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哲思的时代镜像:中国西部电影四十年艺术经验探赜
1
作者 张阿利 张星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5,共10页
中国西部电影发展四十载,依靠西部地域空间特有的文化景观和人文底蕴,形塑民族电影灵魂与审美精神,形成了中国民族电影的典型代表与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样本。中国西部电影以地域文化为表达核心,从文化哲思的角度探寻中华民族的生存状... 中国西部电影发展四十载,依靠西部地域空间特有的文化景观和人文底蕴,形塑民族电影灵魂与审美精神,形成了中国民族电影的典型代表与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样本。中国西部电影以地域文化为表达核心,从文化哲思的角度探寻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况,从审美现代性的视角反思生命个体的生存境遇,形成了中国西部电影的文化属性。社会变革题材类电影、少数民族题材类电影与西部商业电影同构于中国西部电影的生产与艺术创作格局之中,形成了中国西部电影创作的多维光谱。中国西部电影在影戏美学、意象叙事与声景建构等领域形成了独到的美学范式,成为中国区域电影创作中的突出现象,与新时期中国电影美学变革形成互文关系。中国西部电影四十年发展的历史经验弥足珍贵,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电影四十年 民族电影流派 文化哲思 美学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厚地膜及其免耕两年使用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地膜回收率的影响
2
作者 苏笑星 王林林 +3 位作者 李萌 马雪婷 李玲玲 李世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58-1869,共12页
如何提高玉米产量和降低残膜污染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于2023—2024年在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农业综合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地膜厚度及其免耕两年使用对陇中旱地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地膜回收率... 如何提高玉米产量和降低残膜污染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于2023—2024年在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农业综合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地膜厚度及其免耕两年使用对陇中旱地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地膜回收率的影响,设置地膜利用方式(T1:新膜;T2:免耕地膜两年使用)和地膜厚度(H1:0.01 mm;H2:0.015 mm;H3:0.02 mm)二因素试验,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相比免耕地膜两年使用,新膜在H1、H2和H3厚度下苗期—拔节期0~25 cm土层的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显著增加6.71%、5.60%和5.77%;而在拔节期—成熟期,新膜和免耕地膜两年使用的土壤平均温度差异不显著。在新膜和免耕地膜两年使用下,H2和H3处理的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差异均不显著;而在H1厚度下,成熟期干物量积累量和产量新膜较免耕地膜两年使用处理分别提高14.54%和24.10%。免耕地膜两年使用情况下加厚地膜(H2和H3)WUE较普通地膜(H1)显著提高26.78%和29.71%。在新膜处理下,3种厚度地膜的玉米净收益和产投比差异不显著;而在免耕地膜两年使用情况下,H2和H3较H1分别显著增加玉米净收益45.74%和46.10%,产投比分别显著提高11.11%和9.63%。免耕地膜两年使用处理较新膜处理显著降低了地膜回收率,但加厚地膜(H2和H3)较普通地膜(H1)在免耕地膜两年使用下能显著提高地膜回收率。结果说明新膜使用下加厚地膜的增产增收效应不明显;而免耕地膜两年使用下加厚地膜的增产增收效应显著。因此,综合考虑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地膜回收率和经济效益,0.015 mm地膜结合其免耕两年使用是黄土高原旱农区适宜的地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膜厚度 免耕地膜两年使用 产量 经济效益 地膜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食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多模态话语协同意义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燕京 许雅雯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多模态话语研究以超越单一语言模态话语的方法特性在影视艺术研究领域彰显其重要价值。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运用多模态分析软件ELAN6.7对美食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从话语语境、话语表达和话语意义三个层次进行实证分析,探... 多模态话语研究以超越单一语言模态话语的方法特性在影视艺术研究领域彰显其重要价值。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运用多模态分析软件ELAN6.7对美食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从话语语境、话语表达和话语意义三个层次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作为美食纪录电影的视觉文本、语言文本和音乐文本的表达特点及其背后隐含的思想观念,揭示美食纪录电影中多模态语言的相互协同建构主题意义的机制,旨在为美食纪录电影的创作和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影视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传播 《舌尖上的新年》 多模态话语 美食纪录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上海国产片“贺岁档”形成考析
4
作者 秦翼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0,I0003,共8页
“贺岁档”是当代电影产业概念,在民国时期电影生产消费中心上海,虽无明确命名,却实有案例。以年鉴学派学者布罗代尔长时段历史时间视角审视,电影被接受成为中国新岁节庆娱乐活动,并参与了新年系列节庆观念的拓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 “贺岁档”是当代电影产业概念,在民国时期电影生产消费中心上海,虽无明确命名,却实有案例。以年鉴学派学者布罗代尔长时段历史时间视角审视,电影被接受成为中国新岁节庆娱乐活动,并参与了新年系列节庆观念的拓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上海电影业在全面抗战前已形成较为明确的贺岁档观念。孤岛时期,由于相对封闭的生产和营销环境,贺岁档观念更趋成熟。贺岁档并非救市的万能良药,需要创作符合时代需求的贺岁故事,并适时调整档期放映策略。民国时期电影贺岁档的运作,对当前颇具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岁档 早期电影 上海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十七年”时期电影明星生成机制与身体政治——以上官云珠入选“22大明星”为中心
5
作者 戢海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5,I0005,共7页
“十七年”时期,“22大明星”在政治实践、明星表演、观众参与等多重机制的作用下诞生,这些机制复杂而多面,暗合着不同程度的悖论。上官云珠通过对自己银幕内外的身体规训,完成了对这些悖论的意识形态缝合,最终得以成为代表新中国文艺... “十七年”时期,“22大明星”在政治实践、明星表演、观众参与等多重机制的作用下诞生,这些机制复杂而多面,暗合着不同程度的悖论。上官云珠通过对自己银幕内外的身体规训,完成了对这些悖论的意识形态缝合,最终得以成为代表新中国文艺工作者形象的“22大明星”中的一员。以上官云珠入选“22大明星”为中心,可一窥“十七年”时期电影文化的特殊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明星 上官云珠 “22大明星” “十七年”电影 身体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年限及灌水方法对河套灌区农膜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志超 李仙岳 +4 位作者 史海滨 丁宗江 张景俊 郭宇 王美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59-165,共7页
为阐明内蒙古河套灌区农膜残留现状及覆膜年限、灌水方法对农膜残留的影响,该文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研及田间取样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及典型研究区地膜覆盖现状,并在典型研究区考虑了覆膜年限(覆膜2、5、10、20 a)、... 为阐明内蒙古河套灌区农膜残留现状及覆膜年限、灌水方法对农膜残留的影响,该文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研及田间取样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及典型研究区地膜覆盖现状,并在典型研究区考虑了覆膜年限(覆膜2、5、10、20 a)、灌水方法(膜下滴灌和地面灌溉覆膜)和作物种类(玉米和葵花)3个因子,探索其对农膜残留强度、破碎率、残膜分布及残膜碎片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2005—2014年地膜使用量和覆膜面积均呈跨越式增长,分别增长了125.81%和147.62%;而典型研究区更是增长了240%和265.81%,然而单位面积覆膜量却下降了8.82%和7.08%。不同覆膜年限和灌水方法显著影响农膜残留强度和破碎率(P<0.05),其中覆膜5、10、20 a后的残留强度平均比覆膜2 a分别增长了80.14%、163.70%、273.64%,破碎率平均比覆膜2 a分别增长了20.97%、38.14%、60.20%;膜下滴灌与地面灌溉覆膜相比残留强度平均提高了42.92%,破碎率平均提高了20.01%。农膜残留主要集中在土壤0~10 cm土层内,占64.89%;典型研究区面积为0~4和>4~20 cm2的残膜分别占残膜总片数的31.06%和27.81%,且随着覆膜年限增加,下层残膜片数占总残膜片数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覆膜20 a农田与覆膜2 a农田相比0~10 cm土层残膜占总残膜片数由71.47%降低为54.61%,>10~20 cm土层由23.37%升高为32.24%,而不同灌水方式对残膜在土壤中的分布影响不大。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不同面积残膜比例差异越显著且小面积残膜比例增加,覆膜2~20 a后,面积为20 cm2以下的残膜数量分别是面积为20 cm2以上的1.43~1.59倍(P<0.05)。研究结果可为农膜残留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作物 农膜残留 河套灌区 覆膜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一膜用两年”免耕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雷 牛建彪 +2 位作者 张成荣 许维诚 张继祖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1,16,共5页
在推广应用旱地玉米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基础上,从减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入手,进行了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一膜用两年”免耕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玉米农艺性状明显优于常规覆膜栽培,玉米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9... 在推广应用旱地玉米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基础上,从减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入手,进行了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一膜用两年”免耕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玉米农艺性状明显优于常规覆膜栽培,玉米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956.1 kg/hm2,增加16.31%;前期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玉米出苗率比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和常规覆膜栽培分别提高2.58%、14.5%;比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栽培和常规覆膜栽培分别减少投入1 350元/hm21、860元/hm2,纯收入分别增加703.9元/hm2、3 055.1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双垄全膜覆盖 “一膜用两年” 免耕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日光温室越冬周年生产适用棚膜的筛选 被引量:7
8
作者 郭泳 杨延杰 +2 位作者 李天来 何莉莉 李士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选择12种日光温室覆盖棚膜,在周年覆盖过程中,对不同薄膜透光性、升温保温性、耐候性及低温季节的防雾流滴性进行测试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PVC膜的多项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其他参试薄膜,最适合北方高寒地区越冬周年生产,其次是多功能E-VA... 选择12种日光温室覆盖棚膜,在周年覆盖过程中,对不同薄膜透光性、升温保温性、耐候性及低温季节的防雾流滴性进行测试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PVC膜的多项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其他参试薄膜,最适合北方高寒地区越冬周年生产,其次是多功能E-VA膜和PE膜,而普通的EVA膜和PE膜不适于高寒地区日光温室越冬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周年生产 棚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一膜两年用胡麻灌浆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兵 高玉红 +4 位作者 谢亚萍 王旺田 陈永军 令鹏 牛俊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12-1919,共8页
为寻求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膜两年用栽培条件下胡麻最适宜种植密度,探讨不同密度条件下旱地胡麻的增产机理,在大田环境下,分析比较了300-1200万粒·hm-2(D1~D7,以150万粒·hm-2为间隔)7种密度处理对旱地胡麻生育进程中土壤... 为寻求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膜两年用栽培条件下胡麻最适宜种植密度,探讨不同密度条件下旱地胡麻的增产机理,在大田环境下,分析比较了300-1200万粒·hm-2(D1~D7,以150万粒·hm-2为间隔)7种密度处理对旱地胡麻生育进程中土壤水分、叶面积、灌浆速率、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下一膜两年用胡麻对水分的利用效果显著,有利于光合面积及同化产物积累量的增加。不同密度下土壤贮水量差异主要体现在现蕾期,为其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度提供必需水分保证。叶面积对密度处理的响应基本与之一致,各生育时期均以D1最高,且在现蕾期较最低D6处理显著高出210.85%。各处理下灌浆速率变化主要体现在花后30d、花后50d,此时D1均较高,分别较最低D7处理高55.12%与71.83%。全生育期D1均表现出最高的干物质积累量,生育后期D1、D2、D3、D4继续保持增长,而D5、D6、D7呈现有所下降的态势。籽粒产量亦以D1最高,达1837.95kg·hm-2,其余依次为D3(1617.30kg·hm-2)、D2(1598.40kg·hm-2)、D6(1533.30kg·hm-2)、D4(1501.35kg·hm-2)、D5(1495.05kg·hm-2)和D7(1441.80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密度增加而下降,最高D1较最低D7增加30.69%。说明300万粒·hm12种植密度是一膜两年用胡麻兼顾节本增效、保水高产的最适种植密度,适宜在旱作农业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一膜两年用 密度 灌浆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农田碳排放的短期效应 被引量:20
10
作者 殷文 史倩倩 +4 位作者 郭瑶 冯福学 赵财 于爱忠 柴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6-724,共9页
针对作物高产模式碳排放高、生产实践中缺乏减排理论和技术问题,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地膜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小麦、玉米农田碳排放特征的影响,以期为碳减排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的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间... 针对作物高产模式碳排放高、生产实践中缺乏减排理论和技术问题,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地膜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小麦、玉米农田碳排放特征的影响,以期为碳减排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的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间作具有显著的碳减排作用,与传统单作小麦、玉米相比,小麦||玉米间作全生育期平均碳排放总量减少279~876 kg·hm^(-2),减幅达5.1%~16.0%,达到显著性差异。免耕秸秆还田及免耕一膜两年用可降低次年农田土壤的碳排放,免耕秸秆还田单作小麦较传统翻耕处理CO2排放显著减少648~966 kg·hm^(-2),减幅21.3%~31.8%;免耕一膜两年用单作玉米较翻耕覆新膜传统处理碳减排632 kg·hm^(-2),减幅10.0%,差异显著。小麦秸秆还田及地膜两年用集成应用于小麦间作玉米进一步提高了间作的碳减排效应,与传统间作处理(CTI1)相比,间作小麦高留茬免耕结合一膜两年用处理(NTSSI2)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结合一膜两年用处理(NTSI2)的碳排放总量分别降低471 kg·hm^(-2)与518 kg·hm^(-2),降幅分别为9.2%与10.1%,达到显著水平;NTSSI2和NTSI2的总固碳量/土壤呼吸释放总碳量(NPPC/Ras)值分别为13.7与14.0,较CTI1分别高19.1%与21.7%,即NTSI2减排、碳汇潜力更为突出。因此,小麦高茬25~30 cm秸秆覆盖免耕结合一膜两年用间作(NTSI2)可作为干旱绿洲灌区碳减排、碳增汇高效农作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地膜两年用 小麦||玉米间作 碳排放 碳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意识形态构建与类型性的隐性承续及开拓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旭光 郝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3,共11页
"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新中国电影史上颇为"边缘另类"但又无法忽视的独特存在。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有效地发挥了教化宣传的意识形态功能,完成了新生政权的合法性营造、民族... "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新中国电影史上颇为"边缘另类"但又无法忽视的独特存在。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有效地发挥了教化宣传的意识形态功能,完成了新生政权的合法性营造、民族政策的宣传普及、中华民族亲如一家的想象性建构;另一方面,"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以其独特绚丽的视听风格、多样杂糅的类型融合、直白热烈的情感表达为新中国电影原本单调的主流版图增添了诸多艳丽的色调。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中,家国观念的意识形态构建与类型化的隐性承续及开拓也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共谋与和谐。相较于汉族主流电影类型性的不够丰富多元,类型性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有难能可贵的继承和发展,因而也成为我们今天很有价值的电影艺术与文化的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意识形态 类型性 类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及地膜对间作农田环境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殷文 冯福学 +3 位作者 赵财 于爱忠 郭瑶 柴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77-84,共8页
合理的种间配置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作物生产的环境风险,达到资源节约及减排增效目的。该研究在绿洲灌区,以小麦间作玉米模式为基础,集成免耕、地膜减投、秸秆还田和节水灌溉技术,探讨复合生产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和碳排放效应,... 合理的种间配置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作物生产的环境风险,达到资源节约及减排增效目的。该研究在绿洲灌区,以小麦间作玉米模式为基础,集成免耕、地膜减投、秸秆还田和节水灌溉技术,探讨复合生产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和碳排放效应,量化其资源减投潜力及循环效率,以期为建立减投、低排放农田复合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间作模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与传统单作小麦、玉米相比,其籽粒产量分别高162.9%、10.4%,小麦秸秆立茬免耕还田结合一膜两年用(NTSSI2)和小麦秸秆覆盖免耕还田结合一膜两年用(NTSI2)间作生产模式的增产效应显著,比传统间作生产模式(CTI)分别高13.0%、13.8%。NTSSI2、NTSI2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较CTI分别高12.6%、14.8%。间作复合生产模式中,集成小麦秸秆免耕还田与地膜两年用覆盖措施可降低系统碳排放、提高光能利用率,与CTI相比,NTSSI2和NTSI2的碳排放分别降低了598 kg/hm2与670 kg/hm2,降幅分别为11.5%与12.9%;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5%与7.1%。将25~30 cm小麦秸秆还田及地膜两年用技术应用于间作复合生产模式,秸秆再利用率较CTI提高了29.2%~32.6%,N、P、K循环效率分别提高了7.1%~8.0%、8.1%~9.1%、10.0%~11.5%。秸秆还田及地膜两年用间作生产模式具有明显的资源减投潜力,与地方习惯相比,NTSSI2、NTSI2模式可节水28.6%,减量240 mm;减投N、P肥分别为35.8%、16.0%,减量分别为190、40 kg/hm2;减投地膜38 kg/hm2,减量50%;降低总投入4423元/hm2,降幅为36.1%;提高纯收益10341元/hm2,提高幅度为40.4%。因此,在小麦玉米间作传统复合生产模式基础上,集成应用小麦高茬25~30 cm秸秆覆盖免耕技术和一膜两年覆盖技术是适用于绿洲灌区的资源减投及碳减排农作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排放控制 间作 地膜两年用 光能利用率 循环效率 资源节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意识是革命意识形态的剩余物——“十七年电影”底层女性的群体特点 被引量:8
13
作者 曲春景 张霁月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7,共8页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根据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配合主流政治,用革命话语对传统故事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征用与改造,特别是借用底层妇女的形象,以建构个人对阶级的归属及对政党的服从关系,用现代革命话语完成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替换。这类影片虽...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根据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配合主流政治,用革命话语对传统故事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征用与改造,特别是借用底层妇女的形象,以建构个人对阶级的归属及对政党的服从关系,用现代革命话语完成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替换。这类影片虽然集中塑造了女性角色,但仍然是一套男权话语的言说机制;无产阶级革命话语对女性意识具有内在的排斥性。"女性"承担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功能,但却没有对女性自身的言说,只是阶级符号而非性别代表。新中国"十七年"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女性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电影 女性形象 革命话语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造就的对话及路向——2014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亚平 储双月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44,共14页
中国电影即将走过110年的旅程,许多突出的电影发展现象和一些在电影艺术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恰巧都在2014年出现。作为历史新时期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呈现持续的市场繁荣和快速提升,创作视野不断拓宽,其中,近现代历史题材构成年度... 中国电影即将走过110年的旅程,许多突出的电影发展现象和一些在电影艺术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恰巧都在2014年出现。作为历史新时期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呈现持续的市场繁荣和快速提升,创作视野不断拓宽,其中,近现代历史题材构成年度电影发展的重要脉络,电影类型化、影像话语和导演个人性诠释等正逐渐形成更加多样化的理解和故事策略,电影综合产值及市场占有率、过亿票房电影数量、观影人次、海外市场票房等各项指标均不断跃进。中国电影在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更呈现出了多媒体时代的新特征。分析中国电影在当前遭遇的转变,评论影片创作的优劣,并进而带出一些关于中国电影路向方面的讨论,颇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2014年度 中国电影作品 总体发展 叙述路径 电影思维 问题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水平下一膜两年覆盖的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和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财 陈桂平 +2 位作者 柴强 殷文 刘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以大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少耕地膜覆盖和不同灌水水平下,研究了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秋免耕春覆膜和传统耕作覆膜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灌区玉米生产优化耕作措施、地膜再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以大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少耕地膜覆盖和不同灌水水平下,研究了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秋免耕春覆膜和传统耕作覆膜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灌区玉米生产优化耕作措施、地膜再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一膜两年覆盖可显著提高播前农田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0~120 cm),一膜两年覆盖农田贮水量较传统耕作覆膜提高13.31%,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在玉米生育期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可明显提高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一膜两年用较传统覆膜处理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7.67%,而不同处理对3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小。高灌水水平下,一膜两年覆盖方式可达到与传统耕作覆膜方式相当的产量,在中、低灌水水平下高于传统覆膜处理,分别增产2.40%和16.39%,且在低灌水水平下WUE在不同覆膜方式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一膜两年覆盖的WUE分别较秋免耕春覆膜和传统耕作覆膜高出5.25%和20.26%;此外,一膜两年覆盖方式可显著减少成本投入,产投比分别较秋免耕春覆膜和传统耕作覆膜提高7.27%和15.69%。说明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播前和生育期0~30 cm的土壤含水量,在水分胁迫的低灌水水平下一膜两年用覆盖模式可减缓干旱胁迫,提高作物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投入,提高产投比,是适于西北绿洲灌区的覆膜农田管理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一膜两年覆盖 灌水水平 水分利用效率 产投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与国家意志 被引量:6
16
作者 金丹元 徐文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87,共7页
在"十七年"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电影创作虽然几经起落,但始终呈现出明显的教化意味与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导向,其电影美学形态演化在体现现实复杂性的同时,也呈现出高度的国家意志特征。
关键词 “十七年”中国电影 美学形态 国家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史链条上的主旋律电影及其未来走向 被引量:22
17
作者 彭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主旋律"口号提出的初衷,是基于对异质性价值的疑虑或者排斥,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其领地日渐收缩的一种"应激反应"。主旋律电影与中国电影史链条上各相关时期的电影既有承继关系,也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作为... "主旋律"口号提出的初衷,是基于对异质性价值的疑虑或者排斥,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其领地日渐收缩的一种"应激反应"。主旋律电影与中国电影史链条上各相关时期的电影既有承继关系,也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重要载体的功能始终未变。主旋律电影在坚守自身价值范畴的同时,也兼容、挪用了一些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范畴,其内涵在扩展、丰富,疆界在拓宽。如果主旋律电影走向一种融合了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本土价值和外来价值的文化,它就有可能创造出一种具有广泛文化辐射力的"共同文化",主旋律电影也因此会走上一条前景更广阔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中国电影史 左翼电影 十七年电影 共同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自觉与样式拓展:类型批评视域下的2015年度中国电影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晓云 李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9,共6页
文章试图在类型批评视域下描绘与分析2015年中国电影的创作状况。这一年度的国产电影,一些导演依然坚守着关注现实、钟情艺术的创作立场,而更多的导演则持续着电影的工业/类型面向,探讨中国式类型电影的多种可能性,并愈来愈呈现出其本... 文章试图在类型批评视域下描绘与分析2015年中国电影的创作状况。这一年度的国产电影,一些导演依然坚守着关注现实、钟情艺术的创作立场,而更多的导演则持续着电影的工业/类型面向,探讨中国式类型电影的多种可能性,并愈来愈呈现出其本土化的类型特征。2015年纷纭复杂的中国电影场域中,类型片的创作成为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类型意识的自觉与类型样式的拓展成为突出的电影现象,类型的融合趋势与类型中的"作者"表达成为其主体特征。国产类型电影自身的独特定位,其与当下中国电影生态的错综关系,是创作与市场、创作者与受众激烈拉锯的结果,凸显了当下电影格局重构过程中不同力量相互交织冲突的复杂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2015年 中国电影 类型批评 观念自觉 样式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种年限下土壤盐分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牟洪臣 虎胆.吐马尔白 +1 位作者 苏里坦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9-31,35,共3页
通过新疆121团不同滴灌年限土壤盐分取样分析看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盐分从表层向底层转变;随着耕种时间的延长,土壤平均含盐量累积情况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运移趋势;土壤各层含盐量之间关系随耕种时间的延长呈现一定的关系。该结果为... 通过新疆121团不同滴灌年限土壤盐分取样分析看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盐分从表层向底层转变;随着耕种时间的延长,土壤平均含盐量累积情况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运移趋势;土壤各层含盐量之间关系随耕种时间的延长呈现一定的关系。该结果为盐碱地棉花膜下滴灌土壤水盐次生盐渍化的治理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不同滴灌年限 盐分 棉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中国国产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被引量:3
20
作者 厉震林 罗馨儿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8,共6页
2015年国产电影表演主要呈现为平民化身份和个人化叙事,较之以往具有更为强烈的"草根"情结和怀旧色彩。文艺电影表演多呈现出一种纪实感和真挚感,多处在表演精神格局的深度模式的部位;喜剧电影表演在平民化、"草根"... 2015年国产电影表演主要呈现为平民化身份和个人化叙事,较之以往具有更为强烈的"草根"情结和怀旧色彩。文艺电影表演多呈现出一种纪实感和真挚感,多处在表演精神格局的深度模式的部位;喜剧电影表演在平民化、"草根"式的整体基调上,强调想象性乃至梦幻性的形态,可以分为以空间为轴线的"异域"想象和以时间为轴线的"当代"想象两大方向;类型电影表演,以动作片表演、悬疑片表演和青春片表演最为可观。由此,形成了特属于2015年国产电影的表演和表情、性格和气质,而且,其背后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合力"意味可谓深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2015年 国产电影表演 平民化 个人化 美学意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