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引起高粱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1
作者 张欢 曹尚 +4 位作者 范新宇 张美琦 陈雪梅 战鑫 郭永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4-17,共4页
为明确一株分离得到的高粱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蘸根接种法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并基于ITS和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同时结合形态学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ZY5菌落正面绒状,规则圆形,黄褐色;菌落背面深黄褐色至黑色;厚垣孢子... 为明确一株分离得到的高粱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蘸根接种法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并基于ITS和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同时结合形态学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ZY5菌落正面绒状,规则圆形,黄褐色;菌落背面深黄褐色至黑色;厚垣孢子单生或串生,8~17μm×10~12μm;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无隔膜,大小2.0~3.0μm×1.0~1.5μm。基于β-tubulin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聚为一支,支持率为98%。根据形态特征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结果,将菌株ZY5鉴定为高粱附球菌。高粱附球菌可以引起高粱根腐病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根腐病 高粱附球菌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根表真菌群落与病原菌鉴定探究‘宁杞5号’枸杞根腐病的发生机制
2
作者 张亚亚 李盼盼 +2 位作者 高惠惠 贾晨波 徐春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8-248,共11页
【目的】比较两种植区易感病品种‘宁杞5号’枸杞健康株和患病株的根表真菌群落组成和分离到的腐根真菌,明确‘宁杞5号’根腐病的病原菌,探究两种植区‘宁杞5号’根腐病的发生原因。【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枸杞根表真菌群落的... 【目的】比较两种植区易感病品种‘宁杞5号’枸杞健康株和患病株的根表真菌群落组成和分离到的腐根真菌,明确‘宁杞5号’根腐病的病原菌,探究两种植区‘宁杞5号’根腐病的发生原因。【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枸杞根表真菌群落的组成特征,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两种植区枸杞腐根中分离腐根真菌,基于形态学和ITS、EF-1α基因序列对腐根真菌进行分类学鉴定,依据科赫法则进行致病性研究。【结果】两种植区‘宁杞5号’枸杞健康株和患病株之间的根表真菌群落组成均表现出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患病后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升高,被孢霉属(Mortierella)相对丰度降低,伴随着Fusicolla和Pseudogymnoascus等未知类群丰度增加,而两种植区健康株根表真菌群落结构趋于一致。自QXBZ腐根分离到36株真菌,分别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solani)、红贝俄式孔菌(Earliella scabros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Penicillium pimiteouiense,自QTBZ腐根分离29株真菌,分别鉴定为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红贝俄式孔菌、粉红黏帚菌(Clonostachys rosea)、P.pimiteouiense、新知镰刀菌(F.andiyazi)、桃色顶孢霉(Acremonium persicinum),其中腐皮镰刀菌的分离频率在两种植区均为最高,尖孢镰刀菌次之。回接实验确定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新知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是‘宁杞5号’枸杞根腐病的病原菌,其中新知镰刀菌为新发现的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结论】‘宁杞5号’根腐病发生主要与根表真菌群落结构改变以及病原菌种类密切相关,与种植区关系不大,F.solani、F.oxysporum、F.andiyazi和R.solani是‘宁杞5号’根腐病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根表真菌群落 根腐病 病原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药用植物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 I.主要栽培药用植物病害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小红 叶华智 +2 位作者 严吉明 秦芸 伍光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58-62,共5页
对四川省24种主要栽培药用植物病害种类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采集病害标本,通过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确诊了113种病害,其中25种为国内新记录。明确了每种药用植物的主要病害,为药用植物病害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四川 药用植物 病害名录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用植物根腐病的病原鉴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俊斌 赵纯森 周茂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213,共2页
近几年来,随着药用植物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品种的野转家,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限制药材生产的主要障碍,药用植物根腐病是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如贝母和西洋参的根腐病在一般年份都可引起产量损失20%~30%,发病严重时产... 近几年来,随着药用植物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品种的野转家,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限制药材生产的主要障碍,药用植物根腐病是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如贝母和西洋参的根腐病在一般年份都可引起产量损失20%~30%,发病严重时产量损失高达70%~80%,甚至绝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根腐病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菊根腐病品种抗病性鉴定及病原菌的致病性分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越 刘云龙 +3 位作者 李凡 唐小艳 陈精兰 陈海如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3-35,41,共4页
用隐地疫霉(Phytophthora cryptogea)游动孢子浸根接种法对13个非洲菊主栽品种进行了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玲珑表现为高抗品种,年华、金太阳、靓粉为抗病品种,红日、寒王为中抗品种,绿心粉为中感品种,大臣、爱神、红地毯、大雪桔... 用隐地疫霉(Phytophthora cryptogea)游动孢子浸根接种法对13个非洲菊主栽品种进行了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玲珑表现为高抗品种,年华、金太阳、靓粉为抗病品种,红日、寒王为中抗品种,绿心粉为中感品种,大臣、爱神、红地毯、大雪桔、热带草原为感病品种,白马王子为高感品种;对分离自云南非洲菊主产区的6个隐地疫霉菌株进行了致病性分化测定。结果表明,6个隐地疫霉菌株存在着较明显的致病性分化,菌株的致病性强弱与分离的不同寄主品种关系较大,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致病性强弱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根腐病 隐地疫霉 抗病性鉴定 致病性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药用植物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 Ⅱ.四川药用植物病害 被引量:12
6
作者 严吉明 叶华智 +1 位作者 秦芸 伍光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359-363,共5页
对四川省的54种药用植物的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和采集病害标本,通过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鉴定出病害115种。基本掌握了四川药用植物的病害种类及其危害情况,为今后深入的研究和病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四川 药用植物 病害名录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Alternaria)病原的种类及分布Ⅰ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艳 陈秀蓉 +1 位作者 王引权 晋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59,共4页
2004年以来,在对药用植物病害进行调查时发现,链格孢属(Alternaria)是引起药用植物病害的重要病原之一。本文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的种类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链格孢属可危害... 2004年以来,在对药用植物病害进行调查时发现,链格孢属(Alternaria)是引起药用植物病害的重要病原之一。本文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的种类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链格孢属可危害豆科、茄科、菊科等13科20种药用植物,发病轻重不一。已鉴定出病原菌12种,待定种(菌株)7个。本文结果为制定药用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病害调查 链格孢属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种类及分布(Ⅱ)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艳 陈秀蓉 杨成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18,共3页
对2004年以来甘肃省百合科、苋科、木犀科、大戟科、桔梗科药用植物链格孢属引起的病害进行了鉴定,结果如下:芍药叶斑病病原为细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青葙叶斑病病原为青葙链格孢[A.ce-losiae(Tassi)O.Sǎvu... 对2004年以来甘肃省百合科、苋科、木犀科、大戟科、桔梗科药用植物链格孢属引起的病害进行了鉴定,结果如下:芍药叶斑病病原为细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青葙叶斑病病原为青葙链格孢[A.ce-losiae(Tassi)O.Sǎvul],连翘灰斑病病原为A.forsythiae Harter,引起连翘灰斑病、甘遂褐斑病病原为甘遂链格孢(A.kansuiae T.Y.Zhang&J.Z.Zhang),沙参黑斑病的病原为茄链格孢[A.solani(Ellis et Martin)Sorau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病害调查 链格孢属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甜菜根腐病病原种群鉴定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思峰 李国英 +1 位作者 李晖 王钦英 《中国糖料》 2002年第1期3-8,共6页
从新疆各主要甜菜产区采集669个甜菜根腐病样,共分离出735个分离物,其中真菌分离物715个,细菌分离物20个,说明真菌是主要的病原种群。真菌中镰刀菌501个,占分离物总数的68.2%;丝核菌113个,占15.4%;腐霉菌81个,占分离物总数11.0%。经鉴定... 从新疆各主要甜菜产区采集669个甜菜根腐病样,共分离出735个分离物,其中真菌分离物715个,细菌分离物20个,说明真菌是主要的病原种群。真菌中镰刀菌501个,占分离物总数的68.2%;丝核菌113个,占15.4%;腐霉菌81个,占分离物总数11.0%。经鉴定,有6种镰刀菌,即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茄病镰刀菌(F.solani)、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3种腐霉菌,即瓜果腐霉(Pythiumaphanidermatum)、简囊腐霉(P.monospermum)和P.spp;丝核菌主要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AG-2和AG-4融合群,分别占丝核菌总数的50.4%和35.4%。用上述代表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均可引起甜菜根部腐烂、维管束变色等典型根腐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根腐病 病原种群 鉴定 镰刀菌 丝核菌 腐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柏、凹叶厚朴及杜仲真菌病害的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福祥 戚佩坤 《中南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4-43,共10页
在广东省北部山区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鉴定了在该区栽培的黄柏等3种木本药用植物的真菌病害12种。其中有国内外尚未正式报道的真菌新种5个,新报道的病害10个。为该地区开展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黄柏 厚朴 杜仲 真菌病害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药用植物锈病调查与病原鉴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艳 陈秀蓉 +1 位作者 杜弢 陈红刚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2004年以来,对甘肃省的92种药用植物锈病进行了调查和病原鉴定,发现有13科14种药用植物感染锈菌。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锈病 病害调查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有效防控药剂筛选 被引量:13
12
作者 汤小美 林天元 +6 位作者 周珊珊 李国凤 刘普 叶振风 吴中营 王东升 朱立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83,共8页
[目的]为了明确黄河故道地区造成梨树根腐病的病原菌的种类,研究18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通过对梨树根腐病发病根系样品病原菌的分离和单孢纯化,根据代表性菌株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进行病原... [目的]为了明确黄河故道地区造成梨树根腐病的病原菌的种类,研究18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通过对梨树根腐病发病根系样品病原菌的分离和单孢纯化,根据代表性菌株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进行病原菌的种类鉴定,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效抑制的化学药剂进行筛选,并对部分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从发病根系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4个菌株,经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同一致病菌;结合致病性试验结果,确定该致病菌是腐皮镰刀菌(Nectria haematococca,无性态Fusarium solani)。化学药剂筛选结果表明:72%霜脲·锰锌、1.8%辛菌胺醋酸盐和80%代森锰锌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虽然80%碱式硫酸铜、3%噻霉酮、75%百菌清抑制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效果较差,但对其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毒力测定与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腐皮镰刀菌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95%吡唑醚菌酯和80%代森锰锌对菌丝生长的毒力最强,72%霜脲·锰锌的毒力居中,1.8%辛菌胺醋酸盐的毒力最差;72%霜脲·锰锌、1.8%辛菌胺醋酸盐和80%代森锰锌田间实际防效比95%吡唑醚菌酯好。[结论]黄河故道地区梨树根腐病由腐皮镰刀菌(Nectria haematococca,无性态Fusarium solani)引起;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72%霜脲·锰锌、80%代森锰锌或1.8%辛菌胺醋酸盐对梨树根腐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根腐病 病原菌 鉴定 杀菌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术根腐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超楠 李洪涛 +4 位作者 李运朝 李俊花 及华 章丽 王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40-2846,共7页
苍术根腐病是当前苍术人工种植过程中最严重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苍术产业的发展。苍术根腐病表现为地上部分叶片萎蔫,根及根茎变褐腐烂,导致苍术大面积死亡,产量下降。基于国内外报道,本文阐述了苍术根腐病的病原、病症和病因,及其物理... 苍术根腐病是当前苍术人工种植过程中最严重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苍术产业的发展。苍术根腐病表现为地上部分叶片萎蔫,根及根茎变褐腐烂,导致苍术大面积死亡,产量下降。基于国内外报道,本文阐述了苍术根腐病的病原、病症和病因,及其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并对目前苍术根腐病在田间生产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旨在为苍术的实际生产和根腐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根腐病 病原菌 病害防治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灯盏花根腐病的2种新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赖宝春 胡先奇 罗文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5,150,共6页
引起云南省灯盏花根腐病的病原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3种真菌,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为灯盏花根腐病的2种新病原,其中茄病镰刀菌为主要致病菌,其分离率为42.86%,茄病镰刀... 引起云南省灯盏花根腐病的病原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3种真菌,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为灯盏花根腐病的2种新病原,其中茄病镰刀菌为主要致病菌,其分离率为42.86%,茄病镰刀菌有伤接种发病率为70%,无伤接种发病率为56.7%。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亿活芽胞/g枯草芽胞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5种供试杀菌剂对灯盏花根腐病主要病原茄病镰刀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供试药剂对茄病镰刀菌都有抑制作用。对茄病镰刀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0 4、0.050 7、0.053 5、0.081 3和8.624 0mg/mL,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中浓度最低,相对抑制效果最好。5种药剂的毒力相关系数均在0.89以上,表明药剂质量浓度与抑制作用呈较高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根腐病 病原鉴定 毒力测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油藤根腐病的症状和病原鉴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玉倩 唐婕 +3 位作者 普晓兰 伍建榕 童亚丽 杨植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采用切片和组织分离法对星油藤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按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CR技术扩增病菌rDNA-ITS基因,获得长度为550~650 bp的DNA片段;菌株序列与尖孢镰刀菌... 采用切片和组织分离法对星油藤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按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CR技术扩增病菌rDNA-ITS基因,获得长度为550~650 bp的DNA片段;菌株序列与尖孢镰刀菌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星油藤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通过重分离获得该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油藤根腐病 症状 病原 鉴定 RDNA-ITS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昌平区食用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的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一寒 何思琦 +1 位作者 孟嫣 罗来鑫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2-37,共6页
【目的】明确引起北京昌平区食用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对采集自田间的食用百合腐烂发病的根及鳞茎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对真菌分离物进行孢子形态观测,结合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对病原真菌进行... 【目的】明确引起北京昌平区食用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对采集自田间的食用百合腐烂发病的根及鳞茎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对真菌分离物进行孢子形态观测,结合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发病组织上共分离纯化得到18株真菌分离物,经鉴定,其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2株,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 spp.)真菌分离物6株,室内与田间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为引起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的致病菌。【结论】造成北京昌平地区食用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根 鳞茎腐烂病 病原菌鉴定 ITS序列分析 致病性测定 尖孢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烟草根腐病的分子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姚健 刘玉珍 +5 位作者 李建华 王京 孙晓伟 李肖宇 法鹏飞 危月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99-103,共5页
为筛选出引起许昌烟草根腐病的病原菌,以具有典型根腐病症状的烟草病株及其根际土壤作为材料,采用组织块分离法、梯度稀释法和划线分离法筛选病原菌,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及rDNA-ITS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病原菌对烟草的致病性采... 为筛选出引起许昌烟草根腐病的病原菌,以具有典型根腐病症状的烟草病株及其根际土壤作为材料,采用组织块分离法、梯度稀释法和划线分离法筛选病原菌,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及rDNA-ITS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病原菌对烟草的致病性采用灌根接种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从烟草病株和根际土壤中筛选出38株疑似病原菌,其中菌株YG-1、W2G-2、XG-1、YJ-6、XJ-2、W1J-22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相似性达到99.52%以上,而且对烟草幼苗具有致病性。因此,将引起许昌烟草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尖孢镰刀菌,为烟草根腐病诊断、防控与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市 烟草根腐病 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根腐病病原的鉴定与检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平 刁健 王立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3-127,共5页
为诊断和防治红松(Pinus koraiensis)根腐病,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和伊春市苗圃地收集红松病根,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纯培养物后接种到健康的红松上,测定其致病性;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其种类,并利用PCR技术对发病组织和健康组织中的... 为诊断和防治红松(Pinus koraiensis)根腐病,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和伊春市苗圃地收集红松病根,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纯培养物后接种到健康的红松上,测定其致病性;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其种类,并利用PCR技术对发病组织和健康组织中的病原菌进行了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从病变组织中分离出1种真菌,人工培养的菌落初期为白色棉絮状,随后变成浅红色。气生菌丝上产孢,孢子着生于长筒形单瓶梗上,分生孢子镰刀形或月牙型。根据ITS和TEF-1α基因测序比对结果并结合形态特征将该菌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将该菌接种于健康红松,发病症状与苗圃地红松发病症状相同。此外,从红松苗圃地土壤中能够检测到尖孢镰刀菌,这一现象表明土壤可能是该病的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鉴定 尖孢镰刀菌 红松 根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温郁金根腐线虫病的病原鉴定
19
作者 黎倩莹 金自学 +5 位作者 倪春辉 杨帅 陆洋 蔡惠慧 徐春玲 谢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5期165-178,共14页
海南田间的温郁金发生植株枯萎和根腐症状,从这些温郁金根围土壤中发现一种短体线虫。为确定该短体线虫的种类及其是否是导致温郁金植株枯萎和根腐的病原物,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温郁金根际的短体线虫进行鉴定,并在对... 海南田间的温郁金发生植株枯萎和根腐症状,从这些温郁金根围土壤中发现一种短体线虫。为确定该短体线虫的种类及其是否是导致温郁金植株枯萎和根腐的病原物,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温郁金根际的短体线虫进行鉴定,并在对田间发病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柯赫氏证病法则,通过室内盆栽接种的方法测定这种线虫对温郁金的致病性。结果显示,该线虫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它能侵染温郁金根组织,在根组织生长发育完成生活史,并进行大量繁殖,导致根和根茎变褐、坏死或腐烂,植株则黄矮、枯萎,根茎产量和品质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咖啡短体线虫是温郁金根腐线虫病的病原物,该病害是一种新病害,在连作地块发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根腐线虫病 咖啡短体线虫 种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