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furnace temperature and non-uniform heat flux density on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of newly designed carbon containing pellet
1
作者 LI Nan WANG Feng PAN Liang-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96-312,共17页
In this study,innovative ellipsoid pellet with craters on its surface was designed,and the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was compared with ellipsoid(without craters)and sphere pellets.In addition,furnace temperature and un... In this study,innovative ellipsoid pellet with craters on its surface was designed,and the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was compared with ellipsoid(without craters)and sphere pellets.In addition,furnace temperature and uneven heat flux density effects on the pellet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were also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ellipsoid pelle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pherical pellet on metallization ratio.However,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uniform heat flow,the ellipsoid pellet final metallization rate and zinc removal rate were lower.Although the heat transfer effect of ellipsoid pellet with craters was not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metallization rate and zinc removal rate were found improved,which will have a cumulative effect on the pellets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in rotary hearth furnace.Under varying furnace temperature conditions,the pellet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stant furnace temperature.After 1200 s,pellet F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o 123.6%,metallization rate and zinc removal rate increased to 113.7%and 102.2%,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arbon-containing pellet design used in rotary hearth furn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ry hearth furnaces carbon containing pellets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athemat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量平衡模型的大曲发酵升温机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玉杰 靳光远 +2 位作者 唐群勇 吴建峰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8-25,共8页
中国白酒产业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制曲在内的关键工艺采用基于经验式的直接改造,关键工程学机理的缺乏导致无法进行理性设计。该研究从大曲升温机理角度,对曲房固态发酵热量的产生与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跟踪记录大曲发酵过程参数,... 中国白酒产业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制曲在内的关键工艺采用基于经验式的直接改造,关键工程学机理的缺乏导致无法进行理性设计。该研究从大曲升温机理角度,对曲房固态发酵热量的产生与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跟踪记录大曲发酵过程参数,简化大曲发酵过程生化反应,构建大曲热量平衡模型。通过模型计算,整个曲房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经水分蒸发途径散热占比54.22%,墙壁和微弱气体流动散热占比42.00%,由室内空气升温引起的热量变化可以忽略,剩余3.77%为累积热量部分,其与大曲升温呈正相关(R^(2)=0.85)。经验证,大曲温度变化模型的平均误差为5.05%,R^(2)=0.94。基于模型探讨了调控水分参数对大曲温度产生的影响,表明了水分控制对于调控大曲温度的重要性。初步探讨从数学建模的角度为未来大曲生产的调控与优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智能曲房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中国白酒 数学建模 发酵热量 大曲温度 热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阻调控方法的低温光学系统二级温区传热特性分析
3
作者 齐超 刘恩光 +1 位作者 杨宝玉 刘国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2-274,共13页
为了实现低温光学系统二级温区的精准控温,同时不引入额外的热负载,提出了一种热阻调控方法,建立了应用于该方法的一维数学模型,运用该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真空腔温度条件下不同热阻参数(不同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对二级温区达到热平衡后... 为了实现低温光学系统二级温区的精准控温,同时不引入额外的热负载,提出了一种热阻调控方法,建立了应用于该方法的一维数学模型,运用该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真空腔温度条件下不同热阻参数(不同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对二级温区达到热平衡后温度水平和漏热量的影响,同时将该方法和传统的电加热调控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真空腔温度为定值时,随着热阻的增大,二级温区温度升高,漏热量减小;当热阻为定值时,随着真空腔温度的升高,二级温区温度升高,漏热量增大。在文中的研究工况下,当真空腔温度为253.15 K时,二级温区温度水平调节范围为111.1~185.2 K,相应的漏热量从1.75 W减小至1.10 W;当真空腔温度为293.15 K时,温度水平调节范围为120.9~219.4 K,相应的漏热量从2.58 W减小至1.57 W。电加热调控方法使二级温区热负载达到了16.8 W,是热阻调控方法的11倍左右(真空腔温度为293.15 K,二级温区目标温度为220 K左右),随着二级温区温度的升高,电加热调控方法使得系统热负载增大,热阻调控方法与之相反。热阻调控方法使低温光学系统热负载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可减少系统对电功率和散热资源的需求。研究结果可为空间应用中的类似低温光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光学系统 二级温区 热阻调控方法 电加热调控方法 一维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炉体和钢坯传热模型的加热炉炉温制度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攀攀 陈光 +2 位作者 包向军 杨筱静 张璐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4,共6页
文章结合某钢厂现有设备和实际生产数据,提出了基于炉体传热模型和钢坯传热模型的炉温制度优化方法,通过启发式算法,确定了满足钢坯加热质量条件下加热炉能耗最低区域的炉温制度。结合现场操作的需求,在加热炉原炉温制度预热段、均热段... 文章结合某钢厂现有设备和实际生产数据,提出了基于炉体传热模型和钢坯传热模型的炉温制度优化方法,通过启发式算法,确定了满足钢坯加热质量条件下加热炉能耗最低区域的炉温制度。结合现场操作的需求,在加热炉原炉温制度预热段、均热段温度前提下,经模型验证计算,加热一段和加热二段同时最多降低40℃;在优化后的炉温制度下加热炉能耗最低,加热炉能耗下降了1.17%。该炉温制度优化方法对钢厂的生产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体传热模型 钢坯传热模型 启发式算法 炉温制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底加热炉三维瞬态加热过程数学模型与验证
5
作者 何雪莉 李栋 +4 位作者 豆瑞锋 梁敬斌 尤晓东 尹海清 刘训良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以步进底加热炉炉内钢坯瞬态传热过程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钢坯、步进底、炉衬、炉气等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炉内钢坯的三维瞬态传热模型。采用黑匣子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加热过程中钢坯内部的温度水平以及变化规... 以步进底加热炉炉内钢坯瞬态传热过程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钢坯、步进底、炉衬、炉气等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炉内钢坯的三维瞬态传热模型。采用黑匣子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加热过程中钢坯内部的温度水平以及变化规律,模型预测精度在6%以内的命中率在80%以上,为今后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底加热炉 辐射传热 数学模型 黑匣子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钢4号高炉炉衬温度场数学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卫军 吴雪琦 +1 位作者 陈海耿 姜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22-1125,共4页
以宝钢新建4号高炉炉衬结构为原型,以多类边界条件处理边界传热问题.建立了炉衬结构三维温度场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炉衬温度场分布,讨论了炉内渣皮形成与脱落的温度条件和冷却热负荷对炉衬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炉身... 以宝钢新建4号高炉炉衬结构为原型,以多类边界条件处理边界传热问题.建立了炉衬结构三维温度场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炉衬温度场分布,讨论了炉内渣皮形成与脱落的温度条件和冷却热负荷对炉衬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炉身中下部和炉腹、炉腰部位炉衬内表面到冷却板前端的100mm范围内是炉衬耐材易损区和渣皮形成区;在1300~1450℃炉气温度范围内易于形成稳定的渣皮层,而1450℃以上区域渣皮的形成与稳定取决于该部位的冷却负荷;保证铜冷却板长期使用的最低水流量需不小于6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石墨砖 冷却板 温度场 传热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大气边界层光学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数值模式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晓庆 王英俭 +1 位作者 曾宗泳 龚知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9-82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大气光学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数值模式。通过解大气边界层风速、位温度、绝对湿度预报方程,表面热平衡方程和土壤热传导方程,得到地表温度、表面层的动量通量、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再由Monin Obukhov相似理论,从湍流通量和温...  提出了一种大气光学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数值模式。通过解大气边界层风速、位温度、绝对湿度预报方程,表面热平衡方程和土壤热传导方程,得到地表温度、表面层的动量通量、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再由Monin Obukhov相似理论,从湍流通量和温度结构常数的经验关系计算出折射率结构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结构常数 数值模式 光传输 大气边界层湍流 激光 大气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希靖 韩晓辉 +1 位作者 郭瑞杰 李晶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20,共4页
在深入考虑搅拌摩擦焊的具体焊接过程后,提出了简化的热输入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建立了随热源一起移动的坐标系,采用分步加载的方法对搅拌摩擦焊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3mmLY12硬铝合金薄板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焊缝区每... 在深入考虑搅拌摩擦焊的具体焊接过程后,提出了简化的热输入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建立了随热源一起移动的坐标系,采用分步加载的方法对搅拌摩擦焊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3mmLY12硬铝合金薄板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焊缝区每一时刻的瞬态温度场以及焊缝区各点的焊接热循环曲线,确立了温度场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且通过测量特征点的实际温度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热输入模型 温度场 载荷步 ANSYS 移动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电弧等离子弧焊接热传导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17
9
作者 董红刚 高洪明 吴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6,30,共4页
针对固定电弧等离子弧焊接过程建立了二维稳态热传导模型 ,在模型中考虑了工件表面与周围环境换热及辐射散热对整个焊接热过程的影响 ,并且将焊接电流在流经工件时产生的焦耳热作为热能方程的源项进行计算。针对所建立的模型 ,采用大型... 针对固定电弧等离子弧焊接过程建立了二维稳态热传导模型 ,在模型中考虑了工件表面与周围环境换热及辐射散热对整个焊接热过程的影响 ,并且将焊接电流在流经工件时产生的焦耳热作为热能方程的源项进行计算。针对所建立的模型 ,采用大型商业软件PHOENICS(Parabolichyperbolicorellipticnumericalintegrationcodeseries)对工件中的温度场以及电流密度的分布进行了计算。采用该软件对焊接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可以很方便地对求解变量和边界条件进行操作 ,显著提高了效率。比较结果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电弧 等离子弧焊 热传导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冷保温箱真空隔热蓄冷控温传热模型与验证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吕恩利 沈昊 +4 位作者 刘妍华 李斌 吴吉祥 杨信廷 郭嘉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0-306,共7页
为掌握不同参数对蓄冷控温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真空隔热蓄冷控温试验平台,以脐橙为试验对象,根据热平衡理论,建立蓄冷控温传热数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蓄冷控温特性的影响。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真空隔热板... 为掌握不同参数对蓄冷控温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真空隔热蓄冷控温试验平台,以脐橙为试验对象,根据热平衡理论,建立蓄冷控温传热数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蓄冷控温特性的影响。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真空隔热板厚度的增加,在0~8℃温度的控温时间越长;当外界恒温30℃、真空隔热板厚度为25 mm时,0~8℃温区控温时长为106.14 h。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控温时长平均误差为2.60%;当外界平均温度为33.5℃、真空隔热板厚度为20 mm、有太阳辐射时,在30 min内试验平台内温度由29.5℃降至7.2℃,降温速度较快。应用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车速对传热速率的影响不显著;传热速率随着真空绝热板厚度的增加而下降,下降趋势呈指数变化;相同控温时长时,所需蓄冷剂质量与真空绝热板厚度呈指数变化;真空绝热板越厚,温度下降速率越快;太阳辐射会使控温时长缩短13.79%。该研究结果为蓄冷控温型运输装备的结构优化设计及蓄冷剂的选型、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温度 真空绝热板 相变蓄冷剂 传热速率 数学模型 控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式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优化加热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1
作者 牛珏 温治 +4 位作者 王俊升 王京 李静 陆岳障 赵全卿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02-1507,共6页
以某公司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其传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钢坯在炉内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针对该炉型具有的紧凑、主要生产宽厚板、工艺复杂和混装现象严重等特点,提出了紧凑式宽厚板辊底式热处理炉连续和摆动优化加... 以某公司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其传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钢坯在炉内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针对该炉型具有的紧凑、主要生产宽厚板、工艺复杂和混装现象严重等特点,提出了紧凑式宽厚板辊底式热处理炉连续和摆动优化加热控制策略。其中包括:钢坯运行控制策略、加热保温控制策略及其不同工艺不同规格钢坯的混装优化控制策略。运行控制策略涉及连续运行策略及摆动运行策略;加热保温控制策略涉及炉温优化设定、钢坯在炉加热保温时间设定及辊速设定;混装控制策略涉及炉温的动态叠加优化设定等。所开发的控制策略已成功地应用于某公司的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计算机优化控制系统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 连续加热和摆动加热 数学模型 优化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生物反应器温度场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煜 许克 +1 位作者 李冰峰 张赣道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8,共5页
进行了以水和羧甲基纤维素为模拟介质 ,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热管生物反应器内单相流、两相流温度场的研究。实验表明热管生物反应器具有良好的等温性能 ,消除了传统生物反应器中温度差异大对反应的不良影响 。
关键词 热管 生物反应器 温度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式加热炉钢温预报与炉温优化设定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毕春长 李柠 黄道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6-480,共5页
在分析新型蓄热式钢坯加热炉的炉型结构与炉温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基于钢坯在炉内受热辐射和钢坯内热传导的机理,设计了二维非稳态导热钢温预报模型,并给出了适用该模型的炉温优化策略.该模型能够对出炉钢坯进行网格化钢温预报,具有精度高... 在分析新型蓄热式钢坯加热炉的炉型结构与炉温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基于钢坯在炉内受热辐射和钢坯内热传导的机理,设计了二维非稳态导热钢温预报模型,并给出了适用该模型的炉温优化策略.该模型能够对出炉钢坯进行网格化钢温预报,具有精度高,通用性强,能够实现炉内钢坯温度分布的在线预报的特点.仿真研究表明,所提出的炉温优化策略能较大地提高钢坯的加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加热炉 钢温预报 炉温优化 二维非稳态导热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冷过程中三维传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4
作者 田东 胡明娟 潘健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31,共4页
淬火过程中钢类工件的热物性参数、界面换热系数要随温度发生变化,相变所引起的相变潜热也对工件温度场造成影响。本文据此提出了三维非线性淬火温度场有限元数学模型,模型中耦合了温度和相变潜热的计算。用此模型对T8钢淬火过程进... 淬火过程中钢类工件的热物性参数、界面换热系数要随温度发生变化,相变所引起的相变潜热也对工件温度场造成影响。本文据此提出了三维非线性淬火温度场有限元数学模型,模型中耦合了温度和相变潜热的计算。用此模型对T8钢淬火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 三维传热 数学模型 温度场计算 淬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玻璃窑炉富氧燃烧空间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韬 刘宗明 +2 位作者 李贤松 赵蔚琳 张铁柱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2,共6页
本文建立了单元玻璃窑炉富氧燃烧空间三维数学模型,其中气相流动模型由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组成,化学反应模型使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辐射传热模型使用离散坐标模型。以年产2万吨玻璃纤维的... 本文建立了单元玻璃窑炉富氧燃烧空间三维数学模型,其中气相流动模型由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组成,化学反应模型使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辐射传热模型使用离散坐标模型。以年产2万吨玻璃纤维的熔窑为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富氧燃烧空间内气体的流动状况和温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该数学模型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单元玻璃窑炉富氧燃烧空间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喷枪的布置加以调整和改进后得到了更佳的模拟效果,还说明该数学模型对窑炉富氧燃烧在生产过程的研究和应用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玻璃窑炉 温度场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钢坯开轧温度预测钢坯出炉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大正 徐大勇 +4 位作者 邓伟 张宇 刘常鹏 王丽娟 徐春柏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29,33,共3页
根据钢坯的种类、规格、开轧温度,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了钢坯的出炉温度。经黑匣子实验验证,该模型计算的出炉温度曲线与黑匣子测试的出炉温度曲线拟合很好,所以可用此模型预测不同钢坯的出炉温度。
关键词 数学模型 钢坯出炉温度 加热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管式换热器背板温度场和传热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林辉 田怀璋 +2 位作者 王石 易佳婷 伍志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以背板为控制容积,将背板的自然对流和辐射传热视为热汇,建立了板管式换热器数学模型.引入一个导热因子来考虑背板导热对盘管换热的影响,先求解盘管的换热量和温度,然后采用亚松弛法迭代求解背板的温度场和传热量.在23个工况下将板管式... 以背板为控制容积,将背板的自然对流和辐射传热视为热汇,建立了板管式换热器数学模型.引入一个导热因子来考虑背板导热对盘管换热的影响,先求解盘管的换热量和温度,然后采用亚松弛法迭代求解背板的温度场和传热量.在23个工况下将板管式冷凝器和冷凝管的模型传热量和温度场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发现模型传热量的预测误差在10%以内,背板温度场的计算平均误差为2 5℃,表明模型合理,而且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思路和方法可用于求解耦合导热、自然对流和辐射的非等温平板传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管式换热器 非等温平板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非稳态导热过程的井筒温度场半解析模型 被引量:29
18
作者 赵金洲 彭瑀 +2 位作者 李勇明 田植升 符东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5,共8页
在油气井酸化、压裂增产施工中,温度控制着入井工作液的流变性和酸岩反应速度,是影响裂缝几何形态、酸蚀导流能力和措施后产能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的井筒温度场模型还缺乏对非稳态过程的严密推导和精确描述。为此,首先在物性分析的基础上... 在油气井酸化、压裂增产施工中,温度控制着入井工作液的流变性和酸岩反应速度,是影响裂缝几何形态、酸蚀导流能力和措施后产能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的井筒温度场模型还缺乏对非稳态过程的严密推导和精确描述。为此,首先在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轴向上离散、径向上解析的双层非稳态导热井筒温度场半解析模型,并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进行了求解;其次,分析了不同水泥环导热过程处理方法对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认为假设水泥环具有稳态热阻,模拟输出的误差过大且难以修正;最后,对地层和施工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认为岩性、施工排量和注入温度变化对井筒温度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油管腐蚀的影响则可以忽略。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数学模型精度较高,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吻合良好。该成果对于提高单井酸化压裂成功率、增加措施后的产能和油气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 温度场 非稳态导热 酸化 压裂(岩石) 拉普拉斯变换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式LNG运输船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章伟星 李科浚 +1 位作者 周昊 柳春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液货舱热维护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具有第三类边界条件的、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与自然对流及辐射换热相互耦合的三维复杂传热系统。针对这一复杂系统,考虑了船体主要构件、骨材、空腔空气对流、表面间的辐射对换热的影...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液货舱热维护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具有第三类边界条件的、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与自然对流及辐射换热相互耦合的三维复杂传热系统。针对这一复杂系统,考虑了船体主要构件、骨材、空腔空气对流、表面间的辐射对换热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基于通用软件ANSYS的数值计算方法;还以某艘LNG运输船为例,进行了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所给出的对LNG运输船液货舱热维护系统的热分析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式 液化天然气 运输船 温度场 有限元分析 日蒸发率 LNG运输船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第三类边界条件 辐射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GMAW温度场计算 被引量:9
20
作者 雷玉成 张成 +2 位作者 程晓农 胡小俊 冯雅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4,共4页
根据传热学、流体力学、物理冶金等理论 ,建立了运动电弧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GMAW )的三维非稳态熔池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GMAW堆焊的有限元模型 ,并使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熔池温度场进行了计算 ,在计算的过程对... 根据传热学、流体力学、物理冶金等理论 ,建立了运动电弧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GMAW )的三维非稳态熔池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GMAW堆焊的有限元模型 ,并使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熔池温度场进行了计算 ,在计算的过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非均匀网格划分 ,加入了熔滴对熔池的能量和表面变形的影响 ,采用了双高斯热源叠加的双峰热源分布模型 ,应用有限元生死单元的处理方法。并通过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工艺试验的熔宽和熔深的测量值与ANSYS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熔池的熔宽和熔深的误差均控制在 8%以内。结果表明 ,使用ANSYS和使用双峰分布的热流来计算GMAW温度场均是可靠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温度场 有限元 GMAW 熔池 数学模型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