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教师构建TPACK持续发展共同体的行动研究:基于实践—反思的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志慧 胡啸天 +2 位作者 林东华 刘玉梅 郭可慧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113,共7页
近年来,直播技术、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快速更迭,为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提供了丰富情景。然而,推进教师理解和应用新兴技术、发展TPACK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仅靠常规培训难以实现。研究... 近年来,直播技术、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快速更迭,为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提供了丰富情景。然而,推进教师理解和应用新兴技术、发展TPACK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仅靠常规培训难以实现。研究历时四年,利用行动研究方法构建了由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组成的跨年龄、跨学科、跨高校和跨国界的基于实践—反思的教师TPACK持续发展共同体。该共同体聚焦新技术的学习和整合,通过三步反思法推动教师提炼和发展TPACK,并为教师提供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和长周期的认知支持和情感支持,从而激发教师基于发展情景形成行动链,进而得到反思性成长。基于对访谈文本和交流日志的分析,研究发现教师的TPACK得到明显发展,反思和研究能力得到提升,TPACK发展信心得到增强。研究结果有助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更好地理解数智时代教师TPACK发展难点和规律,有效推进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发展 实践—反思教师研修 教师成长共同体 生成式人工智能 创新型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缘何“沉浸”与“浅止”——基于中西部五省县域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付苏豪 王晶莹 +1 位作者 白荐楠 李玉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5,共7页
乡村教师的现代性专业发展是高质量乡村教育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研修为数字时代乡村教师群体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网络研修实践过程亦面临参与意愿缺位与获得感匮乏的尴尬境地。研究借助推拉理论视角... 乡村教师的现代性专业发展是高质量乡村教育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研修为数字时代乡村教师群体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网络研修实践过程亦面临参与意愿缺位与获得感匮乏的尴尬境地。研究借助推拉理论视角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中西部五省县域的15名乡村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考察乡村教师网络研修参与的复杂影响因素与深层内在机制,发现乡村教师的网络研修参与受到课程教学改革、线上参与优势、内容适切有用、社群文化影响、考核奖励体系五个推力因素吸引,额外教研需求薄弱、教学任务繁重、平台功能缺陷三个拉力因素排斥,以及教师发展动力、技术适应性两个中间障碍与个人因素影响。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教师网络研修工程的迭代优化与高质量乡村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应用为王,加强乡村数字生态建设;实施主体驱动,激发乡村教师发展动力;进行乡土重塑,创生县域本土教研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网络研修 教师专业发展 乡村教育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论体系、实践样态与时代路向 被引量:2
3
作者 付苏豪 李玉顺 +1 位作者 蒋芮 马凡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32,共8页
城乡教育均衡是国家实施教育带动乡村振兴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战略命题,数字教育资源稀缺与优秀教师队伍匮乏深度刻画城乡教育不平等,然而传统东西部结对帮扶与资源跨区域输送实践难以满足乡村教育持续性与适切性的发展需要。面向乡村数字... 城乡教育均衡是国家实施教育带动乡村振兴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战略命题,数字教育资源稀缺与优秀教师队伍匮乏深度刻画城乡教育不平等,然而传统东西部结对帮扶与资源跨区域输送实践难以满足乡村教育持续性与适切性的发展需要。面向乡村数字教育生态、城乡持续适切帮扶、理论吸纳转化实践的三重现实阻遏,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实现城乡数字教育资源、教师现代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区域教育文化优质均衡的四重理想寻绎提供新的机遇。为此,探索建构以数字生态赋能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供给、教育共同体群智协同共建共享、“异步教研+同步教研+示范课堂”重构乡村教师研修形态为主要特征的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系,并以涵盖全国14省市20县域的教师教研提升项目为例进行真实样态的立体评估,发现其能协同培育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学业素养,带动县域教育水平提升与乡村教育现代化跃迁。为促进理论体系迭代优化与城乡教育优质均衡深化发展,必须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平台精准功能服务;打通东西部城乡供需链,形成双边共建共享机制;创新项目管理评价制度,促生教师发展内生动力;联动县域师训部门协力,扩大项目造血辐射规模;重视师生数字素养培育,释放教育数字生态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城乡教育优质均衡 教育公平 乡村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提出”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苏明宇 莫延安 +1 位作者 刘启蒙 蔡金法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探讨“问题提出”教师培训项目对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基于“问题提出”教师培训项目,研究分析其对教师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策略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问题提出”教师培训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参与培训的次数... 探讨“问题提出”教师培训项目对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基于“问题提出”教师培训项目,研究分析其对教师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策略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问题提出”教师培训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参与培训的次数与其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策略的改进密切相关,整体趋势上显示出随参训次数增多,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及教育策略不断优化,专业素养逐步成熟的特征,但在培训中期也存在培训效果“回落”的现象,表现出非线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 教学策略 教学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职业经理人面临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星 陈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52-58,共7页
通过定量分析学术论文和政策文本,结合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对当前农业职业经理人面临的称谓、职业标准、人才培养及农村业态等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统一职业标准和称谓对于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化发展至关重要。该研究提出建立全国... 通过定量分析学术论文和政策文本,结合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对当前农业职业经理人面临的称谓、职业标准、人才培养及农村业态等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统一职业标准和称谓对于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化发展至关重要。该研究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定体系,以及实施农业职业经理人成长工程以扩大人才供给的对策,这些措施对于提升农村产业竞争力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职业经理人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政策支持 农村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发展领域硕士研究生特色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以A学院为例
6
作者 田文勇 吴蔓 +1 位作者 陈玉 苏嘉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248-251,257,共5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实施,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培养农村发展领域的硕士研究生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对A学院农村发展领域硕士研究生特色培养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培养定位待完善、师资队伍需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实施,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培养农村发展领域的硕士研究生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对A学院农村发展领域硕士研究生特色培养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培养定位待完善、师资队伍需优化、教学资源未盘活、奖助体系不健全、培养模式较单一、生源质量不太高、课程体系不成熟、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思政教育制度不完善、创业创新教育较滞后的问题。应立足A市农业发展需求,围绕A学院研究生专业不同背景,从培养定位、师资队伍构成、教学资源配置、奖助体系、培养模式、生源质量保障体系、课程体系、质量保障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支撑体系方面构建具有A学院特色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发展 专业硕士 培养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本研修视域下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陆旭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2,共8页
如何提升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是职业学校一直面临的现实难题。从校本研修的视角,对职业学校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模型设计、实施举措与转化效果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针对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合群内驱力,以“问... 如何提升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是职业学校一直面临的现实难题。从校本研修的视角,对职业学校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模型设计、实施举措与转化效果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针对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合群内驱力,以“问题解决—工作胜任—他人认可”为逻辑线索开展实践,能够取得明显成效。基于此,要实现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持续提升,应以“发展需求”为逻辑起点、以“价值回报”为重要因素、以“团队协同”为基础保障,强化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健全激励式评估体系,完善教师成长支持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内驱力 校本研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负能与使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审思 被引量:16
8
作者 汪基德 李博 +1 位作者 朱书慧 王雨霏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6,96,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变革,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基于“赋能—负能—使能”的逻辑理路进行审思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专业理念重构、专业知识增长、专业能力进阶和专业情意滋养的机遇...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变革,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基于“赋能—负能—使能”的逻辑理路进行审思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专业理念重构、专业知识增长、专业能力进阶和专业情意滋养的机遇。机遇背后暗含“人机共存”颠覆“以人为师”育人理念、“知识生产异化偏移”挑战知识创生、“高阶应用”挑战“高阶能力”、“主体身份遮蔽、降格”挑战主体情意等挑战。为把握机遇,化解挑战,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从理念认同、知识共创、能力提升、情意升华四个方面“使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画像技术的教师研修路径智能推荐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胡小勇 孙硕 穆肃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数字画像等新技术赋能下,优化教师研修路径以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构建了多模态数据和画像技术支持的教师研修路径智能推荐模型,包括数据伴随式采集...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数字画像等新技术赋能下,优化教师研修路径以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构建了多模态数据和画像技术支持的教师研修路径智能推荐模型,包括数据伴随式采集分类与预处理、教师画像生成、研修路径算法三个模块,实现教师研修特征与优质研修资源的智能匹配。在教师研修路径动态优化方面,模型通过提供基于画像的个性化导研服务、基于知识图谱的资源关联推荐、基于群体智能的群体路径发现、基于目标导向的过程评价和基于研修行为的智能预警,满足教师的个性化研修需求,为发掘研修数据潜能、促进教师智能研修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画像 教师专业发展 多模态数据 个性化研修 智能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实阻力与实践路向——基于“AGIL”模型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方红 张天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9,共9页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力量。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全新内涵和有利契机,同时对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出更迫切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效果,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体系实现高效和标准化...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力量。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全新内涵和有利契机,同时对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出更迫切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效果,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体系实现高效和标准化发展,运用帕森斯AGIL模型解析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现实阻力,发现存在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数字行动进展迟缓;研修培训存在偏差,教师角色难以转变;共建主体参与有限,支持体系保障乏力;数字价值认同缺失,数字责任有待强化等困境。基于AGIL模型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向包括激活专业发展自觉,确保数字行动落地;创新教师培育方式,明确数字行动策略;释放主体支持活力,畅通资源支持体系;形塑数字价值认同,践行数字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乡村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AGIL”模型 社会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化教育空间中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实然样态与突围路向 被引量:18
11
作者 崔英锦 徐亮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111,共7页
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特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关乎教育数字化和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基于在地化教育空间建构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通过对H省2,662份教师问卷与90余名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访谈和观察,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整体... 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特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关乎教育数字化和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基于在地化教育空间建构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通过对H省2,662份教师问卷与90余名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访谈和观察,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知识生成空间呈低阶化、育人实践空间存在不足、专业发展空间仍需提升、精神涵养空间较为欠缺、生活体验空间有待加强。对此,以知识生成空间的正义性为根,筑牢形成基础;以育人实践空间的情境性为本,打造应用场景;以专业发展空间的差异性为道,拓宽培育途径;以精神涵养空间的构想性为核,增强内在支撑;以生活体验空间的亲历性为魂,赋能在地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化 教育空间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能力模型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和震 尉淑敏 +1 位作者 赵泽慧 贺世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输入型能力模型和输出型能力模型,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进行“职前—准入...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输入型能力模型和输出型能力模型,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进行“职前—准入—职后”三个层面的系统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在职前培养上,要发挥培养主体的协同功能、明确培养内容的具体标准、实现培养模式的多维发展;在准入体系上,要坚持德技并重的准入理念、完善资格认证的静态标准、规范教师招聘的动态程序;在职后发展上,要完善四级联动的在职培训体系、创新在职教师群体的培训模式、健全“双师”标准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师 专业化发展 双能力模型 职前培养 准入体系 职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专业培训何以提升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来自全国2139个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轶 王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强化专业培训是提升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实现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全国2139个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构建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专业培训对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及... 乡村振兴战略下,强化专业培训是提升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实现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全国2139个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构建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专业培训对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参加专业培训能显著提升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第一、三产业和东部地区,劳动力参加专业培训对第二产业、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影响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劳动力参加专业培训主要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政策信息获取和企业财务管理规范性提升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因此,建议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返乡创业劳动力的专业培训,根据劳动力返乡创业的产业和区域,采取差异化的专业培训策略,通过专业化培训助推返乡创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专业培训 返乡创业 企业发展质量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沙尼亚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改革:动因、框架及启示
14
作者 欧阳忠明 李会荣 +1 位作者 顾宇娇 袁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28,共11页
增强职业教育教师核心竞争力一直以来是爱沙尼亚国家面向未来、适应世界变革趋势的重要手段。多重因素的汇聚如国家发展战略的期待、工作技能的变革和职教教师行业人才供需不平衡等,促使爱沙尼亚加快了改革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构建... 增强职业教育教师核心竞争力一直以来是爱沙尼亚国家面向未来、适应世界变革趋势的重要手段。多重因素的汇聚如国家发展战略的期待、工作技能的变革和职教教师行业人才供需不平衡等,促使爱沙尼亚加快了改革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构建了以终身学习为理念基石、以能力标准为目标导向、以职前职后培养为发展路径以及教师评价为质量保障的“四位一体”专业发展体系框架。此框架为推进我国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应厚植终身学习理念,彰显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之魂;建构能力标准框架,完善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深化一体化培养培训体系,衔接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优化教师评价模式,健全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师 专业发展 终身学习 培养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师课堂”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理、困局与破解——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文峰 崔亚萌 汪基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2,共7页
“名师课堂”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研修模式,注重名师与乡村教师间的互动与协作,已成为我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已有研究从不同方面对“名师课堂”进行了宏观探讨,但并未立足微观网络研修情境进行深入剖析,因而难以从根本上... “名师课堂”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研修模式,注重名师与乡村教师间的互动与协作,已成为我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已有研究从不同方面对“名师课堂”进行了宏观探讨,但并未立足微观网络研修情境进行深入剖析,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其边际效用递减问题。借鉴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微观情境的研究框架,深入剖析网络情境中“名师课堂”的互动仪式,揭示其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微观机理,并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发现“名师课堂”主要存在三大问题:身体在场不足,乡村教师情感能量微弱;关注焦点混沌,网络研修互动仪式乏味;身份符号式微,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缺失。因此,可进一步重构教育元宇宙空间,以多维度对话促进情感能量流通;构建网络研修画像,以多模态课堂数据赋能主题研修;提高职业身份认同,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乡村教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课堂 网络研修 乡村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互动仪式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数字化持续专业发展对数字化教学素养的影响——组织支持感和数字化教学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谢志勇 王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206,共13页
提高乡村教师的数字化教学素养是数字化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路径,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时代机遇。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的组织支持感与数字化教学自我效能感在数字化持续专业发展与数字化教学素养... 提高乡村教师的数字化教学素养是数字化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路径,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时代机遇。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的组织支持感与数字化教学自我效能感在数字化持续专业发展与数字化教学素养关系中的作用。在中国19个省85个市收集12488名中小学教师的数据,分析发现:其一,乡村教师数字化持续专业发展积极显著影响数字化教学素养;其二,组织支持感在数字化持续专业发展与数字化教学素养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其三,数字化教学自我效能感在数字化持续专业发展与数字化教学素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其四,乡村教师数字化持续专业发展通过组织支持感—数字化教学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链对数字化教学素养产生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化教学素养 持续专业发展 组织支持感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性交替培养:法国教师教育课程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洋 陈云奔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近年来法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多次重大改革,其中关于高质量的教师职前培养和极具特色的“整合性交替培养”型教师教育课程是提升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形成了双轨合一式的教师培养机构和多元整合式的教师培养路径,... 近年来法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多次重大改革,其中关于高质量的教师职前培养和极具特色的“整合性交替培养”型教师教育课程是提升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形成了双轨合一式的教师培养机构和多元整合式的教师培养路径,继而产生了以行动为导向、以“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为特点的整合性交替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培养团队、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以及教学知识的四重整合为原则,加之多种实习方式的交替进行,旨在提供专业化且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课程。同时,法国也通过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时分配的有效统整,体现出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与层次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性交替培养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师计划”背景下乡村职前教师本土化培养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7
18
作者 苏鹏举 王安全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优师计划”背景下乡村职前教师本土化培养既是乡村卓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补充机制,也是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赋能乡村优质均衡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应有之义。“为农”的教育理念、“亲农”的培养要求、“归农”的课程体系、... “优师计划”背景下乡村职前教师本土化培养既是乡村卓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补充机制,也是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赋能乡村优质均衡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应有之义。“为农”的教育理念、“亲农”的培养要求、“归农”的课程体系、“融农”的培养旨归构成其内在逻辑基础。教育理念场域性、培养要求公共性、课程体系在地性和价值旨归乡土性是其内在本质特征。以此为基础,通过回归乡土生活世界、重构地方知识体系、认同乡村教育价值,以确立地方性教育理念促使“贤才下得去”;嵌入社会公共属性、厚植乡土教育情怀、提振乡村育人水平,以坚守公共性培养要求确保“优才留得住”;彰显在地教育属性、激活文化自觉意识、重塑乡村教育自信,以构建在地性课程体系奠基“英才教得好”;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夯实文化回应能力、践履时代公共精神,遵循乡土性价值旨归实现“现才有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师计划 乡村教师 师范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本土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的风险省思与调适进路 被引量:7
19
作者 卢光辉 周福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随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政策架构和治理体系基本确立,以“机会均等”和“差异补偿”为表征的积极差别待遇格局产生了良好的政策效应。作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元素,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要适时走出“差异补偿”的... 随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政策架构和治理体系基本确立,以“机会均等”和“差异补偿”为表征的积极差别待遇格局产生了良好的政策效应。作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元素,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要适时走出“差异补偿”的路径依赖等非意图性后果,锚定“机会均等”的调适进路,加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中的发展性、支持性政策工具,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培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新生长点,开辟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可持续发展的新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机会均等 差异补偿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师课堂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及其限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丽娜 张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2,共11页
名师课堂是我国扩大优质师资覆盖面的有益探索。为了探讨名师课堂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对比的准实验方案,在辽宁省3个县域抽取了423名乡村教师,开展了6个月的名师课堂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名师课堂对乡村... 名师课堂是我国扩大优质师资覆盖面的有益探索。为了探讨名师课堂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对比的准实验方案,在辽宁省3个县域抽取了423名乡村教师,开展了6个月的名师课堂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名师课堂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具体表现为,名师课堂对教师专业发展各维度的影响差异显著,名师与乡村教师易陷入“马太效应”的困境;名师课堂成效易受名师组成、活动形式、参与方式、组织支持、技术条件等外部因素的限制。基于此,建议构建专家引领的跨区域研修共同体、创设城乡教师互惠共生的支持机制、选用利于协作知识建构的研修方式、强化名师课堂的组织和技术支持,以最大效度发挥名师课堂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课堂 乡村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网络研修 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