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煤腐植酸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增效作用机制
1
作者 樊玉萍 金伟 +3 位作者 马晓敏 付元鹏 董宪姝 朱本康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79-2691,共13页
超临界CO_(2)(ScCO_(2))萃取技术是煤炭中可溶性有机质提取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强大的溶解及萃取能力可改变煤样形貌特征及孔隙结构。以内蒙古某地褐煤及用10%过氧化氢溶液预处理后的褐煤为原料,以乙醇为共溶剂,进行褐煤的ScCO_(2)萃取腐... 超临界CO_(2)(ScCO_(2))萃取技术是煤炭中可溶性有机质提取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强大的溶解及萃取能力可改变煤样形貌特征及孔隙结构。以内蒙古某地褐煤及用10%过氧化氢溶液预处理后的褐煤为原料,以乙醇为共溶剂,进行褐煤的ScCO_(2)萃取腐植类物质实验。利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腐植类产物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等探究在ScCO_(2)萃取过程中煤样的形貌特征及孔隙的变化,揭示ScCO_(2)萃取技术对腐植类物质提取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溶液预处理后的煤样会让有乙醇共溶的ScCO_(2)更有效地渗透到褐煤的孔隙中,与黄腐酸官能团之间通过氢键等作用发生相互作用,使得黄腐酸从褐煤基质中大量溶解到超临界流体中,萃取后的煤样整体疏松孔隙更多有利于后续腐植酸的提取。萃取出的黄腐酸溶液中Mg、P、K和Fe等植物营养必需元素的离子质量浓度大幅度提高,分别为21432.77、148.83、8823.84、415.12μg/L。萃取后的煤样具有最大的总孔容为0.0179 cm^(3)/g及比表面积为3.3743 m^(2)/g,以其为原料制备出的腐植酸产率高(49.38%)、O/C高(0.74)、N/C高(0.12)、含硫量低(1.11%)、富含羰基和羧基、芳香度低、分子量较小、表面多孔粗糙。这表明ScCO_(2)萃取技术对黄腐酸及腐植酸的有效提取及品质提高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ScCO_(2)萃取 黄腐酸溶液 腐植酸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苹果籽油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2
作者 苟丽娜 曾朝珍 康三江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52-458,共7页
系统比较超临界CO_(2)萃取与传统溶剂萃取对苹果籽油质量的关键理化指标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萃取工艺和开发高品质苹果籽油提供科学依据。以红富士苹果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条件,分别采用超临界... 系统比较超临界CO_(2)萃取与传统溶剂萃取对苹果籽油质量的关键理化指标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萃取工艺和开发高品质苹果籽油提供科学依据。以红富士苹果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条件,分别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和石油醚萃取提取苹果籽油,并对其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2.0 h、CO_(2)流量25 L/h,苹果籽油得率达23.72%。理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溶剂萃取相比,超临界CO_(2)萃取的苹果籽油具有较低的过氧化值(0.70 g/kg)和较高的皂化值(189 mg/g),表明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长链脂肪酸含量。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2种萃取方法所得苹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均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主要包括亚油酸(51.973%~52.050%)和油酸(36.206%~36.293%)。综上所述,超临界CO_(2)萃取法在提升苹果籽油品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用于生产高品质苹果籽油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籽油 超临界CO_(2)萃取 工艺优化 理化特性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核桃油的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吴彩娥 阎师杰 +3 位作者 寇晓虹 郝利平 杜俊民 李晓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5-138,共4页
以新鲜的核桃仁为原料 ,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物料的粉碎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核桃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核桃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 3 0目、萃取压强 3 0 MPa、萃取温度 4 5℃、萃取时间 5... 以新鲜的核桃仁为原料 ,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物料的粉碎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核桃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核桃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 3 0目、萃取压强 3 0 MPa、萃取温度 4 5℃、萃取时间 5 h,此条件下核桃油的萃取率可达 93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仁 超临界co2萃取 核桃油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董海洲 万本屹 +1 位作者 李宏 刘传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9,共5页
对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 流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在葡萄籽细度 40目 ,水分含量 ... 对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 流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在葡萄籽细度 40目 ,水分含量 4 5 2 % ,湿蒸处理 ,萃取压力 2 8MPa,温度 3 5℃ ,CO2 流容比 8~ 9,萃取时间 80min的条件下 ,葡萄籽油的萃取率可达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 萃取 葡萄籽油 工艺条件 萃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油脂和脂肪酸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5
作者 邵荣 钱仁渊 +2 位作者 秦金平 云志 史美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2,共4页
综述了超临界CO2 萃取分离油脂、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影响萃取效果的主要因素 ,指出可通过在体系转变压力下、温度略高于溶剂临界温度的操作条件范围内寻找最优操作条件 。
关键词 油脂 脂肪酸 分离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麦胚芽油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孙爱东 尹卓容 +4 位作者 蔡同一 景奉水 陶吉寒 郝鲁江 张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8-70,共3页
采用麦胚芽作为实验材料,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预处理条件(水分含量,粉碎方法、粉碎度)、萃取条件(萃取温度与压力)、分离条件(分离温度与压力)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分析了操作条件对油脂质量特别是VE的影响;确... 采用麦胚芽作为实验材料,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预处理条件(水分含量,粉碎方法、粉碎度)、萃取条件(萃取温度与压力)、分离条件(分离温度与压力)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分析了操作条件对油脂质量特别是VE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为批量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胚芽油 co2 超临界萃取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超临界CO_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罗登林 罗磊 +2 位作者 刘建学 钟先锋 丘泰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4-207,共4页
为了改善超临界CO2萃取在极性物质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其体系中引入特定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它们对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均可显著提高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萃... 为了改善超临界CO2萃取在极性物质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其体系中引入特定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它们对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均可显著提高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萃取率,其改善效果与它们的种类和加入量有关。在司盘80、吐温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4种表面活性剂中,以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的改善效果最好,其次是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吐温80,而司盘80最差。在3种助表面活性剂对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人参皂苷的改善效果方面,以乙醇效果最好,其次是正戊醇,正丁醇效果最差。在萃取压力32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4h和CO2流量2.5L/h的条件下,AOT和乙醇的加入量以0.036g/mL较好,此时人参皂苷的萃取率达15.9%,是没加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下的13.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 超临界co2萃取 人参皂苷 反相微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β-胡萝卜素的实验研究(Ⅰ) 被引量:22
8
作者 廖传华 周玲 +1 位作者 顾海明 黄振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5-366,371,共3页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对 β 胡萝卜素进行了萃取实验 ,考察了二氧化碳用量 (10~ 35kg/h)、萃取压力 (10~ 5 0MPa)、温度 (2 0~ 5 0℃ )等对萃取得率的影响 ,同时考虑设备投资对萃取过程的影响 ,得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β 胡萝卜...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对 β 胡萝卜素进行了萃取实验 ,考察了二氧化碳用量 (10~ 35kg/h)、萃取压力 (10~ 5 0MPa)、温度 (2 0~ 5 0℃ )等对萃取得率的影响 ,同时考虑设备投资对萃取过程的影响 ,得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β 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萃取压力 30~ 35MPa ,操作温度 2 0~ 4 0℃ ,CO2 的流量选择为 2 0~ 2 5k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 Β-胡萝卜素 实验研究 二氧化碳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苷元酪醇的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化田 祖元刚 毛子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2-465,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和乙醇常温浸提法相比较 ,研究从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苷、苷元酪醇的工艺条件 ,结论是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能萃取出红景天生药中红景天苷的 1 .2 % ,提取率不高 ,但该方法能萃取出80 %的苷元酪醇 ,萃取液中苷元...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和乙醇常温浸提法相比较 ,研究从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苷、苷元酪醇的工艺条件 ,结论是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能萃取出红景天生药中红景天苷的 1 .2 % ,提取率不高 ,但该方法能萃取出80 %的苷元酪醇 ,萃取液中苷元酪醇的相对含量可达 45 .68% ;乙醇常温浸提法能将红景天苷、苷元酪醇同时有效萃取 ,且得率较高 ,但是萃取液中两物质相对含量较低 ,进一步分离纯化将有难度。本研究结果表明 ,将超临界CO2 萃取法和乙醇常温浸提法有效结合 ,可实现两物质的有效分离 ,推进红景天有效成分的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醇 红景天苷 法能 取出 超临界co2萃取法 乙醇 生药 萃取液 常温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超临界CO_2萃取香草兰香料 被引量:9
10
作者 符史良 周江 +2 位作者 黄茂芳 叶英 李思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2-454,共3页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flavour extraction from vanilla beans with supercritical CO 2 fluid were studied.The influences of extracting pressure,temperature,separating pressure,temperature,and extracting time on...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flavour extraction from vanilla beans with supercritical CO 2 fluid were studied.The influences of extracting pressure,temperature,separating pressure,temperature,and extracting time on extracting rate of flavour were discussed.The vanillin content of flavour was determined by HPLC.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extracting flavour from vanilla beans with supercritical CO 2 fluid were defined,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extracting pressure 35MPa and temperature 45℃,separating pressure(Ⅰ)16MPa,pressure(Ⅱ)6Mpa,temperature(Ⅰ)40℃,temperature(Ⅱ)40℃,and extracting time 150min were optimal.The extracting rate of flavour was 8.36% and the vanillin content of flavour was 230mg/g in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 超临界co2 萃取 香料 香兰素 超临界流体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从南海翡翠贻贝中萃取EPA和DHA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启煌 姚煜东 +3 位作者 张穗 庆宁 周家华 宋照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1-54,共4页
用超临界CO2对南海翡翠贻贝中萃取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35℃,CO2用量2ml/g料,尿素用量为乙酯量的10%。乙酯的萃取率达到6... 用超临界CO2对南海翡翠贻贝中萃取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35℃,CO2用量2ml/g料,尿素用量为乙酯量的10%。乙酯的萃取率达到61.5%。EPA和DHA乙酯总含量(w)达到2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翡翠贻贝 萃取 EPA DHA 二氧化碳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杏仁油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科友 史清华 +1 位作者 唐德瑞 朱海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58,共3页
利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从杏仁中提取出杏仁油。采取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及静态萃取与动态萃取相结合方法 ,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 CO2 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当压力为 3.5MPa,温度为 70℃ ,CO2 体积与物料比为 47m L/g时萃取效果最... 利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从杏仁中提取出杏仁油。采取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及静态萃取与动态萃取相结合方法 ,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 CO2 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当压力为 3.5MPa,温度为 70℃ ,CO2 体积与物料比为 47m L/g时萃取效果最好 ,萃取率为47.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油 萃取 超临界co2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被孢霉菌丝体油脂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爱东 尹卓容 +3 位作者 蔡同一 景奉水 郝鲁江 葛毅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5-229,共5页
采用被孢霉菌丝体作为实验材料,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预处理条件(水分含量、粉碎方法、粉碎度)、萃取条件(萃取温度与压力)、分离条件(分离温度与压力)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分析了操作条件对油脂质量特别是γ-亚麻... 采用被孢霉菌丝体作为实验材料,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预处理条件(水分含量、粉碎方法、粉碎度)、萃取条件(萃取温度与压力)、分离条件(分离温度与压力)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分析了操作条件对油脂质量特别是γ-亚麻酸(GLA)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为批量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孢霉菌丝体 油脂 超临界流体 萃取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和微波辅助萃取艾叶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曾虹燕 张晓云 冯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88,263,共5页
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辅助萃取艾叶挥发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6MP,萃取温度31℃,CO2流量20kg/h和时间80min,得率3.75%;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 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辅助萃取艾叶挥发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6MP,萃取温度31℃,CO2流量20kg/h和时间80min,得率3.75%;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辐射功率720w,辐射时间200s,溶剂量400mL,洗涤剂量50mL,得率4.85%。水蒸馏法提取率为1.87%。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和水蒸馏法萃取艾叶挥发油品质最好;微波萃取收率最高,但品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微波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油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其GC/MS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柳仁民 张坤 崔庆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1-53,共3页
应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 ,研究了核桃油的提取工艺。采用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试验 ,考察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 流量对核桃油萃取率的影响。最佳萃取条件为 :压力 30MPa ,温度5 0℃ ,时间 4h ,CO2 流量 2 5kg/h ,在此条件下核桃油的... 应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 ,研究了核桃油的提取工艺。采用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试验 ,考察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 流量对核桃油萃取率的影响。最佳萃取条件为 :压力 30MPa ,温度5 0℃ ,时间 4h ,CO2 流量 2 5kg/h ,在此条件下核桃油的萃取率可达 5 2 4 %。利用GC/MS分析了核桃油的组成成分 ,比较了超临界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GC/MS分析 提取工艺 核桃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超临界萃取油茶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吕晓玲 李肇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研究了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皂苷的工艺 ,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 ,压力 2 5MPa、温度 5 0℃、体积分数6 5 %乙醇为夹带剂 ,CO2 流量 2 5~ 30L/h ,萃取时间 3h。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油茶皂苷的收率为 15 2 3% ,纯度78 6 5 %。与乙醇浸提法... 研究了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皂苷的工艺 ,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 ,压力 2 5MPa、温度 5 0℃、体积分数6 5 %乙醇为夹带剂 ,CO2 流量 2 5~ 30L/h ,萃取时间 3h。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油茶皂苷的收率为 15 2 3% ,纯度78 6 5 %。与乙醇浸提法相比较 ,超临界萃取皂苷的纯度比乙醇浸提法高 5 4 % ,且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 co2超临界萃取 MP 乙醇浸提法 萃取条件 研究 压力 工艺 纯度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研究中药百里香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22
17
作者 孙彬 王鸿 +1 位作者 陆曼 田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990-996,共7页
采用分析型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技术 ( SFE- CO2 )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 ( SD) ,提取中药百里香挥发油 ,并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从中分别鉴定出61个和 5 0个化合物 ,主要包括 :百里酚、石竹烯、桉油精、伞... 采用分析型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技术 ( SFE- CO2 )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 ( SD) ,提取中药百里香挥发油 ,并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从中分别鉴定出61个和 5 0个化合物 ,主要包括 :百里酚、石竹烯、桉油精、伞花醇、芳樟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水蒸气蒸馏 色谱/质谱 中药 百里香 挥发性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产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莉玫 郭振德 +5 位作者 张镜澄 曾健青 彭洪 饶励 吴惠勤 张桂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4-26,共3页
采用GC和GC-MS技术对八角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34种化合物,它们的含量占出峰物质总量的962%。同时与八角的水蒸汽蒸馏产物的组成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八角茴香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连续浓缩鱼油EPA和DHA的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伟民 马海乐 李国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为了克服鱼油有效组分超临界 CO2 间歇萃取方法的缺点 ,设计建造了超临界 CO2 在内径 14 mm、填料高 1.8m的填料塔中连续萃取浓缩鱼油有效组分的流程。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 ,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了 4因素 3水平并考虑部分交互作... 为了克服鱼油有效组分超临界 CO2 间歇萃取方法的缺点 ,设计建造了超临界 CO2 在内径 14 mm、填料高 1.8m的填料塔中连续萃取浓缩鱼油有效组分的流程。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 ,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了 4因素 3水平并考虑部分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方案 ,以综合指标进行评价 ,得到了优化工艺参数为 :填料塔压为 12 .5 MPa;CO2 流量为 5L/m in;鱼油进料流量为 0 .8m L/m in;塔的温度分布为 40~ 85℃。经方差分析得知 ,温度分布的影响对综合指标高度显著 ,鱼油进料流量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显著 ,试验范围内的压力、CO2 流量、压力和温度分布交互作用、温度分布和 CO2 流量交互作用以及压力和 CO2 流量交互作用对综合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填料塔 连续浓缩 鱼油 EPA D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雄花序黄酮类化合物超临界CO_2的萃取工艺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福伟 王晓 +2 位作者 时新刚 耿岩玲 杜金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5-138,共4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夹带剂比例、温度、时间、压力对超临界CO2 萃取毛白杨雄花序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 ,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温度 60℃ ,液料比 1 5mL∶1 g、压力 3 5MPa条件下 ,萃取 90min ,得率可达 0 5 9%。
关键词 毛白杨雄花序 黄酮类化合物 超临界co2的萃取工艺 夹带剂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