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a Art Educ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Hang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A Case of Caihe Second Elementary School
1
作者 Kaori Shishido 《茶叶》 2013年第4期500-503,共4页
Caihe Second Elementary School,a public school in Hang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has shown excellent performance at practicing tea art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s a part of after-school activities it encour... Caihe Second Elementary School,a public school in Hang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has shown excellent performance at practicing tea art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s a part of after-school activities it encourages.In this paper,the author figured out significance of tea art in Chinese society by discussing " why elementary students learn Chinese tea art" through observation on tea art education at Caihe Second Elementary School and interview with persons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艺 艺术教育 小学生 杭州市 浙江省 案例 显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过度使用及注意力不集中与初中生拒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幼东 王建强 +4 位作者 王紫妍 刘久楹 吕晶 葛怡然 杜玉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的:探讨初中生短视频过度使用、注意力不集中与拒学行为的显要表现及内在关联。方法:选取1 106名在校初中生进行调查,采用短视频APP过度使用量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的注意力不集中维度、拒绝上学行为问卷评估短视频过度使... 目的:探讨初中生短视频过度使用、注意力不集中与拒学行为的显要表现及内在关联。方法:选取1 106名在校初中生进行调查,采用短视频APP过度使用量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的注意力不集中维度、拒绝上学行为问卷评估短视频过度使用程度、注意力不集中、拒学行为。采用R语言网络分析工具包评估单个网络的核心节点和共存网络的桥梁节点,比较不同性别和年级的网络结构差异。结果:短视频过度使用、注意力不集中、拒学行为网络的核心节点分别为“使用短视频会增强与他人的联系”(预期影响值=1.03)、“容易分心”(预期影响值=1.99)、“学校疏离”(预期影响值=0.83)。共存网络的桥梁节点为“违抗行为”(桥预期影响值=0.69)、“难以从事持续性的脑力活动”(桥预期影响值=0.47)。网络结构差异分析发现,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存网络的核心节点分别为“因使用短视频而停止做其他事”“违抗行为”“学习能力”。结论:初中生短视频过度使用、注意力不集中、拒学行为的显要表现分别为使用短视频会增强与他人的联系、容易分心、学校疏离;三者共存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违抗行为、难以从事持续性的脑力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过度使用 注意力不集中 拒绝上学行为 初中生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感知父母信任和感知教师信任对学习力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伏干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2,共9页
父母和教师都是中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基于心理资本理论和自我价值理论考察感知父母信任和感知教师信任对初中生学习力的影响,研究引入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感知父母信任和感知教师信任对初中生学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 父母和教师都是中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基于心理资本理论和自我价值理论考察感知父母信任和感知教师信任对初中生学习力的影响,研究引入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感知父母信任和感知教师信任对初中生学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整群随机抽样的844名初中生学习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自尊在感知父母信任与学习力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感知教师信任与学习力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感知教师信任对学习力的影响作用大于感知父母信任对学习力的影响。为提升初中生的学习力,适应终身学习的时代需求,建议教师和父母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赋能学生心理资本,协同共育促进初中生学习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信任 学习力 自尊 初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教育焦虑和父母温暖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情绪适应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俞劼 魏馨 +1 位作者 张雨晴 李玉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6-51,共6页
近年来,小学生的情绪适应问题日益凸显且广受关注,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对其认知、人格、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持续性影响。通过对1639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情绪适应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近年来,小学生的情绪适应问题日益凸显且广受关注,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对其认知、人格、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持续性影响。通过对1639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情绪适应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情绪适应整体良好,但个别学生问题较突出;除个体内部因素外,父母教育焦虑和情感温暖也是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促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情绪适应,家校协同尤为重要:家长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多元发展观,优化家庭教养方式,提升情感温暖投入,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与安全感;学校也应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情绪及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适应 父母教育焦虑 父母温暖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接纳承诺疗法矩阵改善考前焦虑案例报告
5
作者 许英美 葛璐璐 +1 位作者 宗焱 王分分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59-764,共6页
目的:探究接纳承诺疗法矩阵(ACT Matrix)对高中生考前焦虑躯体症状的干预成效。方法:以1例考前焦虑躯体症状显著的高中生为对象,对其进行8次心理咨询,通过ACT Matrix进行个案概念化并指导咨询策略的制定,采用中文版接纳承诺疗法综合评... 目的:探究接纳承诺疗法矩阵(ACT Matrix)对高中生考前焦虑躯体症状的干预成效。方法:以1例考前焦虑躯体症状显著的高中生为对象,对其进行8次心理咨询,通过ACT Matrix进行个案概念化并指导咨询策略的制定,采用中文版接纳承诺疗法综合评估问卷(CompACT)、倒U型压力曲线进行咨询前后评估。结果:咨询后,来访者自评CompACT总分从56分提升到71分,压力程度评分从9分下降到6分,来访者的躯体症状明显缓解、睡眠状况改善、亲子关系好转、自我感觉良好,在学期末考试中超预期发挥。结论:接纳承诺疗法矩阵能有效指导和促进心理咨询进程,进而改善高中生因考前焦虑导致的躯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考前焦虑 接纳承诺疗法矩阵 个案概念化 案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发展趋势: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
6
作者 吴鹏 王宇亮 蒋星雨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揭示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趋势,探究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通过2年共5次问卷调查,对1646名高中生进行测试。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发现:(1)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趋势呈两阶段性,即先下降后增长;(2)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可分... 为揭示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趋势,探究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通过2年共5次问卷调查,对1646名高中生进行测试。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发现:(1)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趋势呈两阶段性,即先下降后增长;(2)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可分为2个亚组,高投入下降组和低投入增长组;(3)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可以预测高中生未来职业探索的发展速率,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可以预测高中生未来职业投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公正世界信念对高中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验证了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对高中职业规划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职业规划 潜变量增长模型 发展趋势 高中生 公正世界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学业压力对不同年级高中生执行功能子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超 汪彦云 +1 位作者 付军军 赵鑫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5,共18页
选取985名高一~高三年级的学生,采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考察了学业压力4个子维度在不同年级高中生各执行功能成分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随着高中生年级的升高,父母压力和教师压力对各执行功能成分的负向预测作用逐渐增强,社交... 选取985名高一~高三年级的学生,采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考察了学业压力4个子维度在不同年级高中生各执行功能成分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随着高中生年级的升高,父母压力和教师压力对各执行功能成分的负向预测作用逐渐增强,社交压力对各执行功能成分的负向预测作用逐渐减弱。相比之下,自我压力对高中生的干扰抑制、反应抑制和注意转换能力均显示出了正向预测作用,并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强。这表明,不同类型学业压力对各执行功能成分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并将随高中生年级的升高而发生变化。本研究所产生的结论对于教育工作者有效制定高中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学业压力 高中生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高中生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及与饮食行为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裕 王非 +4 位作者 陈艳华 李开宇 胡冀 谭雅卿 陈曦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高中生抑郁症状流行现况,为今后制定抑郁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10—11月从湖南省抽取17555名高中生,采用《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中学版)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χ^(2)检... 目的了解湖南省高中生抑郁症状流行现况,为今后制定抑郁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10—11月从湖南省抽取17555名高中生,采用《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中学版)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的流行现况和与饮食习惯的关联性。结果湖南省高中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4.45%。男生检出率(23.02%)显著低于女生(25.82%),普高学生检出率(22.76%)显著低于职高学生(29.91%),城区学生检出率(25.53%)显著高于郊县学生(21.79%),汉族学生检出率(22.92%)显著低于少数民族学生(31.77%),住校学生检出率(25.12%)显著高于走读学生(23.2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从不喝含糖饮料的学生为参照,喝含糖饮料的学生发生抑郁症状风险的OR值为1.169(95%CI:1.064~1.285);以从不吃油炸食品的学生为参照,吃油炸食品的学生发生抑郁症状风险的OR值为1.272(95%CI:1.157~1.398);以吃新鲜水果的学生为参照,从不吃新鲜水果的学生抑郁症状风险的OR值为1.454(95%CI:1.293~1.636);以吃蔬菜的学生为参照,从不吃蔬菜的学生发生抑郁症状风险的OR值为1.460(95%CI:1.270~1.678);以做到天天吃早餐的学生为参照,未做到天天吃早餐的学生发生抑郁症状风险的OR值为2.702(95%CI:2.501~2.919)。结论职高、居住在城区、少数民族、女生、住校的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更高。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提示改善学生饮食习惯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饮食行为 高中生 流行现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同伴群体间地位分化的质性研究:区隔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凌岳 楚江亭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0,共12页
学生同伴群体是影响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因素。以布迪厄的区隔理论为视角,使用“场域-资本-惯习”的分析框架对21名高中生及3名教师进行质性研究后发现,在以文化资本为核心符号的“学业竞技场”、以社会资本为核心符号的“课余活动场”... 学生同伴群体是影响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因素。以布迪厄的区隔理论为视角,使用“场域-资本-惯习”的分析框架对21名高中生及3名教师进行质性研究后发现,在以文化资本为核心符号的“学业竞技场”、以社会资本为核心符号的“课余活动场”和以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为核心符号的“家校联动场”中,形成了学业区隔、声望区隔与家境区隔三种高中生同伴群体间的地位分化现象,而分化后的同伴群体行动,又存在进一步再生产这些场域结构的风险,从而构成了学生微观交往层面的公平隐忧。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应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学生群体,通过加强与他们的日常交流、丰富学校评价标准、发挥正式群体的教育功能、强化家校社协同,帮助学生辨识同伴群体中的隐性风险、养成良好的交往观念,进而收获健康的社会化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高中生 同伴群体 地位分化 区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室结构布局对低龄小学生疏散效率的影响
10
作者 王珺 胡杨慧 +1 位作者 陈先锋 孙绪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0,共8页
为提高低龄小学生在教学楼的疏散效率,采用紧急疏散试验获取6~7岁学生的运动特征,并使用Pathfinder模拟软件研究课桌布局、教室门位置和出口位置对疏散的影响,通过控制试验和数值模拟优化教室结构。结果表明:对于单个教室,虽然缩短预先... 为提高低龄小学生在教学楼的疏散效率,采用紧急疏散试验获取6~7岁学生的运动特征,并使用Pathfinder模拟软件研究课桌布局、教室门位置和出口位置对疏散的影响,通过控制试验和数值模拟优化教室结构。结果表明:对于单个教室,虽然缩短预先行动时间可减少总体疏散时间,但无法改善由建筑结构造成的拥堵。适当的疏散路径和课桌布局可显著减少疏散时间,对于走廊一侧有教室的建筑,提高走廊宽度和出口宽度是提高疏散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对于走廊两侧有教室的建筑,建筑内疏散走廊的结构,包括走廊数量和走廊内的交叉口,是影响疏散时间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建议从不同方面制定优化教室疏散结构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室结构 低龄小学生 疏散效率 课桌布局 出口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的理论本真、时代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小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15,共6页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深化认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的理论内涵;要准确理解劳动教育是...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深化认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的理论内涵;要准确理解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要切实推动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形成劳动教育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教育观 学生发展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况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魏靖入 陈卉 +5 位作者 李涛 张国钦 于燕明 张灿有 成君 张帆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0-468,共9页
目的分析高中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和入学一年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天津市滨海区和西青区4所高中的高二年级学生开展结核病筛查,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并回顾性收集学生高一入学时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结... 目的分析高中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和入学一年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天津市滨海区和西青区4所高中的高二年级学生开展结核病筛查,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并回顾性收集学生高一入学时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结果。比较学生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检测结果阳性率、强阳性率及阳转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ST检测结果阳转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839名学生入学一年后总体阳性率高于高一入学时(46.82%VS 33.12%),而强阳性率降低(12.51%VS 1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入学一年后,高一TST检测阴性的1230名学生中有64名阳转,阳转率为5.20%(95%CI:3.93%~6.48%)。入学一年后学生TST检测结果硬结平均直径为5(2,8)mm,高一入学时为2(0,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硬结平均直径差值范围为±21 mm,其中在±2 mm的学生占39.70%。硬结平均直径增加者和减少者分别占65.09%、28.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TST检测结果阳转的风险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学生(OR=4.842,95%CI:2.794~8.392)。结论应加强对高二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筛查,并重点关注寄宿制学校学生,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和新近感染者,为实施精准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高中生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感染 阳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学习兴趣量表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
13
作者 王艳聆 贺慧 +2 位作者 张倩 张琳玲 韦嘉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结合国内外的已有研究和中国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对Wininger及其同事编制的数学学习兴趣量表(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Scale,ILMS)进行本土化修订并检验其信效度指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结合国内外的已有研究和中国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对Wininger及其同事编制的数学学习兴趣量表(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Scale,ILMS)进行本土化修订并检验其信效度指标.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修改题目并形成正式量表.结果表明ILMS包括价值认同、掌握效能、积极体验、主动参与4个维度,信效度指标良好,可以作为测量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学生 数学学习兴趣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依恋和认知融合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作用
14
作者 彭小凡 王婷 +2 位作者 吴淼 唐天桂 谭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95-901,共7页
目的:考察同伴依恋和认知融合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作用,探讨这些变量关系在中、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767名中、小学生(小学生1950人,中学生817人),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亲密关系体验-关系结构量表、认知融合... 目的:考察同伴依恋和认知融合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作用,探讨这些变量关系在中、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767名中、小学生(小学生1950人,中学生817人),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亲密关系体验-关系结构量表、认知融合量表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分别测量负性生活事件、同伴依恋、认知融合和抑郁。结果:负性生活事件、同伴依恋、认知融合得分与抑郁得分两两之间正向关联(r=0.36~0.75,均P<0.001);同伴依恋与认知融合的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效应值分别是0.04、0.30、0.04,分别占总效应的6.7%、50%、6.7%;链式中介模型在小学生与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Δχ^(2)=47.12,Δdf=6,P<0.001);链式中介作用在小学生中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Δχ^(2)=43.72,Δdf=6,P<0.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直接或通过同伴依恋和认知融合间接影响中小学生抑郁。负性生活事件对小学生(尤其女生)的同伴依恋、认知融合影响更大;同伴依恋对中学生认知融合影响更大;认知融合对小学生抑郁影响更大;同伴依恋对小学男生抑郁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负性生活事件 同伴依恋 认知融合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高中生隐性饥饿风险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汪珉骜 曹华科 +4 位作者 张宁 张宇辰 时宇航 裴阳 王静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06,共7页
目的预测安徽省高中生隐性饥饿风险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社会和学校对高中生及其家庭开展营养知识教育,帮助其改善膳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9—12月期间抽取安徽省11个地级市共9336名高中... 目的预测安徽省高中生隐性饥饿风险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社会和学校对高中生及其家庭开展营养知识教育,帮助其改善膳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9—12月期间抽取安徽省11个地级市共933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调查采用课题组自主编制的量表,由人口学信息调查表、隐性饥饿风险影响因素问卷以及高中生隐性饥饿风险评估量表3部分组成。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高中生隐性饥饿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038份,隐性饥饿风险平均得分为(34.72±9.135)分,处于较低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现不规律饮食的频率”(β=-0.106)、“年级”(β=-0.073)、“存在挑食、偏食现象”(β=-0.034)、“食用油炸食品的频率”(β=-0.024)4个变量与隐性饥饿风险总分呈负相关,“进食水果的频率”(β=0.305)、“对三餐饭菜的满意程度”(β=0.169)、“一日三餐中注重饮食的营养均衡”(β=0.113)、“母亲文化程度”(β=0.064)、“运动出汗后有意识的补充微量营养素”(β=0.071)、“知道人体必需的营养素”(β=0.062)、“每天的日晒时间”(β=0.060)、“进食粗粮的频率”(β=0.088)、“每月花费在饮食上的大致费用”(β=0.065)、“每周的运动时长”(β=0.055)、“知道隐性饥饿与慢性疾病的关系”(β=0.040)、“生源地为城市”(β=0.043)、“男性”(β=0.031)、“父亲文化程度”(β=0.044)、“独生子女”(β=0.032)、“了解隐性饥饿”(β=0.032)、“发现自己处于隐性饥饿时的态度”(β=0.024)共17个变量与隐性饥饿风险得分呈正相关。结论安徽省高中生整体存在较高的隐性饥饿风险,营养认知、生活习惯和饮食行为是影响隐性饥饿风险得分的三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饥饿 安徽省 高中生 微量营养元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
16
作者 冯海洋 赵蔚嘉 +5 位作者 徐小青 吴晓漫 夏青云 高永基 吴建 杨银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和商丘市的8 176名初中生。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简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抑郁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和商丘市的8 176名初中生。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简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评估初中生的负性生活事件、自尊、心理韧性和抑郁水平。采用SPSS PROCESS 3.5中的模型4和5检验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负性生活事件正向预测初中生抑郁[β(95%CI)=0.312(0.295~0.328),P<0.001]。自尊在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6.60%。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抑郁之间起调节作用[β(95%CI)=-0.042(-0.056~-0.029),P<0.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还可以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初中生抑郁。心理韧性可缓冲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负性生活事件 自尊 心理韧性 抑郁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学习倦怠与心理韧性关系的回归混合分析
17
作者 闫春艳 贝冬丽 罗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1-446,共6页
目的:探究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高中生学习倦怠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分别对786名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现状及心理韧性水平进行调查,运用潜在类别分析和回归混合模型探讨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 目的:探究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高中生学习倦怠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分别对786名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现状及心理韧性水平进行调查,运用潜在类别分析和回归混合模型探讨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结果: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可分为低倦怠(69.9%)、低成就感(9.8%)和力不从心(20.3%)3个潜在类别;回归混合分析表明,心理韧性较低的高中生学习倦怠较高(OR=0.22~0.56),情绪控制困难的高中生大多在学习上表现出力不从心(OR=0.23)。结论:高中生学习倦怠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且与心理韧性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倦怠 心理韧性 高中生 潜在类别分析 回归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其智还是虑其败?教师信念影响高中生日常性学业弹性的中介机制及性别差异
18
作者 家晓余 唐琪晴 +2 位作者 李平 赵晶 李伟健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0,共8页
采用问卷法探讨高中生感知教师信念(能力固化观与消极失败观)与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关系,以及感知教师课堂行为(自主支持和师生关系)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测量工具包括感知教师能力固化观与消极失败观量表、感知教师自主支持和师... 采用问卷法探讨高中生感知教师信念(能力固化观与消极失败观)与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关系,以及感知教师课堂行为(自主支持和师生关系)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测量工具包括感知教师能力固化观与消极失败观量表、感知教师自主支持和师生关系量表,以及日常性学业弹性量表。结果显示:(1)高中生感知教师消极失败观显著负向预测日常性学业弹性;(2)感知教师课堂行为在感知教师消极失败观与日常性学业弹性间起中介作用;(3)感知教师课堂行为的中介效应受性别调节,表现为女生感知的教师消极失败观通过感知教师课堂行为影响其日常性学业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教师能力观 教师失败观 课堂行为 日常性学业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认知灵活性对知觉压力的影响:主动性人格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19
作者 唐宇 陈帅 +3 位作者 崔轶 霍亚芬 蔡文鹏 潘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高中生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在认知灵活性与知觉压力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河南省鹤壁市99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评估工具包括认知灵活性问卷、知觉压力量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主动性人格量表。通过相关分... 目的:探讨高中生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在认知灵活性与知觉压力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河南省鹤壁市99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评估工具包括认知灵活性问卷、知觉压力量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主动性人格量表。通过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高中生认知灵活性、知觉压力、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的得分依次为(67.00±10.81)(27.48±7.21)(44.65±8.82)(54.82±8.92)分。知觉压力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正相关,与认知灵活性、主动性人格呈负相关(r=0.479、-0.607、-0.420,P<0.05)。主动性人格和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认知灵活性和知觉压力之间起中介作用,效应值(95%CI)为-0.043(-0.061~-0.026)和-0.042(-0.060~-0.023),占总效应的10.83%和10.58%。结论:高中生的认知灵活性负向预测知觉压力,且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主动性人格在认知灵活性与知觉压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认知灵活性 知觉压力 主动性人格 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1岁小学生前瞻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及其认知机制
20
作者 辛聪 陈幼贞 +1 位作者 田蜜 刘国雄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5-791,共17页
本研究首次采用所有权范式,通过3个实验探究了7至11岁小学生前瞻记忆自我参照效应的产生及其认知机制。结果显示:(1)无论主动选择(实验1)还是被动分配所有权(实验2),小学生均会出现前瞻记忆自我参照效应,且高年级小学生产生了更大效应;... 本研究首次采用所有权范式,通过3个实验探究了7至11岁小学生前瞻记忆自我参照效应的产生及其认知机制。结果显示:(1)无论主动选择(实验1)还是被动分配所有权(实验2),小学生均会出现前瞻记忆自我参照效应,且高年级小学生产生了更大效应;(2)高进行中任务认知负荷条件,无论显著性还是非显著性目标,均未出现前瞻记忆自我参照效应。低认知负荷条件,显著性目标未观察到前瞻记忆自我参照效应,但非显著性目标出现了该效应。而且,个体会根据任务情境在自我和他人参照的前瞻记忆目标出现前、后灵活分配认知资源。当认知资源不足时,个体会优先分配认知资源给与自我相关的前瞻记忆目标(实验3)。研究表明,通过所有权范式,7至11岁小学生中能观察到较为稳定的前瞻记忆自我参照效应,该效应的产生会消耗认知资源。而且,认知资源会根据任务情境灵活分配,并呈现出动态加工的特点,支持了认知资源密集型动态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记忆 自我参照效应 认知资源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