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8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caling laws of cabin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internal blast loading: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被引量:3
1
作者 Xian-ben Ren Zhi-xin Huang +4 位作者 Yong-bo Jiang Zi-hao Chen Xiao-fei Cao Tian Zhao Y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811-822,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caling cabin structures under internal blast loading.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modify the similar relati...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caling cabin structures under internal blast loading.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modify the simi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led-down model and the prototype of the cabin structures under internal blast loading.According to the Hopkinson’s scaling law,three sets of cabin structure models with different scaling factors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explosive masses were designed for the experimental study.The dynamic de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models was recorded by a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imaging correlation(DIC)method and a 3D scannin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deformation modes of the specimen.In addition,a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scaling law.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nal deflection-to-thickness ratio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odel size despite of the similar trend of their deformation processes.The reason for this inconsistency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caling law and a modified formula considering of the effects of size and strain-rate was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blast Cabin structure Scaling law Experimental study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model for internally carried air-launched rocket 被引量:1
2
作者 ZHENG Wu-ji ZHANG Deng-c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641-2653,共13页
For rigid-flexible coupling multi-body with variable topology,such as the system of internally carried air-launched or heavy cargo airdrop,in order to construct a dynamic model with unified form,avoid redundancy in th... For rigid-flexible coupling multi-body with variable topology,such as the system of internally carried air-launched or heavy cargo airdrop,in order to construct a dynamic model with unified form,avoid redundancy in the modeling process and make the solution independent,a method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rigidization model was proposed.It divides a system into independent subsystems by cutting off the joints,of which types are changed with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system.And models of different subsystems can be constructed via selecting suitable modeling methods.Subsystem models with flexible bodies are on the basis of the equivalent rigidization model which replaces the flexible bodies with the virtual rigid bodies.And the solution for sanction,which is based on the constraints force algorithm(CFA)and vector mechanics,can be independent on the state equations.The internally carried air-launched system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for verifying valid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and theory.The dynamic model of aircraft-rocket-parachute system in the entire phase was constructed.Comparing the modeling method with the others,the modeling process was programmed;and form of the model is unified and simple.The model,method and theory can be used to analyze other similar systems such as heavy cargo airdrop system and capsule parachute recove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id-flexible coupling variable topological structure internally carried air-launched rocket multi-body system flexible r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performance reconfigurable hardware system for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3
作者 赵广州 张天序 +2 位作者 王岳环 曹治国 左峥嵘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3期502-509,共8页
A novel reconfigurable hardware system which uses both muhi-DSP and FPGA to attain high performance and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are presente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mainly processing multi-B... A novel reconfigurable hardware system which uses both muhi-DSP and FPGA to attain high performance and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are presente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mainly processing multi-BSP board, extended multi-DSP board are analysed. The outstanding advantage i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board components of this system is supported by high speed link ports & serial ports for increasing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computational power. 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bedded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s (RTOS) by us is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system, we adopt two kinds of parallel structures controlled by RTOS for parallel processing of algorithm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exploitive period of the system is short, and maintenance convenient. Thus it is suitable for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and can get satisfactory effect of image recog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SP fid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s parallel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绿岩内部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兰芳 王绪本 +5 位作者 熊发挥 万阈 王军年 姚红春 陈儒军 秦克章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668,共12页
蛇绿岩记录了地球特别是大洋演化的历史,是地球科学关注的热点。同时,蛇绿岩也是多种关键金属矿床的赋矿岩体,在铬铁矿、铂族矿产、贵金属找矿中地位突出。围绕蛇绿岩构造环境、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岩石学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在地质... 蛇绿岩记录了地球特别是大洋演化的历史,是地球科学关注的热点。同时,蛇绿岩也是多种关键金属矿床的赋矿岩体,在铬铁矿、铂族矿产、贵金属找矿中地位突出。围绕蛇绿岩构造环境、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岩石学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在地质固碳和地质氢新能源研究方面也有突破。但蛇绿岩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小尺度的内部结构,至今仍是蛇绿岩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介绍了蛇绿岩内部结构研究方法与进展,依托矿床电磁学观测,结合地质、钻探结果,讨论了蛇绿岩的内部结构特征,特别是蛇绿岩内部超基性岩体的内部结构特征。矿床电磁学分析结果表明:从岩石物理分析到电磁法探测都发现西藏罗布莎、东巧蛇绿岩内部发育显著的高低阻电阻率异常分带。CSAMT探测结果表明新疆萨尔托海蛇绿岩内部也有类似的电性结构分带特征。依据罗布莎、东巧、萨尔托海、Semail蛇绿岩的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结果以及乌拉尔一些矿区的剥露与深钻结果,我们提出了蛇绿岩电阻率-蚀变带结构模型。基于这一模型,蛇绿岩中的超基性岩主要发育高阻新鲜-弱蚀变方辉橄榄岩和低阻蚀变-强蚀变纯橄岩-蛇纹岩两个岩相结构带,两个岩相之间的过渡带是铬铁矿富集成矿的有利空间。电阻率-蚀变带模型可用于铬铁矿成矿预测以及蛇绿岩内部地质作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内部结构 岩相带 铬铁矿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的基本特性及本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仲轩 廖栋 +3 位作者 钱建固 王剑锋 王睿 郭宁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107,共20页
土是土木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天然材料,其基本特性及本构关系是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文中对土的一些重要基本特性,如压硬性、状态相关性、剪胀性、各向异性、结构性的试验观察规律及相关模拟手段进行论述。重点介绍最... 土是土木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天然材料,其基本特性及本构关系是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文中对土的一些重要基本特性,如压硬性、状态相关性、剪胀性、各向异性、结构性的试验观察规律及相关模拟手段进行论述。重点介绍最新的一些试验技术及离散元方法在土体特性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对本构模型构建的启示。最后以剑桥模型、状态相关模型、边界面模型、亚塑性模型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本构模型等为例,介绍现有一些重要的本构模型框架及其适用性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特性 本构关系 内结构 模型框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国际城市搜索与救援标准及指导性文件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曲旻皓 李立 +4 位作者 王建平 程永 高杨 王学瀚 黄新杰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56,204,共5页
自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The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简称INSARAG)成立30多年来,通过不断总结巨灾国际救援经验,形成了一套覆盖国际救援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到撤离阶段的国际救援全流程全要素的协调工作... 自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The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简称INSARAG)成立30多年来,通过不断总结巨灾国际救援经验,形成了一套覆盖国际救援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到撤离阶段的国际救援全流程全要素的协调工作机制,并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指南、指导性文件和推荐性技术文件,规范救援能力和队伍建设,强化国际救援协调和现场救援的效率。该文系统介绍了INSARAG标准和技术文件组成体系架构,并阐述了各标准及技术文件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搜救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并讨论其对我国灾害救援工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城市搜救咨询团INSARAG INSARAG标准架构 INSARAG指南 INSARAG指导性文件 INSARAG推荐性技术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机制—行动:社区慈善及其内生动力的发展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琼 谷玉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5,共10页
社区慈善是中国慈善的根基所在,也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社区慈善内生动力是基于社区内部需求和资源生发成长的原生力量,是社区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区慈善通过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结构,拓展社... 社区慈善是中国慈善的根基所在,也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社区慈善内生动力是基于社区内部需求和资源生发成长的原生力量,是社区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区慈善通过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结构,拓展社区集体行动的场域和规则,协调整合社区资源、开发并释放社区发展的原生力量,形成结构—机制—行动的三维运行系统。未来社区慈善的可持续发展亦需在这三个维度的关键点上着力,如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枢纽作用、加强运转机制建设、增强社区服务能力、培育社区标识慈善品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慈善 内生动力 结构—机制—行动 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强度计算中液舱内部压力加载方法研究
8
作者 李紫麟 汤明刚 +1 位作者 陈彧超 张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7-51,共5页
船舶及海洋结构物会受到来自各种液舱(如压载舱、油舱、淡水舱)的内部压力,对船体的局部结构响应产生影响。本文阐述了液舱内部压力场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浮式平台典型作业工况为例,采用压力场、柔性MPC(多点约束)连接、添加质量点3种... 船舶及海洋结构物会受到来自各种液舱(如压载舱、油舱、淡水舱)的内部压力,对船体的局部结构响应产生影响。本文阐述了液舱内部压力场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浮式平台典型作业工况为例,采用压力场、柔性MPC(多点约束)连接、添加质量点3种方法分别进行加载,模拟内部液舱及甲板堆货区域的压力,并对浮式平台结构强度进行安全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加载方法下结构应力均满足屈服强度衡准要求,直接施加应力场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真实的处理方式,采用柔性MPC及质量点数值方法的预报结果相对偏保守。该工作可为船体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舱 内部压力 加载方法 浮式平台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径管内流噪声特性及优化研究
9
作者 谈明高 王昊晨 +3 位作者 刘厚林 吴登昊 吴江海 吴贤芳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0,共7页
为探究变径管内流噪声特性,采用大涡模拟(LES)耦合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对变径管内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结合脉动压力分析管内声源强度分布,利用Lighthill声比拟理论提取声源,进而通过声学有限元方法计算变径管内声场,并通过试验对... 为探究变径管内流噪声特性,采用大涡模拟(LES)耦合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对变径管内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结合脉动压力分析管内声源强度分布,利用Lighthill声比拟理论提取声源,进而通过声学有限元方法计算变径管内声场,并通过试验对比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以总声压级(OSPL)作为优化评判标准,采用双曲线结构对变径管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能有效预测管道内流噪声,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3%以内;变径管内的压力脉动强度峰值集中于进口与出口变径处,其脉动压力均方根(Cp,RMS)最大值分别为0.086 3和0.083 1;变径处、出口及进口的总声压级依次为138.07 dB,135.48 dB,134.35 dB;双曲线结构显著降低了变径处的压力脉动及管内流动噪声,进口、变径处及出口的流噪声总声压级分别降低7.37%,8.85%和8.23%。研究为变径管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径管 内流噪声 脉动压力 双曲线优化结构 降噪优化 计算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结构与企业金融化
10
作者 陈健 陈晓昱 贾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3,共11页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类主要动机,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更倾向于促进投机性金融化。另外,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无实际控制人通过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和加剧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金融化的行为。进一步对有实际控制人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样本进行单独研究发现,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后,存在更多的金融资产投资和金融渠道获利的金融化行为,且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高竞争行业的样本中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以及金融化的动机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改善公司治理、有效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结构 无实际控制人 企业金融化 投机动机 储蓄动机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孤立波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杜鹏 孙平宇 +4 位作者 张淼 张庆辉 孙孟舸 胡海豹 陈效鹏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5,共15页
内孤立波广泛存在于密度层化的海洋中,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大振幅的波动现象。在其传播过程中会诱导波面上下的海水流动呈现剪切状态,并引起海水强烈的幅聚幅散和突发性的强流。当运动潜体在水下作业时极有可能会遭遇内孤立波,内孤立... 内孤立波广泛存在于密度层化的海洋中,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大振幅的波动现象。在其传播过程中会诱导波面上下的海水流动呈现剪切状态,并引起海水强烈的幅聚幅散和突发性的强流。当运动潜体在水下作业时极有可能会遭遇内孤立波,内孤立波峰高谷深、能量集中,严重影响到潜体的运动稳定性和水动力载荷特性,进而导致潜体运动失稳、操纵失控等。首先,基于海洋内孤立波与潜体相互作用这一工程背景,从理论研究、观测与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研究3个研究方向总结当前国内外关于内孤立波特性的研究;然后,分别对内孤立波与结构物相互作用、内孤立波与潜体相互作用的研究予以总结;最后,基于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内孤立波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提出内孤立波研究的工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孤立波 海流 波浪载荷 海洋结构物 潜体 分层流体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12
作者 甄杰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59,共9页
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但建设工作仍存在由于不均衡、不协同等带来的掣肘问题。为此,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内涵、空间理论以及相关评价体系,构建由地理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制度空间四... 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但建设工作仍存在由于不均衡、不协同等带来的掣肘问题。为此,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内涵、空间理论以及相关评价体系,构建由地理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制度空间四要素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框架,并深入解构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过程与空间逻辑。以城市空间发展为主线,分析上海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优化城市空间的重点发展方向,最终提出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产业园区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凹角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郑战光 陈俊翔 +2 位作者 孙腾 谢昌吉 黄增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3,共9页
负泊松比结构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将星形蜂窝结构与内凹结构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内凹角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首先,基于对称性将胞元结构简化分析,利用能量法对该结构的泊松比和等效弹性模量解析式进行推... 负泊松比结构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将星形蜂窝结构与内凹结构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内凹角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首先,基于对称性将胞元结构简化分析,利用能量法对该结构的泊松比和等效弹性模量解析式进行推导。其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竖直方向压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分析,验证了解析表达式的准确性。最后,讨论了胞元结构的不同几何参数对结构等效泊松比和等效弹性模量变化的影响,并将该结构的等效力学性能与常规星形蜂窝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负泊松比特性,并且通过改变几何参数的大小,可以对结构的等效力学性能进行调整。研究结果可为新型负泊松比超材料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凹角型蜂窝结构 能量法 胞元结构 力学性能 负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在体系视角下所有权保留制度构造论
14
作者 席志国 李雯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5,共11页
《民法典》新增第642—643条关于所有权保留制度引发学界争议,司法实践遭受“同案不同判”之困扰。基于内外在体系的双重分析,所有权构造论更契合我国法律体系。外在体系下,所有权保留制度可以纳入物权行为附停止条件的模式;内在体系下... 《民法典》新增第642—643条关于所有权保留制度引发学界争议,司法实践遭受“同案不同判”之困扰。基于内外在体系的双重分析,所有权构造论更契合我国法律体系。外在体系下,所有权保留制度可以纳入物权行为附停止条件的模式;内在体系下,其既贯彻了意思自治原则,又能保障当事人担保价金债权之功能。在教义学层面能够提供更加一致且合理的法律解释模型,在买受人不能支付价款时出卖人行使取回权的同时通过赋予买受人回赎权、引入期待权兼顾买受人利益。与此同时,双方当事人的处分权、破产或接受强制执行时其利益状态等争议均能得到妥当解决。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登记对抗、正常经营买受人、超级优先权等具体规则在内外在协调性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并提出相应的法律续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保留 内在体系 外在体系 所有权构造论 期待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开放促效率”: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辛大楞 周晓萱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来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且该作用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内部控制和推动出口扩张三条渠道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高客户波动度企业以及低污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更为强烈。进一步地,资本市场开放引致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结论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港通 产能利用率 创新效应 内部控制效应 出口扩张效应 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创新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盾构隧道管片受力响应研究
16
作者 陈俊伟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0-87,共8页
为探究侧压力系数大小、地层软硬及分布对盾构隧道管片受力的影响规律,研制可实现地层压力分区加载的模型试验平台,开展大型室内管片受力相似模型试验,并同步进行管片受力数值模拟,探讨侧向土压力大小、地层软硬及分布对管片周围土压分... 为探究侧压力系数大小、地层软硬及分布对盾构隧道管片受力的影响规律,研制可实现地层压力分区加载的模型试验平台,开展大型室内管片受力相似模型试验,并同步进行管片受力数值模拟,探讨侧向土压力大小、地层软硬及分布对管片周围土压分布、管片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侧压力系数对管片顶部土压力的影响显著大于其余部位,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加,管片顶部弯矩和轴力的绝对值均先减小后增大,数值由正变负。2)在垂直荷载施加阶段,管片顶部呈现内侧受拉、外侧受压状态,且应变绝对值逐渐增加;随着水平荷载的介入,管片应变出现拐点,应变先减小为零后反向增加,呈现内侧受压、外侧受拉状态。3)侧压力系数对管片最大位移量影响不显著,而对最大应力有较大影响,侧压力系数为0.8时的管片最大应力约为0.3时的1.8倍。4)软硬不均地层中管片最大应力和位移均介于硬质地层和软质地层之间且与软质地层接近,硬质地层中管片最大位移明显小于其余2种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 模型试验 数值计算 侧压力系数 结构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道教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再检视——以马伯乐和施舟人等法国汉学家的道教研究为中心
17
作者 胡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3,235,共11页
法国道教研究在国际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其代表学者马伯乐与施舟人构建了一套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以二人的道教研究为中心,以法国汉学研究的知识图谱为背景,检视法国道教研究的主要方法与理论实践,可以发现,法国道教研究最... 法国道教研究在国际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其代表学者马伯乐与施舟人构建了一套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以二人的道教研究为中心,以法国汉学研究的知识图谱为背景,检视法国道教研究的主要方法与理论实践,可以发现,法国道教研究最基础的方法是文献考据与田野调查。这两种方法奠定了法国道教研究的实证基础。此外,法国道教研究深受法国社会学传统特别是涂尔干的影响,“结构”也是其常用的分析手段之一。但相较于依托理论范式进行演绎推演的路径,法国道教研究更倾向于从研究对象的具体事实出发,强调经验和实践中的问题意识与分析框架的动态生成,表现出对理论先设的警惕与反思。在此背景下,法国道教研究呈现鲜明的“去理论化”与“去权威化”倾向,更接近开放、多元、实践导向的研究模式。这种文化理性立场,不仅成就了法国道教研究的独特面貌,也为道教研究在全球语境中的知识协商与文化对话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道教研究 文献考据 田野调查 结构分析法 文化理性立场 国际汉学 马伯乐 施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焦优化大场景立体视觉测量的方法研究
18
作者 毕德学 齐腾 +1 位作者 代卓宏 王敏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9-343,348,共6页
传统的双目结构光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基于标定好的静态相机内参模型。但在大场景中,由于镜头的离焦现象引起的相机内参变化与图像模糊问题,使得整个视野内的测量精度一致性差别较大。针对此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离焦模型优化的... 传统的双目结构光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基于标定好的静态相机内参模型。但在大场景中,由于镜头的离焦现象引起的相机内参变化与图像模糊问题,使得整个视野内的测量精度一致性差别较大。针对此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离焦模型优化的大场景双目结构光立体视觉高精度测量方法。通过基于维纳滤波的去模糊和基于离焦模型的相机内参动态补偿,提升了立体匹配精度。实验数据表明,在搭建的(0.6~1.2)m工作空间中,传统测量方法平均误差0.23mm,方差0.77,优化后平均误差0.12mm,方差0.4,三维点云的获取精度和一致性得到了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场景 双目结构光 离焦模型 相机内参动态补偿 维纳滤波 立体匹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高地的内在逻辑、核心架构与战略举措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雨洁 闫淑敏 +1 位作者 孙锐 谭智丹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3,共11页
人才高地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本研究探讨人才高地的内在逻辑、核心架构与战略举措。研究发现:①内在逻辑展现了人才高地复杂且多层面的动态发展过程,表现为“战略匹配—体制驱动—... 人才高地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本研究探讨人才高地的内在逻辑、核心架构与战略举措。研究发现:①内在逻辑展现了人才高地复杂且多层面的动态发展过程,表现为“战略匹配—体制驱动—系统演化”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②核心架构揭示了人才高地的核心要素及配置,呈现为包含主体结构、连接结构、层次结构在内的多维度体系;③战略举措有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现为“顶层统筹→战略协同→政策集成”的纵深布局。本研究旨在为建设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提供决策参考,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理论洞见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高地 内在逻辑 核心架构 战略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资源集聚:测算、网络结构特征与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成伟 李文雅 +1 位作者 陈红其 孙继红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5,共12页
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整合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创新资源集聚可以产生规模效应、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创新资源集聚与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可以发现,中国创新资源集聚总体呈现波动式... 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整合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创新资源集聚可以产生规模效应、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创新资源集聚与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可以发现,中国创新资源集聚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的时空演化特征,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经济欠发达省份则呈现显著的“省会效应”;创新资源集聚与创新网络结构展现出协同演化特征,随着集聚程度的提高,创新网络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的复杂结构,高度集聚地区往往占据网络核心位置;国际比较显示,与美国硅谷、日本东京等科技强国的创新中心相比,中国创新资源集聚呈“局部高度集中,整体相对分散”特征,整体上尚未达到国际科技强国水平。未来还需要从畅通要素流动、构建多中心创新格局、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全球创新战略布局等多角度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创新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资源 集聚 网络结构特征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