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static structural mechanics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s
1
作者 QU Chunming FENG Fang +2 位作者 LI Yan BAI Yuedi ZHAO Bin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3-928,共6页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a composit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s to ensure the structure safety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WT).The static and mo...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a composit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s to ensure the structure safety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WT).The static and modal analysis of rotor of a composit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as conducted by using ANSYS software.The relevant contour sketch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was obtained.The analysis was made for static structural mechanics,modal analysis of rotor and the total deformation and vibration profil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n the working capability of the rotor.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ous structure parameters lie in the safety range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in the relative standards.The analysis showing the design safe to operate the rotor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structural mechanics′analysis of VAW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tatic structural mechanics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 mode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金属橡胶的静力学模型研究
2
作者 余慧杰 侯伟平 +1 位作者 陈成 倪维宇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58,共7页
在静态力学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复合型金属橡胶(Composite-Metal Rubber,C-MR)的理论模型。采用一种新型制备工艺制备C-MR,对其进行静态力学试验。结合编织型金属橡胶(Wove-Metal Rubber,W-MR)和缠绕型金属橡胶(Tangled-Metal Rubber,... 在静态力学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复合型金属橡胶(Composite-Metal Rubber,C-MR)的理论模型。采用一种新型制备工艺制备C-MR,对其进行静态力学试验。结合编织型金属橡胶(Wove-Metal Rubber,W-MR)和缠绕型金属橡胶(Tangled-Metal Rubber,T-MR)的静力学模型,建立了C-MR的力学模型,并研究了不同编缠比对C-MR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对比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有效预测C-MR的力学特性。并且发现,编缠比对C-MR的力学特性有显著影响,编缠比越大,C-MR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越大。研究结论可为C-MR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金属橡胶 静态力学试验 力学特性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杆式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赵雄 王利辉 +2 位作者 贾元武 陈建能 俞高红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402,共9页
针对目前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存在结构尺寸大和质量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运动空间小、质量小的六杆式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测量西兰花物理特性,对西兰花茎秆组织的切割力进行评价,设定刀具入切角为90°、刀具... 针对目前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存在结构尺寸大和质量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运动空间小、质量小的六杆式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测量西兰花物理特性,对西兰花茎秆组织的切割力进行评价,设定刀具入切角为90°、刀具切割力为100 N。根据西兰花物理参数和生长状态确定六杆式采收末端执行机构方案,建立末端六杆机构运动学与动态静力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以外部驱动力最小和理论轨迹实际轨迹差值最小为目标对末端执行机构参数进行双目标优化,优化后得到六杆结构杆长及末端六杆机构最小驱动力矩,其扭矩为1.37 N·m,得出优化后刀具切割轨迹且轨迹优化差值为1.29 mm,其单侧刀具与最大花球距离为25 mm。最后,根据优化结果选定额定功率为400 W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以优化后机构参数设计验证了样机并开展了采收末端执行机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末端执行机构试验采收成功率为92.5%,验证了六杆式西兰花采收末端执行机构具有良好的采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采收 末端执行机构 动态静力分析 机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庄区块岩石力学特征对压裂的影响及开发对策
4
作者 张聪 赵立平 +6 位作者 杨瑞强 王琪 桑广杰 李可心 王玉婷 贾慧敏 李俊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327,共13页
煤储层岩石力学特征对天然裂缝的形成演化及人工裂缝的扩展规律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是影响煤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因素。为明确郑庄区块岩石力学特征和压裂裂缝发育规律,实现煤储层高效改造和开发,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建立纵横波转换模型,... 煤储层岩石力学特征对天然裂缝的形成演化及人工裂缝的扩展规律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是影响煤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因素。为明确郑庄区块岩石力学特征和压裂裂缝发育规律,实现煤储层高效改造和开发,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建立纵横波转换模型,基于岩石力学参数试验和测井计算建立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转换模型,利用声波时差、密度等常规测井数据,计算得到郑庄区块岩石力学参数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FrSmart压裂模拟软件建立郑庄区块不同井区水平井的地质力学模型,开展压裂模拟探究岩石力学参数和压裂规模对压裂裂缝形态的影响,并针对不同井区提出差异化开发对策。结果表明:郑庄区块静态弹性模量在0.28~1.45 GPa,平均为0.95 GPa,静态泊松比为0.31~0.34,平均为0.32,整体呈不均匀分布。随着煤储层弹性模量的不断增大和泊松比的减小,压裂缝长和单缝宽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压裂缝长和单缝宽与压裂规模有正相关关系,增加压裂液量和砂量可以有效增加压裂缝长和单缝宽,提高裂缝体积。增大施工排量,压裂缝长、单缝宽、裂缝体积均大幅度增加。在郑庄区块北部开展大规模大排量压裂先导试验,裂缝监测结果显示:平均压裂缝长超400 m,缝宽在40 m以上,平均单段储层改造体积170×10^(4) m^(3),改造效果较以往提升580%。在后续开发过程中,郑庄区块北部井区建议采用大规模大排量压裂,最佳井距为320 m;中北部井区建议采用中等压裂规模进行改造,最佳井距为300 m;西南部井区建议采用中等规模压裂,最佳井距为26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郑庄区块 岩石力学参数 动静态转换模型 压裂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道远 袁金秀 +1 位作者 武薇 闫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503,共11页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桥梁隧道、海上建筑和军事防护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和抑裂效果及作用机理,对于FRC的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FRC的组成及特点,综述...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桥梁隧道、海上建筑和军事防护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和抑裂效果及作用机理,对于FRC的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FRC的组成及特点,综述了FRC在抗压、抗拉等静态力学性能,以及抗冲击、抗侵彻等动态力学性能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水泥基复合材料 静态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平齐端板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参数分析
6
作者 刘卫然 周晋普 +2 位作者 方斌 于海丰 马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4-286,共13页
为研究端板厚度小于规范构造要求的钢框架平齐端板节点力学性能,设计制作6个钢框架平齐端板节点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对节点的破坏模式、极限抗弯承载力、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延性系数和中和轴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节点的主要破... 为研究端板厚度小于规范构造要求的钢框架平齐端板节点力学性能,设计制作6个钢框架平齐端板节点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对节点的破坏模式、极限抗弯承载力、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延性系数和中和轴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节点的主要破坏模式为端板翘曲、柱翼缘屈曲和螺栓破坏;2)极限抗弯承载力和延性系数均随端板厚度、柱翼缘厚度和螺栓直径的增加而增加;3)滞回曲线均表现出显著的捏缩现象;4)通过合理布置,采用6个高强螺栓(M14或M16)的节点,其耗能能力大于采用4个M20高强螺栓的节点;5)节点端板中和轴位置靠近受压梁翼缘与规范具有一定差异。通过有限元分析进一步研究端板厚度、柱翼缘厚度和螺栓直径对节点极限抗弯承载力和延性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端板厚度小于构造要求时,其厚度每增加2 mm,节点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3.71%;螺栓直径小于24 mm时,其直径每增加2 mm,节点延性系数提高36.66%,并在直径为24 mm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齐端板节点 力学性能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端板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纤维对Ti/Al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果春焕 井旭日 +2 位作者 王树邦 时浩程 姜风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3-1031,共9页
针对NiTi纤维对于Ti/Al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问题,本文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备Ti/(Al3Ti+Al3Ni)层状复合材料,并制备2组对比试样,采用准静态压缩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应力应变曲线和断裂形貌判断机理。结果表明:随着NiTi纤维... 针对NiTi纤维对于Ti/Al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问题,本文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备Ti/(Al3Ti+Al3Ni)层状复合材料,并制备2组对比试样,采用准静态压缩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应力应变曲线和断裂形貌判断机理。结果表明:随着NiTi纤维的完全反应,Ti/(Al3Ti+Al3Ni)层状复合材料相较于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和NiTi纤维增强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拥有更为优异的韧性和能量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纤维 层状复合材料 准静态压缩 应变率敏感性 断裂形貌 能量吸收 抗压强度 断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双柱式桥墩横桥向抗震性能及塑性铰区高度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董慧慧 郑子成 +2 位作者 封文昊 韩强 杜修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18-229,共12页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双柱式桥墩横桥向的抗震性能及塑性铰区高度,设计了4个不同墩高的RC双柱式桥墩,对其开展了恒定轴力作用下的水平循环往复拟静力加载试验。系统地分析了RC双柱式桥墩的损伤状态、失效机理、滞...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双柱式桥墩横桥向的抗震性能及塑性铰区高度,设计了4个不同墩高的RC双柱式桥墩,对其开展了恒定轴力作用下的水平循环往复拟静力加载试验。系统地分析了RC双柱式桥墩的损伤状态、失效机理、滞回性能和塑性铰区高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墩高的增加,RC双柱式桥墩破坏模式由剪切破坏转为弯剪以及弯曲破坏;桥墩的墩顶和墩底均产生明显的塑性损伤区域,特别的,墩顶和墩底的塑性损伤状态出现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同时,每个塑性损伤区域的受拉和受压两侧的损伤状态也明显的不同。RC双柱式桥墩的滞回曲线饱满,但是展现出了明显的刚度和强度退化现象。随着墩高的增加,RC双柱式桥墩的刚度和强度明显降低,但是耗能能力、残余侧移率和延性系数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RC双柱式桥墩的临界塑性铰区高度与墩高基本呈正相关的变化规律,且基于现有的反弯点假定以及等效塑性铰模型计算结果远低于RC双柱式桥墩的塑性铰区长度实测值。该研究结果可为RC双柱式桥墩进一步损伤、失效机理的研究以及其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双柱式桥墩 损伤状态 失效机理 滞回性能 塑性铰区长度 循环往复拟静力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变压器卡扣式套管抗震试验及刚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郑楠 马清越 +1 位作者 薛志航 谢强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2,82,共10页
500 kV变压器卡扣式套管在地震作用中易损性较高,易发生套管绝缘油泄漏现象。为了研究卡扣式套管法兰的抗震性能,文中采用某型号500 kV卡扣式套管节点进行3组不同加载工况的拟静力侧推试验,对卡扣式法兰节点及瓷质套管在地震作用下的破... 500 kV变压器卡扣式套管在地震作用中易损性较高,易发生套管绝缘油泄漏现象。为了研究卡扣式套管法兰的抗震性能,文中采用某型号500 kV卡扣式套管节点进行3组不同加载工况的拟静力侧推试验,对卡扣式法兰节点及瓷质套管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现象和机理进行研究,并通过顶部位移的分解和抗弯刚度公式的推导,对卡扣式法兰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刚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卡扣式套管往复的振动会使得瓷套管根部密封圈挤压变形移位,以及出现陶瓷碎裂的破坏现象;耳板薄弱处拉应力较大,与震害破坏现象一致。结合拟静力侧推试验数据以及理论分析,修正了500 kV变压器卡扣式法兰节点抗弯刚度计算公式中的抗弯刚度经验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套管 卡扣式法兰 拟静力试验 破坏现象 刚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滑道式自主回收AUV装置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张明远 孟令帅 +2 位作者 李明烁 谷海涛 王正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共6页
随着全世界广泛聚焦深海资源勘探以及人类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取得广泛应用。当前AUV作业完成后或需补充能源时,需通过有人船舶多人配合操作对其回收,危险系数高且工作效... 随着全世界广泛聚焦深海资源勘探以及人类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取得广泛应用。当前AUV作业完成后或需补充能源时,需通过有人船舶多人配合操作对其回收,危险系数高且工作效率低。为解决有人船舶回收AUV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水面无人船(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的倾斜滑道式自主回收AUV装置,从工作原理、机械设计、力学理论及仿真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搭建系统原理样机并进行试验。经试验验证,该装置能稳定可靠地实现对AUV的自主回收。为未来无人化、高效化自主回收AUV系统的实现提供一定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装置 机械设计 静力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自适应连杆机构的欠驱动手指设计及控制
11
作者 戴景辉 樊绍巍 +1 位作者 程明 姜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9-1837,共9页
为复现人手的运动功能,针对耦合型假肢手适应性差,自适应假肢手运动拟人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兼具耦合运动功能与自适应运动功能的欠驱动手指机构。介绍了耦合自适应连杆机构的原理以及欠驱动手指机构的设计方案,然后对手指运动学进... 为复现人手的运动功能,针对耦合型假肢手适应性差,自适应假肢手运动拟人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兼具耦合运动功能与自适应运动功能的欠驱动手指机构。介绍了耦合自适应连杆机构的原理以及欠驱动手指机构的设计方案,然后对手指运动学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手指各关节间的运动耦合关系以及手指的工作空间。建立手指的静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指尖抓握时的指尖输出力特性以及自适应抓握时手指的稳定性。设计了手指的位置控制以及阻抗控制策略使手指具备主动柔顺特性。最后进行了手指抓握以及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欠驱动手指具有较高的输出力、高稳定性以及良好的顺应性。所设计手指结合了耦合手与自适应手的优点,有效提升了假肢手的抓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 稳定性 自适应 假手 阻抗控制 静力学分析 工作空间 手指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边封制袋机切刀机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12
作者 周旭光 王景良 +1 位作者 邵小江 朱龙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298,304,共6页
国内八边封制袋机侧风琴设备的切刀机构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慢、噪声大、振动强。因此,设计一种高速、低噪声、低振动的八边封制袋机切刀机构具有很大的实用性。通过分析薄膜切断过程中切刀的运动规律。根据偏心轮滑块机构的运动特点,设计... 国内八边封制袋机侧风琴设备的切刀机构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慢、噪声大、振动强。因此,设计一种高速、低噪声、低振动的八边封制袋机切刀机构具有很大的实用性。通过分析薄膜切断过程中切刀的运动规律。根据偏心轮滑块机构的运动特点,设计八边封制袋机切刀机构。应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通过ANSYS对机构中重要的零部件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验证其结构强度;并在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对切刀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保证设计偏心轮滑块切刀机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机构的静力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可知,连杆的最大的变形量为0.42μm,满足设计要求。切刀在切断时以垂直于预制袋的位姿做高速往复运动,切断过程平稳,实现了预定目标。采用偏心轮滑块切刀机构能够很好地实现对薄膜高速平稳地切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刀机构 偏心轮滑块机构 高速 减振 静力学仿真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高湿环境下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冰清 李晓暄 +3 位作者 彭旭东 李运堂 陈源 金杰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宽温高湿环境下液压油受水污染而使密封处于油包水两相润滑状态,建立油包水流型下油水两相液压杆封热弹流混合润滑模型,探究宽温环境和含水率对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静力学特性、密封行为及密封性能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宽温高湿环境下液压油受水污染而使密封处于油包水两相润滑状态,建立油包水流型下油水两相液压杆封热弹流混合润滑模型,探究宽温环境和含水率对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静力学特性、密封行为及密封性能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油包水流型下,含水率增大时,油水混合物黏度略增大,流体动压效应增强,净泄漏率减小,摩擦力减小,密封润滑特性及性能均提升;低温环境下,密封挤压变形小,液膜黏度大,流体动压效应强,净泄漏率虽小但摩擦力大;高温环境下,密封挤压变形大,诱发局部应力集中,液膜黏度小,流体动压效应弱,净泄漏率大;环境温度对密封性能影响十分显著,特别是高温高速或高温高压工况下,净泄漏率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杆封 油水两相流 液压系统 宽温高湿环境 密封性能 静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桁材结构碰撞变形机理的解析预报研究
14
作者 路越 刘昆 +1 位作者 唐文勇 王自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15,共6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在碰撞事故下的损伤机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桁材结构作为船体主要承载构件,通常会在碰撞事故中发生明显的褶皱变形,需开展碰撞性能评估以满足相关设计需求。该研究设计并开展了典型桁材结构的准静态...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在碰撞事故下的损伤机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桁材结构作为船体主要承载构件,通常会在碰撞事故中发生明显的褶皱变形,需开展碰撞性能评估以满足相关设计需求。该研究设计并开展了典型桁材结构的准静态碰撞试验,获取了结构主要的损伤变形特征及碰撞力曲线。同时将试验得到的结构抗力与现有解析预报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桁材结构面内褶皱模型,建立了新的解析预报方法。研究成果对于船体结构耐撞性能的设计与事故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碰撞 桁材结构 损伤机理 解析预报 准静态碰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摩擦系数机电一体化测量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15
作者 贾华坡 武文斌 +1 位作者 王雪峰 李润林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41,共11页
针对当前谷物摩擦系数测量装置测定效率低及测量数据精度低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谷物摩擦系数机电一体化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整合以往测量机构的优点,对摩擦系数测量装置进行结构改进,在基于斜面法的静、动摩擦系数测量机构之间... 针对当前谷物摩擦系数测量装置测定效率低及测量数据精度低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谷物摩擦系数机电一体化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整合以往测量机构的优点,对摩擦系数测量装置进行结构改进,在基于斜面法的静、动摩擦系数测量机构之间增加了转盘收集仓和单粒下料机构,可实现静摩擦系数的多粒同时测量及收集不同倾斜角度下落的颗粒数,并结合对应的静摩擦系数值进行加权求平均值,得到更接近实际应用中谷物颗粒整体的静摩擦系数值,还可顺利切换为动摩擦系数的单粒测量,光电传感器用于判断静摩擦测量时谷物颗粒的滑动及动摩擦测量时下落的加速度和时间,测量过程中控制系统自动计算并显示静、动摩擦系数。搭建测量装置开展不同含水率(8.66%~20.06%)小麦在不锈钢板和白口铸铁板上摩擦系数测量试验,并将试验数据与以往文献数据进行对比。静摩擦系数测量时,随着平台角度平稳增加,在达到麦粒开始滑动临界角时,麦粒沿斜面落入下方转盘收集仓对应的扇形格中,单粒下料机构能够较好满足动摩擦系数的测量要求,且每次测量时屏幕上实时显示当前测量的静或动摩擦系数值。小麦含水率为8.66%~20.06%时,麦粒与两种接触材质的静、动摩擦系数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与不锈钢板间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范围分别为0.338 5~0.424 9和0.154 1~0.223 2,与白口铸铁板间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范围分别为0.385 7~0.488 0和0.162 2~0.254 1,与以往文献中公布数据的范围相近,变化趋势相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实现谷物静、动摩擦系数的高效测量,有助于提升种植、收获和收获后处理/加工设备的设计水平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静摩擦系数 动摩擦系数 机电一体化 测量装置 测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状态及应变率下组合煤岩体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规律
16
作者 马智会 马智勇 +1 位作者 潘荣锟 崔峰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3,共12页
深部煤岩体应力环境复杂多变,为进一步揭示动载荷诱发冲击地压的发生机制,采用岩-煤-岩结构试样,利用改进后SHPB试验系统,开展不同应力状态(无轴压及围压、一维动静组合、三维动静组合)及应变率(49.3~137.9 s^(-1))下冲击试验,研究组合... 深部煤岩体应力环境复杂多变,为进一步揭示动载荷诱发冲击地压的发生机制,采用岩-煤-岩结构试样,利用改进后SHPB试验系统,开展不同应力状态(无轴压及围压、一维动静组合、三维动静组合)及应变率(49.3~137.9 s^(-1))下冲击试验,研究组合煤岩体试样的强度、变形、破坏特征及能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轴压及围压、一维动静组合下组合体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峰后存在应力回弹及应变软化2种类型,三维动静组合下都存在应力回弹现象。3种应力状态下试样峰值强度大致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明显的率相关性。3种应力状态下,都是反射能占入射能的比例最高,透射能占入射能的比例最低;三维动静组合下,反射能占入射能的比例低于其他2种应力状态;当应变率低于123 s^(-1),能量利用率、耗散能随应变率增加而逐渐增加,耗散能密度随入射能的增加而增加。试样破坏形式表现出明显的率相关性,随着应变率的增加,煤、砂岩碎块尺寸也逐渐变小。无轴压及围压、一维动静组合下试样首先在煤岩界面发生破坏,煤、砂岩产生较多小尺寸碎块是由于峰后二次裂纹造成的。三维动静组合下单次冲击后煤岩体破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加载 组合煤岩体 力学特性 能量演化 岩石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家具铰链安全与经济布局策略研究
17
作者 王鲁浩 薛坤 何中华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9,共11页
研究了大尺度柜门铰链在不同安装布局策略下板件及铰链的静力学特性,以期为优化板式家具铰链布局和减量化设计提供参考。分析了柜门系统的受力情况,定性测试了系统在超负荷下的破坏特点,建立了铰链及板件的离散化模型,并使用CAE有限元... 研究了大尺度柜门铰链在不同安装布局策略下板件及铰链的静力学特性,以期为优化板式家具铰链布局和减量化设计提供参考。分析了柜门系统的受力情况,定性测试了系统在超负荷下的破坏特点,建立了铰链及板件的离散化模型,并使用CAE有限元仿真方法分别分析了单/双铰链、多铰链布局下铰链和板件的变形与等效应力情况。结果表明:柜门系统超负荷破坏发生在关闭状态下旁板自攻丝螺孔处的板件破损,与关门时旁板的等效应力为全状态下最大值的仿真计算吻合。布局方式对板件的应力及分布有显著影响,铰链安装个数与板件最大等效应力呈负相关。综合比较后,方案1、4、5、6较稳健,四铰链固定时可采用方案5和6以达到减量设计和节省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状暗铰链 静力学仿真 板式家具 减量化设计 铰链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推靠机械式垂钻工具的研制及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7,共6页
针对深层超深层油气开发中高陡构造、大倾角等地层的防斜打快,海上油气开发中高密度丛式井的防碰打直,干热岩开发中的耐高温防斜打直等工程技术难题,依据“低成本、耐高温、高可靠”的设计原则,研制了静态推靠机械式垂钻工具。该工具为... 针对深层超深层油气开发中高陡构造、大倾角等地层的防斜打快,海上油气开发中高密度丛式井的防碰打直,干热岩开发中的耐高温防斜打直等工程技术难题,依据“低成本、耐高温、高可靠”的设计原则,研制了静态推靠机械式垂钻工具。该工具为纯机械式结构,由重力偏重稳定平台、双层互锁静态推靠机构、动力心轴和PDC复合轴承组成。对工具的关键结构及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建立立式试验台架对工具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同时对工具进行了现场试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工具实时闭环响应井斜变化,动态响应精度控制在1°以内;地面转盘扭矩均匀间隔变化,反映了工具推靠高边的工作压力变化;工具外径、推靠翼肋及活动部件均表现正常,满足现场使用要求。所得结论可为高陡构造等易斜地区提供低成本的防斜打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钻工具 机械式 静态推靠 井斜 防斜纠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载荷作用下增材制造Ti-6Al-4V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19
作者 肖先锋 徐建龙 +2 位作者 吴祖锡 叶小军 付艳恕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9,共21页
增材制造凭借其高设计自由度和快速成形的特点,在制造复杂几何结构的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关键部件上具有巨大的优势。Ti-6Al-4V钛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及抗蠕变性的特性,在经常承受冲击载荷的航天器、武器装备等关键部位上得到了广... 增材制造凭借其高设计自由度和快速成形的特点,在制造复杂几何结构的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关键部件上具有巨大的优势。Ti-6Al-4V钛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及抗蠕变性的特性,在经常承受冲击载荷的航天器、武器装备等关键部位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入了解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在动静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影响机制是提高构件使役性能的重要基础。为此,对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的力学响应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首先,简要概括了典型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分类和工作原理。其次,梳理了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的准静态拉伸性能和动态压缩性能,并与铸造和锻造Ti-6Al-4V构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然后,对增材制造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行为的关联机制展开了讨论。最后,针对增材制造Ti-6Al-4V合金在静态载荷作用下的各向异性力学响应,总结了常用改善各向异性的后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TI-6AL-4V 动静载荷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对静压损伤金冠苹果的贮藏品质和愈伤的影响
20
作者 陈秋怡 刘晓媛 +2 位作者 刘畅 李倩倩 曹建康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67-277,共11页
本实验以金冠苹果为材料,进行静压损伤处理(60 N,24 h),以不受压果实作为对照,然后用不同强度的低温等离子体(10 min(低强度)或20 min(高强度))分别处理果实,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对静压损伤金冠苹果的贮藏品质和愈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 本实验以金冠苹果为材料,进行静压损伤处理(60 N,24 h),以不受压果实作为对照,然后用不同强度的低温等离子体(10 min(低强度)或20 min(高强度))分别处理果实,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对静压损伤金冠苹果的贮藏品质和愈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方式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能生成O3并清除C2H4,抑制损伤果实的呼吸作用和C2H4释放,延缓损伤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质量损失率的下降。其中以低温等离子体处理10 min具有更好的作用效果,并且能够延缓果实的褐变。进一步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10 min对静压损伤金冠苹果愈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强度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使损伤果实的压痕明显减小,损伤部位表层细胞降解死亡,细胞壁碎片化,从而抑制果实的进一步损伤。低强度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还使损伤果实总酚含量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先下降后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从而延缓果实衰老,体现出较好的愈伤效果。综上,低强度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抑制采后金冠苹果因机械伤所致的品质劣变,提高果实商品性,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技术运用于果蔬采后贮藏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冠苹果 低温等离子体 静压机械伤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