion of crystal lattice reduces. The samples anneal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gglomerate to different degrees while the one annealed at higher temperature agglomerates clearly. The infrared emissivity of Cd-Zn-S at two window-bands of 3-5 μm and 8-14 μm is researched. The researched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frared emissivity of Cd-Zn-S in 8-14 μm wave band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3-5 μm wave bands. The infrared emissiv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which reason is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decreases and the scatter by the particles 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分析 材料加工 Cd-Zn-S 红外发射 波长 热处理温度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材料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昌娟 王俊皓 +1 位作者 焦锋 曹永静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2,共10页
硬质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冲击韧性高以及耐磨性好等优异材料特性,是现代工业生产以及新技术开发等领域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具材料和结构材料。但硬质合金材料的高脆性、低断裂韧性等缺陷使得硬质合金的机械... 硬质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冲击韧性高以及耐磨性好等优异材料特性,是现代工业生产以及新技术开发等领域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具材料和结构材料。但硬质合金材料的高脆性、低断裂韧性等缺陷使得硬质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非常差,成为其发展的重大阻碍,并且硬质合金加工表面易产生裂纹和凹坑,使工件表面质量下降并且影响加工性能,是典型难加工材料。本文对硬质合金的分类、性能及切削加工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硬质合金材料的加工研究现状和各种加工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其对硬质合金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以期为精密高效加工硬质合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材料特性 切削加工性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材料超声滚压加工的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骏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2,共8页
采用普通滚压加工工艺对钛合金材料进行加工时,存在因低频冲击造成的工件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和表面硬度低等问题,为此,开展了钛合金材料超声振动滚压工艺仿真及实验研究。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超声滚压加工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找出... 采用普通滚压加工工艺对钛合金材料进行加工时,存在因低频冲击造成的工件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和表面硬度低等问题,为此,开展了钛合金材料超声振动滚压工艺仿真及实验研究。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超声滚压加工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找出了影响超声滚压加工性能的相关因素;然后,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钛合金材料的仿真模型,分析了超声滚压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及强化机理;最后,设计了钛合金工件的超声滚压实验,研究了不同参数指标对工件加工质量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对仿真模型和残余应力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静载荷和超声振幅的增加,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相对均匀且趋于平稳,表面粗糙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表面硬度随强化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振幅为20μm时,工件表面质量和性能相对较好,此时残余应力均值为849 MPa,表面粗糙度均值为0.1μm。该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可为滚压制造工艺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加工材料 材料表面强化技术 超声振动滚压工艺 残余应力 表面硬度 表面粗糙度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档案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及相关问题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志杰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档案管理规范》(DA/T 2-2023)为新时期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实践指引。基于对该规范修订背景与主要内容的分析与介绍,本文又阐述了其特点与意义,并结合条款内容和科研档案工作实践提出了改... 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档案管理规范》(DA/T 2-2023)为新时期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实践指引。基于对该规范修订背景与主要内容的分析与介绍,本文又阐述了其特点与意义,并结合条款内容和科研档案工作实践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档案 科研文件材料 全过程管理 科学数据归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