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阻电感RL积分/微分实验电路及仿真 被引量:11
1
作者 吕伟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5,共3页
分析了RL积分/微分电路实验的必要性,从理论上推导了RL积分/微分电路的原理和参数条件。采用Multisim8分析软件对实验电路进行了仿真,并得到了波形和相关的数据。仿真的波形表明,电路基础实验中设置RL积分/微分电路是可行的;数据表明,... 分析了RL积分/微分电路实验的必要性,从理论上推导了RL积分/微分电路的原理和参数条件。采用Multisim8分析软件对实验电路进行了仿真,并得到了波形和相关的数据。仿真的波形表明,电路基础实验中设置RL积分/微分电路是可行的;数据表明,理论的分析是可靠和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resistance and inductance)电路 积分/微分电路 仿真 MULTISIM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电阻电感型RLC串联电路主共振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志安 崔一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9-583,共5页
为了研究非线性电阻电感型RLC串联电路的非线性振动,应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建立受简谐激励的具有电阻和电感非线性RLC电路的数学模型.根据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得到系统满足主共振条件的一次近似解以及对应的定常解.对其进行数值计... 为了研究非线性电阻电感型RLC串联电路的非线性振动,应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建立受简谐激励的具有电阻和电感非线性RLC电路的数学模型.根据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得到系统满足主共振条件的一次近似解以及对应的定常解.对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系统参数对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极板面积,响应曲线的振幅和共振区变大;增大极板间距、电感非线性系数和电阻,响应曲线的振幅和共振区变小.非线性电感和电阻可以抑制电量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随极板间距增大而增大,随极板面积和电感线性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C电路 非线性电阻 非线性电感 多尺度法 主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电感非线性RLC电路弹簧耦合系统3次超谐共振 被引量:1
3
作者 崔一辉 杨志安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156,共5页
研究电阻和电感非线性RLC(resistance-inductance-capacitance)电路弹簧耦合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应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建立受简谐激励的具有电阻和电感非线性RLC电路弹簧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得到系统满足... 研究电阻和电感非线性RLC(resistance-inductance-capacitance)电路弹簧耦合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应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建立受简谐激励的具有电阻和电感非线性RLC电路弹簧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得到系统满足3次超谐共振条件的一次近似解以及对应的定常解。对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系统不同参数对响应曲线的影响。增大激励电压、极板面积和非线性电阻系数,响应曲线振幅和共振区变大。增大极板间距、线性电感系数和线性电阻系数,响应曲线振幅和共振区变小。系统的固有频率随极板间距增大而增大,随极板面积和线性电感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C(resistance-inductance—capacitance) 电路 耦合 电阻非线性 电感非线性 3次超谐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阻感性负载IPT系统的动态补偿技术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正友 李勇 +1 位作者 麦瑞坤 李砚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9-575,589,共8页
针对整流性负载呈现出阻感特性引起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失谐,为了保持谐振频率,提出一种基于实测负载阻抗的动态补偿技术.该技术利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得到负载的电流电压相量并计算出负载的感抗,通过动态调整电容阵列静态开关的方法改... 针对整流性负载呈现出阻感特性引起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失谐,为了保持谐振频率,提出一种基于实测负载阻抗的动态补偿技术.该技术利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得到负载的电流电压相量并计算出负载的感抗,通过动态调整电容阵列静态开关的方法改变其容值,达到补偿负载感抗目的.在阻感负载情况下,分别对浮频调谐控制方法以及动态电容阵列补偿方法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相对浮频调谐控制方法,当负载为100和50Ω时,本动态调谐方法传输的有功功率提高了12.1%和7.3%,且能保持初级谐振电路频率稳定,开关器件工作在软开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感负载 感应电能传输(IPT) 补偿电容阵列 谐振电路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感应电压的计算 被引量:46
5
作者 赵华 阮江军 黄道春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37-40,52,共5页
分析了两回线路同杆并架时停运线路上感应电压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接地线位置和接地电阻大小,导线排列,运行线路载荷及投切操作,杆塔接地电阻等因素对感应电压的影响。得出了接地线位置和其电阻的大小是影响停电线路上... 分析了两回线路同杆并架时停运线路上感应电压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接地线位置和接地电阻大小,导线排列,运行线路载荷及投切操作,杆塔接地电阻等因素对感应电压的影响。得出了接地线位置和其电阻的大小是影响停电线路上感应电压大小的重要因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感应电压 同杆并架 静电感应 电磁感应 接地线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Crowbar电阻的双馈电机短路电流计算 被引量:25
6
作者 潘文霞 杨刚 +4 位作者 刘明洋 潘学萍 杨建军 孙科 杨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629-3634,3382,共6页
Crowbar保护是目前大多数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主要保护装置。Crowbar电阻的存在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整个暂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故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应该纳入Crowbar电阻元件。该文针... Crowbar保护是目前大多数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主要保护装置。Crowbar电阻的存在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整个暂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故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应该纳入Crowbar电阻元件。该文针对含Crowbar电阻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新建其暂态等值电路,分析定子侧等效阻抗对暂态过程的影响,推导定子侧暂态等效阻抗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最大值和周期分量有效值的表达式。该文还给出了不同Crowbar电阻值对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的影响。最后运用PSCAD/EMTDC软件对该文提出的三相短路电流最大值和周期分量有效值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文推导提出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和最大值计算公式准确、方便,对风电场的电气安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三相短路电流 Crowbar电阻 PSCAD/EMTDC 电压降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发电机接入电网的三相短路电流峰值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念成 谢光莉 +2 位作者 王强钢 罗艾青 陈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65-71,共7页
短路电流计算是电网规划和保护的基础,文中将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定子磁链强制分量归算至定子侧,将定子磁链直流分量归算至转子侧,形成静态等值电路,分析转子感应磁链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研究转子电阻对故障时定子磁链直流分量动态衰减... 短路电流计算是电网规划和保护的基础,文中将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定子磁链强制分量归算至定子侧,将定子磁链直流分量归算至转子侧,形成静态等值电路,分析转子感应磁链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研究转子电阻对故障时定子磁链直流分量动态衰减及其与转子绕组感应过程的影响,推导电网三相短路时DFIG定子短路电流解析式。比较了近端和远端故障时不同撬棒电阻对应定子短路电流特性,提出了DFIG接入电网的三相短路电流峰值评估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计算DFIG机端、馈线上下游和其他馈线故障时的三相短路电流峰值序列,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静态等值电路 撬棒电阻 转速 短路电流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Crowbar电阻的双馈电机短路电流实用计算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刚 潘文霞 +1 位作者 刘明洋 杨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75-2080,共6页
含Crowbar保护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在模型上不同于普通异步发电机。首先,双馈风力发电机在转子侧连接着变流器;其次对转子侧变流器采用Crowbar保护。因此,在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上,两者也必然有相应的差异。目前,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短路电流计... 含Crowbar保护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在模型上不同于普通异步发电机。首先,双馈风力发电机在转子侧连接着变流器;其次对转子侧变流器采用Crowbar保护。因此,在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上,两者也必然有相应的差异。目前,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短路电流计算方面,我国采用的国家标准为GB/T15544.1《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该标准中,没有考虑广泛采用的Crowbar电阻元件对短路电流的影响。为此,在研究建立含Crowbar保护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新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双馈风力发电机短路电流实用计算公式。文中还用PSCAD/EMTDC软件的精确模型仿真结果对提出的含Crowbar电阻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实用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并比较了国家标准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推导提出的含Crowbar保护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实用计算公式准确、方便,对风电场的电气安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三相短路电流 Crowbar电阻 PSCAD/EMTDC 实用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撬棒保护的双馈风电机组三相对称短路电流特性 被引量:51
9
作者 翟佳俊 张步涵 +2 位作者 谢光龙 毛承雄 王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3,共6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在其并网点电压跌落较深时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而撬棒(crowbar)保护电路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低电压穿越方式。分析了装设有撬棒保护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机端三相对称短路情况下的短路电流特性,通过仿真软件PSCAD/... 双馈感应发电机在其并网点电压跌落较深时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而撬棒(crowbar)保护电路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低电压穿越方式。分析了装设有撬棒保护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机端三相对称短路情况下的短路电流特性,通过仿真软件PSCAD/EMTDC研究了影响双馈风电机组输出短路电流的因素,包括撬棒电阻、直流母线电压和网侧变流器,推导了双馈风电机组在额定运行工况下定、转子短路电流的近似求解公式。最后,在考虑定转子磁链耦合作用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等效阻抗电压源模型,有利于接有分布式风电机组的配电网保护配置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低电压穿越 撬棒电阻 短路电流 网侧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的等效电路计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冬群 钟辉煌 +4 位作者 曹胜光 李达 刘车波 刘永贵 张建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9-732,共4页
动态级联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由多级构成,后一级俘获前一级的磁通进而将能量放大。用镜像电流法计算装置等效电感和电阻,用磁通俘获模型计算两级间磁通耦合,并假设损耗电阻正比于直流电阻。用该等效电路方法计算了一种两级动态级联型爆磁... 动态级联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由多级构成,后一级俘获前一级的磁通进而将能量放大。用镜像电流法计算装置等效电感和电阻,用磁通俘获模型计算两级间磁通耦合,并假设损耗电阻正比于直流电阻。用该等效电路方法计算了一种两级动态级联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的静态和动态电路参数,并对其输出电流波形进行了模拟,同实际测量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对该装置通过脉冲变压器对脉冲形成线的充电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对级联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的优化设计和应用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另外两级磁通俘获模型对于间接馈电(线圈或永磁体)装置模拟计算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电路 电感计算 磁通俘获 爆磁压缩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容器杂散参数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伟群 栗保明 +2 位作者 孟绍良 林庆华 田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4-46,共3页
提出了全电信号测量法 ,通过测量分析脉冲电容器短路放电时的电容器两极电压、电流的相位幅值获得电流角频率ω、衰减系数δ ,进而获得脉冲电容器的杂散参数 ,包括等效串联电阻、电感值。与现有的几种测量方法比较 ,这种方法对外接短路... 提出了全电信号测量法 ,通过测量分析脉冲电容器短路放电时的电容器两极电压、电流的相位幅值获得电流角频率ω、衰减系数δ ,进而获得脉冲电容器的杂散参数 ,包括等效串联电阻、电感值。与现有的几种测量方法比较 ,这种方法对外接短路电路几乎没有要求。测量误差取决于所用电流、电压传感器和瞬态记录仪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容器 杂散参数 测量 短路放电 储能模块 能量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断路器组件内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的关键影响参数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欣 王利桐 +1 位作者 梁贵书 齐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54-2662,共9页
基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的全控型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是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关键设备,其半导体组件内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是工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该文以典型的IGBT全桥拓扑结构的半... 基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的全控型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是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关键设备,其半导体组件内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是工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该文以典型的IGBT全桥拓扑结构的半导体组件为例,研究了半导体组件内部的母排杂散电感对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的影响,揭示了母排杂散电感对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的影响机理,获得了IGBT关断瞬态电压过冲关于组件内不同母排中杂散电感的灵敏度;在研究高压直流断路器中IGBT关断机理的基础上获得了包括IGBT器件本身的物理特性参数在内的影响关断瞬态电压过冲的关键参数及其影响规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组件内电容支路杂散电感对IGBT关断瞬态电压影响最大,其应作为重点优化对象;除杂散电感外,IGBT的栅极氧化层电容、关断过程集射极电压快速上升时对应的拐点电压以及栅极驱动电阻为影响IGBT关断瞬态电压的关键参数,且均与关断瞬态电压呈负相关性。该研究结论可为半导体组件内部杂散电感的控制、栅极驱动电阻的选择以及IGBT器件的选型或定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断路器 半导体组件 杂散电感 驱动电阻 瞬态电压过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双馈电机短路电流简化计算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艺博 潘文霞 郭家圣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2,共7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在低电压穿越(LVRT)过程中,常常会在转子侧投入Crowbar电阻。Crowbar电阻的投入会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暂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短路电流计算应计及Crowbar电阻值。推导了计及Crowbar电阻的三相短...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在低电压穿越(LVRT)过程中,常常会在转子侧投入Crowbar电阻。Crowbar电阻的投入会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暂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短路电流计算应计及Crowbar电阻值。推导了计及Crowbar电阻的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考虑到该模型是一个包含多个参数的复杂非线性模型,在对电机各参数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推导了短路电流最大值的简化计算公式。仿真分析表明,该公式的误差在工程可接受的范围内,研究结果为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最大值的计算提供简单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三相短路 Crowhar电阻 灵敏度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浩淼 高勇 +1 位作者 杨媛 王立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3-1217,共5页
当电网发生故障导致电压跌落后,风电机组有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解列,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系统全面瘫痪。要求风力发电系统具有相应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根据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理论,介绍了双馈电机模型。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各种对策,提出... 当电网发生故障导致电压跌落后,风电机组有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解列,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系统全面瘫痪。要求风力发电系统具有相应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根据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理论,介绍了双馈电机模型。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各种对策,提出了应对电网电压在不同幅度跌落时的最优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对于电网小电压跌落,介绍了磁链补偿策略。电网严重电压跌落,研究了各种Crowbar电路在低电压穿越中的应用,提出了在转子侧添加卸载电阻的同时,在直流侧添加了Crowbar保护电路,并重点研究卸载电阻的取值对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影响。通过MATLAB/SINMULINK仿真平台的分析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最优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分析说明了只有适当的卸载电阻才可以更好的实现低电压穿越。同时建立了实验平台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双馈电机 低电压穿越 磁链补偿 CROWBAR电路 卸载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互连电感电阻的电路模型法提取
15
作者 李涛 王泽毅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介绍一个基于电路模型法的二维电感、电阻提取器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对衬底采用局部加密的电流细丝划分方法减少了未知量的个数、提高了计算速度 ,并利用高斯积分解决两电流细丝之间出现的三种奇异电感积分计算 .该提取器具有很好的计算... 介绍一个基于电路模型法的二维电感、电阻提取器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对衬底采用局部加密的电流细丝划分方法减少了未知量的个数、提高了计算速度 ,并利用高斯积分解决两电流细丝之间出现的三种奇异电感积分计算 .该提取器具有很好的计算精度 ,能准确反映电阻与电感随频率的变化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互连电感电阻 电路模型法 PCB板 电流细丝 电阻提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电感和频变负电阻的OTA-C模拟电路
16
作者 窦春霞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68-70,共3页
提供了运算跨导放大器和电容模拟电路凡电感L、和频变负电阻M的并联与串联电路的新方法,电路中的R、L、M又可分别作为接地和浮地的器件使用,给出了它们在滤波器上的应用例。
关键词 模拟电路 变频负电阻 电感 运算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有限元法的感应电机T型等效电路参数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6
17
作者 燕婧文 狄冲 +1 位作者 鲍晓华 朱庆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94-302,共9页
感应电机等效电路参数的准确计算对电机的性能预测和精确控制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大型高压笼型感应电机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二维时谐场计算结果求解多转差下转子电阻折算值。分析定转子齿顶漏磁链路径,判断是否改变定转子气隙材料属性,... 感应电机等效电路参数的准确计算对电机的性能预测和精确控制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大型高压笼型感应电机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二维时谐场计算结果求解多转差下转子电阻折算值。分析定转子齿顶漏磁链路径,判断是否改变定转子气隙材料属性,在不同转差下,采用冻结磁导率求解定子槽漏感和齿顶漏感以及转子槽漏感折算值。利用等效电路参数以及节点电流方程、回路电压方程求解相应等效励磁电阻和励磁电感。最后,根据等效电路参数得到转矩随转差的变化曲线,并与有限元转矩随转差变化曲线对比,同时将计算所得转子铜耗和电磁转矩与有限元结果及负载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文中求取等效电路参数方法的正确性,为异步电机等效电路建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等效电路 冻结磁导率 电阻 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质安全低压直流电路放电理论及数值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林 刘树林 +1 位作者 刘柏清 蒋漳河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25,共10页
分析了本质安全电阻性、电感性和电容性电路的放电特性,指出电感性、电容性电路放电能量较大,且放电波形较复杂,而电阻性电路放电特性相对简单。总结了本质安全电感性电路和电容性电路放电机理及其放电数学模型研究现状,给出了放电电流... 分析了本质安全电阻性、电感性和电容性电路的放电特性,指出电感性、电容性电路放电能量较大,且放电波形较复杂,而电阻性电路放电特性相对简单。总结了本质安全电感性电路和电容性电路放电机理及其放电数学模型研究现状,给出了放电电流线性衰减模型、放电电流抛物线模型、静态伏安特性模型、动态伏安特性模型、电弧电阻指数模型等的数学表达式。介绍了宏观及微观气体放电数值模拟方法的优缺点:宏观方法计算量小,但只能仿真气体放电的外部特性;微观方法计算量大,但能精确仿真放电过程中各粒子的运动特性。探究了直流放电电路和放电电弧的微观机理,得出了不同电极材料、不同电极间距及不同初始电气参数下,不同表面发射机理如热场致电子发射、场致发射等对气体放电的影响。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质安全直流电路放电研究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①宏观试验−数学模型表达式复杂、计算量大,部分模型适用范围单一,无法真正实现本质安全电路非爆炸评估。②本质安全电路放电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基于IEC火花放电装置,影响特定电路参数放电的研究。③放电电弧的数值仿真研究无法定量研究两电极接触分断过程的电弧形成机理。④针对电感性电路、电容性电路的电感、电容对放电电弧特性的影响,还没有更具说服力的研究成果。⑤目前对于电路断路电弧或短路火花如何引爆危险气体的理论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电路 低压直流电路 电感性电路 电容性电路 电阻性电路 电弧放电 火花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同轴TSV的高频电学模型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伟 孙毅鹏 +3 位作者 张兆华 王一丁 付永启 崔凯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26-932,共7页
类同轴硅通孔(TSV)是射频三维(3D)集成电路(IC)中常用的垂直互连传输结构。针对该结构提出了一套通用的电阻-电感-电容-电导(RLCG)寄生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对应的高频等效电路模型。寄生参数是结构尺寸和材料特性的函数,可以方便地用于预... 类同轴硅通孔(TSV)是射频三维(3D)集成电路(IC)中常用的垂直互连传输结构。针对该结构提出了一套通用的电阻-电感-电容-电导(RLCG)寄生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对应的高频等效电路模型。寄生参数是结构尺寸和材料特性的函数,可以方便地用于预测电学性能。使用三维全波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高达100 GHz的仿真验证,并分析了模型的散射参数与结构尺寸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特征阻抗的计算和优化方法,该方法可以为类同轴TSV的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3D)集成电路(IC) 硅通孔(TSV) 类同轴结构 等效电路模型 电阻-电感-电容-电导(rlCG)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可调惯性作动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帆 毛崎波 +2 位作者 赖龙程 赵迪 吴志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37,53,共6页
提出用电感-负电阻分流电路来调节惯性作动器的固有频率,使惯性作动器可作为频率可调动力吸振器使用。分析了电感-负电阻电磁分流阻尼的理论模型,随后通过理论和试验分析了惯性作动器固有频率与分流电路参数的关系。以悬臂梁为控制对象... 提出用电感-负电阻分流电路来调节惯性作动器的固有频率,使惯性作动器可作为频率可调动力吸振器使用。分析了电感-负电阻电磁分流阻尼的理论模型,随后通过理论和试验分析了惯性作动器固有频率与分流电路参数的关系。以悬臂梁为控制对象,对所设计的可调惯性作动器控制效果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分流电路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惯性作动器的固有频率随着电感值的降低而增加,惯性作动器的固有频率可以从原来的46.25 Hz调节至111.3 Hz。当惯性作动器固有频率与悬臂梁的固有频率相吻合时,在该固有频率附近悬臂梁的振动幅值降低90%。由此验证了所提出的通过电磁分流电路可以调节惯性作动器固有频率,在不改变惯性作动器物理结构的基础上,使其固有频率能跟踪受控结构的外干扰力频率,就可以充分发挥惯性作动器的吸振能力,最大限度地抑制结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频率调节 电磁阻尼 电感-负电阻电磁分流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